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靠什么兴起的
㈠ 新加坡最早是谁的殖民地,在殖民之前是不是独立的国家~!
新加坡最早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在殖民之前是独立的国家:马六甲王朝。
1、马六甲王朝是于1402年由拜里米苏拉苏丹所建立的王国,中国明代称为满剌加国,其王城即是如今的马六甲市,全盛时期的国土范围覆盖泰国南部至苏门答腊西南部。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对马六甲王朝进行侵略,在马六甲围城战中夺取了其都城,并在1528年殖民马六甲。
2、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马六甲王国苏丹马哈茂德·沙阿(?~1528)率领军民,转移至吧莪(麻坡属下的一个小镇)和柔佛等地,继续抗击葡萄牙的入侵。
1528年,阿拉乌德丁继承王位,继续在柔佛一带抵抗葡萄牙人。1536年与葡萄牙人讲和。不久阿拉乌德丁正式建立柔佛王国,选定旧柔佛为首都。
柔佛王国建立以后,一方面不断地与苏门答腊岛上兴起的亚齐王国交战,另一方面又继续与葡萄牙殖民者进行战争。这个战争历史上称为“三角交争”,大约持续一个世纪。
3、1824年柔佛王国把新加坡割让给英国。1885年英国与柔佛签订一项条约,承认摩哈拉惹为柔佛苏丹,同意保护柔佛抵御外来的攻击。英国可以派遣代理官驻柔佛,控制其行政权。1910年,海峡殖民地总督派出一位代理官,总揽其行政。
1914年,英国与柔佛修改1885年条约,将派驻柔佛的代理官改为驻扎官。依据此约,英国的殖民地政府可以委任英人为司法及其他官员。至此,柔佛的行政、司法、财政之实权,均为英国殖民者所控制。
4、1819年,英国不列颠东印度公司雇员斯坦福·莱佛士登陆新加坡,并开始管辖该地区。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最初隶属于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管辖,1867年,新加坡升格为海峡殖民地,受英国直接统治。
(1)新加坡是靠什么兴起的扩展阅读:
东南亚对传统中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明帝国三分之二的属国都在这里。在朝贡贸易中,中国从这里得到矿产、木材、香料、黄金、珠宝和大米。尤其是从东南亚进口的锡矿石和大米对中国经济意义重大,前者是制造铜钱的重要原料,后者是供给闽粤居民的粮食来源。
而通过向东南亚出口或转口,中国的制瓷业,纺织业,制茶业和造船业盈利甚巨。更重要的是,明中国在东南亚海洋的活动,从而建立自己主导下的中国—东南亚体系,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的巨大的战略缓冲区。
这种战略缓冲区与海洋帝国的确立,得益于自宋元以来,中国人蓬勃的海洋开拓精神及对海洋权益的重视。虽郑和的远航体现着帝国最高统治者将东南亚纳入自己宗藩体系的意味,但郑和本人对海洋的认知,使得其近30年的海洋驰骋为中国迎来了一个海洋帝国。
然而,郑和病死于故里,明朝廷的海洋政策急剧逆转,从此将近在咫尺的制海权拱手。民族国家与海洋权益意识的缺失,造成了帝国对海外利益的自动放弃。
失去了马六甲的中国,使帝国最南端的海上大门大开,从此无法阻挡西方殖民者的东来。台湾学者张存武曾说过,葡人之东来才是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㈡ 亚洲小国新加坡怎么发展起来的
1965年新加坡的独立新加坡不大,国土面积仅618平方公里,人口却有217万(1992年数据)。既无矿山又无农田;几条小河最长的也不过15公里,而且无鱼可捕,利用价值极小;饮水要靠马来西亚提供。所以,当新加坡在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时,许多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都预言,没有资源、没有市场的新加坡将很难生存下去。然而,担任总理的李光耀却不气馁。一上台便和他的同僚们分析新加坡的地理环境和当时的世界形势。他们在仔细地研究了瑞士和以色列这两个在人口和面积上与新加坡相似的小国经验后,得出的结论却相当乐观:新加坡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又是天然的良港,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完全可以实现繁荣和强大。
当然,李光耀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新加坡工业落后,仅限于对转口产品的初级加工工业和为港口服务的机械、车船修理等小型工业,经过二次大战日本侵略者的破坏,整个新加坡满目疮痍。
新加坡面临几乎没有工业又缺乏发展条件而且人口密度高的困境,新成立的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解决就业问题。只有解决了就业,人民的收入才有保障,人民的生计才有着落;只有解决了人民生计,社会才能得以稳定,经济发展才有保证。而要求得经济的长足发展,则必须改变殖民的、畸形的经济结构。由单一型经济发展成多元化经济结构。在这种认识下,李光耀政府推行以迅速实行工业化为主要内容,以多元化经济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战略。
1959~1967年为第一阶段,经济处于恢复阶段。新加坡政府以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进口替代”工业为重点,以此来改变单纯依赖于转口贸易的畸形经济结构,发展多元化的国民经济,并借以解决就业问题。
