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酒妹怎么样
❶ 电影《非诚勿扰》中秦奋他们在四姐妹酒屋唱的哪首歌叫什么名
谷村新司的《昴》
姓名:谷村新司(Tanimura Shinji)
出生地:日本国大阪府大阪市住之江区
出生日:1948年12月11日
星座:射手座
血型:AB型
身高:173cm
一首《昴》让中国人民认识了这位在日本家喻户晓的天皇级音乐制作人-谷村新司。同样谷村新司也把这首歌带向了世界。1971年,由谷村新司参加的乐队“Alice”正式结成。1972年他们发行了首张单曲唱片,2年后他们又推出了乐队的第一张专辑唱片。与此同时,谷村新司还为不少同行提供歌曲,如中国观众非常熟悉和喜爱的山口百惠、坂本冬美、加山雄三、酒井法子、松浦亚弥等都曾经演唱过他的作品。谷村的歌幽柔悦耳,给人一种荡气回肠、心旷神怡、凄婉萧瑟、魂牵梦萦的感觉。
早在21年前,1981年8月23日,谷村新司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舞台,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与中国歌手们共同参加了《Hand in Hand北京》的演唱会。从那时起,谷村新司就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还在香港、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地举行了巡演,所到之处都取得了巨大的轰动。1987年单飞独立后的谷村新司首次参加了日本一年一度的盛会“红白歌会”,演唱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昴》,据统计,在演唱这首歌时的电视收视率曾突破了63%的惊人数字。从那时起至今,谷村新司连续15年参加“红白歌会”,成为这档日本年末最具有代表性的节目的元老歌手。也许人们还不太了解《星》这首歌的创作初衷,原来这首歌是在谷村新司还未踏上中国国土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臆想,以中国东北地区的夜色为背景创作出来的。去年他还亲自来到黄河源,追寻他的那片“星的乐园”。2008年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之计,谷村新司受托策划了2002年9月22日超大型演唱会《中日携手·世纪同行》。谷村本人将率领日本超豪华阵容的歌手们与中国顶级歌手们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为歌迷朋友们献上一台盛况空前的演唱会,当然,他也将一展歌喉为广大中国观众带去他的“星”愿!
辉煌数字 创作歌曲总数 :370首
单曲唱片发行数量:62张
专辑唱片发行数量:63张
唱片销售总量 :29,796,682张
举办个人演唱会(日本):3620回(创日本第一!!!)
参加海外演唱会:30回(北京、上海、韩国、香港、越南、曼谷、雅加达、吉隆坡、马来西亚、新加坡、马尼拉、美国、墨西哥、维也纳)
演唱会观众总人数:7,860,000人
[编辑本段]简历
1948年12月11日,谷村新司出生在大阪府的河内长野市。
1965年1月1日成立 Rock Candies 乐队。
1970年漫长而轻率的横穿美洲大陆巡回演出。
1971年ALICE 超级乐队成立。
1976年创下1年演出303场的记录。
1980创作《昴》(SUBARU)随后进军亚洲乐坛。
1984年7月11日——在日本东京与谭咏麟及赵容弼举行“84年亚洲和平音乐会”
1985年11月8日至10日——与赵容弼和谭咏麟在香港成功举行亚洲和平音乐会
1986年9 月开始在青山剧场举办大型个人演唱会(long recital)。
1988年 欧洲三部曲之旅 ~伦敦.巴黎.维也纳~。
1996年11月1 日推出全球首张DVD音乐大碟 《Shinji Ramunita》。
2001年ALICE重新复出.第20个年头的再次相会。
