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安哥是什么情况
A. 新加坡结婚后冠夫姓吗
不用的。
如此普遍的迷之传统
“随夫姓”这个看起来挺封建社会的习俗,在英文里有一组特有的名词:
maiden name: 女子婚前的姓氏
married name: 女子婚后(随丈夫)的姓氏
以《纽约时报》报道中的几句内容作结:
After 1949, the new central government took up the cause of women in the 1950 Marriage Law, which also banned bigamy and arranged marriages as part of its feminist agenda.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的“新婚姻法”明令禁止重婚与包办婚姻。
Ms. Zhang called that legislation a declaration of women’s rights.
(中华女子学院的)张教授表示,这一法律的颁布表达了女性权益的诉求。
“For the first time, it was definitively laid out in law that a married woman had the right to her own, independent surname,” she said. “It wasn’t just a formalistic thing about liberating women. Having a definite surname increased women’s rights consciousness and protected their property rights.”
“女性有权使用自己的姓氏——这一条首次被写入了法律条文中。这不仅仅是纸上谈兵的‘解放女性’,而是真正地提升了女性的平等意识、保护了她们的财产权益。”
After the law was enacted, women rushed to register their names to have a claim on inheritance and, crucially, land, as the government carried out land reform, Ms. Zhang said.
新婚姻法颁布后,加之政府推行土地改革,一时间许多女性争相改回自己的名字,并以此为基础,在土地、遗产等方面争取了自己的权益。
“On this issue, Chinese law was very progressive,” she said.
“从这一方面来说,中国的法律的确是非常进步的。”
B. 移民新加坡的哪些趣事
有一篇很有名的帖子,讲了很多趣事,我直接复制了:
到了新加坡才知道,2个小时是可以坐巴士坐遍“全国”的;
坐BUS和MRT是不能饮食的;
随地丢垃圾是要罚1000新币的;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不可能的;
英语原来是可以那样说的……
到了新加坡才知道,本地人一般都能讲上3种语言以上的;
奔驰宝马遍地都是;
七八十岁的老人做工是很平常的;
四季皆夏天,但春夏秋冬的服饰是随处可见的;
虽然是夏天,但是冲凉用热水是正常不过的……
到了新加坡才知道,头发是用来当鸟巢的;
一双拖鞋是可以到“全国各地”的;
大部分当地学生恋爱是能到达一定境界的;
女孩子们的身材大部是一流的但皮肤却是极为一般;
女孩子抽烟是种时髦……
到了新加坡才知道,穿环刺青是种流行的;
来这的中国人十有八九的人都会胖的;
红灯区芽笼、 小印度的文化已深入民心的;
啥都进口的,连水都是马来西亚运输过来的;
10岁以下的孩子拥有的手机比大人好是不足为奇的……
到了新加坡才知道, 国外来留学的都是来浪费钱的,泡D吧,酒吧;
学校早,中,二班制和中国地狱天堂之别的;
吃饭的地方叫食阁,没有路边摊却也是极为方便;
咖喱椰奶调制的菜肴挺美味的,大部分中国人都会喜欢的,咖哩鱼头就很不错;
榴莲是不能带上巴士的,有部份中国人也可以拿来当饭吃的……
到了新加坡才知道, 一星期3场-5场雨很正常的,比人变脸还快;
明星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有空看,不夸张;
中国叫叔叔阿姨,新加坡称安哥安娣;
圣诞乌节路上会挤死,春节牛车水水泄不通;
不要惊讶一眼望去可以见到不同肤色的人……
到了新加坡才知道, 大部分人起码懂三种语言,一句话中英文结合;
KFC 与 MDL’S是学生做作业和玩游戏的场所;
新年红包包几元新币,拜年送礼送你2个橘子;
演员瞧来瞧去就那么几个,真少之又少,但全民 SUPERSTART却是世界第一;
同性手拉手人家就会认为是”同性恋”的……
到了新加坡才知道, 同事间最多问的就是你啥时候回去?还来吗… 总会如此的无聊的问话,呆久了你会发疯或痴呆很难说;
一天花上几千RMB是很正常,数字太诱人了;
晒衣服像降半旗似的,独一无二的风景线;
中国贵的这便宜,中国便宜的这贵,唱反调;
单身超多,要不半个孩子也不要,不然好几个,一群……
到了新加坡才知道, 孩子越多国家给抚养费越多;
马来女人越胖就代表老公对她越好,用吨形容不为过;
学生穿校服是很像样的,化装却像鬼样的;
打个喷嚏放个屁还要说声Excuse me的;
到了新加坡才知道, 我在那呆了6年,却像只是做了一场梦似的,离开了却时时记得她!
