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肉骨茶餐厅小陈故事如何
Ⅰ 新加坡的肉骨茶最好在中午或晚上吃
吃肉骨茶,不是上高档酒楼,而是在当街的大排挡。在吉隆坡的一些街衢里巷,这种肉骨茶的排档总是很火爆,磨得光光的石桌石凳很少有空出的时候。肉骨茶排档晚上是不开的,所以吃"茶"的时候,阳光便会在篷靠的两侧编织着束束光网。就在这暖洋洋的氛围中,品味马来西亚的名吃,怎是一个"惬意"了得!吃得虽然简单,却程序整饬。在马来西亚,无论是高档酒店、时髦熟菜店,还是设计特别的路边小吃,用餐形式都非常考究。比如,吃串烧,摆桌时会附加上一碟花生辣椒酱、方块饭团、青瓜和洋葱……吃肉骨茶亦然。先上一壶茶,你可以用茶水把杯子和餐具里里外外冲一遍,将套装的调料、蒜米、树椒油和辣椒丝倒入餐碟中,以备蘸排骨或佐汤调味之用。然后,在品茶间,一砂锅热气腾腾冒着芬芳药香的肉骨茶便端上来了。其汤极其香浓,有种独特的味道,肉骨也很细嫩,再加些蘑菇或冬菇,就是地道的吉隆坡式肉骨茶了。当然,还可以配上一碗切成寸段的油条,泡在汤里,这种方式吃油条,别有一番滋味。偶尔,摊主会向食客透露汤的秘诀,在于香料的精选和材料的新鲜。而他们每天凌晨5点,便会到摊口来用慢火熬汤,往往要用上三个小时。
肉骨茶虽名为茶,但实为混合中药、香料(包括八角茴香、桂香、丁香、大蒜)及肉排熬制多个小时的浓汤。在马来西亚的一些小镇,甚致加入海参和鲍鱼一起熬制。
肉骨茶通常伴白饭或以油条蘸汤来吃。以酱油、碎红椒和蒜蓉一起调味。 各类中国清茶(马来西亚的巴生河流域地区以鐡观音最为流行)通常会随汤奉上,相信可以清走猪肉的油腻。在马来西亚,肉骨茶是一道典型的早点菜式。
Ⅱ 新加坡必吃美食大推荐
新加坡必吃美食大推荐:
1、南鸡饭
从充满市井气息的熟食中心到环境典雅的高端餐厅,海南鸡饭这道标志性美食随处可见,深受居民和游客的喜爱。当你看到一个小吃摊上整齐排挂了一只只熟鸡时,就应该知道那是新加坡人最爱的美食之一“海南鸡饭”。它在新加坡全国小贩中心随处可见,也是很多大餐馆乃至酒店咖啡厅的菜品。五新左右就可以在新加坡享用地道美味的海南鸡饭啦。
Ⅲ 新加坡肉骨茶的菜品特色
概述
肉骨茶是用猪骨和一些常用的中药,配以家传香料偏方,如丁香、肉桂、八角、茴香以及芫荽等一起熬制而成的汤,反映了新加坡多元文化的影响。肉骨茶过去为苦力在营养不足的膳食中提供进补,如今是备受青睐的美食。然而,富含药材香料的深色茶汤,只是两种常见的肉骨茶之一。要是您不习惯浓烈的药材汤,可以选择另一种以胡椒味道为主的清汤。
肉骨茶色泽的浓淡,充分反映出中国各地迥然不同的不同饮食习惯。广东人拥有悠久的汤文化,因此喜欢添加药材来进行食补,而福建人则更钟情于咸香口味,因此就爱在肉骨茶汤中,加入老抽来添色增香。
着名的肉骨茶店有发起人肉骨茶餐馆 (347 Balestier Road), 黄亚细肉骨茶餐室(8 Rangoon Road) ,以及新兴瓦煲肉骨茶(439 Joo Chiat Road),全天供应肉骨茶。肉骨茶可与米饭或是面条搭配享用,食客也常常加入油条搭配。
肉骨茶通常佐以排骨、咸菜、豆卜,任何时候都是美味、营养丰富而且经济便宜的丰盛一餐。
品尝
当你落座不久,店主便端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鲜汤,里边有四五块排骨和猪蹄,外加香喷喷的白米饭一碗和一盘切成一寸长的油条,顾客可根据不同的口味加入胡椒粉、酱油、盐、醋等;在吃肉骨茶的同时,必须饮茶。而茶上学问也很多,其一,必须是福建产的乌龙茶,有水仙、铁观音等名贵品种,任凭顾客选择;其二,茶具须是一套精巧的陶瓷茶壶和小盅;其三;要有“功夫”。每桌旁边有一壶烧开的水,头遍冲水要倒掉,称为“洗茶”。第二遍才敬客;斟茶时要不起泡沫。大家围在桌旁品尝,有说有笑,有的饮这么一次竟要花半天“功夫”,所以也称“功夫茶”。
Ⅳ 新加坡有哪些当地美食小吃 2019新加坡不可错过的美食攻略
辣椒螃蟹 Chilli Crab 肉骨茶 Bak Kut Teh 叻沙 Laksa 肉脞面 Bak Chor Mee 咖喱鱼头 Fish Head Curry 新加坡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国家,不仅拥有多处游玩景点,而且还有很多特色美食。在新加坡,究竟可以品尝哪些美食呢?这些美食的口感如何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的内容,快来一起瞧瞧吧!
