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为什么能当上新加坡国父呢
1. 为什么李光耀在新加坡被视为国父
国父,西方称之为“Father of the Nation”或”Pater Patriae“,或谓“国家先贤“,通常是给予某一国家(民族或政权)奠基者的尊称。
中国现代“国父”一词,可考证的最早出处是清代学者梁廷枏的着作——《海国四说》,书中提及美国总统华盛顿逝世时,举国称其为国父,意指对于当前国家政权缔造有特殊贡献之人。在国际上,国父最早出现于在公元前10世纪初的古罗马共和国和公元一世纪前后的罗马帝国时期,当时的罗马皇帝被象征神话权力的宗教元老院授予国父称号,以表彰其为国家成功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的功勋。及至后来全球化汹涌澎湃的大规模反封建、反奴役、反殖民统治、争取民族主义独立运动等过程中,“国父”的称号渐渐有了双重意义:
以彰显其独立运动的合法性;
以作为父爱主义的象征,汇聚民望。
其中:反封建代表人物如中国的孙中山先生;反奴役的代表人物如南非“国父”曼德拉先生;而反殖民统治、争取民族主义独立运动的代表人物更多,着名的如:印度国父”圣雄甘地“、越南国父胡志明、美国”乔治·华盛顿“、玻利维亚的西蒙·玻利瓦尔等等。
虽有些许不足和争议,不过,纵观李光耀一生的所作所为,他予以新加坡这个国家以独立,建国后又长期执政,并且亲自领导整个国家走上繁荣富裕强盛之路,因此,他被尊称为新加坡的“国父”毫不过分。
2. 李光耀到底做出了什么贡献为什么国际上这么多人都尊敬他!
1、李光耀执政及继续发挥影响力期间,新加坡人均GDP从1960年的400多美元,到1991年超过1.4万美元,再到2013年的5.5万美元,创造了在一代人时间里“变身”发达国家的奇迹。
2、新加坡: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脆弱走向稳定,从腐败走向廉洁,从人情社会走向法治社会,从缺乏归属感的移民聚散地变成族群和谐共处、身份认同感强烈的国家。李光耀功不可没!
3、最重要的,我认为是他在国际关系(东西方关系)中的贡献,在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逐步了解中国的这几十年时间里,他起到了衔接的作用。西方把他作为认识中国的“领路人”。
随着中国崛起为全球大国,在地缘政治中的作用日益显要,世界多数国家都想了解中国领导人的想法和政策、中国的走向,此时李光耀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就显示了出来。天时指的是新中之间的密切合作,地利指的是新加坡距离中国不远,又都是华人社会,了解中国人的思维,人和指的是李光耀和中国大陆三 代 领 导人都有很好关系,和台 湾的蒋 经 国关系也相当不错,世界领袖中具有这三点者,唯李光耀一人耳。
3. 李光耀这人到底如何,还有,新加坡是世袭制
对李光耀评价如下:
称李光耀为“现代新加坡的缔造者”是恰如其分的。自1959年以来,人民行动党一直是执政党。截至卸任的1991年,李光耀一口气做了32年内阁总理。
1960年,新加坡人均名义GDP为428美元,是不折不扣的穷国。1991年人均GDP为14504美元,31年翻了近34倍,年均增长率为12%。别忘了,新加坡人口从1957年的144.6万增至1991年的313.5万,翻一番多。
李光耀卸任后,新加坡继续从繁荣走向更加繁荣。该国人均GDP突破2万、3万、4万与5万美元的年度依次为:1994年(21578美元),2006年(33580美元)、2010年(46570美元)与2011年(52865美元)。2013年为55183美元。
新加坡是总理内阁制 ,实权在总理手里。总统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没有实权,只负责掌握国家外汇储备,以及对重大人事有否决权(不过从未有总统使用过此权),总统不能干预政府的政治。
以前的数届新加坡总统是直接由李光耀任命的,甚至某位总统去世后按什么规格举办葬礼,也是李光耀说了算。
(3)李光耀为什么能当上新加坡国父呢扩展阅读:
新加坡式民主
威权主义,顾名思义,与民主是有内在紧张的。形式上,新加坡实行自由结社与代议制民主。自1959年以来,人民行动党赢得了新加坡的每一次议会选举并获得组阁权,比五五年体制之下的日本自民党还要牛一些,后者有短时间在野的经历。
可操作性的“民主”定义,不过是说作为民意机构的议会在整个政治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尽管被视为威权主义,但其实新加坡并没有从程序上削弱国会的地位,新加坡国会并不是橡皮图章。
人民行动党每一次胜选的大前提仍是民众支持。在这个大前提下,李光耀与人民行动党通过对选举规则与选举程序的精心设计给民众支持加了杠杆,以相对低比例的民意支持撬动更高比例的国会席次,可以把杠杆率定义为“国会席次比重/普选票得票率”,这个数值大于1,就是加了杠杆。
