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新加坡 » 为什么新加坡妇女不愿生小孩

为什么新加坡妇女不愿生小孩

发布时间: 2022-12-28 22:50:21

㈠ 为什么越来越多女性不想要孩子,有哪几点原因很中肯

为什么越来越多女性不想要孩子,有哪几点原因很中肯?

养育宝宝全过程太累

很多人都觉得,女人生小孩也是正常的一件事。但这对女人来说,存在的困难不是单纯的。从怀孕逐渐,孕妈妈还要随时担忧你的身材是否会走型、宝宝发育是不是身心健康,然后到生产前,还要忍受极大疼痛。生完孩子假如身体康复的不太好,留有并发症也是个大问题。这样的情况下,女性如何想要积极生孩子呢?此外,怀孕之后,大部分女性脸部非常容易起斑,这对爱漂亮女性,如何可以接受呢?因此在怀孕之后,非常重要买一些孕妇专用的美白祛斑霜,最好是选择大品牌的,孕妈妈面部肌肤特别敏感,大品牌的护肤产品里边含有的成份相对性安全性,可以有效的祛除脸上的斑痕。

㈡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女人不想生孩子了

现在很多女人现在不想生孩子一个原因就是生活压力大。生活压力大,导致自己的精神状态无法适应照顾小孩,这也是很多都市女性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如果要照顾小孩,就需要老人帮忙,两代人因为孩子的问题会出现矛盾。如果老人不帮忙的话,就自己一个人照顾,第1个自己不适应,第2个的话也未必照顾,因为自己从来没有照顾孩子的经验,所以,嗯,当两个人在都市里打拼的时候,没有老人的帮衬生孩子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这也是很多都是女性不愿生孩子的现实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原因的话,是担心以后的孩子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毕竟现在的社会竞争压力如此大了,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让孩子跟着自己吃苦受累也是不愿意的。,还有很多的明星夫妻之间分分合合,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所以基于上面的这一些原因,有很多的人不愿生孩子,尤其是女性,当然也有一些女性将自己的卵子冷冻起来,这样也防止出现一些意外,万一自己想生了又没办法受孕。人与人的思想不一样,我们只能理解。

㈢ 为什么现在很多女性结婚多年都不肯要孩子

一、因为养育孩子对于整个家庭的经济压力比较大,他们没有多余的金钱可以养育孩子,也不想给孩子一个比较差的童年生活,于是就选择不生孩子。

在生育孩子之前,如果夫妻双方本身感情状态就很一般,那么生孩子并不会让他们的感情变得更加好,反而是会让他们感情变得更差。因为生孩子会带来一系列经济负担,家庭琐碎的各种事情,这些都会引起两个人产生纠纷,会造成两个人矛盾升级。如果男方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那么最悲痛的就是妻子,受苦受累的都是妻子,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女性都不愿意生孩子。

㈣ 为什么90后不想生孩子了

慎生孩子,是对生命的敬畏。

from十点君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赏新晴朗读音频

文周冲

来源:周冲的影像声色(

去异地出差。打车,车行中途,师傅打开电台听广播。

我跟着听了半耳朵。

然后听到一则报道,关于日本生育率的。

说2017年,日本新生儿数量为94.1万人。比上年减少3.6万人。创下了日本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值!

图解:日本儿童出生率数据(蓝色线条表示儿童出生数量,红色线条表示每1000人口中的儿童出生率,时间跨度:1950年至2016年)

这是连续2年来,日本新生儿数量不足100万人。

而2017年,日本死亡人数则直线增加,达到二战后最多的人数――134.4万人。

也就是说,在过去一年里,日本人口自然减少了40.3万人。

这组数据是非常恐怖的。

因为,按照这个速度,2053年日本人口将跌破1亿;到2065年,日本人口将降至8808万,并且届时超过40%的人口都是老年人!

