新西兰大巴翻车温江有哪些人伤亡
㈠ 二战各国伤亡人数
盟国军队死亡人数
澳大利亚: 23,400
巴西: 493
加拿大: 37,500
中国: 1,480,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法国和“自由法国”的武装力量: 210,000
希腊: 88,300
印度: 36,000
荷兰: 7,900
新西兰: 11,625
挪威: 2,000
波兰: 123,000
南非: 6,840
苏联: 8,668,000
英国: 264,000
美国: 292,000
南斯拉夫: 300,000
意大利(从1943年起) 17,500
受袭击国家军队死亡人数
阿尔巴尼亚: 20,000
比利时: 12,000
保加利亚(从1944年起): 1,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丹麦: 1,800
芬兰: 82,000
埃塞俄比亚: 5,000
希腊: 88,300
印度: 24,300
卢森堡: 4,000
蒙古: 3,000
荷兰: 7,900
挪威:3,000
菲律宾: 27,000
波兰:123,000
罗马尼亚(从1944年起): 5,000
南斯拉夫: 300,000
轴心国军队死亡人数
保加利亚(到1944年至): 9,000
德国: 3,500,000 (包括德国军队中的奥地利人和苏台德德意志人)
匈牙利: 200,000
意大利(到1943年至): 60,000
日本: 1,850,000
罗马尼亚(到1944年至): 290,000
维希法国(Vichy France): 1,200
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伤亡人数都是多少
二战中各国伤亡情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浩劫。英国为避免重蹈一战的覆辙,同时希望苏联这 一社会主义盟友战争中多受损失和消耗,而迟迟不开辟第二战场,使苏联长期单独在欧洲抵 抗头号法西斯德国。法国一开始就被占领,因此英法等国伤亡人数比上次大战少,但其他国 家多的惊人。中国战后初步统计伤亡2100万,其中死亡1000万,波兰死亡了500多万,其中绝 大多数是平民,然而,苏联承受了最大的生命损失,在民族心理上留下了永远难以抹去的阴影。战后初步统计,二战人类共付出了2000万苏联人,1000万中国人,500万德国人,230万 日本人,40万美国人,26万英国人,16万意大利人的生命。
1995年,俄罗斯政府和中国政府公布了新的伤亡数字,苏联伤亡6000万人以上,其中死亡2700万,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其中死亡1800万。
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准确伤亡人数
盟国军队死亡人数
澳大利亚: 23,400
巴西: 493
加拿大: 37,500
中国: 1,480,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法国和“自由法国”的武装力量: 210,000
希腊: 88,300
印度: 36,000
荷兰: 7,900
新西兰: 11,625
挪威: 2,000
波兰: 123,000
南非: 6,840
苏联: 8,668,000
英国: 264,000
美国: 292,000
南斯拉夫: 300,000
意大利(从1943年起) 17,500
受袭击国家军队死亡人数
阿尔巴尼亚: 20,000
比利时: 12,000
保加利亚(从1944年起): 1,000
捷克斯洛伐克: 46,000
丹麦: 1,800
芬兰: 82,000
埃塞俄比亚: 5,000
希腊: 88,300
印度: 24,300
卢森堡: 4,000
蒙古: 3,000
荷兰: 7,900
挪威:3,000
菲律宾: 27,000
波兰:123,000
罗马尼亚(从1944年起): 5,000
南斯拉夫: 300,000
轴心国军队死亡人数
保加利亚(到1944年至): 9,000
德国: 3,500,000 (包括德国军队中的奥地利人和苏台德德意志人)
匈牙利: 200,000
