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哪些津贴
‘壹’ 新加坡移民福利制度
新加坡之所以成为一个主流的移民国家,除了新加坡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以及发达的经济之外,更表现在新加坡是一个社会福利制度完善的国家。在成功移民新加坡之后,新移民可以享受新加坡的多种福利政策。下面请看出国移民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信息。
公积金
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始于1955年,是新加坡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经过多年发展,这一制度已经成为集养老、保健、住房、家庭保障等多种功能为一身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体系。目前的缴交额为工资的30%至36%,其中20%为雇员缴纳,雇主缴交10%到16%。在新加坡经济较好的时候,公积金的缴存率曾高达40%到50%。此制度面向所有受雇的公民和永久居民,因此新加坡移民福利也包含此项。
中央公积金是一个全面的社会保障与储蓄计划,可协助会员应付他们在退休生活、医药保健、购置住房、家庭保障和资产增值等方面的需求。当你退休而停止工作后,公积金可协助你经济独立。如果你拿工资,那么你的雇主和你每月须缴交一笔公积金,当你55岁时,只需保留最低存款,支付住院费、购买住房、购买保险和投资。当你55岁时,在退休户头里保留8万元的最低存款后,就可以领取其余的存款。
医疗保险
新加坡全国卫生总费用中,个人自付的比例占60%以上。新加坡政府主张“保健储蓄”。“保健储蓄”就是为住院,为未来,为老年,为疾病风险积累资金。储蓄账户只限支付住院费用和少数昂贵的门诊费用,可一家三代(父母,子女,夫妻)共同使用,住院费用由国家补宴消贴、个人医疗账户和个人三者承担,而不是全额由个人账户支付。
养老金制度
在新加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养老金账户,每个人缴至55周岁,如果达到政府规定的最低限额,就可以不缴了。政府2005年7月1日规定最低限额为9万新币喊局,2013年将升至12万新币。新加坡永久居民和公民自62周岁起就可每月获得政府养老金。如果死亡,公积金账户中的余额将转给其受益人。
有薪假期
在新加坡,雇员服务的第一年,享有最少7天,最多21天的年假,多数雇员享晌渗知有2至3星期年假,以及有薪病假。新加坡每年有11天法定假日。如果法定假日刚好遇上雇员休假日(例如星期天),则紧接的下一个工作日自动成为有薪假期,不过,一些公司或行业则有不同安排。雇佣法令规定的其他有薪假期,包括:病假:服务满6个月的雇员,可享有每年14天的病假。申请病假须出示由公司医生或政府医生发出的病假单。特别事假:不少雇主允许雇员在直系亲属去世时,有3天特别事假。婚假:多数新加坡公司设有婚假,一般是3天。产期:受聘至少180天的女性雇员,生产后享有8个星期产假。有些公司也让刚当上父亲的男性雇员享有3天的“父假”,这也是新加坡移民福利中比较特殊的一项。
工作时间
多数公司实行5天半工作制,星期六工作半天,星期日休息。不过近年来,5天工作制也越来越普遍。一般来说,每日工作8小时,中间有1小时午餐时间。每周工作时间以44小时为限。
家庭团聚签证
很多留学生在新加坡大学毕业后,可以申请到新加坡永久居民。他们的父母、结婚后的岳父母一般正常情况下都可以申请来新加坡长期居留。这个签证的有效期,跟随孩子的永久居民证的有效期,一般为5年或者10年,可以多次往返。持有这个签证,父母可以在新加坡与孩子联名开公司、做生意等。这也是新加坡移民福利中最吸人移民的一点。
其他福利
新加坡公司为雇员提供的福利很周全,很多公司都提供包括门诊及专科医生治疗等主要福利,约半数公司也为雇员的直属亲人提供医药福利。雇主一般会为雇员提供人寿、个人以外及住院保险。其他主要奖赏,包括工作相关训练及享用休闲设施。外籍职员津贴配套下受雇的员工,或许能领取额外福利,如交通/汽车及娱乐津贴。为带来员工提供的其他工作以外的福利,包括住房津贴、育儿津贴及支付孩子的学费。
‘贰’ 新加坡留学大学奖学金项目有哪些
新加坡教育同时吸收东西方文化的精华,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潜能。新加坡教育是公认的亚洲素质教育。再加上安全良好的环境和多元文化的优势陆派老,很多家庭从小就选择送孩子去新加坡学习。下面我带大家看看新加坡留学大学奖学金项目有哪些。
