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预言是什么
❶ 女预言家万加季米特洛娃
万加出生于1911年1月31日,殁于1996年8月11日,住在保加利亚的佩特里奇市,葬于卢比捷的保加利亚圣佩特卡教堂一旁。
万加于12岁那年失去视力。她被一场强龙卷风刮起,找到她时发现还有一口气,可就是被石块和沙土盖住,沙子眯住了双眼,结果变成了瞎子。
万加于16岁开始为别人预言吉凶,一开始是帮父亲找被偷走的羊。她准确地描绘了藏羊的院子,说她曾梦见过这个院子。但正式给人预测祸福还是30岁以后的事。
万加由于自己准确的预言,从60年代中期已经名震世界。无数的人从西方和欧洲各地奔来找她。许多的人还是特地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兴冲冲赶来的。
范吉利亚·季米特洛娃是一位盲人,但她却能看到很多人的过去和未来,甚称奇人。她能指示人对症治病,警告他人避免将发生的灾难,帮忙寻找失踪人的线索。据说,她还曾预言到史达林的去世而遭到逮捕。而她这种神奇的预言能力据说来自于一位神秘的骑士。神秘骑士教她预言 季米特洛娃居住在保加利亚、马其顿以及希腊三国交界处的一个村庄,她在当地非常出名,愿意帮助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她能够指示人治病,警告失足犯错,还能寻找失踪的人。尽管她是一位盲人,但她能看到许多过去和未来的事情。 据说,她的这种预言能力是一位神秘骑士教她的。1941年1月的一个冷夜晚,一位身穿华丽铠甲的骑士出现在季米特洛娃生活的村子里,他进入季米特洛娃的房子后对她说:“灾难即将开始降临,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将死去。你愿意站在这里预言这一切吗?不要害怕,我告诉
你该怎样预言。” 当时的季米特洛娃已经30岁,其实在骑士出现之前,季米特洛娃就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一些能力。在她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她曾做过一些奇怪的游戏,比如将一些东西放到花园或者房子中,然后用手将自己的眼睛遮住,她能准确说出这些东西的位置。她还喜欢扮演“医治者”(指宗教方式给人治病的人)的角色,指示一些草药给她的朋友们拿去治病。
祈求上帝获得“千里眼”
季米特洛娃的生活十分艰难。“一战”期间,她父亲被保加利亚陆军征召入伍,母亲也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战后,她们一家的生活依然很困难。她的父亲有一个畜牧场,季米特洛娃不得不每天帮助运
送奶桶。
一天,一场可怕的暴风雪袭击了畜牧场。土块儿、树枝树叶搅和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涡流区,将12岁的季米特洛娃卷起,送到很远的地方。当人们找到她时,她的眼睛里满是沙土。随后,她失去了视力。季米特洛娃不断向上帝祈祷,尽管她变成了盲人,但是却获得了另外一种“视觉”——千里眼。 当她16岁的时候,季米特洛娃开始预言。她帮助父亲寻找被偷走的羊,她能够详细描述出小偷藏羊的那个院子中的情景。季米特洛娃也开始梦到一些悲惨的事件,而这些事件最后不幸都变成了事实。
预言史达林去世被逮捕 “二战”期间,季米特洛娃吸引了更多的信徒,很多人拜访她,希望得到他们亲戚是否还活着的线索,或者找到他们遇难的地方。季米特洛娃告诉人们怎样在战场上保护自己,怎样用草药、泥土以及蜂蜡治愈伤口,以及到哪找到丢失的东西。 但是其后不久,名声越来越响的季米特洛娃被投进了监狱,因为她预言史达林将不久于人世。但一年后,她就被释放出来,因为史达林真的去世了。她不想将领导人即将死亡和全球即将发生灾难的事情告诉任何人,担心吓到他们。 当她的哥哥参加游击队后,季米特洛娃曾哭着求他不要去,因为他将在23岁的时候被残忍地杀死。但是哥哥不相信她。同年10月份,哥哥被俘虏,在遭受残忍折磨后被枪杀。 季米特洛娃从不害怕死亡,她说:“我告诉你们,尽管人死后身体会腐烂,但是身体的另一部分,也就是灵魂不会分解,它会以另外一种更高级的状态继续存在。”
❷ 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是什么
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其官方语言有四种,包括汉语、英语、马来语、以及泰米尔语。马来语为新加坡的国语,英语是新加坡人的第一语言,华语(母语)为华人间的通用语言。
新加坡共和国为一城市岛国,位于马来半岛南面,由新加坡岛及其附近小岛组成,地当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
交通发达,行政中枢新加坡(市),是东南亚最大海港,附近国家所产的锡、橡胶、石油等大多经此转运,也是联系亚、欧、大洋洲的重要国际航空中心。有造船、橡胶、食品等工业。
(2)新加坡的预言是什么扩展阅读:
