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如何处理高空抛物

新加坡如何处理高空抛物

发布时间: 2022-10-24 02:17:07

⑴ 高空抛物怎么处罚

故意高空抛物的,警察应及时到现场处理,记录相关情况,并对事情进行调查走访安抚,并予以回访。警察在接到高空坠物投诉或事件报案时,立即进行调查,迅速辨认抛物方向、楼层号码、位置,设法寻找违例者。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
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⑵ 国外对高空坠物的处罚是什么

我们大家都知道高空坠物,高空坠物的现象其实是很普遍的,每一个地区肯定都会有高空坠物的发生,我们国家是这样那么外国也肯定是这样。对于高空坠物每一个国家肯定是都有一定的处罚的。那么国外对高空坠物方面的处分是什么? 对于高空抛物这种陋习,道德约束始终是软性的,想要引起人们对此种行为的足够重视,最好是有刚性的手段———制度保障。这方面,国外有众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日本:从小就教育强调严禁乱扔垃圾。日本是一个高楼林立、人口密度极大的国家,禁止高空抛物的教育非常严格。日本人从小在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中就强调严禁乱扔垃圾,人为高空抛物致人伤害或死亡的事件极少。日本民 法规 定,有关建筑物的附属物如玻璃等(非人为故意)落下致人伤害或死亡,建筑物的占有者对被害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是占有者对损害的发生采取了必要的注意义务,建筑物所有人应对被害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香港:在香港,高空抛物主要依据《简易程序治罪条例》进行处理。 该法规定“如有人自建筑物掉下任何东西,或容许任何东西自建筑物坠下,以致对在公众地方之内或附近的人造成危险或损伤者,则掉下该东西或容许该东西坠下的人,即属犯罪,可处罚款一万港币及监禁6个月。如在任何建筑物或其部分进行兴建、修葺或粉饰工程的过程中,有人自该建筑物掉下任何东西,或容许任何东西自该建筑物坠下,以致对公众地方之内或附近的人造成危险或损伤者,则该地盘的主要承建商以及进行有关兴建、修葺或粉饰工程的承建商,即属犯罪,可处罚款5万港币及监禁1年。”香港房屋署将高空抛物行为分为两类:一是对公众卫生造成损害的物件(如纸巾、卫生巾、水、垃圾及熟食等),另一种是可能引致他们死亡或受伤的物件(如木板、玻璃瓶、菜刀等)。对于这两类行为分别有详细的处罚办法。房屋署还于2003年成立了“侦查高空掷物特别任务队”,聘请3名警察在不同案发地点巡逻及部署。特别任务队成立18个月来,利用摄像机、望远镜及夜视望远镜,在空置单位内不分昼夜监视,搜集 证据 ,共侦破12宗高空掷物案。 新加坡:新加坡法律对高空掷物行为予以明确法律认定,只要对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的行为,都必须予以约束和 管制 。新加坡有关部门还专门制定了相关法规,高楼抛物肇事者不仅要坐牢、罚款,而且根据情节的轻重,新加坡国家建屋局还可按原来的售房价格或建屋局规定的价格强行收购肇事家庭的住宅。 美国:在美国,高空抛物属于 侵权法 范畴。在“高空坠物”案件中,美国法官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叫“注意义务”(Duty of Care)。法官们认为,如果一个人由于过失或疏忽而没有尽到“注意义务”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他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按照纽约州的法律,业主对某些由于自然或天气等情况导致的侵权事故是免责的,如业主不需要为栖居在建筑物旁树木上的黄蜂蜇伤人承担责任,也不需要为建筑物旁人行道上自然结成的冰导致行人滑倒而承担责任。但是,如果因为过失或疏忽而使得从其屋顶流下的水在人行道上结成冰而造成人员伤亡,那么就可能要承担相关责任了,更不用说掉下其他致命的物件了。 对于 国外对高空坠物 的处罚问题我们是可以从国外的高空坠物方面的法律规定当中找到相应的答案,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的处罚力度是比我们的国家处罚力度要大的多的,所以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国家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其实还是不完善不健全的,但是今后肯定会逐渐的进行完善。

