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特色有什么
⑴ 新加坡的特产有哪些
新加坡的特产有:
1、蜡染
是一种蜡染的印花布,有新加坡产品、马来西亚产品、印尼产品,各具特色,其中以新加坡产的最便宜最时髦,它由机器印染,花色相同的较多。
⑵ 新加坡都有哪些土特产
1、猪肉脯:是新加坡的老牌美食,选用三层肉,切成薄片后,以鱼露、糖及其他香料腌制,然后用炭火烘焙至香嫩可口,略带焦脆,让人爱不释“口”;
2、金狮子油:采用新加坡医学古方,精选名贵药材配制而成,其气味芳香,缓解疼痛奏效迅速。能纾解肌肉疼痛,腰酸背痛,关节炎疼,风湿骨疼,坐骨神经痛扭伤和肌肉拉伤,颈肩疼痛等;
3、新加坡蜡染:是一种蜡染的印花布,有新加坡产品、马来西亚产品、印尼产品,各具特色,其中以新加坡产的最便宜最时髦,它由机器印染,花色相同的较多。
⑶ 新加坡有那些特点
国名: 新加坡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国名来由: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般+木)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过去华侨多称其为“息辣”,即马来语“海峡”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将之称为星洲、星岛的。
独立日:8月9日(1965年)
国旗: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长与宽之比为3∶2。左上角有一弯白色新月和五颗白色五角星。红色代表人类的平等,白色象征纯洁和美德;新月象征国家,五颗星代表国家建立民主、和平、进步、正义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颗星的组合紧密而有序,象征着新加坡人民的团结和互助的精神。
国徽:由盾徽、狮子、老虎等图案组成。红色的盾面上镶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与国旗相同。红盾左侧是一头狮子,这是新加坡的象征,新加坡在马来语中是“狮子城”的意思;右侧是一只老虎,象征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历史上的联系。红盾下方为金色的棕榈枝叶,底部的蓝色饰带上用马来文写着“前进吧,新加坡!”
国歌:《前进吧,新加坡》
国花:以一种名为卓锦·万代兰的胡姬花为国花。东南亚通称兰花为胡姬花。卓锦·万代兰是由卓锦女士培植而成,花朵清丽端庄、生命力特强,它象征新加坡人的气质和刻苦耐劳、果敢奋斗的精神。
国家政要:总统纳丹(S.R. Nathan),1999年9月1日就任,任期六年;总理李显龙(Lee Hsien Loong),2004年8月宣誓就职,2006年5月再次当选,5月30日宣誓就职;内阁资政李光耀(Lee Kuan Yew) ,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长期担任总理,1990年11月辞去总理职务,改任内阁资政。
重要节日:华人新年:每年1月或2月的农历新年;中秋节:农历8月15;开斋节:回历10月新月出现之时;泰米尔新年:4、5月间;大宝森节:泰米尔历的1、2月间;蹈火节:10、11月间。卫塞节:5月的月圆日;圣诞节:12月25日;复活节:3月21日月圆后的周日。
首都:新加坡市(Singapore City)
自然地理: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面积为682.7平方公里(新加坡年鉴2002),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3个小岛组成,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1.6%。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4-27℃。
人口: 约有400万人口 ,其中华人占76.7%;马来人占13.9%;印度人占7.9%,其他种族1.5%。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国语为马来语。英语为行政用语。主要宗教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
简史:古称淡马锡。8世纪建国,属印尼室利佛逝王朝。公元18世纪至19世纪初为马来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19年,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抵新,与柔佛苏丹订约设立贸易站。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端口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1942年被日军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其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属殖民地。1946年英国将其划为直辖殖民地。1959年6月新加坡实行内部自治,成为自治邦,英国保留国防、外交、修改宪法、颁布“紧急法令”等权力。1963年9月16日并入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同年9月成为联合国成员国,10月加入英联邦。
