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如何一直保持优势

新加坡如何一直保持优势

发布时间: 2023-01-07 12:37:08

① 新加坡是怎样利用地理优势来发展本国经济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位于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及大洋洲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海上航运十分繁忙。这种地理优势有利于发展本国的对外贸易,促进新加坡的经济发展。

② 为什么新加坡经济那么发达

新加坡面积只有719平方公里,人口560万,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是亚洲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之一,同时新加坡也是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仅次于纽约、伦敦和香港。
1.新加坡经济强盛首先是因为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位置,而马六甲海峡则是世界上最繁忙最重要的一条海峡,每年有1/4的海洋贸易要经过此海峡,而新加坡港则成为这条航线上最重要的中转站。新加坡港也因此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转运港口和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港口。
2.新加坡的工业,1961年就成立了裕廊工业区,而裕廊工业区也是亚洲最早成立的开发区之一,工业门类齐全,如今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新加坡在造船、炼油、电子等方面基础雄厚,是东南亚最大的造船基地和全球炼油中心之一,因其发达的炼油技术,新加坡也成为为数不多的拥有石油定价权的国家。与此同时新加坡也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电子制造业等。
3.发达的旅游业,新加坡被称为“狮城”,旅游资源丰富,是世界比较着名的旅游城市,旅游业也成为新加坡最重要的外汇收入之一。同时发达的服务业和零售批发、交通通讯等都是新加坡创收的重要产业。
4.政府主导下的社会服务,带来稳定和谐的社会发展局面,和投资环境。新加坡1964年就实施了“居者有其屋”的国策,而如今大部分国民都生活在政府提供的住房内。同时新加坡也施行的是全面免费医疗。各种措施加上严格的法律使得新加坡社会稳定,投资创业环境良好。
除了上面提到了,例如比较低的关税、自由的移民政策、发达的教育产业、健全的公共服务等都是其发展迅速的原因。

③ 新加坡为何能成为国际会议经常选择的地方求相关资料,越多越好

金融服务业是新加坡经济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附加值最高的服务产业、国家税收的最大来源,其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已从70年代的6%增至2001年的13%。目前,新加坡拥有600多家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业对新加坡经济和确立亚洲金融中心地位贡献很大。然而就全球而言,仅在外汇交易(交易量居全球第4位)、跨国界贷款(第10位)、柜面市场衍生交易(第13位)等三项排名较为靠前;随着行业技术含量不断增加,新加坡在上述领域的地位也正遭遇严峻挑战。此外,亚太区域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摩根士丹利全球国际资本指数中的亚洲份额大为降低,亦使得新加坡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活动较为被动。

就地区而言,虽然新加坡的安全港地位已促进培育了理财产业的成长,但由于国内市场狭窄、企业文化衰落、区域经济和金融产业前景黯淡等多种因素,使资金市场受到阻碍;同时,来自其他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香港成为亚洲金融中心时日已久,悉尼在押汇业务和电子化领域正形成自身独特的小生境,而上海依托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其金融中心的地位正逐渐获得认可。
一、金融服务业面临的挑战-传统板块衰落区域内南北分隔 产业抓手匮乏
曾经驱使新加坡成为金融中心的传统产业均已走向成熟,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金融业早已翻天覆地,目前工作组提出不应再追求以增强国内竞争力的方式重整金融业,而应把目光放长放远,寻求更多外部合作机遇。

1、传统金融产业衰落
外汇交易和资本市场活动等传统金融服务板块在数量和地位上均呈下跌趋势。根据国际结算银行每三年一次的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4月传统外汇交易市场的日周转量与1998年4月相比,已下跌了19%。欧元诞生、银行业整合、电子经纪人功能不断增强、国内市场过于狭小等多种因素导致了这种大幅下跌。由此可见,新加坡有必要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外翼,力争在朝阳板块中重新开发特色竞争项目。

2、区域内南北分隔
亚洲金融危机后,由于投资者较为中意,商业发展机遇充裕,北亚地区已逐渐崛起。随着大中华市场的成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韩国企业重整浪潮的到来,进一步确立了投资者对该地区的信心。本地区原有的金融中心—香港、东京,以及未来可能的金融中心—上海,都将从北亚地区不断增长的商业活动中获益。相对而言,东南亚一直受到大批问题资产和坏帐等造成的后金融危机的困扰,近期的反恐战争进一步延迟了经济复苏,这又对投资者投资北亚地区形成一定障碍。

