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从中国进口什么蔬菜
① 中国蔬菜出口新加坡的市场分析与前景
中国农产品对外出口竞争压力较大,国外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占有一定优势,而且像美国他们的农业技术由国家出钱投资研发,农场主花费成本比我们国内低,我们要出口在技术和成本上就处于劣势,还是满足国内市场比较实际,国内人口多,市场广阔,而且国家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有利于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大陆的市场还是要抓住的
② 新加坡本地种植的蔬菜有哪些
一般为有机蔬菜
去yahoo.com.sg 用英文搜索vegetable farm singapore
一般是豆芽,生菜较多, 都是西式色拉用的
很有趣的,用“水”和“空气”种植的。没有泥土
③ 中国从新加坡进口或出口一般都是什么产品或者新加坡从中国进口或出口的什么样的产品
一般走食品比较多,日用品,保健品,补品也比较多,还有服装、然后是海鲜之类的!
新加坡的任何东西几乎全部是进口,但大多数电子产品都是从欧美进口,但是日用品食品服装之类的,几乎都是从中国进口的。
新加坡是亚洲的发达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根据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 也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 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员国之一,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英联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 成员经济体之一。
④ 新加坡如何
-转自网络
我在新加坡生活了半年,朋友们总问我,到底国外好还是国内好?那就谈谈我的一点儿感受吧。当然我是小市民一个,没有考虑太多的政治因素,仅仅从我个人的生活感受出发。
先说吃的方面:
全世界最讲究吃的是中国。国内一般饭店的价格一般工薪阶层也可以接收。来新加坡半年,我还没有去过饭店呢,原因就是因为一般饭店味道平平,价格惊人。我们选择去吃自助,刷羊肉,日本寿司什么的,物美价廉,一人大约二三十新元(一新元大概不到5元人民币)。新加坡因为一年四季都是夏天,所以许多人选择在大拍挡吃饭。大拍挡的饭菜都很便宜,米饭面条饼都有,省事但卫生状况堪忧。新加坡由于其独特的因素,一般东西都是进口的:荷兰的薯仔,中国的菠菜,新西兰的苹果,日本的黄瓜......。蔬菜都是摘得干干净净在放在塑料袋中。我想,每个在异国的中国人,没有不怀念中国的美食的!
住的方面:
新加坡的房屋政策大概是全世界最令人称道的。新加坡虽然人口密度很大,但政府号称“人者有其屋”。所以对新加坡人来讲,房屋绝对不算问题。新加坡的房屋大概分为独栋别墅,联体别墅,公寓,组屋。其中组屋又分为五房,四房,三房等等。新加坡大概有80%的人居住在组屋,我们就是那80%中的一员。说实在的,组屋区的房屋还不如天通苑的亮堂呢!以前在天通苑住的是20多层,现在在新加坡住7层,因为窗户小,屋子里总是黑黑的。我现在住的这个地方,房屋价位算高的,楼下的景致也不错。曾经去过朋友家,朋友住的是公寓,楼下有游泳池有烧烤台,整个小区风景如画。
穿的方面:
新加坡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穿的方面非常省钱省事,许多新加坡人一年四季都是短裤背心人字拖。不过没有鲜明的四季变换,也真够单调的!