4. 李光耀对新加坡的贡献是什么
李光耀为新加坡的国家独立、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如下:
1.争取新加坡的国家独立。
1954年10月,李光耀成立人民行动党,次年李光耀当选立法议院议员,开始与新加坡的共产党合作争取独立。1961年李光耀为首的反共份子与党内的亲共份子决裂。1963年7月,李光耀在伦敦与马来亚政府达成协议,双方正式合并。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独立。
2.推动新加坡经济发展。
独立后李光耀积极推动经济改革与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内政,成功使新加坡在三十年内发展成为亚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40年之内经济平均增长了7%。在其任内,李光耀推动了开发裕廊工业园区、创立公积金制度、成立廉政公署、进行教育改革等多项政策,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3.拥护人才强国。
李光耀主张高薪养廉,以此来吸引社会人才并预防腐败。在新加坡,如其它犯罪一样,腐败一方面由严厉的惩罚来预防,从鞭刑到死刑。作为一个国家来说,在新加坡你甚至都看不到警察,这意味着极大的成功。
4.推动新加坡与中国建交。
李光耀在70年代末开始与中国大陆交往,双方都放弃了60年代时敌对的政策,1990年10月新加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推动中新关系友好发展。
5.推动新加坡社会文明建设。
李光耀发起反对随地吐痰、嚼口香糖、喂养鸽子的运动,还禁止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和说粗话脏话,并制定了严格的法律以及罚款标准。
(4)李光耀为什么能当上新加坡国父呢扩展阅读
李光耀的人物评价
正面评价
李光耀为新加坡的独立及崛起做出卓越贡献,被誉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不仅是新加坡的开国元老之一,也是现今新加坡政坛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在担任新加坡总理的数十年间,他排挤政敌,对西方的批评置之不理,牢牢掌握政权,领导新加坡实现了政治独立和经济繁荣,把一个缺乏生机的城市国家变成了一个全球贸易和金融中心——新加坡已经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富国。
2000年12月7日,香港中文大学为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颁发了荣誉博士学位,称其是近百年内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并形容他“以廉反贪”、“以法去乱”、“注重和平而避免冲突”、“协调种族而拘除仇视”、“带领新加坡走向富强之路”等。
2005年5月17日,复旦大学授予82岁的李光耀名誉博士的学位,感谢他他对促进中新两国关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由于李光耀祖辈均为客家人,故其本人亦被视作为客家族裔的杰出代表之一,被特别聘请为新加坡最大的客属团体(组织)——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的永远荣誉主席一职。
负面评价
李光耀在执政初期推行双语教学,着重于死记硬背,是错误的方法,导致几代人对华文失去兴趣,断送了华文教育在新加坡的发展。1980年,基于“英语至上”和“政治利益”,李光耀政府将大中华地区以外唯一的中文大学南洋大学关闭,华文教育的生存从此断送。
5.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逆袭史和神预言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8分钟
文/晏凌羊
01
李光耀管的地盘——新加坡——面积真的好小、人口也好少。
我们去新加坡 旅游 的时候,感觉这个国家还没有广州一个市大,想想都觉得“很好管理”。
在中国的话,李光耀就是一个市委书记,但因为新加坡是独立国家,所以,李光耀成为了新加坡的“国父”。
李光耀的逆袭史,读来挺传奇的。他祖籍广东梅州,早些时候曾祖父下南洋,定居在了新加坡。
李光耀的爷爷李云龙,在新加坡奋力打拼,经营船务公司、做橡胶生意,成为当地一个大家族。
李光耀的爹李进坤是家族里的大儿子,却也是个纨绔子弟,沾染赌博等恶习。
李光耀从小崇拜爷爷、鄙视老爹,好在他妈比较强韧,爷爷也比较给力,所以,哪怕家道中落,他也接受了很好的西式教育,16岁就考上了剑桥大学。