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政治体制实行议会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国土除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之外,还包括周围63个小岛。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促进种族和谐是政府治国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着称,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属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高度依赖美、日、欧和周边市场,外贸总额是GDP的四倍。根据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
新加坡为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亚洲主要转口枢纽之一,是世界最大燃油供应港口。有200多条航线连接世界600多个港口。根据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的数据,截至2014年年底,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上升4%至3390万TEU,名列世界第二位。
新加坡拥有8个机场,其中新加坡樟宜机场及实里达机场是国际民航机场,其余则用于军事用途。樟宜机场占地13平方公里,拥有3个航厦和两条跑道。由新加坡民航局营运,主要有新加坡航空公司及其子公司胜安航空、新航货运和酷航等。
❸ 世间所流传各种大灾难预言的说法是真的吗
问:请问 答:那我先要问两个问题,看相算命先生说一个人的命运,你说是真的吗?真有命运吗?风水先生讲地理风水,是真的吗?谚语有句话说的很好,“信则有,不信则无”,那你到底是信还是不信?确实有人信,有人不信,中国外国都一样,有人相信,有人不相信,相信的人也不在少数,不信的人也很多。那到底有没有?我们看看佛法里所说的,佛法讲因果,《十善业道经》上讲的很清楚,中国道教《太上感应篇》一开头就讲这个问题,“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佛肯定这个事实。 所以极乐跟我们娑婆世界有没有差别?给诸位说,毫无差别。大经里面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成佛”,那我们跟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有没有差别?说真话,没有差别。没有差别里面他起了差别,差别怎么起来的?世尊说得好,“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就说明原因了。我们跟阿弥陀佛、跟释迦牟尼佛的差别在哪里?他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我们现在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这就是说明,他是个没有分别妄想执着的佛,我们现在是有妄想分别执着的佛,都是佛,不一样。我们要是把妄想分别去掉,放下、舍弃掉,你跟阿弥陀佛、跟释迦牟尼佛就没有分别,跟《华严经》上讲的毘卢遮那佛也没有分别,完全一样;智慧一样,德能一样,福报一样,确实没有差别。 你今天为什么不肯放下?佛讲得很好,放下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执着,你就叫阿罗汉,阿罗汉放下了三分之一;再把分别放下,你就成菩萨,菩萨放下了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那三分之一是妄想;再把妄想放下,你就成佛了。所以你要问,我怎么修行?修行没有别的,就是放下,放下才叫真正修行功夫,放下就是,为什么不肯放下? 我是刚刚接触佛法的时候,因缘很殊胜,遇到章嘉大师,头一天是我一生当中第一次见出家人,就是见他。我就向他请教,我说佛法好我知道,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很快就能契入?他就告诉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看得破是明了、是智慧,放下是真功夫,就真的回头了。怎样看破?要放下,你才能看破,然后看破帮助你再放下,放下帮助你再看破,就是这四个字,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离不开这个原则,离开这个原则就不能成就。所以这是修行的总纲领、总原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修行证果就是这么成就的。看破是真学问,放下是真功夫。 所以只要你放下一切的恶念,不善的念头、不善的言语、不善的行为,灾难就没有了。大乘经里面佛说得好,水灾,你看现在报纸上常常报导,南北极的冰在加速度的融化,这是大灾难。联合国在前几年发布了一个讯息,说二一00年,也就是说,今年是二00六年,再过几天就是二00七年;换句话说,还有九十三年,九十三年之后地球上再也看不到冰了,冰这个名词变成历史上的名词,冰没有了。冰没有了,诸位知道,这问题很严重。海水上升,要上升七十米,预算水要上升七十米,全世界靠海岸的都市统统被淹了,这是大灾难。 为什么会有这个灾难?佛说贪心。贪心所感得的是水灾,瞋恚感得的是火灾,愚痴所感的是风灾,心里头不平,不平所感得的是地震,这是佛讲的。你看这个天然灾害,如果我们没有贪心,冰就不会融化,水又会结成冰;我们没有瞋恚,就没有火山;我们没有愚痴,台风、飓风都没有了,龙卷风都没有了;我们没有不平,心平气和,地震就没有了。