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大伯公什么意思

新加坡大伯公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2-11-18 18:42:45

1. 洛阳大伯公宫是哪

洛阳大伯公宫位于罗央大道20号的是新加坡着名道教宫观,建筑巍峨,融华、巫、印三族建筑风格于一体,蜚声东南亚。该宫香火鼎盛,月均访客超过五万人次,每逢节庆更是善信云集,喜庆非凡。
洛阳大伯公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大伯公神像等数尊神像被人置于罗央渔村的海滩树下,村民把神像移到铁箱上面膜拜。随着祭拜人数的增加,村民们自发搭建了一间锌板小庙,将大伯公等神像安置其中。1996年4月某日凌晨,一场大火烧毁了小庙,唯独大伯公神迹昭彰,完好无损。2000年,众善信在海边合建了一间壮观的庙宇,命名为洛阳大伯公宫。
过后,因庙址作发展用途,洛阳大伯公宫管委会在邻近罗央大道购地兴建新庙,于2007年举行大伯公暨众神晋庙升座大典。
洛阳大伯公宫奉福德正神大伯公为主神,还供奉观音、妈祖、关帝、张天师、六十太岁等神祗。它同时设有佛教地藏殿,以象神甘尼莎为主神的兴都殿,还供奉巫族神祗拿督公。洛阳大伯公宫融摄华巫印三族文化于一体,致力于“宗教和谐,种族互信”事业,实乃和谐社会之缩影、
道教和谐精神之现实写照、多元种族宗教和谐之典范。

2. 怎样可以让新加坡中国人回来

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但由于华人结婚年龄晚且生育率较低,为了维持华人的较高比例,新加坡政府一直以来大力引进以中国大陆出生的中国人为主的国外华裔,数量可能超过五十万。在新生活这些年,注意到中国人和新加坡人之间有些分别蛮有意思,用来区分中国人和新加坡人成功率很高。这里所谓“中国人”指的是来从中国大陆来新加坡的国人;“新加坡人”指的是在新加坡土生土长的华人。

1.身上擦痱子粉花露水的多数是中国爷们,身上喷香水(多数是运动型香水)往往是新加坡男人。中国人几乎没有喷香水的习惯。新加坡人用香水是因为汗毛重,尤其不少人经常运动不喷身上出了汗难闻。

2.中午烈日炎炎时,撑遮阳伞的十有八九的中国女人。喜欢脸上涂脂抹粉的是新加坡女人。由于新加坡地处赤道,日照时间长且紫外线强,所以新加坡人总体肤色偏黑,肤质也较差,但新加坡女人偏偏不怕晒跟鬼佬一样。

3.走两头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时,主动让车先过的肯定是中国人,这源于在国内人给车让道的习惯,包括很多在新居住多年的国人偶尔候也会下意识的这么做。实际应该是人先过,车看到人走在斑马线上会减速停住。

4.一个人打出租车时从车子前门进入的十有八九是中国人,这很明显。

5.走在街上不小心轻轻碰到不论对错连忙说“Sorry”的是新加坡人,对此习以为常忽略不计的是中国人。新加坡人特别敏感,过于讲究文明,大概是英国殖民时代的遗风吧。因为我注意到即使是那种最底层的印度建筑工在轻微磕碰发生时也连忙道歉。

6.办公室里打喷嚏时毫无顾忌高声“啊茄———”甚至还美其名曰“谁又想我了”的肯定是中国人。想打喷嚏时总是试图强忍住最后忍无可忍很小声打出来马上接着一句“Excuse me”的是新加坡人。

7.家里烧香拜神常年香火不断的肯定是新加坡人。中国人来新加坡前基本上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但来之后转而信教的基本都是信了基督教,这难免有崇洋媚外之嫌。新加坡人不少祖宗十八代都是信的大伯公(福建沿海一带渔民拜的土地神),或者是其他比如道教佛教之类,比较传统守旧。

8.认为在家做饭是为了省钱的是新加坡人,认为在家做饭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是中国人。新加坡人尤其是年轻人普遍不会做饭,因为他们父母那代在家做饭确实是为了省钱,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年轻一代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事,普遍没有健康饮食的概念。

9.中国人很多反感日本,新加坡几乎都崇拜日本。东日本发生大地震海啸后,走在街上路过ATM机顺便给捐款专属户头转账的是新加坡人。同样是资源匮乏型国家的新加坡一直把日本当学习楷模。日军同样侵略过新加坡,也杀了不少华人,但过去几十年他们用日本制造成功美化了其国际形象。

10.在公交站等巴士时,旁边突然有人高喊:快点,8路来了!觉得好笑的是中国人,看着莫名其妙向中国人求解的是新加坡人。

3. 你的家族人丁兴旺吗

应该算吧。到现在150年,人口不算外迁人口差不多200多,外迁繁衍人口200多人。第一代开基祖两夫妻生了5个儿子,第二代5个男丁,第三代19个男丁,我曾祖父三兄弟,我曾祖父生了六个儿子,他两个弟弟共7个儿子,第四代我爷爷三个儿子,5个男孙,他4个兄弟8个儿子11个男孙,3个堂兄弟8个儿子12个男孙,第五代我父亲两个儿子,四个孙子。

财丁两旺,是每个人的愿望!迷信的讲,必须有祖积德,代代善人,而且还要家山风水旺丁旺财。住宅大吉,是养人之地,才可以旺丁旺财。德善在身,必荫护子孙后代!