李光耀是第四代移民,家里人讲的是英语和马来语,不会说汉语。当时新加坡还是殖民地,所以,他还曾经因为自己不会说话语而在当地华人圈受过歧视。
二战爆发,李光耀学业中断,只能回家。
珍珠港事件后,日本大举入侵东南亚,也占领了新加坡,李光耀作为抗日积极分子也被追踪。但他很聪明,借这机会精进日语,并凭借着流利的日语和英语,成了一家报社的日文翻译员,既能养家糊口,又能了解世界局势。
日本宣布投降后,李光耀为了再考剑桥大学回到学校读书,并在这里认识了妻子柯玉芝。
两人双双考上剑桥,并于1947年在英国登记结婚。
李光耀在剑桥学的是法律,学成回国以后就在新加坡开了律所。当时,新加坡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援用的是英国的法律,他也通过帮人打官司声名鹊起,积累了一定的政治声望。
1954年,李光耀成立了人民行动党,并任秘书长。次年,他参加立法议会选举,却因为他不会读写中文,被认为他没资格代表华人选民。
李光耀气得要死,制定了疯狂的学中文计划,把中文学得贼溜,后来还是当上了立法议员。
当时,英国殖民统治已经衰弱,新加坡抓住机会于1959年宣布独立,年仅35岁的李光耀当选成了新加坡第一届自治政府的内阁总理。
独立之初的新加坡,哪方面都不行,他一直希望能与马来亚合并成立“马来西亚”。
经过多方努力,1963年,新加坡和马来亚合并成为马来西亚联邦。但合并后,因为马来西亚的种族沙文主义导致新加坡人广受排挤,所以,1965年新加坡脱离联邦,宣告独立。
新加坡当时能独立,完全是由于马来西亚当局出于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和中国干涉别国内政的忧虑,而强行把新加坡踢出马来西亚的。
当年的李光耀和他领导的人民行动党,为了留在马来西亚曾经多次请愿,新加坡真的独立以后,李光耀曾嚎啕大哭。
独立的时候新加坡就是个弹丸之地,没有自然资源,没有工业,传统的港口贸易日趋式微,内部有民族冲突和暴乱的威胁,而旁边还有随时可以切断新加坡供水的马来西亚和虎视眈眈的印尼。
这么小的地盘,想要成为独立国家,在强国如林的地球上怎么博生存嘛。穷则思变,李光耀开始想办法,发誓要把新加坡建设好。
新加坡太小,如果再发生战争,几分钟就被打下来,所以,李光耀先是寻求国际 社会 的承认,加入联合国——这样,别的国家若是皮痒了来打你,就是侵略,道义上就站不住。
紧接着,他抱上英国大腿,成为英联邦成员国。虽然英联邦是个松散的组织,但哪个国家想要打新加坡,也得给老英国几分面子吧?
他还向侵略过这块土地的日本学习管理。
新加坡虽然也被日本侵略过,但他们对日本的感情和我们中国人不一样,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移民,那里本来就不是他们的地盘,而且日本侵略时间不长、烈度较小,所以,他们比较容易原谅日本
与此同时,李光耀向以色列学习全民兵役,组建了武装部队。
在外交方面,他向瑞士学习,在外交上搞中立,在国际 社会 上不惹事、不树敌,一门心思发展经济。
几套组合拳打下来,李光耀觉得被大国侵略的可能性变小,于是,他着手发展经济。
那时候,中国忙着搞十年浩劫呢,李光耀觉得向西方学习和靠拢才是新加坡实现逆袭的路径,于是,他强令学校进行英语教育,取消传统华语教学,开始发展轻工业、外贸、金融、港口经济。
在执政中,他注重打击腐败,赏罚严明,新加坡一时政治很清明,像违法之后“下不为例”的这种事情绝不可能在新加坡发生,因为犯法的人一被抓到就要罚,罚到你怕。
到底是小国,人口又少,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新加坡慢慢变得繁荣了起来。当然了,亚洲四小龙之所以能迅速繁荣强大起来,主要还是因为赶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契机,而且当时的中国还没有搞改开。
中国一搞改开,李光耀又敏锐地察觉到东方大国即将崛起,马上在全国推行讲华语运动。
在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新加坡不仅解决了一系列内忧外患,在经济上完成了从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的转变,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国际地位(新加坡人民去全球170多个国家免签)。
新加坡的法制健全程度、 社会 能见度和公平度、城市宜居度、民众的富庶程度也令人叹服,至少我个人还是蛮喜欢这个国家的。
李光耀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很牛逼的创业者,只不过,别人把一个企业搞起来了,而他搞的是一个国家。
新加坡之所以能创造这些了不起的奇迹,当然不能只归功于李光耀一个人。