你说是不是《感应篇》所说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我们看看灾难有没有?好像是有,为什么?走遍全世界,哪个地方的人没有贪瞋痴慢?贪瞋痴慢要到饱和点,这个事情就麻烦了,什么灾难都会出现。 所以我们学佛的人,甚至于世界上许多宗教徒,认真修行的人都是在化解灾难。确实古人讲的,一百个当中有一个修行人,灾难都可以把它摆平,虽然不能消灭,会减轻,百分之一。这个比例在今天做不到,在我想大概一万人当中有一个善人,这大概还差不多,应该有这个数字。真正发心,把自己学习的功德回向祈求世界和平,会有效果。 我们过去看日本江本博士他做了个实验,日本的琵琶湖,非常大,像海一样。靠近岸边上有个小的海湾,湖的湖湾,二十多年因为水流不出去,死水,所以水很臭、很脏,走到那边的人都是掩着鼻子而过。他就在那个水边上做了个实验,找了三百五十个人,请了一位法师,好像九十多岁的一位老法师,带领大家祈祷一个小时。集中意念,大家起一个念头,念什么?“湖水干净了”,就念这一句,湖水干净了。三百五十个人一起念,念了一个小时,三天之后湖水真的干净了。所以日本的新闻报纸都大力的报导,从来没有方法解决,它怎么自己干净了。而且继续保持着半年,半年之后又不行了。祈祷的力量你看看,三百五十人一个小时,能够叫它保持半年,就很难得了。如果每个月祈祷,那不就永远干净了吗? 我们从这个道理来推论,引申来说,如果我们全世界的这些善心人士,一万人当中有一个,那也就不少了,七十亿人也相当可观。我们这些人能够真正觉悟,每天做祈祷,希望世界和平,冲突化解,真的会有效果。这是很值得提倡的,真正能产生效果。我们现在国家地区多灾多难,我们学佛的人、修道的人,甚至于其他宗教,哪个不祈求社会安定,地区灾难能化解?都有这个意愿。所以,虽然有人讲灾难怎样,我看都化解了。 二000年那时候我住在新加坡,法国十六世纪诺查丹玛斯的预言,这是世界上的人都很相信的。四百年前他讲世界末日在哪一天?在一九九九年的年底到二000年,这是世界末日。那一天平平安安过去了,没事。好像过了几个月,三、四个月,那边有个天主教神学院院长讲了一句话,说明明这时候世界末日现前,怎么会没事?非常怀疑。有人把这个讯息告诉我,我说你可以把话传给他,为什么没事?因为这桩事情,四百年来全世界人都知道。我相信在一九九九年、在二000年,全世界的宗教徒都为世界和平祈祷。我们从琵琶湖这个例子来看,真的有效果,它就化解了。现在又过了六年,今年二00六年,都没事,于是人都不相信了,造业、干坏事的念头又起来。起来,现在好像灾难愈来愈严重,愈来愈明显。只要这个世界,佛家讲的好,境随心转,境是环境,环境是随着人心转的,人心善,它就变善,人心不善,它也不善,境随心转。 所以哪里有灾难不要跑,逃不掉,在劫难逃。怎么办?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灾难就化解了,这才真正叫消灾免难,到哪里逃?说是要挖很深的地洞,地洞也没有用,像海水淹掉了,你永远在海水底下,你能活得了吗?没用处。所以,真正消灾免难是断恶修善。不要怕死,我们救自己,还要救别人。怎么个救法?就这四句话就能救,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这才是真正的化解灾难。什么样的预言,听了我们可以做参考,我们加功用行,格外努力来认真修学,灾难可以化解。又何况佛经上告诉我们,共业里面有别业,有不共业,任何一个灾难来的时候,有人不会死完,还会有一些。那不是幸运的,他有不共业,共业里头有不共业。我们人只要好好的,纵然造作罪业,改过自新,都是好人。(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十六 2006/12/1) 其他相关文章
❹ 被称为是政坛“预言家”的李光耀,迄今他到底有哪些预言成功了呢
李光耀预言的“我国在是太平洋的对抗会占上风”,“中美并不是美苏的零和游戏关系”,“日本正在走向平庸”,“两岸统一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习应该属于曼德拉级别的人物”,“中国的未来是很难预测的”。这些都应该说是应验的。
五,习应该属于曼德拉级别的人物。李光耀对于习的评价是非常准确的,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来看,他的预言也是很对的。
六,中国的未来是很难预测的。这个观点也是一些小国家对于现在强大的中国的疑虑。虽然不算是准确的,但是也是很值得反思的,让国家更透明,未来会具有确定性,这估计不仅仅是世界的愿望,也是我们国人的愿望吧。
❺ 年初时英媒提的这十大预言有多少实现了
英国《每日邮报》特约分析师在2015年年初的时候,对今年的科技行业发展趋势作出了十大预言。那么,在2015年即将过去的时候,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十大科技预言到底有没有实现。
1、移动支付迎来变革
预言内容:随着Apple Pay的推出,2015年的形势将发生改变。用户可以将信用卡信息存储到新iPhone上,用iPhone在付款台完成支付,支付时利用指纹扫描仪进行身份验证。
实现状况:2015年3月7日,苹果支付服务采用近场通信技术,用户可用苹果手机进行免接触支付,免去刷信用卡支付步骤。用户的信用卡、借记卡信息事先存储在手机中,用户将手指放在手机的指纹识别传感器上,将手机靠近读卡器,即完成支付。
