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规划哪些国家
A. 新加坡主要经济地区以及经济活动
新加坡东南亚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转站,也是世界电子产品重要的制造中心和第三大炼油中心。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1959年以前,新加坡国民收入的75%来自转口贸易活动。独立后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加紧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以最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另外,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尤为重视信息产业,已投资在全岛建立“新加坡综合网”。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近年来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新加坡政府从改革单一的转口贸易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入手,鼓励发展工业,逐步走上工业化和建立多元经济结构的道路。到20世纪80年代初,以石油提炼、电子电器、船舶修造为主体的新兴工业发展起来,成为世界上着名的航运中心、炼油中心,以及亚洲的金融中心,并且出色地解决了居民住房和就业问题。到1981年底,71%的居民住进了政府修建的设备齐全、价格低廉的公共住宅,人均住房面积为15平方米,居亚洲首位。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加坡经济已步入了稳健增长时期,经济发展渐趋成熟,国际竞争力增强。自1994年以来的世界各国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名中,新加坡连续5年位居第二。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新加坡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发展到如今的“亚洲四小龙”之首,从不发达国家跨入 “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成为近年来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和富裕程度最高的国家。近年来,新加坡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对美、日、欧和周边市场依赖性很大。据新加坡贸工部的研究显示,美国的经济增长对新加坡经济的影响最大,美国经济每增长1%,新加坡经济就会增长0.96%。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新加坡凭借健全的金融体制和着眼长远的发展战略,自身所受冲击较小。金融危机爆发时,新加坡主要行业的增长情况是:制造业4.3%,建筑业13.3%,商业5.8%,运输与通讯业9.2%,金融与服务11%。但由于新加坡经济总量小,严重依赖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形势恶化使其1998年的经济增长大幅下降。1999年,新加坡经济好转,2000年经济实现加速增长,GDP为1398.4亿新元,比上年增长9.9%,主要原因是外来需求旺盛以及地区经济复苏。在此以前的10年里,新加坡GDP 年均增长达到7.7%,2000年经济增长率达9.9%。2001年,遭遇世界经济下滑和美国“9?11”事件影响,新加坡经济出现衰退,GDP同比下降2.0%;对外贸易也出现显着下降,其中对外出口1225.4亿美元,同比下降11.8%,进口1096.8亿美元,同比下降13.9%。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新加坡经济似出现典型的“W”型波动。面对经济衰退,新加坡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思路,归纳起来可称为“高科技战略”“中国战略”和“扩大腹地战略”,目的在于提升产业结构,积极寻求海外市场,拓展对外经贸活动的空间。从中长期看,新加坡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可能难以再现金融危机前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与此同时,新加坡经济增长波动将增大。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经济增长波动的同步性增强,它将直接影响到新加坡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美、日等发达国家“高科技泡沫”破裂后,世界的电子工业迅速衰退,国际市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急剧萎缩。尤其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周期日益缩短,目前一个周期平均只能维持两年半的时间,这就使以电子业生产与出口为主导的新加坡经济增长周期也将缩短,从而导致国内经济增长波动起伏加大。在投资政策方面,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吸引外国投资,积极从管理审批制度、产业政策、税收优惠等方面提供便利,包括:通常给予外资以国民待遇,除了与国防有关的某些行业外,对外资在新加坡的运作没有任何限制;完全开放商业、外贸、租赁、直销广告、电信市场,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对先驱公司(即涉及巨额资本开支或复杂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企业)和某些金融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与此同时,新加坡政府也采取财务、融资便利等措施协助本地企业向海外发展,包括:一般财务支持,即通过经济发展局、贸易发展局、生产力与标准局等机构为本国企业的经营提供商务开发计划、品牌开发援助计划等各种财务支持计划;贸易21计划。为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迎接21世纪的挑战,新加坡在1991年制定了名为《新加坡:新的起点》的跨世纪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20世纪最后10年的同时,着眼于新世纪前30年的发展,制定了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规划了跨世纪的重大工程:到202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荷兰的水平;到203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美国的水平,成为一个充分发达的国家。