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多少个部
① 新加坡的主要产业部门有哪些
一、新加坡的电子产业
新加坡电子产业以32%的比重遥遥领先于化工、交通、生物医药等其他产业。尤其是全球电子行业排名前50的着名企业都将研发中心或亚太总部迁移至新加坡。
二、新加坡的精密工程产业
新加坡的精密工程行业发展始于上世纪70年代,现如今,精密工程业行业已发展成为拥有大约2700家精密工程公司,其中有中小型企业(SME),也有大型跨国公司(MNC),因此,新加坡也成为了很多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及重要的研发中心。
精密制造工程是制造业的十分重要的支柱,特别是精密工程业成为航空航天、石油与天然气、医疗设备和电子产品等很多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三、新加坡的医疗服务业
世界卫生组织WHO之前发布“世界健康报告”《World Health Report》,并对各国的医疗体系进行了比较,对预期寿命进行了排名。排名考量主要有:医疗水平、接受医疗服务的难度、医药费负担公平性等方面、经过了综合对比,日本排名全球第一,新加坡位列第三。
四、新加坡的化工产业
新加坡裕廊岛工业区是仅次于美国休斯敦和荷兰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新加坡还是世界石油贸易枢纽和亚洲石油产品定价中心。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自升式石油钻井平台制造国,独占全世界70%市场份额。
(1)新加坡政府多少个部扩展阅读
1961年,新加坡政府为加快工业化过程、促进经济发展,创建了裕廊工业区。该区的面积为70平方公里,包含了来自各地的跨国公司和本地的高技术制造业公司。新加坡政府也据地理环境的不同,将新加坡东北部划为新兴工业和无污染工业区;沿海的西南部、裕廊岛和毛广岛等划为港口和重工业区。
中部地区为轻工业和一般工业区。新加坡的工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2012年产值为1085.5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1%。制造业产品主要包括电子、化学与化工、生物医药、精密机械、交通设备、石油产品、炼油等产品。迄今新加坡已经成为东南亚最大修造船基地之一,以及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农业园区位于林厝港以及双溪登加,拥有可耕地面积六百多公顷,产值占国民经济不到0.1%。农业中保存高产值出口性农产品的生产,如种植兰花、热带观赏鱼批发养殖、鸡蛋奶牛生产、蔬菜种植,还有养鱼场。截至2014年12月,新加坡有50个蔬菜农场、三个鸡蛋农场,以及126个陆地及沿海养鱼场。蔬菜产量大约占总消耗的12%,鸡蛋和鱼类产量,各占本地消耗的26%和8%。
② 新加坡的政府部门有哪些
◆总检察署
Attorney-General's
Chambers ◆审计署
Auditor
General's Office ◆内阁
The Cabinet
◆总统府
Istana
◆司法部
Judiciary
◆交通部
Ministry of
Transport ◆社会发展及体育部
Ministry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Sports ◆国防部
Ministry of
Defence
◆教育部
Ministry of
Ecation ◆财政部
Ministry of
Finance ◆外交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卫生部
Ministry of
Health
◆内政部
Ministry of
Home Affairs ◆新闻通讯及艺术部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the Arts ◆人力部
Ministry of
Manpower ◆律政部
Ministry of Law
◆国家发展部
Minist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环境及水源部
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and Water Resources ◆贸易及工业部
Ministry of Trade
and Instry ◆国会
Parliament
◆总理公署
Prime Minister's
Office
③ 新加坡分哪几个区
分五个区,分别是:中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
新加坡土地面积仅七百余平方公里,而是以符合都市规划的方式将全国划分为五个社区(行政区),由相应的社区发展理事会简称(社理会)管理,其首长原为新加坡国会议员兼任之主席。
拓展资料:
-中部--
又名CBD,凝聚了新加坡的精华
--东北部--
前景广阔(现在很穷)的新区潜力股
城市规划非常漂亮,十年前人烟稀少