交通:
新加坡因为地方太小,所以严格限制私家车,拥车证的价格往往高得惊人,有的时候都能买一辆车了。车子的价格也高,一般是国内价格的三四倍。今年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拥车证的价格明显下调。但由于新加坡是受金融风暴影响比较大的国家之一,所以买车的人并没有明显增加。出租很便宜很方便,公交都是空调车。住天通苑的时候,每次上班得在路上折腾一个小时,还是坐5号线。北京的车况真是很差,在加上地方大,到哪里路上都得耗上个把小时。在新加坡除了周末出去玩路上花费些时间,一般上下班路上就是20多分钟。
孩子的教育:
这可能是所有妈妈最关心的了。我周围有新加坡的朋友,基本都可以说流利的英语和汉语。英语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中小学义务教育都是使用英语。许多新加坡人汉语的口语没有问题,但书面都不好甚至不会。所以就这点来说,我非常不赞成有人撇家舍业仅仅为孩子的教育跑到新加坡来。新加坡重点小学的入学竞争很激烈。以离我家最近的某重点小学为例,入学的标准是:第一类:有哥哥姐姐在该校读书。第二类:父母是该校的职工。第三类:父母是校友会的成员。第四类:父母在学校做义工。因为前三条不是努力可以达到的,所以大多数家长都积极报名当义工。现在报名当名校的义工,都得排队,而且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实际上,对于新加坡人来讲,孩子的入学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你在名校的划片范围内,就一定可以入学的。我现在采取的方法是:1,名校附近买房子。2,报名义工。
其它:
好的方面:
新加坡的空气质量真的很好!!!天空总是蓝蓝的,因为总是下雨,地面非常干净,许多小孩子都是光着小脚丫在外面玩的。新加坡是全世界犯罪率最低的国家。新加坡的医疗费用很高,但政府对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有特殊照顾。一家三口每年购买大约1000多新元的保险,只要住院就可以全额报销。前一段时间,女儿在新加坡国大医院做了腺扁切除手术,住院一天,全部费用大概3000多新币,全部报销。简单说说女儿的住院经历:第一步:网上预约医生。第二步:就诊,确定手术时间。第三步:手术,住院一天。第四步:复查。整个过程好像与国内没有什么分别,但就实施过程而言,有很大的分别。首先我们预约的这位专家,是我们在网上查到的,是全新加坡最好的耳鼻喉专家。预约的时候我们还担心会等很久,结果在网上登记后大约15分钟,就有护士打电话确认预约时间---没有找人没有等待没有红包。可以想象在北京找个差不多的专家得费多大劲!如果不找人,同样的手术在北京儿童医院首先等病床要一两个月,手术的时候要找人要送红包,手术后住院不让陪床还得给护士送东西......。实际上在大多数国家里,这类手术都是门诊手术,而在国内要住院一周,有人说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有的人说是利于患者恢复,可能都有点儿道理吧!
不好的方面:
紫外线非常强,一年365天都很热,全年平均气温28度。我是去年8月来新加坡的,那时候天气真是热,稍微动动就会大汗淋漓。从11月下旬开始天气变得凉爽,晚上睡觉要盖毛巾被,白天屋里的气温也很舒服,但中午外面的气温依旧很高。金融风暴对新加坡影响很大,每天看报纸电视,都在谈金融风暴,弄得人心慌慌的。再看国内好像受金融风暴影响不大,大家照常上班,心态平和。至于有人说新加坡人歧视中国人这一点,我倒是认为这完全是个人的感受问题。我的原则:自信,目标明确,不卑不亢,谁能把我怎么着???