辣椒螃蟹 Chilli Crab
尝过这道“狮城国菜”,才不枉到过新加坡。和螃蟹一起翻炒的酱汁,是这道菜的精华所在。酱汁由辣椒和番茄酱调制而成,因而既香辣又酸甜。蟹壳一剥开,酱汁乍涌出,便可享用鲜嫩紧实的蟹肉了,还可点些或蒸或煎的馒头蘸着吃。除了辣椒螃蟹,还有黑胡椒、白胡椒、咸蛋、奶油等丰富口味可供选择。绝大多数海鲜餐馆都供应,按照螃蟹的种类和斤数计价,因为螃蟹个头大,两个人吃一只就足够了。
肉骨茶 Bak Kut Teh
肉骨茶其实并不是茶,而是用猪骨和药材煲成的汤,既美味又补身。相较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肉骨茶,新加坡肉骨茶的药材更少,汤色更淡,不过胡椒味更浓。除了“肉骨茶伴侣”油条,猪肚、咸菜、卤花生等爽口小菜也值得点。以前人们喝完汤会饮茶以解腻,如今薏米水是更常见的搭配。一份肉骨茶7-9新币(约34-44元)。
叻沙 Laksa
食材丰富是叻沙这道特色汤粉的一大特点,汤汁的辛辣和椰奶的甜香中还能尝到虾米、鲜蛤、血蚶和鱼饼的鲜美,一口米粉加一口汤汁方能遍尝其味道的层次。有趣的是,有些店的叻沙被切成短条,得用勺子而非筷子舀进嘴里。作为叻沙发源地的加东地区,汇聚最正宗的叻沙摊铺,一碗叻沙5-7新币(约24-34元)。
肉脞面 Bak Chor Mee
肉脞(cuǒ)是福建话,即“肉碎”、“肉臊”的意思,故肉脞面与我们熟知的臊子面有些类似。特别的是,肉脞面大多配有鲜鱼制成的鱼丸和慢火炖烂的香菇,云吞和鱼干也增味不少。肉脞面分干面和汤面、粗面和细面,点餐之前注意跟店家确认好。肉脞面搭配卤蛋和紫菜汤是当地人的吃法。一碗面在普通摊位只需3.5新币(约17元)。
咖喱鱼头 Fish Head Curry
辛辣的咖喱中,除了主菜红鲷鱼头,还有茄子、秋葵、豆角、豆腐等丰富的蔬菜。对于不太能吃辣的游客,可以单点米饭中和一下,有白饭、肉饭、菜饭等多种米饭可选,也可以点一份脆饼或馒头,蘸上咖喱吃。有趣的是,这道印度料理可见于新加坡小印度的大多数餐厅,却并不能在印度吃到。
Ⅳ 肉骨茶的背后,多得是华人下南洋的故事
碗中有三两块排骨,手指般粗。喝一口汤,感觉大蒜味、当归味、八角味、甘草味、辣椒味和酱油味很强,这便是 肉骨茶 了。
——蔡澜
受西北冷空气影响,北京的气温也开始逐步下降。有些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身体开始出现对冷空气的应激反应,于是他们就开始养生的养生,喝药的喝药。
那位嘴刁的体弱南方人从很热很热的迪拜来到冷飕飕的北京,一时间还难以适应,开始分外想喝新加坡的肉骨茶。(嗯,我也想知道为什么一个在迪拜多年的武汉人在寒冷的北方夜晚会想念新加坡的肉骨茶,谜一样的男子…)
Anyway,这位蜜汁南方男子终于在北京找到了一家肉骨茶店,开始了他的养生大法。
对于肉骨茶,可能很多人都是只闻其名,不解其味。我和米粒君也是,只知道 肉骨茶是马来西亚、新加坡那一带的知名小吃 ,也不知道 其实它根本不含茶叶,亦不是茶 。
肉骨茶大致分为 汤白色浅的新加坡海南派 和 色深味浓的马来西亚福建派 。
与其说茶,不如说是 排骨汤 更加贴切,那我们就来排一排肉骨茶的前世今生。