我的家族没出什么名人,但人丁兴旺,胶东盖氏我第二十五代传人,在沿五龙河生存的盖氏来说属人丁兴旺的一支,没有第二。因为我上街时碰到的都是爷爷,太爷辈。

我是男的,今年50岁,我觉得我的家族是人丁兴旺的。

高祖父是带着三个孩子,还有他的两个兄弟及家人,从河北乐亭闯关东到的东北,高祖父那两个兄弟家后来怎样,我不大清楚。我只说我知道的高祖父这一支。

高祖父家,是四个儿子,几个女儿我不清楚。曾祖父排行是老四。大太爷(东北曾祖父都是称为太爷)和三太爷距离我家有几十里地,我小时候很多不记得,后来很多都是听父亲说起他们的事,后来到外省上学,工作也到很远,所以很多事也都不再关注。但是父亲说起来就是那里也有很多的兄弟。

我的太爷和二太爷在一个村子,二太爷结婚后,没有孩子,二太爷也没有找二房,就从四太爷家过继了一个儿子。因为四太爷家有三男两女,这个过继过去的就是我的爷爷,排行老二,所以我有两个太爷,因为爷爷有两个爹,两个妈。

大爷(爷爷的大哥)家有四个叔叔,两个姑姑,老爷(爷爷的弟弟)家有两个叔叔,一个姑姑。爷爷家我的父亲是老大,我有四个叔叔,三个姑姑。

我们这一代,我们有五个堂兄弟,刚好每家一个男孩,另外还有姐妹6个。现在还有一个小弟没有结婚,结婚的四兄弟家,又是刚好每家一个男孩。

感觉我们这个家族还是人丁兴旺的,只是很替小弟担心,他若结婚,压力得多大啊?因为奶奶活着的时候,就很希望她能有5个儿子,5个孙子,5个重孙。

我的家族人丁算一般,说句实在话,我翻开族谱看了后,总是感慨祖先们生活真不容易。先祖来我村定居,能传至我辈,真的不容易。

先祖携二世祖来我村贩卖茶叶,就此建居。一世祖只生二世祖一人,二世祖生三世祖三兄弟,但只有一人有娶妻生子。传四世祖两兄弟,就此分家。我家族从五世祖开始算,五世祖五兄弟,只有一人有传宗接代,六世祖只有一人。六世祖生七世祖七兄弟,同样只有一人有娶妻生子,到了八世祖,有七兄弟,这时候才有两人有娶妻生子。自从九世祖开始,五兄弟每人才传下六位十世祖,十世祖有五人娶妻生子,到了十一世,每人才有娶妻生子。到我辈十三世,人口依然不怎么多,满打满算才一百多人而已。人丁不怎么兴旺哦,分得很散。

我们这个家族算兴旺,不过有一半的人在东南亚。

我高祖自己一个人从金门到大陆,生了3个儿子。不过可能一个早夭,我只在我爷爷以前写的族谱里见到一个叔公祖,目前那一支一半多的人在我们老家,有一些在福州,毕竟是我曾祖的亲弟弟,还没出五服,我们没在老家,知道的比较少。但是我印象中至少也有10来个叔叔伯伯(我爸他们算第二代堂兄弟。

我曾祖这支算比较清楚,不过一半以上人在新加坡和印尼,反倒留在老家的,却很少,因为我们是移民的家族。

前面说了,高祖才回到大陆,金门那边具体多少人,高祖没跟后人说,只有我们这边地方志提到我们是来自金门洙浦。因为是移民的家族,所以我曾祖母在新加坡过世后,我四伯公把截止1977年已经出生的晚辈,男男女女都刻在我曾祖母的墓碑上,我爸这辈一共51人,男孙23人。曾孙就没刻全了,因为那时候我们很多男曾孙都还没出生,上面大概刻了7、8个男曾孙,女曾孙就没有。

民国前期,我们这边很多家庭都是哥哥姐姐下南洋赚钱,寄回来给弟弟妹妹和父母花,所以我大伯公作为长子,早早就随村里人去了印尼,据说也是艰苦,晚婚,娶了个印尼土着,子女们都不会说家乡话,他们跟我们联系,都是透过新加坡的兄弟。大伯公晚婚,儿子也晚生,大伯公四个儿子竟然都是70后,大我没几岁,小我爸15、6岁。大伯公的孙辈,00后、10后。因为少联系,所以大伯公我知道的不多。

二伯公也是去印尼,二伯公去印尼前就已经结婚,所以家族里第四代最年长的,是二伯公的,2019年二伯公的长子过世的时候都83、4岁了,长女也是80多。二伯公的子女们就差一代人了,外孙女比舅舅大。二伯公夫妻一共12个子女,家族有180多个人,已经到玄孙辈(第七代)。

三伯公也是去印尼,和二伯公在一个地方奋斗,早结婚。三伯公的长子第四代排第二。青年的时候回故乡读书,我爷爷奶奶照顾的,后来现在去香港定居,以前经常回来,在我家门口的池塘钓鱼。但是2000年以后就没回来了,2014年我爷爷过世,才赶回来送我爷爷,那时候都76、7岁了。后来有一次我爸去香港想找他(堂哥)和另外一个(大堂哥),结果都不让我爸去找。他们在香港过的不怎么好。