⑤ 新加坡各方面介绍
国 名】 新加坡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面 积】 682.7平方公里(新加坡年鉴2002)。
【人 口】 331.91万(截止2001年6月)。华人占76.7%,马来人13.9%,印度人7.9%,其他种族1.5%。马来语为国语,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为行政用语。主要宗教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
【首 都】 新加坡(Singapore)。
【国家元首】 总统纳丹(S. R. Nathan),1999年9月1日就任,任期六年。
【重要节日】 华人新年:同中国春节。开斋节:回历10月新月出现之时。泰米尔新年:4、5月间。卫塞节:5月的月圆日。国庆节:8月9日。圣诞节:12月25日。
新加坡法定公共节日共计11天。除上述外,还有新年、复活节、哈芝节、劳动节等。
【简 况】 热带城市国家。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3个小岛组成,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1.6%。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6米,海岸线长193公里。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潮湿多雨。年平均气温24-27℃,日平均气温26.8℃,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年平均湿度84.3%。
古称淡马锡。8世纪建国,属室利佛逝王朝(印尼)。18-19世纪是马来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19年,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抵新,与柔佛苏丹订约设立贸易站。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端口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1942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属殖民地。1959年实行内部自治,成为自治邦,英保留国防、外交、修改宪法、颁布“紧急法令”等权力。1963年9月16日并入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同年9月成为联合国成员国,10月加入英联邦。
【政 治】 1993年举行独立后首次总统全民选举,原副总理、新加坡职工总会领导人王鼎昌当选为首位民选总统。1997年1月2日,新加坡举行独立后第八次大选,人民行动党获65%支持率,赢得83个国会议席中的81席,蝉联执政。吴作栋总理组成新加坡独立后的第九届内阁。2001年政局继续保持稳定。2001年11月3日,新加坡举行第九次大选,人民行动党获75%支持率,赢得84个国会民选议席中的82席,蝉联执政。新内阁于11月23日宣誓就职,吴作栋连任总理。新加坡政府对内重视维护种族和谐,酝酿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对外奉行立足东盟、大国平衡的全方位外交政策。
2002年政局继续保持稳定。新政府加大国内打击恐怖主义力度,强化国家反恐机制,相继破获多起“回教祈祷团”(即“伊斯兰祈祷团”)策划对美国在新人员和机构进行恐怖袭击的案件,逮捕多名“回祈团”成员。2003年1月,新政府发表《回教祈祷团及恐怖主义威胁白皮书》,提高全民反恐意识。同时,新政府还采取多项措施维护各宗教和族群的团结,增强社会凝聚力,消除“9·11”事件对国内稳定的消极影响。
【宪 法】 1963年9月并入马来西亚后颁布了新加坡州宪法。1965年12月,州宪法经修改成为新加坡共和国宪法,并规定马来西亚宪法中的一些条文对新加坡仍适用。宪法规定:实行议会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由议会选举产生。1991年1月,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1992年颁布民选总统法案,规定从1993年起总统民选产生,任期由4年改为6年。总统委任议会多数党领袖为总理;总统和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总统有权否决政府财政预算和公共部门职位任命;可审查政府行使内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谐法令所赋予的权力以及调查贪污案件。总统在行使主要公务员任命等职权时,必须先征求总统顾问理事会的意见。
【政府网址】 www.gov.sg
【司法机构】 设最高法院和总检察署。最高法院由高庭和上诉庭组成。1994年,上诉至英国枢密院的规定被废除,最高法院上诉庭被确定为终审法庭。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理推荐、总统委任。
【经 济】 属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制造业和服务业是经济增长的双引擎,对美、日、欧和周边市场的依赖性很大,外贸总额是GDP的近三倍。经济曾长期保持高速增长,1960年至1984年间GDP年均增长9%,成为亚洲经济“四小龙”之一。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所受冲击不大。2001年,受全球经济放缓和国际市场电子产品需求下降影响,新加坡经济陷入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全年经济负增长2%,新在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中,由2000年的第二位降至第四位。
