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加坡莲花建筑没人骂
⑴ 新加坡 建筑
不知道你说的具体是什么,下面说的是新加坡的建筑风格
新加坡整个国家70%的是华人,还有一部分的印度人,之前又属于马来西亚的一部分。另外由于新加坡曾经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已久,也曾经被日本占领了一段时间,所以新加坡的建造是融会了多国的风格。英式的优雅、日本的含蓄、中式的端庄、马来西亚式的斑斓都在这里交汇。你在新加坡中游览,有时候会给你周游列国的错觉。
而新加坡近来的经济发展高速发展,人才的高度集中,也使得新加坡在保留一些传统建筑风格中,交杂了后现代的设计理念。所以,时空交错的错觉,也常常出现。
新加坡店屋的“美”不单来自它们设计上的特色,还包括了它们的社会价值。
建筑物其实跟一个地方的文化、气候和历史有密切的关系。欣赏新加坡建筑,不只是式样、美不美的问题。社会背景,以及我们的回忆都是包括在建筑物里面的。
早期的新加坡,大部分市区内的老百姓都住在店屋内。店屋的设计,其实跟多元种族社会有着一定的关系。
在一所店屋里,我们会看见西方建筑物的影子,当中也可以有中国建筑的构件,甚至同时可以看到一些马来建筑风格…… 就好像我们的语言,混合、掺杂了很多不同的风格。”
至于店屋常见的五脚基、百叶窗和天井,它们都具备了实用功能。
新加坡天气炎热,日间太阳猛烈,有时又会下起倾盆大雨。店屋前的五脚基就正好为行人遮风挡雨。至于百叶窗和天井,它们都有通风的作用。店屋里面又深又长,如果没有在中间再开窗来取光、通风的话,住在里面的居民根本没有法子感到舒适。
店屋表面上看起来虽然美观,但却无法解决人民真正的店屋问题。很多时候,店屋一层里面就住上了七、八户人家,卫生水准并不理想。
为了改善当年的居住环境,英国殖民政府于1927年成立了新加坡改良信托局,并开始建造以现代主义为主的新型住宅。
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形式跟功能的配合,建筑物不可以有无谓的装饰。(当时的)新的建筑美学就是要用简洁的方法来表达美感,摆脱过时的建筑式样的束缚,强调实用性。它们虽然没有装饰,但是建筑师利用了如弧形楼梯这些实用的建设,为建筑物赋予美感,同时也不失实用价值。
式样简朴的60年代建屋局初期店屋,藏着许多人的童年回忆。虽然它们外观统一,但是真的提高了人民的居住环境。它的美在于它的务实。因为(建屋发展局)资金有限、又要建得快、建得多,能给人民带来卫生、清洁的居住环境,这已经是一幅很漂亮的图画。
店屋的美来自它跟附近环境的关系。他说,很多店屋区都有很妥善的规划,邻里内有各种设施,为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方便。
七、八十年代开始,后现代主义崛起,后现代建筑师对于现代主义的观点和风格有所怀疑,他们觉得建筑物可以采用装饰、具象征性,而且要跟现有环境互相配合。也许建筑师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店屋也有了具地方色彩的装饰。
此外,建筑师也在屋顶下工夫,令店屋看起来高低有致。建筑和建筑之间的空间也得到充分的利用,如增设一些休息角落和凉亭等设施,以及在园景的设计上也下工夫,使环境更加怡人。这些改变,使每个店屋区都各有特色。
上个世纪前期,只有社会精英住得起私人住宅,不然就是无家的浪人席地而眠。就新加坡而言,最早的私人住宅住户是英殖民地官员,后来社会冒起的富商及精英,也开始仿建殖民地风格的私人别墅,如1926年建成的“翠玉楼”,是“文艺复兴热带别墅”典型风格;1930年建成的虎豹楼是“热带装饰派”风格。
曾受峇厘岛建筑风格影响
50年代的私人住宅建筑师觉得应该以功能主导,形式其次。建筑师以木材建成线条干净的现代化国际风格住宅,如1962年建成的明才园住宅。七八十年代的建筑师如林少伟,则关注住宅的“人性”因素,建成一系列白屋“凯恩泰楼”。
从80年代后期开始,不管是新加坡或以外的建筑师,这时都清楚意识到建筑必须配合热带气候而建,大量利用东南亚传统建筑的材料(如木材)与结构(如开放、通风),间中含蓄地融合其他地方建筑风格的影响。代表例子是:1991年由建筑师林少伟设计的“王屋”、贝德马尔设计的“民东园屋”等等。
从这看出,峇厘岛传统建筑风格对新加坡私人住宅影响深远,包括低矮住宅、屋檐、木板、石墙等,连装潢风格都很类似。
