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打死多少日本人

新加坡打死多少日本人

发布时间: 2022-12-13 02:20:43

A. 二战时有13万英军驻守的新加坡,是怎么被3万日军

这十三万人绝大部分是被日军击溃逃到新加坡的残兵败将 建制混乱 缺乏统一指挥 弹药和重武器 另外英帝国在东南亚的驻军此前主要是用于殖民地控制的内卫部队 缺少重武器和野战能力

B. 请问二战新加坡战役和马来西亚战役为什么日军伤亡只有几千人

一是日本的海军运送的是甲级师团,是日本战斗力最猛师团种类,日本的海军当时世界第三,还有英军本土当时风雨飘摇,根本不能进行有力的支援,远征军就那么点,士气也不高,殖民地军人就别指望了(袁腾飞笑谈吧,菲律宾军人只会站着开枪,美国人没教过怎么趴着开枪),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守军能把日本打死打伤几千人,很不错了。

C. 新加坡大屠杀的事件纪念

日军在新加坡的“大检证”
以下是黄添右老先生的叙述。“日本军队在占领新加坡后,在人们还没来得及清理遍地瓦砾的废墟、掩埋被日军炸死者的尸骸的情况下,1942年2月中旬至3月初,侵略军就将新加坡划分为四个“检证区”。我所在被“检”的区域叫做水检证中心,是由日本皇军警备团和宪兵队负责“检”的区域。日本兵到各家各户驱赶12~60岁之间的男性居民,每人限带五天的粮食到其指定的区域内集中。“检证”中心在海山街。周边六条街道被用带刺的铁丝网围起来,周围有坦克车和日本兵监视。”
“我的姐夫叶秋涛带着刚满15岁的我,怀着愤怒和恐惧的心情进入了“检证”区域。天气炎热,环境嘈杂,人山人海,个个都汗流浃背,洗澡和大小便都极困难。一清早,人们就等待被“检”,日本兵不许排队的人站着,只准他们蹲在地上,拥挤中不免秩序混乱,有人争先恐后时,日本兵就用棍子殴打,打得他们头破血流。我们属于瘦弱之辈,当然不敢贸然参与到拥挤的人群中。”
“当我进入“检”室之前,姐夫嘱咐我要镇定,万不得已时,就只好跟日本兵拼了。有了这种心理准备,我倒是镇定多了,当我们站在小桌前接受日本军审视时,毫不紧张,日本军在一张纸条上盖了印章,手一挥,我们就拿着纸条从另一个门走出去。那张盖着章子的纸条印着以下的字样:昭和十七年,“检”,大日本皇军司令官山下奉文中将。”
“人们拿着这张纸条走出门口时,门房除站着一名日本兵岗哨之外,还坐着另一个日本军头目,他手一挥将人们放行,指示走一条街道回家;或另一只手一挥,命令人们爬上停在街口的大货车。那些上了货车的,都是些身体壮实的人,他们被运送到新加坡樟宜或榜鹅的海边集体枪杀。人口不到百万的新加坡就这样被杀了5万人。”
“我住的那条街,有三个青年人被“检”上了货车,其中一个没死,偷跑了回来,长期藏匿,直到日本人投降后,才敢出来露面。那两个被杀的人,其中一个已婚,遗下了老母亲和新婚已怀孕的妻子,老母亲哭瞎了眼,含恨死去,妻子生了个遗腹子,母子俩过着凄惨的日子。另一个被杀者,留下了未婚妻,终日以泪洗面。日本人又去印度尼西亚抓爪哇青年到新加坡做苦工,病了又将其赶出集中营,以致他们饿死街头巷尾。这就是日本侵略者的所谓“解放”和“德政”。”
以下是另一位幸存者自述
“那年我21岁,未婚,住在胶园(现福建义冢附近),靠割胶为生。3月26日当天清晨6点多,大队日军闯入小镇,着令全镇二三百成年男人全部集中到学校对面的篮球场,站着等候“检证”(甄别)。被令集中者,还包括兴华学校校长殷春初,教务主任朱绩夫和老师黄火生。鬼子命令男子脱掉上衣和短裤,只穿内裤一排排的蹲在球场上。从早上晒太阳到下午四五点。鬼子包围着球场,有的持枪监视,有的配长剑来回踱步。五六个兵负责检查男人的身体。据说,鬼子是检查男子身体有没有刺青图纹,特别是在手部拇指与食指间虎口处。鬼子认为,有刺青者,就是私会党,而私会党是抗日的。”
“当鬼子来到他身边正检查其隔壁的男人时,突然就把那男子带走。他心跳得很,心想这次没命了。他说,检查到他时,他手拿着的衣服,刚好衣角遮到之前曾擦烂过的,已不明显的黑色五花点刺青。鬼子没注意到而走到隔壁去。我逃过了鬼门关,但并没有被释放,而是又被拉进学校。过后,又一个一个排队出来问话。我不敢先出,待到最后剩下二三十人时才出。很幸运的,我顺利过关。到晚上才终于被释放回家。我马上走入山芭逃难。”
“肃清结果,共有15人被扣押,包括三名师长。他们被关在学校。第二天校长就押去太平宪兵部折磨。剩下14人在第三天凌晨,被押出村子,到不远的沙叻北火车站附近三和矿场与和合兴矿场旁(现今高压电塔边),日本兵用刺刀疯狂刺杀14人。凄惨号叫声响彻云霄,连村子也听到。”
“怎料到在刺杀过程中,竟有一人可能绑不紧,挣脱绳索突然拔腿飞跑,冲到矿湖边纵身一跳,在黑夜的掩护下逃出生天。他就是40岁左右会游泳的教务主任朱绩夫。”
“13具尸体第二天就由印度人就地埋葬。直到大战结束后,亲人们才到乱葬岗捡拾尸骨。由于无法区分,就全部合葬在现今墓址。而被折磨至死的校长,尸骨不知何去向,村民也将其名刻在碑上。他亲戚王卡也是殉难者之一。”“我全家搬到马来甘榜住了三年多,到和平后才搬回沙叻北来。” 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
在新加坡市区的美芝路(Beach Road)有一座规模不大但意义重大的公园——战争纪念公园。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就坐落在这座公园里。顾名思义,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1942-1945年,日本占领新加坡的三年零六个月苦难的日子里,被迫害致死的新加坡各族人民,其中大多是华侨。
建立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的构想始于1962年。在这一年,在新加坡多个地方相继发现日本占领时期被屠杀者的遗骸。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不忍让这些骸骨散弃在荒郊野岭,于是在2月28日成立了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遗骸善后委员会,负责探查、发掘和安葬等工作。纪念碑于1967年2月15日,在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主持下宣布落成揭幕。
