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红包是什么
A. 新加坡有什么节日
1、八月九日国庆节
当天政府一般会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庆典活动。
2、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农历春节
过年时,华人都喜欢去牛车水采购年货。除夕前1周都会热闹到凌晨,有很多社团组成的舞狮、舞龙队作精彩表演。
3、四月五日清明节
是华人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清明日前后两个星期,人们会携带祭品、鲜花,到坟场去扫墓,祭拜祖先。
4、四月七日食品节
食品节是新加坡和美国纽约的一年一度的传统性节日,但两地的日期不同,而且庆祝活动的形式也各有特色。到了这一天,这两个国家的人民都会制作食品互相问候。
5、农历八月十五端午节
原本是屈原投江纪念日,现在发展成包粽子拜祭神明的节日。
6、农历七月初一到三十号中元节
在这期间有宴会、歌台表演、喊标福物等活动,十分热闹。
7、农历四月十五日卫塞节
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成道及涅盘纪念日。
8、回历九月开斋节
马来人最重要的节日当属开斋节,每年回历九月,回教徒从日出到日落都要禁食,戒食一个月后见到星月才可开斋。
9、回历十二月的第十天哈芝节
回教徒前往回教圣地朝圣后隔天所举行的重要宗教仪式,庆祝仪式主要是宰杀牛羊,感谢真主。
10、公历在一月至二月间大宝森节
家家户户会把房屋打扫干净,在住屋周围点上灯,迎接守护神和幸运女神。
11、公历在十月至十一月间屠妖节
此时家家户户点燃油灯,家人以姜油涂抹全身,表示纯洁和清白。
12、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
纪念耶稣基督诞生的节日,基督教堂会举办特别的庆祝仪式,教徒也会唱圣诗、访问家庭。
13、一月一日元旦
新加坡虽然大大小小的节假日不少,可是政府并没有像中国这样制定“黄金周”计划,除春节大年初一,初二放假外,他们只是对节日的当天实行放假。
(1)新加坡红包是什么扩展阅读:
4月 1日 愚人节 4月 5日 清明节 4月 7日 世界卫生日 4月9日 菲律宾勇气日 4月13日~15日 泰国泼水节/泰国宋干节/泰国新年
4月17日 食品节(新加坡) 4月20日 菲律宾濯足节 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4月24日 世界青年团结日 4月25日 读者节/世界儿童日 每年4月最后一个星期三 国际秘书节
B. 新加坡的习俗有那些
新加坡各族人民的信仰分别为:华人大都信仰佛教或道教;马来人基本信仰伊斯兰教;印度人信印度教;巴基斯坦人也大都信伊斯兰教;西方人一般信基督教。
新加坡人忌7字,不喜欢乌龟。严禁放烟花鞭炮。
新加坡的华人见面多行传统礼——相互作揖;马来人见面多行双手握手礼,印度人见面时常行合十礼。
新加坡华人过春节送红包礼。亲友之间互赠红包联络感情,有些企业家在职工初回上班时要分发“开工红包”给职工,以示开门吉利。
新加坡人尊重长辈,举世闻名。他们的敬老准则是:对父母和其他长辈,要用亲切的称呼;当父母或其他长辈讲话时,不要插嘴;父母或其他长辈呼唤时,要随叫随到。
新加人邻里之间,日常交往,大多数人自觉遵守《邻里礼貌守则》。见到邻居要互相问候;逢年过节要请邻居来访,帮助邻居照管屋子;使用公共电话或公用场所,要时时多方为别人着想。
新加坡人重视“礼貌之道重于行”的准则。礼貌口号是:真诚微笑。人们处事待物,总是伴以真诚的微笑,打扰别人要微笑着说声“对不起,打扰您了“。排队打电话,打电话者会微笑着对等候者说声:“对不起,让您久等”。连交警对违章者罚款时也笑容可掬。
新加坡重视礼貌教育。街头张贴讲礼貌的宣传品,“处事待人,讲究礼貌”,“真诚微笑,处世之道”,等口号随处可见。新加坡的店员严格遵循礼貌待客守则:顾客临门,笑脸相迎,顾客购物,别等他开口;顾客选物,耐心介绍,顾客提问,细心聆听,认真解答。
新加坡国土面积682.7平方千米,华人占76.8%,马来人占13.9%,印度人占7.7%首都是新加坡,货币为“新加坡元”官方语言有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国花为兰花。
