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新加坡 » 为什么新加坡又鼓励汉语

为什么新加坡又鼓励汉语

发布时间: 2022-11-25 20:47:45

新加坡怎么有这么多人说中文

新加坡华人的华语情结

这是新加坡吗?

脚下的这块土地风貌迷人,色彩斑斓,各种文化水乳交融。但是,记者见得最多的还是黄皮肤黑眼睛的华人及无处不在的华文,就连那些建筑也像我们国内沿海城市。走到这里的滨海湾畔,记者的第一感觉就是她酷似中国上海外滩。如果不是看见那座口中喷着弧形水柱的鱼尾狮,记者真的以为是在上海。一句话:到新加坡不像出国。

新加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弹丸之国,人口仅300多万,其中76%为华人。如此多华人生活在这里,难怪这里的环境与中国相似。当然也有不同之处。在新加坡的日子里,记者接触到的华人中有一部分看不懂华文,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讲不了华语,与中国来的同胞交流相当困难。去年,记者参加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活动两次到新加坡,发现这里华人的汉语水平与年龄成正比,年龄越大的汉语水平越高。奇也怪也!记者请教了当地的一位权威人士。他说,造成如此事实的原因有多种,最主要的是国策。生活在新加坡的种族人群中除了华人外,还有印度人和马来人。作为一个国家,它必须善待所有民族。新加坡虽是一个小国,但和谐更加显得重要,民族问题的任何偏颇都可能导致灭顶之灾。正是考虑到这种因素,华人占据上层社会的新加坡并没有放弃一些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的痕迹,例如,新加坡华人虽多但国语却是马来语。而华语在教育中所占的分量相对减少,年青一代华人华语水平下降自然也就不是什么怪事了。

在新加坡最通用的语言是英语。由于英语强势地位的影响,再加上一些人为了功利而放弃华语,因此华语大有被英语取代的趋势。据新加坡政府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1980年,在家中使用英语的华族小学生的比率是9.3%,近年却上升到42.4%。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新加坡华人的母语将变成英语,而华语反而变成外语。

这种现象引起了政府及众多有识之士的担心。一旦“脱华入英”成为事实,新加坡东西交融双语优势的独特人文性就会丧失,新加坡就难以如现在这样在东西方国家中“左右逢源”了。据报道,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曾表示,如果新加坡华人失去讲华语的环境,今后要再造同样的环境将极为困难。友人告诉记者,这些年来新加坡都在开展讲华语运动。政府鼓励华人特别是年青一代提升自己中华语文与文学的水平,以确保新加坡华文发展。

对于开展华语运动,绝大部分新加坡华人是举双手赞成的,因为华语毕竟是世代相传的语言。许多老人始终认为他们来新加坡不过是为了谋生或从商,最终要落叶归根,回到中国故土。他们会按时汇款给故乡亲人,并期待衣锦还乡之日。去年10月,当我们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车队抵达新加坡时,新加坡的两辆越野车及6名车手加入到车队的行列。他们要随车队途经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到中国南宁。令人想不到的是这几名车手中竟有两名是高龄者:81岁的陈鉴辉和77岁的张益强。两位老伯的年龄按我们国内的有关条例是不适宜驾车了,特别是这种长途的跨国远征。可是两位老伯态度诚恳地表示:到中国去,回到老祖宗生活过的地方看看是他们最大的夙愿。车辆由儿子驾驶,但老人说如果中国交通规则允许还想亲自驾车在中国的大地上走几圈。

大凡到新加坡的国人,总会被当地华人热情地引领到一个叫“牛车水”的地方,我等也不例外。记者从地名上无法领会“牛车水”的真实意义,只有到了那里才恍然大悟。它是华人当年生活的一个缩影:“牛车水”是闯南洋华人的聚居点。这里的生活条件相当差,没有水没有井,要用牛车把水运到家里去。这就是“牛车水”地名的来源。一批又一批的移民来到这里,就在这个炎热而又陌生的地方,开始他们的拓荒新生活。这些移民大多数干的是没有一技之长的苦力,他们最大的梦想就是在南洋发迹。现在的“牛车水”所在地已是高楼林立。但是,那里的“原貌馆”能让人领会到早年移民的辛酸。

时至今日,世界各地仍有不少移民来新加坡,移民们追求的角度和起点已今非昔比。过去是为生存而战,现在是为发展而打拼。在新加坡凭努力才干能获得应有的回报,这是很多新移民最看重的地方。高学历、年轻化,成为新移民最大的特征,中国的移民也源源不断进入。随着中国经济起飞,中国新移民形成了新加坡社会新关注点,这种由经济带来的人力资源趋势,正在逐渐改变新加坡人对新移民的接受态度。不单是技术人才经济人才,近年来连中国的中学生也能到新加坡留学了。记者在新加坡时看到了一篇文章,一位新加坡母亲这样写道:“中国孩子读书太厉害了,抢了我们孩子的好前程……”