四伯公是我们家族联系的关键人,他是二战爆发后,被抓去当壮丁,后来我曾祖母偷偷送去新加坡,1937年,18岁的时候带着7岁的七叔公去新加坡。四伯公也是有个童养媳,但是去新加坡后,童养媳没跟去,就改嫁了。四伯公的长子排第三,比我爸大13岁,1943年出生。四伯公后来回故乡结婚生了2男1女,再次去新加坡只带了两个儿子去新加坡,长女留给我爷爷奶奶带大。虽然四伯公的儿子女儿早生,可是儿子孙子都晚结婚,我堂二伯的儿子40多岁了,还没生,外孙应该有,但去了两次新加坡,没见到。

我爷爷排行第五,亲生的4子2女都是解放后出生的。早年我爷爷奶奶先收养了一个女儿,又从四伯公那里过继了一个女儿。我爸4兄弟,我们这辈堂兄弟姐妹8个(不算外孙),曾孙2男2女。如果只算直系血缘的,我大伯的外孙女是2002年出生的,今年19岁。我们本姓的,堂哥儿子05年,女儿19年,我儿女都是10后,我堂弟还未婚。我堂哥要当爷爷比较快,儿子16岁了,我儿子才1岁多。等我儿子结婚的时候,我估计60多了。

我爷爷前面5个兄弟都是4个儿子,所以第二、三代的是不少。我六叔公和七叔公的儿子就少了。

六叔公也不算晚生,最大的2个女儿都当曾祖母,算是六叔公的玄孙了。不过六叔公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孙子和孙女。六叔公的孙子是75年的,只抱养了一个女儿,没再生了。70年后,我们老家,我们这支就没人了。

七叔公算比较坎坷,不过好歹有四哥照顾。7岁离开自己的父母,到异国他乡,生存就是问题。不过也算是新加坡建国第一代拓荒者,早年开了3个公司。但是1980年50岁的时候过世,留下2子5女。七叔公的大孙子是在他过世那年出生的,今年42岁了,大我一岁。我去新加坡和七叔公的大孙子接触最多,也比较清楚他们家。七叔公2个儿子2个孙子,4个孙女。曾孙辈目前是2男1女,都是大孙子的孩子。二孙子目前还在新加坡服义务役,今年21岁。

中国人老传统是多子多福,2014年我爷爷过世的时候,单单我们这房人就不少了。碰巧四伯公的孩子回来赶上见到我爷爷最后一面,也顺便送了我爷爷最后一程。那时候除了大伯公那边没有交代,印尼2、3,新加坡4、7,还有老家6房都来答礼。我能想象,假如我爷爷的兄弟都没离开老家,那我们家族红白事会是什么场景。从我高祖到现在第七辈,我们家族包括第三代以后的女婿、外孙、第四、甚至第五代的,至少近千人了。因为我知道我爷爷至少有2个堂妹,还有一个当我们家女儿出嫁的童养媳,这三个女儿的后代也是不少。

我现在也想去金门找寻我高祖家人的后裔,去印尼找我3个伯公的后代

家族人丁兴旺跟国运息息相关,

我姓闻,在山东鱼台县,民国时期我爷爷的爷爷堂兄弟13个,在当时算是人丁兴旺,1926年前后鲁西南地区水灾,旱灾,蝗灾并发,北洋军阀不顾民众死活,到处拉壮丁打仗,我太爷弟兄三个,都被迫去当兵,家里仅留太奶奶带一岁的多爷爷艰难度日。太爷爷堂兄弟13个最终回来并留下后代的就三个,爷爷辈只有6人,到了爸爸姑姑这辈,竟然出了27个闺女,男丁只有7个,我这辈男丁13个。

从民国1920年到今年2021年,整整一百年,家族的兴旺跟国运息息相关,如果不是民国战乱,我太爷爷一辈13人如果没当兵死亡,繁衍人口至少也要有300人,可惜活着回来有后代的只有3个,现在仅有60余口。

现在计划生育有松动,但是扶养压力大,观念也变了,生男生女都一样了,再想恢复人丁兴旺的大家族,不太容易了,祈盼国运昌隆!家族兴旺!

我想我家族现在我儿子这一代才能称兴旺。我家族是全村一千多人里辈分最老的一个家族,离自己血缘最近(6代)的家族都完整一代人,辈分高原因无非一就是穷二就是被欺负。不巧的是,我家族都占了,看看族谱,再听祖辈的言传,我们能出生简直就是奇迹,好几代人给隔壁家族欺负的不成样子,农村放水浇地,人家不放完你别想得到一滴水。到我高祖,家里依然没有一间有瓦的砖房,后来另一家族败落,我高祖才花了二两白银买了他家的房子(一百多年前的买房契约还在我手里),高祖生了我曾祖四兄弟,我曾祖是长子,但他二弟十几岁的时候(晚清时期)被前面说那家族的人打死了,我出生的时候还有两个叔曾祖母在世,到我祖父这一辈也只有四兄弟,解放后前面那家族被团了,参加土匪搭进去好多个,剩下没几个了,我父亲一辈有十个男丁了,姑姑一大堆,因为有三个从堂叔死于非命,加上计划生育,我这辈就只有十二个男丁,作为长房长孙,我很晚才生孩子,我二弟的女儿就比我长子大,到今天还有三个再从堂弟还没结婚,我儿子这辈就十二个男丁了,四个侄女。从一个随意可能传不下去到今天六十多人的家族,我也觉得自己比我父亲容易做事了,同样的长房长孙,我的父辈还是能感到旁边家族的威视,而到我身上,是感受不到这种情况了,每年清明我都反复和叔叔们弟弟们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欺负邻居,人在做天在看,做好自己本分的。