C. 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有发压岁钱或红包的习惯。
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也蕴藏着天下父母殷殷之心。中国内地: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压岁钱
过年给孩子压岁钱,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压岁钱从最初的只是类似钱币的吉祥物,到现在的流通货币,数量也一路水涨船高。城市里的孩子每年压岁钱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少则三、五百,多则成千上万。孩子们高兴了,大人们去担忧了。给得多了,自己承受不起;给得少了,落人口舌。压岁钱,某种程度上已经演变为成人交际的砝码。
不仅如此,对自己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家长也是心惊胆战,该不该回收?收了怕孩子不高兴,年节失睦;不收又怕孩子大手大脚乱花,得不偿失。压岁钱,凭添了父母多少烦恼。
澳门:年初一发“利市”,大人小孩都有份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而到大年初一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即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给“利市”。“利市”纯粹是以示吉利。
台湾地区:年龄不同,给法各异
台湾地区,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的时候,给法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则是大人们事先用红线绳缠好并系成一个小套环,套在他们颈项上的。形式不同,寓意一样,都是希望儿孙们在新的一年里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日本:小学生人均压岁钱2.5万日元
日本小学馆出版社1月15日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今年新年日本小学生收到的压岁钱平均为25,293日元(约合人民币1634元)较去年增加了766日元。此项调查已进行了5次,而今年是首次突破2.5万日元大关。在关于压岁钱用途的多项选择中,回答“购买游戏软件”的比例高达39%,连续4年位居第一。
新加坡:最吝啬的压岁钱
在新加坡过年极其轻松,人情往来、贺岁拜年、请客送礼都十分简单。上门拜年,多是两个柑桔象征吉利,也发压岁钱,但是新加坡家长给孩子派发 “红包”,数量多而分量轻。他们给的对象是孩子加未婚的男女青年。不论是有亲情关系的孩子和青年男女,还是没有亲情关系的孩子和青年男女,只要在节日里问候、来往都给“红包”。
然而,打开“红包”抽出的是一张贰元票面的新币、或两张贰元票面的新币,最多是十元。节后,孩子们互问的是你拿了多少个“红包”,而不问你拿了多少压岁钱。新加坡人说:“红包”的作用只在于给孩子节日的气氛,增加家庭的温馨,是区别其它节日的一项内容。”
韩国:不发红包发“白”包
韩国把春节叫“旧正”,与新年称“新正”相对应。大年初一,举行了郑重庄严的“祭礼”,吃完大年初一的第一顿“岁餐”(韩国把新年期间的任何食物都叫“岁餐”)——“米糕片汤”之后,就要开始举行“岁拜”,家中晚辈此时要向父母长辈拜年磕头,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祝福父母健康长寿。此时长辈要把包好的“压岁钱”给晚辈。和许多国家习惯送“红包”,认为红色代表喜庆吉祥不同,韩国压岁钱用白纸包,因为古代的韩国人崇尚太阳和纯洁的白色,认为白色象征洁净、清晰,这也正是韩国艰朴、清纯的白表文化的表现之一。
意大利:女妖带来压岁钱
