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有哪些先进的科技

新加坡有哪些先进的科技

发布时间: 2022-12-15 10:57:07

㈠ 新加坡除建水坝外,请你为它在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一、采集储存雨水。新加坡雨量充沛,具有短历时、小区域、大流量的特征。为了更多地收集雨水以供生产生活所需,同时缓解由于降雨量大而导致公路上积流成河的问题,新加坡政府实行明确的雨污分流制度,并耗巨资建立了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其中的代表性工程为耗资2.26亿美元建成的Marina Barrage(滨海堤坝)。Marina Barrage(滨海堤坝)的设计独具匠心,建成后不仅可以用来采集储存雨水,还可以开发为旅游景点,最终达到经济环境双丰收的效果。据资料显示,新加坡全岛的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建成后,可以将全国约80%的降雨量转化为饮用水,解决当地居民30%以上的用水需求。
二、废水循环利用。新加坡政府主要采用微过滤系统和其他形式的高科技过滤技术来处理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达到废水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目的。经过处理后的新生水水质非常好,一方面可以作为工业用水,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居民的生活用水。新生水的生产成本是海水淡化成本的一半,价格比自来水还便宜,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生产成本还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此项措施提供的水量如今已位居总供应能力的第二位,仅次于进口,占总用水量的30%,政府制定的长期规划是将这一指标提升至50%。
新生水的诞生,使新加坡在污水治理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成为国际水业界公认的以科技创新解决水资源困境的成功实践者。
三、海水淡化。新加坡从1998年开始实施“向海水要淡水”计划。除政府自行设计、建造和营运外,还鼓励私人企业参与。由于淡化水成本高昂,所以目前此项措施提供的水量仅占总需求的10%。然而,新加坡政府并没有放松这项技术的发展,并预期随着淡化科技的不断进步,逐渐增加海水淡化的比重。新加坡公用事业局计划在两年内将海水淡化能力增加到现在的三倍,且目标在2060年,满足新加坡水供的30%。
四、加强教育,提高民众节约用水意识。除了积极开发水源,新加坡政府也十分重视水资源的合理使用。民众是水资源的消费主体,为了提高民众的节水意识,政府提出了“节省、珍惜、享用”的口号,除此之外,政府还会不定时地组织新颖的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活动,吸引民众参与讨论,为节水出谋划策,做到真正的全民节水。在某些具体的政策法规上,政府强制执行。例如,新加坡政府以合理的水价强制节水措施;强制要求安装双排档节水马桶水箱等。在新加坡,水资源利用的一大原则是“将一滴水变成两滴水用”,由于宣传到位,人们节水意识很强。
五、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为保护和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确保供水安全,新加坡特别注重加强水资源管理立法,有《水源污染管理及排水法令》,《制造业排放污水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推出了节水标记计划、节水建筑及强制性控制各类供水器具的最高水流量等政策。在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下,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执法机制和执法程序,以硬性的执法主体、政府律师队伍和多样化执法手段构成的有效监管体系,从根本上杜绝了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事件的发生。
六、发展科技,以先进科技应对水资源问题。新加坡政府高瞻远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教育和科研优势,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不断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和资源。对于水资源短缺问题,新加坡人一方面时刻注重节约,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科技。先进的科技使得新加坡水资源由“短缺型”向“充足型”过渡,向新加坡供水的马来西亚现在反过来需要高价进口部分新生水。新加坡正在向世界各地出售其先进的水资源技术,其科技水平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赞赏。

㈡ 问:新加坡有哪些研究所研究所开设课程吗

答:新加坡的研究所包括:
新加坡生物信息研究所(BII)*
新加坡生物处理技术研究所(BTI) *
新加坡国立数据存储研究所(DSI)
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GIS) *
新加坡信息技术研究所(I2R)
新加坡生物工程与纳米科技研究所(IBN)*
新加坡高性能计算研究所(IHPC)
新加坡材料研究所(IMRE)
新加坡微电子技术研究所(IME)
新加坡分子细胞生物研究所 (IMCB)*
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所(SIMTech)
*BII, BTI, GIS, IBN及IMCN位于新加坡"纬壹"科技城内的Biopolis生物科技园One North
新加坡的研究所与本地的两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开设研究生课程。