2002年9月1日 ~ 2003年12月31日进军中国乐坛。
2003年,为了帮助中国抗击非典,谷村新司先生特地在日本大阪举行的《抵制非典,支援中国》演唱会,将演唱会带来的18万美元,全数捐给中国非典患者,并在第二年,也就是2004年来中国再次举办演唱会来感谢那些为非典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
举行与赵容弼和谭咏麟PAX MUSICA音乐会
2007年6月3日《群星耀东方》谷村新司和毛阿敏合唱歌,曲名是《花》。最后以一曲经典歌曲《光荣与梦想》为演唱会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谷村新司为联合国防止乱用药物活动写的主题歌,歌名是《ギーター / 吉他》,
❷ 请问到新加坡酒廊做酒妹是签什么证的
工作签证 否则被发现会有很多很多问题,罚款。。。限制入境。。。
❸ 女生去新加坡工作适合吗
其实有很多都可以做,要看你的学业程度。
大专文凭这类的可以做语文老师,幼稚园老师,服务员,餐厅经理,小贩,啤酒妹之类的。
本科以上就是经理啊和男的差不多。
❹ 国际酒店总经理是哪个国籍最多
很多年轻的小伙伴在选择加入酒店业或者跳槽到其他新酒店时,往往都会顾虑这个酒店好不好,领班会不会很凶,在那里上班开不开心。的确,现代年轻人对于薪酬固然看中,但是干的是否开心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毕竟在当今这个酒店服务业劳动力稀缺的年代,找个酒店工作还是相当轻松简单的。
那么我们来聊聊影响员工是否开心的一项很重要因素—领导。在酒店行业工作那么多年,合作共事过很多各种各样的领导和同事,今天就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部分管理层的特点。首先声明,我没有带任何的偏见去看待这些人和事。任何的人群中都会有好的和坏的,我不会以点概面。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只是和各位简单的分享交流而已。
三十多年前,国外酒店品牌进入大陆时,所有的总经理都是外国人。而这些外国人当中主要分两大类的:1. 纯欧美白人 2. 东南亚人(包括香港)。这些人的共通特点就是:说英语。毕竟那个年代的英语普及程度或者国人的英语水平没有想如今那么高,其次那时候崇洋媚外的风气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毕竟厉害的。不过那个老外的业务能力或者管理水平有多高,只要对方是老外而且会说英文那对于员工或者客人来说就会觉得那爷很厉害。
记得二十年前我作为实习生刚进入一家位于苏州的外资背景的四星级涉外商务酒店(注:那时候苏州全市只有一家五星级酒店就是喜来登)总经理是一个来自南亚的尼泊尔人,五十岁上下。也不知道这爷现在还活着吗。印象中这位尼泊尔总经理对员工还是毕竟客气的,他和他老婆是住在酒店的客房的,他老婆也算漂亮但也上了年纪,就是典型的印度歌舞片里的那种美女。没到周末的时候他们就会坐着他们的专车(一辆当时很少见的进口的本田奥德赛商务车)由车队司机带着他们到处玩。从管理角度来说也算中规中矩的,和我们这样的小员工也不会有太多交流,毕竟职位和语言沟通障碍摆在那里。
后来大约是06年的时候,我进了苏州一家筹开的很有名的五星级酒店品牌S。当时候的总经理是一位来自香港的资深总经理,我们且称呼为W总,年纪大约也是五十岁上下。在面试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就非常的舒服和平易近人。没有一点点的架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点都不装X。而且全程是用的港普和我交流(虽然我的英语口语也是达到流利的水平)。W总每天都是自己开车上下班,不怎么喜欢麻烦别人,准点上下班。而且他的家人来酒店也非常的客气和礼貌。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香港人是非常追求效率和结果的,而且说话不喜欢拐弯抹角,他会直接告诉你重点是什么,让你自己发挥和学习。当然同时也非常追求合理的细节和过程。最令我佩服的时候,成功入职的每一位员工,随后一轮面试都会由这位W总亲自面试。而且在酒店运营后他能够叫出每一位同事的名字。这位W总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那个酒店品牌的核心思想和待客之道,那个时候不管是与同事还是客人相处,都有一种能够被他人尊重的感觉。这也是我能在那家酒店干了近六年的原因吧。
