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市场是什么
㈠ 新加坡石材市场在哪里
新加坡石材市场位于东方大道南侧。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石材大世界位于东方大道南侧,北侧为新加坡苏通科技园区,具体地址是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方大道118号。
㈡ 新加坡黄金市场的市场特点
昼夜服务。它的夜市正是伦敦和纽约开市的时间,为交易者提供了选择余地。手续费低。对非当地居民在新加坡的黄金存款,免征遗产税。
一、黄金是化学元素金的单质形式,是一种软的,金黄色的,抗腐蚀的贵金属。金是较稀有、较珍贵和极被人看重的金属之一。国际上一般黄金都是以盎司为单位,中国古代是以“两”作为黄金单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不仅是用于储备和投资的特殊通货,同时又是首饰业、电子业、现代通讯、航天航空业等部门的重要材料。
二、当金被熔化时发出的蒸汽是黄绿色的;冶炼过程中它的金粉通常是啡色;若将它铸成薄薄的一片,它更可以传送绿色的光线。异常的强。1盎司的金可以拉成50里长,其延展性令它易于铸造,是制造首饰的佳选。金是众金属中拉力最强的。
三、首屈一指。可以造成极薄易于卷起的金片。1盎司重的金可以锤薄至400万分之1尺厚及100平方_面积大。古代人将它锤成薄片,来铺成庙宇和皇宫上面做装饰。这些都可以说明黄金拥有的柔韧性、可锻性。黄金的颜色为金黄色,金属光泽,难分解。密度19.3g/cm3,熔点1064.4℃;具良好的延展性,能压成薄箔,具极高的传热性和导电性,纯金的电阻为2.4P。纯金具有良好的抗化学腐蚀性,是最好的电镀材料。
四、黄金作为一种贵金属,有良好的物理特性,“真金不怕火炼”就是金的化学稳定性很高,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必担心会氧化变色。即使是在熔融状态下也不会氧化变色,冷却后照样金光闪闪。密度大,手感沉甸。韧性和延展性好,良好导性。纯金具有艳丽的黄色,但掺入其他金属后颜色变化较大,如金铜合金呈暗红色,含银合金呈浅黄色或灰白色。金易被磨成粉状,这也是金在自然界中呈分散状的原因,纯金首饰也易被磨损而减少分量。
五、在门捷列夫周期表中金的原子序数为79,即金的原子核含有79个质子,质子带正电荷。同时,由于符合半满规则,因此,金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在金属市场上金与钌、铑、钯、锇、铱、铂等金属统称为贵金属。
㈢ 新加坡的经济体制是什么
从宏观上讲,新加坡的经济体制属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范畴,但也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新加坡的主流经济也就是国际经济,是以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运作,但其次流经济也就是本土经济体系,却受到严格的规划:政府以廉价强购私有土地,规划工人工资,强占本土资本主要来源-公积金的经济产权。换言之,新加坡既有自由经济主义的信仰,也有规划经济的实践。
㈣ 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的市场的构成
亚洲美元市场(ADM)和欧洲美元市场实际上是同一离岸金融体系的两个窗口,二者的发展原因基本类似,都是由于美国等国对国内金融业实行严格管制,使得美元资金流往境外而促成的。由于新加坡在地理位置上恰好处于伦敦和东京之间,同时新加坡当局也对亚洲美元市场的发展采取积极的态度,因而使亚洲美元市场得以迅速发展。
亚洲美元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货币除美元外还有德国马克、英镑以及瑞士法郎等。由于美元的交易量最大,这个市场就被统称为亚洲美元市场(简称亚元市场)。
新加坡当局对亚洲美元市场采取隔离的态度,目的是建立分离型离岸金融中心。以后,这种隔离政策逐渐放松,从1981 年起、离岸银行可以通过货币互换在新加坡元和美元间进行套利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种隔离。目前新加坡居民已可以在ADM 自由进行存贷活动。