为刺激经济发展,新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从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爬坡的战略规划,成立了李显龙副总理领导的经济重组委员会,全面检讨新加坡经济发展政策,大力弘扬创业文化,积极与日、美等国商签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但受地区和世界形势影响,经济复苏滞缓,前景仍充满变数。根据新贸工部公布的数字,2002年全年增长仅2.2%,2003年预期增长2-5%。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排名,新2002年仍居第四位。
国内生产总值(2002年):1557.27亿新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2年):2.2%。
通货膨胀率(2002年):-0.4%。
货币:新加坡元(Singapore Dollar)。
对美元汇率(2002年底):1美元=1.7365新加坡元。
失业率(2002年):4.4%。
【资 源】 自然资源匮乏。
【工 业】 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2001年产值449.45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41%。制造业产品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化学与化学产品、机械设备、交通设备、石油产品、炼油等部门。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产值 增长 产值 增长 产值 增长
(亿新元) (亿新元) (亿新元)
制造业 369.74 15.1% 327.22 -11.5% 354.36 8.3%
建筑业 95.55 -1.8% 92.49 -3.2% 82.51 -10.8%
(资料来源:新加坡2002年度经济报告)
【农 业】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饲养和水产业。粮食全部靠进口。蔬菜仅有5%自产,绝大部分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进口。
【服 务 业】 为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包括零售与批发贸易、饭店旅游、交通与电讯、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2001年产值961.24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9.3%。
【旅 游 业】 外汇主要来源之一。2002年接待外国游客756.6万人次,比2001年上升0.6%,主要来自印尼、日本、中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有酒店客房3.2万多间,酒店住房率74.4%。主要景点有:圣淘沙岛、植物园、夜间动物园等。
【交通运输】 交通发达,设施便利。是世界重要转口港及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
铁路:以地铁为主,设有49个站,全长91公里。1999年11月建成轻轨铁路,与地铁相连。
公路:总长约310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1.6公里。截至2001年底,车辆总数70.84万辆,其中客运40.76万辆,货运13.72万辆。
水运:为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亚洲主要转口枢纽之一。有300多条航线连接世界740个港口。截至2001年底,共有商船总数3353艘,总吨位2316.73万吨,在世界大商船队中排名第7位。2002年到港船舶吨位9.6亿吨,总吞吐量1690万箱。
空运:主要有新加坡航空公司及其子公司胜安航空公司,经营91架飞机。各国的60家航空公司每周提供超过3258班次的定期飞行服务,航线联系世界50个国家的139个城市。2001年客运量2810万人次,空运货物150万公吨。樟宜机场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
(资料来源:新加坡年鉴2002)
【信息通讯】 1998年6月启动遍及全岛的新加坡综合网,以光纤电缆连接因特网和多媒体互动服务。1999年9月,新加坡政府推行电子业务计划,鼓励各个行业设立网上机构。新加坡已经推出世界上首个全国性的宽带网络-新加坡综合网,提供了200个互动式应用程序。全岛超过99%已经联网,一半家庭拥有个人电脑,58%的互联网用户曾在网上购物。新通过3个国际数码电话网、3个地面卫星转播站和海底管道电缆网络与80多个国家建立高速电信网络联系。截至2001年11月,手机用户约占总人口的71.5%。
【财政金融】 近三年财政收支情况如下: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亿新元) (亿新元) (亿新元)
收 入 335 315 291
支 出 280 339 292
盈 余 55 -24 -1
2002年国际收支盈余22.87亿新元。截至2002年底,外汇储备1427亿新元,相当于8.2个月的进口额。内债1567.5亿新元。无外债。
【对外贸易】 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外贸额是其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倍。近三年对外贸易情况如下(亿新元):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进口额 2321.75 2076.92 2083.11
