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哪些乐队
㈠ 求v-band乐队所有详细资料和歌曲!歌曲最好能打包发到我邮箱[email protected] 谢谢了
V-BAND是一支POP ROCK风格为主的摇滚新生力量,成立于2006年5月,乐队成员均有深厚的音乐素养和扎实的技术功底。乐队前身“Guess"乐队,后经人员调整更名“V-BAND"。V-BAND的音乐充满澎湃强大的感召力,以优美大气的旋律,富于力量感的节奏,考究的配器塑造出一个铿锵完美的音乐整体。
主唱/箱琴---宋清淼,乐队主要的词曲创作者。80年生于郑州,自幼学习美术,17岁接触摇滚乐并被其深深吸引,弃美从音后自学电吉他,99年加入“蔓延”乐队任主音吉他手,00年终退出“蔓延”。2001年加入“痱子”乐队任主音吉他手,02年底退出“痱子”组建“Guess”乐队,06年新吉他手加入后正式改为主唱,乐队也更名为“V-BAND”。
--------------------------------------------------------------------------------
贝司---姜磊,80年生于郑州,5岁时开始学习钢琴。96年对贝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01年5月任当地乐队“痱子”的贝司手。01年-03年活跃在郑州的各种演出舞台上,并应邀加入郑州第一支BIG BAND乐队“黑眼睛”。同年录制河南第一张地下音乐拼盘“逐鹿中原”。05年7月加入“四线方格”乐队。同年9月策划了乐队的全国巡演,足迹遍布上海、成都、昆明、贵阳等13个城市。06年5月随乐队参加了“第六界迷笛音乐节”。06年7月回到“V-BAND”乐队继续担任贝斯手至今。
--------------------------------------------------------------------------------
吉他---郭旭,辽宁锦州人,10岁考入学校民族乐队,任低胡演奏手,并参加了多次比赛和当地公益演出。98年来到郑州上学并开始学习电吉他。99年组建自己的乐队,同年结识了宋清淼。04年郭旭加入了V-band,在音乐上非常投缘的两人真正的走到一起。05年因个人原因离队,07年底归队,现任V-band乐队吉他手。
--------------------------------------------------------------------------------
吉他---王宵南,1985年生生于河南省郑州市,97年学习古典吉他,曾在河南省各大院校进行演出。2001年开始研习电吉他,并在大学组建了多支校园乐队。2003年组建“守夜者”乐队,在乐队中担任吉他手。2006年加入V-BAND,担任吉他手至今。
--------------------------------------------------------------------------------
鼓---张强,1979年生于陕西西安,自幼学习小提琴,98年习鼓,组建原创乐队,并在西安各大高校进行巡演。99年至2003年在日留学期间接触大量国外优秀音乐,并在日本组建和加入两支日本本土乐队。03年回国,与宋清淼组建“Guess”(V-BAND 前身)乐队,现任V-BAND乐队鼓手。
--------------------------------------------------------------------------------
V-BAND乐队主要作品:
《I'll be there》
《Killer》
《Could you call me out》
《All in best》
《I don't wanna be inside》
《I can't pass over anymore》
《Say goodbye》
《I want you know》
《Our walking tour》
《Before the mirror》
