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那么小怎么成国家的
❶ 我想知道新加坡是怎样建国的
国名:新加坡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别称:星洲、星岛
首都:新加坡(Singapore)
国庆日:8月9日
国土: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地区的中心,堪称"亚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全国国面积为626.4平方公里,城市面积占绝大部分,因而被称为"城市国家"。
气候:新加坡全部国土都位于北纬1度线内,距赤道不过137公里,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以最暖热湿润为特征,全年温度大约在24℃到32℃之间,昼夜温温差不大,降水量在2400毫米左右。10月至次年3月雨较多,4月至9月雨 量相对较少。
国家简史:传说在远古时代,亚历山大大帝的后裔乌塔马王子在海上航行时,船被暴风雨刮到现在的新加坡岛上,在岛上,王子看到一头怪兽,浑身赤红色,头部的毛黑亮,胸前还有一撮白毛。
随行人员告诉王子这是狮子,王子便把这个不知名的小岛称为"新加普拉",也就是狮子的意思,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新加坡古称"单马锡",18到19世纪是马来西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
19世纪时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成为英国在亚洲的重要贸易港口和军事要塞。1942到1945年,被日本统治,并沦为日本的直辖殖民地。1956年6月成立自治邦,实行内部自治。1963年9月并入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在李光耀的带领下,脱离马来西亚正式成立新加坡共和国。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般+木)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
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过去华侨多称其为“息辣”,即马来语“海峡”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将之称为星洲、星岛的。
政治经济
新加坡是英联邦成员国,总统为国家元首,总统和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实行总理内阁制。 新加坡的经济传统上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重要商业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中心。独立后的新加坡经济发展引人瞩目,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旅游业是新加坡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民族与宗族
新加坡人口为310万,其中76%是华人,马来人约占15%,其他则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斯里兰卡的泰米尔族人和西方人。每平方公里达400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马来语为国语,政府机关使用英语,英语为行政用语,大多数新加坡人都会使用英语和华语。马来人和巴基斯坦人多信奉伊斯兰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华人及斯里兰卡人多信奉佛教;此外,还有人信奉基督教。
交通
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联系欧洲、美洲、大洋洲的航空中心,航线通达54个国家(地区)、127个城市。从中国的北京、广州、厦门、深圳等城市都可直航新加坡。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机场之一。 新加坡交通发达,设施先进,有火车及巴士来往马来西亚、泰国各主要城市。长途巴士总站设在新桥路,每天有数班车通往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关丹、马六甲等。
地铁
地铁是新加坡最为便捷的交通工具。地铁全长67公里,设有42站,分为两线:即从海滨湾通往义顺为南北线,从巴西立通到文礼为东西线。在每个地铁车站里都有标示非常清楚的路线图及使用说明,搭乘地铁前最好先确定车费及地点。南北线以"N"表示,黄色表示北行线,红色表示南行线;东西线以"W"表示,绿色表示东行线,蓝色表示西行线;市中心区以"C"表示。要查看站名只要记住颜色及号码即可。
地铁车站的运作完全自动化,由电脑控制自动售票机、乘客出入闸口等。到自动售票机前投入硬币,同时按下应付车费的按钮,如有余额,机器会自动找钱,并付给车票。地铁车票有时间限制,扣掉搭地铁所需时间外,若在闸门内逗留超过半小时,车票便自动作废,乘客无法再通过电脑闸门,若想出来,须另外补票。地铁运行时间是早6点至晚12点。
节庆活动
新加坡日历上印有公历、中国农历、印历和马来历4种历法,依各种历法有许多节日。在保留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新加坡政府鼓励人们向新加坡统一民族文化习俗演变。
