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纪念碑在哪里

新加坡纪念碑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2-10-08 14:17:07

1. 狮城——新加坡的资料

新加坡于1990年全面开放

地理:新加坡是一个热带岛国,由一个本岛和63个小岛组成。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之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商业、通讯和旅游中心。它位于赤道以北 136.8公里,东经 103° 38′至东经 104°6′,北纬 1°09′至 1°29′。
新加坡本岛由东到西约42公里,由南到北约23公里,包括所有大小岛屿在内,总面积为682平方公里。本岛以外的其余岛屿,较大的有德光岛(24.4平方公里),乌敏岛(10.2平方公里)和圣淘沙岛(3.5平方公里)。
新加坡通过一条长堤及一座大桥与马来西亚相连,和印度尼西亚的廖内(Riau)群岛的主岛也仅有一水之隔。从泰国或菲律宾只须经过短途飞行即可抵达新加坡。

人口:新加坡有400万人口,其中77%是华人,14%是马来人,8%是印度人,1%是欧亚混血人种和其他民族。马来渔民是当地的土着居民,但自从史丹福莱佛士(Stamford Raffles )爵士来到并建立英国贸易中转站后,新加坡逐渐成为一块吸铁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移民和商人。为了给他们自己和家人寻觅更好的生活,许多人从中国南方省份、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锡兰和中东来到这里。尽管异族通婚早就开始了,但各个种族在融入新加坡这个整体的同时保持了自己的文化。

民族:早期离乡背井到新加坡再创家园的移民者将各自的传统文化带入新加坡,各种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不仅创造了新加坡今日多民族的和谐社会,也留下了丰富的多元化文化特色。

宗教:新加坡的多民族决定了其宗教也多元化。新加坡的宗教建筑各式各样,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回教堂圆顶、哥特式教堂尖顶、带有神秘神像的兴都教寺庙以及中国寺庙。新加坡的主要宗教有回教、佛教、基督教、兴都教、锡克教、犹太教以及拜火教。

誉称:狮城、购物天堂、花园城市

2. 马六甲海峡那么长,为何只有新加坡繁荣

马六甲海峡很长,但是真正适合货物运输的天然良港并不多,它是一个西北东南走向的海峡,海峡附近比较大的几个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因为它的那个位置暗礁比较多,海水比较浅,不适合停大型船舶。

新加坡现在还是。非常适宜居住的国家,因为他们对于环境的保护非常到位,虽然人口比较多,大概500多万,国土面积也不大,但是因为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也注意环境的保护,人均等居住面积没有那么大,但是生活还是没问题的。是一个阳光城市,可以去那里旅游。

3. 新加坡与英国的标志性建筑物分别是什么

现在新加坡的标志性建筑是金沙酒店,鱼尾狮。
英国的多了:
圣保罗大教堂 Sallo Paulo cathedral
1666年一场大火将原有的一座哥特式大教堂毁于一旦。现存建筑是英国着名设计大师和建筑家克托弗.雷恩爵士营建的。工程从1675年开始,直到1710年才告完工,共花费了75万英镑。为了这一伟大的建筑艺术杰作,雷恩整整花了45年的心血。

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馆又称不列颠博物馆,位于伦敦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博物馆之一。这座庞大的古罗马式建筑里珍藏的文物和图书资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博物馆所不能比拟的。大英博物馆初创于1753年,1759年对外开放。现有房屋为19世纪中叶所建,共有100多个陈列室,面积6,7万平方米。原来主要藏书,其后兼收历史文物和各国古代艺术品,迄今共藏有展品400万件。 大英博物馆整日免费开放。

白金汉宫 Buckingham Palace
白金汉宫是英国的王宫,位于伦敦最高权利的所在地----威斯敏特区。东接圣·詹姆斯公园,西临海德公园,是英国王室生活和工作的地方。王宫初建于1703年,白金汉公爵、若曼底公爵和约翰.谢菲尔德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公馆,并以白金汉公爵的名字命名。白金汉宫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展,现已成为一座规模雄伟的三层长方形建筑。外国的国家元首和政界首脑访问英国时,女王就在宫院中陪同贵宾检阅仪仗队。
白金汉宫前的广场中央屹立着有伊丽莎白二世的高祖母维多利亚女王镀金雕像的纪念碑。

国会大厦及大本钟 Capitol and Big Ben
国会大厦是白厅大道上最醒目的建筑也是英国君主政体的象征,哥德式的建筑群,壮丽中带有古典风韵,气势磅礴。
现在所看到的国会大厦其实是伦敦最新建的宫殿。1834年,一把大火烧掉了整座原来的西敏宫,仅留下一座只剩屋瓦的西敏厅,之后花了12年的时间才建成现在的规模。改名国会大厦之后便成为伦敦的政治中心,国会议员的开会场所。

伦敦塔桥 Tower of London bridge
这是泰晤士河上诸多桥梁中,位于最下游的一座。塔桥以两座塔做为基底,采用哥特式厚重风格设计。当大型船只要通过时,全长270公尺、重约1000吨的桥身会慢慢打开成“八”字状。以前塔桥利用水压以蒸汽做为开关的动力,1976年起改用电动控制。

西敏寺 Agile temple of west
双塔耸立的西敏寺,正面看起来非常壮观。“西敏寺”一名源自西元970年,一群圣本笃教会的修士在当时伦敦市,、修建修道院教堂,从此留名至今。历代国王的加冕仪式、婚丧喜宴及国家大典等活动都是在这里举行,甚至连王室的坟墓也几乎都设在这里,此外,去多历史上着名人物的墓碑或纪念碑也设在教堂内.

