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在发展旅游业有哪些劣势

新加坡在发展旅游业有哪些劣势

发布时间: 2023-02-07 22:29:47

1. 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劣势有哪些

1:人口基数小,内需不足,2:国土面积小,限制经济可持续发展,3:资源贫瘠,缺乏提供经济发展的能源动力,容易受制于人,4: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力微弱,不能为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助力,5:人口基数小,不能为经济科技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储备。

2. 你们认为新加坡的严刑重罚对于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多年的经验证明,新加坡的严厉执法对当地的旅游环境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应该是利大于弊。新加坡能成为花园国家,与严厉执法是有关的,严厉执法或许得不到认同,但确实对人性的弱点起到了遏制作用。

3. 新加坡港发展有何劣势及威胁

新加坡具备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要件,但也有许多潜在缺点:
(1) 马来西亚等临国的军事威胁
自新加坡于1965年8月9日正式退出马来西亚,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以来,马来西亚对于新加坡的军事威胁始终存在。而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近日更高倡要提高新加坡的国防,在其新书中,不仅充份展现富国强兵的治国理念,更表示,新加坡面对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威胁,因邻居都不想看到新加坡繁荣。一旦邻国围剿,新加坡就死定了,为此新加坡必须建立强大的武装部队。显见新加坡于国防上的隐忧。
(2) 物价昂贵、劳动工资及房租皆高。
在经济长期的发展之下,新加坡已进入开发中国家,其国内物价水准随着工资的成长而提高,在地少人稠的限制下,新加坡的房价高居不下,投资成本高。且新加坡劳力短缺,劳动成本逐年攀升,劳力密集产业不适合在新加坡投资
(3) 过度依赖贸易与服务业
腹地狭小因而无法发展制造业,整体国家发展过度依赖金融、贸易等服务业,风险过度集中。政府环保要求标准很高,故举凡污染控制不易行业,不宜在新加坡投资。由于新加坡资源有限,使用各种资源成本均不低,不适合低附加价值行业前来投资。
五、中国大陆资本市场的优、劣势
在金融风暴之前,中国大陆经济实力已经有爆炸性的成长,金融风暴后,依旧维持相当亮眼的经济成长率,在国际上成为世界景气复甦的火车头,中国大陆最主要的交易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时成立于1990年。上证为一般上市平台;深证则设有创业板及中小企业板,协助中小型企业于资本市场融资。
在中国大陆开放资本市场之际,由于人民币受到政府管制,国际资金流动受限制,政府为吸引外资投资中国大陆股市,将中国大陆股票分为A股及B股两类。A股市场于1990年成立,由中国大陆境内的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B股市场于1992年建立,由中国大陆公司发行的人民币特种股票,在国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以外币交易,上交所B股以美元交易,深交所B股以港元交易。2001年2月19日后,B股市场对国内投资者开放。中国大陆在国内市场需求及经济成长的表现,预计未来资本市场会持续进行改革与开放,吸引国际投资。上海证券交易所是中国大陆的主要发行市场,上市标准较高,因此中小企业多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上市,创业板规模则是深圳大于上海。
1.中国大陆市场优势
(1) 经济成长快速
中国大陆市场受瞩目的地方不外乎是强劲的经济发展,特别是金融海啸后,只有中国大陆维持8%以上的经济成长率,被称为是全球复甦的动力,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中国人的高储蓄率,随着资本市场持续开放及国民金融教育成熟带动,未来中国大陆将会是热门的筹资地点,此外,经济成长也为上市公司创造营收获利,使得市场投资标的更具吸引力,同时随着公司发展,也会产生进入资本市场筹资的诱因。
(2) 内需市场潜力无穷
近年中国大陆成为全球焦点,不单只是世界工厂,更具有世界市场的潜能,使得于中国大陆发展的台商选择于中国大陆上市集资,不仅有利拓展企业知名度,能早一步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更是企业考量的重点。
(3) 上市规定弹性空间大
中国大陆上市柜的法规遵循要求,并没有像国际市场这麽严格。在上市制度改进方面,中国大陆于2006年取消上市公司需经过1年的上市辅导期,之后关于IPO上市辅导期的相关规定,原则上是3个月,但非强制规定,欲申请上市公司未满3个月的辅导期也可以申请上市,取消辅导期的原因在于中国大陆在新股上市的政策上逐渐采行如香港一般的保荐人制度,未来将会透过对于保荐人强制性的责任及要求,搭配证监会及交易所的上市审查,形成控管申请上市公司品质的两道防线。
除了往上市保荐人制度方面的改进外,依据2008年中国证监会发表的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至2020年为止,官方未来发展的重心将着重在发展多层次多种产品的金融市场、提升金融机构与服务竞争力、建立完整法规体系,并将资本市场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4. 新加坡的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有利,地理位置好。多元文化
不利,气候条件,还有汇率问题。
我给出key point,希望对你有帮助