试想,满街都白发苍苍的老人,孩子少之又少。年轻人压力山大,工作强度直线飚升,赡养责任压得喘不过气来。

生活品质低,于是更不想生育。

如此一来,整个国家经济更加低迷,创造力低,社会丧失活力,陷入暮气沉沉之中,走向衰退。

这多么令人堪忧。

日本的这个现象,其实不是孤例,而是全球的一种规律。

新加坡的《2017年人口简报》公布,过去一年来,新加坡人口仅仅增加0.1%,创14年来新低!

无论新加坡政府如何鼓吹,如何利诱,新加坡人就是不想生小孩!

韩国和日本一样,也陷入劳动力人口锐减的困境中。

繁华的美国呢?

更是不想生娃。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曾报道,美国生育率下降到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最低值。

巴西也一样。

巴西国家地理研究所公布数据,巴西城镇人口正在逐年减少。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存压力的增大,每个国家的个体都陷入或大或小的焦虑之中。

这种焦虑投射在婚育上,就是不想结婚,不想生娃。

“我都活得惨,还生个孩子来受苦做什么?”

“我没有信心做好一个父亲/母亲,所以,不生了吧。”

这是他国的现象与声音,那么,我们生活的中国呢?

现象同样存在。

国家统计局公布过数据,从1965年开始,中国的生育率一直处于下滑趋势。

你可能要说,这是因为我们的政策原因。

是的。

但是,我想告诉你另一个数据。

这个数据会告诉你,哪怕政策鼓励,生育率的提升,也严重低于预期。甚至哪怕全面放开,生育率也会逐年下降。

“单独二胎”在全国正式实施时,国家卫计委曾估计,每年将会新增超过200万个新生儿。

然而事实呢?

并没有。

甚至远远没有。

试点一年后,卫计委统计,全国各省市二胎申报的数据总量,仅为128万份。

剔除虚报的可能性数据,以及只申请、却未生育等因素的影响,新生儿预计实际新增不足100万。

预估200万,实际不到100万。

这就是我们的现状。

你可能又要问,如果全面放开呢?

不止是放开二胎,而是放开三胎、四胎、无数胎呢?

这会让中国人疯狂生孩子吗?

我们先不说结果。

先来看看一个曾和本国一样,有过强制节育,控制生育率,后来全面放开生育甚至鼓励生育的国家――新加坡。

70年代时,新加坡也是担心人口增长过多,号召每家只生两个孩子,超出的,取消家庭福利。

于是生育率开始急剧下滑。

到70年代中期,生育率首次低于更替水平;

到80年代中期,生育率已经降到1.6左右。

这下子,政府开始慌了,从1984年开始,鼓励接受高等教育的夫妇生育3个以上的孩子。

然而并没有起到效果。1986年生育率下降到了1.4。

后来,新加坡全面取消计划生育,1988年,生育率提升到了接近2。

然而次年,生育率就再次进入了下滑通道。

此后生育率一直不可逆转地直线下跌。

2013年生育率已经跌到了1.2以下。

2017年,人口增加仅为0.1。

我不知道,照这个趋势下去,新加坡会不会和日本一样,也陷入负增长的困境。

但是,有一点是确认的。

无论政策如何,不想生孩子的人,真的是越来越多。

而且,尤以年轻人居多。

前不久,与一个刚刚生二胎的朋友聊天,问他生二胎的感受。

他只说了一个字:“累!”

老婆生产累,老公赚钱累。妻子休假在家,职业停顿,没有收入,经济压力都在他身上。

一个孩子,已经令他觉得难以支撑。

如今又添一个,更觉生活艰难。

我问他:“如果重新选择,你还会生二胎吗?”

