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资源有哪些
A. 新加坡的自然资源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4种官方语言,即英语,马来语,华语和泰米尔语。基于和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新加坡宪法》明定马来语为新加坡的国语,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语言。由于内在和外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采用英语,作为主要的通行语和教学语,因为新加坡种族多、语言杂,四大族群中,没有一种语言有近半数的他族人懂得,选择任何一族语言做为主要语言,均会引起他族的不满。英语虽本为殖民地的语言,但有过半数的各族人懂得,较易为各族人所接受。
新加坡华裔的籍贯相当繁杂也趋于多样化,华人民间也通行各种汉语方言,基本上40岁以上的新加坡华人都通晓几种方言,包括闽南语(福建话)、潮州话、广府话、客家语、福州话、莆田话和海南话等。为了扭转不同籍贯的华人使用方言的习惯,政府在1979年推广“讲华语运动”,这个运动推行了30多年,当前很多的华人能说普通话。 虽然新加坡多年来努力不懈地推展讲华语运动,但政府仍保留方言新闻这一块,听众至今仍可在早上三个时段从958城市频道收听到6种方言新闻播报,让听不懂普通话的年长者,能掌握国家大事或时事新闻,不至于脱节。 早期离乡背井到新加坡再创家园的移民者将各自的传统文化带入新加坡,各种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不仅创造了今日多民族的和谐社会,也留下了丰富的多元化文化特色。华人,刻苦耐劳的精神底蕴,勤奋实干的创业精神。他们与各族和平相处,积极融入、反馈于当地社会。中华文化精髓也深深影响着新加坡的生活型态。如欢欣多彩的农历新年,或慎终追远的清明节和传统祭祖普渡的中元节。当然风行于华人文化的风水之说,也可反映在新加坡的多项建筑设计里面。
新传媒拍摄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新加坡电视剧,注重介绍新加坡华人先辈如何飘洋过海来到南洋,以及一群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故事,比如《雾锁南洋》《和平的代价》《出路》,还有以各个籍贯的华人的剧情片《客家之歌》《潮州家族》和《琼园咖啡香》等。透过本地的戏剧,新加坡的年轻人看见了祖先离乡背井,不屈不挠地挣扎求存的最真实面貌。 概况
新加坡提倡宗教与族群之间的互相容忍和包容精神,实行宗教自由政策,确认新加坡为多宗教国。根据2010年的人口调查,当中有宗教信仰的新加坡人占了人口的83%。新加坡确实称得上多宗教融汇的大熔炉,这里有着各式各样的宗教建筑,许多历史悠久的寺庙已被列为国家古迹,而且每年都有不同的庆祝活动。
佛教与道教
新加坡佛教是全国第一大宗教,约占人口的33%。新加坡境内寺庙林立,属于北传佛教的寺院超过一百五十所,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约有二十余所,当中新加坡双林寺既是新加坡第一座寺院,也是最大的丛林之一。新加坡道教占了人口的11%,境内合共有大小庙宇300余间。早年南来谋生的华人移民带来了他们的宗教信仰与习俗,潮侨和闽帮所创建的粤海清庙和天福宫还有收藏光绪帝御赐的墨宝,他们也获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存奖状。 此外四马路观音堂也是新加坡香火最鼎盛的庙宇之一,庙堂内几乎每天都有人潮。
基督教
新加坡基督教徒(新教和天主教)占总人口的18%,在新加坡草创初期,海峡华人族群、海外传教士和西方商人对两个教会的发展作出独特贡献,新加坡天主教教会也先后开办学校、医院、公益组织等来照顾弱势族群的利益。两个教会最早修建的教堂是亚美尼亚教堂和圣安德烈教堂。
伊斯兰教
新加坡伊斯兰教教徒占总人口的15%,教徒约有65万人。马来人或巴基斯坦血统的信徒基本上属于伊斯兰教的逊尼派,另外也有少部分的印度人和华人信奉回教。新加坡建有回教堂共80座,当中较为着名的有哈贾法蒂玛回教堂和苏丹回教堂。
印度教
新加坡印度教的信徒约10万人,占总人口的5%。有大约30座印度寺庙,大部分以南印度的风格为主,其中马里安曼兴都庙和尼瓦沙柏鲁马兴都庙,都属于新加坡的国家保护文物。
锡克教与其他
新加坡锡克教教徒合计只有2万余人。锡克教在新加坡有7间锡克庙,比如:中央锡克庙,是一万五千名锡克教徒的主要圣地。犹太教在新加坡则设有两个会堂,其中马海阿贝犹太庙建于1878年,是东南亚最古老的犹太会堂。
B. 新加坡有哪些风景名胜
鱼尾狮公园(
MERLION
)
新加坡着名的鱼尾狮像就坐落于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该塑像高
8
米,重
40
吨,狮子口中喷出一股清水,是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两个孩子于
1972
年共同雕塑的。
花柏山(
MOUNT
FABER
)
花柏山是新加坡市中心地带的制高点,
登临山顶,举目四望,新加坡全景和港口的美丽景观,可以尽入眼底。
圣淘沙岛(
SENTOSA
)
这个充满热带风情的小岛,占地面积
390
公顷,距新加坡本岛南部仅半公里,由一座陆桥与本岛连接起来;
新加坡植物园
这个有140多年历史的植物园,是热带岛国的一个缩影。园内有天然原始森林和特色花园。植物资源丰富,品种多样,包括多种珍稀植物。
裕廊飞禽公园是全球最大的鸟类动物园之一,园内有
600
多种、
8000
多只各色飞禽,是集教育性与娱乐性于一体的地方。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鸟类的生活,还能观赏到精彩的鸟类表演
C. 新加坡有锂矿资源吗
没有。新加坡是属于亚洲的一个国家,但是新加坡属于境外,亚洲锂资源基本都分布于我国境内,类型丰富但禀赋相对澳洲和非洲较差。
D. 新加坡旅游资源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新加坡文化是一种高度融合了其他国家文化的精髓,兼收并蓄并在此基础上有很好发展的一种文化形态。
E. 新加坡各方面介绍
国 名】 新加坡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面 积】 682.7平方公里(新加坡年鉴2002)。