一个弹丸之地能创造这么了不起的奇迹,当然得靠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因素的成全。
天时的话,战后五十年本就是各个国家飞速发展的五十年。
地利方面,新加坡拥有两项别的国家不具备的优越条件,想不富裕都难。
一个是马六甲海峡每年的海峡通过费用以及港口贸易,给新加坡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入。
还有一个原因是新加坡周围都是穆斯林国家,在伊斯兰教义里面,存款借款收取利息都是不允许的,因此,这些国家的资金,总要找一个能给年利息的来往又方便的安全度高的地方,恰巧新加坡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而然地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人和方面,李光耀的政治思维非常西方化,他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加之新加坡华人占多数,这些华人本就素质相对比较高又很团结勤奋,决策者和民众一起努力建设这个人口比不多的国家,发展起来非常容易。
02
2005年,李光耀让自己的儿子李显龙成为了新任总理 (第二任总理吴作栋实际上是听李光耀话的,只是一个中间的权力过渡人) 。
这个儿子,相比老爹,政治格局就比较一般般。
本来,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在国际关系上不站队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结果呢,在中国南海和TPP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美日搞出来围剿中国的,后来特朗普把它废了) 问题上,他公开选择与美日站队,跟中国关系不大好。
2013年,李光耀出版了着作《李光耀观天下》。在书中,他预言了几点:
第一、未来欧元区将解体;
第二、美国不再强大;
第三、日本会慢慢走向平庸,
第四、印度的经济发展不起来;
第五、中国强大才是常态;
第六、不确定新加坡是否还会存在。
现在我们感觉他的预言好像慢慢成为现实——新加坡也许还会存在,但不一定会以“李家的新加坡”的形式存在。
2015年,李光耀去世,享年91岁。
2016年,中国—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正式开航,后来又与马来西亚在马六甲共建港口,新加坡以前依托马六甲的港口优势“凉凉”了一大半。
而且,风水轮流转,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势头出现颓势,而中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崛起。
2017年,李显龙也跟自己的弟弟、妹妹闹起了遗产纠纷,李家在新加坡的政治声誉进一步下降。至于这场内斗能否将李家的政途掐断,咱们未来再看。
反正,在我看来,每一个某家王朝,都是一个家族公司。
有个强有力的大人物制订好规矩且大家都愿意遵守,家族公司就兴旺发达。若不是,就很容易翻车。
家族公司也好,非家族企业也罢,世界是属于“聪明人”的,而不是“集体中的人”。
话说李光耀在新加坡被称为国父,但马来西亚华人是非常反感李光耀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马来人心理不平衡。
马来西亚上一辈华人认为,李光耀抛弃了吉隆坡、槟城等地的华人自己搞了独立,而且后来让新加坡华人过得那么好,而马来西亚华人虽然有钱但不得不跟马来人、印度人生活在稍差一点的马来西亚国。
马来西亚、印尼的传统华人,大多以自己的中国文化自豪感,对在传统文化上已经很苍白的新加坡人,也是持鄙视态度的。
当然了,新加坡人轻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华人们,主要是因为他们过得不如他们好。
新加坡人对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的态度也很矛盾,一方面奇怪中国人怎么变有钱了,一方面又不大看得起中国人。其实,往上数三代,新加坡人也只是“洗脚上田”的传统华人而已。
事实上,新加坡对马来西亚也有所忌惮,因为自己本国土地太少,粮食果蔬甚至水源都需要马来西亚供给。
也许也是因为这种危机感,让新加坡自己开始建坝拦截新加坡河的河水,以便将来用作饮用水源。
为了遏制新加坡港口贸易,中国和马来西亚达成协议在马六甲海峡联合建港口,新加坡对此比较反感,而马来西亚人则感到欢喜鼓舞。
马来华人希望中国能越来越强大,自己的国家也越来越强大,好让新加坡人别再那么拽。
以上。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END--
PS:图片全部来源网络。
6. 曾经仅仅只是一名小律师的李光耀,他究竟是如何成为新加坡总统的