4. 清朝的时候有新加坡这个国家吗

历史概况
早期文明
新加坡历史可追溯至3世纪,当时已有马来人居住,其最早文献记载源自3世纪东吴将领康泰所着的《吴时外国传》,据新加坡学者许云樵考证,蒲罗中是马来语“Pulau Ujong“之对音。”蒲罗中“是新加坡岛最古老的名称,比淡马锡(明朝把新加坡称作“淡马锡”)早一千多年。新加坡岛开始受到重视是14世纪,室利佛逝王子拜里米苏拉在该区域建立了马六甲苏丹王朝,比较可惜的是葡萄牙人在1613年焚毁了河口的据点。此后两个世纪内没有关于新加坡的史料。
英属时期
1819-1942 正在加载总督莱佛士 新加坡现代历史要追溯至19世纪初期,英国正在扩张其在印度的版图以及与中国的贸易。他们急需找到一个能够让其船只停泊、维修的港口,以在与荷兰人的贸易竞争中取得优势。1818年底,总督莱佛士在马来半岛的南端建立一个新的贸易港。莱佛士于1819年1月29日在新加坡河口登陆之后,发觉新加坡具备发展为港口的优越条件,该水域宽敞很少风暴影响,邻近的溪涧也有可靠和充裕的水源。
最初是隶属于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管辖。到了1820年,新加坡开始为大英帝国产生利润。
1824年,新加坡的殖民地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2个新的条约正式签署,并于1826年成为海峡殖民地。1832年,新加坡成为海峡殖民地政府的所在地。
1867年4月1日,正式成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由位于伦敦的殖民地办公室直接管辖。
到了20世纪初,新加坡从沼泽遍布的荒地,跃升成为全世界第7大港口。
日据时期
1942-1945
1941年底,英国完全低估了日军的战斗力,直到日本出其不意地攻击新加坡,她是大英帝国皇冠上的一枚小宝石。新加坡扼守着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南口,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她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作为英国在东南亚的政治经济中心,日本必须拿下该岛才能彻底把英国人赶出东南亚。新加坡华侨人口密集,这里是南洋华侨抗日运动中心。陈嘉庚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便发动东南亚八百万华侨,为中国筹集了约合4亿余元国币的巨额外汇。此时落入虎口的新加坡华裔由于先前曾大力援助中国抗日,又组织义勇军进行过英勇的抵抗,因而遭到日本的忌恨和疯狂报复。 正在加载新加坡福康宁山前英军地下指挥部,白思华就是在这里做出了向日军投降的决定 珍珠港事件隔天,日军在马来亚北部的哥打峇鲁登陆,战争开始仅55天,日军就占领了整个马来亚与星洲。1942年2月15日,英军总司令白思华宣布无条件投降,逾13万名英国、澳洲、印度等守军沦为阶下囚 ,这是英国军史最大浩劫(新加坡之战)。日本在接管新加坡后将她改名为昭南岛。同年2月18日至25日,为报复星华义勇军和先前支持中国抗日的华人,日军开展了以“大检证”为名的肃清行动。日军当局在多个地方设立“检证中心”,他们的计划是甄别所有介于18至50岁的华裔男性,将所有的“反日分子”铲除,最后日军抓走约二万多人,当中绝大多数被带到郊区或偏远的樟宜、榜鹅海边予以集体枪杀,剩下则被送到泰国做苦工。日军还勒索南洋华侨,要华侨交出五千万元俸纳金。山下奉文当时给的理由是:“华侨支持重庆政府抗日,这笔俸纳金,是你们向日军赎罪的买命钱。”经历了3年多的苦难,随着日本的投降,新加坡人民无不高兴。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占领超过3年的期间约有2万至5万名华人惨遭杀害(新加坡大屠杀)。战后,多个地方相继发现被屠杀者的遗骸。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不忍让这些骸骨散弃在荒郊野岭,同年成立了善后委员会,负责探查、发掘和安葬等工作。
新加坡和平纪念碑于1967年2月15日落成揭幕,每年2月15日(沦陷日),这里都会举行悼念死难的平民。新加坡抗日片《和平的代价》描述日军占领新加坡的艰苦日子,同时也叙述星华义勇军的抗战经历,看了这部电视剧才对历史人物比如陈嘉庚和林谋盛等人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了解到南洋华人对抗日所做出的贡献。
迈向自治与合并
1945-1963 正在加载李光耀 1945年9月,英军回到新加坡,1946年3月,军管结束,海峡殖民地也正式解散。1946年4月1日,新加坡成为直辖殖民地。战后的新加坡已经与战前大不相同,人民要求在政府中有更大的发言权。分散总督权力,成立由官方人士和非官方人士组成的顾问组,但非官方人士需获任命。该体系于1947年7月变为两个分开的行政及立法会议。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地位。1961年5月27日,马来亚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公布了想把新加坡、马来亚、文莱、沙捞越和北婆罗洲联合起来组成联邦。对此,李光耀决定举行全民投票,最后7成的人投赞成票。在1963年9月,新加坡脱离了英国的统治,正式加入马来西亚联邦。