5. 新加坡的旅游业怎么样

新加坡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境内既无名川,也很少可供观赏的文物古迹, 更看不到湖光山色。但是,新加坡人民采取了独辟溪径的发展道路,使该国在从 获得自治以来的短短33年中一跃为欣欣向荣的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着名的旅游 胜地。新加坡是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小岛,面积仅有600多平方公里。一百多年 前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荒僻渔村。唯一的资源,可以说是:“阳光与海港”,新 加坡人正是从本国实际出发,利用它扼马六甲海峡出口的优越地理位置,从搞转 口贸易开始,继而发展旅游业,苦心经营,勇于创新,注重服务质量,打开了局 面,使旅游业获行迅速发展。新加坡利用其自由港的地位,大多数商品免征进口税,商品价格便宜,吸引邻近国家的旅客到新加坡购物。顾客在这里可以买到世界各地名贵、新颖的商品,而且价格低廉,甚至低于原产地。因此,抱有购物愿望的旅客纷至沓来,使它成为与香港齐名的“购物天堂”。新加坡经过30多年的建设,建成了堪称亚洲第一流的交通通讯设施。新加坡海空运都很发达。每天有30多个国家的航空公司的200多个航班飞机 在新加坡机场频繁起降。新加坡政府长期采取开放空域、海域政策,兴建现代化 机场和港口,促进交通进一步发展;同时,新加坡政府也大力发展讯业,使其电 讯在亚洲处于名列前茅的地位。

6. 新加坡的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有利:
1) 政府定位准确、工作到位
2)气候和环境占据天时地利、加上国民素质优良构成人和气氛
3)社会安定和谐、犯罪率低
4)东西方交融的人文环境包容四海
不利:
领土太小,旅游资源有限

7. 从哪些方面说明新加坡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哪些地理条件对工业发展不利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梵文意为狮子城,又因国土小如星斗,故称星洲、星岛。新加坡国土总面积618平方千米,人口约有270万,其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高这4369人。是世界上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1965年独立后,立足本国实际,因地制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究其发展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充分发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个有利因素,成为世界上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的典型国家。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领土由新加坡岛和附近54个小岛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称“东方十字路口”。北面与马来半岛隔着宽仅1.2千米的柔佛海峡,西边有长堤相连,交通便利;在南面隔着新加坡海峡同印度尼西亚相望,海峡长105千米,宽1.7千米,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入口处的航行要道。
二、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
新加坡地狭人稠,资源贫乏,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经济,成为东南亚的经济中心,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国际航运、航空和贸易中心 新加坡港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和水文条件十分理想,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1亿吨以上,居世界前列,国际航空客运周转量仅次于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新加坡以此为基础,从邻国大量进口各类初级产品,汇总、分级、包装后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转口贸易和航运业为主体的独特经济类型。
2、工业和技术服务中心 新加坡四面环海,以炼油和造船为核心的工业部门具有世界意义。全国建有五大炼油厂,年加工能力达4290万吨,成品油出口额仅次于荷兰居世界第二位。造船业为传统的优势部门,不仅能修造繁多的各项船舶,还是世界上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工业以制造业为中心转向技木密集型部门,大力发展电子工业,电视传真设备、按钮式电话、光纤光缆、电脑化列车控制系统等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近年来,发展重点又转向新科技园地的建设上,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发展尖端技术,以适应改革工业结构的需求。
3、投资和金融中心 新加坡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速的通讯,政局的稳定,国民素质较高等特点,使外国资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经济的腾飞。同时,各国银行云集新加坡,银行总数仅次于伦敦、纽约和香港,成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4、国际旅游和会议中心 就自然和历史文化条件而言,新加坡并不具备发展旅游业的突出优势,但利用其适中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美化城市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简化出入境手续,开展各种旅游“外交”活功,从而吸引大量外国游客旅游及大批国际会议在新加坡召开。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新加坡外汇的重要来源之一。
总之,新加坡利用本国特殊的地理条件,扬长避短,引进和运用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使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这一成功道路不仅为类似新加坡这样的岛国提供了发展模式,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当然,由于新加坡在许多方面对外国依赖较深,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8. 东南亚五国的旅游业发展有哪些差异,为什么