这以后,建筑师把传统建筑元素含蓄地隐藏于背后,注入更多的现代化色彩,包括:白墙、玻璃、铝质材料。如:1997年的“Eu House二号”,在天然自然园景中可具现代感。换句话说,峇厘色彩变淡了。
创造现代美感的居住空间
拥抱现代、后现代是90年代后期建筑师的心态。这方面的代表作是:1997年建成的“Lem House”及1998年建成的莫里路(Morley Road House)私人住宅,都由林少伟绘测公司建筑师莫玮玮设计。尤其后者,建筑看来那么现代,结构与内涵却属于中国苏州庭院风格,住屋空间环绕中央庭院展开,创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董元美在1997年设计的“温莎园村”,更加突破,住宅是由散在不同地方的建筑组成,透明的玻璃窗与有盖走廊,让屋主远眺欣赏美景。
即使是传统店屋,建筑师也赋予现代精神。最具代表性的是“翡翠山路62号”,外壳虽完整保留土生华人建筑风格框架,内在结构与精神却完全现代化、都市化,感觉像座剧院。难怪建筑师黄文森认为,“生活就是舞台”。
⑵ 莲花寺与少林寺相隔不远,为何一个名声鼎沸另一个却无人问津
少林寺和莲花寺其实相距并不远,但是说去少林寺的人很多,莲花寺却几乎是无人问津。这是有其中的原因的,比如说少林寺驰名中外,比如说莲花寺没有什么特别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故事,没有特别吸引游客的一些手段。
莲花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能因为少林寺名声大就忽略了莲花寺。只不过在修砌方面在规模的大小方面可能和少林寺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说它仍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旅行景点,只不过在少林寺的光环之下被掩盖了很多很少有人去罢了。
⑶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国外工作,为什么新加坡成为劳务者的首选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国外工作,为什么新加坡成为劳务者的首选?
近年来,出国工作已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伴随着大家生活水平和质量标准的不断提升,愈来愈多的人选择到国外工作,而对很多人而言,选择去哪一个项目和国家是一个问题。资本主义国家,如欧洲、美国、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但越发达的国家,福利工资待遇越高,相对于工人而言,标准非常严格,而新加坡相对来说没那么严格。那么为什么新加坡成为劳务者的首选呢?一起来看看吧。
1.一些技术工作签证没有语言要求
拥有新加坡技术工作签证,你可以享受许多福利,例如完全免费公共性卫生防疫。与此同时,申请人的家庭主要成员可以一起前去新加坡,夫妻能够合理合法工作,18岁以下的儿童可以免费进入公办学校。享有本地福利。因为新加坡的高福利和高工资,它深深吸引很多劳动力工作并移民。
新加坡是受很多出国打工族欢迎的国家,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很好的国家能去选择,好像去新西兰劳务公司,葡萄牙、波兰、荷兰这些许多发达的国家都是很不错的。最热门的并不等于是最合适你,做好选择才是最重要的。那么,如果你要到国外去工作,你会选择新加坡吗,为什么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⑷ 新加坡有栋大楼就像积木搭在一起,其为何能获得世界建筑节奖呢
新加坡有栋大楼就像积木搭在一起,却能获得世界建筑节奖的原因在于它的新奇和独特,这样的建筑在之前从来是没有的,打破了人们长期以来的固定涉及,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能够得奖,不过很多人却表示这样的大楼住得会让人害怕,不过能够存在,那么安全性就是应该有保障的。
设计确实是唯美的,而且给人相当惊艳的感觉,但是却始终害怕它会倒,可能因为思维的惯性吧。
⑸ 为什么新加坡的房子这么便宜