但是现在已经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北部--
可谓是全岛最清丽脱俗没有人工痕迹的区域
马来人偏爱在这里买房
不仅回家方便(过桥就行),还能随时下海抓螃蟹钓鱼。
--东部--
岛民休闲娱乐的大本营
土豪坐拥海景房,随时享受面朝大海的酷爽
一般人玩单车骑行,或者各种水上活动
--西部--
西部其实还包括了大士和裕廊岛
是新加坡唯一的重工业区,地广人稀污染严重
④ 新加坡国会的组织结构
新加坡国会由议长、内阁、国会领袖、党督、议员和政务次长组成。
议长主持国会,由议员在新一届国会会期开始时选出。议长可以不是国会议员,但必须是有竞选议员资格的新加坡公民。如议长是国会议员,须从不担任部长或政务次长的议员中选出。议长执行国会议事条例,并有权在必要时对有关事项进行裁决。议长确保议员遵守议事秩序,并决定议事发言顺序。议长提出议题让议员进行辩论和投票表决,是议会特权的监护人。议长不参与国会及委员会辩论,但可就有关动议投弃权、赞成或反对票。如议长是由非议员人选担任,他无权参与投票。议长也没有投关键的决定性一票的特权。国会选出议长后,议长将任职直到新一届国会成立。
新加坡国会设国会领袖(Leader of the House),由总理委任,负责策划并管理政府立法活动,安排国会事务。国会领袖为议长提供有关部长、政务部长和政务次长座位的排序,在会议期间提出议事和时间安排。国会领袖不是受薪职务,现任国会领袖为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
党督(党鞭,Party Whip)负责安排政党议员参与议案辩论和投票工作,并确保在表决和投票时得到本党议员的支持。现任人民行动党党督为总理公署部长林瑞生。
政务次长为各政府部门在议会中的协调代表。
现任国会设有7个常任委员会。
提名委员会(Committee of Selection),提名议员担任各特别遴选委员会成员并向国会提交有关人选的提名,由议长主持。
特权委员会(Committee of Privileges)由国会委任,对任何违反国会特权的投诉进行审查。由议长担任委员会主席。
预算委员会(Estimates Committee)负责预算审查,并向国会提交符合政策的缩减措施和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提呈预算的形式。
福利委员会(House Committee),负责在国会会议期间设立特别遴选委员会,并安排全部国会议员的福利事务。
公共账目委员会(Public Accounts Committee),负责审查政府公共账目、国会批准的公共开支预算和连同审计报告共同提交给国会的其他账目。委员会可以获得总审计长的支持与协助,有权传召证人和审查有关账目的资料和记录。
公共陈情委员会(Public Petition committee),负责处理公众请愿和陈情案件。任何公众和企业有权通过一名议员向国会提交一份陈情书,对不公待遇提出申诉和请求。委员会不对陈情书做具体判断,只是对内容进行总结并呈报国会。
议事常规委员会(Standing Orders Committee),负责定期检讨国会议事规则,根据情况变化提出相应修正或更改建议。
⑤ 请问一个辩论的问题
新加坡依法治国纵览
新加坡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弹丸之邦,独立以来仅有33年的历史,却已发展成为一个经济腾飞、政治清廉、社会稳定、风尚良好的现代化国家。新加坡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固然有其诸多的条件和因素,但其中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强调法治,重视法制建设。
纵览一: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严密的法网覆盖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新加坡法律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完整。新加坡在1965年独立前,属英国殖民地,英国人走后,除了留给新加坡人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外,就是留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英国法体系。建国后,新加坡除继续沿用英国法体系外,又根据新的条件,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新的法律。仅1984年至1994年10年间就8次修改宪法,使宪法更具本国特色,更显法律威力,并使宪法、国会法令与附属法规、司法判例、法律惯例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新加坡建国至今共制定现行法律400多种,法律调整的范围非常广泛。从政府权力、商业往来、交通规则、旅店管理,一直到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无所不包,这一完整的法律体系像一张威力无比的恢恢法网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二个特点是配套。