意大利人在除夕的夜晚要把家里不需要的物品扔到院子里或干脆扔到野外去,据说这样会在新的一年里给家里带来幸福。此外,人们总在这时给孩子们讲关于女妖的童话故事,说女妖偷偷地从烟囱钻进屋里,给孩子们送来了压岁钱和礼物,然后放在他们的鞋子里。在这里,女妖行使着圣诞老人的职责。
法国:趁着清醒发压岁钱
法国的新年本来是每年4月1日,直到1564年,国王查理九世才把它改作1月1日。1月1日一大早,父母就会趁着自己还没有醉酒,清醒地时候给孩子发“压岁钱”,以表示对子女的关爱。因为到了这天晚上,法国人要合家团聚,围桌痛饮香槟酒,按照传统,这一夜每个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以避免来年有厄运;所有的人都应该喝得酩酊大醉,这样新一年才会有新开始。
朝鲜:压岁钱发给稻草人
朝鲜人在新年时,家家户户贴对联和年画。有的人家在门上贴上寿星或仙女的画像,祈求上天保佑,驱走鬼魅,赐给幸福。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了除夕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元旦日少女们头戴一种麻制的帽子,称为“福巾”,身穿带花纹的五色彩衣,进行荡秋千比赛。她们以一处树花为目标,看谁先踢到或咬到为胜。也有在高处挂上铜铃的,以先碰响者为冠军。
希腊:压岁钱藏在蛋糕里
在每年的一月一日,是希腊民间传统的年节。元旦,家家户户都要做一个大蛋糕来庆祝。做蛋糕时,主人会把压岁钱(通常是一枚银币)放入其中,谁吃到了它,就意味着谁是那一年最幸运的人。
苏格兰:压岁钱丢门口
苏格兰人在元旦前夕,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放着一些金钱,没人看守,盗贼和乞丐在这天晚上,看见了也不动分毫。因为当地风俗,新年前夕,先把金钱放在门外,翌日新年降临,大清早打开门时,就看见门口有金钱,取其“一见发财”之意。
西班牙:人人携枚压岁钱
西班牙人在新年前夕,所有家庭成员都团聚在一起,以音乐和游戏相庆贺。午夜来临,十二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响,大家便争着吃葡萄。加果能按钟声吃下 12颗,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一切如意。元旦这天,最忌孩子们骂人、打架和哭啼,认为这些现象是不祥之兆。所以,元旦之日大人总是尽量满足孩子们的一切要求。同时,这天不论大人小孩人人身上必携一枚金币或铜币以示吉祥。
D. 新加坡的风俗文化有哪些
1、语言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4种官方语言,即英语,马来语,华语和泰米尔语。基于和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新加坡宪法》明定马来语为新加坡的国语,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语言。
2、文字
新加坡官方使用与中国大陆一致的简体汉字。但在1969年至1979年间曾短暂拥有自己的汉字简化标准,民间以简体字为主但偶尔也会出现繁体字与简体字混用的现象。新加坡的官方文字为英文。
3、传承
早期离乡背井到新加坡再创家园的移民者将各自的传统文化带入新加坡,各种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不仅创造了今日多民族的和谐社会,也留下了丰富的多元化文化特色。中华文化精髓也深深影响着新加坡的生活形态。
(4)新加坡红包是什么扩展阅读:
新加坡的佛教与道教
新加坡佛教是全国第一大宗教,约占人口的33%。新加坡境内寺庙林立,属于北传佛教的寺院超过一百五十所,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约有二十余所,当中新加坡双林寺既是新加坡第一座寺。
新加坡道教占了人口的11%,境内合共有大小庙宇300余间。早年南来谋生的华人移民带来了他们的宗教信仰与习俗,潮侨和闽帮所创建的粤海清庙和天福宫还收藏有光绪帝御赐的墨宝。
他们也获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存奖状。 此外四马路观音堂也是新加坡香火最鼎盛的庙宇之一。
