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华人如何过年
‘壹’ 新加坡过年的风俗和我们中国有哪些不同
新加坡华人过年习俗:传统与现代并存新加坡华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5%,他们向来都非常重视中国农历新年。因此,新加坡华人的新年活动与饮食等习俗呈现出非常鲜明的特点,既保留着浓郁的传统风俗,又富有强烈的现代气息。 新年活动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在新春佳节,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古已有之。古词曰:“儿童行礼说辞岁,长辈分他压岁钱。一见簇新原辫子,磕头领去喜连天。”新加坡华人如今仍保留着这一传统习俗。每当新年临近,新加坡人都会到附近银行换取价值为2新元到20新元(1新元约合0.709美元)不等的新钞,等到除夕夜或新年期间,装入印有图案及写有吉祥祝愿词的红包之中,再分送给自己的儿孙或其他前来拜年的孩子,压岁钱从5新元、10新元和20新元不等。没有结婚的年轻人不用给孩子红包,但结了婚的人就需要给自己有关系的晚辈红包。现在,一些有能力的晚辈也不忘行孝心,在新春佳节之际给辛苦养育自己的父母送上一个红包,或是请父母去餐馆享用美味佳肴,或是送他们去国外休闲旅游。 随着时间推移,今天的红包内容当然是花样百出,里面可以是购物礼券、银行礼券,也可以是地铁车资卡、纪念邮票或钱币等。总之,目的是能够让收红包者善加利用,同时祝愿他们岁岁平安,事事顺利。 早在过年前,新加坡华人会将住家彻底打扫干净,进行称之为“春节大扫除”的宏伟工程。此后,就会购买各种新年饰品,如财神、门神和春联等,而今年有关老鼠图案的金色与红色装饰物特别畅销。同时,他们也会到花店仔细挑选自己喜爱的诸如寓意大吉大利的柑橘树、象征开运聚财的开运竹、具有吉祥与发财之意的菊花、象征财源滚滚的金钱树等。 在新春期间,华人依然保留走亲戚、互道吉祥的习惯。大年初一,儿子儿媳和孙子辈都要向父母和爷爷奶奶拜年,女儿女婿和外孙辈则是初二上门道贺。当然除了红包外,也会送一些诸如寓意大吉大利的柑橘水果与花卉等。 春节饮食 年夜饭也叫团年饭、团圆饭,是华人新春期间最为重视的一顿饭。它既是一次家庭成员的大团圆,也是一次品尝美食的好机会。因此,这顿饭不但丰盛而且讲究寓意。 新加坡华人以中国福建人和广东人居多,也有部分海南人和客家人。潮州人过年少不了卤味,客家人少不了豆腐,海南人则一定要吃鸡和寓意久久昌盛的韭菜。鱼象征吉庆有余,自然是华人必不可少的一道菜。现在许多新加坡华人新年也开始吃火锅,方便实惠,另外火锅也叫围炉,这与过年吃团圆饭的说法也甚是贴切。 新加坡华人中也有一些中西合璧的特殊文化。这些人非常重视春节。他们制作的新年食品有寓意“旺来”的黄梨挞,祝福人们步步高升的九层糕,象征家人“粘”在一起的糯米类食品等。 在新加坡,春节最为独特的一道菜是“捞鱼生”,即切成一片片的新鲜生鱼肉配以瓜丝、水果丝和各类蔬菜,再加上蜂蜜等,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用筷子将各种美味高高夹起,一边用广东话说“捞起(喜)!捞起(喜)!”,借着“捞喜”的谐音祝福来年事业发达。 现在,随着餐饮业的发达,许多新加坡华人都会到餐馆享用年夜饭,也有叫餐送到家的。为迎合农历新年,新加坡的餐馆与酒店纷纷推出精美的各式菜肴:如“喜悦祥和宴”“富贵满堂宴”“骏业宏图宴”“恭贺成功宴”等,价格的尾数也多取与“发”的谐音8。今年狮城最昂贵的团圆饭是由位于乌节路的华亭餐馆推出的价格为5888新元的豪华大餐,用料来自澳大利亚、智利与印度等国。
‘贰’ 新加坡过年的风俗和我们中国有哪些不同
新加坡是个海外华侨的聚集地,华侨占新加坡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虽说是这样,新加坡的各民族按照自己的历法有着不同的节日与风俗。春节是个重大的节日,影响久远。那么,新加坡过年风俗的独特之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最喜庆之捞鱼生
捞鱼生是南洋一带的汉族民间风俗,应该也算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人独特的庆祝新年的方式。