亚洲美元市场的一大特点是银行间资金占了存款和贷款业务的绝大部分。据统计,到1987年,非银行客户存款只占17%,而银行同业存款的比重则上升到79%,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从欧洲美元市场流入,以弥补亚洲地区巨大的资金需求的。在资产方面,1971年以前非银行客户贷款在资产总额中只占很小比重,但到70年代以后,由于亚洲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资金需求也日益增加,对非银行客户的贷款开始稳步增长。总之,从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方面看,亚元市场都显示出区域性特点,亚太地区的客户日益依赖新加坡亚元市场筹集资金,同时也把资金投放于亚元市场上。
从期限上看,亚洲美元市场总体上是一个短期资金市场。如1987 年,资产总额中只有16.6%为一年期以上;而负债中一年以上的只占6.2%。亚元市场的另一个特点是利率波动频繁,而且基本上与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的利率同步变动,其存贷利差也与欧洲美元市场一样,比新加坡国内银行的利差小。
亚元存款证是亚元市场上的重要筹资工具,可以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大类。
固定利率存款证期限较短,通常为1年。第一笔固定利率存款证是由美国花旗银行于1970年发售的,此后固定利率存款证的发行不是很活跃,主要是因为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波动加剧而使固定利率存款证失去了吸引力。浮动利率存款证的期限多数是3年,最长5年。第一笔浮动利率存款证由日本第一劝业银行于1977年11月发售。在整个80年代,浮动利率存款证的发售活动活跃,成为银行筹集资金的一种普通金融工具。
浮动利率存款证的发行一开始采取排队方式(QueuingSystem)进行,但这种方式不利于发行人充分利用有利的市场条件,不利于吸引更多的筹资人,因而1980年浮动利率存款证的发行改为登记方式(Registration System),即发行者只要符合规定的条件,即可在金融管理局登记,并在发行前一周及存款证到期后再通知金融管理局。
从亚元存款证的发行者来看,日本银行是最主要的发行人,占发行额的50%以上,其他发行者也主要来自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从面值货币看,美元面值的亚元存款证占了绝大多数,另外也曾发行过以特别提款权和日元、澳元等货币计值的亚元存款证。 亚元债券市场(The Asian Bond Market,ABM)1971年12月,新加坡发展银行由新加坡政府充当其担保人,推出总值1000万美元、固定利率为8.5%的10年期亚元债券。由此一个以新加坡为中心,和既有的短期亚元市场相辅相成的亚元债券市场开始形成。
亚元债券市场形成初期发展缓慢,这主要与当时世界经济衰退有关。直到1976年,亚元债券券市场的活动才开始趋于活跃,进入80年代后,亚元债券市场又有所突破,1980年至1987年共发行了120笔,发行金额累计达77.69亿美元。
日元债券市场的筹资者范围很广,包括工商企业、银行、金融机构、政府和地方组织等,从地理分布看,亚太地区的筹资者占了很大比重,其次,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和欧美金融机构也渐趋活跃。1986—1993年,我国机构共在该市场发行6 笔亚元债券,发行金额总计6亿美元。
新加坡亚元债券的主要种类有固定利率债券、浮动利率债券与可转股债券等,面值货币以美元为主,其他货币如德国马克、澳元、加拿大元等都曾用于亚元债券的发行。从发行期限看,一般地可转股债券期限较长,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期限较短。
亚元债券市场的一个不足之处是二级市场不完善。尽管二级市场上有美国银行及投资机构和日本的证券公司等作为造市者,但由于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多是交易商,国际性企业与基金管理机构参与交易的不多,而且欧洲金融机构也不积极支持亚洲发行的债券,因此二级市场的深度仍显不够。金融管理局曾有意识地增加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将债券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等的证券交易所上市,但其交易量很少。