E. 新加坡寿宴红包要给多少
新加坡喜事红包应酬,取决于对方宴请地点,一般在$100 - $ 200,是极为普遍,低于$ 100 给人的感觉是寒酸。
F. 新加坡过年的风俗和我们中国有哪些不同
新加坡是个海外华侨的聚集地,华侨占新加坡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虽说是这样,新加坡的各民族按照自己的历法有着不同的节日与风俗。春节是个重大的节日,影响久远。那么,新加坡过年风俗的独特之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最喜庆之捞鱼生
捞鱼生是南洋一带的汉族民间风俗,应该也算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人独特的庆祝新年的方式。
“捞鱼生”是以生鱼条(或者使用三文鱼等等可以生吃的鱼肉条)为主食材,搭配腌姜丝及各种有颜色的蔬菜丝及水果丝,如青红椒、西芹、红白萝卜丝及柚子肉等。“一堆堆”蔬菜丝,以达到七彩缤纷、色泽诱人为目的,预先排列在一个大圆盘上,然后洒上白芝麻、花生碎、五香粉及胡椒粉等。
当围在圆桌的家人(或朋友、同事等人)准备好,要举筷子进行“捞生”时,再淋上特制的酱汁(通常含有麦芽糖及酸柑汁等等)。然后一个人发号施令,大家就开始以筷子将大圆盘中的各式材料高高的夹起,一边夹高还要一边说:“捞起!捞起!(捞喜)捞到风生水起,一年好过一年!”把鱼生盘中的材料夹得愈高,听说来年就会赚得越多,在新的一年中更容易实现心愿。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人会说各式各样的贺年词句,如万事如意、一帆风顺等等。
最吉利之芦柑礼袋
走亲访友免不了两手的礼品盒,是以也常常苦恼于礼物的选择。而在新加坡,无论怎么纠结,有一样礼物却是少不了的——芦柑。
芦柑在新加坡的传统习俗里象征着吉利。拜年时,备上俩芦柑置于礼品袋中,看上去显得格外喜庆。将这礼品袋赠予主人家,就是表达对于主人家的祝福之意。而临别之际,主人家往往也会回赠两个芦柑,以表示将这一份祝福同样分享给对方。是以芦柑礼袋是新加坡过年时最平常却也最吉利的习俗。
最热闹之China Town(牛车水)
新加坡的唐人街——牛车水,据说是因为当年人们多用牛车拉水才有了这个名字——自是早早就热闹了起来,尤以卖对联和门神的店面最为红火。人们喜欢各式的门神保平安,也喜欢各种含义的对联表祝福,还有大大的“福”字,乐呵呵的财神爷。偶尔,牛车水上还会出现几盏特色的热带菠萝灯,更是韵味十足。
G. 新加坡礼仪
简介新加坡是一个热带岛国,由一个本岛和60个小岛组成。它的气温变化不大,降雨量充足,动植物繁衍,体现了热带岛屿的特征。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之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商业、运输、通讯、旅游中心。它位于赤道以北136.8公里,东经103°36´至东经104°25´,北纬1°09´至1°29´之间。新加坡本岛由东到西约42公里,由南到北约23公里,包括所有大小岛屿在内,总面积为682.7平方公里。本岛以外的其余岛屿,较大的有德光岛(24.4平方公里),乌敏岛(10.2平方公里)和圣淘沙岛(3.5平方公里)。
货币:货币为新加坡元(S$),1元等于100分。纸币面值有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1000元;硬币有1分、5分、10分、20分、50分、100分。
交通: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联系欧洲、美洲、大洋洲的航空中心,航线通达54个国家(地区)、127个城市。从中国的北京、广州、厦门、深圳等城市都可直航新加坡。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机场之一。 新加坡交通发达,设施先进,有火车及巴士来往马来西亚、泰国各主要城市。长途巴士总站设在新桥路,每天有数班车通往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关丹、马六甲等。