政治:宪法规定:实行议会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由全民选举产生,任期6年。总统委任议会多数党领袖为总理。总统有权否决政府财政预算和公共部门职位任命;可审查政府行使内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谐法令所赋予的权力以及调查贪污案件。总统顾问理事会受委向总统提供咨询与建议。总统在行使某些职权,如主要公务员任命时,必须先征求总统顾问理事会的意见。总统和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议会称国会,实行一院制。议员由公民投票选举产生,任期5年,占国会议席多数的政党组建政府。
新加坡金融区
经济: 新加坡的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独立后,政府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多样化经济。八十年代初开始,加速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以最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投资。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不断提高产业结构,90年代尤为重视信息产业,已投资在全岛兴建“新加坡综合网”。为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经济以五大部门为主:商业、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交通和通讯业。工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制造业产品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化学与化学产品、机械设备、交通设备、石油产品、炼油等部门。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饲养和水产业。粮食全部靠进口,蔬菜自产仅占5%,绝大部分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进口。服务业为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包括零售与批发贸易、饭店旅游、交通与电讯、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旅游业是主要外汇收入来源之一,主要景点有圣淘沙岛、植物园、夜间动物园等。货币名称:新加坡元(简称新元)
新加坡狮头鱼尾像
新闻出版:英文报有《海峡时报》、《商业时报》、《新报》;华文报有《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马来文报有《每日新闻》;此外还有泰米尔文报《泰米尔日报》。广播电台于1936年开播,1959年1月起以马来语、英语、华语、泰米尔语广播。新加坡广播电台拥有并经营12个国内电台和3个国际电台。新加坡电视机构拥有并经营2个频道,一个播送华文节目,另一个播送英文节目,每天播送24小时。12电视私人公司经营2个频道,一个主要为马来族和印度族人口服务,另一个主要播送体育及文艺节目。1995年有线电视网开通,用户可接收30多个频道、10余个国家的电视节目。1995年开通卫星电视。
着名商业购物区乌节路
外交:立足东盟,将维护东盟团结与合作、推动东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放在外交工作的重要地位;面向亚洲,注重发展与亚洲国家特别是中、日、韩、印度等国的合作关系;奉行“大国平衡”政策,积极开展经济外交。
与中国关系:1980年6月14日,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关于互设商务代表处协议在北京签字,次年9月两国商务代表处正式开馆。1990年10月3日,中新两国建交。2005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对新加坡进行友好访问。2005年10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新加坡的公共交通.
1,交通组成
新加坡的公共交通由 MRT(一种高架轻轨列车和地下铁路的混合)/巴士/出租车/为主,还有就是用于旅游观光的渡轮和缆车了.
2,公交概况
新加坡公共交通基本上覆盖了全岛, MRT串起了新加坡的所有的镇,而每个镇级的大站就会有一个大的BUS中转站.
(1)新加坡的公共汽车
新加坡的BUS由两家公司组成,但是其路线基本分为三种,跨镇/镇际/镇间.也就是说是长途/中途和短途.有的长途车单程要运行1个半小时多. 车型大多为奔驰和沃尔沃等,车速很快,有时在公车专用线上甚至超过了一般的小汽车. 车况基本上不错,长途和中途的车都装有空调,很冷的.
而开车的司机也相当的野蛮,因为我经常会看到司机车速太快,转弯或刹车时把客人晃倒.(本人曾经写信给过汽车公司和新加坡交通总局,可是得到过一个计算机打印的回信,就是说他们感谢我,然后会尽量避免,不过直到我离开那里,该快还是快,客人还是一样地倒,不过事故还真的不多,估计这是高节奏城市的特征吧)
公车的站名设计得不是很好,(或者对于我这个外国人觉得不好) 都是用附近的房屋门牌号命名的,例如 BEDOK 322/ ENOUS411 等, 初来新加坡的旅客很难弄懂究竟要在哪儿下车. 不过每辆车上都有一些小册子注明班车的站名和费用,可以配合着地图看,在加上询问司机,基本上过得去.
公车的付费系统是使用投币和磁卡的, 一般起价在新加坡元60分.(现在可能涨了) 根据路线的长短最多可能2元左右. 上车后插入磁卡,然后按你要购买的票的金额,票会自动打印,票和卡会从下面出来,当然卡中会扣掉相应的金额.
车票是要留到下车后的,因为会有人来查票.尽管每辆车只有司机一个乘务人员,但司机是不查票的,查票的是公司专门的,穿制服的.票上已经打印了购票时间,站名,车号码等,他会看你是不是已经过了站.如果票上的金额不够,他也只是让你去补票而已.(其实,每次我都会看到有人被查到逃票而去补票的)
车卡的金额要到新加坡的地铁站才能去添加.有人工和自动的两种.