“捞鱼生”是以生鱼条(或者使用三文鱼等等可以生吃的鱼肉条)为主食材,搭配腌姜丝及各种有颜色的蔬菜丝及水果丝,如青红椒、西芹、红白萝卜丝及柚子肉等。“一堆堆”蔬菜丝,以达到七彩缤纷、色泽诱人为目的,预先排列在一个大圆盘上,然后洒上白芝麻、花生碎、五香粉及胡椒粉等。
当围在圆桌的家人(或朋友、同事等人)准备好,要举筷子进行“捞生”时,再淋上特制的酱汁(通常含有麦芽糖及酸柑汁等等)。然后一个人发号施令,大家就开始以筷子将大圆盘中的各式材料高高的夹起,一边夹高还要一边说:“捞起!捞起!(捞喜)捞到风生水起,一年好过一年!”把鱼生盘中的材料夹得愈高,听说来年就会赚得越多,在新的一年中更容易实现心愿。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人会说各式各样的贺年词句,如万事如意、一帆风顺等等。
最吉利之芦柑礼袋
走亲访友免不了两手的礼品盒,是以也常常苦恼于礼物的选择。而在新加坡,无论怎么纠结,有一样礼物却是少不了的——芦柑。
芦柑在新加坡的传统习俗里象征着吉利。拜年时,备上俩芦柑置于礼品袋中,看上去显得格外喜庆。将这礼品袋赠予主人家,就是表达对于主人家的祝福之意。而临别之际,主人家往往也会回赠两个芦柑,以表示将这一份祝福同样分享给对方。是以芦柑礼袋是新加坡过年时最平常却也最吉利的习俗。
最热闹之China Town(牛车水)
新加坡的唐人街——牛车水,据说是因为当年人们多用牛车拉水才有了这个名字——自是早早就热闹了起来,尤以卖对联和门神的店面最为红火。人们喜欢各式的门神保平安,也喜欢各种含义的对联表祝福,还有大大的“福”字,乐呵呵的财神爷。偶尔,牛车水上还会出现几盏特色的热带菠萝灯,更是韵味十足。
‘叁’ 新加坡的华人会过春节吗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在生活中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会选择在节假日出门旅游。像春节这段期间,就有不少驴友陪家人四处游玩。
听完这些回答后,驴友表示非常感动。虽然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有千千万万,但很多人还是保留着爱国情怀。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定居在国外的朋友呢?他们会过春节吗?
‘肆’ 华人怎么过春节
海外华人过春节
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过春节也叫“过年”。许多过年的习俗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一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侨虽然远离中国,但是他们过春节的时候也保持了许多中国的习俗,以各种方式共庆佳节。
美国华人 年初一,美国朋友只要与熟悉的美籍华人或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华侨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春节愉快!”同时赠送贺年卡,祝贺春节。人们上街跳龙舞,跳狮子舞,到了夜晚,天空中闪耀着焰火,发出阵阵绚丽的光彩,街头不时出现庆祝春节的队伍,真是热闹异常。
马来西亚华人 在春节期间,马来西亚的华人也跟别的国家的华人一样,在一起拜年道喜,大人给孩子们“红包”,许多人还要上庙烧香,求福求财,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
缅甸华人 除夕之夜,全家人要在一起吃年饭,饭后热热闹闹地欢聚一堂,等待大年初一的到来。年初一是法定的公休假日,人们穿上新衣走亲戚,分住各地的亲戚朋友,都利用这个节日团聚,共贺新年,“恭喜发财”。
泰国华人 泰国的华人开的商店,春节期间一般停止营业。除夕,各家各户都举行祭祖仪式,然后全家围坐吃团圆饭。年初一,大家都穿上新衣服,亲戚朋友互相拜年时,习惯拱手合十,互致“吉祥如意”。
新加坡华人 过春节,新加坡的华人们家家都要蒸年糕、贴春联、逛花市,除夕全家吃团圆饭。春节那一天,晚辈纷纷给长辈拜年祝贺,孩子们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年初一那天,扫帚要统统收起来,不许扫地,以示吉祥。
法国华人 法国华人春节的庆祝活动非常热闹,舞狮助庆时,锣鼓声震天动地,吸引的不少法国人都来围观。
‘伍’ 新加坡人过几次春节英语回答
新加坡人过几次春节?