㈢ 新加坡科技发达吗

科技发达这个词很宽泛, 不能套用在新加坡身上,这词用他身上,挺别扭的
科技包括很多很多门类,不是说你在船舶,环保,食品这几个方面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就算你科技发达了.
现代分工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详细, 只有各类别都有,而且都不差,才能叫科技发达,
为什么在70年代,80年代,我们国家那么贫困那么落后的时候,别人依然觉得中国是个不可小觑的大国?就因为我们有完备,健全的科技体系. (就是假如别人封锁了你,你依然可以生产,自给自足,该有的都有,尽管可能不是特先进)

你要有制造业, 车床(中国很挫,但起码在世界能排前列,该有的也都有), 石油制造业(包括采油业,制造提炼业)能源,交通,军事,国防,电子,生物,农业,医学....总之各门各类都有, 而且都比较好,才能叫科技发达.
比如德国,美国,俄罗斯,日本,中国等

㈣ 目前最先进的科技介绍

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13日报道称,新加坡生物工程与纳米技术研究院(IBN)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这种方法不仅可用于合成各种多功能纳米粒子,还可用于改善环境,清洁受到重金属污染的水源。该项研究成果刊登在近期出版的《自然·材料学》杂志上。

报道称,IBN的研究小组通过将金属盐水溶液和十二胺(DDA)乙醇溶液混合,成功地将水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快速转移到有机介质之中。金属离子会与DDA绑定,然后与有机溶剂一起被提取出来。这种有机溶剂的沸点很低,很容易蒸发,因此可以通过蒸馏法移除。而这些从水相转换成有机相的金属离子则可成功地用于合成各种金属纳米粒子、合金纳米粒子和半导体纳米粒子。

能够溶于水的金属化合物的用途相当广泛。通过这种方法,许多有用的金属和可溶于水的稀有材料就可以轻易地用于合成纳米粒子。相较于其他方法,IBN的方法使用可溶于水的廉价普通金属作为前体物质,成本低廉,效率高,可合成具有广泛用途的多种类型纳米粒子,包括金属半导体纳米复合材料和混合纳米粒子。该方法简便易行,可在室温下进行,并且不会产生有毒的化学物质,十分环保。

该项研究的主要研究人员应仪如博士表示,实验证明了使用这种方法将金属离子从水相转变为有机相的有效性。使用该技术从水中提取各种金属离子,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使得制造各种金属纳米粒子、合金纳米粒子、半导体纳米粒子以及混合型纳米粒子变得更容易,有助于设计制造出更具新奇结构和多种用途的新材料。这种方法不仅可用于合成各种纳米晶体,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从水和土壤中提取重金属污染物。

水源受到重金属污染,是世界各国长久以来面临的一个难解问题,不仅影响经济发展,更有害于人类的身体健康。要想纯化受到重金属污染的水源十分困难,其成本也十分高昂。而使用如甲苯等可清除金属残留物的有机溶剂来提取溶于水中的金属非常有效。有机溶剂的密度要小于乙醇或水,会漂浮在水溶液之上。当搅动混合物时,金属会完全脱离水和乙醇而溶于甲苯。这样就可从水中提取金属,而无需沥出其中的矿物离子。除了铅、汞这样的高毒性金属,其他一些贵重金属,包括金、银、铱和锇,也能溶于水,也可以用此种办法加以提取

㈤ 有关新家坡的所有资料

1、新加坡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
新加坡的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现在,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不断提高产业结构,90年代尤为重视信息产业,已投资在全岛兴建“新加坡综合网”。为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经济以五大部门为主:商业、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交通和通讯业。工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制造业产品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化学与化学产品、机械设备、交通设备、石油产品、炼油等部门。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饲养和水产业。粮食全部靠进口,蔬菜自产仅占5%,绝大部分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进口。服务业为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包括零售与批发贸易、饭店旅游、交通与电讯、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旅游业是主要外汇收入来源之一,主要景点有圣淘沙岛、植物园、夜间动物园等。货币名称:新加坡元(简称新元)