1.发行亚元债券的有关文件。
在新加坡公开发行以新加坡元以外的货币计值的债券,通常要受3 种法规的规范,即公司法、证券业法和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挂牌条例。债券发行计划书是筹备发行过程中最重要的文件,计划书的准备也包括了其他文件的准备。计划书中主要对发行者的有关情况予以详尽披露;计划书中包括的其他文件主要有:
(1)认购协议。系债券发行经理与发行者之间的协议;
(2)经理协议。是债券发行经理之间的协议;
(3)包销协议。是债券发行经理与包销者之间就债券包销达成的协议;
(4)销售协议。发行经理与销售商就债券销售达成的协议;
(5)信托契约或财政代理协议。发行人与信托人或财政代理之间的协议;
(6)支付代理协议。对支付代理的职责加以明确;
(7)代理银行协议。代理银行是发行人指定的决定及公布债券利率水平的银行。代理银行协议则是发行人与代理银行间的协议;
(8)债券。债券上必须包含信托契约或财政代理协议中有关债券的条款。
外国机构发行债券的计划书内容,很难全部符合新加坡公司法的规定,但公司注册机构可以豁免发行人全盘遵守。因此,发行人的法律顾问应在计划书拟定后向注册机构提出若干豁免申请,同时向财政部提交申请,请其宣布发行人为依法规定的公司。
2.发行亚元债券的程序。
亚元债券的发行涉及面广,手续复杂,所需时间也相应较长。一般来说,从正式准备发行到实际发行,需7 个星期左右。具体程序如下:
第一周:发行人选择一家金融机构为牵头经理,并与其协商下列事项:
发行时间表、经理团的组成、选择信托人、支付代理、挂牌场所、挂牌代理及印刷商,草拟计划书;由牵头经理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申请注册、与证交所洽商挂牌、向发行人递交初步包销邀请名单;
第二周:准备计划书、认购协议、经理协议、信托契约或财政代理协议、包销协议及支付代理协议;牵头经理起草邀请电传及说明信等文稿,发行人及包销团与信托人或财政代理就信托契约或财政代理协议进行磋商;
第三周:发行人与牵头经理将经修订的初步计划书及其他文件呈交公司注册官,以办理注册手续;向证交所申请挂牌;最后确定经理团或包销团名单;
第四周:研究市场状况及债券期限;从公司注册官处取回已注册的初步计划书及其他文件;向欧洲清算系统(Euroclear)或塞德尔(Cedel)申请结算代码;
第五周:分发初步计划书、包销及销售协议,说明信等;向新闻媒介发布新闻;
第六周:总结认购额,进行分配;印制最后定稿的计划书并呈交公司注册机构和证交所;印刷债券;举行签署仪式;
第七周:确定利率生效日、付款日,由信托人或财政代理派送债券;发布债券发行公告。
3.亚元债券的上市。
亚元债券要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挂牌交易,必须向交易所申请批准。申请时要提交申请书,申请书中要列明债券及发行人的基本资料;此外还要呈送债券样本、认购协议、代理银行协议、信托契约或财政与支付代理协议,发行人和担保人的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等文件的副本。
新加坡股票交易所要求申请挂牌的债券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债券持有人不少于200 人;
(2)发行人有形资产净值不少于5000 万新元;
(3)发行人最近3 年税前收入累计不少于54 万新元;或最近3 年中任何1 年的税前收入不少于18 万新元;
(4)发行人须按公司法规定公布发行计划书;
(5)假如订立信托契约,必须与公司法中有关条款相符,除非发行人已被宣告为依法规定的公司;
(6)在新加坡必须有一个支付代理。
㈤ 新加坡农贸市场
新加坡没有农贸市场这一个说法,这里叫巴刹,可能是马来语。每个地铁站都有。我知道油池地铁站有一个,距离地铁站有50米。
㈥ 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的介绍
上世纪60年代,西方跨国公司投资重点向东南亚转移,美国银行为了消除美国政府限制资金外流紧缩措施的影响,策划在亚太地区设立离岸金融中心。新加坡政府审时度势,积极发展国际银行业。1968年10月1日,新加坡政府允许美洲银行新加坡分行在银行内部设立一个亚洲货币经营单位(Asian Currency Unit,简称ACU),以欧洲货币市场同样的方式接受非居民的外国货币存款,为非居民提供外汇交易以及资金借贷等各项业务。这标志着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的诞生。
