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的新加坡什么样
Ⅰ 新加坡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有什么特点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新加坡是着名的自由贸易港,集中着世界一流的商品。
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般+木)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
国土: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入、东南亚地区的中心,堪称"亚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国国面积为626.4平方公里,城市面积占绝大部分,因而被称为"城市国家"。
气候:新加坡全部国土都位于北纬1度线内,距赤道不过137公里,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以最暖热湿润为特征,全年温度大约在24℃到32℃之间,昼夜温温差不大,降水量在2400毫米左右。10月至次年3月雨较多,4月至9月雨 量相对较少。
国家简史:传说在远古时代,亚历山大大帝的后裔乌塔马王子在海上航行时,船被暴风雨刮到现在的新加坡岛上,在岛上,王子看到一头怪兽,浑身赤红色,头部的毛黑亮,胸前还有一撮白毛。随行人员告诉王子这是狮子,王子便把这个不知名的小岛称为"新加普拉",也就是狮子的意思,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Ⅱ 新加坡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新加坡,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
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着称,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
位置
位于北纬1°18′,东经103°51′,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北隔狭窄的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紧邻,并在北部和西部边境建有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的民丹岛和巴淡岛等岛屿都有轮渡联系。新加坡的土地面积是718.3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200余公里,全国由新加坡岛、圣约翰岛、龟屿、圣淘沙、姐妹岛、炯岛等六十余岛屿组成,最大的三个外岛为裕廊岛、德光岛和乌敏岛。由于填海工程形成新的陆域,将增添额外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新加坡的标准时间为UTC+8,较其地理位置时间快1小时。
地形
地势起伏和缓,其西部和中部地区由丘陵地构成,大多数被树林覆盖,东部以及沿海地带都是平原,地理最高点为武吉知马,高163米。
水文
河流由于地形所限,都颇为短小,全岛共有32条主要河流,河流有克兰芝河、榜鹅河、实龙岗河等,最长的河道则是加冷河。大部分的河流都改造成蓄水池为居民提供饮用水源。
气候
地处热带,长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为赤道多雨气候,气温年温差和日温差小。平均温度在23至34℃之间,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湿度介于65%到90%之间。11月至次年1至3月左右为雨季,受较潮湿的东北季候风影响天气不稳定,通常在下午会有雷阵雨,平均低温徘徊在摄氏24至25℃。6月到9月则吹西南风最为干燥。在季候风交替月,那就是4月到5月,以及10月到11月,地面的风弱多变阳光酷热,岛内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35℃。
Ⅲ 新加坡是什么样的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也是一个城市国家。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隔,并以长堤相连于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新加坡在城市保洁方面效果显着,故亦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中文名称: 新加坡共和国
英文名称: Republic of Singapore
简称: 新加坡
所属洲: 亚洲
首都: 新加坡
主要城市: 新加坡
国庆日: 1965年8月9日
国歌: 前进吧,新加坡!
国家代码: SGP
官方语言: 马来语,英语
货币: 新加坡元(SGD)
时区: UTC+8
政治体制: 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总统纳丹,总理李显龙
人口数量: 4,987,600
人口密度: 6,814/平方公里
主要民族: 华族,印族,马来族
主要宗教: 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印度教
国土面积: 707.1平方公里
水域率: 1.444%
GDP总计: 1,240亿美元
人均GDP: 30,228美元
国际电话区号: +65
国际域名缩写: .sg
道路通行: 靠左驾驶
Ⅳ 1939年新加坡有什么报纸
早期新加坡报纸有
1824 Singapore Chronicle
1845 The Straits Times
1876 Jawi Peranakkan
1881 Lat Pou 叻报
1907 Chong Shing Chinese Daily 中兴日报
1923 Nanyang Siang Pou 南洋商报
1929 Sin Chew Daily 星洲日报
1932 Tamil Murasu
Ⅳ 新加坡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真的是非常干净吗
二十世纪中后期,东南亚花园国家新加坡便以四季如夏,干净卫生闻名世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作为旅游达人,近年多次到新加坡旅行,走过主要景点和着名街巷,并深入当地的巴刹熟食中心,具有一定的发言权。
Ⅵ 新加坡国土面积719.1平方公里,新加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新加坡是一个地理意义里的弱国,国土面积有且只有719平方千米;新加坡是政冶、经济发展、国防里的地域大国,是东南亚唯一的资本主义国家。新加坡从一穷二白的海岛国家,快速兴起变成资本主义国家,十分非常值得发达国家学习培训。
新加坡的楼价是全世界第二高,你也许认为在那样一个国家,想要拥有一套归属于自己的房子,最少得拼搏几十年,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反而是人人都买起!在新加坡有一种政府部门注资基本建设的房屋称为“组屋”,组屋的楼价针对新加坡人来讲是非常的划算!