之后呢,陆陆续续也和很多欧美的领导或者同事共事过,给人感觉也是都是毕竟务实和互相尊重。在他们身上,我能学习到一种精神就是“规矩”,这种“规矩”也许在如今的酒店业也有,只是很少再有客人再去遵守而已。欧美人的文化背景和受到的教育让他们懂得去尊重别人,他们不一定要和你做非常好的朋友,但是在相处时候也不必太废脑筋。他们说话会比较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态度,这一点是比较好的。当然也要看情况,有些在中国混的好多年的老外,其实他们很多思想和行为已经被我们通化了,在相处时候是要留意的。
另外,我想希望大家的是和这些纯欧美的白人领导或者同事相处时,我们的态度一定要保持不卑不亢。不要因为对方是说英文欧美白人就显得卑躬屈膝、唯唯诺诺。现在已经不是几十或者上百年前的中国了,这些外国人是没有任何的特权或者优势的。及时他们是你的总经理或者领导,请记住他们也许是像你们这样从服务员做起的,只是他们愿意这样一辈子做下去而已。
那么重点来了,下面是要聊到的群体是比较特殊且要当心的:那就是纯东南外国人。这里我就不把香港算进来了,毕竟香港早就是我们中国的了。我所指的纯东南亚人的典型就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而像印尼、泰国、菲律宾这样国家的人来中国打工毕竟不算太多。
马来西亚中国国家主要分两个民族:一个是马来人(原住民),一个就是华裔。一提到马来西亚人可能大家第一印象就“懒”,但我想说的是这主要指的是马来原住民。而华裔马来人相对来说还好一点,请注意只是相对来说;而这些华裔马来人来中国大陆酒店业打工的还是毕竟多的,主要集中在一些亚洲的酒店品牌比如香格里拉之类。且大多都会担任部门总监级以上的职位,要说这些马来西亚人的业务能力有多高到也真不见得。只是他们的优势还是在于外语水平要比我们高,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此外不要以为他们是外国人,其实他们溜须拍马的水平之高也是令人佩服的。同时他们除了会说普通话和英文外,的还会说粤语之类的。毕竟像香格里拉这样的马来西亚背景、总部由设在香港的酒店集团,多多少少也会有点沾亲带故的,毕竟马来西亚国家人口就3200多万,面积才33万平方公里,比我们一个云南省还小很多。
但是马来西亚人和中国人相处时候还是比较正常的,他们把自己的姿态摆的还算比较平。不大会因为你是中国人而看不起你这样的情况。但是也是要防备一手的,因为马来西亚人的责任心不怎么高,出了事情说不定会让你背锅,而对方假装自己看不懂或者听不懂。你从他们身上真正能学习到的东西的确也不多而已。
重点中的重点来了,那就是新加坡人。这也是笔者亲身经历,丝毫不带任何夸张手法的故事。首先介绍一下新加坡这个国家:国土面积724.4平方公里,比我国的上海市区还要小点。人口约为570万人,所以这个人口密度和容积率大家就自己算算吧。新加坡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曾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同事凭借地理优势,成为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其经济模式为“国家资本主义”。不得不提的是,上世纪60年代在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前,曾分别被英国和日本殖民地统治126年左右。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来区分:华人占了人口的74.2%,还有马来族(13.3%)、印度裔(9.1%)和欧亚裔/混血(3.4%)等公民。大多数新加坡华人的祖先源自于中国南方,尤其是福建,广东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闽南人,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莆仙人(莆田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