新加坡金融业应利用北亚和东南亚两地区出现的不同发展机遇,而各金融机构可在国外商业机构对大中华区域投资、对中国企业斥资,以及管理中国企业离岸资金等领域提供相关服务,还可为印度企业提供法律、技术和金融等领域的高效率基础设施,协助其进行资金筹措和海外扩张。

3、挖掘独具特色的产业抓手和小生境
面对上述挑战,新加坡更需开拓新颖的产业抓手,减弱其地理依赖性,转向依托技术和知识型经济。长远来看,正如瑞士业已成形的理财板块和卢森堡的零售资金管理板块,新加坡的新型产业抓手应能推动本地形成金融行业内地区或全球的小生境。新加坡国内的狭小市场也促进了以外部环境为主要目标的小生境政策,这应是一项更为妥当的长期战略。由于金融服务业是信息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新加坡在IT和市场基础设施上的强势条件增强了产业竞争力,可促进新加坡在金融服务领域在新兴经济板块内的竞争,提升知识为本的价值链。
二、金融服务业的远景规划-成为亚洲地区/全球小生境集结的卓越金融中心
在亚洲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的大背景下,加上新加坡作为商业和金融枢纽的竞争优势,金融服务产业工作组为新加坡制定了下一阶段的金融中心发展规划:将新加坡定位于亚洲地区/全球小生境集结的卓越金融中心,具体目标为:开发金融服务产业,并形成地区和全球小生境,加大挖深其在金融产业活动中的产业深度和国际市场占有份额;成为金融和辅助专才的学习、研究、工作和生活中心。
三、四大战略驱动力
1、战略驱动力之一:成为区域理财中心

理财服务是新加坡金融板块保持良好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为了促使本地长期葆有作为个人理财中心的竞争力,必须在政治强势、经济稳定和产业管理规划上开足马力。同时,具前瞻性的立法和规章制度、反馈速度较快的政策框架、完备的辅助服务、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投资专家等对新加坡建设理财中心均十分重要。

建议1、巩固政府在发展资产管理产业进程中的功能
建议2、增强新加坡作为知名资产管理中心的竞争力
建议3、重点关注资产集群的发展
建议4、发展辅助服务

2、战略驱动力之二:成为区域/全球押汇处理中心

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出现金融产业的押汇处理中心,但由于金融机构面临削减成本和重返核心产业活动的与日俱增压力,为此,他们盼望把押汇业务集中到商务成本低的地方,或外发委托。这将导致未来1-2年内新加坡流失大量后台工作岗位。虽然新加坡生产成本较高,但作为押汇业务中心,它仍拥有许多坚实的优势,诸如世界级的电信与硬件基础设施、众多全球银行的地区总部、稳定的政治环境、良好而又不断优化的法规框架、坚实的高效押汇业务文化、受过良好英语教育的劳动力,以及蓬勃发展的IT产业等一系列因素可协助本地成为押汇处理枢纽。考虑到上述条件,新加坡应保留与追求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押汇业务,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建议5、成立区域/全球综合押汇业务中心

3、战略驱动力之三:成为亚太区风险管理中心

传统保险业市场中,在解决突发风险和专业风险上仍十分欠缺,传统的应急手段并不能对某些恐怖主义相关的风险事故做出积极应对。过去十年中,贷款交易、证券投资及其他风险转移延伸产品带来的新技术和新市场的额外风险接踵而至。新加坡应主要依托于资本市场日益成熟和国际金融机构集结的良好条件,将自身定位于成为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风险管理中心。
建议6、创设亚太区风险管理制度

4、 战略驱动力之四:营造倍具吸引力的商业环境

建议7、强化政府部门和民间领域之间的合作往来
建议8、增强新加坡金融板块中的国际份额
建议9、关注并提升教育培训的驱动政策
建议10、增加新加坡本地教育培训环境中的国际含量
建议11、进一步巩固新加坡的税收环境
建议12、为金融板块提供一流置业环境