地铁:地铁是新加坡最为便捷的交通工具。地铁全长67公里,设有42站,分为两线:即从海滨湾通往义顺为南北线,从巴西立通到文礼为东西线。在每个地铁车站里都有标示非常清楚的路线图及使用说明,搭乘地铁前最好先确定车费及地点。南北线以“N”表示,黄色表示北行线,红色表示南行线;东西线以“W”表示,绿色表示东行线,蓝色表示西行线;市中心区以“C”表示。要查看站名只要记住颜色及号码即可。
地铁车站的运作完全自动化,由电脑控制自动售票机、乘客出入闸口等。到自动售票机前投入硬币,同时按下应付车费的按钮,如有余额,机器会自动找钱,并付给车票。地铁车票有时间限制,扣掉搭地铁所需时间外,若在闸门内逗留超过半小时,车票便自动作废,乘客无法再通过电脑闸门,若想出来,须另外补票。地铁运行时间是早6点至晚12点。
风土人情
节庆活动:新加坡日历上印有公历、中国农历、印历和马来历4种历法,依各种历法有许多节日。在保留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新加坡政府鼓励人们向新加坡统一民族文化习俗演变。
主要节庆有新年、印度族丰收节、新加坡河木筏大赛、印度族大宝森节、伊斯兰教斋月及开斋节、耶稣受难日、哈芝节、卫塞节、端午节、新加坡美食节、国庆节、中秋节、齐天大圣诞辰、中秋赏灯会、印度族屠妖节、印度族九宵节、九皇爷庆典、印度族盗火节、印度族万灯节、圣诞节等。
重要节日:华人新年:同中国春节。开斋节:伊斯兰教历10月新月出现之时。泰米尔新年:4、5月间。卫塞节:5月的月圆日。国庆节:8月9日。圣诞节:12月25日。
新加坡法定公共节日共计11天。除上述外,还有元旦、复活节、哈芝节、劳动节等。
饮食:新加坡餐饮汇集了当地的风味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佳肴,有中国菜、马来菜、泰国菜、印尼菜、印度菜、西餐、快餐等。由于历史的原因,新加坡在饮食方式和习惯方面融合了马来族和华人的烹调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菜是“娘惹食物”。娘惹是指过去居住在新加坡、马六甲及槟榔屿一带的华人女性。就口味而言,娘惹食品是最特别,最精致的传统佳肴之一。
旅游者在餐厅、酒店消费,须付10%的服务费与7%的政府税及1%的观光税,郊区餐厅或小吃店不收服务费和小费,集市小吃摊也不须另付小费。为了大众健康,所有有空调的餐厅一律禁止吸烟。
购物:新加坡商品丰富,来自世界各地的货品琳琅满目,从古典精致的东方手工艺品、款式新颖的欧洲高档时装和皮革制品到先进的高新技术电子器材等无所不有。新加坡市场上有特色的商品主要有马来蜡染花布、珠宝、古玩、陶瓷器、玉器、字画等。新加坡的物价水平较高。
新加坡的旅游胜地
1.圣淘沙
位于新加坡本岛南部,离市中心半公里。这个田园式的度假岛屿,其马来文名字是和平与宁静的意思。它由一个渔村变为英国的军事基地,后来又于1972年变成一个度假岛屿。
岛上青葱翠绿,有引人入胜的探险乐园、天然幽径、博物馆和历史遗迹等等,让人远离城市城嚣。爱海的人,可以沿着沙滩享受轻松的水上活动。而热爱自然的人,圣淘沙也有天然人行道——龙道、海底世界、胡姬花园、蝴蝶园、世界昆虫博物馆。在历史景点方面,则有西乐索炮台、海事博物馆和新加坡万象馆。
在主题公园方面,计有梦幻岛、火焰山和高尔夫乐园。而高37公尺的鱼尾狮塔,可让游人从圣淘沙远眺市区的高楼大厦及环绕四周小岛的景色。入夜后的音乐喷泉,随着交响乐的节奏而翩翩起舞。
圣淘沙是由圣淘沙发展机构负责管理和发展,它也管理10个较小的岛屿,包括龟屿、圣约翰岛、姐妹到及鬼岛。这些岛屿是热爱游泳、潜水和钓鱼人士的乐园。
岛上也有自设的交通设备。游客可以免费乘搭单轨列车、巴士、沙滩小火车前往不同目的地。此外,岛上也有脚踏车出租店。
2.新加坡动物园
于1973年开幕,园内以开放概念为设计,利用热带森林与湖泊为屏障,使游客可以不受铁笼和铁柱的遮栏而看得一清二楚。动物园占地28公顷,收罗了250种哺乳动物类、鸟类和爬虫类动物,总数接近3000只。所展示的许多濒临绝种的动物之中,包括科摩多龙、睡熊、金丝猴,以及世界最大的群居人猿。
游客可以在动物园内一尝和人猿共用早餐的难忘经验,或者观赏每天四场精彩的动物表演。参与表演得动物有灵长类、爬虫、大象和海狮等。人们可以观看矮小河马在水底潜游,以及加勒比海海牛悠游自在的游姿。在儿童天地里,孩子们可以从“动物之友表演”中获得无比的快乐,参与演出的动物有德国牧羊犬、大牧羊犬、麝猫、鹦鹉,以及一群绵羊。