【人 口】 331.91万(截止2001年6月)。华人占76.7%,马来人13.9%,印度人7.9%,其他种族1.5%。马来语为国语,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为行政用语。主要宗教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
【首 都】 新加坡(Singapore)。
【国家元首】 总统纳丹(S. R. Nathan),1999年9月1日就任,任期六年。
【重要节日】 华人新年:同中国春节。开斋节:回历10月新月出现之时。泰米尔新年:4、5月间。卫塞节:5月的月圆日。国庆节:8月9日。圣诞节:12月25日。
新加坡法定公共节日共计11天。除上述外,还有新年、复活节、哈芝节、劳动节等。
【简 况】 热带城市国家。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3个小岛组成,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1.6%。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6米,海岸线长193公里。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潮湿多雨。年平均气温24-27℃,日平均气温26.8℃,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年平均湿度84.3%。
古称淡马锡。8世纪建国,属室利佛逝王朝(印尼)。18-19世纪是马来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19年,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抵新,与柔佛苏丹订约设立贸易站。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端口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1942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属殖民地。1959年实行内部自治,成为自治邦,英保留国防、外交、修改宪法、颁布“紧急法令”等权力。1963年9月16日并入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同年9月成为联合国成员国,10月加入英联邦。
【政 治】 1993年举行独立后首次总统全民选举,原副总理、新加坡职工总会领导人王鼎昌当选为首位民选总统。1997年1月2日,新加坡举行独立后第八次大选,人民行动党获65%支持率,赢得83个国会议席中的81席,蝉联执政。吴作栋总理组成新加坡独立后的第九届内阁。2001年政局继续保持稳定。2001年11月3日,新加坡举行第九次大选,人民行动党获75%支持率,赢得84个国会民选议席中的82席,蝉联执政。新内阁于11月23日宣誓就职,吴作栋连任总理。新加坡政府对内重视维护种族和谐,酝酿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对外奉行立足东盟、大国平衡的全方位外交政策。
2002年政局继续保持稳定。新政府加大国内打击恐怖主义力度,强化国家反恐机制,相继破获多起“回教祈祷团”(即“伊斯兰祈祷团”)策划对美国在新人员和机构进行恐怖袭击的案件,逮捕多名“回祈团”成员。2003年1月,新政府发表《回教祈祷团及恐怖主义威胁白皮书》,提高全民反恐意识。同时,新政府还采取多项措施维护各宗教和族群的团结,增强社会凝聚力,消除“9·11”事件对国内稳定的消极影响。
【宪 法】 1963年9月并入马来西亚后颁布了新加坡州宪法。1965年12月,州宪法经修改成为新加坡共和国宪法,并规定马来西亚宪法中的一些条文对新加坡仍适用。宪法规定:实行议会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由议会选举产生。1991年1月,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1992年颁布民选总统法案,规定从1993年起总统民选产生,任期由4年改为6年。总统委任议会多数党领袖为总理;总统和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总统有权否决政府财政预算和公共部门职位任命;可审查政府行使内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谐法令所赋予的权力以及调查贪污案件。总统在行使主要公务员任命等职权时,必须先征求总统顾问理事会的意见。
【政府网址】 www.gov.sg
【司法机构】 设最高法院和总检察署。最高法院由高庭和上诉庭组成。1994年,上诉至英国枢密院的规定被废除,最高法院上诉庭被确定为终审法庭。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理推荐、总统委任。
【经 济】 属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制造业和服务业是经济增长的双引擎,对美、日、欧和周边市场的依赖性很大,外贸总额是GDP的近三倍。经济曾长期保持高速增长,1960年至1984年间GDP年均增长9%,成为亚洲经济“四小龙”之一。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所受冲击不大。2001年,受全球经济放缓和国际市场电子产品需求下降影响,新加坡经济陷入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全年经济负增长2%,新在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中,由2000年的第二位降至第四位。
为刺激经济发展,新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从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爬坡的战略规划,成立了李显龙副总理领导的经济重组委员会,全面检讨新加坡经济发展政策,大力弘扬创业文化,积极与日、美等国商签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但受地区和世界形势影响,经济复苏滞缓,前景仍充满变数。根据新贸工部公布的数字,2002年全年增长仅2.2%,2003年预期增长2-5%。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排名,新2002年仍居第四位。