㈡ 新加坡是个亚洲国家可为什么又讲英语 又讲汉语呢

来到新加坡,不能不提她有趣的语言现象。虽然华人占新加坡人口约76%,由于历史上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的关系,新加坡政府过去曾一直把马来语定为新加坡国语,而在公共场合,都可以看到或听到英语、中文、马来语和泰米尔语等多语种的标识和广播。近年来,为更好融入全球化经济中并适应新的发展态势,新加坡政府把英语作为通用商业用语(business language) 的同时, 还鼓励各族裔都学习自己的本族语(native language)。由于新加坡是 曾是 英国殖民地,英语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加坡独立后,英语仍作为各族裔交流的通用语言,而新加坡的大中小学教育都是用英语教学的,因此,在新加坡,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不过,大部分新加坡人讲的并非世人所熟悉的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而是非常独特的新加坡式英语 (Singlish)。如果你用英文跟新加坡人交谈,就会感受到新加坡式的英语 (Singlish)特有的语言现象:某些辅音尾音的省略,某些元音和辅音发音的改变,重音以及语调的变位,动词人称与时态的‘中文化’,混合着中文(主要是闽南话和广东话)和马来语的语法思维的表达。例如新加坡英语里常听到的:

No good lah.

Steady lah.

See first.

Aiyah!

You want beer or not?

Can!

I go yesterday.

不少在标准英语里面作为语法错误的个案,在新加坡式英语里面却经常使用(例如忽略动词人称和时态的变化等);不少在标准英语里面作为不太礼貌或者不太恰当的表达方式(例如在询问别人意见的时候在句末加上 or not?),在 新加坡式英语里面也是屡见不鲜。不过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讲,作为国际性语言的英语,早已超越了英美加澳等国所使用的母语--英语的范畴,当今的英语也结合各地的语言和文化而衍生出各种不同的变体(例如印度式英语、马来英语、南非英语等),而新加坡式英语就是其中的一种。

与此同时,在同新加坡华人用中文交谈中,同样会发觉,他们的中文表达也同样少不了英语的思维,并且经常都会夹杂着一整段的新加坡式英语。如果与香港比较会发现非常有趣的现象。新加坡和香港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英语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两者都是以华人为社会的主体,都是英语教学,两地的人都能说流利的英语。相比之下,大部分香港人日常生活交流大多都用中文(广东话),虽然也夹带不少英语,但大多都限于单个词,而香港中英文相互之间的影响与痕迹没有新加坡的深;而很多新加坡人的日常交流已经是用英语,其中不少新一代的华裔已经只说英文了,而新加坡华人用中文交过程中夹杂的英语表达已不限于单个词汇了,而是一整段话。'中文英说'在某种程度上可是算得上是形象的描述了。

无怪乎很多报导都说新加坡华人中英文都说,不过中英文都说得不好。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讲,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新加坡都不算是一个理想之地。毕竟无论是夹杂英语思维的中文还是新加坡式的英文,都不是中英文学习者的目标。其实语言本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和载体,只要双方都能相互领会,谁是标准,谁是权威已不再重要。只是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讲,学习大部分人都能听懂或者都很容易听懂的‘标准英语’或‘标准中文’就显得很有意义了。不过,从语言现象研究和锻炼或提高语言听力的角度来讲,新加坡倒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很多人都不难发觉,在新加坡与人交谈、办事或者接受服务,在很多情况下使用英语所受到的‘待遇’,要比使用中文的好一些。如果你能说标准的或者比较地道的英语,那么所获得的‘尊重’也会更多。

由此想起一位长期在新加坡生活的人士对当下新加坡新一代华人的的描述与分析:‘剪不断,理还乱’。

一方面,新加坡是一个奇迹。新加坡人把一个没有腹地和自然资源匮乏的小岛用几十年时间建成了一个具有高效行政体制的法治社会和经济奇迹,继承并发展了英国的文官制度与精英政治,建立起重商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社会主要价值观。的确,新一代新加坡人具有足以引以为豪甚至傲视群雄的资本,而表现出自己与其他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与众不同,甚至‘脱亚入欧’。另一方面,面对经济全球化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国)的飞速发展而自身优势的逐渐丧失而感到忧虑。‘在津津乐道于享受丰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被称为文化沙漠的尴尬。丰裕的物质生活的背后是工作的艰辛,多元文化的生活却不能带来更多的好的艺术作品。面对同属华语世界的香港、台湾乃至中国内地,新加坡人文蕴底的薄弱更是显而易见。’