Ⅶ 新加坡历史沿革大概是怎么样的
早期历史
公元3世纪,马来人将新加坡的主岛命名为蒲罗中,取意马来半岛末端的岛屿。后来,新加坡又被赋予海峡之邦的别誉,因而先有早期的华人移民以Selat (海峡)为本源,呼其作石叻。1330年,中国元代航海家汪大渊首次来到新加坡,并在所着《岛夷志略》一书中将之称为单马锡,并留下了“近年速古台王朝曾派七十多艘兵船攻打单马锡,一月不下”的记录。1365年的《爪哇史颂》把新加坡叫做Tamusik,而绘制于1430年(明代宣德五年)的《郑和航海图》则称新加坡为淡马锡(海城)。一直到14世纪末,梵文名字Singapura(狮城)才首次出现。
英属时期
1819-1942
18世纪中叶,英国正在扩张其在印度的版图以及与中国的贸易。他们急需找到一个能够让其船只停泊、维修的港口,以在与荷兰人的贸易竞争中取得优势。1818年末,总督斯坦福·莱佛士爵士在马来半岛的南端建立一个新的贸易港。1819年1月29日,莱佛士登陆新加坡本岛,发觉此地拥有发展成为港口的优越条件,新加坡南部的水域宽敞很少风暴影响,附近的溪间也有充裕的水源提供饮用水。
最初新加坡隶属于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管辖。到了1820年,新加坡开始为大英帝国产生利润。1824年,新加坡的殖民地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2个新的条约正式签署,并于1826年成为海峡殖民地。1832年,新加坡成为海峡殖民地政府的所在地。1867年4月1日,正式成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由位于伦敦的殖民地办公室直接管辖。20世纪初的新加坡从沼泽遍布的荒地,跃升成为第7大港口,她也成为英帝国极为重要的据点之一。
日据时期
1942-1945
日本空军突然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打响。日本的目标是要通过攻占东南亚来取得当地的天然资源,另外作为英国在东南亚的政治经济中心,日本势必拿下新加坡才能彻底把英国人赶出东南亚。
新加坡华侨人口密集,这里是南洋华侨抗日运动中心,陈嘉庚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仅抗日义捐一项,便发动东南亚八百万华侨,为中国筹集了约合4亿余元国币的巨额外汇。此时落入虎口的新加坡华侨由于先前曾大力援助中国抗日,又组织义勇军进行过英勇的抵抗,因而遭到日本的忌恨和疯狂报复,星洲沦陷以后,日军对新加坡华裔展开大规模的屠杀行动(新加坡大屠杀)以泄心头之恨。
珍珠港事件隔天,日军在马来亚北部的哥打峇鲁登陆,战争开始仅55天,日军就占领了整个马来亚。1942年2月15日(春节),白思华中将向日本陆军的山下奉文将军投降后,日本将新加坡改名为“昭南岛”,行政上称作“昭南特别市”。同年2月18日至25日,为报复星华义勇军和先前支持中国抗日的新加坡华人,日军开展了以“大检证”为名的肃清行动。日军当局在多个地方设立“甄别中心”,他们的计划是甄别所有介于18至50岁的华裔男性,将所有的“反日分子”铲除,最后日军抓走约二万多人,当中绝大多数被带到郊区或偏远的海边予以集体枪杀,剩下则被送到泰国做苦工。日军还勒索南洋华侨,要华侨交出五千万元俸纳金,山下奉文当时给的理由是:“华侨支持重庆政府抗日,这笔俸纳金,是你们向日军赎罪的买命钱。”
由于资源严重缺乏,致使许多民众不得不在自家花园里种植各种农作物来果腹。经历了3年半的苦难,随着日本的投降,新加坡人民无不高兴,最终1945年9月12日,在政府大厦举行了受降仪式。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占领3年半的期间,至少有5到10万名新加坡华人惨遭杀害。为了安抚冤死的亡灵,新加坡和平纪念碑于1967年2月15日落成矗立在美芝路,纪念碑四面都有不同文字的铭文,中文部分这样写道:“一九四二年二月十五日至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八日,日军占领新嘉坡,我平民无辜被杀者,其数不可胜计。越二十余年始得收敛遗骨,重葬于此,并树丰碑永志悲痛。”
此后,新加坡每年都要在纪念碑旁举行悼念和祭祀活动,以缅怀在二战惨遭杀害的平民百姓。 对新加坡日治时期的历史有兴趣的话,请搜索新加坡电视剧《和平的代价》视频。这部连续剧真实的反映出当年的境况,岁月无声,人间有情,历史决不容忘怀 ,陈嘉庚和林谋盛烈士等历史人物和新加坡先辈的抗战经历和苦难使新加坡后人深为感动。