对于新加坡华人来说当然只有一次。
——How many Chinese New Years do Singaporeans celebrate?
——Of course for Singapore Chinese only once.
新加坡华人也有庆祝春节的。
新加坡是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一年中各种民族节日很多。重要的有华人的春节、西方的圣诞节、马来人的开斋节、印度人的大宝森节、新加坡国庆节。新加坡华人占总人口的75%以上,所以中华传统的春节是最隆重、最具影响力的节日。
在新加坡,春节的热闹喜庆的气氛,比起中国大陆毫不逊色,之所以如此,一是由于新加坡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挚爱,二是彰显多元文化的特色和亮点,吸引世界各地更多的人前去观光度假和购物。
每逢春节,新加坡华人家家户户写春联、贴福字,屋里屋外红红火火;买年货、做年菜、除夕吃团圆饭喜气洋洋;民间也兴拜年、祝福、送红包和压岁钱,图个吉利。到处都充满了新加坡的特色与味道。
牛车水年货市场
过新年,不买年货怎么行?当然在新加坡的中国新年也不例外哦!牛车水是新加坡的唐人街,每到春节期间,整个牛车水都会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在这里,商场播放着传统的新年歌曲,夜晚还有丰富的综艺晚会表演,以及燃放鞭炮等活动,到处都散发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亮灯活动
从农历新年的前几周开始,牛车水的街头亮灯活动就已拉开过年序幕,街头两边挂满设计精美的灯笼,吸引游人纷至沓来。您还能感受到新加坡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浓浓欢庆氛围,庆祝活动丰富多彩,有精彩纷呈的大游行,还有欢腾动感的舞狮表演,包括舞龙舞狮、歌唱表演、烟火秀、杂技表演和有趣的互动游戏,不容错过!
时间:19:00-24:00,周六延长至凌晨2:00
地点:牛车水一带,余东旋街、新桥路、桥南路和花园天桥
“春到河畔”滨海湾庙会
自1987年起,新加坡每年农历新年都会举办“春到河畔” 庆祝活动。这一标志性的活动在国民服役广场,也就是人们熟悉的滨海湾浮动舞台举行,这项活动已成为本地人和游客庆祝农历新年不可或缺的传统节庆活动。大家可以在此观看文艺表演、领略民间工艺、品尝各地美食、赏花灯、猜灯谜、、接财神,还有大型烟火秀和特色表演。
‘陆’ 新加坡的春节是什么日期
正月初一至初三
春节不是中国独有的节日,亚洲国家中,与中国一样过农历春节并有法定假期的包括越南、印尼、朝鲜、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新加坡,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公共假期。
新加坡的春节习俗:
1、新加坡的华人家庭每年都会聚在一起做年糕。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边做着各种各样的糕点,一边话着家常,其乐融融。
2、新加坡人在向亲友拜年时,总是呈上一对柑,而且必须是双手奉上。
(6)在新加坡华人如何过年扩展阅读
新加坡的文化传承:
早期离乡背井到新加坡再创家园的移民者将各自的传统文化带入新加坡,各种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不仅创造了今日多民族的和谐社会,也留下了丰富的多元化文化特色。华人,刻苦耐劳的精神底蕴,勤奋实干的创业精神。他们与各族和平相处,积极融入、反馈于当地社会。
中华文化精髓也深深影响着新加坡的生活形态。如欢欣多彩的农历新年,或慎终追远的清明节和传统祭祖普渡的中元节。
新传媒拍摄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新加坡电视剧,注重介绍新加坡华人先辈如何漂洋过海来到南洋,以及一群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故事,比如《雾锁南洋》《和平的代价》《出路》,还有以各个籍贯的华人的剧情片《客家之歌》《潮州家族》和《琼园咖啡香》等。
‘柒’ 每个国家过春节的习俗
1.韩国
韩国虽然在春节期间也贴春联,但是韩国的春联不同于我国的红底黑字而是白底黑字的,而且中国一般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那天贴春联,而韩国在立春那天贴春联;
除夕夜里守岁,有别于中国用鞭炮震慑年兽的故事,韩国则是为防一种名为夜光鬼的怪兽,传说这种怪兽喜欢偷走住户的鞋子,一旦他的鞋子被偷走,那么新的一年他的好运也被偷走了。但夜光鬼喜欢数数,所以他们会在自家院子里放上竹篓等眼多的物品来保护 “鞋子”;