《Dear BEN》
主唱宋清淼,17岁开始学习吉他,接触摇滚乐。同年寻找志同道合的乐手组建乐队,98年,经朋友的介绍结识了贝司手姜磊,两人一拍即合,组建了一支以激流金属风格为主的乐队,两人精湛的演奏在郑州地下摇滚圈展露头角。同年末,由于学习的原因,姜磊赴乌克兰进修学习,宋清淼独自踏上寻找新的合作伙伴的征程。99年在西安认识了鼓手张强,由于对金属乐共同执着的信仰,两人随即决定组队,但由于此时张强尚在日本留学期间,这种想法也只能是一种遗憾。
2000年初,姜磊回国探亲,与宋见面后再次萌发了共同组建乐队的意愿,并断然放弃了国外学习的机会,宋也毅然从不久前加入的“蔓延”乐队中退出。 两人继续在一起磨合与创作,并在2001年加入本地的“痱子”乐队。
2003年7月,张强旅日归国,为了实现四年前的夙愿于8月只身来到郑州,与宋,姜组建乐队,取名为“Guess"(V-Band 前身),初期三人以器乐演奏形式为主,并参加了多次大型摇滚演出,04年吉他手郭旭加入乐队,同年在与病蛹同台演出时,被北京万思鸿文化经济有限公司公司发现并青睐有佳,邀请加入旗下,并邀请到北京发展。因此时乐队尚在积累期,渴望厚积勃发,故而婉言谢绝。05年由于很多原因乐队暂时搁浅,但宋清淼没有停止创作。06年初《I'll be there》被新加坡泰格唱片发掘,但此时乐队人员大副变动,乐队经历了从解散到重组的过程,再一次与签约失之交臂。随着06年末新吉他手王宵南的加入,乐队正式更名为“V BAND”,风格也日趋成熟,从早期的非主流转为主流的ROCK'N ROLL。这种转变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07年底郭旭归队,乐队成员阵容趋于稳定。现如今,V BAND已成为河南摇滚阵地中的一支中流砥柱。
豆瓣介绍地址 http://site.douban.com/v-band/
㈡ 曾经火遍全球的5个组合,有多少是大家不知道的
曾经火遍全球的5个组合,他们给我们那一代人,或者说,那一段时间,带来了很多美好的回忆,直到现在还有人想念着。
但是现在已经不火了,有的是解散了,让我们今天来盘点一下5个曾经火遍全球的组合,都有哪些吧?哪些是你不知道的。
5个曾经火遍全球的组合
1、Beyond
1992年3月23日出生于新加坡,华语流行乐双胞胎女子组合,由姐姐白纬芬(Miko)和妹妹白纬玲(Yumi)组成。这对姐妹是非常让人喜爱的组合,长相甜美,能歌善舞。搁十年前,by2也是红遍半边天啊,小编在懵懂的时候都是听她们的歌过来的,最出名的应该就是那首爱丫爱丫了,在娱乐圈里双胞胎的组合几乎没有,所以当时外界十分看好两姐妹。就在大家都以为两人会越来越火的时候,姐妹俩突然开始娱乐圈里没了消息,过了一阵子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流言蜚语,被议论得最多的大概就是整容了,以及妹妹一系列的花边新闻,总之清纯人设彻底崩塌。再后来,两姐妹开始慢慢复出,但是受欢迎程度大不如前,大家都知道现在娱乐圈的造星速度有多快,加上各种新闻,许多粉丝也早已脱粉,by2不可能回到从前了。
两姐妹一直都被传不和,很多人说妹妹一直是野心比较大的人,有好多次在媒体让姐姐难堪,真的是坑姐的典型代表了。据说因为妹妹整容,姐姐才不得已去整容的,因为两个人要保持一致。很多人将两个人不火的原因都归结于妹妹,还有网友说她太作。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两个人已经回不去过去的巅峰了,其实小编还是很心疼姐姐的,不管无论如何都希望两个人可以发展的更好。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盘点的曾经大火如今却销声匿迹的5个组合,大家知道吗?留恋吗?我是很留恋的,还有飞儿乐队,飞轮海等都很经典。你还知道哪些组合吗?
㈢ 一个新加坡组合,由一男一女组成,男的弹吉它,女的是主唱,唱的都是英文歌,急求乐队名字!!!!!!!