2、在招商引资方面的经验
独立后,政府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多样化经济。八十年代初开始,加速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以最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投资。

3、在港口与物流管理方面的经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物流业在全球迅猛发展,连续10年保持20%至30%的高速增长,使其与高科技、金融业被并称为三大朝阳产业。新加坡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政府的政策引导,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公认的物流中心之一。

新加坡物流业六特点

作为一个自由贸易城市,新加坡具有发达而完善的海空交通和电信通讯网络,在此基础上,新加坡物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截至2001年,物流业占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8%,物流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已达9.2万人,占全国总劳动人口的5%。世界知名物流企业,如敦豪、联邦快递、辛克都在新加坡设立了区域总部。现代物流业成为新加坡的支柱产业之一。新加坡物流业呈现以下六大特点:

集中度高

新加坡政府在樟宜国际机场附近设立物流园,吸引数十家大型物流公司进驻,达到了较好的规模经济效果。新加坡物流业的高度集中极大地方便了客户联系业务,使其在物流园内就能找到运输、仓储、配送等各个环节的专业物流商。

专业性强

新加坡境内的物流公司有明显的共同特点:它们要么专门为某一行业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要么为各行业的客户提供某一环节的物流服务,例如供应链服务。服务的专一性是新加坡物流企业之所以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重要原因。以新加坡本地的雅阁物流公司为例,为了圆满完成其承担的瑞典skf公司在亚太地区的专业配送服务,雅阁设立了skf专 用仓库。

实力雄厚

新加坡的物流企业普遍实力雄厚,这主要得益于新加坡政府造就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众多国际着名物流公司的眼球,使它们纷纷把亚洲区域总部设立在新加坡,其中包括全球物流业老大美国联合包裹公司和老二联邦快递公司。这些全球物流巨子在资金、运输工具、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雄厚实力推动了新加坡本地物流业迅猛发展。

效率极高

新加坡物流业充分体现了"高效"的含义,这不仅仅是由于新加坡物流园的优越地理位置(与机场毗邻,交通四通八达),还在于其各环节畅通无阻。以通关程序为例,新加坡政府使用"贸易网络",实现了无纸化通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以转口贸易为主,这意味着很多运抵新加坡港口、机场等国际交通枢纽的货物并非新加坡进口,而仅稍作停留,然后转运到其他国家。在这个过程中,这些交通枢纽就成了物流的重要场所。因此,很多物流公司在机场内部设立专用仓库,对于需要在新加坡转运的货物,公司就在机场仓库内当场理货转运,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约了 运输成本。

服务周全

随着现代物流业在新加坡蓬勃发展,物流业服务范围之广之细可谓空前,物流业已经朝着"量身定做"的方向发展。以前,新加坡物流公司为客户提供某种固定模式的服务,现在,这些公司已经转向"量身定做"的服务,以满足客户需要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由物流公司和客户共同研究选择出一种或几种最理想的服务方式,最终找出能最大限度为客户提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技术强大

新加坡物流公司基本实现了整个运作过程的自动化,它们都设有高技术仓储设备、全自动立体仓库、无线扫描设备、自动提存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可以说,高科技是新加坡物流业的主要支撑力量之一,而网络技术则是重中之重。

网络技术主要包括政府的公众网络系统和物流企业的电脑技术平台。新加坡政府启动"贸易网络"系统,实现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在线信息交换。除了政府提供的公众网络外,物流企业都先后斥资数百万美元建成了电脑技术平台。通过这个技术平台,客户不但可以进行下订单等商务联系,在托运的货物进入公司运行以后,客户还随时可以通过公司的网络了解所交运货物即时的空间位置,了解货物当时所处的运送环节和预计送达的时间。