不过,虽然技术上的预言实现了。但是,Apple Pay在美国市场一直未能得到快速普及,部分原因是缺少推广,接受Apple Pay的零售店终端有限。而且即便已经与国内多家银行达成合作协议,不过2015年的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依然被支付宝、微信牢牢控制。
2、比特币走到十字路口
预言内容:去年2月,这个加密电子货币遭受重创,由于对其安全性和缺少监管感到担忧,比特币的价格将会直线下降。
实现状况:2015年年初比特币价格升至150美元左右,随后数月的发展并不积极,稳定在200美元左右。最急剧的变化发生在11月初,汇商曾报道11月4日比特币单日涨幅达20%,最高飙升至500美元,之后徘徊在400美元左右,有消息指出这是因为中国交易者用于“MMM”的社交诈骗网络而刺激了比特币价格。目前来看,比特币并没有走到十字路口,反而保持着比较乐观的势头。
3、智能手机还将变大
预言内容: 2014年,手机厂商纷纷推出尺寸更大的智能手机,苹果推出了5.5英寸(约合13.9厘米)的iPhone 6 Plus,谷歌和诺基亚则推出了6英寸(约合15厘米)版本。更大的屏幕更适合玩游戏、看视频和上网冲浪,分析师表示这种趋势还将继续。
实现状况:8月30日,外媒PhoneArena对近几年来在手机屏幕尺寸方面的偏好做了一项调查统计。结果显示,5-5.5英寸之间的手机被认为是可移植性和观看体验的最完美平衡点,其得票率为43%。另外,5.5英寸以上手机产品的得票率仅为4%。这也难怪国内一些厂商跟风退出5.7、6英寸、6英寸+的手机会遭遇惨败。
4、平板电脑逐渐退烧
预言内容:据预测,iPad销量将保持在较低水平,采用Windows和安卓系统的平板电脑表现更好一些。这一年,Apple的iPad Mini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说明可能很快就要下架。
实现状况:根据IDC指出,2015年第三季度全球平板设备出货量为4870万,总出货量同比下滑12.6%,已经连续4个季度下滑。12月8日消息,据市场调查机构1010data Ecom Insights Panel提供的2015年10月平板电脑在线销售数据报告,微软Surface系列的巨大成功使之首次在今年10月超过苹果iPad,成为了全美在线销量最高的平板电脑设备。不过,由于2015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有可能较去年下滑8.1%。以三星为代表的安卓系统的平板电脑并没有取得明显的增长。
5、智能手表继续完善
预言内容:苹果智能手表将在2015年初登陆市场,智能手表市场将发生巨大变化。相关技术和软件不断进步,外观设计也将进一步完善,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实现状况:Cnet编辑总结了2015整个智能手表市场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其中Apple Watch无疑是最为成功的,在做工、佩戴感、深层次运动监测、沟通性方面均不断完善,再加上苹果的品牌号召力,可能是很多用户的首选。不过,它的电池寿命是一个问题,并且基本上无法解决。
6、智能眼镜陷入尴尬
预言内容:谷歌曾力求让谷歌眼镜这种头戴式电脑成为主流,但现在已经悄无声息。谷歌眼镜甚至成为“侵扰”的一个代名词,并导致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对谷歌眼镜丧失兴趣。
实现状况:谷歌的智能眼镜“谷歌眼镜”第一代胎死腹中,新团队接收后正在开辟第二代。日前第二代产物爆出一些动静,据美国科技旧事网站“The Information”报道,在此中一款面向通俗消费者的产物中,团队将会打消镜片,让谷歌眼镜变身成为智能耳麦。
7、虚拟现实渐成主流
预言内容:2015年,我们将迎来索尼的Project Morpheus——可以与PlayStation 4连接在一起,以及具有开拓性的Facebook Oculus Rift。虚拟现实技术给沉寂式游戏和娱乐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实现状况:虽然,2015年,国外有Facebook收购OculusVR,有索尼投入的Morpheus设备,亦有HTC携手三星布局VR,它们已经成为目前VR行业的领头羊;在国内,也有诸多企业投身于VR市场。但是,据调研公司JuniperResearch今日发布报告,对2016年全球科技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报告指出,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只是吸引了科技爱好者的极大兴趣,但明年该技术将逐渐走进主流消费者市场。
8、电视未来将是网络
预言内容:广播电视网的老板不能继续忽视网络技术,电视的未来将是网络,2015年将达到一个临界点。
实现内容:9月3日,据国外媒体报道,阿里巴巴集团已在特定型号的天猫魔盒上推出了Tmall Box Office流媒体视频服务,向用户提供中国和海外电影和电视剧。而在今年10月份,为了削弱苹果Apple TV和谷歌Chromecast的渠道实力,从而使自身产品的竞争力更强,其在流媒体视频服务领域的战略主要是建立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亚马逊表示将不允许这些产品有新品上架。
9、Uber继续大爆发