主要节庆有新年、印度族丰收节、新加坡河木筏大赛、印度族大宝森节、伊斯兰教斋戒月及开斋节、耶酥受难日、哈芝节、卫塞节、端午节、新加坡美食节、国庆节、中秋节、齐天大圣诞辰、中秋赏灯会、印度族屠妖节、印度族九宵节、九皇爷庆典、印度族盗火节、印度族万灯节、圣诞节等。
饮食
新加坡餐饮汇集了当地的风味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佳肴,有中国菜、马来菜、泰国菜、印尼菜、印度菜、西餐、快餐等。由于历史的原因,新加坡在饮食方式和习惯方面融合了马来族和华人的烹调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菜是"娘惹食物"。娘惹是指过去居住在新加坡、马六甲及槟榔屿一带的华人女性。就口味而言,娘惹食品是最特别,最精致的传统佳肴之一。
旅游者在餐厅、酒店消费,须付10%的服务费与3%的政府税及1%的观光税,郊区餐厅或小吃店不收服务费和小费,集市小吃摊也不须另付小费。为了大众健康,所有有空调的餐厅一律森止吸烟。
购物
新加坡商品丰富,来自世界各地的货品琳琅满目,从古典精致的东方手工艺品、款式新颖的欧洲高档时装和皮革制品到先进的高新技术电子器材等无所不有。新加坡市场上有特色的商品主要有马来蜡染花布、珠宝、古玩、陶瓷器、玉器、字画等。新加坡的物价水平较高。
货币
货币为新加坡元(S
时差
比格林威治时间早8个小时,与北京时间相同。
新加坡人勤奋、坚毅与目标取向的工作态度,为新加坡造就了多项第一的殊荣,如世界第一的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世界最忙碌的港口和转运港、世界首座夜间野生动物园、世界最高的人工瀑布、最高的酒店-新加坡瑞士酒店史丹福、世界最大的喷泉-新达城的财富之泉等。
新加坡不仅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提炼中心,同时也是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主要交易产品有锡、橡胶、椰子、石油、米、木材、黄麻、香料和咖啡。新加坡也是世界各大银行聚集的金融中心,包括美国银行、荷兰银行、德意志银行、东京银行等,皆以先进的通讯设备,连络新加坡和全球各地的商品、股票及外汇交易中心。
新加坡城市的道路两旁树木成荫,街头到处是小花园、小草坪,花香草绿,空气清新,是一个小巧美丽、整洁绿色的花园都市。新加坡种有各种花卉,其中以国花——兰花最为着名,这些经过精心呵护的兰花颜色鲜艳,芬芳馥郁。而叶子花则布满了街头巷尾,甚至连丑陋的电线杆也被缠绕装点起来,鲜红或淡紫的花朵附在自由伸展的枝条上,在和风中轻轻摇曳,即使无须人工照料,也能随处开放。
新加坡是着名的自由贸易港,集中着世界一流的商品,同时作为东南亚的中心,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也是数不胜数,丰富的商品和良好的购物环境吸引着各地的旅游者。这里既有高级的购物中心,也有古色古香的老店铺;既有世界名牌,也有琳琅满目的小商品,让人目不暇接。
神奇的鱼尾狮
在新加坡河口上,安德逊桥下,矗立一座乳白石的“狮头鱼尾”雕像,它就是新加坡的象征和标志。鱼尾狮自1972年诞生于新加坡艺术家林浪新之手,三十年来静静地屹立于新加坡河口,守护着海上来往的船只……
新加坡市是新加坡共和国首都,位于新加坡岛南端,南距赤道136.8公里,面积约98平方公里,约占全岛面积1/6。新加坡市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花园城市”之称,是世界上最大港口之一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市地势缓和,最高点海拔为166米。
新加坡市中心区在新加坡河口南北两岸,总长5公里,东西宽1.5公里。南岸是被绿树环绕的高楼林立的繁华商业区。北岸是花草树木与楼宇交错的行政区,环境幽雅宁静。马来人街也在此区。
新加坡城市道路宽阔,人行道两旁种着叶繁枝茂的行道树及各种花卉,草坪、花坛小型公园间杂其间,市容整洁。桥上,围墙都种有攀缘植物,住宅的阳台上放置着五彩缤纷的花盆。新加坡市拥有2000多种高等植物,被誉为“世界花园城市”和东南亚的“卫生模范”。
国名: 新加坡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国名来由: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般+木)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过去华侨多称其为“息辣”,即马来语“海峡”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将之称为星洲、星岛的。
独立日:8月9日(1965年)
国旗: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长与宽之比为3∶2。左上角有一弯白色新月和五颗白色五角星。红色代表人类的平等,白色象征纯洁和美德;新月象征国家,五颗星代表国家建立民主、和平、进步、正义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颗星的组合紧密而有序,象征着新加坡人民的团结和互助的精神。
国徽:由盾徽、狮子、老虎等图案组成。红色的盾面上镶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与国旗相同。红盾左侧是一头狮子,这是新加坡的象征,新加坡在马来语中是“狮子城”的意思;右侧是一只老虎,象征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历史上的联系。红盾下方为金色的棕榈枝叶,底部的蓝色饰带上用马来文写着“前进吧,新加坡!”