1968~1979年为第二阶段,经济处于扩张阶段。新加坡由“进口替代”转向发展出口工业化时期,也是新加坡经济的起飞时期。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迫使新加坡政府在经济发展战略方向上作出新的选择,实行“出口导向”方针,即利用外部经济力量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以此带动外贸、交通、通讯、金融等行业,实现经济高速增长。
到1979年,李光耀执政已是第20个年头。在工业化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新加坡的国民经济结构起了根本性变化。新加坡城市也从一个落后的殖民地都市变成了一个人均国民收入达8291新元,仅次于日本的闻名遐迩的新兴工业国家。
1979~1986年是第三阶段,经济处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时期。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处于滞胀状态,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展中国家也竞相走上工业化道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原有优势逐渐丧失。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如果继续以大量劳动密集型工业存在下去,势必处于不利地位。审时度势,新加坡必须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1979年7月,新加坡政府提出了为期10年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鼓励发展技术集约型工业,采用先进技术以提高工业企业的技术层次,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对此,李光耀充满信心,他认定:“新加坡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定会成功。”
1980年是新加坡经济发展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05亿美元,人均收入达4600美元,这时新加坡经济已被世界确认为战后亚洲经济奇迹之一。1981年,新加坡政府根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精神,制定了“十年经济发展计划”,新加坡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虽然有石油危机的冲击,新加坡经济仍取得一定的进展。并且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出现经济衰退时,新加坡的发展是首屈一指的。
从1959年李光耀执政到1992年退出政界的几十年中,新加坡的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与令人瞩目的成绩,它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59年的19.68亿新元增长到1992年的644.2亿新元,增长了32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59年的404.5美元增加到1992年的14714美元,增加了35倍。以建立多元化经济结构为中心的经济战略得到了较好的实现:从一个以转口贸易为基础的、殖民地的、畸形的经济结构转变成了一个以制造工业为中心,商业贸易、交通运输、金融、旅游与国际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多元化经济结构;制造工业内部结构也从一个以初级产品初步加工与为港口海事服务的造船修船、机械工业为主的结构转变为一个以电子电气工业、炼油工业、工业用化学材料工业为中心的门类比较齐全、生产技术比较先进的制造工业体系;贸易结构从以转口贸易为主转变成为以出口本国工业产品为主;在原有的转口贸易与自由港的基础上,目前新加坡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航运等国际服务中心。纵观几十年经济的发展,新加坡成功地由“虾”变成了“龙”。
“如果诺贝尔奖设最佳国家领导人奖的话,李光耀一定是得主,而且可能不只得奖一次。”这是香港《亚洲周刊》罗伯特?乌德卢在1984年11月对李光耀的赞语。
㈢ 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的典型国家——新加坡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梵文意为狮子城,又因国土小如星斗,故称星洲、星岛。新加坡国土总面积618平方千米,人口约有270万,其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高这4369人。是世界上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1965年独立后,立足本国实际,因地制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究其发展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充分发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个有利因素,成为世界上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的典型国家。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领土由新加坡岛和附近54个小岛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称“东方十字路口”。北面与马来半岛隔着宽仅1.2千米的柔佛海峡,西边有长堤相连,交通便利;在南面隔着新加坡海峡同印度尼西亚相望,海峡长105千米,宽1.7千米,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入口处的航行要道。