从效力层次分,有宪法、法令和附属法规;从法的渊源分,有成文法,也有判例法还有国际法规则。以环境保护法为例,新加坡环境发展部执行的法令和附属法规�即政府条例或实施细则共42部,按调整的范围不同,分为10类,每一类有一部国会法令和若干部附属条例,其中环境保护法令10部,附属法规32部。再如交通运输方面的法规,陆路运输局现在执行46个有关牌照发放、道路使用、电子收费、路税交纳等方面的法令和附属法规。新加坡政府部门有14个,每个部门的法规都成型配套。80多个法定机构都是依法成立,依法运作,严格执法的。第三个特点是操作性强。无论刑事法律、民事法律还是行政条例都针对性极强,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非常严密,在新加坡任何企图规避法律、钻法律空子的行为几乎都不可能。以购买小汽车为例,新加坡对私人购车实行总量控制,每个月控制在200台左右。而且实行《拥车证》制度,即欲买车的人士必须到陆路运输局申买《拥车证》。《拥车证》费用根据车辆的豪华程度,大约在十几万至40万新币之间。领到《拥车证》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才能购买车辆,买到车后再到陆路运输局登记注册、颁发牌照。这样就杜绝了走私车辆和假车牌证。再如新加坡财政部属下的公司商行注册局,是专责公司商行注册登记和管制的政府机构,员工仅90名,却管理着15万家公司和39万家商行。注册局执行的《公司法》厚厚的一大本,操作性极强。如根据公司法第174条,公司每年必须召开一次公司大会,常年大会的报告、年度效益报告和年度审计报告必须通过电脑网络输入注册局。如果在规定期间未开常年大会,未呈交有关报告,注册局会通知该公司在一定时间内召开常年大会。逾期不开,注册局就会发传票,一旦传上法庭,则要交罚款,还要交1000元新币的控方费。一般在法庭开庭前有12周的时间,当事人可接受注册局的罚款,召开公司大会,呈交报告,自行改过则可销案。新加坡对无证经营、破产者经营、擅改公司地址、变更董事、资料不实或经营内容不合法的均罚款1000新币或坐牢6个月,监管十分严格。
纵览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严刑峻法,执法如山。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治”出来的,是“罚”出来的。
新加坡是个法律规范渗透到国家、社会、家庭各个方面的法制国家,有“无事不立法,无处不执法,无人不知法”之说,法律已成为立国、治国、强国的重要支柱。在新加坡贩卖或携带15克海洛因要被判处绞刑。在新加坡还保留着鞭刑,这是针对社会危害较大,像抢劫、强奸等,判刑又不足以惩戒的罪犯施行的,一鞭打下去皮开肉绽,三鞭下去,一个月起不了床,使人念之发抖,不敢铤而走险。
新加坡严格执法“不开口子”,不讲情面,不因人而异,不搞“下不为例”。每一次执法都是对国民的法制教育,使国民认识到违法必须追究,不敢以身试法。国民的法律意识提高,自觉遵纪守法,执行机关也就有能力、有条件对日趋减少的违法犯罪行为一一进行处罚,从而形成了自觉守法与严格执法的良性循环。
新加坡的行政处罚的罚款是很严厉的:
第一,罚款名目繁多,几乎涉及所有公共领域。随处可见罚款的告示牌。在公园里有“不准钓鱼”;在影剧院有“不准吸烟”;马路上有“不准乱过马路”和各种“限制区”的告示牌,50米可见一个。此外,随地吐痰、骑摩托车不戴安全帽、电梯内吸烟、损坏花木等不良行为,均要受到处罚,连上厕所不冲水也要被罚款。众多的警示牌,时刻提醒着新加坡人和游客做事要处处小心谨慎。
第二,罚款数额大。警示牌的旁边都明码“标价”。如乱丢垃圾、随地吐痰、上厕所不冲水,均罚款1000新元�约合人民币5000元;电梯或公共场所抽烟,罚款500新元;过马路闯红灯罚200新元。
第三,执行罚款严格。光有警示牌和标价,不具体严格执行,同样无济于事。新加坡政府对执行罚款给予高度重视。如驾车违章,执法者记上你的车牌号码,然后通知你到指定的地点去交罚款。如果司机不按时去交罚款,就要被传上法庭。又如,政府雇用专人到楼房的制高点用望远镜监测那些从楼上往下扔东西的人,或委托“的士”司机在路面监察乱扔垃圾的人,一旦抓住,除了要被罚款外,还要做3—4小时的劳役,被称为“垃圾虫”。在规定的时间里,这些“垃圾虫”穿上特制的前后印有中英文“垃圾虫”字样的背心,拿上笤帚和清洁工具到公共场所清扫卫生。届时,广播电视、新闻报刊一齐曝光,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第四,先讲后罚,讲究步骤。在新加坡一个新的法规出台,总是先广泛进行宣传。如取缔野狗运动、乞丐运动、灭蚊运动、清洁和绿化周运动、不乱倒垃圾运动,政府都是轰轰烈烈开展一场宣传运动。宣传期过后,再进入执行阶段;执行初期,有违法者处罚从宽。过了过渡期,再有以身试法者,则严罚不贷。
新加坡的罚款措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实效。归纳起来有三点:一是有利于培养国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二是使社会管理更富有效率,行政机关成为名副其实的执法机关;三是增加了国家收入。据统计,新加坡10年收到的罚金为9亿多新元,1990年国库收入罚金为1.67亿新元。