国歌:《前进吧,新加坡》
国花:以一种名为卓锦·万代兰的胡姬花为国花。东南亚通称兰花为胡姬花。卓锦·万代兰是由卓锦女士培植而成,花朵清丽端庄、生命力特强,它象征新加坡人的气质和刻苦耐劳、果敢奋斗的精神。
国家政要:总统纳丹(s.r. nathan),1999年9月1日就任,任期六年;总理吴作栋(goh chok tong),1990年11月任总理;内阁资政李光耀(lee kuan yew) ,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长期担任总理,1990年11月辞去总理职务,改任内阁资政。
重要节日:华人新年:每年1月或2月的农历新年;中秋节:农历8月15;开斋节:回历10月新月出现之时;泰米尔新年:4、5月间;大宝森节:泰米尔历的1、2月间;蹈火节:10、11月间。卫塞节:5月的月圆日;圣诞节:12月25日;复活节:3月21日月圆后的周日。
自然地理: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面积为647.5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由50多个海岛组成,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1.6%。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4-27℃。
人口: 321.75万(1999年6月),其中华人占77.2%;马来人占14.1%;印度人占7.4%,其余为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人。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国语为马来语。英语为行政用语。无国教。华人和斯里兰卡人多信佛教,马来人和巴基斯坦人信奉伊斯兰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此外还有人信奉基督教。
简史:古称淡马锡。8世纪建国,属印尼室利佛逝王朝。公元18世纪至19世纪初为马来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19年,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抵新,与柔佛苏丹订约设立贸易站。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端口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1942年被日军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其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属殖民地。1946年英国将其划为直辖殖民地。1959年6月新加坡实行内部自治,成为自治邦,英国保留国防、外交、修改宪法、颁布“紧急法令”等权力。1963年9月16日并入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同年9月成为联合国成员国,10月加入英联邦。
政治:宪法规定:实行议会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由全民选举产生,任期6年。总统委任议会多数党领袖为总理。总统有权否决政府财政预算和公共部门职位任命;可审查政府行使内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谐法令所赋予的权力以及调查贪污案件。总统顾问理事会受委向总统提供咨询与建议。总统在行使某些职权,如主要公务员任命时,必须先征求总统顾问理事会的意见。总统和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议会称国会,实行一院制。议员由公民投票选举产生,任期5年。
经济: 新加坡的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独立后,政府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多样化经济。八十年代初开始,加速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以最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投资。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不断提高产业结构,90年代尤为重视信息产业,已投资在全岛兴建“新加坡综合网”。为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经济以五大部门为主:商业、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交通和通讯业。工业主要以炼油、石油化工、修造船为主,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家禽饲养和水产业。粮食全部靠进口,蔬菜自产仅占5%,绝大部分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尼和澳大利亚进口。旅游业是主要外汇收入来源之一。货币名称:新加坡元(简称新元)
新闻出版:英文报有《海峡时报》、《商业时报》、《新报》;华文报有《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马来文报有《每日新闻》;此外还有泰米尔文报《泰米尔日报》。广播电台于1936年开播,1959年1月起以马来语、英语、华语、泰米尔语广播。新加坡广播电台拥有并经营12个国内电台和3个国际电台。新加坡电视机构拥有并经营2个频道,一个播送华文节目,另一个播送英文节目,每天播送24小时。12电视私人公司经营2个频道,一个主要为马来族和印度族人口服务,另一个主要播送体育及文艺节目。1995年有线电视网开通,用户可接收30多个频道、10余个国家的电视节目。1995年开通卫星电视。
外交:立足东盟,将维护东盟团结与合作、推动东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放在外交工作的重要地位;面向亚洲,注重发展与亚洲国家特别是中、日、韩、印度等国的合作关系;奉行“大国平衡”政策,积极开展经济外交。
与中国关系:1980年6月14日,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关于互设商务代表处协议在北京签字,次年9月两国商务代表处正式开馆。1990年10月3日,中新两国建交。
❷ 新加坡只有几百万的人口,靠什么主要行业成为发达国家
靠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和以国家认同取代种族认同成为的发达国家。
在新加坡保留了很多民主的重要节日,新加坡是一个自由的国家,很多人都喜欢移民到新加坡,也是因为这一点。新加坡规定所有的儿童都必须接受正规的教育,以确保新加坡的人能够在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新加坡大力发展英文教育。 新加坡把英文当作第一语言,所有的人都必须学习英语,以确保人们的沟通。
❸ 新加坡经济发展靠什么,为什么这么小的国家能如此发达!