㈦ 新加坡钢材市场在哪里
新加坡市。在新加坡国家内的钢材市场位于新加坡市,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3个小岛组成,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88.5%。
㈧ 中国食物进军新加坡市场的优势是什么
中国食物进军新加坡市场的优势是发挥蔬菜产业优势,带动相关行业发展。新加坡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这个华人占了人口的74.2%的国度,从语言环境、文化传统、地理位置、饮食习惯,新加坡都和我国有许多相同。融合中国菜与马来菜所发展出来的家常菜。中餐市场较为广阔。
㈨ 新加坡靠什么发展经济
新加坡国际市场发展经济。
新加坡是一个外向型经济体,其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尤其是中美日欧以及周边市场,主要支柱产业有转口贸易、金融、电子、石油化工、造船、航运、旅游等。
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开始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开始腾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新加坡遏守世界最繁忙的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位置,通过发展转口贸易,使得新加坡成为了世界上重要的贸易中转站。
荣誉称号:
2019年11月12日,2019年全球可持续竞争力二十强,新加坡排名第一。
2019年12月26日,新加坡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八名。
2022年3月24日,新加坡位列第31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第六名。
2022年3月,新加坡入选“全球最具未来感十大城市榜单”,排名第三名。
㈩ 本人在新加坡!大家知道怎么打开新加坡的首饰市场吗
黄金千年来一直兼负货币的功能,是重要的保值工具。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黄金这一特殊商品的金融性减弱,商品性日趋明显。新加坡作为成熟的国际市场,黄金可以自由买卖,因此,其黄金零售业,即黄金首饰市场发展较快,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一、新加坡黄金首饰市场基本情况
新加坡是亚洲最大的黄金分销中心,其黄金饰品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加拿大、意大利等国,而且超过90%的进口黄金饰品都转口至其他地方,包括印度、印尼、越南、菲律宾、中东国家、美国等市场,只有极少量在当地销售。据统计,2001年新加坡进口黄金首饰5.06亿美元,其中从我国进口约119万美元,仅占新黄金首饰总进口量的0.23%。因此我对新出口的发展空间还相当大。
从新加坡黄金饰品市场看,由新加坡本地设计和加工的金饰只占10%左右,而从我国进口的只是一些足金动物和雕像摆件,其市场份额也相当小。据新加坡金钻珠宝公会会长介绍,新加坡黄金首饰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进出口贸易或加工制作,品质上乘,信誉良好,工艺精细,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
据悉,今年首季新加坡黄金首饰销售量为4000多公斤。第二季度,恰逢新加坡每年6月的商品热卖会,黄金进口量和销售量都有明显的增加,购买黄金的顾客比平时增加了10%到20%。新加坡黄金零售价随着世界金价的波动而调整,新加坡金钻珠宝公会通常会在金价波动了3%到5%左右调整金价。