他没直接回应这个问题。

而是说:“现在生二胎的,多是从前一直很想生,但又被政策限制的人。年轻人就不一定了。你去街头问一个90后,问他想不想生二胎,多数都是否定的。”

也就是说,放开二胎,鼓励的也只是极小一部分人。

新长成的一代,即使你允许他生3个、4个、5个??10086个孩子,他们或许一个都不想多生。

人受的教育越多,教养越好,文明程度越高,就越能懂得:养孩子,不是养一只宠物。

它附带的东西太多了。

多到太多人无法承受。

于是,今天的90后们,一个接一个在前往生儿育女的路上,摁下了暂停键。

为什么年轻人会这样?

具体分析起来,大家开始犹豫于生孩子,原因无非这五条:

生存压力太大

知乎上有道题,问大家为什么不想生娃?

每一个答案里,都有着硬梆梆的现实。

飚涨的房价,沉重的房贷,车,户口,职位晋升,微薄的工资,疯涨的物价,五花八门的税收,逃无可逃的竞争,阶层固化,生存压力??哪一个词拎出来,都令人透不过气。

可是,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生活。

在这种生活中,吴永宁死去,金钟铉自杀身亡。

他们一个出身于底层,努力无望,只好拿命挣钱;

一个身处娱乐圈顶端,但即使挣了钱,有了名望,有了尊严,还是无法热爱这个世界。

无论如何,都是苦苦苦。

苦,就是时代关键词,也是当代的精神困境。

在这种困境中,每个人都自顾不暇,累不堪言,生存步步维艰。

你让他再去生个孩子?

太难了。

担心给不了孩子好的教育

日本专家在分析低生育率时,曾说过最大症结,除了经济条件不稳定,工作时间过长,工作与家庭难以兼顾。

还有一个最大的因素是,育儿负担太大,子女教育支出大。

做过父母的人都明白,孩子的教育,是极其耗钱的。

有人曾统计过,在北京把一个孩子抚养到上大学最低成本是80万;

最高成本是800万;

中等的支出是280万。这里不包括出国留学的费用。

这些数字,对于许多普通中国家庭来说,都是无法承受之重。

乡村因为不考虑优生优育,孩子倒是生得多。

可惜,因为教育受限,资源不足,即使生了一窝,多数也困在父母的阶层里动弹不得。

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未来,父母都会考虑让孩子生活在城市。

但在城市,孩子的养育成本就下不来了。

从奶粉,到尿片,到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的各种花销,到各种培训班,到课外活动,到五花八门的游学,还有旅行、度假??哪里不花钱?

这还不包括人力的投入。

承受得起么?

承受不起的人,就犹疑了。

心理不成熟

90后的年轻人,多数都有这种感叹:“我自己还是个孩子呢,怎么要孩子?”

心理不成熟,经济更不成熟。

心理不成熟,意味着你可能无法善待孩子,会伤害孩子。带给他的影响,不是正面的,而是负面的。

经济不成熟,意味着你必须用大部分精力,去增加收入。而非照顾他,陪伴他。

如此一来,就会为孩子的成长,埋下一个隐患。

海子说:“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

可是这尘世很苦。

当我无法给你幸福,我宁愿你从未到来。

担心自己的人生终止

这种担心,主要来自年轻女孩。

怀孕太辛苦。育儿太麻烦。丧偶式育儿太心酸。因为育儿而耽误事业不划算。没有收入就失去生活主动权更是痛苦。

许多女人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后,重新进入职场,谋求职位。

但普遍都会遇见职场歧视和不信任。

甚至许多猎头或HR,在求职邮箱中,看见有多年职业经历空白的简历,直接看都不看就PASS。

这对于部分家庭经济压力不大、自我实现需求较低的女人来说,并无大碍。

但是,对于许多有明确的梦想、目标和计划的女生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难以弥补的BUG,不得不慎重考虑取舍。

并不推崇“养儿防老”的观念

最传统的养儿观念,就是为了防老。

可是,在今天的时代,这个观念已经遭受了重重冲击。

年轻人开始懂得,养儿防老的实质,是把子女当成了经济工具。

人不能为自己负责,需要别人为自己负责。是非常悲哀的事情。

况且,久病床前无孝子。

靠孩子,也许并不会获得我们理想中的照料。

养老的责任,在当代社会,更多人觉得还是要交给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总之,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年轻一代对生孩子一事,越来越不热衷。