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的经验
新加坡位于北纬1度,国土面积为646平方公里,人口为320万, 相当于中国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和中国许多热带城市有着相似的气候条件。今年三月作者有幸参加由新加坡国家公园局主办的“建设和管理一个花园城市”的技术培训,目睹了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建设实践,从新加坡的同仁那里比较系统地了解到其花园城市建设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新加坡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其良好的绿化环境,这已成为其重要的旅游吸引力之一。但这不是自然的巧合,而是精心规划的结果。其城市规划中专门有一章“绿色和蓝色规划”,相当于我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该规划为确保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条件下,新加坡仍拥有绿色和清洁的环境,充分利用水体和绿地提高新加坡人的生活质量。在规划和建设中特别注意到建设更多的公园和开放空间;将各主要公园用绿公廊道相连;重视保护自然环境;充分利用海岸线并使岛内的水系适合休闲的需求。八十年代,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在规划指导下飞速发展,政府部门在着眼于未来的同时,意识到保护好宝贵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于是划定了需要保护的建筑和相关的区域,成立了国家保护局专门负责这方面工作。在这个蓬勃发展的城市是植物创造了凉爽遮荫的环境,弱化了钢筋混凝构架和玻璃幕墙僵硬的线条,增加了城市的色彩。新加坡城市建设的目标就是让人们在走出办公室,家或学校时,感到自己身处于一个花园式的城市之中。为此新加坡达到了如下指标:在公寓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建筑用地应低于总用地的40%;在每个房屋开发局建设的镇区中应有一个10公顷的公园;在每个房屋开发局建设的楼房居住区,500米范围内应有一个1.5公顷的公园;在房地产项目中每千人应有0.4公顷的开放空间。
经济:
新加坡的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独立后,政府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多样化经济。八十年代初开始,加速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以最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投资。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不断提高产业结构,90年代尤为重视信息产业,已投资在全岛兴建“新加坡综合网”。为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经济以五大部门为主:商业、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交通和通讯业。工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制造业产品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化学与化学产品、机械设备、交通设备、石油产品、炼油等部门。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饲养和水产业。粮食全部靠进口,蔬菜自产仅占5%,绝大部分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进口。服务业为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包括零售与批发贸易、饭店旅游、交通与电讯、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旅游业是主要外汇收入来源之一,主要景点有圣淘沙岛、植物园、夜间动物园等。货币名称:新加坡元(简称新元)
⑷ 新加坡特产有哪些推荐的么
新加坡特产较多,主要推荐以下几种:
1、新加坡猪肉干;
2、金狮子油;
3、特色纪念品:比如鱼尾狮纪念品、胡姬花饰品、鳄鱼皮制品、新加坡蜡染等;
4、特色美食:肉骨茶;
5、拉茶;
6、咖椰酱。
⑸ 新加坡特色美食有哪些
新加坡特色美食有:
1、辣蟹
其实新加坡的特色海鲜都不奇特,但是这款泡在酱汁里的螃蟹就另当别论了,尽管它很美味,但是这么一个盛放在盘子里的庞然大物乍眼一看还是让人十分惊悚。虽然这样,但胆子小的游客也应当尝尝这款让人流连忘返的菜肴。
⑹ 新加坡特色美食有什么
1、鸡肉沙爹
香味四溢的鸡肉沙爹是新加坡着名的马来美食,一只只鸡肉串经火炭一番烧烤后,再配上饭团、切片鲜黄瓜和洋葱,就是一道可口美味的马来小吃。沾上精心调制的黄梨花生酱,称得上绝顶美味,是本地人和游客的最爱美食之一。
2、海南鸡饭
海南鸡饭是新加坡早期移民的菜色。做法简单:鲜嫩多汁的白斩鸡搭配油光黄澄香鸡饭,配生抽或者老抽和特制辣椒酱及姜蓉。烹调海南鸡饭的每一部分都必须一丝不苟,方能做出美味无比的佳肴,是新加坡美食之选。
3、咖喱鱼头
咖喱鱼头是最具新加坡风味的美食代表之一,这道香辣的印度佳肴以一大块石斑鱼头或红鲷鱼头为主,盛在一大碗热腾腾的咖喱汤中上桌,汤味辛辣香浓,鱼头鲜嫩美味。