我家族兴旺、由兰陵迁东昌府堂邑县680年、二万来人、人烟传二十七世、萧姓是排三十位(今天小孩写肖:)我族人墓碑书写萧:家族谱写(萧:萧)我始主为微子启、萧叔大心正是为姓起源始主、萧姓是华夏古姓、 历史 久、人员散布大江黄河之南北、五岳三川之东西、以山东一河南为北方最多、江南以安徽`江西、湖南、四川、广东等省是萧姓散布区`古时这样讲、萧氏出兰陵(山东)后族人迁(江苏常州府武进县:简称南兰陵`)萧姓出过南齐、帝王几代、汉代出萧何相、几千年发展繁洐`萧氏人员广`人才多、

我家家族兴旺

4. 新加坡人有拜神的习惯吗

新加坡虽然不大,但是也有600多万人呢,每个人的习惯都不一样
有拜神的肯定也有不拜神的,就算是拜神的那些人拜的也不都是一样的神
例如:上帝、安拉、各种佛、大伯公、土地、哪咤...

还有问题的话欢迎追问

5. 槟城的古建筑有哪些

槟城是名符其实的东方花园,也称为槟榔屿。首府乔治市古意盎然,典雅纯朴的商店、偌大的传统式别墅举目皆是。它的最大特色莫过于传统民风依稀,独树一帜,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化与艺术大宝葳。
乔治市的主要文物遣产,可乘三轮车或徒步浏览,就可尽收眼帘。
您淮会通过这种无拘束,悠游自在的寻幽探秘法,深深体会到本地古色古香的战前店铺和咖啡茶馆所散发出来的古风韵味。
这里千变万化的文化传统。淋漓尽致的写在每一个建筑和衣、食、住、行上,面面大观,非处在旅游车上走马看花所能体验的。 悠哉闲哉的槟城名胜古迹漫步游,全程历时约一小时半,如果您有雅兴沿途阅尽每一文物史迹,全程或须三小时之久。
第一站 康华丽古堡
康华丽古堡座落于乔治市一方,是一座私人管理文化区,只需要付低廉入场费便可以浏览。其堡垒俯瞰北海道港口及延伸东部海滨的海港活动。城堡西北部装有一尊于1603年制造的荷兰大炮,称为“斯里南北”。长古以来,当地渴望生男育女的不孕妇女都会在炮管内献花祷福祈子。
第二站 槟州议会大厦
沿南部大草场而行,可直达位于莱特街(LEBUH LIGHT)的槟州议会大厦。这栋大厦以希腊圆柱为门廊的建筑物,建于19世纪中,设计精雅别致,它的前身为警寮。您也可由康华丽堡沿旧关仔角走向草场对面的州议会大厦。
旧关仔角是当地居民黄昏漫步,松懈心情的好去处。州议会的另一端便是脍灸人口的海边小食中心了。
市议会曾被喻为整个市政府的神经中枢,也称皇冠上的瑰宝。设在楼下的议会厅便是廿四名市议员经常开会决策施政的重要脏腑。由旧关仔角眺目可见的小小纪念碑,永记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国捐躯的英魂。
第三站 市政厅大厦
并排而建的槟州市政厅大厦如市议会一样,辟有阳台可眺望整个球场。以前,这里曾是名门望族济济一堂,居高临下观看球赛的最佳看台。在市政厅一旁的一座座美仑美奂的19世纪维多利亚古代喷泉。 此古物捐献人辜尚达先生,是槟州首位华人甲必丹的后裔。
1869年,辜氏曾掷千金,设豪宴款待爱汀堡公爵。他的故居便因此被命为“爱汀堡之宫”,这琼楼玉宇巳经变成今日的槟州大会堂。领入居所的道路也称为公爵路,沿喷水池,跟着灰白行人道而走便是莱特街右道。
第四站 槟城高庭大厦
今 日的高庭大厦设有高等法庭。罗根纪念碑就在草场一隅。1869年荣逝的罗根,是一名足智多谋、博学杰出的律师及人类文化学者。这名能言善辩,无惧无畏的大
状师,他曾任《槟城宪报》编辑、同时贵为《印度群岛日报》和《罗根日报》的创办人,他的英明为后人立碑颂羡,永垂青史。
第五站 莱特街
路 的尽头便是莱特街CONVENT OF THE HOLY INFANT JESUS女修道院。这间学校是于1852年由一名法国修女传教团创建。校内另辟1793年建的法兰西莱特洋楼。这洋房可说是全乔治市最古老建筑物,它曾 于19世纪初成为槟城政府办公中心,而被易名为“政府大厦”。
“新加坡之父”莱佛士曾经于1805年至1810年间,在此担任槟州政府 副秘书。嗣后,女修道院便在该处为修女们增建一座教堂和修道院,同时也为无亲无故的孤儿建设孤儿院,同时也为学生们辟设宿舍和多间课室。这间矗立近乎一个
半世纪的学校,乃是全槟州首屈一指的名校和最古老学校。
沿修道院而行,可抵华盖街(LEBUH FARQUAR),越越天桥马路便是建于1860年的双观台屋顶雄伟壮观的建筑物CATHEDRAL OF THE ASSUMPTION大教堂。
第六站 槟城博物馆和画廊
抄 高等法庭而行,可以看到一栋前方建有了望塔的建筑物,这就是CATHEDRAL OF THE
ASSUMPTION教堂。您下一站就是免费入场的槟州博馆和画廊。博物馆只占了半个建筑物而巳,其东座建筑物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炸毁。屹立在博物院
前的槟州开端口鼻莱特铸像,是根据其公子,即“阿得雷特之父”威廉莱特手笔的画像而塑建。
大山脚雨林距离大山脚市区只有6公里。
博物院前 身是槟城大英义学,它建于1816年。 开放时间:星期一至日(星期五休息),上午11时至下午5时 · 第七站
圣乔治教堂 建于1818年的圣乔治教堂,位于华盖街和椰脚街(JALAN MASJID
KAPITAN KELING)的拐弯角头。此教堂是由罗拔史密斯上尉精心设计。这位军队工程师的一幅早年槟城油彩画杰,目前仍然悬挂在博物馆让后人追思。这栋根据印度马
德拉斯一间气势磅薄教堂设计的建筑物,是全国最古老的英式教堂。教堂前的纪念亭便是纪念终于1794年10月21日的槟城开端口功臣法兰西莱特。整座教堂仍 然保存着旧有风貌。
第八站 观音亭
您可沿着椰脚街的圣乔治教堂围墙而行,右方可见一座中国式斜顶古 庙。椰脚街经常保留为宗教信特区,这对槟城的多元文化社会尤为重要。
香火鼎盛,古色古香的观音亭,匠心独运,自出机杼。观音亭建于1800年前,其瓦顶冠脊,镶有一对栩栩如生的双龙戏珠精工雕琢,镶月裁云,堂皇瑰丽。善男
信女携老带幼沾香求神,络释不绝。每逢观音诞,观音殿前花冈石庭一年三次必演大戏酬神。
第九站 小印度
抄 椰脚街继前行,过了路边鲜花摊,可越过对面马路,进入吉宁街(LEBUH PASAR)便是乔治市闻名的“小印度”了。这里南印度商店和小摊档到处林立。鲜艳夺目、令人眼花撩乱的印度传统“沙礼”服、花冠、小饰物、雕塑或动听悦 耳的印度音乐,淮让您爱不释手,入宝臼总也不会空手归。
转右进入皇后街(LEBUH QUEEN),映入眼廉的便是马哈马里安曼庙。这间印度古庙建于1833年,入口处塑有栩栩如生,巧夺天工的神像与雕塑,迫真生动,雅俗共赏。
皇 后街的尽路便是槟城潮州会馆。这座建于19世纪的庙式会堂,大理石巨柱雕栋画梁,正门画有抹上镀金威武门神。由皇后街的尽路沿着牛干冬(LEBUH
CHULIA)拐右至交通灯处,再朝左行踏入椰脚可见到处林立的印度回教徒经营者的钱币兑换商店和金钻店,这类商店之多可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巍然耸立
于牛干冬和椰脚街交界处的是一间中药店。