二、利用地理位置发展经济
新加坡地狭人稠,资源贫乏,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经济,成为东南亚的经济中心,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国际航运、航空和贸易中心 新加坡港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和水文条件十分理想,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1亿吨以上,居世界前列,国际航空客运周转量仅次于美、英、法、日居世界第5位。新加坡以此为基础,从邻国大量进口各类初级产品,汇总、分级、包装后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转口贸易和航运业为主体的独特经济类型。
2、工业和技术服务中心 新加坡四面环海,以炼油和造船为核心的工业部门具有世界意义。全国建有五大炼油厂,年加工能力达4290万吨,成品油出口额仅次于荷兰居世界第二位。造船业为传统的优势部门,不仅能修造繁多的各项船舶,还是世界上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工业以制造业为中心转向技木密集型部门,大力发展电子工业,电视传真设备、按钮式电话、光纤光缆、电脑化列车控制系统等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近年来,发展重点又转向新科技园地的建设上,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发展尖端技术,以适应改革工业结构的需求。
3、投资和金融中心 新加坡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快速的通讯,政局的稳定,国民素质较高等特点,使外国资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经济的腾飞。同时,各国银行云集新加坡,银行总数仅次于伦敦、纽约和香港,成为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4、国际旅游和会议中心 就自然和历史文化条件而言,新加坡并不具备发展旅游业的突出优势,但利用其适中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美化城市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简化出入境手续,开展各种旅游“外交”活功,从而吸引大量外国游客旅游及大批国际会议在新加坡召开。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新加坡外汇的重要来源之一。
总之,新加坡利用本国特殊的地理条件,扬长避短,引进和运用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使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这一成功道路不仅为类似新加坡这样的岛国提供了发展模式,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当然,由于新加坡在许多方面对外国依赖较深,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
㈣ 新加坡靠什么发展经济
新加坡国际市场发展经济。
新加坡是一个外向型经济体,其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尤其是中美日欧以及周边市场,主要支柱产业有转口贸易、金融、电子、石油化工、造船、航运、旅游等。
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开始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开始腾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新加坡遏守世界最繁忙的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位置,通过发展转口贸易,使得新加坡成为了世界上重要的贸易中转站。
荣誉称号:
2019年11月12日,2019年全球可持续竞争力二十强,新加坡排名第一。
2019年12月26日,新加坡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八名。
2022年3月24日,新加坡位列第31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第六名。
2022年3月,新加坡入选“全球最具未来感十大城市榜单”,排名第三名。
㈤ 新加坡只有几百万的人口,靠什么主要行业成为发达国家
靠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和以国家认同取代种族认同成为的发达国家。
在新加坡保留了很多民主的重要节日,新加坡是一个自由的国家,很多人都喜欢移民到新加坡,也是因为这一点。新加坡规定所有的儿童都必须接受正规的教育,以确保新加坡的人能够在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新加坡大力发展英文教育。 新加坡把英文当作第一语言,所有的人都必须学习英语,以确保人们的沟通。