在1947年,英国住房委员会报告说,新加坡93.8万总人口中有72%居住在构成市中心的80平方公里内。1959年新加坡实现自治时,只有9%的新加坡人居住在公共住房中。今天,80%的新加坡人住在政府建造的公寓里。住房和发展委员会(HDB)大约有100万套公寓。
新加坡住房成功的原因有这么几个
一,新加坡居住区经过精心设计,采用混合收入住房,每个住房都可以享受高质量的公共交通和教育,还拥有着名的新加坡小贩中心,所有收入阶层和种族在这里都可以聚会,社交,娱乐和用餐,共同享用美味且价格适中的食物。增强了阶级的沟通,使执行政策的难度大大减少。
⑹ 新家坡建筑累吗
不累。因为如下:
建筑工去新加坡有优势:
做了这么久的劳务,很多人都会觉得新加坡的收费高,不包吃,而且还要去新加坡政府指定的考场去考试,都在犹豫。我想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去新加坡的优势:
一、第一次去新加坡,收费也要在两万块钱左右,比起中东或南非的小国家几千到一万多点的收费会高一些,但是,众所周知,新加坡的治安与环境,还有无障碍的语言,都会在工作之余给您带来另一种享受。
二、有关新加坡的考试问题,新加坡费用之所以高,是因为每个去新加坡的建筑工人都要考试,每个人要交到政府一个指标报名费,2000/人,指定考场培训费3000/人,这是每个人必须交的。但这笔钱不白交,当考试合格后,政府颁发给每个人一个证书,这个证书保证您在50岁之前随时都可以去新加坡,而且再也不需要培训考试,费用也只收机票钱,待遇也比第一次去能高出来一半,并且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到达新加坡。一次性投资,终身受益。
三、关于吃的问题,新加坡工地都是供住不供吃,很多人都知道新加坡吃很贵,新加坡政府也知道这个问题,但为什么还是不供吃呢,肯定是有合理的解释的。所以,每个工地都配备伙食,
费用从工资中扣,一个月大概在500到750人民币之间,很便宜的也很合理的。
四、现在,世界各国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利比亚战乱,战争与不可抗力的因素,这个是没有任何赔偿的。在新加坡,比如你签的是两年的合同,你就一定是保证你在那边两年。这个,在任何国家都是没有保障的。
五、去中东也好,去南非也好,我们派去的都是工地现场,期限都是根据现场的工期来定,可能几个月,可能一年多,而新加坡,都是派去指定的建筑公司,建筑公司是常年有活的,这个是有保障的。而且我们做的是新加坡本土的公司,一切待遇和福利都是按政府标准执行的,如有任何不符,是受新加坡法律保护的。新加坡的法律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是会鞭刑的。
⑺ 新加坡自己几乎没有任何资源,为何新加坡的绿色建筑可以做得那么好
每一个国家要先发展,要想立足,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产业,处在热带地区的新加坡,资源消耗巨大,而且自身几乎没有任何资源,水、电、气等严重依赖进口。为了增强对有限资源得合理利用,一方面也是发展旅游业,新加坡政府不惜一切代价,打造了绿色天堂。
我国的话可以投资鼓励,但是到底而言,国情不一样,整体采纳也是不存在的。
⑻ 为什么新加坡基本上都是华侨的后代
新加坡的居民多是华侨的后代,是因为在很多年以前,中国沿海一带的省份,包括海南省、福建省以及广东省的居民,就曾经移民到了新加坡。
网络上关于新加坡的介绍里,能够追溯到的关于移民的历史就是在中国的元朝时期。元朝时曾经派人去寻找大象,当时有外来的中国人告诉他们,那里已经有中国人居住了。而这个地方也就是现在的新加坡。
之所以现在新加坡那么多华侨,大概是当年去的中国人比较多,繁衍了几代下来,差不多就成为新加坡人口里的中流砥柱了。
⑼ 新加坡人为什么忌讳7
新加坡人认为“4”、“6”、“7”、“13”、“37”和“69”是消极的数字,他们最讨厌“7”,平时尽量避免这个数字。
⑽ 新加坡成为很多精英人士的首选移民国家之一,为什么成功人士都想去新加坡
新加坡作为一个热带的城市兼国家,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就非常高的到这里生活,会有更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很多人想要在这里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