李光耀在致词说,这座纪念碑标志着一种经验和教训,它时刻提醒人们,当他们对未来的事物与发展毫无准备之时,什么可怕的祸患都可能降临。“只有我们痛定思痛,认真吸取历史的教训,明智而勇敢的巩固我们的未来,我们许多死难的同胞才不至于白白地牺牲”。此后,每一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在这里举行悼念活动。
远处就能够看到纪念碑那高达70米的碑身高耸入云。四支锥形的白色石柱,组成一座巨大的锥形石塔,插入蓝天,象征新加坡的华裔、马来人、印度裔和欧亚裔所共同担负的苦难和精神。纪念碑四周环绕着碧水,方形基座的南北两面由石阶分成四个面,分别由四种文字写着“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1942-1945”。沿石阶而行,穿过水池,来到纪念碑的中心。在四支石柱上,各自有一面铭文,记录着纪念碑建立的始末。而在整个建筑的中央,有一尊半人高的方形石台,四面都有不同文字的铭文,中文部分这样写道:
“一九四二年二月十五日至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八日,日军占领新嘉坡,我平民无辜被杀者,其数不可胜计。越二十余年始得收敛遗骨,重葬于此,并树丰碑永志悲痛。”
纪念碑下埋葬的,正是上世纪60年代初在新加坡市郊山谷内发现的被日军杀害的数千具尸骨,他们在此处得到了安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新马一带发起了众多抗日运动和赈灾活动。当中两名积极参与抗日的义士——梅启康、梁后宙(又名梁宙),前者不幸在肃清中丧命,后者组织乡民支援中国抗战,他一家35人被日军杀害,自己逃过一劫。今年是二战70周年,记者特地采访了梅启康与梁后宙的后人,一起来追忆这段已沉寂多时的往事,让后人看到前人的光辉,记住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
访梅启康、梁后宙后人 追忆抗日义士事迹
岁月悠悠,转瞬70年过去了,多少人还记得在那烽火连天的年代,多少人为了正义、民族、国家和家园走上抗日道路?多少人惨死在日军的炮火或屠刀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新马形成的众多抗战救亡文艺运动中,最具号召力的是戏剧活动。各方言群都热烈响应,包括广东帮与商界代表梅启康,他粉墨登场,亲自参与戏剧演出,以实际行动筹款赈灾。在检证中,梅启康因不愿招供而遭处决。梅启康的生平事迹鲜少被人提起,直到最近其家人在本报刊登了一则追思启事后,才引起人们的注意。遭遇不幸的也包括梁后宙。梁后宙这位对开发林厝港贡献很大的先驱人物,一家35人被日军杀害,仅他和另外五名家人逃过一劫。若不是不久前新加坡历史博物馆接收梁后宙后人捐赠的一批颇有历史价值的遗物,相信这起惨绝人寰的事件,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
1942年3月6日,梅启康被朋友带去日军宪兵部。他当天回家时神情沮丧,隔日一早再到宪兵部报到,从此一去不返。新加坡沦陷后,日军便展开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以肃清抗日分子。当年位于史丹福路的英国人青年会总部被改为日本宪兵部,日本宪兵就在这里以酷刑对付抗日分子。据《新马华人抗日史料》的记载,梅启康是被检查及指名被逮捕的人之一。梅启康的长子梅保坚说,当时父亲抛下一句“不要害人”的话后,便匆匆忙忙上车离开。事后他从朋友口中得知,父亲是不愿招供而被折磨至死的。
不会唱不会演也要上台讲两句
1896年出生于广东台山的梅启康,9岁随父亲南来,抗战时期是昙花镜影慈善剧社的名誉会长及海天游艺会社员。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东南亚各地华人社区纷纷成立筹赈祖国难民的筹赈会,全情投入抗日活动中。本地华社也不落人后,几乎每一种娱乐形式都动用了,业余剧社的社员也纷纷参加抗日筹赈,包括先后于1913年和1920年成立的海天游艺会和昙花镜影慈善剧社,这两个社团多以演剧的方式进行抗日筹赈。
梅保坚(89岁)接受本报访问时说:“父亲曾说过中国难民很苦,他们因战争流离失所。父亲不会唱,也不会演,但也上台讲两句,为筹赈出一分力。”一次,海天游艺会演出粤剧《吕布与貂蝉》为中国难民筹款,梅启康还饰演董卓一角。现在,这张剧照就展示在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二战史料展厅里。梅启康也是星华筹赈会的广帮代表之一。本报曾报道,在一份《星华筹赈会主办救济英国战时妇孺游艺大会第一次会议议案录》中,清楚记录梅启康是出席会议的数十名来自各分区及各方言群代表之一。梅保坚说,其父是星华筹赈会的广帮总务。
热心公益和教育事业
抗日战争年间,梅保坚已是一名少年。在他的记忆中,父亲很少跟家人提起他在外的活动,但记得父亲跟吴铁城有联络,详情则不得而知。吴铁城是当年中国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部长,1939年曾奉命赴南洋各国联络和争取华侨捐款资助抗战。梅启康走时,留下妻小九人,在八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的梅保坚才16岁。在梅保坚的心目中,父亲是个坚贞不屈的义士,为人慷慨仗义,除积极参与抗日活动,也非常热心公益和教育事业。
有关梅启康的资料零散且有限。较完整的资料只能在新加坡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的二战史料展厅和国家档案馆梅保坚的口述历史中找到,而且不多。至于梅启康的其他贡献记录,则几乎是零。多亏梅保坚,他虽年事已高,但说话条理分明,思路清晰。记者根据他的忆述,找到一些线索,终于从梅汝南堂的《本堂宗亲记录部》《广惠肇留医院八十周年特刊》《精武体育会50周年纪念特刊》《精武体育会七十周年纪念专辑》《百年树人》和《新加坡全国社团大观》刊物中翻查到一些相关资料,并拼凑起来,才对梅启康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摘自联合早报) ■ 克兰芝烈士纪念碑
■ 伊丽莎白公园烈士纪念碑
■ 陆军少将林谋盛之墓
■ 旧福特汽车工厂
■ 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
■ 樟宜监狱博物馆
■ 亚历山大医院