一、新加坡留学大学奖学金项目
新加坡国立大学
·研究奖学金
申请资格:
1.已获得本科学位,至少获得二等荣誉或同等学历;
2.已被新加坡国立大学录取/或已被录取为全日制研究生研究课程;和
3.必须有资格获得教育部补贴。
奖金额度:
每月津贴:新加坡公民2800新币,新加坡永久居民2000新币,国际学生1900新币
·学费津贴
申请资格:
1.已获得本科学位,至少获得二等荣誉(上级)/荣誉(优异)或同等学历;
2.已通过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被录取/或已经录取为全日制高等教育学位;以及,
3.必须有资格获得教育部补贴。
奖金内容:大学期间的学费(硕士候选人最长获奖期限为2年)
·学院奖学金
可申请学院:
工学院、理学院、计算机学院、杨卢林医学院、杜克医学院
南洋理工大学
·研究生奖学金
申请资格:
1.候选人没有国籍限制,但优先考虑新加坡公民和新加坡永久居民;
2.必须拥有学士学位的荣誉(荣誉)或同等学历;
3.尚未完成本科学位课程,则需要提供您所在大学的文件。
奖金包含:
1.每月津贴:新加坡公民3600新币,新加坡永久居民3400新币,国际学生3100新币
2.会议津贴:每个财政年度4000新币(前一年4月至本年3月)
3.书籍津贴:每年500美元
4.信息技术津贴:一次性1500美元
5.论文津贴:一次性600美元(最后一年的奖学金续签期间支付)
另外,国际学生必须履行教学/实验室监督职责,以满足研究生助学金计划(GAP)的要求;该奖项还包括年度学费,获资助的校园住宿将获优先考虑。
·研究奖学金
申请资格:
1.本地或国际学生,攻读全日制研究生研究课程,则有资格获得此奖学金;
2.必须拥有最低限度的荣誉(荣誉)或同等学历。
奖金额度:
新加坡公民2800新币,新加坡永久居民2000新币,国际学生早升1900新币
另外,国际学生必须履行教学/实验室监督职责,以满足研究生助学金计划(GAP)的要求,新加坡公民和新加坡永久居民可由学校自行决定执行GAP。
·新加坡国际研究生羡链奖
申请资格:
1.开放给所有对研究有热情、学术成绩优秀的国际毕业生申请;
2.良好的英语书写和口语能力
3.学术推荐人的良好报告
另外,上述资格标准并不详尽,会根据现行的奖学金政策加入额外的选择标准。
奖金包含:
1.学费
2.每月津贴2000新币,通过资格考试后将增加至2500新币
3.一次性机票补助高达1500新币
4.一次性安家津贴1000新币
另外,奖学金适用于生物医学科学、物理科学和工程。
·普拉达普·科奖学金
申请资格:
1.国家教育学院的硕士课程(通过研究);
2.研究领域对新加坡的教育学或教育政策有直接影响;
3.应优先考虑新加坡人或新加坡永久居民。
另外,奖学金应授予候选人最长为两年的学习,候选人在获得奖学金时,必须全日制学习。
奖金额度:
新加坡公民2500新币,新加坡永久居民1500新币,国际学生1500新币。
另外,奖学金还将涵盖最多两年学习的研究费和计算机费,在新加坡不附带任何服务保证金。
·LBKM奖学金
申请资格:
良好的荣誉学位;全日制学习;社区服务记录。
奖金额度:
15000新币的奖学金,根据学习课程、研究课题和研究主管进行选择。
另外,申请人将被选中参加董事会面试,除奖学金外,LBKM还提供研究经费和助学金。
·亚太经合组织奖学金
申请资格:
1.向除新加坡以外的APEC成员经济体的国民开放,以在南洋理工大学攻读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
2.良好的学士学位,至少两年的全职管理或专业经验,精通英语;
3.研究生管理入学考试[GMAT]中可接受的分数;
4.在规定的奖励期限内,不能从事有偿工作或同时持有任何其他奖助学金或津贴。
奖金包含:
1.全额学费
2.每月津贴1350新币
3.图书津贴500新币
4.学费、健康保险、考试费和其他经批准的费用津贴
5.在奖学金的可行期限内进行一次海外商业考察团(仅限MBA候选人)的费用
6.从本国到新加坡的行程费,以及在奖学金的可行期限内成功完成硕士学位从新加坡到本国的行程费
另外,每个奖学金仅支持3个学期(≈12个月)
·理学硕士财务补助金
NTC-MScTIP创业研究奖:全日制毕业生课程:30000新币
NTC-MSCTIP优异奖:5000新币
新加坡管理大学
按照所公布的情况,新管理大学基本没有master可以申请的奖学金。
·助学金
申请资格:
1.目前面临突发性经济状况(例如,将要接受治疗/手术的家庭成员的严重疾病,养家糊口者丧失能力,减员养家等);