意大利(到1943年至): 60,000
日本: 1,850,000
罗马尼亚(到1944年至): 290,000
维希法国(Vichy France): 1,200
平民死亡人数
阿尔巴尼亚: 100,000
奥地利: 125,000
比利时: 76,000
保加利亚: 10,000
中国: 18,000,000
捷克斯洛伐克: 294,000
丹麦: 2,000
埃塞俄比亚: 5,000
芬兰: 2,000
法国: 350,000
德国: 1,60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驱除出东欧国家的德国人: 2,000,000
希腊: 325,000
匈牙利: 290,000
印度: 25,000
意大利: 153,000
日本: 672,000
荷兰: 200,000
挪威: 7,000
菲律宾: 91,000
波兰: 5,680,000
罗马尼亚: 200,000
苏联: 18,000,000
英国: 92,700
美国: 6,000
南斯拉夫: 1,200,000
其中,约有六百万为犹太人。
总计平民死亡:约7589万人
总计人员死亡:约1亿3百万人
http://wenda.haosou.com/q/1369612330065830
㈣ 反法西斯战争各国伤亡人数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军队伤亡情况
1、澳大利亚伤亡人数为23,400;
2、加拿大伤亡人数为37,500;
3、中国伤亡人数为2,050,000;
4、南非伤亡人数为6,840;
5、新西兰伤亡人数为10,000;
6、法国和解放法国队伍伤亡人数为210,000;
7、美国伤亡人数为292,000;
8、英国伤亡人数为264,000;
9、巴西伤亡人数为943;
二、受袭击国家伤亡人数
1、阿尔巴尼亚伤亡人数为20,000;
2、比利时伤亡人数为12,000;
3、保加利亚伤亡人数为1,000;
4、捷克斯洛伐克伤亡人数为46,000;
5、丹麦伤亡人数为1,800;
6、芬兰伤亡人数为82,000;
7、埃塞俄比亚伤亡人数为5,000;
8、希腊伤亡人数为88,300;
9、印度伤亡人数为24,300;
10、卢森堡伤亡人数为4,000;
11、菲律宾伤亡人数为27,000;
12、挪威伤亡人数为3,000;
13、荷兰伤亡人数为7,900;
14、波兰伤亡人数为123,000;
15、南斯拉夫伤亡人数为300,000;
16、罗马尼亚(从1944年起)伤亡人数为5,000;
17、蒙古伤亡人数为3,000;
三、轴心国伤亡人数
1、保加利亚(到1944年)伤亡人数为9,000;
2、匈牙利伤亡人数为200,000;
3、日本伤亡人数为1,850,000以上;
4、罗马尼亚(至1944年)伤亡人数为290,000。
四、平民伤亡人数
1、阿尔巴尼亚伤亡人数为10,000;
2、奥地利伤亡人数为125,000;
3、比利时伤亡人数为76,000;
4、保加利亚伤亡人数为10,000;
5、中国伤亡人数为17,000,000以上;
6、捷克斯洛伐克伤亡人数为294,000;
7、丹麦伤亡人数为2,000;
8、埃塞俄比亚伤亡人数为5,000;
9、芬兰伤亡人数为2,000;
10、法国伤亡人数为350,000;
11、希腊伤亡人数为325,000;
12、匈牙利伤亡人数为290,000;
13、印度伤亡人数为25,000;
14、罗马尼亚伤亡人数为200,000;
15、波兰伤亡人数为5,680,000;
16、菲律宾伤亡人数为91,000;
17、挪威伤亡人数为7,000;
18、荷兰伤亡人数为200,000;
19、南斯拉夫伤亡人数为1,200,000;
20、美国伤亡人数为6,000;
21、英国伤亡人数为92,700;
22、苏联伤亡人数为17,400,000以上;
23、日本伤亡人数为672,000。
(4)新西兰大巴翻车温江有哪些人伤亡扩展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死于战争及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屠杀等)的人约为7000万。
在这7000万人中苏联占2660万(1941年-1945年,军人占35%,苏联方面因战争造成的伤病人数也是及其巨大的,仅在册军人的伤病累计数便高达1830多万人次),中国约占1800万人。