C. 新加坡人不分年龄管谁都叫大哥吗
不是大哥,是安哥,可能是uncle(叔叔)的谐音吧
像韩国一样,一般女的都叫男的大叔一样
D. 新加坡有什么风俗习惯
1、娘惹文化
娘惹是数百年前中国移民和马来女性所生的女性后代,主要在槟城、马六甲、新加坡和爪哇一带。娘惹保存的中国传统习俗加入了马来文化习俗的影响,所以不等同于中土文化。
2、宗教文化
新加坡的宗教文化种类众多,实行宗教自由政策,新加坡为多宗教国,有宗教信仰的新加坡人占了人口的83%。新加坡的宗教包括佛教与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锡克教等等,其中新加坡佛教是全国第一大宗教,约占人口的33%。
3、脱鞋习惯
很多新加坡人在家里都不穿鞋,如果你有要去拜访新加坡人家里的话,若是看到他们的家门口放着脚垫,四周还有几双人字拖,则需要入乡随俗脱掉鞋子。在新加坡,有些寺庙与清真寺也会有脱鞋才能进入的规定。
4、“安哥”与“安娣”
在新加坡,老年人统称为“乐龄人士”,你在街上总会听到有人在称呼他们“安哥”与“安娣”,这种叫法来自于英文单词“uncle”和“auntie”。
5、香烟的管制
新加坡对于香烟的管制十分严格,日渐扩大的禁烟区域、越来越复杂的法律法规,甚至连本地人有时候都不太确定到底能不能抽烟。所以新加坡大多数的公共场合、桥上、医院外甚至巴士站5米范围内,都不允许吸烟。
6、消费税
在餐厅或咖啡店消费过后,你会发现账单上有两个数字,7%和10%。其中“GST 7%”表示7%的消费税,而“SVC 10%”则表示10%的服务费。所以,所谓的小费就以服务费的形式,已经被计算在你的账单里。
E. 新加坡国家怎么样
你指新加坡的哪个方面?
旅游还是学习工作生活?
新加坡的旅游还好了,但是
两天就看完了,一个岛过没多大.
但是节目还是很丰富的.在飞机场有免费的地图.
我喜欢动物园,去过2次了.
鸟公园说是不错
没去过.
新加坡一年有2次是购物的好时候,现在最近的是圣诞新年到春节这段时间,
很多品牌打折.
比国内便宜的衣服也有.
来扫货吧
新加坡的教育真的是
东南亚领先的,新加坡非常重视教育,很多周边国家有钱人都把孩子送到新加坡来读书.
我也在这里学校工作.
新加坡生活,新加坡人的生活条件肯定是比国内大城市的高,
本地人生活水平高于中国是肯定的,因为新加坡也是发达国家呀.
物价对新加坡人本地来说比较合理,但是我们外来工作的人感觉有点高.
新加坡人的住房不是问题,政府提供相对廉价的组屋,这点给新加坡人省了很多银子!!!!!
新加坡的交通真的很方便,公交车司机很有礼貌,
新加坡的确是有钱人的天堂,这里可以享受到的奢侈品很多.
名贵跑车经常见到.
新加坡人很有礼貌,
但是新加坡有的政府部门就不是太有效率.
就是一件事情谁都说不算,都要问上级,问来问去的就没有下文了!!!
但是他们怕投诉!!!
新加坡的华人多是多,但是
他们的中文很烂,很多人只会说几句简单的,大部分人不会写汉字.
新加坡重视双语教育.但是华人更重视英文.
这点就不如韩国人爱自己的民族了!
还有很多.........没法都说了.
F. 聊狮城(八)4D
4D是“Four Digit”,即四个号码,在新加坡说“买 Four D”,就是去买一种下注四个号码的彩票,每逢周三、六、日开奖。
因为1元就能下注,所以人气很旺。
第一次知道4D,是当时还是我未婚夫的先生,将我们的年龄凑成四个字去下注,结果居然中奖了。
当我定居在新加坡后,关于4D的话题就随处可遇。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我的家公。
他买了我的护照号、新证件的号码、结婚证的编号.....