新马合并
1963-1965
正在加载东姑阿都拉曼首相 合并后,新加坡开始和中央政府发生矛盾,对治国方针也有不同的看法。新马政府第一次发生公开的矛盾是在1963年12月。李光耀批评马来

5. 新加坡历史沿革大概是怎么样的

早期历史
公元3世纪,马来人将新加坡的主岛命名为蒲罗中,取意马来半岛末端的岛屿。后来,新加坡又被赋予海峡之邦的别誉,因而先有早期的华人移民以Selat (海峡)为本源,呼其作石叻。1330年,中国元代航海家汪大渊首次来到新加坡,并在所着《岛夷志略》一书中将之称为单马锡,并留下了“近年速古台王朝曾派七十多艘兵船攻打单马锡,一月不下”的记录。1365年的《爪哇史颂》把新加坡叫做Tamusik,而绘制于1430年(明代宣德五年)的《郑和航海图》则称新加坡为淡马锡(海城)。一直到14世纪末,梵文名字Singapura(狮城)才首次出现。

英属时期
1819-1942
18世纪中叶,英国正在扩张其在印度的版图以及与中国的贸易。他们急需找到一个能够让其船只停泊、维修的港口,以在与荷兰人的贸易竞争中取得优势。1818年末,总督斯坦福·莱佛士爵士在马来半岛的南端建立一个新的贸易港。1819年1月29日,莱佛士登陆新加坡本岛,发觉此地拥有发展成为港口的优越条件,新加坡南部的水域宽敞很少风暴影响,附近的溪间也有充裕的水源提供饮用水。
最初新加坡隶属于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管辖。到了1820年,新加坡开始为大英帝国产生利润。1824年,新加坡的殖民地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2个新的条约正式签署,并于1826年成为海峡殖民地。1832年,新加坡成为海峡殖民地政府的所在地。1867年4月1日,正式成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由位于伦敦的殖民地办公室直接管辖。20世纪初的新加坡从沼泽遍布的荒地,跃升成为第7大港口,她也成为英帝国极为重要的据点之一。

日据时期
1942-1945
日本空军突然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打响。日本的目标是要通过攻占东南亚来取得当地的天然资源,另外作为英国在东南亚的政治经济中心,日本势必拿下新加坡才能彻底把英国人赶出东南亚。
新加坡华侨人口密集,这里是南洋华侨抗日运动中心,陈嘉庚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仅抗日义捐一项,便发动东南亚八百万华侨,为中国筹集了约合4亿余元国币的巨额外汇。此时落入虎口的新加坡华侨由于先前曾大力援助中国抗日,又组织义勇军进行过英勇的抵抗,因而遭到日本的忌恨和疯狂报复,星洲沦陷以后,日军对新加坡华裔展开大规模的屠杀行动(新加坡大屠杀)以泄心头之恨。
珍珠港事件隔天,日军在马来亚北部的哥打峇鲁登陆,战争开始仅55天,日军就占领了整个马来亚。1942年2月15日(春节),白思华中将向日本陆军的山下奉文将军投降后,日本将新加坡改名为“昭南岛”,行政上称作“昭南特别市”。同年2月18日至25日,为报复星华义勇军和先前支持中国抗日的新加坡华人,日军开展了以“大检证”为名的肃清行动。日军当局在多个地方设立“甄别中心”,他们的计划是甄别所有介于18至50岁的华裔男性,将所有的“反日分子”铲除,最后日军抓走约二万多人,当中绝大多数被带到郊区或偏远的海边予以集体枪杀,剩下则被送到泰国做苦工。日军还勒索南洋华侨,要华侨交出五千万元俸纳金,山下奉文当时给的理由是:“华侨支持重庆政府抗日,这笔俸纳金,是你们向日军赎罪的买命钱。”
由于资源严重缺乏,致使许多民众不得不在自家花园里种植各种农作物来果腹。经历了3年半的苦难,随着日本的投降,新加坡人民无不高兴,最终1945年9月12日,在政府大厦举行了受降仪式。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占领3年半的期间,至少有5到10万名新加坡华人惨遭杀害。为了安抚冤死的亡灵,新加坡和平纪念碑于1967年2月15日落成矗立在美芝路,纪念碑四面都有不同文字的铭文,中文部分这样写道:“一九四二年二月十五日至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八日,日军占领新嘉坡,我平民无辜被杀者,其数不可胜计。越二十余年始得收敛遗骨,重葬于此,并树丰碑永志悲痛。”
此后,新加坡每年都要在纪念碑旁举行悼念和祭祀活动,以缅怀在二战惨遭杀害的平民百姓。 对新加坡日治时期的历史有兴趣的话,请搜索新加坡电视剧《和平的代价》视频。这部连续剧真实的反映出当年的境况,岁月无声,人间有情,历史决不容忘怀 ,陈嘉庚和林谋盛烈士等历史人物和新加坡先辈的抗战经历和苦难使新加坡后人深为感动。