2.申请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不得超过1,500新元。
助学金额度:
2000新币(取决于财务困难程度)
另外,该补助金不承担还款义务,但当财务状况改善时,接受者需要“提前偿还”,可以通过向SMU弹性基金捐款来实现。
最后,以上三所学校奖助学金项目,均需在学校填表申请,并且即使具有资格也不一定能竞争到,评选原则是优中选优。
二、为什么选择新加坡留学?
1、社会治安良好
安全是留学生和家长关注的首要问题。新加坡国民素质高,并且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条,为学生提供了维权的凭证和途径,是全球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社会安全指数在全球一直排在前列。让广大留学生在读书期间没有后顾之忧。
2、教育质量高
新加坡的教育质量居于亚洲前列。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在财政预算中,教育经费支出居于第二位,仅次于国防开支。教育文凭含金量高,获得国际认可,可申请到英美澳加等国升学和就业。新加坡小学就要进行小学升初中的毕业考试,而中学阶段更是有O水准和A水准的综合测试。国立大学,尤其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一直都是亚洲最顶尖的大学之流。
3、黄金跳板
去新加坡读书的学生,大部分不是将这里作为最后的目的地,据统计,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中国学生会以新加坡留学作为跳板,以便将来有机会能到第三国深造或发展,所以新加坡又被称为黄金跳板!
4、费用低
留学费用一直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新加坡公立中学每年学费加生活费一般在10-16万人民币之间,高等教育阶段每年的学费加生活费用一般15-23万人民币之间。相对其提供的高质量教育,成本算是比较低的,性价比高。另外,新加坡银行也为获得入学的海外留学生提供高额的学费免息贷款,贷款额度是新加坡本地学生学费的90%。而且各界也为在读学生提供丰富的奖学金。
5、距离近,无时差
新加坡和中国的距离近,一般是4个小时左右的航程,睡一觉就到了,周末就可以来回。而且和中国大陆没有时差,便于学生尽快适应留学生活以及父母探访。
6、就业环境好
目前新加坡正朝向知识型经济转型。在医疗保健业、教育业、旅游业、新兴技术产业、创造性产业、生物医药科技产业等领域发展,为新加坡留学的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就会。
‘叁’ 移民新加坡享受哪些福利
1、养老金保障
新加坡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公积金计划。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CentralProvidentFund,CPF)最开始是由英国殖民政府创立的,虽然英国本身有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因为新加坡非常特殊,所以在殖民地采取了一种不同的替代政策,即雇主和雇员都需要交费。
随着保障功能的扩展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公积金的缴费率也不断提高。1955年,缴费率只有雇员工资的10%,其中雇员和雇主各出5%;后来曾经一度高达40%,雇员和雇主各出20%,现在的缴费率又降到了33%,雇主出13%,雇员出20%,每月的最高缴费基数有封顶线。由于这个制度是完全积累制的,所以雇主和雇员的缴费必须按月上交。雇员的缴费要由雇主从其每月的工资当中预扣,而雇主如果没有按时缴费的话,则必须向中央公积金局提出正当的理由。
虽然CPF最初只是一个养老计划,后来它的作用也延伸到允许提取存款用于其他目的。其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还是购买房子(拥有一个家)。后来,公积金存款也被允许用于高等教育,医疗以及健康保险。现在还能在股票投资市场上进行投资。此外,购买房屋也被很多新加坡人看作是老年时期的一种有效的收入保护手段。因此,在新加坡的社会政策当中,住房和社会保障就不可避免的被连在了一起。其他国家类似的积累基金一般只用于提供退休收入,新加坡的CPF推动了一个庞大的住房计划,从而推动了新加坡物质和社会上的变革。