㈥ 新加坡经济发展靠什么,为什么这么小的国家能如此发达!
新加坡是西方全球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是一个所谓的自由港,在美国的全球布局中承担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
新加坡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同时凭借着地理优势,成为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根据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继伦敦、纽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 。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 。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员国之一,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英联邦以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经济体之一。 整个城市在绿化和环境卫生方面效果显着,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㈦ 新加坡的历史简介
新加坡历史可追溯至3世纪,当时已有土着居住,其最早文献记载源自3世纪东吴将领康泰所着的《吴时外国传》,据新加坡学者许云樵考证,蒲罗中是马来语“Pulau Ujong“之对音。
“蒲罗中”是新加坡岛最古老的名称,意为“马来半岛末端的岛屿”。新加坡古称淡马锡。8世纪属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纪是马来柔佛王国的一部分。
1819年,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抵达新加坡,与柔佛苏丹订约,开始在新设立贸易站。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端口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
1942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属殖民地。1959年,新加坡实现自治,成为自治邦。
1963年9月16日与马来亚、沙巴、沙捞越共同组成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
(7)新加坡是靠什么兴起的扩展阅读:
新加坡在建国后寻求国际承认,于1965年9月21日加入联合国。同年10月新加坡加入英联邦。1967年新加坡也协立东盟。
作为一个蕞尔小国,世界对于新加坡是否能继续存在表示疑问,除了主权纠纷,其他重要的问题包括住宅短缺,缺乏土地与天然资源。失业率当时高达12%。
新加坡为了求存求活,开始一连串的措施来发展工业及经济。于1961年设立的经济发展局致力于实行国家经济发展方针,重视制造业,裕廊工业区正式成立。
并在加冷、大巴窑等地建立轻工业基地。为了吸引外资,政府决定给予外国企业优惠。同年,经济发展局重组,裕廊镇管理局以及新加坡发展银行也在该年成立。
工业化之迅速使得新加坡的制造业在十年内成为世界主要电子产品出口国。虽然新加坡的国内政治上的自由空间逐渐被压制,经济上却取得高速发展。
很快成为东南亚重要的金融和转口贸易中心,成为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与此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住房、教育、交通等问题都得到解决。
吴作栋在1990年11月接替从1959年开始执政的李光耀,成为新加坡第二位总理。新加坡在1993年举行第一次民选总统选举,王鼎昌出任第一任民选总统。
纳丹于1999年出任新加坡第二任民选总统。2011年8月总统选举成绩揭晓,陈庆炎仅以0.34%(7269票)微差的优势领先陈清木和另外两位候选人,当选为第三任新加坡民选总统。
㈧ 新加坡是怎么诞生的
在历史上,狮城新加坡的诞生可谓一波三折,但是透过波谲云诡的时空迷雾,我们仍能看到一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主线,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华人与英国人的默契合作,这个马六角海峡旁的小岛才能一跃变成世界交通枢纽之一。
新加坡的莱佛士雕像
以历史的宏观视角看,新加坡可以说十分幸运,在亚洲布局最早的葡萄牙人和荷兰人没有成为这个小岛的殖民宗主,而这两个海上帝国,最终都黯然失败,反倒是“赶了晚集”的英国人攫取了新加坡的控制权,实事求是地说,英国人在殖民历史上的角色并不光彩,对于他们的批评远多于赞美,但至少在新加坡,他们将一个海岛建设成了国际港口。
当然,英国人的成就离不开华人的配合,英国人的治理经验加上华人聪慧勤劳的特质,联手把新加坡变成了一个充满商业热情的模板城市。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新加坡的诞生,是华人和英国人合作的结果,堪称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新加坡史》康斯坦丝·藤布尔
《马来西亚史》安达娅
《最新世界殖民史》大盐龟雄
㈨ 新加坡是怎么形成的和中国的关系是怎样的