新加坡是西方全球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是一个所谓的自由港,在美国的全球布局中承担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
新加坡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同时凭借着地理优势,成为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根据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继伦敦、纽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 。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 。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员国之一,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英联邦以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经济体之一。 整个城市在绿化和环境卫生方面效果显着,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❹ 新加坡是如何从一个植民地变成一个城市国家的
1、华裔占它人口的很大部分,最重要的是,新加坡历史上最厉害的总理李光耀是华裔。
2、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汉语,但是新加坡的英语和真正英美的英语有很大区别,主要在音调上和一些新加坡式用法上。汉语也不再纯正了,这个你看看台湾现在的汉语语言就可以推想知道了。
其它就是以下概述了
1945年9月英国军管开始。到1946年3月,军管结束,同时海峡殖民地也正式解散。1946年4月1日,新加坡成为直辖殖民地,而槟城和马六甲则于1946年成为马来亚联盟(Malayan Union)的一部分,1948年成为马来亚联邦的一部分(Federation of Malaya)。
新加坡在1959年取得完全自治。当年5月新加坡的第一次大选举行,选举第一届完全民选的立法会51名成员。人民行动党 (Peoples Action Party PAP)在选举中获得了43席,成为第一大党。6月5日,新加坡总督古德爵士(Sir William Goode)宣布新宪法生效,新加坡成立自治政府,他本人担任首任元首( Yang di-Pertuan Negara Head of State),李光耀成为首任总理。
英国于1967年突然决定撤除其在新加坡驻扎的所有部队,使新加坡政府决定组建自己的军事力量。新加坡相仿以色列,规定所有年满18岁的男子都必须服兵役。1967年,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成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1970年之后,新加坡在经济上取得高速发展,很快就成为东南亚重要的金融和转口贸易中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同时新加坡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住房、教育、交通等问题都得到解决。此时新加坡经济发展迅猛,政局稳定。然而新加坡政治舞台却被一个政党??人民行动党所主宰。执政党经常利用各种司法程序,压制反对派的声音。比较着名的反对党政客包括了J.B Jeyaratnam(最近由于与人民行动党多位领袖长年的官司缠身而宣告破产)和邓亮洪(Tang Liang Hong,目前居住在澳大利亚)。
然而,完全怪罪新加坡政府对反对派的打压也不全是公正的。例如,当局并没有主动进行出版审查制度,而主要由公民的“自我审查”。独立后的新加坡政治舞台上从来没有过重要的反对党,主要也是由于执政党长年的宣传与执政的结果。
❺ 新加坡是怎么独立的呢
新加坡又叫狮城,它给予人们的印象其实只有两个字,一个是小,从领土面积来看,新加坡独立之初只有581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第二字就是挤,小小的新加坡拥有550万人口,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近万人,是世界上最挤的国家之一。
因此在新加坡,土地是一种非常紧张的资源,一尺一寸的土地,都要得到有效的利用。为了保护环境和土地,新加坡人达到了一种近乎病态的程度,各种法规也非常苛责。由于长期以来养成的良好习惯,新加坡一直以优美的环境闻名于世,但随着人口的增长,新加坡的各种压力包括环境压力也在不断扩大,为了缓解这些压力,新加坡从独立之初,便一直致力于扩大自己的领土。
具体原因有两种,第一,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东口,受洋流的影响,每年都有大量泥沙沉积到新加坡以及周边岛屿附近。有时为了保持马六甲海峡的畅通,新加坡还要进行泥沙挖掘作业。这些泥沙的沉积,虽然对航道造成了影响,但对新加坡来说却是一件好事。受泥沙沉积影响,新加坡独立五十年间,陆地面积增长了数平方公里,虽然微乎其微,但毕竟有所扩大。
第二种方式,就是填海造陆。相对于第一种方式,人为的填海,可以更快的实现领土的增长。为了扩大领土,新加坡独立后,从马来西亚进口最多的两种物资,就是水和海沙。水是新加坡人生活必不可少的资源,那么海沙呢?自然是填海造陆。据统计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新加坡的领土增长了40平方公里。八十年代之后,随着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填海造陆的规模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至21世纪初,新加坡领土又实现了近百平方公里的增长。如今新加坡填海造陆面积,已达总面积的23%,未来随着新加坡人口的增长,这一数字还将不断提高。
