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为什么会脱离马来独立
㈠ 新加坡当初为什么要从马来西亚独立
19世纪初,新加坡因为具备天然良港的潜质,被英国人看中,并于19世纪中期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942年由于英军战败,新加坡又被日本人占领,1945年日本人投降以后,英国恢复了其在新加坡的殖民统治,1963年9月,新加坡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并同时宣布加入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9日,又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立了独立的新加坡共和国,并于同年9月份加入联合国,10月份又成为英联邦的成员。
为什么短短的两年时间,新加坡就宣布脱离马来西亚联邦呢,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首先,新加坡的独立并不是自愿的,新加坡只是一个700平方公里的小岛,资源缺乏,如果与马来西亚分离,新加坡的前途必然是未卜的,当时的新加坡领导人李光耀非常清楚这一点,因此他非常反对新加坡离开马来西亚,李光耀在晚年回忆时也曾经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是一件令他终生抱憾的事情,他从没有争取过新加坡的独立。甚至在1996年和2007年李光耀两次主动提出在有条件的前提下,新加坡可以回到马来西亚,但仍然遭到马来西亚拒绝。新加坡最终的独立是在马来西亚中央政府的要求下完成的。
其次,合并之后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是导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的一个重要原因。新马政府第一次发生公开的矛盾是在1963年12月,总理李光耀批评马来西亚的年度预算案没有给予提升社会状况足够的预算。而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双边经济矛盾则发生在1964年12月,中央政府要求新加坡将上缴中央的税收从40%增加到60%后升温。新加坡则认为这对自己不公平,因为其他州属并没有因此增加缴税。同时在语文和教育政策上新加坡和当时的马来西亚中央政府发生严重分歧。
新加坡独立后,四顾茫然,要资源没资源、要靠山没靠山,因而新加坡最终选择了倒向美国,因为当时的新加坡被东南亚一些国家认为是第二个中国,因此,周边许多国家对新加坡充满了敌意,新加坡必须选择一个靠山。同时,鉴于资源的缺乏,新加坡走出了一条依托科技、教育强国的路线,不过二三十年的时间,新加坡就成长为了亚洲四小龙,直到现在新加坡都拥有与其国力不相匹配的国际影响力。
㈡ 新加坡当初为什么会从马来西亚分裂出来呢
新加坡当初为什么会从马来西亚分裂出来呢?这里牵涉着很多的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下面给大家说明一下其中原因,朋友们可以参考下面的内容:
三、马来西亚种族主义抛弃新加坡:
经济矛盾和政治方面的矛盾,导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在此之后马来西亚巫统为首的政治联盟在国会上通过了宪法修改议题,将新加坡驱逐出马来西亚。至此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彻底决裂,这就是其中的原因。
㈢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曾经同属一个国家,新加坡是怎么独立的
新加坡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一个国家,作为除中国外唯一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 中新两国的高层以及民间交流都是非常频繁的。别的且不说,单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许多政策,就多少能从新加坡找到一些影子。
马来人之所以对“主体民族”地位如此看重,就是因为他们畏惧掌控国家经济的华人,所以要在政治上确保马来人优先的原则。这种公然违背种族平等的法规,居然就一直被写在马来西亚的宪法里,而且存续至今。
从新加坡把马来语列为官方语言之一,而且明确规定其为“国语”就可以知道,新加坡人对于回归马来西亚大家庭,是非常乐意且期望的。但现实则决定了它不可能实现,除非某一天,马来西亚的宪法能够改写,删掉所有“马来人优先”的条文。这一天是否真能实现,就让时间来告诉我们吧。
㈣ 新加坡为什么独立
新加坡建国历史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阶段,
1) 新加坡从英国殖民地,在1959年6月3日取得自治邦地位。2) 新加坡和马来亚联邦,沙巴,砂拉越在1963年9月16日联
合组成,成立马来西亚联邦。
3) 新加坡因种族政治因素,在1965年8月9日退出马来西亚
联邦,成为独立自主共和国。
㈤ 新加坡是怎么独立的
在1996年的时候,李光耀曾提出可以重新回到马来西亚的怀抱,前提条件是只要马来西亚平等对待华人,结果如此“简单”的条件却被马来西亚所拒绝。当年,新加坡被迫离开马来西亚,也与此有关,因为马来西亚施行“马来人至上”,害怕华人在马来西亚壮大起来,所以直接把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给踢了出去。
原本掌握着新加坡的,是处处施行“马来人优先”的巫统,然而李光耀所带领的广大华人群体力量,增长壮大的速度实在令巫统感到极大的不安,他们害怕有朝一日马来西亚会成为华人的马来西亚,马来人会被边缘化。