从地理角度讲:中国处于东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处于东南亚.位于中国的南边,热带雨林的岛国(马来半岛之上,加里曼丹岛上)新加坡更处于一个黄金海峡*马六甲*旁边.马来西亚面积比较大,经济一般(反正比中国好).新加坡是狮子国,面积很小,靠转口贸易发展成了一个相当发达的过家.
民族的形成要冲历史来说,清朝后期,20世纪初.马来亚相继在被荷兰,葡萄牙殖民后,被英国殖民,从中国贩卖华人到两国做劳工.从此有很多华人在两国定居.1946年英国当局分而治之的政策把新加坡从马来西亚分离出去.60年代的世界国家独立浪潮中独立了.三大民族是1:当地土着马来人,2:华人,3印度人..
语言方面:
新加坡的国语为马来语,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淡米尔语为官方语言..
这三个国家所占的华人相当于一个台湾省,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印度尼西亚。而他们也是中华民族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群人,三个国家的华人同属一块地方,同属一种环境,绝大部分是源自中国的汉人,其次是一些满族人或者中国的其它民族,最早来的华人可追溯到汉朝,其次是郑和舰队的七下西洋,而最近来的这批则是清末以及战火纷飞的二战时期,大跃进时期也来了不少,逐渐形成了这些国家的少数民族,但他们却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命运。他们都被伊斯兰世界包围着,但是号称正统回教国家,被马来民族铁碗统治的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却对西方文化爱不惜手,真不能想象回教国家也会过圣诞节(基督教节),再做一下圣诞子夜弥撒简直就是锦上添花,基回一家亲!而马来族的文字也是欧洲人留给他们的重要遗产,而不是中东的阿拉伯文字,所以很多中国人到这些国家旅游的时候总会看到一些看不懂的“英文”。
一九六五年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的新加坡共和国,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得到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富裕,国家定立的各种系统也步入了正轨,每个人都在这个铺好的轨道里行走。新加坡领导人好比一个快速运转的马达,而新加坡人就像挂在马达的皮带,形象一点的说就是抽新加坡人一鞭他才动一下,虽然新加坡是一个华人统治的国家,但国土小,小的只是中国一个小城市里的一个区的面积。然而新加坡人因为某些原因选择了英语作为自己的语言,老一辈的华人几乎不懂的说汉语,更不懂的写,年青一代有一小部份人晓得说,但不懂的写。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让新加坡的精英阶层大跌眼镜。另外,新加坡领导人灵敏的嗅觉意识到了学习汉语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但不知道有没有民族情意结),为了让新加坡尽快踏上悬磁浮中国列车的经济舱,现在新国政府鼓励国人积极学习汉语,奠定了沉睡已久的汉语种子在新加坡的重新萌芽,但是有一部份新加坡的“英文原教旨保守派”在作英勇顽强的最后抵抗,只可惜如此浩大的浪潮谁人可挡。
新加坡人总是跟我说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没有办法不以英语交流,我也很理解新加坡,但是华族与华族之间用华语交流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难不成英国人与英国人之间用刀叉进食还要感到害羞?以前我记得新加坡有位叫阳阳好好(在这里称您为阳先生)的网友跟我说过,因为父亲在中国家乡的时候是个独子所以常常受人欺负,你本人也是独子所以也被人欺负,既而阳先生对中国家乡没有多大好感,那么我想请问阳先生,假设你在新加坡遭受抢劫,您是否会疼恨新加坡?你在人权美国遭受白人的调戏是否会敌视美国?然而您还跟我说过,父亲告诉您即使在新加坡被马来西亚停水的时候中国也会运水来新加坡,其实中国连印尼这样的国家遭遇灾难的时候,中国主席以及总理都用自己的专用飞机搭载救济品送给当地的灾民,更何况是两国长期友好的新加坡。另外,中国很明白与新加坡的关系,新加坡有小偷中国不可能派公安去抓,这已不是纯粹的干涉内政,而是等同把新加坡纳入了中国的统治,希望你能明白!
英语是目前的世界性语言,不单止要学,更要把它学好,但是在掌握英语的同时更因该要保护好母语,胸怀母语才去放眼世界,母语乃民族之灵魂也,人与动物的分水岭就是语言,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构成也是语言还加个文化加点五官。
相信新加坡政府现在最头疼的问题是怎样有效的推广汉语,我的意见有以下几点:
1、政府主导,全民配合,从娃娃抓起
以前怎样把国人推向英语的圣殿,今天也以同样的方法把国人拉到汉语的天堂,而且要添更多的油加更多的醋,娃娃是新加坡未来的栋 梁,从小就给娃娃灌输汉语的知识,语文课必须以汉语教学,如果有需要,连其他种族也拉进来学习汉语。
2、积极宣传中国先进的一面,从媒体做起
像新加坡的征兵广告那样,向国人宣传中国最cool的一面,即使没这么cool也作到这么cool为止,特别是引进或者自创中华文化的卡通片,比如《三国志、花木兰》之类的,让小孩子在娱乐中于教学,增设丰富多采的华语节目,面向成年人,不管用什么招式,即使是带有一点色情成分的A节目也可以。
3、在家里讲汉语,从父母做起
华人的家庭就没必要讲英语了,偶尔夹两句没什么所谓,影响孩子最深的莫过于自己的父母,父母都不讲汉语叫孩子怎么讲。
4、多跟中港台等地展开文化节目
比如什么大型歌唱会啊、选美啊、华语歌曲颁奖、邀请中国太空人以及返回舱访问新国啊之类的,记得一定要多举行。