国内生产总值(2002年):1557.27亿新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2年):2.2%。
通货膨胀率(2002年):-0.4%。
货币:新加坡元(Singapore Dollar)。
对美元汇率(2002年底):1美元=1.7365新加坡元。
失业率(2002年):4.4%。
【资 源】 自然资源匮乏。
【工 业】 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2001年产值449.45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41%。制造业产品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化学与化学产品、机械设备、交通设备、石油产品、炼油等部门。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产值 增长 产值 增长 产值 增长
(亿新元) (亿新元) (亿新元)
制造业 369.74 15.1% 327.22 -11.5% 354.36 8.3%
建筑业 95.55 -1.8% 92.49 -3.2% 82.51 -10.8%
(资料来源:新加坡2002年度经济报告)
【农 业】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饲养和水产业。粮食全部靠进口。蔬菜仅有5%自产,绝大部分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进口。
【服 务 业】 为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包括零售与批发贸易、饭店旅游、交通与电讯、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2001年产值961.24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9.3%。
【旅 游 业】 外汇主要来源之一。2002年接待外国游客756.6万人次,比2001年上升0.6%,主要来自印尼、日本、中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有酒店客房3.2万多间,酒店住房率74.4%。主要景点有:圣淘沙岛、植物园、夜间动物园等。
【交通运输】 交通发达,设施便利。是世界重要转口港及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
铁路:以地铁为主,设有49个站,全长91公里。1999年11月建成轻轨铁路,与地铁相连。
公路:总长约310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1.6公里。截至2001年底,车辆总数70.84万辆,其中客运40.76万辆,货运13.72万辆。
水运:为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亚洲主要转口枢纽之一。有300多条航线连接世界740个港口。截至2001年底,共有商船总数3353艘,总吨位2316.73万吨,在世界大商船队中排名第7位。2002年到港船舶吨位9.6亿吨,总吞吐量1690万箱。
空运:主要有新加坡航空公司及其子公司胜安航空公司,经营91架飞机。各国的60家航空公司每周提供超过3258班次的定期飞行服务,航线联系世界50个国家的139个城市。2001年客运量2810万人次,空运货物150万公吨。樟宜机场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
(资料来源:新加坡年鉴2002)
【信息通讯】 1998年6月启动遍及全岛的新加坡综合网,以光纤电缆连接因特网和多媒体互动服务。1999年9月,新加坡政府推行电子业务计划,鼓励各个行业设立网上机构。新加坡已经推出世界上首个全国性的宽带网络-新加坡综合网,提供了200个互动式应用程序。全岛超过99%已经联网,一半家庭拥有个人电脑,58%的互联网用户曾在网上购物。新通过3个国际数码电话网、3个地面卫星转播站和海底管道电缆网络与80多个国家建立高速电信网络联系。截至2001年11月,手机用户约占总人口的71.5%。
【财政金融】 近三年财政收支情况如下: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亿新元) (亿新元) (亿新元)
收 入 335 315 291
支 出 280 339 292
盈 余 55 -24 -1
2002年国际收支盈余22.87亿新元。截至2002年底,外汇储备1427亿新元,相当于8.2个月的进口额。内债1567.5亿新元。无外债。
【对外贸易】 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外贸额是其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倍。近三年对外贸易情况如下(亿新元):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进口额 2321.75 2076.92 2083.11
出口额 2378.26 2180.36 2239.01
差 额 56.51 103.34 155.90
主要出口电子真空管、数据处理机、加工石油产品和电讯设备等,进口电子真空管、办公及数据处理机零件、原油、加工石油产品等。主要贸易伙伴及占新外贸总额比例为:马来西亚占17.8%,美国14.4%,欧盟12.2%,日本9.9%,中国6.5%,中国香港5.9%,中国台湾4.8%。
【对外投资】 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向海外投资。截至2000年底,新在海外直接投资约919亿美元,主要投资于金融、制造业和服务业。主要投资对象为印尼、马来西亚、中国、越南、缅甸等国。截至2003年1月,新累计对华投资协议金额401.5亿美元,实际投入214.7亿美元。两国间重要合作项目有苏州工业园、无锡工业园、上海三林城住宅开发项目、大连集装箱码头等。