除此之外,园内也设有游园列车,带您畅游动物园。
3.福康宁山
俗称“皇家山”或“升旗山”。这个占地19公顷,高约50公尺的山丘曾是当年莱佛士的住所。1819年,莱佛士在新加坡河口登陆后,便看上这座俯视新加坡河口的小山,并在山顶建总督府。1823年,他也选择在此处兴建住家。
其实,福康宁山的历史可追溯到14世纪。据历史记载,这里是14世纪岛国苏丹皇室的所在地。新加坡最后一位苏丹依斯干达沙便安葬在靠近山顶的地方。
目前,山上还残留着许多文物,并且不时有新发现。山上的福康宁文化中心便展示了被挖掘的14世纪至19世纪文物。
在英国殖民地时代的1859至1861年期间,山上也建有一座堡垒。1867年,堡垒上还设印度和欧洲兵士的营房,医院和弹药库,是19世纪防御新加坡的主要炮兵连。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因为局势太平,这里的军械就不派上用场了。
英军也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这里建造占地1306.10平方公尺,深约9公尺的地下指挥室。现在的文化中心后面便是隧道入口处。它是英国在马来亚驻军的指挥总部,英军投降后,成为日军司令官山下奉文少将的指挥总部。
目前,这个指挥室已辟为展览馆。馆内的许多物件,如无线电话、桌椅、电灯等都是原有的历史遗物。展览馆共有22个房间,包括通讯室、兵士休息室、密码室、统帅指挥室等。展览馆有意重造56年前的历史,让游人有如身历其境的感觉。
在山上的一处也辟有香料园,是当年19公顷植物园的缩影,种植着丁香、肉桂等香料。此外,殖民地时代遗留下来的墓园,也完好的保留在山的东侧。
4.花柏山
位于新加坡南部,总面积达56.46公顷。山上的花柏山公园建于60年代,并在1994年开始重新整修。整修后的花柏山增设了更多的基础设施,对周围的园景也重新设计一番。
花柏山公园有以下主要景点:
花柏顶:高达105公尺的花柏顶是公园内最高之处,站在花柏顶将能够鸟瞰新加坡南部全景。这里有一棵雨树,于1971年11月7日的首届植树日种下,沿着这棵树是一个花木围绕的多层平台,平台地面上特别设计朝向不同方向的箭头,以告诉游客所指的地方与名胜地点。而在了望台楼下的16幅壁画也让游客了解新加坡的历史和发展概况。
海事村:海事村主要的特色是以一艘传统帆船为蓝本。这艘大船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餐厅、儿童游乐场及讯号台,周围环境充满热带花园特色的景致。“帆船”上共有三个宽敞的“甲板”,适合人们聚会、设宴。此外,这里也是观赏新加坡海港的最佳地点。
花丛走道:从花柏顶延伸到海事村设有花丛走道。行人可在特别设计的亭子内享受鸟语花香,同时,在花丛走道上辟有一个“棕榈园林”,供游人休息聊天。
望东亭:位于花柏山东部的低洼处。游人可以在此观赏新加坡东部美景。花园设有健身区、宽广草场、野餐区以及可供游人鸟瞰市区景物的亭子。
缆车亭:在缆车亭旁建设两个观赏美景的平台,游人可以在此通过望远镜观赏新加坡南部风景。
5.肯特岗公园
占地47公顷,旧称鸦片山,是新加坡自然保护区之一。它是一座次森林山丘,也是候鸟的集居地。园内有一条长达800公尺的山径,是游人探索自然生态的好地方。 此外,山丘的后侧也有两个一大一小的池塘。前面部分最高处设有了望台,可以眺望新加坡西海岸景色。左边可看到炼油厂林立的岛屿,右边又可看到箱运码头。
根据国家公园局的资料,肯特岗公园是拥有最多健身设施的国家公园,共有20种不同的健身站供使用者选择。此外,它的不平地势也常吸引了许多远足及大自然爱好者前来考察,或举办“寻宝”游戏。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曾经是马来军团和日军抗战的地点之一。1942年2月13日,日军第18师攻打防守这座小山的第一马来军团、英国第二效忠军团和第44印度旅,这场长达48小时的搏斗有不少日军与马来军人战死。新加坡陆军最近“认养”了肯特岗公园,成为“陆军公园”(Army Green Park),园内永久摆放了两架M114型榴弹炮和一架AMX-13轻型坦克,突显公园的历史和军事意义。
6.鱼尾狮公园( MERLION )