4、叻沙
叻沙为典型的娘惹或土生华人菜肴。汤料以椰浆、香料和辣椒为主,香浓辛辣,配以粗米粉,再加上虾蛤,是新加坡的特色美食之一。
5、椰浆饭
椰浆饭虽然是一道传统的马来族佳肴,但它也是民众喜爱的早餐选择。椰浆饭得名与其烹饪方法,用椰浆烹煮米饭,再用一点香兰叶略微调味,为米饭赐予扑鼻的香味。
⑺ 新加坡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有什么特点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新加坡是着名的自由贸易港,集中着世界一流的商品。
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般+木)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
国土: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入、东南亚地区的中心,堪称"亚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国国面积为626.4平方公里,城市面积占绝大部分,因而被称为"城市国家"。
气候:新加坡全部国土都位于北纬1度线内,距赤道不过137公里,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以最暖热湿润为特征,全年温度大约在24℃到32℃之间,昼夜温温差不大,降水量在2400毫米左右。10月至次年3月雨较多,4月至9月雨 量相对较少。
国家简史:传说在远古时代,亚历山大大帝的后裔乌塔马王子在海上航行时,船被暴风雨刮到现在的新加坡岛上,在岛上,王子看到一头怪兽,浑身赤红色,头部的毛黑亮,胸前还有一撮白毛。随行人员告诉王子这是狮子,王子便把这个不知名的小岛称为"新加普拉",也就是狮子的意思,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⑻ 新加坡有什么特色
国名来由: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般+木)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过去华侨多称其为“息辣”,即马来语“海峡”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将之称为星洲、星岛的
兰人最早独占新加坡的贸易市场并由此繁荣起来,接着英国人插足进来,使新加坡成为争夺世界上最富特色的贸易路线 - - 香料之路的焦点。胡椒、丁香、肉桂、藏红花等装满了船舱,并随船带来了大量来自印度、中国、中东和马来群岛的移民。
如今,随着各移民饮食文化的融合,香料已成为新加坡美食的一大特色。来到新加坡如没有品尝本地佳肴将成为一大憾事,为此您一定要尝尝蕉叶上的咖喱鱼头,还有辣椒蟹和沙爹(烤肉串)。
我们将带您参观一个香料花园,是新加坡植物园的原址。然后在小印度,我们将穿梭于满街食物、香料、各种容器、沙丽(印度传统女性服饰)和黄金饰品的大街小巷,趁此机会品尝一下以丰盛和佐料着称的印度佳肴。
最能体会到新加坡风情的莫过于接触一下本地人生活。到附近的菜市场去,您会看到家庭主妇们如何在拥挤的环境中买到最新鲜、最便宜的菜。
最后,让我们到位于加东的美食街去。在那里您一定能了解到新加坡不同种族的饮食习俗和文化。
除了周一,周日和公共假日外,这个旅行每天都能成行。
⑼ 新加坡的风俗文化有哪些
1、语言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4种官方语言,即英语,马来语,华语和泰米尔语。基于和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新加坡宪法》明定马来语为新加坡的国语,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语言。
2、文字
新加坡官方使用与中国大陆一致的简体汉字。但在1969年至1979年间曾短暂拥有自己的汉字简化标准,民间以简体字为主但偶尔也会出现繁体字与简体字混用的现象。新加坡的官方文字为英文。
3、传承
早期离乡背井到新加坡再创家园的移民者将各自的传统文化带入新加坡,各种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不仅创造了今日多民族的和谐社会,也留下了丰富的多元化文化特色。中华文化精髓也深深影响着新加坡的生活形态。
(9)新加坡的特色有什么扩展阅读:
新加坡的佛教与道教
新加坡佛教是全国第一大宗教,约占人口的33%。新加坡境内寺庙林立,属于北传佛教的寺院超过一百五十所,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约有二十余所,当中新加坡双林寺既是新加坡第一座寺。
新加坡道教占了人口的11%,境内合共有大小庙宇300余间。早年南来谋生的华人移民带来了他们的宗教信仰与习俗,潮侨和闽帮所创建的粤海清庙和天福宫还收藏有光绪帝御赐的墨宝。
他们也获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存奖状。 此外四马路观音堂也是新加坡香火最鼎盛的庙宇之一。
⑽ 新加坡特产有哪些
"新加坡我之前跟众信旅游去过一次,当时买了一些榴莲干零食带回去给同事们尝了尝,还挺受好评的~如果想买鞋小礼品什么的可以买当地的鱼尾狮纪念品,鱼尾狮是新加坡的标志,以鱼尾狮形象制作的诸如水果叉、杯子、烟灰缸、名片夹、打火机、钥匙扣什么的都挺精致的,非常适合买来送人~ 购物地点的话就选择樟宜机场免税店好了,里面的东西挺全的,高档白酒,奢侈品,高端的时装品牌,化妆品,电子产品应有尽有,也可以刷银联卡,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