早期从中国漂洋过海到新加坡‘讨生计’的祖辈们,作为‘过番客’还有‘落叶归根’的强烈愿望,到后来新加坡独立后建设国家的父辈们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转变,再到现在新一代新加坡华人中国色彩的完全消除以及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优越感,对于他们来讲,中国已是一个属于他们祖辈故乡的遥远国度。的确,这本来无可厚非,再也正常不过了。虽然文化上讲属于同根同源,但事实上的差异与缺乏真正认同还是很明显的。当以一口流利的新加坡式英语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同时,又要为‘搭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顺风车’而重新努力寻找华语文化传统上的渊源,从而避免在新一轮经济大潮中自身优势的丧失及被边缘化。个中的现象与原因,真的很值得人去深思。

㈢ 新加坡为什么说汉语

是新加坡政府提倡:华人学华语(中文)。新加坡有四种主要语言,英语、华语(中文)、马来文、淡米尔(印度文)。新加坡华人主道经济、有四成华人,其余是马来人,印度人。

㈣ 新加坡为什么说中文

新加坡说汉语是由于新加坡80%是华人。

新加坡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Singapore),简称新加坡,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政治体制实行议会制共和制。

新加坡是一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同时凭借着地理优势,成为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根据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继伦敦、纽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

农业

农业园区位于林厝港以及双溪登加,拥有可耕地面积六百多公顷,产值占国民经济不到0.1%。农业中保存高产值出口性农产品的生产,如种植兰花、热带观赏鱼批发养殖、鸡蛋奶牛生产、蔬菜种植,还有养鱼场。

截至2014年12月,新加坡有50个蔬菜农场、三个鸡蛋农场,以及126个陆地及沿海养鱼场。蔬菜产量大约占总消耗的12%,鸡蛋和鱼类产量,各占本地消耗的26%和8%。

㈤ 新加坡以前是中国的吗为什么也说汉语

从地理角度讲:中国处于东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处于东南亚.位于中国的南边,热带雨林的岛国(马来半岛之上,加里曼丹岛上)新加坡更处于一个黄金海峡*马六甲*旁边.马来西亚面积比较大,经济一般(反正比中国好).新加坡是狮子国,面积很小,靠转口贸易发展成了一个相当发达的过家.

民族的形成要冲历史来说,清朝后期,20世纪初.马来亚相继在被荷兰,葡萄牙殖民后,被英国殖民,从中国贩卖华人到两国做劳工.从此有很多华人在两国定居.1946年英国当局分而治之的政策把新加坡从马来西亚分离出去.60年代的世界国家独立浪潮中独立了.三大民族是1:当地土着马来人,2:华人,3印度人..
语言方面:
新加坡的国语为马来语,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淡米尔语为官方语言..

这三个国家所占的华人相当于一个台湾省,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印度尼西亚。而他们也是中华民族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群人,三个国家的华人同属一块地方,同属一种环境,绝大部分是源自中国的汉人,其次是一些满族人或者中国的其它民族,最早来的华人可追溯到汉朝,其次是郑和舰队的七下西洋,而最近来的这批则是清末以及战火纷飞的二战时期,大跃进时期也来了不少,逐渐形成了这些国家的少数民族,但他们却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命运。他们都被伊斯兰世界包围着,但是号称正统回教国家,被马来民族铁碗统治的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却对西方文化爱不惜手,真不能想象回教国家也会过圣诞节(基督教节),再做一下圣诞子夜弥撒简直就是锦上添花,基回一家亲!而马来族的文字也是欧洲人留给他们的重要遗产,而不是中东的阿拉伯文字,所以很多中国人到这些国家旅游的时候总会看到一些看不懂的“英文”。
一九六五年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的新加坡共和国,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得到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富裕,国家定立的各种系统也步入了正轨,每个人都在这个铺好的轨道里行走。新加坡领导人好比一个快速运转的马达,而新加坡人就像挂在马达的皮带,形象一点的说就是抽新加坡人一鞭他才动一下,虽然新加坡是一个华人统治的国家,但国土小,小的只是中国一个小城市里的一个区的面积。然而新加坡人因为某些原因选择了英语作为自己的语言,老一辈的华人几乎不懂的说汉语,更不懂的写,年青一代有一小部份人晓得说,但不懂的写。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让新加坡的精英阶层大跌眼镜。另外,新加坡领导人灵敏的嗅觉意识到了学习汉语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但不知道有没有民族情意结),为了让新加坡尽快踏上悬磁浮中国列车的经济舱,现在新国政府鼓励国人积极学习汉语,奠定了沉睡已久的汉语种子在新加坡的重新萌芽,但是有一部份新加坡的“英文原教旨保守派”在作英勇顽强的最后抵抗,只可惜如此浩大的浪潮谁人可挡。