新加坡着名的鱼尾狮像就坐落于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该塑像高 8 米,重 40 吨,狮子口中喷出一股清水,是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两个孩子于 1972 年共同雕塑的。
狮头鱼身坐立在水波上的鱼尾狮,其设计概念是将事实和传说合二为一:狮头代表传说中的“狮城”新加坡。鱼尾象征古城“淡马锡”,代表新加坡是由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
据古书记载,古时新加坡叫做淡马锡,在爪哇语中为海城之意。公园 14 世纪时,传说有一个古印尼的王子发现了这座小岛,他在这里看见一头神奇的野兽,后来得知是头狮子。就此,王子就将这座小岛命名为“ Singapura ”--在梵文里的意思是狮子 (Singa) 城 (pura) 。
如今,每年有一百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专程造访鱼尾狮公园,与世界着名的鱼尾狮拍照留念。
公园周围地带,聚集了新加坡着名的地标性建筑:滨海艺术中心、政府大厦、高等法院、维多利亚剧院、莱佛士铜像等等,为游客必到之处。
新加坡民俗礼仪
服饰礼仪
新加坡不同民族的人在穿着上有自己的特点。马来人男子头戴一顶叫"宋谷"的无边帽,上身穿一种无领,袖子宽大的衣服,下身穿长及足踝的纱笼;女子上衣宽大如袍,下穿纱笼。华人妇女多爱穿旗袍。政府部门对其职员的穿着要求较严格,在工作时间不准穿奇装异服。
仪态礼仪
新加坡人举止文明,处处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他们坐着时,端正规矩,不将双脚分开,如果交叉双脚,只是把一只腿的膝盖直接叠在另一只腿的膝盖上。他们站立时,体态端正,而不把双手放在臀部,因为那是发怒的表现。
相见礼仪
在社交场合,新加坡人与客人相见时,一般都施握手礼。男女之间可以握手,但对男子来说,比较恰当的方式是等妇女先伸出手来,再行握手。马来人则是先用双手互相接触,再把手收回放到自己胸部。
餐饮礼仪
新加坡人的主食多是米饭,有时也吃包子等,但不喜食馒头。 马来人用餐一般用手抓取食物,他们在用餐前有洗手的习惯,进餐时必须使用右手。饮茶是当地人的普遍爱好,客人来时,他们常以茶水招待,华人喜欢饮元宝茶,意为财运亨通。
喜丧礼仪
在新加坡人眼中,男婚女嫁是件大事,不论华人还是马来人都很重视。马来人的婚事要经过求亲,送订婚礼物,订立婚约等程序。新加坡的华人讲求孝道,如有老人行将去世,其子孙必须回家中守在床前。丧礼一般都很隆重。
旅游礼仪
新加坡公共交通事业较为发达,在旅游期间坐公车十分方便,每个车站都标有明显记号。新加坡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商店的分布也有民族特点。如东部地区有个"马来市场",主要出售马来服装食品。 新加坡政府极力阻止付小费,即便是对服务员的额外服务付小费,对方也有可能拒收。
商务礼仪
到新加坡从事商务活动的最佳月份是3月到10月,以避开圣诞节及华人的新年。当地工商界人士多讲英语,见面时要交换名片,名片可以用英文印刷。在会谈中尽可能不要吸烟。 新加坡人不喜欢挥霍浪费,宴请对方不要过于讲排场,尤其是在商务活动中,答谢宴会不宜超过主人宴请的水平,以免对方产生其它想法。
主要禁忌
新加坡各族人民的信仰分别为:华人大都信仰佛教或道教;马来人基本信仰伊斯兰教;印度人信印度教;巴基斯坦人也大都信伊斯兰教;西方人一般信基督教。 新加坡人忌7字,不喜欢乌龟。严禁放烟花鞭炮。
H. 红事白事,在新加坡要随多少份子钱
09年在新加坡参加了一个当地人的婚礼,随了50新币的红包。
11年新加坡公司副总(第一代移民)生了儿子搞了个大party,随了100新币。
12年玩的挺好的伙计(PR)买的祖屋,去庆祝也是包了个100新币的红包。这几年不在那里混了,不怎么清楚。如有帮助请采纳。
I. 新加坡鼓励民众线上发红包,这样做会有哪些好处
新加坡鼓励民众线上发放红包,这是因为不久之后,将会迎来我国和许多华人华侨地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在这个节日当中,人们都长都会有一个发红包的习俗,红包是一种非常幸运的象征。所以发红包的时候也是代表着张祝福给许多的小朋友以及年轻的一辈。但是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所带来的危害是由于新冠病毒的传染性较高所导致的。因此,在发红包的时候就会有人去密集的现象出现。正是因为如此,新加坡政府才鼓励民众通过线上发红包的方式,以避免人员之间的接触。避免接触能够降低新冠病毒的感染几率,同时也能减少政府的人力物力支出。