迈向自治与合并
1945-1963
1945年9月,英军回到新加坡,1946年3月,军管结束,海峡殖民地也正式解散。1946年4月1日,新加坡成为直辖殖民地。战后的新加坡已经与战前大不相同,人民要求在政府中有更大的发言权。总督的权力被分散,一个由官方人士及被任命的非官方人士组成的顾问组成立。该体系于1947年7月变为两个分开的行政及立法会议。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地位。1961年5月27日,马来亚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公布了想把新加坡、马来亚、文莱、沙捞越和北婆罗洲(沙巴)联合起来组成联邦。对此,李光耀决定举行全民投票,最后71%的人投赞成票。在1963年,新加坡连同当时的马来亚联合邦、砂拉越以及沙巴共组成立马来西亚联邦脱离英国的统治。

新马合并
1963-1965
合并后,新加坡开始和中央政府发生矛盾,对治国方针也有不同的看法。新马政府第一次发生公开的矛盾是在1963年12月21日。总理李光耀批评马来西亚的年度预算案没有给予提升社会状况足够的预算。新加坡的商人也开始投诉中央政府歧视他们,没有给他们和其他州属一样的利益,反而对他们实行固打制。双边经济的矛盾在1964年12月,中央政府要求新加坡将上缴中央的税收从40%增加到60%后升温。当时马来西亚财政部长陈修信说这是因为印尼的对抗活动而导致军备预算案增加。同月,中央政府宣布将关闭新加坡的中国银行的分行,原因是中国银行在资助马来亚共产党的武装活动。
两地在政治上也有冲突,1963年,由巫统、马华和国大党组成的联盟党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参加了新加坡州选举。然而,联盟党不仅未添一席,原有的三个选区也被人民行动党夺取。1964年9月,由于印尼特务的挑拨离间,新加坡又发生了种族暴乱。印尼特务将一名马来族三轮车夫谋害后逃走,马来人认为是华人干的,所以展开报复行动,结果双方死伤惨重。 “马来人至上”的观念逐渐走向了舞台的中心。非马来人的政党都公开表示反对“种族主义” 的信条。1965年5月,新加坡行动党和其他主要的反对党主张以“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的民族平等方式来取代“土着优先”的保护土着政策。行动党与巫统的政治较量更在1964年7月及9月两次引发新加坡种族骚乱。最后,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以避免局势恶化为由,在1965年8月7日要求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于是,8月9日,以巫统为首的执政联盟在国会紧急通过修宪,国会以126票赞成0票反对将新加坡驱逐出联邦,小岛无奈被迫独立。

新加坡共和国
1965至今
在独立建国后,新加坡寻求国际承认,于1965年9月21日加入联合国。同年10月新加坡加入英联邦。1967年8月8日新加坡也协立亚细安(东盟)。作为一个蕞尔小国,世界对于新加坡是否能继续存在表示疑问,除了主权纠纷,其它重要的问题包括住宅短缺,缺乏土地与天然资源。失业率当时高达12%。
为了求存求活,新加坡开始一连串的措施,发展工业及经济。于1961年设立的经济发展局致力于实行国家经济发展方针,重视制造业,裕廊工业区正式成立,并在加冷、大巴窑等地建立轻工业基地。为了吸引外资,政府决定给予外国企业优惠。同年,经济发展局重组,裕廊镇管理局以及新加坡发展银行也在该年成立。
工业化之迅速使得新加坡的制造业在十年内成为世界主要电子产品出口国。虽然新加坡的国内政治上的自由空间逐渐被压制,经济上却取得高速发展,很快成为东南亚重要的金融和转口贸易中心,成为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与此同时,新加坡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住房、教育、交通等问题都得到解决。

6. 新加坡的历史简介

新加坡历史可追溯至3世纪,当时已有土着居住,其最早文献记载源自3世纪东吴将领康泰所着的《吴时外国传》,据新加坡学者许云樵考证,蒲罗中是马来语“Pulau Ujong“之对音。

“蒲罗中”是新加坡岛最古老的名称,意为“马来半岛末端的岛屿”。新加坡古称淡马锡。8世纪属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纪是马来柔佛王国的一部分。

1819年,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抵达新加坡,与柔佛苏丹订约,开始在新设立贸易站。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端口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

1942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属殖民地。1959年,新加坡实现自治,成为自治邦。

1963年9月16日与马来亚、沙巴、沙捞越共同组成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

(6)新加坡纪念碑在哪里扩展阅读:

新加坡在建国后寻求国际承认,于1965年9月21日加入联合国。同年10月新加坡加入英联邦。1967年新加坡也协立东盟。

作为一个蕞尔小国,世界对于新加坡是否能继续存在表示疑问,除了主权纠纷,其他重要的问题包括住宅短缺,缺乏土地与天然资源。失业率当时高达12%。

新加坡为了求存求活,开始一连串的措施来发展工业及经济。于1961年设立的经济发展局致力于实行国家经济发展方针,重视制造业,裕廊工业区正式成立。

并在加冷、大巴窑等地建立轻工业基地。为了吸引外资,政府决定给予外国企业优惠。同年,经济发展局重组,裕廊镇管理局以及新加坡发展银行也在该年成立。

工业化之迅速使得新加坡的制造业在十年内成为世界主要电子产品出口国。虽然新加坡的国内政治上的自由空间逐渐被压制,经济上却取得高速发展。

很快成为东南亚重要的金融和转口贸易中心,成为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与此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住房、教育、交通等问题都得到解决。