然而事实上,李光耀与其他绝大多数华人追求的,只是公平的对待,从未要求过什么特别的对待,所以巫统的这种想法实在杞人忧天。然毫无疑问,这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想法,还是使得巫统非常忌惮李光耀,忌惮华人,忌惮新加坡,必须将其弄出去。
结语:当年新加坡的自立门庭,是被强加的原本,马来西亚为了打压新加坡与华人群体,不断挑起各种事端,眼见没什么明显效果之后,干脆就直接背着新加坡进行了投票与议案修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对于新加坡的驱逐,新加坡并不是主要要求的分家,而是被赶出去的。
而新加坡被赶出去的理由,也非常简单,李光耀与广大非马来人族裔追求的是,建设一个“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而马来西亚的马来人想要的,只是一个“马来人的马来西亚”。
㈥ “不想独立,是被迫独立的国家”,新加坡为何被这样说
因为新加坡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独立的,在世界第二次大战之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很多的国家脱离了原来的统治,开始追寻新的自由,成立了新的政权。但是新加坡作为一个很小的国家,他并不想自己独立成为一个国家,害怕自己实力弱小,别其他的国家欺负,于是向加入马来西亚联邦 。但是马来西亚联邦也有自己的考虑,出于自身的政治利益,强行把新加坡踢出了联邦, 新加坡没有转圜的余地,只能独立为一个国家。
新加坡现在的经济发展要比马来西亚好的多,不知道现在马来西亚有没有后悔当初做的决定。新加坡已经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重要商业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 ,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新加坡的旅游业发展得很快。
㈦ 新加坡曾经作为马来西亚的属地为何后来会被迫独立
20世纪末期,得益于发达国家的行业转移,新加坡的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成为“亚洲四小龙”国家之一,如今的新加坡早已迈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全年人均GDP将近6.4万美元,高居世界第八位。
近代以来,如同大部分亚洲国家一样,新加坡也曾经饱受列强屈辱和战火的摧残。从新航线开辟时代开始,因为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自身又是优质的橡胶产地,在远洋贸易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到了1824年,新加坡又正式的成为了英国的海外殖民地,随后英国人又以此为基础向东南亚扩张。
虽然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之间“分手”,但是关于淡水资源的供应,马来西亚又总想背弃先前协议调高水价,也使得二者之间频有矛盾。另外,关于仅仅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白礁岛也是双方领土争夺的一个焦点。
㈧ 马来西亚为何要把新加坡踢出去
新加坡曾经隶属马来西亚的一个帮,之所以要把新加坡赶出去,是由于马来西亚人和华人争夺政权,然后导致两个种族产生了冲突,再加上新加坡有人口众多的优势所以只有把新加坡赶出去才能保证自己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新加坡虽然只是一个小岛国,却并不是东南亚可以忽视的国家,因为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最富裕的国家,如今已经处在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全国GDP高达3239亿美元。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中也隶属于高收入的国家,而这个富裕的国家曾经算是马来西亚的一个邦,并且是被马来西亚逼迫着独立出去的。
新加坡人口重多
让马来西亚人感到危机的原因,就是由于马来西亚人和华人的人口比例相差不大,由于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联邦时,就已经拥有了180万人口,所以马来西亚人为了保证自己的绝对主导权,只有把人口密集的新加坡剔除出去才能稳固自己的势力
㈨ 新加坡为什么要从马来西亚分离出去
1959年从英国取得自治地位,1963年新加坡、马来亚联邦、砂劳越和北婆罗州(现在的沙巴)成立马来西亚联邦,完全脱离英国统治。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联邦,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㈩ 求新加坡从马来西亚独立的原因