出口额 2378.26 2180.36 2239.01
差 额 56.51 103.34 155.90
主要出口电子真空管、数据处理机、加工石油产品和电讯设备等,进口电子真空管、办公及数据处理机零件、原油、加工石油产品等。主要贸易伙伴及占新外贸总额比例为:马来西亚占17.8%,美国14.4%,欧盟12.2%,日本9.9%,中国6.5%,中国香港5.9%,中国台湾4.8%。
【对外投资】 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向海外投资。截至2000年底,新在海外直接投资约919亿美元,主要投资于金融、制造业和服务业。主要投资对象为印尼、马来西亚、中国、越南、缅甸等国。截至2003年1月,新累计对华投资协议金额401.5亿美元,实际投入214.7亿美元。两国间重要合作项目有苏州工业园、无锡工业园、上海三林城住宅开发项目、大连集装箱码头等。
【外国资本】 2000年共吸引72.35亿新元外国资本。2001年共吸引67.12亿新元(约合36.88亿美元)外国资本。2002年共吸引70.39亿新元外国资本。多集中在电子、化学、交通、机械设备等行业,主要来自美、日、欧盟等。
【着名公司】 淡马锡控股公司(Temasek Holding Pte Ltd)是世界上最着名的国有控股公司之一。成立于1974年,由财政部全资拥有,直接对财政部长负责。它直接控制23家企业,间接控制约2000家企业,总资产超过700亿新元,行业涉及交通、船舶修理及工程、电力与天然气、通讯、传媒、金融服务、房地产与酒店、房地产管理和咨询、建筑、休闲与娱乐。公司主席现为丹那巴南,执行董事何晶。
【人民生活】 200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7401新元。政府注意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全国已有85%的居民搬入政府统建的公共组屋。识字率93.2%(15岁以上)。人均寿命78.4岁。每万人拥有14名医生和3530条家用电话线。
【文化教育】 在保留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鼓励向新加坡统一民族文化演变。
【教 育】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强调识字、识数、双语、体育、道德教育、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并重。双语政策要求学生除了学习英文,还要兼通母语。政府还推行“资讯科技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电脑知识。新加坡共有197所小学,165所中学,2所高级中学和15所初级学院。大学有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三所。此外,有4所理工学院和33所技术/商业训练学院。
⑥ 新加坡物价水平怎么样怎么感觉什么都很贵
新加坡作为整个东南亚中的发达国家,经济水平的确超了许多地区。同时而且新加坡作为世界人们最喜欢移民的国家,也是因为他们国家的人均收入高。不过我们所了解的情况,人均收入高了以后 ,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物价水平也会随着水涨船高。那么新加坡的物价水平肯定也比较高了,以至于人们都觉得很贵了。
新加坡的住房成本可以说还是很高了,向我们国家三四线城市的租房一个月也就1000以下。但是新加坡租一个单间,可能一个月需要三到四千,买房子就更贵了,新加坡的房价几乎赶上了北上广了。
⑦ 新加坡的经济概况
根据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同时新加坡也是东南亚国家中唯一的发达国家,国民所得至2013年为止已是遥遥领先东南亚周边各国至少有六倍以上的差距,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计算,新加坡在全球最富有国家内名列第四。
新加坡属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高度依赖美、日、欧和周边市场,外贸总额是GDP的四倍。经济长期高速增长,1960~1984年间GDP年均增长9%。1997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但并不严重。
2001年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经济出现2%的负增长,陷入独立之后最严重衰退。为刺激经济发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努力向知识经济转型,并成立经济重组委员会,全面检讨经济发展政策,积极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商签自由贸易协定。
2014年,新加坡GDP总计(国际汇率)为3080.5亿美元,人均GDP(国际汇率)为56319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2.8%。
(7)新加坡从中国进口什么蔬菜扩展阅读
新加坡共和国为一城市岛国,位于马来半岛南面,由新加坡岛及其附近小岛组成,地当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北与马来半岛隔1.2千米宽的柔佛海峡,有长堤相连,可通行汽车和火车,总面积为647.5平方公里。居民中华人占77%,马来人14%,印度人7.6%,其他民族1.4%。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马来语为国语,英语为行政用语。