7000万人按死因可分为三类:一是死亡的军人;二是死于屠杀虐杀的平民及战俘;三是死于战争相关原因的人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军人死亡人数合计约有1800多万(不含死亡的俘虏);死于交战各方刻意杀戮的平民和战俘大概也有1800多万(其中80%以上死于纳粹德意志第三帝国之手);而死于战争相关原因如因战争导致的灾害、饥馑、缺医少药、传染病蔓延、征兵、征募劳工等的人数则在1500-3000多万。
军队在战争中的损失(减员)一般由死亡、伤病、被俘、失踪等几部分构成,而军人的死亡又包括阵亡、因伤致死、其它原因致死等成分。
另外,军队所处的战争态势不同,其损失的构成便有极大差别,以苏德战争期间的苏军为例,苏军的历年月均损失为:1941年71万,1942年61.4万,1943年65.5万,1944年57.3万,1945年70万,相差并不太大,损失最惨的1941年与损失最轻微的1944年之比不过为1.24倍。
但其历年损失中死、伤、俘构成比例却有天壤之别,其1941年死亡及被俘失踪人员月平均为49.6万,1942年为27.1万,1943年19.2万,1944年14.7万,1945年18.6万,其高低之差达3.37倍以上。
一般来说,处于进攻的一方其伤员所占比例较大,而败退的一方,由于其伤员无法及时撤出,或最终成为俘虏,或因得不到有效医治而死亡,因此败退的一方其损失中死亡、被俘人员所占的比例一般都较大。
其中又尤以被合围的部队最为典型,如被合围在斯大林格勒的28万德军,除了3万多伤员空运出围外,剩下的就非死即俘了。日本在太平洋战场所遇也有类与此,一个个的岛屿成了已丧失制海权的日军的死亡陷阱,死亡成了绝大部分守岛日军的归宿。
㈤ 二战中各国伤亡人数
苏联 20,600,000 10.4% 13,600,000 7,000,000 中国 10,000,000 2.0% 德国 6,850,000 9.5% 3,250,000 3,600,000 波兰 6,123,000 17.2% 123,000 6,000,000 日本 2,000,000 2.7% 南斯拉夫 1,706,000 10.9% 法国 810,000 1.9% 340,000 470,000 希腊 520,000 7.2% 美国 500,000 0.4% 500,000 奥地利 480,000 7.2% 罗马尼亚 460,000 3.4% 匈牙利 420,000 3.0% 意大利 410,000 0.9% 330,000 80,000 捷克斯洛伐克 400,000 2.7% 英国 388,000 0.8% 326,000 62,000 荷兰 210,000 2.4% 198,000 12,000 比利时 88,000 1.1% 76,000 12,000 芬兰 84,000 2.2% 澳大利亚 39,000 0.3% 加拿大 34,000 0.3% 阿尔巴尼亚 28,000 2.5% 印度 0.01% 挪威 10,262 0.3% 新西兰 10,000 0.6% 卢森堡 5,000 1.7% 合计 52,199,262 以上可以看出,中国在二战中的死亡人数在1000万人左右,这也是与本人平时所说的1200万是相近的,而说中国在二战中伤亡3500万人,则把受伤的人数也算进去了,这些人有2400万左右,加上死亡的人,基本上是在3500万左右的.
㈥ 新西兰地震2011年死去多少人
新西兰地震2011年死去多少人
2011年2月22日中午12时51分,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距离地表仅有4公里。地震共造成182人遇难,成为新西兰80年来死伤最为惨重的地震。
新西兰地震了吗?死了多少人啊?
美国地质勘探局称,新西兰首都惠灵顿3日发生里氏6.2级地震,目前还没有传出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告。 地震发生在格林尼治时间上午10点36分(北京时间傍晚6点36分),震中位于惠灵顿西北方约173公里处,震源深度为236公里。
新西兰7.2级大地震死了多少人?
新西兰真是失败,这么大的地震没死人。政府竟然不大肆的宣传一下 ?
怎么不给建房的开发商开表彰会?