韩国春节也会祭祀祖先,包压岁钱等,但是不同中国统一红色的红包,韩国的红包五颜六色,其中最常见的是白色;
韩国春节会穿上传统的韩服,喝年糕汤和辣白菜象征新的一年团团圆圆。
‘捌’ 新加坡过年的风俗和我们中国有哪些不同
新年是中国最传统最喜庆的节日,而在新加坡这个华裔人口占70%以上的地方,
如果新年在新加坡旅行,农历大年三十,一定要到牛车水参加新年倒数派对,当新年钟声敲响的一刻,绚丽的烟火将照亮牛车水的夜空。
新年的第一天,可以体会一下新加坡华人的过年习俗——捞鱼生,就是用新鲜生鱼肉,配以瓜丝、水果丝和各类蔬菜,大家围坐一起,一边用筷子将各种美味高高夹起,一边用广东话说“捞起!捞起!”借着“捞喜”的谐音,祝福来年风生水起。
吃完“捞起”,可以到圣淘沙看花展,或者到新加坡河畔看歌舞表演,或者就在乌节路血拼一番。另外千万不能错过的是妆艺大游行,36辆法拉利跑车和5个巨大的花车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歌舞游行保准让你眼花缭乱,游行结束,还有通宵的街头舞会,铆足精神狂欢一整夜吧。
贴春联
早在节日降临前一个月,一般华人家庭都开始忙碌,准备一番。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家家户户都在节日前把住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些家庭还在门上贴上春联,写上吉祥联语,祈求好运,年年丰收。春联的习俗据说起源于汉代。那时候,人们是把神仙“神荼”和“郁垒”的画像贴在两扇门上。传说这两个神仙是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人们把他们贴在门上可以消灾避难。宋朝的春联已演变为在对联上写吉利联语的习俗。传统的对联是在红纸上写上黑色或金色的联语,常见的有 “财源广进”“步步高升”“富贵满堂”等等。春联在新加坡华人社会已逐渐简化了。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把象征吉利的“春”“福”等单字当作装饰品挂在门上或墙上,有者还特意把这些单字倒贴,那是因为“倒”与“到”谐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
年糕
在新年前夕,一般家庭都忙着制作糕饼等食品,既可当礼品,也可用来款待到访的亲友。年糕(又称黏糕〕是一种象征吉利的新年必备佳品。这种用糯米制成、带褐色、黏性大的糕品,因名称与“年高”谐音而具有“年年高升”的含义。
送礼
送礼是向亲戚朋友表示敬意与爱意的表现,根据华人尊老敬贤的传统,幼辈应送礼物给年长者。比如女婿在春节前一周送礼给岳父岳母,为了表示吉利,礼品都是双数的,在传统礼节上,受礼人都要回礼,以表示谢意。这种互赠礼物的习俗,正是华人“礼尚往来”的处事态度。
团年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祭祖
华人过节总不会忘记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华人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迎春
在新加坡,大多数人是在午夜12时正迎春。一般华人仍有迎接财神爷的习俗,人们也在这一天涌到寺庙去许愿或祈求平安。
拜年
传统上,拜年的习俗是晚辈向长辈跪拜、祝福。不过对于年轻一代的新加坡人来说,跪拜是令人感到别扭的,他们都不再遵循这种习俗,现在普遍的做法是,双手捧着一对柑向长辈祝福。
送柑是中国南方人的过年习俗,由于广东话“柑”与“金”谐音,送柑(送金〕就表示吉利、好运。而华人有“好事成双”的观念,因此当人们提着一袋袋柑向亲友拜年时,袋里装着的柑不是个粒就是个粒。为了对长辈表示尊敬,送柑须用双手奉上。按照习俗,当客人告别时,主人也得以柑回礼,以示互祝好运。
春节不仅是海外华夏子孙传承中华文化的日子,也是中华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舞台上大放光彩的日子。现在海外华人散居在世界各地,几乎遍布全球,他们带着对中国新年的一往情深,把华人的春节祝福也带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玖’ 新加坡有70%华人,他们是如何过春节的
现如今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很多国人都非常喜欢旅游。尤其是春节期间,国内很多景点都人潮拥挤,摩踵擦肩,掀起了一股旅游热潮。既能一家团团圆圆,又能到全国各地感受不一样的春节氛围,实在是春节旅游最佳的活动之一。
对此驴友们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说说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