吴作栋在1990年11月接替从1959年开始执政的李光耀,成为新加坡第二位总理。新加坡在1993年举行第一次民选总统选举,王鼎昌出任第一任民选总统。

纳丹于1999年出任新加坡第二任民选总统。2011年8月总统选举成绩揭晓,陈庆炎仅以0.34%(7269票)微差的优势领先陈清木和另外两位候选人,当选为第三任新加坡民选总统。

7. 新加坡为何不回归中国

新加坡共和国(简称: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于1965年正式独立。是亚洲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也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新加坡人口560多万,当然并不全是华人,其中华人占75%,马来人占13%,印度人占10%。


关于新加坡华人的历史最早得追溯到中国的宋朝时期,由于宋朝工商业萌芽的兴起,宋人开始有大量商船去南洋做生意,于是印尼群岛开始有华人定居。宋末由于蒙古铁骑南侵,使得大量汉人往南洋迁徙,躲避战乱,求得生存。这一次迁徙导致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地区开始有大量华人的身影。

元朝建立的社会等级制度,蒙古人最高,色目人次之,汉人低等,南人最低等。所以许多人为逃避蒙古人的迫害,被迫流亡。

明朝朱元璋推翻蒙古人的统治,建立属于汉人的王朝,可惜朱元璋实行封闭锁国的政策,内修长城,对外禁海。朱元璋死后把皇位传给了太孙朱允炆,然而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不服,于是起兵造反,攻陷南京夺取了帝位,这就是着名的靖难之役。朱棣攻陷南京后,朱允炆却莫名的失踪了。国内找不到朱允炆,于是朱棣派身边的太监郑和下西洋去寻找,由此开启了郑和七下西洋的辉煌历程。


郑和下西洋内在目的是寻找建文帝朱允炆,如果单纯为这一个目的兴师动众率两万大军去寻找,文武百官肯定会反对。因此有了一个掩人耳目的目的,建立朝贡制度。明朝在朱元璋三十年的管理下,国力渐渐强盛起来。朝贡制度也是历来强大王朝的证明,比如唐朝就是万国来朝。

可惜朝贡制度是一种虚荣的面子制度,朝贡制度是指周边的国家远处的国家,你只要承认我天朝是万国之国,遵我天朝为宗主,就和你建立一种朝贡制度,你每年得向我进贡,但是你进贡我一分我的回馈十分,以此经济援助小国才称为朝贡制度。朝贡制度对小国的好处是直接经济帮助,对宗主国的好处是带来通商贸易的繁荣,并最终受益。可惜明朝对外禁海,严禁各种通商贸易,这就使得朝贡制度入不敷出,没多久这种制度就不散而终!

郑和七下西洋到马来西亚地区时,为了和当地人建立朝贡制度,他不仅不帮助当地华人,而且还应当地人要求,把华人领袖陈祖义活捉并带回国斩杀。

没多久后荷兰殖民者达到这里后,当地华人一方面由于失去庇佑,不得不依附荷兰殖民者以求得生存;另一方也是由于华人的聪明,勤奋,有能力管理大农场,能为荷兰人带来财富而受善待。荷兰人在当地建立了一个社会等级制度,欧洲人位于社会的最高等级、华人和阿拉伯裔是第二等级,土着是社会第三等级。这使得当地土着对华人是有仇视的心理,并为以后反华埋下了祸根。

由于明朝的禁海,使得许多的远洋贸易和渔民失去饭碗,于是大批人建立自己的军队,企图突破明朝海防。比如汪直、徐海等人,都是当时的明朝人被迫做了海盗,带领日寇冲犯海防。而一些商贩为了寻找商机,开启了大批移民南洋的热潮。华人移民潮也就发生在荷兰殖民的早中期。


后来英国殖民者也来争夺这块土地,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地区被英国殖民者占领。二战时期日本迅速打败欧洲殖民者,从而占领了东印度群岛。二战后日本宣布投降,新加坡地区再次沦为英国殖民地。此后经过数年奋斗,新加坡取得较大的自治权,1959年新加坡进一步取得自治地位。同年5月举行第一次大选。人民行动党在51个立法议院议席中赢得43席。6月5日,新加坡自治邦首任政府宣誓就职,李光耀出任新加坡首任总理。

后来马来亚首相想把新加坡、马来亚、文莱、砂拉越和北婆罗洲联合起来组成马来西亚。并于1963年9月,新加坡脱离了英国的统治正式加入马来西亚。然而合并后的马来西亚在政治上两地发生重大冲突。

马来西亚首相叫东姑,他很害怕李光耀的华人政党取代马来人政党,成为了马来西亚的执政党,这对马来人非常不利。马来人当然清楚华人的厉害,团结、勤劳、聪明、能干,当时马来西亚的大商人大部分都是新加坡的华人。所以马来西亚的经济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是由华人掌控,不仅仅是新加坡的华人,也包括马来西亚本国的华人,所以马来西亚政府对华人的厉害是很清楚的。所以在1965年,马来西亚首相东姑宣布,把新加坡踢出马来西亚联邦。新加坡就这样被迫独立了。


独立后的新加坡为何没有选择回归祖国呢?