【外国资本】 2000年共吸引72.35亿新元外国资本。2001年共吸引67.12亿新元(约合36.88亿美元)外国资本。2002年共吸引70.39亿新元外国资本。多集中在电子、化学、交通、机械设备等行业,主要来自美、日、欧盟等。
【着名公司】 淡马锡控股公司(Temasek Holding Pte Ltd)是世界上最着名的国有控股公司之一。成立于1974年,由财政部全资拥有,直接对财政部长负责。它直接控制23家企业,间接控制约2000家企业,总资产超过700亿新元,行业涉及交通、船舶修理及工程、电力与天然气、通讯、传媒、金融服务、房地产与酒店、房地产管理和咨询、建筑、休闲与娱乐。公司主席现为丹那巴南,执行董事何晶。
【人民生活】 200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7401新元。政府注意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全国已有85%的居民搬入政府统建的公共组屋。识字率93.2%(15岁以上)。人均寿命78.4岁。每万人拥有14名医生和3530条家用电话线。
【文化教育】 在保留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鼓励向新加坡统一民族文化演变。
【教 育】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强调识字、识数、双语、体育、道德教育、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并重。双语政策要求学生除了学习英文,还要兼通母语。政府还推行“资讯科技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电脑知识。新加坡共有197所小学,165所中学,2所高级中学和15所初级学院。大学有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三所。此外,有4所理工学院和33所技术/商业训练学院。
F. 新加坡的地理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情况
地理环境:是东南亚的一个城市岛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南口。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隔海相望,北与马来西亚相隔柔佛海峡,以长堤相连。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新加坡是一个亚洲热带岛国,由一个本岛和63个小岛组成。它的气温变化不大,降雨量充足,动植物繁衍,体现了热带岛屿的特征。新加坡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之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商业、运输、通讯、旅游中心。
经济状况:1、国际航运、航空和贸易中心 新加坡港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和水文条件十分理想,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1亿吨以上,居世界前列,国际航空客运周转量仅次于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新加坡以此为基础,从邻国大量进口各类初级产品,汇总、分级、包装后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转口贸易和航运业为主体的独特经济类型。
2、工业和技术服务中心新加坡四面环海,以炼油和造船为核心的工业部门具有世界意义。全国建有五大炼油厂,年加工能力达4290万吨,成品油出口额仅次于荷兰居世界第二位。造船业为传统的优势部门,不仅能修造繁多的各项船舶,还是世界上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工业以制造业为中心转向技木密集型部门,大力发展电子工业,电视传真设备、按钮式电话、光纤光缆、电脑化列车控制系统等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近年来,发展重点又转向新科技园地的建设上,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发展尖端技术,以适应改革工业结构的需求。
3、投资和金融中心 新加坡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速的通讯,政局的稳定,国民素质较高等特点,使外国资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经济的腾飞。同时,各国银行云集新加坡,银行总数仅次于伦敦、纽约和香港,成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4、国际旅游和会议中心 就自然和历史文化条件而言,新加坡并不具备发展旅游业的突出优势,但利用其适中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美化城市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简化出入境手续,开展各种旅游“外交”活功,从而吸引大量外国游客旅游及大批国际会议在新加坡召开。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新加坡外汇的重要来源之一。
新加坡是近年来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和富裕程度最高的国家,80年代已成为亚洲的四小龙之一。近年,更在转口贸易、货运业、制造业、金融服务等等原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资讯科技产业,高密度、大容积半导体芯片,生物科技等以作为今后经济发展和科技竞争的动力。由于新加坡经济连续保持着近二十年的高速增长,为国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1997年,中新贸易总额87.9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额为4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2%,进口额为4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9%。新对华投资业务发展迅速,两国间有苏州工业园区等一批大型合作项目。