D. 二战,为什么英国守新加坡10万人打不过3万日本

因为英军在新加坡战略备战上出现重大失误,只注重面海防御,过大的估计了背后丛林对日军的阻滞作用,严重低估了日军丛林作战的任务。所以当日军出现在新加坡要塞后方后,英军实际上面临无险可守,水源被切断的绝境,加之英军增援舰队被日军击溃,英军实际上只能作困兽之斗了。另外在西方近代军事文化中,将领面对人道主义投降还是战死的选择中一般都会选择前者,所以英军才会最大的集体投降。

E.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人屠杀了多少新加坡人

日本的官方数字是5000人,可是新加坡华社给出的数字是10万人。战后的审讯中的证据提出的数字是约25,000人至50,000人左右。

F. 二战日本人究竟有多残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方所犯的暴行是如此残酷,以至于几乎无法理解。在某些方面,最好忘记这个可怕的历史,但这样做会令遭受苦难和丧命的人感到羞耻。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最严重的罪行,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今世界,尤其是韩国和中国对日本仍然怀有敌意。此外,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学习并记住我们最近历史上的可怕罪行,以便我们确保不再犯下这些罪行。

警告:此列表包含极其令人不安的内容。

  • 南京大屠杀

  • 日本入侵香港始于1941年12月18日,是太平洋战争史上鲜为人知的事件,其命令是“不俘虏任何人”。包括英国医务人员在内的任何试图保卫该岛的人都被带到了城市的郊区,并用刺刀将其派遣出去。