④ 新加坡是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的

新加坡先利用其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港口业,然后利用其教育优势,充分培养金融人才,做金融服务业。

⑤ 二战后新加坡发展经济面临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

而且二战后国际局势平稳,经济亟待恢复和发展,新加坡在此期间得到了美国的经济支持得以大力发展,最后新加坡的领导者实行符合国情的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一大批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新加坡的经济繁荣。

不利条件:国土面积狭小,只有581平方公里,且缺乏淡水资源、耕地资源,粮食和淡水都不能自给,只能靠邻国供应。

(5)新加坡如何一直保持优势扩展阅读:

新加坡属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高度依赖美国、日本、欧洲和周边市场,外贸总额是GDP的四倍。经济长期高速增长,1960~1984年间GDP年均增长9%。1997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但并不严重。

2001年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经济出现2%的负增长,陷入独立之后最严重衰退。为刺激经济发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努力向知识经济转型,并成立经济重组委员会,全面检讨经济发展政策,积极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商签自由贸易协定。

⑥ 新加坡一直都是出国人的首选国家之一,新加坡有哪些劳务的优势

新加坡一直都是出国人的首选国家之一,新加坡有哪些劳务的优势?

在众多劳务国家中,新加坡一直都是出国留学人的首选国家之一,新加坡也一直全是在我国出国劳务关键出口国之一,每一年前去新加坡打工的劳务工人的数量众多。那样新加坡劳务的优势到底在哪儿呢,新加坡出国劳务是不是好的选择呢?

01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新加坡是全世界法律法规更严、最完善,发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因为新加坡的劳动力大部分来自于附近邻国,因此新加坡的“劳动法”也是最适用外籍职工来新加坡工作的法律。

以上几点就是新加坡比较明显的优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的疑问,或者是其他想法,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⑦ 二战后新加波如何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发展经济的.

二战之后新加坡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这是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
1945年~1962年 新加坡事实上是马来亚联邦(马来西亚)的一个自治领,不是独立国家。再加上当时马来西亚国内政局混乱,共产党人武装活动频繁,尤其是对新加坡的威胁很大,由此,新加坡从1948年,为了防范共产党人的威胁,进入了长达12年的紧急状态。这些政局的动荡,使得新加坡在这个时期经济并没有发展起来,虽然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真正的发展是得益于独立后。1963年,新加坡的独立后,为了应对周边国家的潜在威胁,大力发展经济,这其中,地理位置是新加坡的巨大优势。
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最东端,扼守海峡要道。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因而新加坡就利用商船往来的优势,大力发展国际贸易,以海运,金融,国际贸易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经济。
60年代,70年代时候,欧美发达国也正在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加坡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其便利,成为了西方国家竞先投资的主要对象,新加坡抓住机会,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飞速发展。
此外我还想多说点和地理位置关系不大的:新加坡非常注重人们的素质的提高,政府重视教育和培养人才,注重提高人民素质,这也就提升了国家的竞争力。
纯手打的,给个最佳吧,谢谢。

⑧ 新加坡是怎样利用地理优势来发展本国经济,从而使其成为亚洲经济发达的国家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极其优越,地处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扼守“十字路口”的交通“咽喉”,加上其港口条件非常好,因此大力发展航运业和对外贸易,成为了东南亚各国贸易集散地,物产转口中心,是仅次于香港的自由贸易港;新加坡还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发挥本国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炼油业、船舶修造业、电子工业等新兴工业;新加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城市岛国,热带风光优美,城市环境洁净,所以还大力发展旅游业,成为世界“花园城市”。

⑨ 新加坡如何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发展经济,其产业结构与所处地理环境有何关系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新加坡地狭人稠,资源贫乏,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经济,成为东南亚的经济中心,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 新加坡港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和水文条件十分理想,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1亿吨以上,居世界前列.新加坡以此为基础,从邻国大量进口各类初级产品,汇总、分级、包装后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转口贸易和航运业为主体的独特经济类型.
2、新加坡四面环海,以炼油和造船为核心的工业部门具有世界意义.
3、外国资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经济的腾飞.
4、利用其适中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美化城市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简化出入境手续,开展各种旅游“外交”活功,从而吸引大量外国游客旅游及大批国际会议在新加坡召开.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新加坡外汇的重要来源之一.
启示:借鉴新加坡,利用本国特殊的地理条件,扬长避短,引进和运用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使生产力水平.