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年轻的丁克家族越来越多。

大家会努力拼博,享受生命,而非迫不及待地成为父亲或母亲。

也许很多老派人士会说,这是没有爱心或责任心。

但正在打拼的90后却觉得,不,这不是不爱,也不是不负责。恰恰相反,这正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对选择的理性,对孩子的审慎,和对自己的负责。

十点君说

“坚 持读 书,其实 很容 易”

吴晓波毕飞宇梁文道陪你读好书

视频解读高效省时快速增值

㈤ 为什么现在的女人都不愿意要孩子

现在的女人都不愿意要孩子的原因是不想失去自由。

很多人说做母亲是女性最大的梦想,但现在很多女性的想法却与这一点背驰。我们并不难发现如今越来越多女性不想生孩子,甚至讨厌生孩子。

现在的女人都不愿意要孩子的具体原因:

6、对婚姻缺乏信心

离婚率上升,导致越来越多的女性对生孩子抱有顾虑,如果将来我们离婚,那我还不如不要孩子,我一个人很难承担。

7、担心生完孩子后会变老

有一些女性觉得生完孩子后会身体变老变丑,万一剖腹产肚子上还留有疤痕,一直想保有现阶段的状态。

但是孩子就是未来,有了孩子才能体会到孩子带来的乐趣与欢乐,孩子成长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能深刻的记录在你的心里,我们也有小的时候,我们的父母也是这样看着我们慢慢成长的。

㈥ 新加坡计划生育不

当然有。 新加坡人口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1959年自治,1965年建国,建国初期提倡国民每个家庭只生三个孩子,但许多家庭还是生了第四、第五个孩子,主要是低收入家庭和低文化水平的人,导致这部分家庭越穷越生,越生越穷。 第二阶段是上世纪70年代,新加坡政府考虑到人口增长过快,因而调整人口政策,要求每个家庭只生两个孩子,并在媒体中广泛宣传,并推出相应的配套措施,一是妇女生第三孩没有产假,没有政府津贴(政策内生育是有政府津贴的);二是申请组屋推迟四至六年(新加坡82%的人居住政府组屋,正常情况从申请到进驻需等三至四年);三是子女就读名校资格受限制;四是凡是文化水平在十年以下的妇女,在生育二孩后实行绝育措施的奖励一万元(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因而许多人调整了自己的生育行为,少生了,多数人只生二孩;迟生了,多数华人青年兴起晚婚。同时也改变了部分低文化、低收入家庭越穷越生恶性循环的状况,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少生已成为国民的普遍现象。 第三阶段上世纪90年代至今,新加坡政府在80年代后期发现随着年轻一代生育观念的变化,人口出生率下降,新加坡人口出现老年化现象,因而政府又调整相关政策鼓励人们生育第三孩,并对生育第二孩的奖励3000元,生第三孩的奖励6000元,计划将本国公民从370万人增长到2020年450万人。 总的看来每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都应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确定,每隔一个时期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的合理性。

㈦ 老婆不愿生孩子,为什么

为什么现在女性不愿意生孩子?

【第一,我讨厌麻烦】小孩=责任=麻烦,现代女人操心的已经够多了,生子后不再仅仅是夫妻之间和双方父母了,更多出了孩子,一个完全原始的生灵须要你从头至尾的关心和爱,而且小孩又不同于猫猫狗狗,须照料的方面太广泛,麻烦自然也就变多了。

【第二,生孩子很难受】自己肚里有活体生物,在这个生物诞生前你要为它担惊受怕和遭罪,就算是一位非常健康的女性,如果决定了要生小孩,此生都必将经历一次生死手术台,剖腹产的还得开膛破肚,血肉模糊。