ELF组合由袁雨菲和彭文亭组成,袁雨菲2001年曾出演电影《TV小子》的女主角宋小小,彭文亭则担任电视台主持人一职,她们从小学习舞蹈,并多次在全国舞蹈大赛获得名次,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他们被获赏识,今年组成ELF组合,进军乐坛。
㈣ 育翔有没有管乐队
有的。
有一个育翔管乐队,它是一支由育翔音乐学院和新加坡国家青年协会联合发起的青年管乐队,旨在为新加坡的青少年提供一个学习和演奏管乐的机会。
育翔管乐队的演出曲目涵盖了管乐领域的各个领域,包括古典、流行、爵士、拉丁、民族音乐等,以及育翔音乐学院自创的曲目。
㈤ 温拿乐队详细资料及解散时间
温拿五虎:谭咏麟 钟镇涛 彭健新 陈友 叶智强
主音歌手:谭咏麟(Alan)--又名“阿伦”,统称谭校长,永远的25岁,永远的……
主音歌手:钟镇涛(Kenny)--又名“阿B”,永远的25岁阿B,永远的全能音乐人.
主音吉它手:彭健新(Bennett)--又名“健仔”,永远的25岁,永远的快乐过快乐.
鼓手:陈友(Antony又名Friend Chan),永远的25岁,永远的幕前幕后好朋友.
低音吉他手:叶智强(Danny)--又名“阿强”,永远的25岁,永远的快乐老实人.
【乐队介绍】
温拿乐队,五个长发青年组成的青春组合红极一时,除了出唱片还拍电视专题片、电影,真的是老少皆知。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谭咏麟、钟镇涛、彭建新等5人组成的“温拿”乐队。而当他们解散之后,谭咏麟、钟镇涛、彭建新后来的个人成就也都相当不错。
成军于1973年的温拿,前身叫做“Loosers”(失败者),那时的阵容除了谭咏麟,叶智强,彭健新,还有陈百祥兄弟俩,可惜壮志未酬团先散,完全应了取名“Loosers”的命运.
不屈不挠的阿伦又花了番功夫找来陈友和阿B于73年重组新团,名为“Wynners”,首张唱片《Listen to the Wynners》推出反应不俗,五个大男孩立刻成为香港年轻人追逐的超级偶像.有了大把fans作基础,隔年一口气出了三张唱片,其中还有一张他们电影处女作《大家乐》的原声大碟.随后他们主演的电影《追赶跑跳碰》以及成名曲“sha-la-la-la-la”疯迷台湾,同名专辑跟着大卖.
就和许多红得发紫的乐团一样,温拿也几度面临解体危机,灵魂人物阿伦和阿B也在媒体过度关爱的眼光下,多次传出不和.且不论事实真相如何,两人到后来的确是分头发展,各拥一片天,外型出众的阿
“温拿乐队”的英文名叫Winners,即胜利者,成员包括谭咏麟、钟镇涛、彭健新、陈友、叶智强,前两位如今已是娱乐圈名号响当当的老前辈了。成员间的矛盾与不合,使“温拿”几度面临解体危机,最后也不得分道扬镳。乐队并没有对外界正式宣布解散,所以他们每几年都会重聚一次。2007年是“温拿乐队”33周年纪念,五虎选在大年初一于香港红馆热闹开唱。一连13场,场场爆满。
【唱片】
1974年:《Listen to the wynners》
1975年:《Love and other pieces》
1975年:《Under the lion rock》
1975年:《大家乐》(飞利蒲 6380004)
1976年:《Same kind of magic》 (飞利蒲 6380006)
1976年:《The wynners' special tv hits 75-76》
1977年:《Making it》
1977年:《面懵心精》(宝丽多 2427015)