第十一站 吉宁甲必丹回教堂
走过马路向左行将可游览以黄 色圆顶为头饰的吉宁甲必丹回教堂。这座建于1800年的古迹,乃是全槟城最古老及最大的回教堂。它原是长方形并附设长廊及斜脊屋顶,嗣后屡屡扩建。
1916年由回教和兴都教徒赠捐局礼而聘来英国建筑师,把这座教堂给髹上英国莫卧儿复兴色彩。往后所有依斯兰寺堂皇壮观的尖顶也由此应运而生了。
随着回教堂庭院向逆时钟方向而行,走向教堂后的沐浴区,再以古井附近为出口,便 可走出槟城的白金汉街(BUCKINGHAM
STREET),转左进入白金汉街后便可重回椰脚街。然后向南行可通达本头公巷(LEBUH ARMENIAN)。
第十二站 叶氏宗祠
进入本头公巷,近在咫尺便可一眺阿齐回教堂的尖顶,叶氏宗祠便座落在右方。左边另一角是咖啡茶馆,毗邻为“大伯公庙”。根据华人的信仰,大伯公是华人的福神。此庙前址为早年华侨私会党“大伯公”堂口的盘踞地。
第十三站 孙中山基站--庄荣裕
随 打铜仔街拐弯,在右方排列的单调矮楼店铺,是建自19世纪初页的历史遗产。此地曾是马来人和苏门答腊人集中区。19世纪中,华族侨胞才入乡随俗的在这里兴 建了当时算是领尽风骚的店屋。在右方建于1870年门牌120号,髹上浅蓝色漆油的便是“庄荣裕”,“庄荣裕”是取自业主的名字而立。
这 座故居仍保存着极具历史艺术的雕塑木帘和优美绝伦天窗的原貌。 “庄荣裕”曾在1909年至1911年期间,成为中国革命领袖孙中山国父督军施令基站,以及东南亚海内外参与反清复明使命的“洪门会”私会党聚首地。本邦 华侨皆大力支持孙中山反抗满州朝廷和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抬头。中国终于1911年成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孙中山先生众望所归,出任首任临时总统。
第十七站 龙山堂邱公司
走出回 教堂院子,向前直行进入大铳街(LEBUH CANON)。街道因槟城于1867年爆发大暴动时,一枚炮珠堕落路面,形成铁珠凹形窟窿而得名。这场大暴动是由于不同帮派的华人私会受到英政府压抑下火 拼所引致。随后,槟州内的海外华侨便与阿齐人互相结盟,抵抑随之到来的华侨移民。
左方可见一排建自1930年,并漆上上海灰泥的古式排屋。右方则是19世纪后期建的店屋。座落在大仓巷中间的古式祠堂便是全槟城历史最悠久及古老的龙山堂 邱公司纪念馆。
踏进两旁古楼排列的街道,转右前进便看到经过一番修茸的邱公司办事处,堂皇壮丽,仿清朝宫殿而立的邱公司大祠堂便随之映入眼廉。
占 地两万一千平方尺的邱公司,绝妙古今,红瓦雕塑、石狮龙柱如生,栋梁楹角,金装玉裹皆出自中国名匠八年手笔精心雕琢,金壁辉煌、瑰丽显目,令人叹为观止。
邱公司实是龙山堂乡团公会会址,祠堂分正中的“正顺宫”和两侧的“福德宫”及“治谷宫”。邱氏先贤早年皆来自中国福建省的海登新江,早在17世纪时,侨居 马六甲及初居槟城的邱姓乡俚,可说非幅则贵的华侨殷商。
至19世纪时,乡俚们自治姓氏村,支配着教育、经济、福利的乡团等活动,也是招待远方乡亲和收容苦力新丁集中营地。
邱公司建于1906年,当年正值邱氏亲俚的经济权势如日冲天,八面威风的风华年代。
如今邱公司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开放给古迹信托会会员和家属参加,游客则需通过组团安排。联络电话:604-2642631
第十八站 谢氏宗祠
谢 氏宗祠又称谢氏福候宫公司,如同邱公司和阿齐回教堂一样,矗落在一个只能通过窄巷而进的偌大庭院。扶门而入后,您淮会惊讶它竟然是一栋峻宇雕墙,五彩斑斓
的双层中国式庙堂,斜瓦大门廊,以英制狮头为饰,庙址范围虽小,但是草坪庭院清洁整齐,花团锦簇予人如沐春风的感觉。正方为宗祠办事处,内部装璜古朴,金 相玉质,冠冕堂皇,目不暇给。您可在办公时间,求淮登堂入室进入内堂参观。
第十九站 其他选择
走出谢 氏祠堂后,您将有多种选择,到回康华丽堡或者由海干街新路(LEBUH VICTORIA)巴士站乘车或直接走向海干街的名姓桥亦可。行程无拘无束,任君选择。
选择一: 返回原处,你可转左进入打铜仔街(LEBUH
ARMENIAN),然后再取道土库街(LEBUH PANTAI)。如您继续向北方走,便可见到康华丽堡。
选择二: 前往巴士公车站的,您可转左进入打铜仔街,然后转左取道土库街,再转右进入牛干冬(LEBUH
CHULIA)后,继向左转走入海干新路(LEBUH VICTORIA)便可抵达巴士公车站。沿途上,您将经过土库街的消防局及座落在牛干冬和海干新路交接的杨氏宗祠。
选择三: 绕道前往名姓桥的话,就继续沿本头公巷和打铜仔街(GAT
LEBUH ARMENIAN)向东行,直至抵达滨水区的海干街(WELD QUAY)。闻名遐迩的姓周桥就在此路的对面。“名姓桥”顾名思义是个姓氏家族麋居的海上村庄,屋基以柱子架起,蔚为奇观。海干街一带,共有六座姓氏村。 此村是于1880年以先贤姓氏各自为名。这里最具特色的首推姓周桥,无论孩童、老人家、小商、渔民和码头装御互人举目尽是。他们的住家就建在海上,以木柱 架高,道路和码头一样,都是以木梁搭建,独树一帜。