本质上其实大多数新加坡化人都是中国人的后代,但请注意这也是他们最最避讳的地方。毕竟新加坡主要受的是西方英式教育,不要因为他们长的和你差不多就以为她也是华夏儿女,这样对方会觉得你在侮辱他/她。其实新加坡人是没什么民族认同感的,所以千万不要自作多情。很多都是因为在自己本国混不下去才回来我们大陆的,混的好的都是去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作。
我曾经与一位新加坡籍华裔女性总经理共事过,我们暂且称呼其为 L总,这位大姐年过五旬,未婚无儿无女。她在酒店业干了二十多年,其中十年是在中国国内。那时候这位大姐刚从副总升为总经理,所以一下子登上权力高峰还是很开心的。后来和她搭档的不下三位副总都是因为受不了她的职场PUA而愤然离职了。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对员工的尊重
很多同事,无论是副总级或者总监级这样的都会被她不分场合的辱骂,原因可能只是一些工作上的小细节没有如她所愿。举个例子:曾经有一次因为客情繁忙,我放弃自己周末休息时间主动回酒店加班,等到忙完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于是我就下班回家了。任何在路上的时候这位大姐就打电话来指责我为什么下班没有电话告知她而私自下班回去。拜托,我是休息日义务加班。
还有一次,她对一个普通员工打招呼,但对方因为在处理事情没有及时回应她就认为这个员工态度有很大的问题,而这个员工从此就被定性且没有什么发展晋升的机会。
曾经因为生意不好,这位大姐在一次会议上对着所有的管理层说:你们要做狗,不要做家里,一定要做野狗。要像野狗那样吃不饱有hungry精神。在场的各位都是面面相觑,不置可否。请问,为什么不把员工比喻做狼,而要比喻成狗呢?
二、缺乏对中国人的尊重
很多次在早会或者其他公开场合表达:你们中国怎么怎么样(都是负面现象)例如中国人的素质、环境等等,再话锋一转说我们新加坡怎么怎么好,素质多么多么高等等。让人听了是非常的不舒服,我当时就在想既然你觉得我们中国这么不好,中国人素质这么低下,那你为什么要来中国打工赚钱呢?
L大姐明明会听会讲普通话,偏偏要求所有部门总一定要用英语和她沟通,我们有位财务总监因为英语表达不是特别强就被她从此看不起。
在接待中国客人时,如果对方能够用英语和这位L总交流,她会觉得这个客人是受过教育的有素质的人,反之则不然。倘若接待的是欧美或者东南亚的客人,那就巴不得我们所有的部门总监都贴上去跪舔。要是碰上来自己她祖国新加坡的客人的话就更加不用说了,巴不得酒店所有员工就围着这个新加坡客人服务,其他客人就别管了。说实话,我真刷新了自己的三观,也是从那一刻开始觉得做酒店业是多么的没有尊严,从而产生放弃酒店业的年头,仿佛自己回到了百年前的殖民地时代,要对所有的洋大人卑躬屈膝。
三、小国大政治
如同形容新加坡这个国家,意思就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这位L总会把事情颠来复去搞的非常复杂。名其名曰我们是International 酒店品牌,凡事要追求完美。其实用我们平时的白话说就是脱了裤子放屁。举个例子:她要求酒店的微信促销推文都要中英双语,然后要自己亲自修改审阅英文的内容,一个标点或者语法稍有不对的话,公关总监就被骂的像狗。当然她早就看这个“狗”不顺眼了,只是找个理由搞一下人家。再回到这个推文,试问现在国内酒店消费者里有多少个老外?搞这些微信商城促销不都是中国人或者周边的居民老百姓吗?