退休养老是中央公积金制度设立的最先动因,也是这一制度最基本的功能。早在1955年7月,中央公积金局便推出了养老储蓄计划。新加坡的养老保险采取全部缴纳的制度,即雇主和雇员分别按一定比例为雇员存储退休金。当公积金会员年龄达到55岁并且退休账户达到最低存款额这两个要求后,可一次性提取公积金。若最低存款未达到规定数额,可选择推迟退休以继续增加公积金账户积累,或用现金填补差额,或由其配偶、子女从各自的公积金账户中转拨填补。政府鼓励已达退休年龄但身体健康的会员继续工作,以使他们积蓄更多的公积金存款。
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看到公积金账户是一个综合账户,覆盖居民很多方面,政府其实是在帮助居民进行一种类似于金融理财的工作。随着中央公积金使用范围的逐步放宽,为避免公积金过多用于住房、医疗、教育等其他项目支付而影响养老金的积累,确保会员有足够的存款保障晚年生活,1987年中央公积金局推出"最低存款计划"。规定公积金会员在年满55岁提取公积金存款时,必须在其退休账户中保留一笔存款作为最低存款。此外,新加坡政府还利用东方人孝文化的传统道德,在养老保险上注重家庭养老保险。1987年中央公积金局同时推出了"最低存款填补计划",规定公积金会员可在父母年龄超过55岁而公积金存款少于最低存款额的情况下自愿填补父母的退休户头,填补金额是最低存款额和他的父母年龄达55岁时退休账户结存额之差。从1995年7月起,会员也可以为配偶填补以保障其晚年生活。
2、医疗保障政策
在新加坡的医疗保障制度是世界上非常有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公积金局制定了多项医疗保健计划,主要包括"保健储蓄计划"(Medisave)、"健保双全计划"(Medisheild)和"保健基金计划"(Medifund),简称为"3M"计划。
(1)"保健储蓄计划"。1984年4月,公积金局推出"保健储蓄计划"。在该计划下,公积金会员每月须把部分公积金存进保健储蓄账户。缴费比例因投保年龄不同而不同,年龄越大,相应缴费比例越高。公积金会员可以动用保健储蓄账户的存款,为本人或是任何一个直系亲属如配偶、子女、父母和祖父母支付在当地的医疗费用,主要支付公立医院和获准私人医院的住院费和某些门诊费。1992年7月,公积金局还推出自雇人士保健储蓄计划,以保障自雇人士在急需时有能力支付其医疗费用。
(2)"健保双全计划"。"保健储蓄计划"对发生一般医疗费用的居民来说已经能保障,但对因患重病和慢性病等花费多的国民来说,账户资金可能不够。为此从1990年7月开始,公积金局又实施了"健保双全计划"。这是一项大病医疗保险计划。它允许会员以公积金保健储蓄账户的存款投保,确保会员有能力支付重病治疗和长期住院而保健储蓄不足的费用。自1990年开始,所有75岁以下的保健储蓄储户除非选择不参加这项医疗保险,否则都被自动纳入该保险计划内。
1994年7月,公积金局又推出了"增值健保双全"计划。与"健保双全计划"相比,"增值健保双全计划"须缴付的保费稍高,相应的支付待遇也较高。
(3)"保健基金计划"。尽管"保健储蓄计划"和"健保双全计划"覆盖了绝大多数新加坡人口,但仍有少部分贫困国民无力支付医疗费。为此1991年新加坡提出了由政府拨款建立专项基金的设想。1992年1月《医疗基金法案》获议会批准。1993年4月医疗保健基金正式设立以援助在"保健储蓄计划"和"健保双全计划"外仍无法支付医药费用的贫病者,实际上是对他们实施医疗救济。
上述三重医疗保障安全网确保了新加坡国民获得基本的医疗保障。
3、住房保障计划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国土面积狭小而人口密度很大。1959年自治时面临着严重的"屋荒",当时200万人口中有40%的人居住在贫民窟和窝棚内,恶劣的住房条件导致公共卫生状况恶化和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为解决居住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1960年新加坡政府宣布成立建屋发展局。1964年又推出"居者有其屋"的政府组屋计划。