首先,东南亚旅游巨头泰国,这个国家可以说是世界级的旅游强国,泰国拥有世界上最豪华的酒店,和最美丽的海岛,还有清迈类型的农村,享受原生态的美丽。下一个马来西亚这个国家是伊斯兰国家他们得人民不像泰国人信佛,而是这个国家会排华,不过说起旅游这个国家有沙巴等原生态的原始森林,是个不错的旅游度假圣地。下一个印尼这个国家也是伊斯兰国家而且有屠华的事件发生,说起旅游就巴厘岛,巴厘岛也属于世界级的岛屿,风景如画。新加坡的话只可以看城市的繁华,和街道的干净。最后一个柬埔寨,这个国家相对于前面的国家就相对落后,这个国家举世闻名的吴哥窟,不过这个国家的旅游资源相对贫籍和落后。

9. 新加坡旅游业发展现状

07年旅游业大丰收

新传媒新闻报道,本地旅游业表现再报佳绩。2007年全年,不论是游客到访人次和时间都达到历年来最高。138亿元的旅游业收入,更是历年来的最好成绩。

新加坡旅游局最新数据显示,从2007年1月到12月期间,到访本地的旅客人次高达1030万,比前一年增加5.4%。他们在本地游玩的时间多达3800万天,都是历来最高的纪录。

其中印尼、中国、澳洲游客人数最多,排名前三位。这些游客也为我国的旅游业带来巨大收入。全年收入约138亿元,与2006年相比,增长超过一成,创下历年来最好成绩。
--------------------------------
从新加坡旅游业看新加坡酒店市场的展望

游客到访人数

2007年是新加坡旅游业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在2006年的基础上,游客到访人数也持续增长。新加坡旅游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07年的前十一个月,新加坡共接待游客930万人次,比2006年同比增长5.4%。

在此期间,每月游客到访人数都创同期新高,其中,11月接待游客人数为837,000人,10月份接待人数为911,000人。2007年到访游客总数有望达到10,300,000,比2006年同比增长6%。预计这一增长势头将会继续保持并创新高,2008年预计达到11,000,000人次,2009年则会突破11,700,000人次。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航空部门也得到了反映。2007年10月28号北方冬季开始后,新加坡樟宜机场创造了4,300次周预定航班的新纪录,每周航班比3月25日开始到10月27日结束的北方夏季同比增长100多次。这一增长得益于中国和印度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并因此增加了更多的来自上海,钦奈和杭州的航班。新增的航班还延伸到了珀斯,布里斯班和奥克兰。目前,有83条定期航线连接着新加坡和60个国家的约189个城市。

印度尼西亚、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带来了这一增长并将继续作为主要的游客来源市场。此外,越南、俄罗斯等国家也逐步成为值得关注的市场,越南曾经是拥有最多游客数量和行业专家的国家之一。

酒店市场

随着游客数量的猛增,当地酒店的业绩在2007年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2007总体的酒店入住率有望达到87%左右,平均房价将实现200美元,超过了2006年的85%和164美元。从单个月份看,2007年11月平均房价是226美元,为史上最高,之前的最高纪录为10月份的219美元。

继续向前发展,平均入住率预期到2008年和2009年分别达到88%,89%。另一方面,平均房价在2007年的强劲增长势头可能会一直持续到不久的将来。预计新加坡的日均房价在2008年和2009年将分别达到230美元和260美元。

同样,2006年每可用房间平均营收为140美元,预计2007年将会增长到175美元左右。由于酒店市场设计方面的改进,2008年和2009年的每可用房间平均营收有望达到202美元。

新增供应

坐落在东陵路上拥有299间客房的六星级瑞吉酒店于2007年12月22日开业。计划2008年再增加1,700间客房,这些新增酒店中包括拥有307间客房的樟宜机场皇冠假日酒店,有193间客房的Capella Singapore和有118间客房的M?venpick Treasure度假村。酒店供应短缺形势严峻以至于偏僻地区如Geylang的酒店都被旅游机构拿来利用,新增的这些酒店将会缓解这一形势。根据市场报告,越来越多的国际酒店品牌的进入将有助于提高酒店房价,与亚洲其它市场相比,包括香港、上海和东京,新加坡的客房价格常常被低估。

除此之外,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2008年还将规划出10处酒店用地,其中三块新地属于政府售地计划,另外7处将在2007年逐一落实。这些新增酒店用地将在这一整年陆续动工,开发后将会增加大约4,675间客房。

市场展望

新加坡旅游局称,旅游业仍是重要的经济支柱,期望到2015年,旅游收入能增加到原来的三倍,合300亿美元,游客人数增加一倍,达170亿人次,并为服务行业创造100,000个新的工作岗位。在未来十年内,希望这些目标在20亿美元的旅游发展基金的支持下能够刺激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和快速增长。

鉴于旅游业的乐观前景,新加坡旅游局的目标似乎是很有希望实现的。展望未来,面对来自亚洲其他重要城市日益激烈的竞争,新加坡充分发挥主动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进一步增加本国旅游业的吸引力。