写这段真实的历史,还要从马来西亚联邦史开始。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宣告成立,马来亚联邦、新加坡、沙劳越和北婆罗州(即今天的沙巴)正式加入该国。只是文莱王国,因得天独厚的石油利益便拒绝并入,并在菲律宾与印尼的支持下得以独立。分析这段历史,需要结合当时的国际环境。是时,美苏称霸在即,而马来西亚合并,就是出于美国反华反苏的战略需要。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反华包围圈,既要防止东南亚华人输进革命,又要孤立新中国。同时,在美国策划下组建了东南亚条约组织,类似北约性质。时任新加坡州长的李光耀,是渴望加入“大马来西亚”联邦政府的,因为在他心里有更美的政治构想需要实现。遗憾的是,合并后不到两年,新加坡被逐出联邦。原因是:时任新加坡州长的李光耀,在马来西亚国会倡导建立“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而不是马来人的马来西亚,引起首相东姑的极度不满。接着1964年新加坡发生种族骚乱,李光耀又指责联邦政府正推行“种族沙文主义政策。本来,东姑等马来西亚高层一直认为华人是他们国家的负担,华人占居联邦高达42%的人口后,使马来西亚开始担心华人会主宰马来西亚的政治及经济环境。所以,在即将全国大选的政治形式下,决定把新加坡正式踢出联邦!这个决议,对踌躇满志的李光耀不啻是一个晴天霹雳,他在电视台的镜头前无奈地宣布独立的那刻放声大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街道上的马来人已经憋得难受,开始放鞭炮庆祝同新加坡的脱离,股市翻番。更不可思议的是,李光耀没有放弃努力,居然还争取议会支持投票,哭着闹着要求马来西亚联邦收回决议!……两相比之,十分吊诡。我们都在疑问:独立是件好事,李光耀为何悲痛欲绝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冷静地分析。从新加坡的国土资源上来看,独立后的新加坡,只是一个六百多平方公里的小国,在世界地图上只是一个小红点儿。简单的算术就会知道,二十公里乘以三十公里,还没有半个北京市区大!而且,新加坡没有任何自然资源,连水都没有!以后拿什么生存?笔者料想,当年的李光耀一定是心里茫然一片!再者,弹丸之地,兵力虚空,进攻无力,防御不足,国力如此薄弱,随时有倾覆之可能。李光耀的心理伤痛,最大的可能是为安全忧虑。再再者,新加坡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邻国羡慕它,大国觊觎它,美英日垂涎于此已非一日。李光耀从民众福祉出发,不断寻求马来西亚庇护,乃人之常情。再再再者,与马来人分家了,以后他们间摩擦势必也会加剧的,两国能和平共存吗?这些担忧,也正如李光耀在《风雨独立路》写道:前途是渺茫的。新加坡和马来亚只隔着柔佛海峡,由新柔长堤连接起来。两地向来是由英国当作一个地区统治的。新加坡是英帝国的行政和商业中心。现在我们分了出来,一切都得靠自己。马来西亚政府正准备教训我们。他们可能不再让我们扮演传统的角色,继续成为他们出入口货物以及为他们提供种种服务的中心。所有新兴国家都在推行民族主义经济政策,一切都要自己干,直接同欧洲、美国和日本的主要买客和卖客打交道。在这样的世界里,新加坡没有腹地,就连我们的饮用水也来自柔佛州,该怎么生存下去?李光耀还补充强调当年被驱逐的感觉:那天,东姑是在副首相敦拉扎克提出一项议案一读之后发言的,该项议案要求立即对1965年宪法与马来西亚(新加坡修正)法案进行辩论。到下午一点半,二三读辩论完毕,法案送交上议院。上议院的一读从两点半开始,到四点半三读通过。最高元首当天就批准,完成了宪法所规定的程序。新加坡被正式逐出马来西亚。按照马来穆斯林的风俗,丈夫可以宣布“塔拉克”(我休了你)三次,做妻子的却无权这样。这期间我们可以重归于好,他可以娶回我。不过,在他讲了三次“塔拉克”之后,就不能再娶我了。马来西亚“休”了新加坡的时候,国会上下两院三读法案,等于宣布“塔拉克”三次!李光耀的这种强烈地想返回马来西亚的想法,在2007年旧事重提。当然,马来西亚再次以时机尚未成熟,委婉予以拒绝。不过,想一想马来西亚的做法,还是值得称道的。虽然他历史上逼迫华人选民占绝大多数的新加坡脱离联邦独立,但终比那些对华人实行种族清洗的东南亚国家好多了,譬如印尼。再说回来,马来人如果当时不这么做的话,也很可能李光耀就是现在的马来西亚资政了,那样由主体华人主政的国家可能与现在的历史大不同了(可惜,历史不容假设)。好在独立后的新加坡华人,每当面对不利局面时,共同的生存危机意识都能够把全体新加坡人团结起来。他们勤俭高效,廉洁奉公,最终打造出为全球瞩目的现代化国家。写至此,忽然想起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有学生问笔者的问题:新加坡既然与我们同文同宗同种,为什么不让新加坡与中国建立亲密关系,或直接并入中国领土?这样的想法,思索起来让人凄凉。因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常识就纯粹利益关系,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很多国人总有种模模糊糊的感觉,觉得全世界犹太人都向着犹太人,那全世界华人也该都向着华人。新加坡是华人为主的国家,就应该并入版图。如果这样的分析,朝鲜、越南早该回归中国了。它们过去才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而新加坡与中国没有渊源,它并不是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新加坡,她只是个世界上除两岸四地以外,华人人口占大多数的唯一国家罢了。也正因如此,虽然两国人民有同祖同文的认同感,但新加坡与中国存在亲华与反华的双面性.其亲华性表现在人性方面.在笔者看来,单凭联合早报就能看出,该报总是对中国内地的报道,以正面为主。而且每天都登载着中国政治和经济建设成就的消息,这一点,公平地说,比台湾做的好多了。
人性化的亲华色彩,新加坡并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地的华人。台湾的9。21大地震,中国大陆百年未遇的洪水灾害,汶川5.12特大地震,新加坡人对母亲国的感情与行动,都是感人肺腑的。而其反华性,完全是出于其历史上被英帝国殖民统治的西化心态.为此,她政治上与台湾保持互动关系,可以疏远大陆.新加坡早就声称,自己要当东南亚最后一个跟中国建交的国家,1990年建交后仍然跟台湾保持军事合作关系。且,李光耀、吴作栋在各种场合的讲话都喋喋不休提到中国的增长是世界最大的挑战,将来亚洲的稳定取决于美国如何对待中国的崛起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