更严重的是没有砖家跳出来吹牛,说是万年不倒的房子 。
真是太杯具了,还是咱们伟大的天朝好啊。。
地震就可以捐款了,好多当官的就高兴了。。
新西兰地震中国派出多少人
中国和新西兰的政治关系还是可以的,中国派出了一百四十多人
但人数有可能随时增加,例如在外失踪人员的亲属
新西兰地震中国派去了多少人救援
我是新西兰的留学生,这次新西兰基督城大地震,中国一共派来了10名救援人员。从北京出发到奥克兰,然后坐新西兰的军用飞机到达基督城地震现场展开救援工作。
新西兰多少人口
2016年,新西兰人口总数为469.27万。
2011新西兰地震与2010相比
2011年的地震虽然只有6.3级。但是是浅源地震。距离地面只有4公里 。对地面破坏性很大。2010的地震有7.1级。但是距离地面20公里。
新西兰地震死了人没
据英国媒体7月15日报道,当地时间15日21时22分(北京时间17时22分),新西兰南部地区发生里氏6.6级地震,目前尚未有人员伤亡的报道。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方面已经取消了地震后发出的海啸预警。 新西兰地质与核能研究所表示,此次地震为6.6级,并非先前美国和日本的地质部门测量的7.8级,震中在新西兰人烟稀少的峡湾地区,也就是位于该国最南端的城市英佛卡吉尔西北部大约150公里处。
峡湾地区的官员在地震发生后向当地居民发出警告,表示该地区可能会遭遇一场小型海啸。当地媒体报道称,居民们都感到了震动,商店货架上的商品也都掉了下来,但并没有人员伤亡。英佛卡吉尔地区的居民也感到了震动,当地的一位居民表示:“地震的时间比较长,房子都在动,门一开一合的,院子里的篱笆桩也在晃动。”
澳大利亚气象局表示,地震发生后,他们发现新西兰海域有一股小海啸向澳大利亚塔斯曼海域袭来,并渐渐向澳大利亚东南部海岸奔去。澳大利亚海啸预警中心的克里斯?莱恩表示:“我们的深海浮标在塔斯曼海域南部察觉到了一股海啸,不过由于海水太深,所以我们无法知道这股海啸的高度。”
地震发生后不久,澳大利亚方面就将海啸预警降至“小船预警”级别( *** allboatalert),建议生活在低海岸附近的居民暂时搬到高处居住,在海中游泳的人也应到陆地上来。新西兰随后也取消了地震后发出的海啸预警。
新西兰峡湾地区以广袤的山脉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闻名于世,但该地区地震活动频繁。新西兰全国每年大约会发生1.4万起地震。
刚要去新西兰,就听说昨天新西兰地震了,在新西兰地震了怎么办呢?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及澳大利亚板块的交界处。大部份的地震发生在断层带,这是因为这些板块移动而在地球内部深处造成断裂。新西兰每年发生数以千计的地震,但大多数地震都不为人察觉,因为这些地震或者很轻,或者发生在地下很深的地方。每年约发生150到200次有震感的地震。大而有破坏力的地震随时可能发生,震后几天或几周内可能发生多次余震。
大多数与地震有关的受伤或死亡是因落下的碎片、飞溅的玻璃以及倒塌的建筑物
(例如房屋与桥梁) 所造成。地震也可能引发滑坡、雪崩、山洪暴发、火灾及海啸。
地震发生前
在地震发生前就做好准备会有助于减少地震给您的家和生意造成的损害,并帮助您度过灾害。
制订一个家庭紧急情况应变计划。在您的家中及工作地点准备并妥善保管好应急求生用品,以及一个便携式的逃生用品包。
练习趴下、掩护及抓紧
确认您家中、学校或工作地点中安全的位置。请参阅右手边的版面,了解更多有关安全位置的资讯。
检查您家庭的保险单,了解保险内容及金额。
咨询专家意见,以确保您的房子结实、地基牢固。同时确保任何改建都符合新西兰的建筑条例。
地震发生期间