❻ 国土面积狭小的新加坡,到底靠什么能承载500多万人口
一般来说,只有国家领土足够辽阔才能够承载人口数量庞大的问题。但是这个世界的疆土也就那么多,各个国家也不是平均来分这些疆土的,不然不会从古至今为了争夺领土而引发了各种战争。有些国家占有的领土非常辽阔但是人口却很少,像俄罗斯跟加拿大。有些国家领土不多,但人口却非常多,就像新加坡。那么新加坡又是靠着以下几点来很好地解决了领土不够、人口数量又多的问题。
三、水资源的再次利用。
人口多了那么水资源也必须要跟得上。水资源一直都是我们人类必不可少的资源,但是总有一天这个资源枯竭,新加坡就想出了利用海水淡化跟循环利用这一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人们对水资源的供应问题。
以上三点新加坡都能够很好地解决了,那么哪怕这个国家领土再小,人口数量再多,也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
❼ 新加坡是怎么建国的
新加坡是被马来西亚踢出来的,被逼无奈独立建国。
二战后,英属的这片殖民地要独立建国,一开始是包括新加坡的。但是马来人hold不住李光耀。马来人说马来西亚是马来人的马来西亚,李光耀说马来西亚是所有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意思是马来西亚也是华人的国家,然后还获得了包括一部分马来人在内的支持。马来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多数民族的地位,不惜丧失领土,将李光耀和他的新加坡从联邦中踢了出去。
❽ 亚洲小国新加坡怎么发展起来的
1965年新加坡的独立新加坡不大,国土面积仅618平方公里,人口却有217万(1992年数据)。既无矿山又无农田;几条小河最长的也不过15公里,而且无鱼可捕,利用价值极小;饮水要靠马来西亚提供。所以,当新加坡在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时,许多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都预言,没有资源、没有市场的新加坡将很难生存下去。然而,担任总理的李光耀却不气馁。一上台便和他的同僚们分析新加坡的地理环境和当时的世界形势。他们在仔细地研究了瑞士和以色列这两个在人口和面积上与新加坡相似的小国经验后,得出的结论却相当乐观:新加坡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又是天然的良港,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完全可以实现繁荣和强大。
当然,李光耀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新加坡工业落后,仅限于对转口产品的初级加工工业和为港口服务的机械、车船修理等小型工业,经过二次大战日本侵略者的破坏,整个新加坡满目疮痍。
新加坡面临几乎没有工业又缺乏发展条件而且人口密度高的困境,新成立的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解决就业问题。只有解决了就业,人民的收入才有保障,人民的生计才有着落;只有解决了人民生计,社会才能得以稳定,经济发展才有保证。而要求得经济的长足发展,则必须改变殖民的、畸形的经济结构。由单一型经济发展成多元化经济结构。在这种认识下,李光耀政府推行以迅速实行工业化为主要内容,以多元化经济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战略。
1959~1967年为第一阶段,经济处于恢复阶段。新加坡政府以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进口替代”工业为重点,以此来改变单纯依赖于转口贸易的畸形经济结构,发展多元化的国民经济,并借以解决就业问题。
1968~1979年为第二阶段,经济处于扩张阶段。新加坡由“进口替代”转向发展出口工业化时期,也是新加坡经济的起飞时期。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迫使新加坡政府在经济发展战略方向上作出新的选择,实行“出口导向”方针,即利用外部经济力量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以此带动外贸、交通、通讯、金融等行业,实现经济高速增长。
到1979年,李光耀执政已是第20个年头。在工业化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新加坡的国民经济结构起了根本性变化。新加坡城市也从一个落后的殖民地都市变成了一个人均国民收入达8291新元,仅次于日本的闻名遐迩的新兴工业国家。
1979~1986年是第三阶段,经济处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时期。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处于滞胀状态,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展中国家也竞相走上工业化道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原有优势逐渐丧失。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如果继续以大量劳动密集型工业存在下去,势必处于不利地位。审时度势,新加坡必须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1979年7月,新加坡政府提出了为期10年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鼓励发展技术集约型工业,采用先进技术以提高工业企业的技术层次,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对此,李光耀充满信心,他认定:“新加坡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定会成功。”