新加坡人总是跟我说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没有办法不以英语交流,我也很理解新加坡,但是华族与华族之间用华语交流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难不成英国人与英国人之间用刀叉进食还要感到害羞?以前我记得新加坡有位叫阳阳好好(在这里称您为阳先生)的网友跟我说过,因为父亲在中国家乡的时候是个独子所以常常受人欺负,你本人也是独子所以也被人欺负,既而阳先生对中国家乡没有多大好感,那么我想请问阳先生,假设你在新加坡遭受抢劫,您是否会疼恨新加坡?你在人权美国遭受白人的调戏是否会敌视美国?然而您还跟我说过,父亲告诉您即使在新加坡被马来西亚停水的时候中国也会运水来新加坡,其实中国连印尼这样的国家遭遇灾难的时候,中国主席以及总理都用自己的专用飞机搭载救济品送给当地的灾民,更何况是两国长期友好的新加坡。另外,中国很明白与新加坡的关系,新加坡有小偷中国不可能派公安去抓,这已不是纯粹的干涉内政,而是等同把新加坡纳入了中国的统治,希望你能明白!

英语是目前的世界性语言,不单止要学,更要把它学好,但是在掌握英语的同时更因该要保护好母语,胸怀母语才去放眼世界,母语乃民族之灵魂也,人与动物的分水岭就是语言,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构成也是语言还加个文化加点五官。

相信新加坡政府现在最头疼的问题是怎样有效的推广汉语

㈥ 新加坡为什么说汉语

新加坡的华人占其总人口的的75%以上。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很多华人到了南洋谋生,主要是广东和福建人。后来新加坡独立,不过新加坡的宪法规定马来语为国语,

但是事实上的官方语言为英语,政府机关、学校、企业等都是用英语的,只是在民间,由于以华人为主,所以流行华语。华人一开始主要用粤语和闽南语,后来由于中国大陆的发展,普通话得到推广而地位越来越重要,新加坡为了统一新加坡华人的语言而提倡说华语。

新加坡民间的众多华人对自己祖辈居住地中国倒很有感情,在外国也有些新加坡华人有时会自称中国人。

㈦ 新加坡、韩国早已废除汉字,为何又要恢复汉字

因为汉字逐渐的变成世界的主流文字,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习这种字,再加上在新加坡还有韩国里有着众多的华人,他们对于国家文化的融合是非常看重,所以要去恢复汉字来让国家的文化更加丰富。相对于其他的文字来说,中国的汉字可以说是比较优美的存在,虽然在各国的人民学习这一种汉字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在他们接触并且学习之后,我就会发现汉字的魅力所在,于是在其他国家中,他们的土着居民也想要去学习这种字体。

就是因为这样的一系列因素导致他们在国家中很快就恢复了汉字的使用,也以便于国人到两个国家中去旅游或者去工作。而汉字的发展是日渐增长的,相信有一天汉字文化将会在所有的国家中都有普及。

㈧ 新加坡为什么很多人说汉语,他们是华裔吗

讲英语的原因之一是被欧洲殖民过,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欧美国家大多很发达,新加坡与其的贸易额很高,用英语更好沟通;
而讲汉语是因为新加坡总人口中的70%是华人,只是由于中国过去很落后,许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学汉语,认为没前途
为更好融入全球化经济中并适应新的发展态势,新加坡政府把英语作为通用商业用语的同时,
还鼓励各族裔都学习自己的本族语

㈨ 汉语全国通行,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为何能够全面普及汉语

我们都知道汉语已经全国通行,但是大家不知道是除了中国,还有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全面普及汉语。不少国人就感到不可思议,为什么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要普及汉语呢?因为他们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快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大家觉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能够全面普及汉语的原因是什么?欢迎区留言。

㈩ 新加坡国民70%是华人,为啥却要废除汉语

新加坡国民70%是华人,却要废除汉语,是因为要独立。

新加坡定马来语为国语,主要是尊重新加坡的原住民。

马来西亚和我国的关系非常密切,而当时新加坡刚独立的时候,75%都是华人。虽然现在新加坡成了一个发达的国家,并且成了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中心。但最早的时候,新加坡是被马来西亚联邦踢出去,被迫独立的。当时新加坡非常弱,它想得到发展,只能改变原先的模式。

用英语这个工具,新加坡能够大力鼓励移民和吸引外资,成功让新加坡崛起。而由此形成的独有的“新加坡模式”,也给世界的很多其他国家改革自身政治、经济体制提供了一个很好地模板。

一个国家要独立并强大,一定会从语言入手。语言的使用才会给人们带来自信和自卑感。语言就是一种可以传承的文化。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92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34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032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90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50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31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986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845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12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