新加坡年青人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已经进入了肌肤乃至骨髓,优越感表现出色,自然的产生了严重的歧视观,歧视之风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界,但经过受害人的各种批评后,现在有了长足的进步,希望好的能够继续发扬,缺点积极改造,我们期待新加坡能够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一颗真正的璀璨明珠!中国人也因该加强对自身素质的修养,在这么美丽、干净的地方,你的举止怎能这么粗野,怎能忍心扔下果皮纸屑,怎能大声喧哇,怎能不遵守秩序,你喉咙痒就不懂的带包纸巾出街,你没地方扔垃圾就不懂的放在口袋里捏在手心里,你坐公交车或买东西时就不懂的排队,你丫的...你赶着去投胎吗!你们以为自己的行为只是个人行为吗?你们拿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出去你们就是中国,现在批评中国人素质差的声音充满全球有人类的地方,从欧罗巴横跨拉丁美,从北冰洋纵贯南极岛,你们在外面丢人现眼,做出如此多的恶劣行径难道就不感到一丝丝的惭愧,难道从来就不会忍受良心的拷问和谴责,你们让中国雪上加霜再加冰再加盐,即使在被别人看到恶劣行径的情况下就不懂的说一句sa yo la la嘛 。
㈩ 新加坡是怎么形成的
新加坡早期的历史记载并不多,使用的名字也各不相同。公元3世纪,中国将新加坡叫作“蒲罗中”,即“半岛末端的岛屿”。史料记载,1320年,元朝派人到一个叫“龙牙门”的地方寻找大象。“龙牙门”或许就是今天的岌巴港(Keppel Habour)。1330年,一个名叫汪大渊的中国人首次来到此地,将其命名为Pancur(泉水),当时已经有华人居住。最早把新加坡叫做“淡马锡”(海城)的,是1365年的《爪哇史颂》。类似的名字还出现在同一时期的一份越南文献上。一直到14世纪末,梵文名字Singapura(意为“狮城”)才首次出现。
当时,暹罗(即今天的泰国)以及位于爪哇岛的马加帕希帝国(Majapahit Empire)争夺着新加坡的控制权。根据马来文献的记载(Sejarah Melayu),新加坡在一次与马加帕希帝国的战争中失败。但是一名巨港(Palembang)的王子,Iskandar Shah,之后杀死了当地的领袖,并自己宣布成为新加坡的新统治者。此后不久,他就被赶走,目前并不清楚到底赶走他的是暹罗人还是爪哇人。之后他逃亡北方马来半岛的麻坡(Muar),并在那里建立了马六甲苏丹国,而新加坡则是苏丹国中重要的一部分。
现代新加坡的建立
18世纪中叶,英国正在扩张其在印度的版图以及与中国的贸易。他们急需找到一个能够让其船只停泊、维修的港口,以在与荷兰人的贸易竞争中取得优势。因此,他们在槟城(1786年)和新加坡(1819年)建立了贸易港,并从荷兰人那里抢得了马六甲(1795年)。
1818年末,印度总督哈斯丁勋爵(Lord Hastings),决定授权明古连(Bencoolen)总督斯坦福·莱佛士爵士(Sir Thomas Stanford Raffles)在马来半岛的南端建立一个新的贸易港。1819年1月29日,莱福士在考察了附近岛屿后登陆新加坡。第二天,他就与Temenggong Ab'r Rahman签订了初步的协定,在当地建立一个贸易港。虽然Temenggong是实际的统治者,新加坡是柔佛-廖内-龙牙(Johor-Riau-Lingga Sultanate)马来苏丹国的一部分。柔佛苏丹Abl Rahman在前一年已经和荷兰人签订了条约,他的王国其实已经处于荷兰的统治之下。显然莱福士面临的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莱福士的塑像今天竖立在他当年登陆的地方但是,莱福士知道柔佛内部对这位新苏丹的合法性有很大的分歧。Abl Rahman苏丹是前一位苏丹的小儿子。莱福士成功地将被流放的长子Tengku Hussein偷渡回新加坡。1819年2月6日,莱福士宣布Tengku Hussein成为受大英帝国所承认的柔佛苏丹。一份新的正式条约签署,授权英国在新加坡合法地设立工厂。该举动遭到荷兰的马六甲以及爪哇总督的强烈抗议。
英国政府在1819年8月之前并不知道莱福士与荷兰人的冲突。而当他们知晓时,新加坡已经成为英国重要的一块殖民地。更何况,英国曾经在拿破仑战争中对荷兰有恩惠。到1820年时,新加坡开始为英帝国产生利润,三年后,新加坡的贸易额已经超过槟城。1824年,新加坡的殖民地地位进一步地得到确立,2个新的条约正式签署。
第一个是1824年3月的《英荷条约》(Anglo-Dutch Treaty)。根据此条约,荷兰撤销所有对英国占领马来亚、新加坡的反对意见,并将他们在马来半岛和印度的所有基地让给英国人。作为回报,英国同意将其在苏门答腊的基地让给荷兰。在马六甲海峡中划出一条分界线,两国各自取其南北两端。该条约也有效地削减了柔佛苏丹国的影响力,它的国土被分成三份:位于马来半岛的柔佛以及新加坡(已经正式属于英国),和廖内群岛(由荷兰控制,今天是印度尼西亚的一部分)。
新加坡共和国建立后,华人经济随着新加坡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华人资本按照新加坡政府经济战略的调整,由传统行业迅速转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新兴科技工业。1968年,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被确立后,华人金融服务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旅游业是新加坡多元化经济的又一重要支柱也是华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吃、住、行、游、购、娱各业,绝大部分都由华人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