6. 伯公历史悠久 你所知的有哪些

伯益公又称“伯公”“伯爷公”、“伯爷”“老伯公”,原名伯益。中国民间信仰的众神之一,潮汕地区尤为突出,遍布潮汕地区的感天大帝庙供奉的就是伯益公,伯益神诞每年的农历3月29日。

伯爷公并非土地公:汕头等地不少人把“伯益公”说成是“伯爷公”,说“伯爷公就是土地公”。此乃“益”与“爷”谐音误读所引起之错。其实“伯益公”与“土地公”是不同的神。汕头老市区民间例俗有一年拜两次土地公之奇事,即以每年农历三月廿十九为伯公生,而以六月廿十六为土地公生,这是两神非一之佐证。在潮汕俗话中,“伯公无点头,老虎唔敢食人”是比喻人若没得到有权势者之支持批准,是不敢轻举妄动的。此话来自一则传说。相传大禹帝重用伯益,《辞海》载:“伯益。‘益’一作‘翳’。亦称大费,古代赢姓各族的祖先。相传善于畜牧和狩猎,被舜任为虞。他为禹所重用,助禹治水,有功,被选为继承人。禹去世后,禹子启即继王位,与启发生争夺,为启所杀。一说由于他推让,启才继位。”潮汕传说,伯益主持开山辟路时,制服了“山中王”老虎,让这兽王乖乖听话,便产生了“伯公无点头,老虎唔敢食人”这句俗话。民众把他称为“感天大帝”。因伯公是老虎的“克星”,所以潮汕古代民众为防虎害,确保人畜平安,常在山下筑“伯益公庙”,庙内主奉伯益神像,其造型是白须、持剑、骑虎的雄姿。伯公庙还由华侨传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

7. 余秋雨 大伯公 全文

其一

很难相信一座如此繁华的城市会放逐出一块如此原始的土地,让它孤零零地呆在一边。从新加坡东北角的海岬雇船渡海,过不久就能看到这个岛。

船靠岸的地方有三两间简陋的店铺,一间废弃的小学。小学操场上壅塞着几十辆破旧轿车,据说是由于年老从城市里退休下来的,但因性能完好不忍毁弃,堆在这里,谁想逛岛驶一辆走就是。车盖车身积满了泥灰,看来并没有多少人来麻烦它们。