预言内容:私家车打车服务应用Uber正加速扩张,继续激怒出租车运营公司,同时也给世界各地的监管部门提出难题。对于汽车共享服务Uber X,监管部门最担心的是安全性。
实现状况:12月4日消息,据外媒报道,美国第二大打车应用Lyft、中国打车应用滴滴出行宣布与印度打车应用Ola Cabs和新加坡打车应用GrabTaxi战略结盟,已对抗Uber在全球市场的快速扩张。业内人士指出,上述四家资金充沛的初创公司宣布结盟,事实上是承认他们在各自市场的增长已经触及天花板,而且也间接的承认Uber在全球市场的扩张已经给他们的业务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此外,今年11月,Uber中国宣布与太平财产和太平资产达成战略合作,太平财险将为Uber中国定制保额为100万人民币的新型“乘客意外险”,在分摊Uber乘客风险的同时,填补了Uber乘客意外险的空白。
10、Facebook快速增长
预言内容:尽管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的一些古怪想法让投资者感到惊吓,但这家社交网站仍将保持蒸蒸日上的势头。
实现状况:BI中文站 12月12日报道,Facebook社交平台用户群的快速增长预示着,在长期发展中,Facebook依然蕴含着大量的业务增长机会。现在,Facebook、Facebook Groups、Messenger、WhatsApp以及Instagram的月活跃用户分别达15.5亿人、9.25亿人、7亿人、9亿人以及4亿人。
最后,总的来说,虽然英国《每日邮报》关于2015年科技行业的十大预言没有一一命中,不过大部分预言已经实现或者在今后有可能实现。而且没有实现的预言,更体现出了科学技术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整个行业的朝夕万变。由此,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❻ 亚洲小国新加坡怎么发展起来的
1965年新加坡的独立新加坡不大,国土面积仅618平方公里,人口却有217万(1992年数据)。既无矿山又无农田;几条小河最长的也不过15公里,而且无鱼可捕,利用价值极小;饮水要靠马来西亚提供。所以,当新加坡在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时,许多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都预言,没有资源、没有市场的新加坡将很难生存下去。然而,担任总理的李光耀却不气馁。一上台便和他的同僚们分析新加坡的地理环境和当时的世界形势。他们在仔细地研究了瑞士和以色列这两个在人口和面积上与新加坡相似的小国经验后,得出的结论却相当乐观:新加坡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又是天然的良港,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完全可以实现繁荣和强大。
当然,李光耀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新加坡工业落后,仅限于对转口产品的初级加工工业和为港口服务的机械、车船修理等小型工业,经过二次大战日本侵略者的破坏,整个新加坡满目疮痍。
新加坡面临几乎没有工业又缺乏发展条件而且人口密度高的困境,新成立的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解决就业问题。只有解决了就业,人民的收入才有保障,人民的生计才有着落;只有解决了人民生计,社会才能得以稳定,经济发展才有保证。而要求得经济的长足发展,则必须改变殖民的、畸形的经济结构。由单一型经济发展成多元化经济结构。在这种认识下,李光耀政府推行以迅速实行工业化为主要内容,以多元化经济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战略。
1959~1967年为第一阶段,经济处于恢复阶段。新加坡政府以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进口替代”工业为重点,以此来改变单纯依赖于转口贸易的畸形经济结构,发展多元化的国民经济,并借以解决就业问题。
1968~1979年为第二阶段,经济处于扩张阶段。新加坡由“进口替代”转向发展出口工业化时期,也是新加坡经济的起飞时期。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迫使新加坡政府在经济发展战略方向上作出新的选择,实行“出口导向”方针,即利用外部经济力量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以此带动外贸、交通、通讯、金融等行业,实现经济高速增长。
到1979年,李光耀执政已是第20个年头。在工业化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新加坡的国民经济结构起了根本性变化。新加坡城市也从一个落后的殖民地都市变成了一个人均国民收入达8291新元,仅次于日本的闻名遐迩的新兴工业国家。