在面对疫情的时候,我们应当尽可能的按照防控措施,减少对于疫情的接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疫情所带来的危险。新冠疫情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其高传染性。因此,避免人群密切接触才是防治疫情最好的方法。
J. 新加坡有什么节日
新加坡重要节日:
新年:(1月1日)新年新加坡国家会放假1天。
哈之节:(1月21)这个节日起源于回族,因为回族自古的习惯就是在于这天屠宰牛,羊肉,以谢圣人庇护以及要给族人一种做人为善的精神。这个时候,新加坡国家会放假1天。
农历春节:(2月9日)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统佳节。春节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节日之一,由于新加坡是华人社会,自然春节也是非常重视的,非常热闹的。这个时候,新加坡国家会放假三天,部分学校会放假一周左右以庆祝春节。
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一个星期五(3月25日)基督教节日。由于新加坡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延续至今的英式思想和理念,所以这个节日自然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节日。
劳动节:(5月1日):这个节日新加坡放假1-3天。
卫塞节(VESAKDAY)是佛陀出生、成道觉悟、逝世的一天。佛陀出生于公元前624年四月十五月圆日,出生地是今尼泊尔兰毗尼。这个节日是纪念佛陀的一个重要节日。这个节日新加坡会有一天的假期。
国庆节:(8月9日)八月九日是新加坡的国庆日(National Day),这是纪念1965年新加坡独立的日子,是一年一度的大节日。在这个时候新加坡会有一天的假期。
开斋节:开斋节是伊斯兰教节日。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中国新疆地区称肉孜节(Roza,波斯语,意为斋戒)。按伊斯兰教法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9月为斋戒月。凡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都应全月封斋,即每日从拂晓前至日落,禁止饮食和房事等。封斋第29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则再封一日,共为30日,第二日为开斋节,庆祝一个月的斋功圆满完成。
屠妖节(Deeppavali),又称为万灯节、印度灯节,10月末到11月初举行这个节日,这一天是印度历的7月的第一天。这一天是新月降临的一日。
圣诞节(12月25日)Christmas,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写。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每年12月25日,是基督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在圣诞节,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耶诞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而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 东正教的圣诞节庆祝则在每年的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