其一,早在荷兰殖民时期,1740年的时候,华人人口占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统治地区一半。华人人数日益增长,经济力量日益强大,成为了荷兰人的对手,最后导致了华人大屠杀事件。大量的华人惨遭杀害,于是一些华人选择回到祖国,然而当时的清朝却并不承认这些华人是中国人,在外受迫害,回国又无望。使得大量的华人逃往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地区,所以新加坡地区所聚集的华人是远多于其他族人的。

其二,当时的新加坡当时连饮用水都需要马来西亚供应,它哪里有条件独立呢?然而新加坡在19世纪末,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当时的贸易增长了八倍。一战结束后,英国也在新加坡斥资五亿修建了一个海军基地。早在英国殖民时期,新加坡随着蒸汽船的发展也因此不断学习到先进的知识,并作为欧亚船只重要的停泊港口依靠税收提升着本国的经济实力。

也就是说,西方的先进工业实力更是新加坡向往。而当时的中国是处于社会主义时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对新加坡并没有太大帮助。而且西方的经济、政治、科教、文化已经对新加坡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回归祖国走向社会主义几乎不可能。

其三,新加坡宜居繁荣的社会环境。由于新加坡自身环境较好,而且这里的治安秩序也非常完善,所以新加坡也是一个承担着全世界很多人希望的理想居所。新加坡地处热带,长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气温年温差和日温差小,平均温度在23至34℃之间。


新加坡不仅适合宜居,而且法律完善,治安稳定,对外贸易友好。因此能吸引大量的商业人士前往这里大显身手。如果新加坡回归祖国,那么他们将作为我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面临着重新调整已成型的法律秩序的压力。

在这种种条件的因素下,新加坡独立后,并未选择回归祖国。而且独立后的新加坡,基于和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新加坡宪法》明定马来语为新加坡的国语,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语言。由于内在和外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采用英语,作为主要的通行语和教学语。但是新加坡仍然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

虽然新加坡并未回归祖国怀抱,但是其中国人特有勤奋、团结等基因却从未有过断离。或许我们无法再做家人,但却能成为携手并进的兄弟。

8. 新加坡的首都是哪

新加坡的首都是新加坡市,位于新加坡岛的南端.新加坡市是新加坡的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有“花园城市”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新加坡市区也称中央商务区(CBD)位于新加坡岛的南端,南距赤道136.8公里。这里是新加坡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新加坡

景观:

在新加坡河口上,滨海桥附近,矗立一座乳白石的“狮头鱼尾”雕像,它是新加坡的象征和标志。相传在14世纪.圣尼罗优多摩王子率众人乘船来到此地.登陆后见一头狮子从前面跑过.认为是个吉祥物,遂把该地取名为“信诃补罗”,并在此建立了自己的王朝。马来语中的“信诃补罗”意为“狮城”,所以新加坡又称“狮城”。

市内设立了鱼尾狮公园、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亚洲文明博物馆、牛车水(新加坡唐人街)、乌节路(购物区)、新加坡金沙娱乐城、克拉码头、驳船码头和新加坡和平纪念碑等旅游景点,还建有天福宫、粤海清庙、苏丹伊斯兰教堂等寺庙,是新加坡开端口了近两百年来最早建成的几座庙宇。

新加坡艺人文化

大多数人对于本土明星的关注非常有限。首先,这里缺少国际知名的大牌艺人。对于艺人来说,新加坡实在不能算是个有足够大空间让其施展拳脚的地方,无论是从资源上还是影响力上来比较,这里的艺人一旦有所成就,都会把事业的着陆点放在整个华语区。比如,范文芳、李南星,他们都是如今在华语地区很有影响力的新加坡艺人。他们所走的路线,就是在稳固本土娱乐圈地位的同时,积累资源趁机与香港、内地合作,拓宽中国市场。