1978年:《追.赶.跑.跳.碰》(飞利蒲 6380013)
【历史资料】
原有六人
日前访问温拿乐队的前经理人Pato Leung,
其资料果然丰富,歌迷肯定大感过瘾。据Pato透露,现今人所共知的温拿乐队,是由阿伦、阿B、陈友、健仔,以及阿强等五人所组成。但事实上,当初温拿乐队最早组成的时候,还有一名叫Andrew Oh的成员。
Andrew Oh
Andrew Oh原来是一队新加坡乐队Establishment亦即‘猛男’乐队的主要成员,当年的Establishment乐队,原来也是属于Pato Leung旗下的。但是各成员因为居留证的问题,不能长期留港,于是便唯有返回新加坡。
加入温拿
但是Andrew Oh却要求Pato Leung让他留下,因为他要负担家庭的经济。为了要赚钱养家,另一方面亦希望延迟服兵役的时期,于是Pato便让Andrew Oh加入了当时1973年的温拿乐队。
不过,在此之前,温拿乐队的前身,原来是名叫Loosers的乐队。Loosers乐队早在69年尾左右的时候,正式组成。当时的队员包括陈百祥、陈百燊、健仔、阿强、陈友,以及谭咏麟。
同住北角
陈百祥、陈百燊、彭健新,以及阿强当年在北角电器道合租了一层楼同住,而陈友亦住在附近。谭咏麟虽然住得较远,但因为大家志同道合,于是便合作组织了Loosers乐队,并且参加多次的歌唱比赛。可惜,成绩是未如理想。
事有凑巧,当年Pato Leung也是住在电器道的,大家份属邻居。可以这么说,在天意安排之下,Pato Leung便与Loosers乐队开始了合作的关系。
认识过程
Pato与Loosers乐队各成员认识,也是有段古的。原来陈百祥当年曾经惹上绯闻,他与落选港姐何秀汶闹恋爱。但是Mabel已经有了男朋友,不过她却爱上了阿叻。Mabel的男友因不服气,便向当时明报周刊的主编董梦妮谈论此事。董梦妮亦报导说有乐队成员大撬墙脚,夺得美人归的消息。当时的Pato是一份英文报章China Mail娱乐版的主笔。由于他对这件事大感兴趣,一查之下,才知道阿叻陈百祥,份属邻居。Pato当年已经参与唱片监制的工作,并且捧红了陈美龄。陈百祥在识英雄重英雄下,要求双方合作。
由于‘ The 1st Folk Album’ 销得,而 ‘The 2nd Folk Album’ 又令陈美龄名成利就,所以陈百祥亦希望可以为Loosers乐队灌录唱片。Pato终于愿意在他们的练音室听他们练歌,发现这几个小伙子,是很有潜质,亦奠下他们日后合作的机会。 正式签约
The Loosers乐队当年的成员,仍然是陈百祥、陈百燊、彭健新、阿强、陈友,及谭咏麟。Andrew Oh与阿B,当年仍未加入。在Loosers乐队夺得1971年海滩流行音乐节的冠军后,Pato复与他们正式签约,并安排作其他演出。
在1972年的时候,Pato还亲自带领Loosers乐队前往冲绳岛表演。与此同时,Pato亦安排Loosers乐队与宝丽多唱片公司(宝丽金前身)签约,安排灌录唱片的工作。
暂告解体
不过,Loosers乐队与宝丽多却是有缘无份。在几次的机会错失后,谭咏麟便前往新加坡继续升学,而陈百祥亦前往中东搞生意。在这个时候,Loosers乐队的发展,亦告一段落,宣布暂时解散。
Pato谈到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的趣闻。当年的陈百祥与谭咏麟,可谓天生是反斗星的性格。有次他们在北角一夜总会海鲜酒家作Tea Dance演出,休息的时候,陈百祥与谭咏麟竟然在鱼池捉鱼取龙虾,真的是气坏Pato也!