新加坡政府认为,有法不执行,不如不立。新加坡所有的法,没有一个不在严格执行。
纵览三:高层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执法、守法,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前总理李光耀本身就是学法律的着名律师出身。他深谙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道理。作为“一国之首”,李光耀拥有很大的权力,但他两袖清风,秋毫无犯,他的汽车和住房都是自己掏钱买的。他力戒裙带恶习,避免亲友依仗他的权势发财。他的三个弟弟,有的当律师,有的经商,没有沾他任何光。李光耀的儿子李显龙才华出众,政绩卓着,在新加坡举国公认,在选举中得到多数选民的认可,但李光耀执意不同意由其接自己的班。李光耀执政30多年,清正廉洁,有口皆碑。在位期间,他的政敌对他多有指责,但却没有一个敢说他以权谋私、贪污腐化。不仅如此,他对部下要求极严。郑章远系新加坡开国元勋,与李光耀同为新加坡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却因贪污受贿50万新元,被贪污调查局查出。面临法律制裁,郑自知法网难逃,选择了自杀的道路。在新加坡,不管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违法,一样受到处罚。1994年轰动全球的美国少年迈克·菲“涂鸦和破坏汽车案”,尽管克林顿总统屡屡求情,申辩迈克·菲未成年,要求引渡美国法庭处理,但新加坡不受干扰,仍根据新加坡法律,判其坐牢6个月和鞭刑6鞭。由于克林顿总统求情,最终还是打了4鞭子。由此可见,新加坡的法制是神圣的,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的,执行法律是公平、公正、严厉、严格的。
纵览四:有一套严格的执法机制和严格的执法程序。
新加坡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目标和法律制度方面,二者都差不多,区别仅在于发达国家的法律机制是硬梆梆的,属于法律硬性国家;发展中国家则往往是法律软性国家,虽有法律而不严格执行。新加坡属于法律硬性国家,在法律机制上,很少有弹性。这种硬性的法律机制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硬性的执法主体机制。新加坡14个政府部门57个法定机构,每个政府部门和法定机构都按照特定的部门法规、条例运作,分工明确,权责分明,很少交叉执法。如陆路交通局主要对车辆违法进行处罚,如使用假车牌,不按时交纳路税等。而交警总署主要是对人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再如人力部只管外籍劳工,而政府公务员则专由总理公署下的公共服务委员会管理。环境保护部则主管环境工程、污染防治、食品卫生防治、公共环境卫生和卫生防疫。而公园管理和城市绿化则专由国家公园局这一法定机构进行管理。
二是硬性的政府律师队伍。所谓政府律师,即有律师资格并在政府各部门担任法律顾问的人员。他们属于政府公务员序列,只能拿政府公务员薪金为政府服务,不能到社会上办案。据统计,新加坡共有政府律师200多名,被派驻政府各个部门和法定机构。其主要职责是:�1担任政府部门法律顾问,参与政府决策;�2论证、解答政府部门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咨询意见;�3代理政府各部门办理各种法律事务;�4受政府委托,拟定各种法律文件和各类规章;�5代理政府进行行政诉讼;�6代表政府检控,可以发传票传唤当事人,出庭支持公诉。
三是硬性的多样化的执法手段。在新加坡执法手段严格多样,不仅仅是罚款。如为了缓解中央商业区车辆过密的矛盾,新加坡法律规定,凡交通繁忙时驶进中央商业区,必须坐满4人,上自总理,下自庶民,一概如此。为此,几个道口上都各有两名女警察,专注观察每辆小汽车上的人数,不满4人者,并不当场拦车,而是记下车号,再书面通知车主按指定的时间交罚款,逾期一日,加罚一倍,再逾期则被控上法庭。新加坡法律还规定,如被罚款而交不出,就得以坐牢抵缴罚款。除了罚款、坐牢,还可以视法定情况庭外罚款销案,严重者才施以鞭刑。
四是硬性的执法程序。新加坡的法律都比较完备、周密、明确、便于操作。《公司法》对公司设立的条件作了详尽的规定,其中142条规定,公司自成立起必须在新加坡境内设立一个“注册办公场所”,要保证“所有通讯和通知可投寄到该场所”,而且规定,场所是公开的,对公众开放时间每日不得少于三小时,办公场所,一旦变更,必须向注册机关报告。否则该公司管理人员将被判有罪,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再如,新加坡实行驾驶员赏罚记分制度,一名司机如果在24个月内累积24分,将被令暂停驾驶3个月,得重新训练和考试,才能驾驶。首次被令暂停驾驶期限是3个月,再次被令暂停驾驶的期限可长达3年。一般闯红灯罚50元记6分,时速超速60公里,一次记24分,除吊销执照外,还将被控上法庭判处罚款或坐牢。
纵览五:有一套严密的法律监督体系及一支素质精良、实权在握的监督稽查队伍。