9. 新加坡大屠杀的事件纪念

日军在新加坡的“大检证”
以下是黄添右老先生的叙述。“日本军队在占领新加坡后,在人们还没来得及清理遍地瓦砾的废墟、掩埋被日军炸死者的尸骸的情况下,1942年2月中旬至3月初,侵略军就将新加坡划分为四个“检证区”。我所在被“检”的区域叫做水检证中心,是由日本皇军警备团和宪兵队负责“检”的区域。日本兵到各家各户驱赶12~60岁之间的男性居民,每人限带五天的粮食到其指定的区域内集中。“检证”中心在海山街。周边六条街道被用带刺的铁丝网围起来,周围有坦克车和日本兵监视。”
“我的姐夫叶秋涛带着刚满15岁的我,怀着愤怒和恐惧的心情进入了“检证”区域。天气炎热,环境嘈杂,人山人海,个个都汗流浃背,洗澡和大小便都极困难。一清早,人们就等待被“检”,日本兵不许排队的人站着,只准他们蹲在地上,拥挤中不免秩序混乱,有人争先恐后时,日本兵就用棍子殴打,打得他们头破血流。我们属于瘦弱之辈,当然不敢贸然参与到拥挤的人群中。”
“当我进入“检”室之前,姐夫嘱咐我要镇定,万不得已时,就只好跟日本兵拼了。有了这种心理准备,我倒是镇定多了,当我们站在小桌前接受日本军审视时,毫不紧张,日本军在一张纸条上盖了印章,手一挥,我们就拿着纸条从另一个门走出去。那张盖着章子的纸条印着以下的字样:昭和十七年,“检”,大日本皇军司令官山下奉文中将。”
“人们拿着这张纸条走出门口时,门房除站着一名日本兵岗哨之外,还坐着另一个日本军头目,他手一挥将人们放行,指示走一条街道回家;或另一只手一挥,命令人们爬上停在街口的大货车。那些上了货车的,都是些身体壮实的人,他们被运送到新加坡樟宜或榜鹅的海边集体枪杀。人口不到百万的新加坡就这样被杀了5万人。”
“我住的那条街,有三个青年人被“检”上了货车,其中一个没死,偷跑了回来,长期藏匿,直到日本人投降后,才敢出来露面。那两个被杀的人,其中一个已婚,遗下了老母亲和新婚已怀孕的妻子,老母亲哭瞎了眼,含恨死去,妻子生了个遗腹子,母子俩过着凄惨的日子。另一个被杀者,留下了未婚妻,终日以泪洗面。日本人又去印度尼西亚抓爪哇青年到新加坡做苦工,病了又将其赶出集中营,以致他们饿死街头巷尾。这就是日本侵略者的所谓“解放”和“德政”。”
以下是另一位幸存者自述
“那年我21岁,未婚,住在胶园(现福建义冢附近),靠割胶为生。3月26日当天清晨6点多,大队日军闯入小镇,着令全镇二三百成年男人全部集中到学校对面的篮球场,站着等候“检证”(甄别)。被令集中者,还包括兴华学校校长殷春初,教务主任朱绩夫和老师黄火生。鬼子命令男子脱掉上衣和短裤,只穿内裤一排排的蹲在球场上。从早上晒太阳到下午四五点。鬼子包围着球场,有的持枪监视,有的配长剑来回踱步。五六个兵负责检查男人的身体。据说,鬼子是检查男子身体有没有刺青图纹,特别是在手部拇指与食指间虎口处。鬼子认为,有刺青者,就是私会党,而私会党是抗日的。”
“当鬼子来到他身边正检查其隔壁的男人时,突然就把那男子带走。他心跳得很,心想这次没命了。他说,检查到他时,他手拿着的衣服,刚好衣角遮到之前曾擦烂过的,已不明显的黑色五花点刺青。鬼子没注意到而走到隔壁去。我逃过了鬼门关,但并没有被释放,而是又被拉进学校。过后,又一个一个排队出来问话。我不敢先出,待到最后剩下二三十人时才出。很幸运的,我顺利过关。到晚上才终于被释放回家。我马上走入山芭逃难。”
“肃清结果,共有15人被扣押,包括三名师长。他们被关在学校。第二天校长就押去太平宪兵部折磨。剩下14人在第三天凌晨,被押出村子,到不远的沙叻北火车站附近三和矿场与和合兴矿场旁(现今高压电塔边),日本兵用刺刀疯狂刺杀14人。凄惨号叫声响彻云霄,连村子也听到。”
“怎料到在刺杀过程中,竟有一人可能绑不紧,挣脱绳索突然拔腿飞跑,冲到矿湖边纵身一跳,在黑夜的掩护下逃出生天。他就是40岁左右会游泳的教务主任朱绩夫。”
“13具尸体第二天就由印度人就地埋葬。直到大战结束后,亲人们才到乱葬岗捡拾尸骨。由于无法区分,就全部合葬在现今墓址。而被折磨至死的校长,尸骨不知何去向,村民也将其名刻在碑上。他亲戚王卡也是殉难者之一。”“我全家搬到马来甘榜住了三年多,到和平后才搬回沙叻北来。” 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
在新加坡市区的美芝路(Beach Road)有一座规模不大但意义重大的公园——战争纪念公园。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就坐落在这座公园里。顾名思义,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1942-1945年,日本占领新加坡的三年零六个月苦难的日子里,被迫害致死的新加坡各族人民,其中大多是华侨。
建立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的构想始于1962年。在这一年,在新加坡多个地方相继发现日本占领时期被屠杀者的遗骸。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不忍让这些骸骨散弃在荒郊野岭,于是在2月28日成立了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遗骸善后委员会,负责探查、发掘和安葬等工作。纪念碑于1967年2月15日,在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主持下宣布落成揭幕。
李光耀在致词说,这座纪念碑标志着一种经验和教训,它时刻提醒人们,当他们对未来的事物与发展毫无准备之时,什么可怕的祸患都可能降临。“只有我们痛定思痛,认真吸取历史的教训,明智而勇敢的巩固我们的未来,我们许多死难的同胞才不至于白白地牺牲”。此后,每一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在这里举行悼念活动。
远处就能够看到纪念碑那高达70米的碑身高耸入云。四支锥形的白色石柱,组成一座巨大的锥形石塔,插入蓝天,象征新加坡的华裔、马来人、印度裔和欧亚裔所共同担负的苦难和精神。纪念碑四周环绕着碧水,方形基座的南北两面由石阶分成四个面,分别由四种文字写着“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1942-1945”。沿石阶而行,穿过水池,来到纪念碑的中心。在四支石柱上,各自有一面铭文,记录着纪念碑建立的始末。而在整个建筑的中央,有一尊半人高的方形石台,四面都有不同文字的铭文,中文部分这样写道:
“一九四二年二月十五日至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八日,日军占领新嘉坡,我平民无辜被杀者,其数不可胜计。越二十余年始得收敛遗骨,重葬于此,并树丰碑永志悲痛。”