像很多美食的发展过程一样, 肉骨茶的发明和发展也是因为迁徙 ,思乡和因地制宜使迁徙的人们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美食来。
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等东南亚地区是明清时代所定义的南洋。
从明朝到民国时期,由于广州、福建等沿海地区经济落后、慌乱穷困、民不聊生,一批又一批的百姓自愿或被被迫被卖到南洋谋生。
也由于地缘上的毗邻,东南亚一直以来都是闽粤百姓躲避战乱穷困的避难所。
那么这些到了南洋的华人不仅带去了劳动力,更是带去了各种风俗习惯,饮食文化。
关于肉骨茶的来源,最广为流传的应该是“苦力”论。 下南洋的苦力们不适应当地的天气,为了养生补身从老中医处得到了茶包,然后配以肉骨熬煮,以达到增强体力的目的。
当然,这种以讹传讹的带着时代滤镜的故事是经不起推敲的,就仅苦力买不起排骨这一点就能轻而易举将其推翻。
众多传说中比较令人信服的是 马来西亚的巴生是肉骨茶的起源地 ,肉骨茶这名字也被证实来自于巴生老店 德地肉骨茶 。
肉骨茶原来的名字叫做 炖肉骨 ,是流行于巴生街头巷尾的一种小食。后来被一位来自福建永春的李文地按照家乡做法加入中药食材熬煮之后,大受食客欢迎,食客们亲切的称他为“肉骨地”。在他的家乡永春话里“地”和“茶”(Teh)同音,久而久之就传成了“肉骨茶”。李文地也顺势将自己的肉骨茶打出德地肉骨茶的招牌。
如今在巴生,德地肉骨茶已经传至第三代,生意好到带动周边饮食业发展的地步。美食家 蔡澜先生 曾在他的文章中提到过德地肉骨茶:“ 先喝一口汤。啊,除了肉香,完全没有其他味道。所谓没有其他味道,是你吃不出大蒜、八角、当归、胡椒或酱油味。这些配料都有强烈的个性,时常喧宾夺主。但“德地”的汤,就是肉骨味罢了,香甜无比,是天下绝品。 ” 看的人都会忍不住想要去一尝究竟。
巴生的肉骨茶虽然一时半刻喝不到,但是北京能喝到肉骨茶也是很好的。
在为数不多的肉骨茶店中,我们选择了评价不错的 敦杨肉骨茶 。也许是肉骨茶比较小众,或者是国庆节留守北京的人已经不多,午餐时间这家店的人也不是很多。
我们点了三人份的肉骨茶,还有特色菜马来风光、桑巴酱炒龙豆和香茅炒牛肉。
菜上的很快,几乎同一时间就上齐了肉骨茶、马来风光和桑巴酱炒龙豆。
肉骨茶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也是这家的主打。
肉骨茶是用砂锅端上来的, 清洌洌的汤水里漂着大概十三四块的整齐排骨,还给了每人一份小料用来沾排骨吃。
小料里有酱油、红椒、蒜末,沾着排骨吃,味道不错。但是巴生的德地肉骨茶是没有蘸料的,只在乎汤和肉的原汁原味。
茶汤的 中药味还算浓重 ,但是 最重的是其中的红枣味 ,汤中还飘着一颗红枣。按照 肉粒君 的说法,这里的肉骨茶是遵循的福建派的做法,中药味有了,但红枣味实在过了。
第一次的茶汤很清,但因为锅很小,所以汤很少,于是不够喝的我们只能加了一次汤。收了十块钱,而这次的汤就比上次油了。
总体来说,味道还是不错的,但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有不少,距离正宗肉骨茶还是有很大差距呀,而且 价格实在有些偏高,性价比很低。
虽然马来风光这个名字起的很有意思,但它其实就是 虾酱炒空心菜。
虾酱的味道恰到好处 ,不会太多,也不至于完全尝不出来。空心菜和虾酱的搭配也很合适。