新加坡的法律环环相扣,对易出问题的环节及行使权力的部门防范尤严。如财政部商业事务局1985年成立,有70位行政和专业官员,其中有27位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负责调查工作,有11位副检察司级的政府律师。该局专门处理有关触犯公司法、证券法及贪污、欺诈、失信的“白领犯罪”案件。该局不仅有调查权,而且有法律授予的检控权。又如新加坡对公司监管非常到位。公司法除了对董事资格、董事职责以及公司秘书有严格的规定外,还规定公司成立后三个月内必须设立审计师,审计师在该公司领薪,但对公司的财务报表的准确性、有无虚假情况负有监管职责,如发现问题必须报告管理层和公司商行注册局。公司审计师免予受到诬告的起诉,受法律保护。公司法还规定财务报表必须保留7年。再如交通管理,其监督系统相当完备。新加坡有各种车辆68万辆,但只有350位交警,主要靠电子化交通设备指挥交通,红绿灯全部电子化,220处路口装有电子监测仪。如果有车辆闯红灯,监测仪会自动拍照,并迅速送去罚款单,逾期不 交,则法庭传票接踵而至。现在新加坡在一些繁忙区段正试行电子自动收费系统,以经济手段控制车辆的流向和流量。
新加坡监督体系健全还反映在其拥有一支素质精良的法纪监督稽查队伍和遍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性监控网络。新加坡有1万名警察,9个警署,96个派出所;还有近万个居民委员会,实行警民联防;全国还设有199个预防犯罪委员会。
为防止公务人员孳生腐败,新加坡于1952年设立贪污调查局,1963年至1991年先后六次修改《反贪污法》。法律赋予该局十分广泛的权力,局长由总统任命,直属总理办公室,对总理负责。他们可以向任何人索取和了解有关情节和资料,被调查者如拒绝,则被罚款5000新元或坐牢1个月或两者兼施;任何人如妨碍该局执行任务,也将被罚款5000新元。
最厉害的要数公积金制度,它是预防公职人员违犯法纪的杀手锏。公积金制度是为公职人员购置住房、医疗及养老保险而设的,占职工收入的40%,其中用人单位出18%,个人出22%,逐月扣除,由国家统一管理。资历越老,地位越高的人,公积金越多,高达几十万。因此,新加坡公职人员非常怕被开除公职,一旦被开除,则全部公积金被取消。
纵览六:强化全社会法制意识,强调社会纪律,培养公民守法护法观念,使法律成为公民生活准则。
新加坡政府和人民有个普遍的认识:要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必须事事有章可循,把整个关系,包括国家与民众的关系,社团与社团的关系,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一律置于法律调整之中,建立一种法制的社会秩序,使社会经济、政治活动中各个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行为都以法律形式来规范。新加坡人都有比较强烈的法制观念,凡是发生对社会、经济有影响的问题,政府就马上制定法律和通过执法来解决。老百姓发生纠纷时,也是通过律师或司法途径去解决。新加坡非常重视公民的法律意识的培养,从小学就设有法律课。对外来劳工也非常重视法律意识的培训,凡来新加坡从事劳工的人,都发一本劳工手册,告知他们在新加坡可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
纵览七:依法治国,贵在坚持。
这是新加坡依法治国取得成功的关键。“坚持”有两层含义,一是持之以恒,几十年如一日,常抓不懈,而不是靠搞几次运动,抓几次严打奏效的;二是指排除其他因素,特别是人情因素的干扰。无论是曾经带领新加坡人民闯过30多年风风雨雨的前总理李光耀和现任总理,都有个极好的作风:做事情不做则已,一做就坚持到底,自始至终不放松,非做出成绩不可,决不宽容触犯法规者。交通部长超速行车也照罚,终于使罚款制度成为移风易俗的重要手段。新加坡人认为,坏习惯是很顽固的,不坚持矫正,就难以根除陋习。
纵览八:从严治官,反贪保廉,取信于民。
贪污腐败,素称发展中国家之癌。以法治吏,建设人民信任的廉洁政府,是出现“新加坡奇迹”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成功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建立一套完整、具体、实用的法规,包括《公务员法》、《公务员行为准则》、《公务员纪律条例》、《财产申报法》、《防止贪污法》等。二是建立严格的选拔和录用制度。新加坡公务员概念较广,包括政务官�政治领袖、事务官�政府各部门任职的工作人员,这部分约6000—7000人和国营企事业雇员�这部分约几十万人,除政务官通过选举担任公职外,后两类人员必须通过考试,择优录用。三是建立严格的财产申报制度。四是建立品德考核制度。政府每年发给工作人员一本日记本,作为个人品德记录之用。
纵览九:崇尚人生价值观培养,以道德促法治,以官风促世风,两个文明,同步发展。