重组乐队
Pato在新加坡安排外国乐队演出事宜期间,顺道探访谭咏麟。谭咏麟表示在新加坡读书,甚为苦闷,便希望Pato可以安排重组乐队。
由于陈百祥两兄弟已在中东工作,而余下的健仔、陈友、阿强则为其他乐队做散工,收入微薄。为了要重组乐队,Pato认为Loosers乐队,是要转换成员的时候了,便叫了阿B加入。
阿B加入
原来在1971、2年的时候,Pato与阿B亦曾经试过合作。当年阿B是一队乐队Sergeant-Majors的成员,亦曾经成为无线电视某乐队比赛的冠军。Pato与Sergeant-Majors乐队签约,因队中几位队员意见不合,便宣布解散。Pato与阿B商量过后,决定加入阿伦的乐队。
在1973年的时候,Wynners乐队正式成立。当时的阵容,便是谭咏麟、阿B、健仔、陈友、阿强,及Andrew Oh。
由于Andrew Oh的居留证后来没法再延期,在迫不得已下,唯有返回新加坡。Pato与温拿乐队各成员商量过后,决定维持温拿成为一队五人组合乐队。
温拿乐队自从在湾仔Downtown,以及其他地方演出过后,他们的弹奏技巧,愈来愈纯熟进步了。Pato在各成员努力磨练后,便与宝丽多唱片公司的要员郑东海Norman Cheng,商谈灌录唱片的事宜。
唱片扬威
温拿乐队第一只灌录的细碟,便是‘Sunshine Lover’,由阿B主唱。而B-Side的一面,便是阿伦主唱的‘Would You Laugh’。‘Sunshine Lover’很快便成为本地流行榜上的冠军歌曲,由这个时候开始,本地歌迷便开始对温拿乐队注意起来了。跟着的一首‘Sha-La-La-La-La’,更加连续好几个星期高踞在榜首的位置。温拿乐队便正式在本地乐坛,奠下有一定的地位。
虽然在此之前,温拿乐队亦有些电视表演,但也只是客串式的嘉宾演出。Pato却眼光独到,希望温拿乐队可以拥有自己的独立节目。当时两间电视台并不睇好,只肯安排一些非黄金时间出来。因为电视台方面,对一队乐队去主持一个独立大Show,还是不大放心的。所以双方便协议,假如三个礼拜内,收视方面还未有突破的话,便要cut show,亦即腰斩。
温拿周记
与此同时,温拿乐队推出了乐队的第一张大碟‘Listen to the Wynners’。由于当年本地乐坛,仍然是国语歌及广东歌的天下,有很多人对英文歌曲是未敢看好的。
但是‘Listen to the Wynners’这张英文大碟推出后,便震惊了整个乐坛。大碟推出才不久,很快便卖了一万多张。当时的一万张销量,便是如今日的白金唱片的数字。
由73至75年这两年期间,温拿乐队很快便成为年青人的偶像。无线电视亦开始对温拿乐队留意起来,而且还派人游说Pato,希望可意从丽的挖角,加盟无线。
大碟厉害
Pato得到云影畦的帮忙,排除一切困难后,正式为Wynners乐队筹备策划一个名为温拿周记的电视节目,逢周一晚在丽的电视播出。那时Pato亲力亲为,与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共同为节目度桥策划。并且为温拿组织了歌迷会,安排歌迷现场参观,在做节目的时候,温拿乐队与歌迷打成一片,十分热闹。所以整个节目的演出,虽然以英文歌为主,但收视率很高。
开拍电影
当温拿乐队在电视的演出有了成就后,想不到连电影界亦开始虎视眈眈,首先是黄沾要求Pato让温拿乐队为他拍片,面另一方面,邵氏亦向Pato送秋波,而且还许下八部片约的诺言。经过了详细的考虑后,Pato终于与黄沾达成协议,并开始筹备‘大家乐’的拍摄工作。由这个时候开始,温拿乐队的事业,便走向另一个高峰。
‘大家乐’这部电影拍制完成后,在圣诞的黄金档期推出。想不到温拿乐队的电影处男作,竟然大受影迷的欢迎。当时的票房纪录,高达二百多万港元,亦即与现今的二千万港元差不多。
温拿狂想曲
无法否认,Pato不但是本港第一位成功经理人,而且他也是实力十足的。尽管圈中是非甚多,但笔者认为,谭咏麟与阿B能够有今日出的成就,也是因为Pato的功劳。