纪念碑下埋葬的,正是上世纪60年代初在新加坡市郊山谷内发现的被日军杀害的数千具尸骨,他们在此处得到了安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新马一带发起了众多抗日运动和赈灾活动。当中两名积极参与抗日的义士——梅启康、梁后宙(又名梁宙),前者不幸在肃清中丧命,后者组织乡民支援中国抗战,他一家35人被日军杀害,自己逃过一劫。今年是二战70周年,记者特地采访了梅启康与梁后宙的后人,一起来追忆这段已沉寂多时的往事,让后人看到前人的光辉,记住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
访梅启康、梁后宙后人 追忆抗日义士事迹
岁月悠悠,转瞬70年过去了,多少人还记得在那烽火连天的年代,多少人为了正义、民族、国家和家园走上抗日道路?多少人惨死在日军的炮火或屠刀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新马形成的众多抗战救亡文艺运动中,最具号召力的是戏剧活动。各方言群都热烈响应,包括广东帮与商界代表梅启康,他粉墨登场,亲自参与戏剧演出,以实际行动筹款赈灾。在检证中,梅启康因不愿招供而遭处决。梅启康的生平事迹鲜少被人提起,直到最近其家人在本报刊登了一则追思启事后,才引起人们的注意。遭遇不幸的也包括梁后宙。梁后宙这位对开发林厝港贡献很大的先驱人物,一家35人被日军杀害,仅他和另外五名家人逃过一劫。若不是不久前新加坡历史博物馆接收梁后宙后人捐赠的一批颇有历史价值的遗物,相信这起惨绝人寰的事件,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
1942年3月6日,梅启康被朋友带去日军宪兵部。他当天回家时神情沮丧,隔日一早再到宪兵部报到,从此一去不返。新加坡沦陷后,日军便展开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以肃清抗日分子。当年位于史丹福路的英国人青年会总部被改为日本宪兵部,日本宪兵就在这里以酷刑对付抗日分子。据《新马华人抗日史料》的记载,梅启康是被检查及指名被逮捕的人之一。梅启康的长子梅保坚说,当时父亲抛下一句“不要害人”的话后,便匆匆忙忙上车离开。事后他从朋友口中得知,父亲是不愿招供而被折磨至死的。
不会唱不会演也要上台讲两句
1896年出生于广东台山的梅启康,9岁随父亲南来,抗战时期是昙花镜影慈善剧社的名誉会长及海天游艺会社员。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东南亚各地华人社区纷纷成立筹赈祖国难民的筹赈会,全情投入抗日活动中。本地华社也不落人后,几乎每一种娱乐形式都动用了,业余剧社的社员也纷纷参加抗日筹赈,包括先后于1913年和1920年成立的海天游艺会和昙花镜影慈善剧社,这两个社团多以演剧的方式进行抗日筹赈。
梅保坚(89岁)接受本报访问时说:“父亲曾说过中国难民很苦,他们因战争流离失所。父亲不会唱,也不会演,但也上台讲两句,为筹赈出一分力。”一次,海天游艺会演出粤剧《吕布与貂蝉》为中国难民筹款,梅启康还饰演董卓一角。现在,这张剧照就展示在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二战史料展厅里。梅启康也是星华筹赈会的广帮代表之一。本报曾报道,在一份《星华筹赈会主办救济英国战时妇孺游艺大会第一次会议议案录》中,清楚记录梅启康是出席会议的数十名来自各分区及各方言群代表之一。梅保坚说,其父是星华筹赈会的广帮总务。
热心公益和教育事业
抗日战争年间,梅保坚已是一名少年。在他的记忆中,父亲很少跟家人提起他在外的活动,但记得父亲跟吴铁城有联络,详情则不得而知。吴铁城是当年中国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部长,1939年曾奉命赴南洋各国联络和争取华侨捐款资助抗战。梅启康走时,留下妻小九人,在八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的梅保坚才16岁。在梅保坚的心目中,父亲是个坚贞不屈的义士,为人慷慨仗义,除积极参与抗日活动,也非常热心公益和教育事业。
有关梅启康的资料零散且有限。较完整的资料只能在新加坡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的二战史料展厅和国家档案馆梅保坚的口述历史中找到,而且不多。至于梅启康的其他贡献记录,则几乎是零。多亏梅保坚,他虽年事已高,但说话条理分明,思路清晰。记者根据他的忆述,找到一些线索,终于从梅汝南堂的《本堂宗亲记录部》《广惠肇留医院八十周年特刊》《精武体育会50周年纪念特刊》《精武体育会七十周年纪念专辑》《百年树人》和《新加坡全国社团大观》刊物中翻查到一些相关资料,并拼凑起来,才对梅启康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摘自联合早报) ■ 克兰芝烈士纪念碑
■ 伊丽莎白公园烈士纪念碑
■ 陆军少将林谋盛之墓
■ 旧福特汽车工厂
■ 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
■ 樟宜监狱博物馆
■ 亚历山大医院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02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48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054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04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64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4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997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865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23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