桑巴酱是一种马来西亚风味的酱汁,龙豆是一种海南等地特有的蔬菜。
这道充满着异域风情的菜吃起来有点甜甜辣辣的,口感非常清爽。
最大的问题就是它冷的速度非常快,一道热菜稍微一放就成一道凉菜了。 肉粒君 说,比较专业的做法应该是用一个热盘子盛放,以延缓它变冷的速度。
这道菜可以说是这顿饭的 败笔 。
加了嫩肉粉和裹了过多淀粉的牛肉炒老了之后,嚼起来简直是费劲儿。 口味上也没有任何特别或出众之处,可以说支撑我们吃下去的动力是价格。
美食的发展和传承,很多时候经历了祖辈人艰辛的血泪史和后辈人执着的坚守。 每一个美食文化背后,都有真真假假的传说和故事,但不管历史的真相是怎么样, 美食的传承都离不开每一位用心吃美食的食客 。
做用心的食客,传承最好的美食。
Ⅵ 新加坡肉骨茶好不好吃
脑补一下白胡椒排骨汤的味道....不过还是建议尝一下,毕竟还是那句话,来都来了....
Ⅶ 肉骨茶应该怎样做
肉骨茶药材 1包
排骨 1斤
水 15杯
米酒 2杯
大蒜 1/2杯
姜片 1/2杯
盐 少许
[制作流程]
(1)排骨入水烫后洗净备用。
(2)将排骨、肉骨茶药材(用纱布袋包起,也有现成的肉骨茶包)放入锅中,加水及米酒。另外为使肉骨茶汤汁清澈,将拍打过的大蒜及姜片另以纱布袋装好一起放入锅中,以大火炖煮40分钟,再改小火熬20分钟,剩余约8杯的汤汁。
(3)烹煮时,因药材内的成份会愈煮愈辣咸,可一边试吃汤汁的浓度,再依个人喜好加入大白菜或火锅料,其味道鲜辣,如不喜欢吃辣可减去辣味成份材料即可。
Ⅷ 什么是肉骨茶
香港美食家蔡澜说过,在国外的时候,叫他最思念的是肉骨茶。
提起新加坡菜,首先就会想到肉骨茶。说“肉骨茶”,可能很多人会误认为是一种茶品名称,其实,此“茶”非彼“茶”,这是一道在新加坡家喻户晓的排骨药材汤。
制作方法十分简单,“肉骨”是采用猪的肋排,将之斩成单骨约一指长的段状,飞水之后再过冷后,去除表面的杂质。然后,取一些去了“衣”的蒜肉,先用油炸至金黄色,再飞水去掉油分,加入一些淮山药、杞子、桂圆等药材,再加入陈皮、白胡椒、甘草、八角等香料,然后将所有材料放入煲内,加水用文火熬约3-4小时,调入盐等味料,即可成为一道极具异国风味的“肉骨茶”了。通常会配搭一碟“指天椒酱油”,供以蘸排骨或佐汤调味之用,不喜食辣者亦可配以普通酱油。
感受奇绝美味
恰巧去新加坡的前几天,在马来西亚稍作停留,也在蔡澜力荐的吉隆坡美食街——阿罗街上吃过肉骨茶。两下比较起来,觉得新加坡的肉骨茶味道更是奇绝,想来可能是因为朋友带我们去的那家肉骨茶餐厅,是新加坡名气最大的一家——“发起人肉骨茶餐厅”。走进这家餐厅,但见陈设极其平常,甚至到了破旧的程度,然而桌桌爆满、座座有人。再看两边的墙壁,贴满了店主(一位老者,名叫蔡水发,我们吃饭时他一直在厨房里佝偻着脊背闷头忙活)和光顾这里的明星们的合影;“莅临指导”的明星人数之多,令人无法细数,其中既有已经故去的演艺圈昔日“大佬”,又有如S.H.E.、潘玮柏等新锐偶像。据新加坡的朋友介绍,曾有一位初到新加坡的游客,不知道大名鼎鼎的肉骨茶,由朋友带领到这家毫不起眼的餐厅时,看到店名居然吓了一跳,因为她把店名念成了“发起‘人肉’骨茶”。