迈向自治与合并
1945-1963
1945年9月,英军回到新加坡,1946年3月,军管结束,海峡殖民地也正式解散。1946年4月1日,新加坡成为直辖殖民地。战后的新加坡已经与战前大不相同,人民要求在政府中有更大的发言权。总督的权力被分散,一个由官方人士及被任命的非官方人士组成的顾问组成立。该体系于1947年7月变为两个分开的行政及立法会议。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地位。1961年5月27日,马来亚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公布了想把新加坡、马来亚、文莱、沙捞越和北婆罗洲(沙巴)联合起来组成联邦。对此,李光耀决定举行全民投票,最后71%的人投赞成票。在1963年,新加坡连同当时的马来亚联合邦、砂拉越以及沙巴共组成立马来西亚联邦脱离英国的统治。
新马合并
1963-1965
合并后,新加坡开始和中央政府发生矛盾,对治国方针也有不同的看法。新马政府第一次发生公开的矛盾是在1963年12月21日。总理李光耀批评马来西亚的年度预算案没有给予提升社会状况足够的预算。新加坡的商人也开始投诉中央政府歧视他们,没有给他们和其他州属一样的利益,反而对他们实行固打制。双边经济的矛盾在1964年12月,中央政府要求新加坡将上缴中央的税收从40%增加到60%后升温。当时马来西亚财政部长陈修信说这是因为印尼的对抗活动而导致军备预算案增加。同月,中央政府宣布将关闭新加坡的中国银行的分行,原因是中国银行在资助马来亚共产党的武装活动。
两地在政治上也有冲突,1963年,由巫统、马华和国大党组成的联盟党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参加了新加坡州选举。然而,联盟党不仅未添一席,原有的三个选区也被人民行动党夺取。1964年9月,由于印尼特务的挑拨离间,新加坡又发生了种族暴乱。印尼特务将一名马来族三轮车夫谋害后逃走,马来人认为是华人干的,所以展开报复行动,结果双方死伤惨重。 “马来人至上”的观念逐渐走向了舞台的中心。非马来人的政党都公开表示反对“种族主义” 的信条。1965年5月,新加坡行动党和其他主要的反对党主张以“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的民族平等方式来取代“土着优先”的保护土着政策。行动党与巫统的政治较量更在1964年7月及9月两次引发新加坡种族骚乱。最后,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以避免局势恶化为由,在1965年8月7日要求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于是,8月9日,以巫统为首的执政联盟在国会紧急通过修宪,国会以126票赞成0票反对将新加坡驱逐出联邦,小岛无奈被迫独立。
新加坡共和国
1965至今
在独立建国后,新加坡寻求国际承认,于1965年9月21日加入联合国。同年10月新加坡加入英联邦。1967年8月8日新加坡也协立亚细安(东盟)。作为一个蕞尔小国,世界对于新加坡是否能继续存在表示疑问,除了主权纠纷,其它重要的问题包括住宅短缺,缺乏土地与天然资源。失业率当时高达12%。
为了求存求活,新加坡开始一连串的措施,发展工业及经济。于1961年设立的经济发展局致力于实行国家经济发展方针,重视制造业,裕廊工业区正式成立,并在加冷、大巴窑等地建立轻工业基地。为了吸引外资,政府决定给予外国企业优惠。同年,经济发展局重组,裕廊镇管理局以及新加坡发展银行也在该年成立。
工业化之迅速使得新加坡的制造业在十年内成为世界主要电子产品出口国。虽然新加坡的国内政治上的自由空间逐渐被压制,经济上却取得高速发展,很快成为东南亚重要的金融和转口贸易中心,成为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与此同时,新加坡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住房、教育、交通等问题都得到解决。