G. 新加坡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呢

1941年12月,日军登陆马来半岛,英属印度军第三团立即向日军进军。虽然日军在数量上没有优势,但在空中控制、作战车辆、步兵战术和作战经验方面有很大优势。皇家海军的“威尔士亲王”号军舰和“敌”号战列巡洋舰本应拦截并降落日军,但他们从新加坡发起攻击,但在马来亚海战中被日本鱼雷机击沉,造成重大损失。这就是新加坡战役又称马来亚战役

2月14日,日军先后占领了铁马高地、因波丁水库、加兰机场等重要地点,形成了对市区的三包包围,同时加强了空袭。日本人占领了英宝顶水库后,控制了淡水供应。2月15日,日本登陆一周后,帕西瓦尔签署了无条件投降协议,“东部第一坚城”落入日军手中。

H. 二战时期,13万英军在新加坡,为何会被3万日军俘虏

真不是我吐槽英国士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士兵在反法西斯联盟中可以说是最怂的了,尤其是在亚洲战场,被打的…..不对,不应该说被打的怎么样,还没有真正的开始打呢,只要日本人先进行火力投送这一轮轰炸,英国人就举白旗了,然后进行交涉,要求日本人遵守日内瓦公约,善待俘虏。

因此在缅甸战场,这些英国士兵可是坑苦了中国远征军了,经常被日本侵略者包围,然后中国远征军赶来支援,等把这些英国人救出来之后,马上就撤到了殖民地印度,留下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者拼杀,因此中国军队才会在缅甸战场上如此艰难!

反正英国人坑队友不是一次两次了,虽然在二战中也做出了贡献,但是吧,相对来说,怂!

I. 澳大利亚军队在二战中杀了多少日本人

当时,澳大利亚与新加坡组成了澳新军团。

二战日军战死情况见后文。

~以下内容转自知乎~

日本政府没有正式统计或公布过二战死亡人数,日本各部门统计口径不同,数据也有差距;日本历史学界的认知也有一些差异,多数认为在185万人----245万人之间。

以下是日本厚生省的统计,应该较为准确,因为这是日本政府向死亡者家属发放抚恤金的依据。

日本陆海军军人・军属の戦没者概数———— 厚生省援护局统计资料

総数 2,073,000人

日本本土 103,900人

小笠原诸岛 15,200人

冲縄诸岛89,400人

台湾 39,100人

朝鲜半岛26,500人

桦太、千岛 11,400人

満州46,700人

中国本土 455,700人

シベリア 4,700人(西伯利亚)

小计792,600人

中部太平洋(サイパン、グアム、他) 247,200人(塞班岛、关岛、其它)

フィリピン 498,600人(菲律宾)

仏印(ベトナム、ラオス、カンボジア) 12,400人印度支那(越南,老挝,柬埔寨)

タイ 7,000人(泰国)

マレー、シンガポール 11,400人(马来,新加坡)

ビルマ、インド164,500人(缅甸,印度)

インドネシア(スマトラ、ジャワ、他) 70,600人(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爪哇、其它)

ボルネオ 18,000人(婆罗洲)

西部ニューギニア(モルッカ、他) 4,400人(西新几内亚)

东部ニューギニア(ソロモン、他) 246,300人(东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其它)

小计 1,280,400人

注1,原文是日文;

注2,朝鲜半岛,桦太,满洲和西伯利亚,多数为苏联的战果,少数是美军(南朝鲜)战果。

注3,缅甸,印度,马来,新加坡的死亡数,主要是英军的战果、包括中国远征军和美国空军及特种兵共同的战果。

注4,印度尼西亚的死亡数,包括前期荷兰军队抵抗的战果。

注5,这是1937年以后的数字。满洲事变(九一八事变)后到1937年之前死17176人,不包括在内。

原文传送门

J. 新加坡要塞固若金汤,13万英军为何向4万日军投降

虽然因为历史的原因,我们对日本这个国家很讨厌,但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其实在二战时期是属于比较强大的国家,不管是军事实力还是武器装备,都还是比较先进的那一列。这场在新加坡的战斗,拥有绝对人数优势的英军向日军投降,原因很简单,因为现代战争不是靠人数能够决定的。


并且这13万英军说是军队,但是因为英国人本来就比较少,加上日不落帝国把地图铺开的太大。导致这13万英军只有少数的是训练有数的英国士兵,大多数都是一些殖民地的民兵,流勇组成而成的军队,而日军则是全副武装的4万军队,所以不管怎么看,这场战斗都是必输无疑的。天时,地利,人和,英军就占一个地利的优势,但是在现代战争中,地利的优势已经被削弱了,所以这场战斗基本上是属于必输无疑的战斗,当时的英军会选择投降也是能够理解的。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08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53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814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20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79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40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94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623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910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