⑩ 从哪些方面说明新加坡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一楼的复制我以前回答的答案
http://..com/question/169774.html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南端,隔宽约1 400米的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望,面积约618平方千米,其中新加坡岛面积538.1平方千米,其他是几十个小岛。新加坡的资源十分贫乏,连淡水都需要从马来西亚进口。但是,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地带,控制着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通要冲。新加坡港是一个世界着名的天然良港,不仅是东南亚的航运中心,还连接着太平洋和印度洋,是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海上交通的要道。新加坡独立以后,经济面临着严重困难,广大新加坡人民在政府的领导下,奋发图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实现了新加坡的经济起飞。新加坡政府根据独立后的新加坡国情,针对当时的国际经济形势,制定了经济发展的正确战略。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59~1967年,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跨越三个不同时期,即自治政府时期、马来西亚联邦内的新加坡州时期和新加坡共和国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恢复殖民统治时的破烂不堪的经济,利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海外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时机,引进资金和技术,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减少从国外进口,建立起所谓的“进口替代”工业。在此期间,政府制定了两个五年计划,颁布了一系列振兴经济的法令,加紧进行邮电、交通、公用事业等基础实施建设,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优良的硬件和软件环境。1961年,在新加坡岛的西南部一片野草丛生的沼泽地带兴建了着名的裕廊工业区。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为新加坡的经济起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68~1979年,大力发展出口工业,建立起外向型的经济格局。在此期间,新加坡引进了大量外资和先进技术,1978年底,投资新加坡工业的外国资金达到49.7亿美元。建立起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新加坡一跃成为世界着名的石油冶炼、电子工业、修造船业中心。同时,大力扩建新加坡港,建成了亚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新加坡港也在1979年成为仅次于鹿特丹的世界第二大商港。新加坡还建成了亚洲最大的航空港——樟易飞机场。这样,新加坡作为世界交通和商业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定。在此期间,新加坡实现了经济的起飞。

1979年以后,新加坡的经济开始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实行工业技术升级,发展资本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建立高技术、高附加值、竞争力强的新兴工业,并优先发展通讯、金融和咨询等服务业。同时继续发展科技教育,培养自己的高素质人才。新加坡的高技术产业年均增长率达到30%,高科技队伍20年间增加了12倍。80年代,新加坡成为东南亚高科技人才密度最高的地区。1988年,新加坡的黄金外汇储备增至401.37亿美元。1990年,新加坡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外汇交易市场,新加坡港也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新加坡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旅游业非常发达。

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的典型国家——新加坡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梵文意为狮子城,又因国土小如星斗,故称星洲、星岛。新加坡国土总面积618平方千米,人口约有270万,其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高这4369人。是世界上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1965年独立后,立足本国实际,因地制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究其发展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充分发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个有利因素,成为世界上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的典型国家。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领土由新加坡岛和附近54个小岛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称“东方十字路口”。北面与马来半岛隔着宽仅1.2千米的柔佛海峡,西边有长堤相连,交通便利;在南面隔着新加坡海峡同印度尼西亚相望,海峡长105千米,宽1.7千米,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入口处的航行要道。
二、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
新加坡地狭人稠,资源贫乏,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经济,成为东南亚的经济中心,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国际航运、航空和贸易中心 新加坡港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和水文条件十分理想,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1亿吨以上,居世界前列,国际航空客运周转量仅次于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新加坡以此为基础,从邻国大量进口各类初级产品,汇总、分级、包装后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转口贸易和航运业为主体的独特经济类型。
2、工业和技术服务中心 新加坡四面环海,以炼油和造船为核心的工业部门具有世界意义。全国建有五大炼油厂,年加工能力达4290万吨,成品油出口额仅次于荷兰居世界第二位。造船业为传统的优势部门,不仅能修造繁多的各项船舶,还是世界上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工业以制造业为中心转向技木密集型部门,大力发展电子工业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03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47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803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15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7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3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86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609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905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