Ⅷ 新加坡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也是一个城市国家。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隔,并以长堤相连于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新加坡在城市保洁方面效果显着,故亦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拓展资料:
1、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国简称新加坡,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政治体制实行议会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国土除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之外,还包括周围63个小岛。
2、 新加坡是发达国家吗
是发达国家。新加坡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之一。
3、 新加坡市
新加坡市是新加坡共和国的首都,位于新加坡岛的南端。新加坡市是新加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花园城市”之称,是世界上最大港口之一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新加坡市区也称中央商务区(CBD)位于新加坡岛的南端,南距赤道136.8公里。这里是新加坡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4、 气候特征
新加坡地处热带,长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为赤道多雨气候,气温年温差和日温差小。平均温度在23至34℃之间,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湿度介于65%到90%之间。11月至次年1至3月左右为雨季,受较潮湿的东北季候风影响天气不稳定,通常在下午会有雷阵雨,平均低温徘徊在摄氏24至25℃。6月到9月则吹西南风最为干燥。在季候风交替月,那就是4月到5月,以及10月到11月,地面的风弱多变阳光酷热,岛内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35℃。
Ⅸ 抗日战争期间,新加坡成立了由谁为主席的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抗日战争期间,新加坡成立了由陈嘉庚为主席的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南侨总会成立时,发表《南侨代表大会宣言》,无情揭露日本侵华的暴行,号召全南洋华侨坚抱抗战最后胜利的信念,各尽所能,各竭所有,力求实践其每月近400万元的常月捐; 勉励南洋华侨精诚团结,密切联系;
要求全体侨胞积极向祖国投资,增强祖国的经济实力。同时,宣言希望南洋华侨同所在地政府搞好关系,争取他们同情中国抗战。南侨总会的成立,标志着南洋华侨冲破传统的帮派地域观念,实现了建立在抗日救国基础上的大团结,从而使南洋华侨的抗日爱国救亡运动走上了新的道路。
总会成立大会后,南洋各地80多个筹赈会,1000多个分会在南侨总会的领导下,为祖国抗战筹赈捐款,派遣侨胞回国参战,组织华侨慰劳团,有力地支援了国内的抗战。
南侨总会主席为陈嘉庚,副主席为庄西言、李清泉。
(9)1932的新加坡什么样扩展阅读:
陈嘉庚的经历:
一、陈嘉庚1910年春,毫不犹豫的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唤醒侨胞,兴我中华。
二、1928年,济南惨案发生后,他组织南洋华侨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声援运动,同时发起全面抵制日货运动,在腐朽的封建专制和新型的民主革命之间,在民族尊严与帝国主义强权之间,他的态度和立场是鲜明积极而坚定的,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嘉庚立即投身于这场关系到民族存亡的斗争洪流。