为什么会有此一说呢?原来Pato当年与无线洽谈,为温拿乐队加入的事宜,尽了不少的努力。当年无线开拍‘温拿狂想曲’,Pato其中一项条件,便是限制无线在三年后,不得再重播这节目。因为他要保护其将来的形象。
有时真的要佩服Pato的眼光,因为他明白到,假如今时今日仍然重播‘温拿狂想曲’,因为潮流的转变,歌迷不难产生错觉,认为温拿技术不足,形象老土,歌曲没有新鲜感等。Pato为了温拿乐队的利益,不理别人的批评。结果,事实证明,温拿乐队众队员,并没有被人玩到尽,玩残了。
温拿与教叔
由于温拿乐队歌影视三方面的发展,十分理想,所以在这个时候,嘉禾亦邀请他们拍片,并拍成了‘温拿与教叔’。可惜温拿与教叔这部电影票房惨败,成绩并未如理想。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部电影的剧本与执导手法甚劣,未能发挥温拿的优点,而且Pato亦没有制作的控制权,故此大家对这次经历很失望。Pato经过了这次的教训后,为了要维持温拿乐队的形象,以及长远利益着想,他便决定日后要严格挑选导演与剧本,并亲自参与策划工作。虽然收入是会少了,但是Pato的宁精勿滥的政策,证明他是大公无私的经理人。减少了电影的演出,温拿乐队反而可以集中在本地乐坛上的发展。不只这样,Pato还开始带领温拿向东南亚其他地区歌坛发展。温拿乐队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汶莱、沙巴等,大受当地歌迷的欢迎,那种狂热成为当地报章的头条新闻。台湾市场反而是温拿乐队最难打入的市场,首先是因为温拿五虎不懂国语,而且头发过长,也是一个难题。幸而Pato凭着他那坚毅的精神,终于为温拿乐队在台湾方面,开始了新的一页。
新西游记
Pato在友人余光的帮助下,便开始与华视合作。但是所交来的剧本,不能发挥温拿五人的魅力,所以Pato便个人赶通宵,为温拿乐队撰写了一个新的剧本。‘新西游记’终于完成了,这个特辑的分配角色,唐僧由陈友扮演,朱八戒由阿B扮演,沙向尚由阿强扮演,孙悟空由健仔扮演,而阿伦居然扮演牛魔王。据Pato表示,新西游记之铁扇公主这个剧本,是通宵达旦三个小时内完成,第二日便立即拍制。当日立即找布景,拍制后的第二日便立即播映。这一个纪录,相信本港电视界,亦为之侧目。
‘新西游记’凭着温拿五虎的搞笑演技,再加上他们那唔咸唔淡的国语,简直令台湾观众笑得翻天覆地。一夜之间,温拿乐队便立即成为台湾艺能界的新偶像。Pato认为当时最遗憾的,便是温拿乐队没有国语唱片可在台湾推出。由于英文歌在台湾乐坛的市场有限,而代理公司不相信Pato可以在台湾捧起温拿,这次歌林公司(宝丽金代理)是错失良机。
台湾片商
Pato谈到这里,还有一段小小的秘密透露。原来当时台湾的制片家。希望可以乘温拿热潮,一于食住上,大刮一笔。于是便来到香港,希望买得‘大家乐’的公映版权。
但是Pato的眼光独到,他认为香港观众口味,与台湾的大有分别。于是Pato便与‘大家乐’的几位股东黄沾、胡树濡、罗开睦等相讨,希望阻止在毫无重配声带的情况下出售给台湾院商。
不过,黄沾由于工作繁忙,不可能再为大家乐泡制一个新版本。几位股东亦不听Pato的意见,便卖了给台湾的片商。电影的情节,粤语对白。再加上广东歌如今天我满怀寂寞,钱钱钱等,试问台湾观众,又如何明白呢?正如Pato所料,‘大家乐’在台湾的票房收入,当然是仆到直了。这对温拿的声誉自然有所影响的。
追赶跑跳碰
Pato是不甘于此的,他与嘉禾再达成协议,邀请当时台湾新派年青导演陈耀圻合作,拍制了由Pato亲自改名的‘追赶跑跳碰(Making It)’。
据Pato表示,这个片名,充满年青人的动感,冲劲。果然,电影收得外,跟着很多台湾的商人,亦利用追赶跑跳碰大减价为号召,成为台湾广告的宣传语句。当时,已经是1978年了,真是光阴似箭。
合久必分