新加坡经济以转口贸易、金融、航运业为主,还有石油提炼、石油化学、建筑、造船、纺织、橡胶、食品罐头等工业。旅游业也很发达。
财政主要靠转口贸易维持。转口石油、橡胶、锡、纺织品、植物油等,进口粮食、食品及生活用品。交通发达。行政中枢新加坡(市),是东南亚最大海港,附近国家所产的锡、橡胶、石油等大多经此转运,也是联系亚、欧、大洋洲的重要国际航空中心。有造船、橡胶、食品等工业。
⑧ 新加坡经济概况
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匮乏。
2.经济简史
新国坡国土小, 人口少, 资源缺乏, 国内市场有限。但是其地处马来半岛南端, 马六 甲海峡南口, 地理位置优越。因此, 从英属殖民地时代起, 新加坡就成为一个国际都市, 起着中转贸易和邻近地区商业中心的作用, 并从此不断繁荣发展,1965年新加坡 脱离马来西亚联邦, 在李光耀总理强有力的统治下, 开始推行一系列针对本国现状的经济发展战略,新加坡从实际出发, 实行全方位开放, 努力把本国经济融合在世界经 济之中, 积极参加国际分工, 充分利用外国资源、市场、技术和资金以发展本国经济。
新加坡政府从1961年起根据不同时期国内国际情况,制定了各阶段的五年发展目标,从而使新加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各阶段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1961-1965):为了改变过去单一依赖转口贸易的状况, 并解决殖民统治留下 的严重失业问题, 着手发展进口替代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当时新加坡人口为180万人, 失业的就有20万人,经过5年的努力, 创造了1.7万个就业机会。
第二阶段(1966-1975):这是奠定基础的十年。为了进一步使依靠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结构向多元化经济转变, 着力发展制造业, 引进电子产品, 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十年中使制造业的产值从4.3亿新元增加到35亿新元, 每年递增26%;同时期, 基础设施 建设展开,机场、港口、道路相继建成或得到改善, 公共住宅开始大规模兴建,此阶段基本解决了失业问题, 同时基本具备吸引外资的条件, 外国投资设厂开始增加。
第三阶段(1976-1980):此阶段是经济起飞阶段。大力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 以电子行 业为先导, 开始大量生产电脑,提倡科研与经济结合, 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制造业继续发展, 其就业人数由21万增加到36万,同时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使软、硬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为大规模引进外资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四阶段(1981-1985):着力引进高新技术,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 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五阶段(1986-):扩大引进高新技术、鼓励跨国公司与本地中小企业挂钩。为了引进投资、技术和专业管理人员, 将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由原来的33%减为10%, 同时鼓励外 国人在新加坡办学校、医院, 便于他们长期居住。
3.经济概况
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独立后,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加紧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政府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向是:以服务业为发展中心,加速经济国际化、自由化高科技化。为进一步发展经济,近年来,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策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
4.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园艺种植、家禽饲养、水产和蔬菜种植,农业拥有可耕地面积5900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9.5%。粮食全部靠进口, 80%的蔬菜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尼和澳大利亚进口。农业中保存高产值出口性农产品的生产,如种植热带兰花、饲养观赏用的热带鱼,种植一些传统的热带经济作物等。
(2).工业概况
自从1965年从马来联邦脱离后, 工业化推动了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主要有制造业, 包 括炼油、石化、修造船、电子电器、纺织、交通设备等部门。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电子工业是增长最快的部门, 但面临着其他亚洲国家的竞争。政府正致力于提高生产率, 以在低成本、高技术领域保持竞争优势。
(3).服务业概况