往里走,就是密密层层的蕉丛和椰林了。遍地滚满了熟落的椰子,多得像河边的鹅卵石。荒草迷离,泥淖处处,山坡上偶尔能见到一两家人家,从山脚开始,一层栅栏,又一层栅栏,层层包围上去,最终抵达房舍,房舍并不贴地而筑,都高踞吊脚台上。背后屏挡着原始林,四周掩映着热带树,煞似一座小小的城堡。没见哪一座是开门的,也没见哪一座闪现过一个人影,满耳只是潮水般的鸟鸣。

这边山崖上露出一角飞檐,似有一座小庙,赶紧找路,攀援而上。庙极小,纵横三五步足矣,多年失修,香火却依然旺盛。供品是几枚染着艳色的米糕,一碟茶叶,一堆热带水果。另有一大叠问卜的签条挂在墙上。直眼看去,仿佛到了中国内地的穷乡僻壤,一样的格局,一样的寒伧,一样的永恒。小庙供的是“大伯公”,一切闯南洋的中国漂泊者心中的土地神。家乡的土地容不下他们了,他们踏上了摇摆不定的木船。但是,这群世世代代未曾离开过黄土地的轩辕氏后代怎么也舍弃不了心中的土地神,舍弃了,整个儿生命都失去平衡。因此,这儿也是大伯公,那儿也是大伯公,大大小小的土地庙一路盖过去,千万里海途蠕动着千万里香火。就这么一个弹丸小岛,野林荒草间,竟也不声不响地飘浮着一缕香火。这缕香火飘得有年头了,神位前的石鼎刻于清朝道光

8. 新加坡道教的介绍

新加坡道教早在1796年前,最早在新加建立的8道教庙宇,是位于小坡白沙浮马粒巴街供奉大伯公的顺天宫。

9. 大伯公什么意思啊

大伯公(大伯爷),一般指爷爷的大哥哥。大伯,一般指大哥。而大伯(大伯),一般指爸爸的兄弟姐妹家中年龄最大的亲哥哥(或者爸爸的兄弟姐妹家中唯一的亲哥哥)。
目前比较常见使用地区:两广、港澳以及海外粤语覆盖地区使用。港剧比较常见,如公主嫁到电视剧的第22集15:23秒有提到。对于年长的男人,在粤语里,一般尊称为“阿伯”、大叔、阿叔等名称。所以,粤语里大伯和阿伯的称呼是有很明显区别的。

10. 新加坡圣淘沙是沙滩吗

新加坡圣淘沙不是沙滩,而是新加坡的旅游胜地--圣淘沙岛。

圣淘沙岛被誉为最迷人的度假小岛,占地390公顷,有着多姿多彩的娱乐设施和休闲活动区域,素有“欢乐宝石”的美誉。而它曾经只是一个小渔村,被英国占领以后改造成为其军事基地,而后于1972年再次改造成一个悠闲美丽的度假村。

  • 中文名称

圣淘沙

  • 地理位置

新加坡本岛南部

  • 气候类型

热带海洋气候

  • 占地面积

390公顷

  •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 历史文化

最初的圣淘沙不过是个平凡的小岛,岛上居民以捕鱼为生,过着简单质朴的生活,体现着靠海吃海的传统生存方式。直到二战爆发,因为地理原因,小渔村突然变成兵家重镇,成为英国的军事基地,恬静的原生态味道被各种各样的军事设施冲淡,变得神秘而冷酷起来。1967年,当新加坡政府正式收回这个与本岛毗邻的小岛时,决定不但要恢复昔日小渔村的宁静,更要顺应它有利的地理条件、天然的美景以及丰厚的人文资源,将它改造成一个休闲度假的胜地。于是,给了它一个优美又不失大气的名字——圣淘沙!在马来文里,“圣淘沙”是“和平与宁静”的意思。1972年后,“圣淘沙”也成为了“完美度假地”的代名词。

圣淘沙岛原来的名字叫做死亡岛,因为那里以前发生过一场瘟疫,只有极少数的人活下来,后来某位王子在那儿建了一座宫殿,人们又渐渐的回到了岛上,并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圣淘沙。

  • 交通路况

外部交通

从新加坡本岛前往圣淘沙岛非常的方便快捷,而且有许多线路可以选择。进岛一共有五种方式,分别是缆车、轮渡、巴士、捷运(地铁)和出租车,由圣淘沙巴士穿梭于港湾巴士转换站之间。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入岛方式。

1.缆车:分为普通厢和玻璃厢两种,玻璃厢收费贵很多。缆车运行时间是每天上午8:30至晚上9:00,车票不包括圣淘沙岛门票。从花芭山(MountFaber)港湾第二大厦(HarbourFrontTower2)出发的单程缆车票:成人S$9.90;孩童S$4.50。来回车票:成人S$10.90;孩童S$5.50。玻璃车厢-成人S$15;儿童(3-12岁)S$8.00。

2.轮渡:开船时间为上午9:30至晚上10:00(周一至周五);上午8:30至晚上10:00(周六、周日及公定假日)。

3.巴士:乘搭公共巴士30,65,80,97,100,131,145,166,855在直落布兰雅路(TelokBlangahRoad)下车,再前往港湾巴士转换站。圣淘沙亮眼夺目的橘色巴士将带你前往圣淘沙岛。