⑶ 高空抛物应该怎么处罚呢

高空抛物物的危害如何认定,如果能够认定具体侵权人,则可能触犯刑法,构成故意伤害罪。具体侵权人难以认定的,除非能够证明不是侵权人,否则可能的侵权人应当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因投掷坠物、从建筑物上扔下的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落下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责任,具体侵权人难以认定的,可能造成损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应当赔偿,但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除外。

高空抛物是一种高度危险的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人民合法权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情节严重的,以高空抛物罪追究刑事责任。

⑷ 公共场所吸烟屡禁不止,该如何惩罚才合适

其实现在在很多的公共场所,都已经有禁止吸烟的标识,但是我们会发现还是会有一些人约束能力不够,他们还会触碰这些道德的底线。

大家都明白吸二手烟对身体的危害有多么的大,只能说处罚的还不够严格。很多人觉得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抓到之后边过重的去处罚,就一定会彻底的使这种行为所严格把控,但是我觉得一味的处罚,似乎不能够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这是一个人基本的素质。

虽然被提倡了很多年,但是只有在今年的时候真正的被上纲上线,从上海实行垃圾分类之后,全国各个地方开始争先效仿垃圾分类,这也是一个素质提升的表现,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




⑸ 高空抛物的处理流程

法律分析:(1)在发生高空坠物后,有关管理人员要立即赶到现场,确定坠物造成的危害情况。如有伤者,要立即送往医院或拨打急救电话;如造成财物损坏,要保护现场、拍照取证并通知相关人员。(2)尽快确定坠落物来源。(3)确定坠落物来源后,及时协调受损/受害人员与责任人协商处理。(4)事后应检查和确保在恰当位置张贴“请勿高空抛物”的标识,并通过多种宣传方式,使业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条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⑹ 【急急急】请问外国对于高空向下乱抛掷杂物是怎么进行处分的呢国内呢请详细点给讲解

对于高空抛物这种陋习,道德约束始终是软性的,想要引起人们对此种行为的足够重视,最好是有刚性的手段———制度保障。这方面,国外有众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日本:从小就教育强调严禁乱扔垃圾。日本是一个高楼林立、人口密度极大的国家,禁止高空抛物的教育非常严格。日本人从小在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中就强调严禁乱扔垃圾,人为高空抛物致人伤害或死亡的事件极少。日本民法规定,有关建筑物的附属物如玻璃等(非人为故意)落下致人伤害或死亡,建筑物的占有者对被害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是占有者对损害的发生采取了必要的注意义务,建筑物所有人应对被害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香港:在香港,高空抛物主要依据《简易程序治罪条例》进行处理。该法规定“如有人自建筑物掉下任何东西,或容许任何东西自建筑物坠下,以致对在公众地方之内或附近的人造成危险或损伤者,则掉下该东西或容许该东西坠下的人,即属犯罪,可处罚款一万港币及监禁6个月。如在任何建筑物或其部分进行兴建、修葺或粉饰工程的过程中,有人自该建筑物掉下任何东西,或容许任何东西自该建筑物坠下,以致对公众地方之内或附近的人造成危险或损伤者,则该地盘的主要承建商以及进行有关兴建、修葺或粉饰工程的承建商,即属犯罪,可处罚款5万港币及监禁1年。”香港房屋署将高空抛物行为分为两类:一是对公众卫生造成损害的物件(如纸巾、卫生巾、水、垃圾及熟食等),另一种是可能引致他们死亡或受伤的物件(如木板、玻璃瓶、菜刀等)。对于这两类行为分别有详细的处罚办法。房屋署还于2003年成立了“侦查高空掷物特别任务队”,聘请3名警察在不同案发地点巡逻及部署。特别任务队成立18个月来,利用摄像机、望远镜及夜视望远镜,在空置单位内不分昼夜监视,搜集证据,共侦破12宗高空掷物案。
新加坡:新加坡法律对高空掷物行为予以明确法律认定,只要对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的行为,都必须予以约束和管制。新加坡有关部门还专门制定了相关法规,高楼抛物肇事者不仅要坐牢、罚款,而且根据情节的轻重,新加坡国家建屋局还可按原来的售房价格或建屋局规定的价格强行收购肇事家庭的住宅。
美国:在美国,高空抛物属于侵权法范畴。在“高空坠物”案件中,美国法官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叫“注意义务”(Duty of Care)。法官们认为,如果一个人由于过失或疏忽而没有尽到“注意义务”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他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按照纽约州的法律,业主对某些由于自然或天气等情况导致的侵权事故是免责的,如业主不需要为栖居在建筑物旁树木上的黄蜂蜇伤人承担责任,也不需要为建筑物旁人行道上自然结成的冰导致行人滑倒而承担责任。但是,如果因为过失或疏忽而使得从其屋顶流下的水在人行道上结成冰而造成人员伤亡,那么就可能要承担相关责任了,更不用说掉下其他致命的物件了。
中国的现在只是停留教育上