新加坡服务业发达, 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发展, 还将进一步增长。金融业是最大的服务 业部门, 在过去几年里增长很快。旅游业发达, 是外汇主要来源之一,1995年来新的旅游者近714万人。主要来自日本、印尼、马来西亚、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5.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1996年):1326亿新元(约合941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96年):7.0%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1.5835新加坡元
通货膨胀率(1996年):1.4%
失业率(1996年):2%
当今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12月31日晚发表新年献词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新加坡经济目前已陷入衰退,2008年增长率仅为1.5%,低于政府预期的2.5%,而2009年新加坡经济仍有可能进一步下滑。
李显龙说,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此次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因此在应对上将更加困难。作为一个小型的开放经济体,新加坡此次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出口、旅游及更广泛的经济领域都受到了影响。
他指出,2009年的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很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事情不会在一夜之间就发生转变。新加坡人必须为艰辛的2009年,特别是前半年做好准备。更多公司将被迫缩小规模,未来几个月将可能出现更多裁员。
李显龙说,经济衰退并不意味着没有机遇。在金融风暴中,新加坡必须继续寻求新的增长机会,确保新加坡能在经济衰退结束后更加强大。新加坡政府已对此次经济风暴迅速作出了反应,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就业问题,要使人们保住自己的工作,并通过再培训,帮助已失业的人重新找到工作。
他最后表示,仅有政府的帮助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发挥自己的作用。他呼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应对此次经济危机。
此次来势凶猛的金融风暴使新加坡2008年以来不得不连续4次调低了2008及2009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其中2009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被降至负增长1%至增长2%之间
⑨ 新加坡物价高吗
2021年最新的新加坡物价数据,综合伙食、住房、交通、娱乐及生活杂费和其他开支,单身人士每月需要平均约3300新元(约人民币1.6万元)的生活费,而两大一小的三人家庭则要约4800新元(约人民币2.3万元),还未包含小孩的教育费用。
1. 膳食
虽然新加坡的物价是东南亚地区之冠,但由于当地的饮食选择很多,便宜的熟食中心(Hawker Centers)可以大大减低伙食开支,加上多数早晚两餐都是在家煮食,平均每月的饮食开支可以控制在450-600新元。
外食
对于上班族而言,午餐是难以避免要外出用餐,幸好新加坡到处都是小贩中心、美食广场这类较便宜的选择。到了周末,人们就会到普通或高级餐厅用餐,使用Eatigo订位应用程式还可以节省20%-50%的外食花费。另外,餐厅已设有10%的加一服务费,所以不用像在欧美国家那般另外再给小费。这样算起来,每月的外食花费为约 S$250 - 300。
自煮
新加坡的食材价格跟国内大城市差不多,每月的食材开支只需大约$200-300新元。
当地超市特设“公平价格仓库俱乐部”(Fairprice Warehouse Club),特别适合大批量购买一些保存期限长的食材,例如饼乾、罐头、杯面等。除此之外,配合电子优惠劵和现金回赠网站(如Shopback、Fave),以及有现金回赠的信用卡,可以为你节省更多食材成本。
2. 住房
新加坡依照邮政编号一共划分了28个地区,其中D1至D11区为黄金地段,附近有一些热门景点。无论是买房还是租房,只要巧妙地避开热门区域,搬到一般周边地区,并加以利用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可以让你节省高达一半的租金和生活费。
租房
虽然外国人可以租用组屋(HDB Flat),但受配额限制,每座组屋为11%,每个社区为8%。组屋的供应有限,因此多数外国人都会集中留意私人公寓的租赁市场。以70平米的公寓为例,新加坡的全国平均每月租金为$2296(约人民币1.1万元)。
买房
要留意的是,只有新加坡永久居民才可以购买政府津贴的组屋。外国人不可单独购买,但可以与新加坡国籍的配偶共同购买。另外,除了基本印花税1%-4%,新加坡政府还针对外国买家增设了额外买家印花税(ABSD),附加税率为20%,令买房成本大大提高。
另外,当地的平均房贷按揭成数(LTV)只有约五成,换言之可能要准备较多的首期,但每月供款的金额就会较低。新加坡的全国平均公寓价格为每平米1579新元(约人民币8.2万元 )。
3. 交通
公共交通
新加坡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是地铁(MRT)、轻铁(LRT)和巴士。车费是按距离计算,如果用现金支付就需按每程收费;如果是使用储值卡,就可以换乘不同交通服务,在两小时内最多可换乘5次,换乘的相隔时间需为45分钟内。
支付方式:
储值卡: ez-link是最传统的储值卡,不仅是交通卡,还可以在新加坡的零售商户中广泛使用。而Nets FlashPay储值卡除了零售付款,还支援跨境付款、网上支付、银行付款等用途。
优惠卡(月票):由交通局发出,只适用于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月票价格为128新元(成人)。
标准车票(现金):每张车票在30日内最多可使用6次,第一程会收取额外的0.1新元按金,并于第三程退回,第六程会有0.1新元折扣。
开车
在新加坡,驾驶人士的平均开支为每月约500-520新元,不包括汽车供款。如果需要购置新车的话,每月供款将要预计额外的500新元。
4. 娱乐及生活杂费
娱乐及生活杂费的预算一般为每月约300-500新元,因个人需要和生活方式而异。
5. 其他开支(如适用)
教育费用
新加坡的学龄制度与国内类似,也是幼稚园3年、小学和中学各6年。新加坡公立学校的主要教学语言是英语,因此多数外籍父母都会直接让子女在公立学校就读。新加坡的私立学校虽然都是由政府补贴,但收取的学费则因学校而异。国际学校的学费一般高达每学期3-5万新元(约人民币14万 - 24万元 )。
⑩ 新加坡进口什么最多
一、2019年新加坡货物进出口贸易统计:
据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统计,2019年新加坡货物进出口额为7494.8亿美元,比上年(下同)下降4.2%。其中,出口3904.2亿美元,下降5.2%;进口3590.6亿美元,下降3.1%。贸易顺差313.6亿美元,下降24.0%。
分国别(地区)看,2019年,新加坡对中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和美国的出口额为516.3亿美元、443.8亿美元、411.7亿美元和332.3亿美元,增减幅分别为2.4%、-8.7%、-8.3%和8.4%,占新加坡出口总额的13.2%、11.4%、10.5%和8.5%;自中国、美国、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省的进口额为490.5亿美元、437.8亿美元、417.0亿美元和323.7亿美元,增减幅分别为-1.2%、4.5%、-2.6%和3.1%,占新加坡进口总额的13.7%、12.2%、11.6%和9.0%。新加坡前五大贸易顺差来源地依次是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和荷兰,2019年顺差额为408.9亿美元、117.6亿美元、93.2亿美元、77.0亿美元和54.7亿美元。贸易逆差主要来自中国台湾省、美国和法国,2019年逆差额为159.8亿美元、105.5亿美元和81.8亿美元,增减幅分别为10.6%、-6.1%和16.3%。
分商品看,机电产品、矿产品和化工产品是新加坡的主要出口商品,2019年出口额为1800.0亿美元、479.9亿美元和407.2亿美元,下降4.0%、11.4%和6.7%,占新加坡出口总额的46.1%、12.3%和10.4%。机电产品中,电机和电气产品出口1206.9亿美元,下降6.3%;机械设备出口593.2亿美元,增长1.0%。机电产品和矿产品是新加坡的前两大类进口商品,2019年进口额为1564.6亿美元和759.8亿美元,机电产品增长1.2%,矿产品下降14.5%,占新加坡进口总额的43.6%和21.2%。
二、2019年中新双边进出口贸易统计:
据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统计,2019年,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1006.7亿美元,增长0.6%。其中,新加坡对中国出口516.3亿美元,增长2.4%,占其出口总额的13.2%,提升1.0个百分点;新加坡自中国进口490.5亿美元,下降1.2%,占其进口总额的13.7%,提升0.3个百分点。新加坡贸易顺差25.8亿美元,增长243.2%。
机电产品一直是新加坡对中国出口的主力产品,2019年出口额为224.5亿美元,增长3.2%,占新加坡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3.5%。化工产品、塑料橡胶和贵金属及制品是新加坡对中国出口的第二至第四大类商品,2019年出口68.6亿美元、59.8亿美元和52.5亿美元,增减幅分别为-5.7%、-3.9%和81.3%,占新加坡对中国出口总额的13.3%、11.6%和10.2%。
机电产品是新加坡自中国进口的首位商品,2019年进口299.7亿美元,下降4.0%,占新加坡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1.1%。在机电产品中,电机和电气产品进口194.4亿美元,下降6.7%;机械设备进口105.3亿美元,增长1.2%。矿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是新加坡自中国进口的第二和第三大类商品,2019年进口73.6亿美元和21.2亿美元,前者增长14.1%,后者下降15.7%,占新自中国进口总额的15.0%和4.3%。除上述产品外,化工产品、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和运输设备等也是新加坡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大类商品,2019年合计占新加坡自中国进口总额的8.3%。中国是新加坡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家具玩具和纺织品及原料的首位进口来源地,占新加坡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19.2%、19.6%、34.6%和26.0%,中国产品竞争者主要来自中国台湾省、马来西亚和日本等。
2019新加坡从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