现代科技还保证了货物的安全。在各个物流公司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条形码和无线扫描仪对货物的安全提供了保障,使每天多达数千万份的货品运送准确率超过99.99%。

政府支持"一条龙"发展物流

现代物流业是新加坡的支柱产业之一,是该国重要的经济命脉之一。为了把新加坡建成亚洲物流中心,新加坡政府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新加坡政府规划物流业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1997年7月,新加坡物流倡导委员会制定发展纲领,同年新加坡贸易发展局联合13个政府机构,其中包括海关、经济发展局、民航局、生产力及标准局、资讯发展局、海事及港务管理局等,展开"1997年物流业提升及应用计划"。在该计划获得成功之后,新加坡政府又先后推出了"1999年物流业提升及应用计划"以及"2001年物流业提升及应用计划"。这一系列的计划成功地将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环节整合成"一条龙"服务。这些计划主要包括下面4个内容。

流程改造

为了开发高效、科学的物流流程,新加坡政府出面委托专家顾问进行多项研究,同时鼓励业界人士积极投身到这一活动中来。在政府的主导下,新加坡政府顾问成功地完成了对"物流业挑战及商机"等课题的研究,而业界完成了"货盘标准化"等研究计划。

基础设施

新加坡政府提倡大力发展物流业后,立刻启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海事及港务管理局于1997年从政府架构中独立出来之后,致力于改善物流基础设施:一方面引进高新技术,包括电子入闸系统和全自动化桥式吊机;另一方面,在樟宜机场附近开设物流园,吸引国际第三方物流公司在新设立总部及地区性物流中心。

人力资源

1999年,新加坡政府以物流讲座的形式介绍了物流技术知识的最新发展,并推出了政校合作、国际交流以及鼓励有潜力的其他行业人才转投物流门下等多项物流人才培训计划。那一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美国佐治亚州科技学院在新加坡合作成立亚太物流学院,并提供双硕士学位课程。2000年,第一批亚太物流学院的学生毕业并获得"认可物流专业证书"(cpl)。

物流科技

1999年,政府制定了物流业的科技发展纲领,以建设公共电子走廊、促进该行业的低成本电子数据交换为目标。到目前为止,新加坡政府已建成"港口网络"、"贸易网络"等公共电子平台,并将推出空运业电子发票及电子付款系统及空运业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

航空物流

新加坡航空物流的代表是樟宜国际机场。这个机场被誉为东南亚最现代化的国际机场,每年接送乘客超过2000多万人次,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亚太地区最佳机场"、"世界最受欢迎的机场"等。民航局不时研讨制定樟宜机场的发展规划,以确保机场有足够的能力应付亚太地区航空交通的强劲增长。樟宜机场内设有樟宜航空货运中心,面积达47公顷,是一个24小时运作的自由贸易区。这个一站式的服务中心,提供了装卸航空货物所需的设备和服务。每天,无论何时,从飞机卸下的货物送到收货人手里,前后只需一小时。

港口物流

新加坡不仅有优良的深水港,还兴建了4个集装箱码头。新加坡港务集团每年可装卸超过1500万个集装箱,是世界最大的单一箱运码头经营机构。新加坡的远景目标是把该国发展成为集海、陆、空、仓储为一体的全方位综合物流枢纽中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加坡港口最近采取了新举措。一方面,调整港口管理策略并制定新措施,准备开放港口允许船舶公司以合资方式拥有自营码头,并欢迎国际上的港口经营集团到新加坡投资发展码头。另一方面,注重技术改造,通过挖掘内部潜力来提高生产力。2002年3月,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进行了一项试验性计划,在新加坡海港采用自动识别系统,避免船舶相撞并提高港口航行的安全。