如果您在建筑物内,移动不要超过数步,蹲下、掩护并稳住自己。待在室内直到震动停止,确定安全之后再出去。在大部份的新西兰建筑物里,待在原地直到震动停止是比较安全的做法。
如果您在电梯内,蹲下、掩护并且稳住自己。在地震停止以后,如果觉得安全,则尝试从最近的楼层离开电梯。
如果您在室外,移动不要超过数步,远离建筑物、树木、路灯及电线杆,然后蹲下,掩护并稳住自己。
如果您在海滩上或靠近海岸,先蹲下﹑掩护并稳住自己,然后很快地转移到高处以防地震之后发生海啸。
如果您正在开车,靠边将车停在一个空旷的地点,待在车上,系好安全带,直到地震停止。当震动停止后,小心地往前开,避免经过可能受损的桥梁或斜坡。
如果您在山区或靠近不稳固的山坡或悬崖,要小心落下的碎石或山体。
地震发生后
收听您本地的广播电台了解信息,因为紧急情况管理官员会广播通知最适合您所在的社区与所处的情况的建议。
做好发生余震的心理准备
查看您自己是否受伤,必要时则使用急救箱。如果可以,则协助他人。
地震发生期间,要注意电力供应可能中断,而且即使没有火灾,建筑物内的防火警报器与洒水系统仍可能被启动。注意有无星火,一旦发现即予以扑灭。
如果您位于一幢受损的建筑物内,应试着逃到室外,并找到一个安全、空旷的地方。请使用楼梯,不要使用电梯。
留心掉落的电线和破损的煤气管线,并远离受到破坏的区域。
只在必要时短暂地使用电话,让电话线保持畅通,以供紧急通报之用。
如果您嗅到煤气味,或是听到气体泄出的嘶嘶声,打开窗户并尽快让每个人撤离,来得及的话可关闭煤气开关。如果您看到火花﹑破损的线路或电力系统被毁坏的迹象,在安全的前提下关闭主保险丝盒的电源。
您要亲自看管好您饲养的动物,因为它们可能迷失方向。采取措施使您的动物免受伤害,同时保护他人免受您的动物伤害。
如果您的房屋或物品受到损毁,记下笔记并拍摄照片,作为索赔之用。如果您是租客,则应尽快联系您的房东及财产保险公司。
新西兰政府网站上看到的,希望能帮到你,昨天我也感觉到了,我住11层啊啊啊啊
新西兰地震是好久多少级
当地时间22点12时51分(北京时间7时51分),震级6.3级
满意请采纳
㈦ 新西兰地震死了人没
据英国媒体7月15日报道,当地时间15日21时22分(北京时间17时22分),新西兰南部地区发生里氏6.6级地震,目前尚未有人员伤亡的报道。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方面已经取消了地震后发出的海啸预警。 新西兰地质与核能研究所表示,此次地震为6.6级,并非先前美国和日本的地质部门测量的7.8级,震中在新西兰人烟稀少的峡湾地区,也就是位于该国最南端的城市英佛卡吉尔西北部大约150公里处。
峡湾地区的官员在地震发生后向当地居民发出警告,表示该地区可能会遭遇一场小型海啸。当地媒体报道称,居民们都感到了震动,商店货架上的商品也都掉了下来,但并没有人员伤亡。英佛卡吉尔地区的居民也感到了震动,当地的一位居民表示:“地震的时间比较长,房子都在动,门一开一合的,院子里的篱笆桩也在晃动。”
澳大利亚气象局表示,地震发生后,他们发现新西兰海域有一股小海啸向澳大利亚塔斯曼海域袭来,并渐渐向澳大利亚东南部海岸奔去。澳大利亚海啸预警中心的克里斯?莱恩表示:“我们的深海浮标在塔斯曼海域南部察觉到了一股海啸,不过由于海水太深,所以我们无法知道这股海啸的高度。”
地震发生后不久,澳大利亚方面就将海啸预警降至“小船预警”级别(smallboatalert),建议生活在低海岸附近的居民暂时搬到高处居住,在海中游泳的人也应到陆地上来。新西兰随后也取消了地震后发出的海啸预警。
新西兰峡湾地区以广袤的山脉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闻名于世,但该地区地震活动频繁。新西兰全国每年大约会发生1.4万起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