【第三,生活反差大】,有了孩子整个人生都要开始掀篇,不能再像从前有问题还可以找别人寻求帮助,而是开始担当为自己的孩子解决问题,不但比以前过得更加独立,还要学习变得更加包容理解,更加温柔体贴,更加有苦自咽,生活重心绝对会偏向小孩居多。

闲来无事,打开今日头条。

刷到一则新闻,关于日本生育率的。

剔除虚报的可能性数据,以及只申请、却未生育等因素的影响,新生儿预计实际新增不足100万。

预估200万,实际不到100万。这就是我们的赤裸裸的现状。

曾经问一个42岁的已婚已育相对高收入的女性,“如果重新选择,你还会生二胎吗?”

她没直接回应这个问题,反问我,“你喜欢去北海道看雪还是哈尔滨看雪?”

起初,没反应过来。后来慢慢明白,二胎真的是意味着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

70、80后生娃意愿不高,这种氛围会传染。

90后也陷入了这个怪圈。今天的90后们,朝气蓬勃,虎虎生威,在在生儿育女的路上裹足不前。

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了,农村都不用请保姆月嫂,你们也可以不请自己带就行了。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原因,女性到底是工作还是带娃?不带娃行吗?同时做好可行吗?中国传统的“女性归属于家庭领域”的观念和期待没有改变,但是都市生活的巨大压力又迫使女性走出家门补给家庭。孩子出生了可能还没还完房贷,孩子成长需要更多物质支持,都市女人必须承担起另一半养家糊口的重任,必要的时候就只好请保姆月嫂,这样扣除花掉的费用还能多存点。小夫妻核算了这么一笔账,女人还是出去工作赚钱补给家庭为上策。

那女性可以同时做好抚育孩子和工作补给家庭两件大事吗?我们再来看一下:托儿所是全职照看低龄孩子的地方,这足以说明带孩子是可以成为全日制工作的;作为家中的丈夫赚钱养家是可能很忙所以需要女人来打理生活,那女人又如何既照看好孩子又打理好生活还要赚钱呢。但是从现实压力上来看,都市女人不可不工作;从传统男女家庭分工上,女人不重点抚育孩子可能招致亲人和社会的谴责,那只能让中国都市女人成为钢铁般的“超人”

㈧ 越高学历女性越不愿意生孩子孩子吗为什么

虽然国家为了拯救低迷的生育率,前几年已经全面开放了二胎政策。但是事与愿违的是,这个政策好像并没有改变人们的生育理念。如果你稍微观察一下周围人生孩子的情况,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积极响应二胎政策的人群中,学历比较低的人更多,而学历高的人大多选择只生一个,甚至有些干脆一个都不生,当起了丁克,这一点在女性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为什么学历越高的夫妻,越不愿意生孩子

我想先说一下自己的感受,我就读的是一个985院校,现在是研究生毕业。从我我个人角度来看,我觉得生育跟学历无关,但是跟受过得教育、质量、广度 与 经历有很大的关联性,可以说是这些因素让我对生孩子这件事影响很大。下面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无情的“生育惩罚”

生育惩罚,又称生育代价,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中,女性由于生育而对其自身职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是生育与生产这对矛盾的体现。只有女性能够怀孕是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层面的最大区别!广义的“生”又涵盖了受孕、分娩、产后哺乳等过程,同时受社会文化观念影响,女性又被赋予了绝大部分养育后代的责任。

对于这个我是深有体会的,孩子不是简单的生产完毕就任务完成,需要人力和物力的持续输出,而我们一旦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反悔。代价太大!

所以,我觉得高学历女性会有以上种种考虑,孩子会完全打乱我们的阵脚,对于来之不易的成就和事业,选择和放弃都是我们的权利。作为一个现代女性,繁衍生育并不是我们所有生活的重心,我们更期待的是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提现。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07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52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806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19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7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38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91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614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909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