日后,Pato曾与温拿乐队相谈打入日本的市场,但各位成员认为以一位新人从头在日本做起,甚不化算,于是计划便告吹。 与此同时,阿B的个人发展不错,例如电影‘小城故事’,是令阿B有相当成就的,所以他亦希望可以继续其个人发展。 至于谭咏麟,亦因为阿B的表现,亦蠢蠢欲动,希望自己出来闯一闯。当温拿乐队的合约与Pato约满后,便决定暂时分开一下。所谓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温拿各自发展去。
㈥ 当年的温拿乐队一共有几个成员拜托各位大神
在1973年的时候,Wynners乐队正式成立。当时的阵容,便是谭咏麟、阿B、健仔、陈友、阿强,及Andrew Oh。 由于Andrew Oh的居留证后来没法再延期,在迫不得已下,唯有返回新加坡。Pato与温拿乐队各成员商量过后,决定维持温拿成为一队五人组合乐队。 温拿乐队自从在湾仔Downtown,以及其他地方演出过后,他们的弹奏技巧,愈来愈纯熟进步了。Pato在各成员努力磨练后,便与宝丽多唱片公司的要员郑东海Norman Cheng,商谈灌录唱片的事宜。 唱片扬威 温拿乐队第一只灌录的细碟,便是‘Sunshine Lover’,由阿B主唱。而B-Side的一面,便是阿伦主唱的‘Would You Laugh’。‘Sunshine Lover’很快便成为本地流行榜上的冠军歌曲,由这个时候开始,本地歌迷便开始对温拿乐队注意起来了。跟着的一首‘Sha-La-La-La-La’,更加连续好几个星期高踞在榜首的位置。温拿乐队便正式在本地乐坛,奠下有一定的地位。 虽然在此之前,温拿乐队亦有些电视表演,但也只是客串式的嘉宾演出。Pato却眼光独到,希望温拿乐队可以拥有自己的独立节目。当时两间电视台并不睇好,只肯安排一些非黄金时间出来。因为电视台方面,对一队乐队去主持一个独立大Show,还是不大放心的。所以双方便协议,假如三个礼拜内,收视方面还未有突破的话,便要cut show,亦即腰斩。 温拿周记 与此同时,温拿乐队推出了乐队的第一张大碟‘Listen to the Wynners’。由于当年本地乐坛,仍然是国语歌及广东歌的天下,有很多人对英文歌曲是未敢看好的。 但是‘Listen to the Wynners’这张英文大碟推出后,便震惊了整个乐坛。大碟推出才不久,很快便卖了一万多张。当时的一万张销量,便是如今日的白金唱片的数字。 由73至75年这两年期间,温拿乐队很快便成为年青人的偶像。无线电视亦开始对温拿乐队留意起来,而且还派人游说Pato,希望可意从丽的挖角,加盟无线。 大碟厉害 Pato得到云影畦的帮忙,排除一切困难后,正式为Wynners乐队筹备策划一个名为温拿周记的电视节目,逢周一晚在丽的电视播出。那时Pato亲力亲为,与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共同为节目度桥策划。并且为温拿组织了歌迷会,安排歌迷现场参观,在做节目的时候,温拿乐队与歌迷打成一片,十分热闹。所以整个节目的演出,虽然以英文歌为主,但收视率很高。 开拍电影 当温拿乐队在电视的演出有了成就后,想不到连电影界亦开始虎视眈眈,首先是黄沾要求Pato让温拿乐队为他拍片,面另一方面,邵氏亦向Pato送秋波,而且还许下八部片约的诺言。经过了详细的考虑后,Pato终于与黄沾达成协议,并开始筹备‘大家乐’的拍摄工作。由这个时候开始,温拿乐队的事业,便走向另一个高峰。 ‘大家乐’这部电影拍制完成后,在圣诞的黄金档期推出。想不到温拿乐队的电影处男作,竟然大受影迷的欢迎。当时的票房纪录,高达二百多万港元,亦即与现今的二千万港元差不多。 温拿狂想曲 无法否认,Pato不但是本港第一位成功经理人,而且他也是实力十足的。尽管圈中是非甚多,但笔者认为,谭咏麟与阿B能够有今日出的成就,也是因为Pato的功劳。 为什么会有此一说呢?原来Pato当年与无线洽谈,为温拿乐队加入的事宜,尽了不少的努力。