4.地铁:乘搭东北地铁线(North-EastLine),在港湾站(HarbourFrontMRTStation)下车,再依照地铁站里的指示牌前往港湾巴士转换站。圣淘沙的橘色巴士将带您前往圣淘沙岛。

5.出租车:圣淘沙岛距离乌节路需约15至20分钟车程。

6.圣淘沙巴士:圣淘沙橘色巴士穿梭于圣淘沙岛和港湾巴士转换站之间。运行时间:早上7时—晚上11时(星期日至星期四);早上7时—翌日凌晨12时30分(星期五、六与公共假日前夕)。从圣淘沙岛出发前往港湾巴士转换站的末班车:晚上11时(星期日至星期四);翌日凌晨12时30分(星期五、六与公共假日前夕)。车资:S$1(请在圣淘沙接待中心[VisitorArrivalCentre]交付车票)。

内部交通

岛内有循环行驶的岛车,分为红线、黄线、蓝线。颜色不是指车身的颜色,而是在每辆车的前档处都有电子显示屏,根据显示屏上的指示来判断是什么线路,比如显示"yellowline"就表示这是黄线班车。颜色用以标示不同的线路,但所有线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进出岛的游客中心,非常方便。游客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旅游线路来选择搭乘岛车。

圣淘沙游乐园内有免费的捷运,一共设有4个站(海滩捷运站,英比奥捷运站,滨海捷运站,圣淘沙捷运站),但是想要乘坐免费的捷运就不要在圣淘沙站出站,因为出站后再进站需要花钱买车票(4S$/人),其他站则不用。

  • 主要景点

1. 海滩

西乐索海滩是众多沙滩排球迷的聚集地也是新加坡海滩排球盛行的发源地,其中西乐索海滩较为出名,是众多沙滩排球迷的聚集地。西乐索海滩宽而长的沙滩除了有咖啡座、沙滩酒吧与精品商店,还有许多户外活动设施如独木舟、滑水板、骑车与滑轮等,吃喝玩乐,样样俱全。适合全家大小共聚天伦的巴拉湾海滩设有多个小吃店、精品商店与具备无线网络的沙滩酒吧。

巴拉湾海滩最引人入胜的景点是横跨巴拉湾海面连接一方小岛的吊桥。吊桥的另一端是亚洲大陆的最南端,亦是亚洲最接近赤道的地方。踏过吊桥到亚洲大陆极南点可以眺望美丽的南中国海。喜欢在沙滩上度过宁静午后的人,丹戎海滩是最适合不过的。

海滩圣淘沙四面环海,拥有新加坡三个最美丽且各具风格的海滩—西乐索海滩、巴拉湾海滩与丹戎海滩。高耸的椰树,随风婆娑;稀稀落落的茅亭,更增添沙滩的南洋风情。海滩清澈明亮的海水与细腻柔滑的沙滩吸引了许多热爱沙滩与水上运动的人们。

2. 龙道

在圣淘沙,自然景色处处可见。鸟语花香也不时引来了各种野生动物,如孔雀、猴子和松鼠等。到英比亚山天然保护区的自然小径(NatureWalk)/龙迹小径(DragonTrail)一走,您将越过中级雨林来到英比亚山峰,鸟瞰美丽的海景与附近的岛屿。以缆车大厦(CableCarArrivalPlaza)为起点的自然走道,全程长1.5公里。沿着自然走道缓缓前行,不仅能够呼吸新鲜空气,享受大自然所散发的雨林多酚,还可以零距离观赏热带雨林的动植物。雨林间孕育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如能够捕食昆虫的猪笼草与能在极为恶劣环境中成长的香灰丽树。眼锐的人也可以捕捉在林中觅食的动物踪影,如长尾短尾猿、松鼠、热带蜥蜴与超过20几种的飞禽。与自然走道相连的龙道(DragonTrail)为周围葱绿青翠的环境增添了几许神秘的传奇色彩。游客可以在龙道上看见石龙与土龙双龙所留下的踪迹与其精彩有趣的神话。

3. 龟屿岛

又称PulauTembakul,即马来文山顶岛的意思,原来只是2片狭小的礁岩层,经过填土,已发展成为面积8.5公顷的岛上度假村。相传有只神奇的海龟为了拯救从遇难渔船跌入海中的2位马来族与华族渔民而化身变成了小岛,让渔民栖身。为了纪念海龟的义行,渔民在岛上建造了大伯公庙和马来神殿。每逢农历九月,成千上万的信徒皆纷至沓来,向岛上的大伯公进香朝拜,祈求一家人健康、平安与财运亨通。事实上,大伯公庙是某华族富商于1923年建造的,庙内供奉着能赐财、治病、镇海与消灾解难的大伯公与送子观音,据说十分灵验,因此吸引了许多香客。山脚下的大伯公庙是以中国传统式的红砖绿瓦建造,山顶上的三间马来神庙则极具马来风味。马来神庙供奉的是生于19世纪的虔诚回教徒与他的母亲和妹妹。许多信徒拜过了大伯公与送子观音后,还会不辞劳苦地沿着152级台阶拾级而上,向庙里的马来神祈求财富、姻缘、健康与家和万事兴。马来神庙也吸引了许多不孕夫妇前往参拜。与新加坡本岛相隔仅5.6公里的龟屿岛也因其蔚蓝的珊瑚礁湖、洁白的沙滩和宁静的环境,而深受游客欢迎。游客也可以在岛上的许愿井许愿和参观岛上的乌龟池。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94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38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034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93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52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34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987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847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14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