§ 新加坡没有任何天然资源,要维持稳定的经济增长,则有赖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培养人才及提高竞争力,所以特别重视教育质量。由于新加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新加坡成为亚洲学生尤其是中、港、台等地学生通往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以及欧美各国的重要桥梁。
1430亿新元。 v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 国内生产总值(1997年): (1997年):7.8%。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997年):2.46万美元。 § 货币名称:新加坡元。 § 汇率(1997年平均): 1新元=0.60美元。 § 通货膨胀率(2000年): 1.2%。 v § 失业率(2000年): 1.9%。
http://www.chuguo.cn/news/28454.xhtml
G. 新加坡的资源优势是什么
新加坡天然资源匮乏,没什么资源优势。只是充分利用新加坡港口是深水港的唯一天然优势,变成世界转口贸易枢纽中心。政府的高效和以全球为竞争目标的发展方针,恐怕是其发展的动力源泉。个人观点
H. 新加坡的地理环境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南端,隔宽约1400米的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望,面积约618平方公里,其中新加坡岛面积538.1平方公里,其他是几十个小岛。新加坡的资源十分贫乏,连淡水都需要从马来西亚进口。但是,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地带,控制着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通要冲。新加坡港是一个世界着名的天然良港,它是着名的国际大洋航线的枢纽,这不仅是东南亚的航运中心,还连接着太平洋和印度洋,是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海上交通的孔道。新加坡独立以后,经济面临着严重困难,广大新加坡人民在政府的领导下,奋发图强,经过10多年的努力,实现了新加坡的经济起飞。新加坡政府根据独立后的新加坡国情,针对当时的国际经济形势,制定了经济发展的正确战略。
I. 新加坡有什么矿产资源是不是什么都没有
曾经新加坡发现过锡矿和铁矿,不过几十年前就枯竭了
J. 我不明白新加坡没有多少矿产资源,为何这么富裕
新加坡在建国之初,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不仅自然资源贫瘠,而且建设资金匮乏。但是仅用了几十年时间,新加坡就成功实现了工业化,在世界最容易经商、国际最佳外贸与投资、国际最开放市场、亚洲最具竞争力市场等评级中均名列第一,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加坡奇迹”。
连日来,代表团一路考察、一路学习,同时也在一路思考:“新加坡崛起靠什么?”
在裕廊集团,企业高管简短而有针对性的介绍,让大家深受启发:“工业园是新加坡工业化的主要途径和有效载体。”
裕廊集团,正是新加坡工业化的主要推手之一。作为新加坡最大的高级工业园和商业园区的规划、发展和管理商,裕廊集团建设了7000公顷的工业园区和超过400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掌管着39个工业园和专业园区的建设,总共为近7000家本地公司及外国公司提供了办公场所。集团通过打造产业空间载体——工业园区,实现了土地集约化应用,建设了世界级工业基础设施,完善了产业发展政策,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推动了新加坡产业一次又一次的升级。
如今,裕廊集团已从新加坡迈向世界。目前与广西合作有两个项目,即北部湾北海铁山港工业区和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的规划设计。
当得知在裕廊集团的规划设计下,铁山港工业区的岸线资源将比原来增加3倍,而对海岸环境的影响不大;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将会打造成中国企业走向海外、走向印尼的模范产业基地时,郭声琨十分高兴,给予高度评价。
裕廊化工岛是新加坡重要的石化产业生产基地。广西也在抓紧建设石化产业基地,把石化产业打造成我区七大超千亿元产业之一。新加坡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引起代表团的浓厚兴趣,大家专程来到裕廊化工岛学习考察。
“新加坡不产油,但是年炼油量却达到6500万吨。新加坡寸土寸金,我们便设法往海底发展、往空中发展、往地下发展。目前,我们正在建设海底储油库一期工程。离裕廊化工岛不远处的毛广岛也是一个专业化的石化产业基地,不到1平方公里的厂区面积,却能产生每年2000万吨的炼油量。”裕廊集团的高管人员一一道来。
“你们是善于‘无中生有’,而且搞得有声有色啊!”郭声琨赞叹说,“新加坡用最少的资源创造了最大的财富,把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最高水平,让我们深受启发。”
“新加坡港口注重科学管理与先进技术的应用,用最低的成本换来了最高的效率,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科技与管理,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一点,在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PSA)表现得淋漓尽致。
给个满意回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