三、1938年11月,他被推选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带头捐款捐物,精心筹划组织,三年多的时间共筹款15亿元,还有大量药品、卡车的物资,同时在新加坡和重庆投资建立制药厂,有力地支援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四、1939年他应国内之情在南洋各地招募了3200余名汽车司机和修理工,在新开辟的滇缅公路上抢运抗战急需的战略物资,为中国的全面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1940年前,陈嘉庚一直是个坚定的拥蒋派,西安事变后的1937年4月9日,他接受《南洋商报》采访时,不但强烈的批评张、杨的兵谏行为,而且对国共合作发表了一边倒的看法:国共没有任何联合的道理,唯有在中央军的指挥下才能长久。
他组织的南洋华侨的多次捐款,也全部汇交了国民政府,这是他对共产党人还缺乏了解,三年后他才对中国的抗战真相有了新的认识,思想上也有了质的飞跃。
六、1940年5月31日,陈嘉庚和慰劳考察团一行来到延安,受到延安军民各界热烈而隆重的欢迎,陈嘉庚一行人深入雅安的学校,机关,工厂,商店和医院,与群众广泛接触,并与华侨青年和集美厦大奔赴延安的校友交流座谈。
边区的官兵一致艰苦奋斗,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边区人民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困难中,仍然积极而坚定的抗日和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革命精神,使他们深受感动,与中共领导特别是毛主席的多次悔悟,使他极为震撼。
七、1932年年初英军不战,而向日军占领了新加坡,早就被认定为南洋抗日巨头的陈嘉庚遭到了日本宪兵队的疯狂搜捕,必欲杀之而后快。
幸得友人陈贵贱帮助陈家岗,未能来得及与家人告别,也未能带走一件行李,匆忙中乘一艘小火轮逃往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夜里不久也为日军占领,陈嘉庚在黄季丹等校友的帮助掩护下,更名改姓多次转移仍然深陷重围,时时有被捕杀的危险,历经了磨难。
为了防备,一旦落入敌人之手,则必定强迫他当傀儡做汉奸,因为他身上一直藏着一小包青化甲,随时准备殉国成仁。
Ⅹ 新加坡是什么样的国家
问:新加坡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啊?
答:
新加坡是中国境外唯一的华人执政的独立国家,华人占全国人口的76%。它地处欧亚大陆的连接地带,特殊地理位置及东西方文化在这里水乳交融,形成了新加坡自己的文化氛围。它拥有世界上第一大机场、第二大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和港口)。它的机场服务质量及速度更连续三年被评为世界第一。而它的先进的通讯设备及信息传递系统,快捷的交通设施,完善的旅游服务,优越的居住条件(90%以上的人拥有自己的房子)和生活水准,高素质的国民文化教育及其高速成长的经济使其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国家。就连香港、美国也位居其后。许多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和机构都在这里设置了办事机构。
就业情况及外籍员工新加坡的经济状况及发展速度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新加坡的失业率几乎为零,而且每年还有近万名来自世界各国的高级管理、技术人员被聘请来此工作。新加坡有许多行业依赖于外籍劳工。
治安环境新加坡的经济格局、政体模式是亚太地区许多国家效仿的对象,而其治安环境更是亚洲地区的典范。在当今世界各大城市都被暴力、凶杀、吸毒等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阴影所笼罩时,新加坡政府却靠严格的法律、法规治理着国家,使其成为亚洲\"最适合居住\"的国家。新加坡是世界上少有的保持鞭刑的国家之一,16岁以上的居民如违反有关法律条规,就有可能被处以鞭刑。法律严格规定18岁以下的青年不许抽烟、喝酒;21岁以下公民不许看限制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