陆路物流
新加坡在积极发展公共交通的同时,以多种经济调控手段控制以私家车为主体的私人交通的增长。公共交通系统完整,方式多样,包括大运量的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公共汽车系统、计程车系统,其特点是网络覆盖面广,运行快捷高效。电子公路收费系统是新加坡政府已经实施的一项先进的智能化公路管理系统,它由分布在中心区各道路路口的电子自动计费门、随车(全国所有车辆)安装的ic付费卡、数据传输与中央控制系统组成。任何进入中心区的车辆在经过该系统时,均会被自动扣除一定费用。

4、在工业发展与环境治理方面的经验
新加坡能取得优异的环境纪录,原因在于牢固的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新加坡经济发展以来,就坚持一个策略,就是预先安排,未雨绸缪,从长计议。他对中国近年来对于环境污染的力度表示钦佩,在五六十年代,新加坡的环境问题,国家赖以生存的贸易,无法为就业人口提供机会,为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提高生活的水平,必须要进行规划计划。但是在规划计划当中,他们谨慎投资环境基础措施,加强立法和监管的管制,力求于以最先进的科技技术,并且向其他国家学习的文化,为了配合急速的工业化进行,新加坡进行了广泛的环保计划,包括防范、执法、教育等等。他表示新加坡愿意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同时也包括在中国学习经验。要借助科技的环保来创新,为了成功,人们必须跟政府合作。

5、在区域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

6、在区域经济规划与发展战略方面的经验
要解放思想,进一步拓宽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7、在政府职能转变与角色定位方面的经验

8、在农业产业方面的经验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园艺种植、家禽饲养、水产和蔬菜种植。农业拥有可耕地面积5900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9.5%。粮食全部靠进口, 80%的蔬菜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尼和澳大利亚进口。农业中保存高产值出口性农产品的生产,如种植热带兰花、饲养观赏用的热带鱼,种植一些传统的热带经济作物等。

㈥ 新加坡没啥科技实力为何能成为发达国家

新加坡有科技实力,世界排名第16名。

㈦ 新加坡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有什么特点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新加坡是着名的自由贸易港,集中着世界一流的商品。

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般+木)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

国土: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入、东南亚地区的中心,堪称"亚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国国面积为626.4平方公里,城市面积占绝大部分,因而被称为"城市国家"。

气候:新加坡全部国土都位于北纬1度线内,距赤道不过137公里,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以最暖热湿润为特征,全年温度大约在24℃到32℃之间,昼夜温温差不大,降水量在2400毫米左右。10月至次年3月雨较多,4月至9月雨 量相对较少。

国家简史:传说在远古时代,亚历山大大帝的后裔乌塔马王子在海上航行时,船被暴风雨刮到现在的新加坡岛上,在岛上,王子看到一头怪兽,浑身赤红色,头部的毛黑亮,胸前还有一撮白毛。随行人员告诉王子这是狮子,王子便把这个不知名的小岛称为"新加普拉",也就是狮子的意思,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㈧ 香港,新加坡到底有些什么高科技,这么发达

这两个地方都是英国的前殖民地,英国的殖民统治奠定了两个城市的基础,包含行政、司法、商业、教育等方面,所以虽然是以广东人为主,但是实际上遵循的是英国式的政府和商业模式,法律制度又很健全,思想相对 多元化和开放。两个城市掌权的精英阶级又都是受过英式教育的人,他们与西方交流没有障碍。这才是两个地方能够快速在商业、旅游、服务产业上快速崛起的同时,又能够保障个人自由、司法独立的社会环境。两个地方又是中英文通用的环境,这可以迅速的国际化,外国人在香港和新加坡工作生活都无障碍。
相对而言,虽然中国大陆拥有更多的自然和人力资源,但是缺乏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教育制度,司法也不独立,很难再维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又维护到个人自由,因此不大可能孕育出自由的社会环境,法律的缺失也使得国际化几乎是不大可能。所以,虽然有深圳、上海这样的半国际化的都市,却真的很难成为香港新加坡那样有强大竞争力的样板。