当年无线开拍‘温拿狂想曲’,Pato其中一项条件,便是限制无线在三年后,不得再重播这节目。因为他要保护其将来的形象。 有时真的要佩服Pato的眼光,因为他明白到,假如今时今日仍然重播‘温拿狂想曲’,因为潮流的转变,歌迷不难产生错觉,认为温拿技术不足,形象老土,歌曲没有新鲜感等。Pato为了温拿乐队的利益,不理别人的批评。结果,事实证明,温拿乐队众队员,并没有被人玩到尽,玩残了。 温拿与教叔 由于温拿乐队歌影视三方面的发展,十分理想,所以在这个时候,嘉禾亦邀请他们拍片,并拍成了‘温拿与教叔’。可惜温拿与教叔这部电影票房惨败,成绩并未如理想。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部电影的剧本与执导手法甚劣,未能发挥温拿的优点,而且Pato亦没有制作的控制权,故此大家对这次经历很失望。Pato经过了这次的教训后,为了要维持温拿乐队的形象,以及长远利益着想,他便决定日后要严格挑选导演与剧本,并亲自参与策划工作。虽然收入是会少了,但是Pato的宁精勿滥的政策,证明他是大公无私的经理人。减少了电影的演出,温拿乐队反而可以集中在本地乐坛上的发展。不只这样,Pato还开始带领温拿向东南亚其他地区歌坛发展。温拿乐队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汶莱、沙巴等,大受当地歌迷的欢迎,那种狂热成为当地报章的头条新闻。台湾市场反而是温拿乐队最难打入的市场,首先是因为温拿五虎不懂国语,而且头发过长,也是一个难题。幸而Pato凭着他那坚毅的精神,终于为温拿乐队在台湾方面,开始了新的一页。
㈦ 世界四大乐队
世界四大乐队分别是:The Rolling Stones(滚石乐队)、The Beatles(甲壳虫乐队) 、Eangle(老鹰乐队)、BEYOND(超越乐队)
1、滚石乐队(英文名:The Rolling Stones)
滚石乐队是一支英国摇滚乐乐队,于1962年4月在伦敦成立。布莱恩·琼斯(吉他手、口琴手、和唱)、伊恩·斯图尔特(钢琴手、和唱)、米克·贾格尔(主唱、口琴手)以及基思·理查兹(吉他手、和唱及主唱),加上贝斯手比尔·怀曼和鼓手查利·沃茨组成了早期的滚石乐队。
成员: 米克·贾格尔, 基思·理查兹, 罗尼·伍德, 查利·沃茨, 布莱恩·琼斯
主唱: 基思·理查兹 (1962 年–), 米克·贾格尔 (1962 年–)
所获奖项: 迈克尔·杰克逊音乐录像带先锋奖, 格莱美奖最佳摇滚专辑
4、BEYOND(超越乐队)
Beyond是于1983年成立的香港殿堂级摇滚乐队,是华人乐坛上最具代表性的摇滚乐队。不但在香港、中国及台湾均有乐迷,即使远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海外华人地区亦有支持者。 乐队的作品多以写实为主,内容反映社会时弊与及他们的所见所感。
主唱: 黄家驹
唱片公司: 新艺宝
成员: 黄家驹, 黄贯中, 黄家强, 叶世荣, William Tang, Chan Shi On, Lau, Zi-jyun, Owen Kwan, Lee Wing Chiu
拓展资料:
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是一支来自英国的摇滚乐队,成立于1962年,自成立以来一直延续着传统蓝调摇滚的路线。[1]截至2014年,乐队的四位成员分别是米克·贾格尔、查理·沃茨、朗尼·伍德和基思·理查兹。
滚石乐队的前身为“Little Boy Blue and the Blue Boys”乐队,1962年4月更名为“滚石”。乐队成立时共有5名成员,其翻唱和创作的单曲多次在英国及美国打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