1979~1986年是第三阶段,经济处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时期。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处于滞胀状态,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展中国家也竞相走上工业化道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原有优势逐渐丧失。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如果继续以大量劳动密集型工业存在下去,势必处于不利地位。审时度势,新加坡必须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1979年7月,新加坡政府提出了为期10年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鼓励发展技术集约型工业,采用先进技术以提高工业企业的技术层次,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对此,李光耀充满信心,他认定:“新加坡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定会成功。”
1980年是新加坡经济发展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05亿美元,人均收入达4600美元,这时新加坡经济已被世界确认为战后亚洲经济奇迹之一。1981年,新加坡政府根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精神,制定了“十年经济发展计划”,新加坡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虽然有石油危机的冲击,新加坡经济仍取得一定的进展。并且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出现经济衰退时,新加坡的发展是首屈一指的。
从1959年李光耀执政到1992年退出政界的几十年中,新加坡的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与令人瞩目的成绩,它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59年的19.68亿新元增长到1992年的644.2亿新元,增长了32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59年的404.5美元增加到1992年的14714美元,增加了35倍。以建立多元化经济结构为中心的经济战略得到了较好的实现:从一个以转口贸易为基础的、殖民地的、畸形的经济结构转变成了一个以制造工业为中心,商业贸易、交通运输、金融、旅游与国际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多元化经济结构;制造工业内部结构也从一个以初级产品初步加工与为港口海事服务的造船修船、机械工业为主的结构转变为一个以电子电气工业、炼油工业、工业用化学材料工业为中心的门类比较齐全、生产技术比较先进的制造工业体系;贸易结构从以转口贸易为主转变成为以出口本国工业产品为主;在原有的转口贸易与自由港的基础上,目前新加坡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航运等国际服务中心。纵观几十年经济的发展,新加坡成功地由“虾”变成了“龙”。
“如果诺贝尔奖设最佳国家领导人奖的话,李光耀一定是得主,而且可能不只得奖一次。”这是香港《亚洲周刊》罗伯特?乌德卢在1984年11月对李光耀的赞语。
❼ 新加坡的语言是什么
新加坡的语言是英语、马来语、汉语、泰米尔语。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是着名的国际化贸易的中心点,长期以来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群。而语言作为必备的交流方式,在新加坡就显得愈发重要。
语言特点
对于新加坡来说,国民的近七成都是华人,也就意味着汉语应该是新加坡的第一大语言,但事实却不是这样。以汉语作为母语的家庭越来越少,处于政治和经济原因,新加坡采用双语教学,要求所有的公立学校的学生必须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把各自的母语作为第二语言。也就是说,华人学生必须学习英语和汉语,马来学生要学习英语和马来语。
现在的新加坡,国语即马来语是象征性的,只在国歌歌词和军队发号施令中使用;英语是工具语言,是获取英语世界知识的工具,“谋生的工具”;母语是文化语言,传承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❽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逆袭史和神预言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8分钟
文/晏凌羊
01
李光耀管的地盘——新加坡——面积真的好小、人口也好少。
我们去新加坡 旅游 的时候,感觉这个国家还没有广州一个市大,想想都觉得“很好管理”。
在中国的话,李光耀就是一个市委书记,但因为新加坡是独立国家,所以,李光耀成为了新加坡的“国父”。
李光耀的逆袭史,读来挺传奇的。他祖籍广东梅州,早些时候曾祖父下南洋,定居在了新加坡。
李光耀的爷爷李云龙,在新加坡奋力打拼,经营船务公司、做橡胶生意,成为当地一个大家族。