在饭桌前听完这个小小的插曲之后,热腾腾的肉骨茶就上桌了。只见一个普通的瓷碗,内置三根白嫩的肋排,啤酒般颜色的汤水冒着蒸腾的热气———没有鲜艳的色泽,只有扑鼻的清香。先尝了一口汤,鲜美之中又带着药材的提神劲道,还有一股胡椒的味道,据说这是“发起人”的特色,顿时觉得一股暖流穿过脾胃,说不出的舒服。而且这鲜美的汤料是免费无限量续的。朋友说他曾经带一个重庆来的游客尝试这里的肉骨茶,结果那位重庆游客一下子爱上了这肉骨茶的汤料,结果连喝六七碗,直喝得浑身大汗。其实喝汤的时候,我已经对肉骨审视了好几次,以我这样一个奇爱吃肉的人的经验来看,这粉嫩粉嫩的颜色,一定蕴涵着超级鲜嫩鲜嫩的口感。一试之下,果然验证了事先的想象;再配上稍微有那么一点辣蓬蓬的酱油,这味道真是世间少有。肉骨茶的铁杆配菜,居然是一盘冷掉的油条,蘸着滚烫的肉骨茶汤来吃,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衍生肴同样出色
为了让初访新加坡的我更全面地了解肉骨茶这一美馔,当地的朋友还专门多点了两样肉骨茶的衍生产品———用同样的汤料烹制的猪肝和猪腰。由于是用滚烫的热水氽熟,这猪肝的鲜嫩自是不必说了,但我想重点推荐的是猪腰。在国内吃过不少饭店的不同风味的猪腰,要么是为了避免腥臊把猪腰处理得跟人工合成似的,要么就是既保留了原有风味又保留了那股怪味。但是这里的猪腰不一样,一口咬下去,齿缝立即便被鲜美的肉汁填满了,而且一点都没有怪味道,真不知道店主老蔡是怎么料理的。薄薄几片猪腰,瞬间就被我们全部消灭,只能再点一份。
吃肉骨茶是一件热力十足的事情,因此一杯冰镇的饮料必不可少。在此强烈推荐薏米汁,清淡凉爽,香甜宜人,准保你喝了还想喝。
开车送我们到餐馆的司机大哥,深谙当地的美食。他说,新加坡的海南鸡饭可以天天吃、顿顿吃,但是肉骨茶只能一个礼拜吃一次。他也没有具体解释这是为什么,不过到了晚上我就体会到了。因为中午吃了一顿那么好吃的肉骨茶,而且还添了好几次菜,晚饭根本就吃不下。
听朋友说,“发起人”还不能算是新加坡最好吃的肉骨茶,只是名气特别响一点。在同一条街上,相隔大概有个几百米的样子,有一家“早市肉骨茶”,据说味道还要精妙。但是朋友又介绍说,“早市”的店主是个很有性格的人,心情好的时候,肉骨茶的味道没得说,心情差的时候,肉骨茶的味道令人觉得恐怖。摸着饱饱的肚子,我想,还是下次有机会再去品尝吧,但愿店主到时有个好心情。
Ⅸ 肉骨茶是什么类型的茶
肉骨茶是什么?肉骨茶,福建语:Bak-Kut-Teh ,是一种骨肉兼饮茶的饮食方式,风味享誉海内外。那么肉骨茶怎么做好吃?
肉骨茶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非常有名,肉骨茶很养生,所以适合全家一起来食用,那么肉骨茶是什么?肉骨茶怎么做好吃?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肉骨茶是一种清汤,这种汤在新加坡被称之为“茶”。
看似普通的一碗汤,似茶非茶。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这种有肉的“茶”就红遍了世界。
最后把煮好的排骨和汤底大火煮开,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肉骨茶就此诞生。
喝完汤可以喝杯茶去油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