新加坡唯一的资源是人力资源,而把人的潜能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必须有一个好的社会风气,亦即一个好的世风。世风好,必须官风正。新加坡从“把当官的管住”入手抓官风建设,抓出了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如何以好官风带动好民风呢?新加坡政府几十年如一日,高度重视国家价值观和家庭价值观的培养,以道德促法治。国家五大价值观是: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求同存异,协商共事;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五大家庭价值观是:亲爱关怀,互敬互重,孝顺尊长,忠诚承诺,和谐沟通。从学校“好公民”教育到社会教育,乃至公务员培训,都是新加坡道德和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新加坡无论是官是民,人人自律,奉公守法,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好官风带动了好民风,好民风促成了好世风,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了同步发展。
⑥ 新加坡政府组织架构由哪些架构
◆总检察署
Attorney-General's
Chambers ◆审计署
Auditor
General's Office ◆内阁
The Cabinet
◆总统府
Istana
◆司法部
Judiciary
◆交通部
Ministry of
Transport ◆社会发展及体育部
Ministry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Sports ◆国防部
Ministry of
Defence
◆教育部
Ministry of
Ecation ◆财政部
Ministry of
Finance ◆外交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卫生部
Ministry of
Health
◆内政部
Ministry of
Home Affairs ◆新闻通讯及艺术部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the Arts ◆人力部
Ministry of
Manpower ◆律政部
Ministry of Law
◆国家发展部
Minist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环境及水源部
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and Water Resources ◆贸易及工业部
Ministry of Trade
and Instry ◆国会
Parliament
◆总理公署
Prime Minister's
Office
⑦ 新加坡政府里有没有类似于我国国务院办公厅之类的政府部门
新加坡就只有一个政府。新加坡就只是一个小岛国,一个城市国家。
没有什么地方政府的。政府会议,都是各部门自己解决啊,何必设立部门来筹备和记录?超不可思议。
⑧ 新加坡 高级政务部长 是个什么官职
新加坡的内阁部门有16个,分别是:总理公署部,通信和信息部,文化、社区和青年部,国防部,教育部,财政部,外交部,卫生部,内政部,司法部,人力部,国家发展部,社会和家庭发展部,环境和水资源部,贸易和工业部,交通部。
法定的机构65个,具体是:会计与企业管制局,科学、技术和研究局,农业食品与兽医局,建筑师委员会,建设局,赌场管制局,中央公积金委员会,新加坡民航局,民事服务学院,新加坡竞争委员会,地产代理委员会,私立教育理事会,国防科技局,经济发展局,能源市场管理局,家庭医生认可委员会,保健促进局,卫生科学局,印度教宗教基金委员会,酒店牌局,建屋发展局,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新加坡税务局,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工艺教育学院,新加坡知识产权局,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裕廊集团,陆路交通管理局,伊斯兰教狮城议会,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媒体发展管理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南洋理工学院,国家艺术理事会,国家社会服务理事会,国家环境局,国家文物局,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国家公园局,义安理工学院,人民协会,新加坡专业工程师局,国家水资源局,公共交通理事会,共和理工学院,科学中心局,圣淘沙发展公司,新加坡更生企业公司,新加坡牙医管理委员会,新加坡考试及评核局,新加坡劳工基金,新加坡土地管理局,新加坡医药理事会,新加坡护士管理委员会,新加坡药剂理事会,新加坡理工学院,新加坡体育理事会,新加坡旅游局,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新加坡春天公司,中医委员会,淡马锡理工学院,赛马博彩管理局,市区重建局。
⑨ 新加坡的权力机构及其运作方式
没有军队!只有政府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