李光耀的爹李进坤是家族里的大儿子,却也是个纨绔子弟,沾染赌博等恶习。
李光耀从小崇拜爷爷、鄙视老爹,好在他妈比较强韧,爷爷也比较给力,所以,哪怕家道中落,他也接受了很好的西式教育,16岁就考上了剑桥大学。
李光耀是第四代移民,家里人讲的是英语和马来语,不会说汉语。当时新加坡还是殖民地,所以,他还曾经因为自己不会说话语而在当地华人圈受过歧视。
二战爆发,李光耀学业中断,只能回家。
珍珠港事件后,日本大举入侵东南亚,也占领了新加坡,李光耀作为抗日积极分子也被追踪。但他很聪明,借这机会精进日语,并凭借着流利的日语和英语,成了一家报社的日文翻译员,既能养家糊口,又能了解世界局势。
日本宣布投降后,李光耀为了再考剑桥大学回到学校读书,并在这里认识了妻子柯玉芝。
两人双双考上剑桥,并于1947年在英国登记结婚。
李光耀在剑桥学的是法律,学成回国以后就在新加坡开了律所。当时,新加坡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援用的是英国的法律,他也通过帮人打官司声名鹊起,积累了一定的政治声望。
1954年,李光耀成立了人民行动党,并任秘书长。次年,他参加立法议会选举,却因为他不会读写中文,被认为他没资格代表华人选民。
李光耀气得要死,制定了疯狂的学中文计划,把中文学得贼溜,后来还是当上了立法议员。
当时,英国殖民统治已经衰弱,新加坡抓住机会于1959年宣布独立,年仅35岁的李光耀当选成了新加坡第一届自治政府的内阁总理。
独立之初的新加坡,哪方面都不行,他一直希望能与马来亚合并成立“马来西亚”。
经过多方努力,1963年,新加坡和马来亚合并成为马来西亚联邦。但合并后,因为马来西亚的种族沙文主义导致新加坡人广受排挤,所以,1965年新加坡脱离联邦,宣告独立。
新加坡当时能独立,完全是由于马来西亚当局出于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和中国干涉别国内政的忧虑,而强行把新加坡踢出马来西亚的。
当年的李光耀和他领导的人民行动党,为了留在马来西亚曾经多次请愿,新加坡真的独立以后,李光耀曾嚎啕大哭。
独立的时候新加坡就是个弹丸之地,没有自然资源,没有工业,传统的港口贸易日趋式微,内部有民族冲突和暴乱的威胁,而旁边还有随时可以切断新加坡供水的马来西亚和虎视眈眈的印尼。
这么小的地盘,想要成为独立国家,在强国如林的地球上怎么博生存嘛。穷则思变,李光耀开始想办法,发誓要把新加坡建设好。
新加坡太小,如果再发生战争,几分钟就被打下来,所以,李光耀先是寻求国际 社会 的承认,加入联合国——这样,别的国家若是皮痒了来打你,就是侵略,道义上就站不住。
紧接着,他抱上英国大腿,成为英联邦成员国。虽然英联邦是个松散的组织,但哪个国家想要打新加坡,也得给老英国几分面子吧?
他还向侵略过这块土地的日本学习管理。
新加坡虽然也被日本侵略过,但他们对日本的感情和我们中国人不一样,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移民,那里本来就不是他们的地盘,而且日本侵略时间不长、烈度较小,所以,他们比较容易原谅日本
与此同时,李光耀向以色列学习全民兵役,组建了武装部队。
在外交方面,他向瑞士学习,在外交上搞中立,在国际 社会 上不惹事、不树敌,一门心思发展经济。
几套组合拳打下来,李光耀觉得被大国侵略的可能性变小,于是,他着手发展经济。
那时候,中国忙着搞十年浩劫呢,李光耀觉得向西方学习和靠拢才是新加坡实现逆袭的路径,于是,他强令学校进行英语教育,取消传统华语教学,开始发展轻工业、外贸、金融、港口经济。
在执政中,他注重打击腐败,赏罚严明,新加坡一时政治很清明,像违法之后“下不为例”的这种事情绝不可能在新加坡发生,因为犯法的人一被抓到就要罚,罚到你怕。
到底是小国,人口又少,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新加坡慢慢变得繁荣了起来。当然了,亚洲四小龙之所以能迅速繁荣强大起来,主要还是因为赶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契机,而且当时的中国还没有搞改开。
中国一搞改开,李光耀又敏锐地察觉到东方大国即将崛起,马上在全国推行讲华语运动。
在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新加坡不仅解决了一系列内忧外患,在经济上完成了从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的转变,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国际地位(新加坡人民去全球170多个国家免签)。
新加坡的法制健全程度、 社会 能见度和公平度、城市宜居度、民众的富庶程度也令人叹服,至少我个人还是蛮喜欢这个国家的。
李光耀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很牛逼的创业者,只不过,别人把一个企业搞起来了,而他搞的是一个国家。
新加坡之所以能创造这些了不起的奇迹,当然不能只归功于李光耀一个人。
一个弹丸之地能创造这么了不起的奇迹,当然得靠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因素的成全。
天时的话,战后五十年本就是各个国家飞速发展的五十年。
地利方面,新加坡拥有两项别的国家不具备的优越条件,想不富裕都难。
一个是马六甲海峡每年的海峡通过费用以及港口贸易,给新加坡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入。