总而言之,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经济运行比较稳定,国民经济稳健增长。2、制造业和服务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带动制造业增长的是高科投资讯工业,而服务业则主要是由金融服务业带动的。在金融服务业里,新加坡已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在亚洲排名第三,列东京、香港之后;外汇交易量居世界第四,仅次于纽约、伦敦和东京。3、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出口扩张。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经济的增长主要还是靠国外需求推动。4、在全球的激烈竞争中保持了强劲的经济竞争力。新加坡在1989-1993年间,一直是最有竞争力的发展中国家。1994-1995年间,新加坡被列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最有竞争力的国家。5、经济区域化成效显着。新加坡海外发展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泰国、菲律宾、缅甸8个亚洲国家。至1997年4月,新加坡对外投资就达100亿美元,比1995年增加了59%。6、人均国民收入迅速增加。新加坡的人均国民收入从1990年的23537新元增加到1996年的44020新元;以美元计算,1996年已达28000美元,人均收入居世界第十一位。已达到瑞士在1984年的水平。世界经合组织则在1995年底宣布,从1996年开始,新加坡已跨入“较先进的发展中国家”行列。
B. 新加坡的移民主要来自哪几个国家
新加坡的移民主要来自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英国这几个国家和地区
C. 新加坡周围是哪些国家
马来西亚印度。
D. 新加坡有几个城市
新加坡市行政上相当于国家,因此是一个城市国家,它分四个地区-市中心地区、市中心周围地区(北、东北和西部)、市郊区(东、北和西部)、外围地区(东、北和西部)。
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63年9月16日加入马来西亚。但马来西亚首相东姑单方面维护巫统利益和马来人政治特权无视其它社群,1965年8月9日,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被迫退出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面积682.7平方公里,2000年普查人口为4,017,733。 五个社区发展理事会的名称是:中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
(4)新加坡规划哪些国家扩展阅读:
英国殖民政府起初以邮政编码01到83将新加坡分区。1948年新加坡举行议会选举后,政府遂以选举区作为行政区划,每区由一位国会议员代表该区选民。从1990年代起,市区重建局将新加坡分为55个规划区。规划区是固定的,不会因各届选举导致的选区范围更动而改变。新加坡统计局于2000年人口普查中首次使用市区重建局的规划区进行调查。
E. 新加坡实际是由哪个国家控制
网友问题令人莫明其妙,新加坡作为一个独立自主国家,本土多元社会的新加坡人通过大选,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执政,组织政府,当然是本土新加坡人所控制管理。
F.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受到哪些国家或者理论的影响
新加坡曾是英国殖民地,二战被日本殖民。殖民初期英国总督莱弗士描绘了新加坡的第一张城市规划图,规划区现已成为历史核心区,新加坡明显保留着英国的城市规划传统。
新加坡独立后,城市规划提出如下理念:
公屋政策为第一优先:住者有其屋,逐步扩大成为结合公积金、公共政策、社会发展、社会福利的整体国家发展策略。新加坡住屋发展局和公积金政策对于新加坡城市发展规划具有深远的影响;
新市镇建设,用捷运相连:每个新市镇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成熟商业服务业和一定的就业机会,大大减少市中心的压力;
用绿化带将各新市镇与快速路相隔,将工业区隐藏在新市镇之外;
新市镇内部层级分明的道路系统:只有慢车道和人行道
长远规划,精密计算
填海造田,转移开发压力
G. 与新加坡建交的国家有那些国家
新加坡立足东盟,致力维护东盟团结与合作、推动东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面向亚洲,注重发展与亚洲国家特别是中、日、韩、印度等重要国家的合作关系;奉行“大国平衡”,主张在亚太建立美、中、日、俄战略平衡格局;突出经济外交,积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已与新西兰、日本、欧洲自由贸易协会、澳大利亚、美国、约旦、韩国、印度和巴拿马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与新西兰、智利、文莱签署了首个地跨三个大洲的自贸协定,并与巴林、埃及、科威特和阿联酋就商签双边自贸协定达成共识。倡议成立了亚欧会议、东亚——拉美论坛等跨洲合作机制。2004年提出建立“亚洲——中东合作对话”构想,首届会议于2005年6月在新加坡举行。积极推动《亚洲地区政府间反海盗合作协定(RECAAP)》的签署,根据协定设立的信息共享中心于2006年11月正式在新成立。共与17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新加坡外交部新加坡
http://www.mfa.gov.sg/
H. 新加坡周边的国家都有哪些
新加坡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首都:新加坡市(Singapore City)
主要城市: 实龙岗, 裕廊, 义顺
货币: 新加坡元
母语: 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
座佑铭: 向前进的新加坡
国士面积(km2): 692
最高点: 武吉知马山 166 m.
邻近国家或地区: 马来西亚
附近海域: 南海 人口(百万)、4.61
I. 新加坡的行政区划
新加坡是一个城邦国家,故无省市之分,而是以符合都市规划的方式将全国划分为五个社区(行政区)。它们分别为:中区社区(120万人),东北社区(130万人),西北社区(83万人),东南社区(84万人),西南社区(83万人),由相应的社区发展理事会(简称社理会)管理。这5个社理会在2015年被重新分割为89个选区,当中包括13个单选区和16个集选区。
1) 单选区:后港、先驱、裕华、丰加北、蒙巴登、盛港西、榜鹅东、武吉班让、波东巴西、拉丁马士、凤山、武吉巴督、麦波申。
2)集选区:义顺、裕廊、三巴旺、蔡厝港、东海岸、西海岸、阿裕尼、宏茂桥、淡滨尼、马林百列、丹戎巴葛、碧山-大巴窑、荷兰-武吉知马、白沙-榜鹅、摩棉-加冷、马西岭-油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