㈨ 从哪些方面说明新加坡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一楼的复制我以前回答的答案
http://..com/question/169774.html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南端,隔宽约1 400米的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望,面积约618平方千米,其中新加坡岛面积538.1平方千米,其他是几十个小岛。新加坡的资源十分贫乏,连淡水都需要从马来西亚进口。但是,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地带,控制着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通要冲。新加坡港是一个世界着名的天然良港,不仅是东南亚的航运中心,还连接着太平洋和印度洋,是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海上交通的要道。新加坡独立以后,经济面临着严重困难,广大新加坡人民在政府的领导下,奋发图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实现了新加坡的经济起飞。新加坡政府根据独立后的新加坡国情,针对当时的国际经济形势,制定了经济发展的正确战略。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59~1967年,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跨越三个不同时期,即自治政府时期、马来西亚联邦内的新加坡州时期和新加坡共和国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恢复殖民统治时的破烂不堪的经济,利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海外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时机,引进资金和技术,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减少从国外进口,建立起所谓的“进口替代”工业。在此期间,政府制定了两个五年计划,颁布了一系列振兴经济的法令,加紧进行邮电、交通、公用事业等基础实施建设,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优良的硬件和软件环境。1961年,在新加坡岛的西南部一片野草丛生的沼泽地带兴建了着名的裕廊工业区。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为新加坡的经济起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68~1979年,大力发展出口工业,建立起外向型的经济格局。在此期间,新加坡引进了大量外资和先进技术,1978年底,投资新加坡工业的外国资金达到49.7亿美元。建立起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新加坡一跃成为世界着名的石油冶炼、电子工业、修造船业中心。同时,大力扩建新加坡港,建成了亚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新加坡港也在1979年成为仅次于鹿特丹的世界第二大商港。新加坡还建成了亚洲最大的航空港——樟易飞机场。这样,新加坡作为世界交通和商业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定。在此期间,新加坡实现了经济的起飞。

1979年以后,新加坡的经济开始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实行工业技术升级,发展资本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建立高技术、高附加值、竞争力强的新兴工业,并优先发展通讯、金融和咨询等服务业。同时继续发展科技教育,培养自己的高素质人才。新加坡的高技术产业年均增长率达到30%,高科技队伍20年间增加了12倍。80年代,新加坡成为东南亚高科技人才密度最高的地区。1988年,新加坡的黄金外汇储备增至401.37亿美元。1990年,新加坡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外汇交易市场,新加坡港也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新加坡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旅游业非常发达。

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的典型国家——新加坡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梵文意为狮子城,又因国土小如星斗,故称星洲、星岛。新加坡国土总面积618平方千米,人口约有270万,其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高这4369人。是世界上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1965年独立后,立足本国实际,因地制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究其发展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充分发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个有利因素,成为世界上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的典型国家。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领土由新加坡岛和附近54个小岛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称“东方十字路口”。北面与马来半岛隔着宽仅1.2千米的柔佛海峡,西边有长堤相连,交通便利;在南面隔着新加坡海峡同印度尼西亚相望,海峡长105千米,宽1.7千米,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入口处的航行要道。
二、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
新加坡地狭人稠,资源贫乏,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经济,成为东南亚的经济中心,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国际航运、航空和贸易中心 新加坡港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和水文条件十分理想,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1亿吨以上,居世界前列,国际航空客运周转量仅次于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新加坡以此为基础,从邻国大量进口各类初级产品,汇总、分级、包装后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转口贸易和航运业为主体的独特经济类型。
2、工业和技术服务中心 新加坡四面环海,以炼油和造船为核心的工业部门具有世界意义。全国建有五大炼油厂,年加工能力达4290万吨,成品油出口额仅次于荷兰居世界第二位。造船业为传统的优势部门,不仅能修造繁多的各项船舶,还是世界上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工业以制造业为中心转向技木密集型部门,大力发展电子工业

㈩ 新加坡有哪些工业

新加坡最大的是电子工业,包括各种电子产品(电脑等)的研发和组装

第二大工业是化学工业, 主要包括石油,石油化工和专业化学品

另外由于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制造业如造船也成为重要的工业之一。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08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53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814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20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79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40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94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623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910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