1980年是新加坡经济发展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05亿美元,人均收入达4600美元,这时新加坡经济已被世界确认为战后亚洲经济奇迹之一。1981年,新加坡政府根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精神,制定了“十年经济发展计划”,新加坡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虽然有石油危机的冲击,新加坡经济仍取得一定的进展。并且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出现经济衰退时,新加坡的发展是首屈一指的。
从1959年李光耀执政到1992年退出政界的几十年中,新加坡的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与令人瞩目的成绩,它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59年的19.68亿新元增长到1992年的644.2亿新元,增长了32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59年的404.5美元增加到1992年的14714美元,增加了35倍。以建立多元化经济结构为中心的经济战略得到了较好的实现:从一个以转口贸易为基础的、殖民地的、畸形的经济结构转变成了一个以制造工业为中心,商业贸易、交通运输、金融、旅游与国际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多元化经济结构;制造工业内部结构也从一个以初级产品初步加工与为港口海事服务的造船修船、机械工业为主的结构转变为一个以电子电气工业、炼油工业、工业用化学材料工业为中心的门类比较齐全、生产技术比较先进的制造工业体系;贸易结构从以转口贸易为主转变成为以出口本国工业产品为主;在原有的转口贸易与自由港的基础上,目前新加坡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航运等国际服务中心。纵观几十年经济的发展,新加坡成功地由“虾”变成了“龙”。
“如果诺贝尔奖设最佳国家领导人奖的话,李光耀一定是得主,而且可能不只得奖一次。”这是香港《亚洲周刊》罗伯特?乌德卢在1984年11月对李光耀的赞语。
❾ 新加坡这么小的一个地方,而且在马来半岛境内,但为什么会独立成为一个国家
你的问题我只能给你一段新加坡国名的来源,希望能给你提供参考:
新加坡是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岛屿,勤劳勇敢的人民在这片弹丸之地创造出了许多世界奇迹,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航运中心。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324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乘船到达此岛,在现今的新加坡河口无意中发现一头动物形若狮子,于是把这座小岛取名"Singapura"。"Singa"就是狮子的意思,"Pura"则代表城市,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这就是新加坡"狮城"的来历。
在过去,新加坡一直用"新嘉坡"作为其独立初期的通用中文国名。由于受到当地华侨所带来的语言(包括粤、客、潮、琼、闽语等)习惯影响,也在后期出现许多衍生的国名称谓,例如"石叻"、"叻端口",甚至"实叻端口"等,而外界也普遍以"星洲"、"狮城"、"星岛"、"星国",来描述新加坡。
❿ 有四种官方语言的新加坡,为什么国土面积却很小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发表关于抗疫的演讲,喝一次水换一次语言,一场讲话下来,用了三种新加坡官方语言,被网友戏称也想拥有喝口水就有换种语言的能力。
新加坡作为华人占比75%以上的国家,许多人以为它的官方语言是中文,作为移民国家和多民族国家,其实新加坡有四种官方语言,分别为:英语、中文、马来语、泰米尔语,其中英语是第一通用语,而马来语是国语。
一般的国家官方语言只有一种,比如英语系国家官方语言就是英语,我国的官方语言是中文,而新加坡作为国土面积很小的一个国家,为何有四种官方语言呢?
在抗日战争期间,南洋华人为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南洋并不是特指某个国家,而是明清民国时期对东南亚的统称,新加坡便位于南洋,即现在的东南亚地区,直至现在新加坡仍有非常厉害的南洋理工大学。
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国家,国土面积非常小,只有714.3平方公里,比香港(1106.34平方公里)还小,仅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县城面积。国土中除了新加坡岛以外,还有周围的63个小岛,是名副其实的岛国,因为地方太小,它还有一个别称——狮城。
中文的书写语分为大陆推行的简体字、中国香港的繁体字和中国台湾的繁体字。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两任总理都是非常务实的领导人,在建国之初他们根据国家发展实际需要推广英语,而中国大陆发展起来后,又本着方便务实的原则,在1977年将简体字定为新加坡中文的官方书写语言,同样马来西亚华人学习的也是大陆简体字。
所以,社交平台上写简体字的不一定是中国人,还有可能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人。
新加坡是除中国之外唯一一个华人占主要人口和掌握政权的国家,然而,新加坡与中国1990年才正式建交。而且新加坡国内的中文环境也在日渐削弱,多少让人有点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