还有一个原因是新加坡周围都是穆斯林国家,在伊斯兰教义里面,存款借款收取利息都是不允许的,因此,这些国家的资金,总要找一个能给年利息的来往又方便的安全度高的地方,恰巧新加坡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而然地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人和方面,李光耀的政治思维非常西方化,他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加之新加坡华人占多数,这些华人本就素质相对比较高又很团结勤奋,决策者和民众一起努力建设这个人口比不多的国家,发展起来非常容易。
02
2005年,李光耀让自己的儿子李显龙成为了新任总理 (第二任总理吴作栋实际上是听李光耀话的,只是一个中间的权力过渡人) 。
这个儿子,相比老爹,政治格局就比较一般般。
本来,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在国际关系上不站队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结果呢,在中国南海和TPP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美日搞出来围剿中国的,后来特朗普把它废了) 问题上,他公开选择与美日站队,跟中国关系不大好。
2013年,李光耀出版了着作《李光耀观天下》。在书中,他预言了几点:
第一、未来欧元区将解体;
第二、美国不再强大;
第三、日本会慢慢走向平庸,
第四、印度的经济发展不起来;
第五、中国强大才是常态;
第六、不确定新加坡是否还会存在。
现在我们感觉他的预言好像慢慢成为现实——新加坡也许还会存在,但不一定会以“李家的新加坡”的形式存在。
2015年,李光耀去世,享年91岁。
2016年,中国—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正式开航,后来又与马来西亚在马六甲共建港口,新加坡以前依托马六甲的港口优势“凉凉”了一大半。
而且,风水轮流转,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势头出现颓势,而中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崛起。
2017年,李显龙也跟自己的弟弟、妹妹闹起了遗产纠纷,李家在新加坡的政治声誉进一步下降。至于这场内斗能否将李家的政途掐断,咱们未来再看。
反正,在我看来,每一个某家王朝,都是一个家族公司。
有个强有力的大人物制订好规矩且大家都愿意遵守,家族公司就兴旺发达。若不是,就很容易翻车。
家族公司也好,非家族企业也罢,世界是属于“聪明人”的,而不是“集体中的人”。
话说李光耀在新加坡被称为国父,但马来西亚华人是非常反感李光耀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马来人心理不平衡。
马来西亚上一辈华人认为,李光耀抛弃了吉隆坡、槟城等地的华人自己搞了独立,而且后来让新加坡华人过得那么好,而马来西亚华人虽然有钱但不得不跟马来人、印度人生活在稍差一点的马来西亚国。
马来西亚、印尼的传统华人,大多以自己的中国文化自豪感,对在传统文化上已经很苍白的新加坡人,也是持鄙视态度的。
当然了,新加坡人轻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华人们,主要是因为他们过得不如他们好。
新加坡人对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的态度也很矛盾,一方面奇怪中国人怎么变有钱了,一方面又不大看得起中国人。其实,往上数三代,新加坡人也只是“洗脚上田”的传统华人而已。
事实上,新加坡对马来西亚也有所忌惮,因为自己本国土地太少,粮食果蔬甚至水源都需要马来西亚供给。
也许也是因为这种危机感,让新加坡自己开始建坝拦截新加坡河的河水,以便将来用作饮用水源。
为了遏制新加坡港口贸易,中国和马来西亚达成协议在马六甲海峡联合建港口,新加坡对此比较反感,而马来西亚人则感到欢喜鼓舞。
马来华人希望中国能越来越强大,自己的国家也越来越强大,好让新加坡人别再那么拽。
以上。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END--
PS:图片全部来源网络。
❾ 新加坡的母语是什么
新加坡的母语是马来语。
自新加坡独立以来,政府一直采用英语作为不同种族社群之间的主要通行语和教学语,并将之定位成“第一语言”,新加坡宪法及法律也以英语书写,在法院中,使用英语以外的语言也会翻译成英语。
语言使用情况:
2020年,在新加坡公民与永久居民中,五岁及以上者有接近一半的人最常用的语言为英语;近一半的新加坡华人、约四成马来人及约六成印度人在家中最常用英语,同时在十五岁及以上者中有约百分之十五没有英语读写能力。
百分之七十五左右的新加坡人能使用两种及以上语言,大多为英语及其它官方语言,不过在流利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异。由于曾经受到英国的管理,新加坡英语也多以英语为标准,新加坡式英语则介于标准英语与皮钦语之间,但政府并不鼓励使用新加坡式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