⑺ 高空抛物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高空抛物处理如下:

(一)无事故损失的处理

1、无事故损失的高空抛物,尽快找到肇事人,指出其肇事行为及其危害,及可能面临的治安处罚,劝告其不要再犯。

2、对有过高空抛物行为的人,加强对其监督。

3、如无人目击肇事者,则应及时清除坠落物,并在可能出现肇事者的相关楼层住户中进行询问与调查,同时宣传高空抛物的危害及可能面临的治安处罚,提高对此事的关注度。

4、对无事故损失高空坠物的投诉,及时到现场处理,记录相关情况,并对事情进行调查走访安抚,并予以回访。

(二)发生损失的事故处理

1、高空坠物引起设备设施损坏

(1)秩序维护部人员接到高空坠物投诉或事件出现时,立即进行调查,迅速辨认抛物方向、楼层号码、位置,设法寻找违例者。

(2)如有需要可向违例者发出警告,并报告警察。

(3)如果未能找出违例者,在有需要时通知所有业主,并指出该行为的严重性。

(4)派人看管好抛下的物品(证物),如所抛的物品砸坏公共设施、车辆等,应用线圈围起来,并拍照存案。

(5)记录一切详情于日常管理记录簿内。

2、高空坠物引起人员受伤

(1)通知救护车及公安机关(医疗急救电话:120 )。

(2)协助照顾伤者。

(3)设法寻找违例者或证人。

(4)封锁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他人进入,等待公安人员到场。

(5)记录一切有关资料于物业日常管理记录簿内。

(6)报告公司总经理及呈交书面报告。

(7)协助赔偿事宜的调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 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根据情节而定,情节较轻的按照治安管理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涉嫌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以及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⑻ 国内外究竟都是如何应对高空抛物的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向前,城市高楼林立,居民的住宅越来越舒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的安全隐患也随之浮出。

近年来国内小区高空坠物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然而事件发生后却因很难准确找到真正的肇事人,导致后果无人承担,给受害人造成二次伤害。

新加坡物价很高,很多百姓无法负担买房的费用,都会选择租住在政府的租屋中。而面对高空坠物,新加坡的惩罚就很严厉,如果被发现有安全隐患的住户,将会扣除相应分数,累计扣除分数过高将会直接影响是否能正常租住房屋。如果发生了高空抛物事件,那么当事人就会遭到严重惩罚,被永久禁止申请政府住房。对于一些有故意嫌疑的当事人,还会面临刑事处罚。

惩罚不是目的,要想在安全优越的环境中生活,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和付出,希望以往的惨痛教训能给大家带来启示,一起做好防止高空坠物的预防。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00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44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047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01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59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41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995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859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19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