近来,由于恐怖事件不断、一连串企业破产、黄金产量下跌等,促使金价走高,而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紧张局势,更助长了金价的涨势。目前世界金价上升到两年半来的最高水平,每安士320美元。新加坡于5月30日调高了金价,24K足金每克由23新元调为24元(约合人民币110元),916金(22K)每克由21.5调为22.5新元(约合人民币104元)。在零售时,每件金饰根据款式及工艺的不同,另外收取15-100新元的手工费。
在当地人看来,新加坡黄金首饰市场能够满足多元种族社会不同档次消费者的需求。黄金显得很温暖,也象征太阳和富足,在新加坡颇受人们青睐。从风格上看,新加坡华人较喜欢简单、轻盈、年轻化的金饰;印度人则喜爱佩带宽而薄的、设计繁琐的金饰品,而且是配套购买。特别是印度人在娶亲时,往往把女方陪嫁的金饰的多少,做为衡量男人身价的标准。因此,新加坡印度族群的金饰业相当发达;马来人也喜欢较为夸张的金饰。从年龄上讲,35岁以下的人较喜欢欧美风格的金饰,35岁以上的人们则喜欢传统款式的金饰品。
当前受新加坡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整体金饰零售市场生意比较冷淡。一是目前的投资工具繁多,人们有了多种可选择的投资工具,诸如股票、债券等;二是目前市场流行白金和钻石首饰,使黄金在年轻消费者中“失宠”;三是黄金的保值功能已经不比二三十年前大,目前人们选择购买金饰,主要是用来佩带及当作装饰品。不过,新加坡在春节、开斋节、哈芝节、圣诞节等季节性销售的金饰生意很好,消费者对黄金珠宝的需求仍然较大。所以,随着经济的不断复苏,新加坡金饰业者对其生意前景仍然保持乐观。新加坡业内人士一致认为,金饰品有一定的流行时段,再过几年很可能再次轮到黄金成为潮流焦点。
另外,据新加坡世界黄金协会统计,今年首季新加坡金块进口额为22123公斤。其中,澳大利亚为9918公斤,占45%;巴布亚新几内亚为5770公斤,占26%;瑞士为2331公斤,占10%;柬埔寨为2000公斤,占9%;香港为1616公斤,占7%;我国为0。今年首季新加坡金币进口额为104公斤,主要来自加拿大(82公斤,占79%),马来西亚(19公斤, 占18%)和我国(3公斤, 占3%)
二、对发展我国黄金首饰业的几点启示
1.借鉴国外黄金市场管理经验,逐步实现我国黄金交易的自由化。在我国,黄金一直是国家专控的特殊商品。自2000年起,我国已逐步开放黄金市场,放松对黄金买卖的垄断,逐渐实现黄金市场自由化。新加坡金钻珠宝公会会长尹崇明认为,我国的金饰市场很大,只有将我国的黄金市场完全放开,有充足的原材料,实现黄金的自由买卖,才能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前提下,推动黄金向东南亚地区出口。
2.提高黄金首饰的品质,改进工艺,适应国际款式潮流。新加坡业者认为,我国足金首饰与新加坡足金首饰相比,不如新加坡的含金量足。但另一方面,从新加坡金饰市场来看,新加坡乃至东南亚地区的人们较偏爱22K黄金首饰,足金首饰佩带起来显得较软,容易损坏,而我国黄金饰件仍以24k为主。当前人们佩带金饰,讲究细节及手工,强调现代感,喜欢首饰穿戴更加自由,易于灵活搭配。
3.吸收白金和钻石首饰的优点,争取更多的消费者。新加坡业者认为,消费者对白金钻石首饰的兴趣,将间接对金饰业者有利,因为这会加强一般人鉴赏高档首饰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地位的提升,人们会转而购买更能保值的金饰。在新加坡虽然钻石首饰的销量比金饰恢复得快,但黄金的总销量仍比钻石多出两三倍。
4.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为发展金饰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黄金市场受社会安全状况的影响很大。当社会局势不稳定或发生通货膨胀时,黄金首饰的保值功能强化;当社会安定时,其观赏价值上升,保值功能相对下降。新加坡业者认为,新加坡社会治安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金饰的消费,人们可以放心、安心地购买金饰。
我国政局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外交往不断增多,客观上为我国加快发展黄金首饰业提供了较好的外部条件。建议有关业者能抓住这一大好时机,求新求变,在做好国内大市场的同时,把眼光转向包括东南亚在内的海外市场,推动我国黄金饰品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