李光耀是法律专业毕业,他一生都法律有着解不开的缘分,在他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之下当上了新加坡的总统。李光耀看到只有登上政治上的巅峰才能拯救整个国家,于是他决定放弃法律,投身于政治界。没有太多的经验的李光耀,凭借着自己多年的努力, 最后当上了新加坡的总统,李光耀被尊为新加坡的“国父”, 其强有力的领导和政治才能广受尊敬 ,也是新加坡崛起的重要人物,使新加坡转型为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李光耀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力。在他逝世的时候,很多的国家也都进行了慰问,潘基文说李光耀是亚洲的一个传奇人物,为新加坡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随着新加坡的崛起以及新的经济形势的变化, 新加坡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和李光耀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7. 李光耀为什么在新加坡是老大
李光耀 是我们新加坡的开国功臣,也是我国的第一任总理。新加坡是采取 内阁制,总理的权力比总统大。不过新加坡的现任总理是 李显龙,是新加坡的第三任总理。李光耀的威望仍在,新加坡人民还是非常尊重他老人家。他目前已经是一个88岁的老人了。
8. 东南亚岛国新加坡,为何总被人们戏称为是李家坡
因为新加坡历史上第一位总理就是李光耀先生,并且他长期任职,第二任总理虽然不是姓李,但第三任总理是李显龙,也就是李光耀的儿子,可以说新加坡李家掌握了很多的财富跟话语权。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移民国家,华人最多。李光耀上台后,对新加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是在新加坡独立后。因为新加坡面积并不大,很多方面压根无法自给自足,必须要做出改变才能让当时的新加坡人民活下来。他的政治风格也很明显,一方面强调民主、法治,另外一方面则显示铁腕,深受“家长式统治”影响。李光耀于1990年卸任总理,粗略计算他当了31年总理,在新加坡政坛地位可谓是根深蒂固,他带领的PAP一直在新加坡议会里占有大多议席,而他是实际掌权者。新加坡人最长住的政府组屋,也是他们家族控制,而且新加坡最神秘的也是由政府控股的国资企业淡马锡,它的执行董事兼总裁则是04年担任新加坡总理也是李光耀儿子——李显龙的太太何晶,综上几项被很多人诟病,觉得新加坡都被李家控制,被称为李家坡也不奇怪了。
9. 李光耀被称为是新加坡的“国父” ,为何新加坡纸币头像却不用他的呢
因为新加坡所有的面值上都印着一个人的头像,那就是新加坡的第一任总统尤索夫·宾·伊萨克, 李光耀是新加坡首任总理,为新加坡的独立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被新加坡人称为“国父”,但是代表一个国家形象的应该是总统,所以新加坡纸币上印着开国总统的头像,但是他俩都是新加坡人最值得尊敬的领袖。
虽然新加坡的总统并没有多大的实权,实权都掌握在新加坡的总理手中,但是对一些重要人事任命,总统仍然有着很大的决定权, 而且总统才是一国元首,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所以在1999年新加坡发行新的纸币时,就将尤索夫·宾·伊萨克的头像印在上面,表示纪念。
10. 被称为是新加坡“国父” 的李光耀,他在位期间到底有哪些重大政绩
李光耀能被称谓新加坡的“国父”肯定是有原因的,从大体来看其最为主要的政绩是他在位不足40年的时间里,成功将新加坡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弹丸之地(前身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发展到如今的发达国家,并且带领新加坡成功跃升成为“亚洲四小龙”(这里的四小龙主要有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和新加坡)。李光耀的重大政绩往细里说也是很具有传奇色彩的,接下来我会分三个方面谈谈李光耀的重大政绩。
第三点,从国内政策上来讲,李光耀外交策略上以和平为主,不会激进,这位新加坡在国际赢得好评,在国内的社会治理上,李光耀宣扬文明清廉,重视人才,甚至建立了廉政公署等一些机构,这都为新加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综上而言,李光耀被称作新加坡国父的确是当之无愧的,他为新加坡带来了良好的国家治理体系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