新加坡樟宜机场终点站3按计划于2008年2月开始运营,它将增强乘客接待能力,樟宜机场每年的接待旅客人数也将因之增加45%,约6,400万人次。这一工程是新加坡旅游局2015年发展关键基础设施以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宏伟计划的基石。

关于发展战略性旅游产品,会展旅游业被公认为是有发展潜力的。2006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会议以及2007年11月东盟会议的成功举行使新加坡被确定为大型会议的理想地点。希望新加坡旅游局坚持不懈的营销努力和新增加的两个综合性度假区能提高城邦的高度,从而成为会展旅游的理想之选。

新加坡旅游局致力于吸引典型重要活动,新加坡摩天观景轮和9月份举行的F1赛车将会提升新加坡作为国际青睐的景点的地位。2008年在Mandai即将开放的30个自然主体景点将会满足全球对自然旅游的需求。将于2009年完工的空中花园赌场和2010年完工的世界度假村,加上雄厚的经济基础,势必令新加坡的游客数量继续增长,从而实现到2015年1700万人次的目标。

行业概况:

旅游业是新加坡重要的支柱产业,年收入达108亿新币,占新加坡GDP的4%,并提供15万个就业机会。
新加坡政府计划大力发展旅游业,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并希望在2015年之前,实现旅游业收入3倍增长,达到每年300亿新币,到访游客量实现2倍增长,达到每年1700万人次,新增就业机会10万个。
在20亿新币的旅游发展基金的大力支持下,这些目标将推动新加坡旅游业在未来十年取得积极发展和快速增长。
阅读新闻

2007年1月-12月,新加坡旅游业收入估计约为138亿新币,较2006年同期增长11.3%,再次刷新历史记录。同年,新加坡到访游客量达1030万人次,比2006年增加5.4%,创造了新加坡旅游业年到访游客量的历史新高。

由于到访游客量猛增,酒店的平均房价和平均入住率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酒店的客房收入创下历史新高,估计约为18亿新币,比2006年增加22.8%。2007年全年的平均房价估计约为每间每晚202新币,比2006年上涨23.1%。酒店的平均入住率估计将达到87%,同比上升1.7%。

即将建成的综合度假胜地(IR)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综合度假胜地将成为集会展中心、主题景点、娱乐表演场馆、休闲设施、酒店及购物中心为一体的大型地标性建筑,内设小型赌场,将带给游客全方位的享受。预计,该计划将大大增强新加坡作为旅游胜地的吸引力,提升新加坡旅游业的形象和声誉。滨海湾金沙(Marina Bay Sands)综合了大型会议、展览与奖励旅游(MICE)设施,以满足商务活动及MICE游客的需求。圣淘沙度假胜地(Resorts World Sentosa)将成为世界一流的热带旅游胜地,带给您全家难忘的愉快经历。上述两个项目将给新加坡带来超过100亿新币的投资。

2008年,除了综合度假胜地,您还将有机会体验和参与更多令人兴奋的旅游项目和活动:

新加坡摩天观景轮(Singapore Flyer) 是全球最大的巨型观景轮,能从178米的高空俯瞰新加坡的景观,令人叹为观止。摩天观景轮已于2008年3月1日起正式运营。
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新加坡大奖赛正在加紧筹备。这个F1历史上的首次夜间大奖赛将于2008年9月26日-28日举行。
第二届新加坡双年展(Singapore Biennale)将于2008年9月11日-11月16日举办。各项展览和表演将在不同地点举行,如市政厅、滨海河畔(Esplanade Waterfront)、新加坡摩天观景轮、Southbeach开发区、Fullerton Properties等等。
此外,在2008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公布的《2008年旅游及观光竞争力报告》中,新加坡在130个国家中名列第16位,并在下述几个项目中排名第一:政策法规、地面交通基础设施和整体人力资源(包括合格劳动力资源)。

10. 二战后新加坡发展经济面临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

而且二战后国际局势平稳,经济亟待恢复和发展,新加坡在此期间得到了美国的经济支持得以大力发展,最后新加坡的领导者实行符合国情的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一大批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新加坡的经济繁荣。

不利条件:国土面积狭小,只有581平方公里,且缺乏淡水资源、耕地资源,粮食和淡水都不能自给,只能靠邻国供应。

(10)新加坡在发展旅游业有哪些劣势扩展阅读:

新加坡属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高度依赖美国、日本、欧洲和周边市场,外贸总额是GDP的四倍。经济长期高速增长,1960~1984年间GDP年均增长9%。1997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但并不严重。

2001年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经济出现2%的负增长,陷入独立之后最严重衰退。为刺激经济发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努力向知识经济转型,并成立经济重组委员会,全面检讨经济发展政策,积极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商签自由贸易协定。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03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47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796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15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75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935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85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602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904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