还有件事,酒店所在城市PSB推人脸识别登记系统,相关的部门总就开始和公安沟通采购。其实正常人都知道,每个城市的PSB系统都是公安制定的供应商生产销售的,根本就没的选。等那位部门总把所有材料、报价、采购单请她批准时。这位L总说:为什么我去上海、扬州这些姐妹酒店看到的系统和你做的采购申请上的不一样啊,那你也要去做个survey看看人家是怎么采购的。随后呢用英语和她详细解释了国内公安登记的特点和规则,最后她还要下属去做这些无用功。后来酒店所在地的整个区的旅馆酒店都已经装完了,哪怕是小旅馆。实在拖不下去,否则要停止接待客人了,才急急忙忙的让人联系安装。真的是很cao蛋。
她从早忙到晚(是真的晚,晚上十点十一点下班很正常),每周几乎不怎么休息。有时候甚至连饭都不吃,以示她有多么的敬业。但其实从他人角度来看,工作效率真的不高。往往会盯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纠结不已,无法自拔。作为酒店掌门人来说,生意和业绩才是第一位的,很遗憾的时候这位大姐是没有一点的生意头脑,经营业绩也是一塌糊涂。
不能再吐槽下去了,否则一点继续写下去的心情都没有了。总结下来就是尽量不要和新加坡人共事,特别是女性领导。本质上新加坡人是不怎么看得起中国人的,虽然他们和我们相处时候会表现的很礼貌友好。从工作角度来说,他们的优势还是在于外语沟通上,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是欠缺的。给人的感觉是效率很高,但实际上所抓的点很奇怪。
还有就是不要因为对方是华裔你就觉得会很容易相处或者拉近距离,这完全都是假象。人家是偏欧美的,但又善于勾心斗角的职场政治。
回到酒店业来说,如万豪、洲际、凯悦一些规模较大的酒店集团现在所用的总经理管理层往往基本都用中国人了。因为中国人更加懂得中国客人的喜好以及生意的敏锐度,他们会放下身段接地气的去经营一个酒店。他们不会为了一两个外国贵宾成天的围绕在他们的身边,其实这样会让周围的员工也随着产生一种工作自豪感。个人建议年轻的朋友如果真的要投身酒店业的话尽量选择欧美背景的品牌,其次是国内的,实在不行再是东南亚品牌。如果管理层是东南亚的话也尽量避而远之,他们既会玩欧美一套,更善于勾心斗角。
❺ 新加坡酒妹是干什么的
在无空调小吃店(当地人称之咖啡店)为食客捧酒、倒酒的年轻女子
酒:一般只是啤酒
工作时间:下午五点至打烊(不超过午夜十二点)
薪酬:每瓶啤酒新币五毛钱提成
一个晚上售出七八十瓶啤酒,不是问题
70乘新币0.50元...你算算吧~
❻ 在新加坡做啤酒妹好吗
要看你有没有卖相了和口才了,实话实说。当然有时候你也需要喝点酒。这里一般做这个的都是本地的啊。国内的不算多。
❼ 想去国外打工哪个国家费用低还好
我有几个正在国外或者曾经出过国的朋友,听过她们的经历,所以我多少可以给你一些帮助!
在这几个朋友里面,其中一个去了韩国,因为我家乡距离韩国较近(辽宁丹东),所以过去的费用不是特别贵,大概也就两万至三万的样子。她在韩国那边没有任何亲戚朋友,除了这帮和她一起从中国过去的老乡以及介绍人可以依靠之外,其他的只剩下其个人的适应能力!我的这位朋友为人开朗、和善,呆久了韩国人也很喜欢她,她起初在一家饭馆打工,做一些诸如洗碗、拖地等简易工作,一个月的薪水大概是五六千人民币的样子。后来,她通过贵人介绍,在一个韩国家庭做起了保姆,其实只是烧饭、打扫等简单的工作(因为语言不通嘛),一个月8000块左右,有的时候逢年过节主人比较高兴,就会多给她一些,核算下来月薪九千至一万吧。另外,韩国的物价大概是我们当地的五倍!
另外一个朋友在马来西亚的槟城做啤酒妹,不算红包每月净收入核算下来大概是人民币五六千的样子,他托人办的签证,费用我记得她说是八千到一万的样子,一次有效期是三个月,过期后再重新办理!槟城的物价据她转述大约和上海差不多!
另外一个朋友在新加坡,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因为她的伯伯在新加坡做生意,所以她的出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坏处是,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这出国的费用会是多少!她因为在国内有过考研的经历,虽然未遂,但是成绩还属中等,所以在各方面素质方面很优秀。英语方面虽然也是出于应试所需,但是还算可以。在她到达新加坡后,起初在一家马来西亚的小公司做文秘。每个月一万二至一万五的工资!现在,她已经回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