嘟嘟出生后,生日、报生纸的号码也是家公下注的号码。
送给家公礼物,家公拿在手里,第一件事是看包装纸上有没有号码。
家婆呢,不买别的,就只买孩子们的车牌号、油烟机的号码、家的门牌号。
嘟嘟幼儿的时候,参加家庭聚会,总有人会逗他报四个号码,嘟嘟满脸懵懂地看着围着他的安哥安娣,随口报个数字,都会逗得众人乐。
一些来自中国的朋友,在这生活久了,也入乡随俗。
陈来自海南,是个整日忙忙碌碌、贤惠持家的女人,却也有着买彩票的嗜好,并因此对数字特别敏感。她最津津乐道的一件事,就是她曾梦到已逝的家公回家,醒来后,自己解梦,去买了家里的门牌号,结果中了大奖。
林来自重庆,平日做事风风火火,麻麻辣辣,也是彩迷。有次,我去她家坐坐,不想第二天,她打来电话说后悔没有买我手机号的最后四个尾数,因为自我走进她家,她就有这个念头,而居然真的开奖了。
彩民们就是这样到处捕捉号码。
路上看到广告,先留意有没有号码;世界或本土发生了大新闻,记下的是发生日期或出现的数字;遇到红白事,也不忘买个相关的彩票。
哪个下注站出的票开过大奖,那个下注站接下来就会排起长龙。
最让我瞠目的,是刚到狮城时,本土发生的一桩命案。一个新加坡管工在家中杀死了情人后将她碎尸,女孩来自中国,报纸每天都是大篇幅跟踪报道,有很多新加坡人同情她的遭遇,就去灵堂送帛金。让我感觉到这里大部分国民的善良与温暖。可当我看到新闻说,有人夜晚去出事地点祭拜并求号码时,我真觉得不可思议。
而有点喜剧色彩的,却是发生在我家公临终前。
家公是个看淡生死的人,在他自感生命的蜡烛即将熄灭时,他安排好了所有后事。我被安排去买放遗照的相框,而先生负责为他拍遗照,他穿着居士的海青、面带笑容看着镜头的样子,我那当下很触动。
洒脱的家公在临终前不忘告诉探望他的亲友一组号码。
在火葬那日,先生的堂兄说他买了,并开奖了。
G. 新加坡贩卖1000条私烟怎么判
被罚坐牢六个月到五年及罚款1千到十万新元视严重性而定。
【拓展资料】
新加坡国会2017年11月通过的“烟草(广告与销售控制)(修正)法案”,计划三年内把合法购买香烟和抽烟的最低年龄,从目前的18岁逐年调高到21岁。2019年1月1日起,在新加坡,合法购买、拥有或使用烟草产品的最低年龄为19岁,如果未满19岁购买香烟等产品,或者售烟给他们的商家,都可能被罚款。新加坡的烟有多贵?目前,每包香烟的零售价介于9新币到13新币,提价后,不买烟的人可能没有概念,和中国的烟价作对比,中国高端的软壳中华80人民币(约合16新币)一包,普通的烟在10元-50元不等(2新币-10新币)
从去年开始,新加坡烟草税提高了10%!未经加工的烟草关税将从每公斤352新币调高至388新币。本来就很贵的烟,每包将会提价1.1到1.5新币。不抽烟真的能省出一辆奔驰来~
新加坡政府对于控制香烟可谓是呕心沥血,除了高额的关税外,在新加坡当地售卖的每一根香烟都必须印有“SDPC”标识(即新加坡关税已付)。有关执法人员将随时在全岛各地巡视抽查,凡发现贩售或持有无“SDPC”标识香烟者,将以非法持有漏税香烟罪对有关人员处以每包香烟(20根)500新元罚款。
在非指定区域抽烟最高可罚款2000新币,除了抽烟,丢烟头也是会被罚钱的!一位深谙新加坡禁烟道理的安哥,特地在牛车水找了可以抽烟的区域,抽完后顺手把烟头丢到了对方,被旁边的便衣执法人员抓了个现行,当即罚款300新币~
在新加坡丢烟头也要小心。有公寓物业发出告示,说虽然在自家抽烟不违法,但是站在阳台上吸烟,然后将烟头、烟灰掉落在走道、停车场等公共区域不可以.......于是发文警告,任何业主乱丢烟头、烟灰被抓到,将会面临最低$1000罚款或者坐牢1个星期!
H. 在新加坡叫叔叔阿姨叫 安哥 安娣 听起来怎么那么别扭 又不像中文 又不像英文。我叫不来啊,做不到
新加坡本地人对男性长者以uncle,女性长者以aunty尊称,是多元,性社会普遍的礼仪习俗,作为外籍人应尊重当地文化风俗,入乡随俗,不存在有什么不适应别扭问题。
I. 新加坡方言中安哥是什么意思。
UNCLE,叔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