首先,新加坡政府主导组屋的开发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土地和资金保障。新加坡是市场经济国家,但住房的建设与分配并不完全通过市场来实现,而是由政府主导。新加坡政府十分明确自身在解决住房问题上的责任,制定了符合其国情特点的住房政策和分阶段建房计划,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法律、金融和财政手段,大规模兴建公共住房。
土地是国家财富之源,也是组屋建设的基础和命脉所在。1966年新加坡政府颁布了《土地征用法令》,规定政府有权征用私人土地用于国家建设,可在任何地方征用土地建造公共组屋;政府有权调整被征用土地的价格。根据该项法令,新加坡政府协助建屋发展局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获得土地开发权。
在资金方面,新加坡政府以提供低息贷款的形式给予建屋发展局资金支持,支付大笔财政预算以维持组屋顺畅运作。此外,为保障普通老百姓能够买得起组屋,其售价是由政府根据中低收入阶层的承受能力来确定,而不是靠成本来定价的,因此远远低于市场价格,并造成建屋发展局的收支亏损。这部分损失政府核准后每年都从财政预算中给予补贴。据统计从政府开始拨款计算,累积的政府补助金总额已达159亿新元。政府财政支撑是新加坡组屋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2)实行"公共住屋计划"。为解决低收入者无力购房的难题,1968年9月中央公积金局推出了"公共住屋计划"。在这一计划下低收入会员可以动用其公积金普通账户的存款作为首期付款之用,不足之数由每月交纳的公积金分期支付。如果普通账户的存款不足支付,可向建屋发展局贷款,用将来的公积金来偿还。
(3)以家庭收入水平为依据,实行公有住宅的合理配售政策。自1968年新加坡大力推行政府组屋出售政策以来,购房者日益增多,如何搞好公房合理配售,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合法权益,为此,新加坡政府制定了缜密而严格的法律法规,对购房人条件、购买程序、住宅补贴等均作出严格规定,按照公平原则进行合理分配。政府制定了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购屋准入政策,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调整收入上限。比如在20世纪70年代,规定只有月收入在1500新元以下者才可申请购买组屋;80年代提高到2500新元,随后到3500新元,目前放宽至8000新元,以接纳更多人购买。这样基本保证了80%以上中等收入的家庭能够购买到廉价的组屋。
出台法律严格限制炒卖组屋,确保组屋政策顺利实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限制炒卖组屋的行为。建屋发展局的政策定位是"以自住为主",限制居民购买组屋的次数。规定新的组屋在购买五年之内不得转售,也不能用于商业性经营。如果确实需要在五年内出售,必须到政府机构登记,不得自行在市场上出售。一个家庭同时只能拥有一套组屋,如果要再购买新组屋,旧组屋必须退出来,以防投机多占,更不允许以投资为目的买房等等。由于严格执行了上述一系列措施,新加坡政府有效地抑制了"炒房"行为,确保了组屋建设健康、有序地进行。
据建屋发展局的最新统计自1960年以来,建屋发展局共兴建组屋990320套,目前约有82%的新加坡人口居住在政府组屋中,组屋政策真正成为"普惠性的政策"。
4、教育福利
1989年6月,中央公积金局推出教育计划。会员可动用其公积金户头里的存款,为自己或子女支付全日制大学学位或专业文凭课程的学费。可动用的款项是扣除最低存款额之后总公积金存款的80%。学习毕业后一年需还本付息,分期付款的最长年限为十年。这项计划使公积金功能扩大到教育保障,有利于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新加坡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们总结新加坡法定福利,可以概括出以下几点:
首先,新加坡的制度很适合也只能适合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政府所谓的保障更多的是帮助公民进行金融理财,所以弹性特别大,细节特别多,差异性和个性化也很强。
其次,新加坡的意识形态还是偏向于自由主义,国民社会保障水平取决于个人的工作收入而非社会的再分配,也就是在以政府责任为主的传统社会保障中强调更多的个人责任,新加坡政府主张"人民的事由人民自己掏钱",从保障资金的来源上强调个人对自己的福利保障承担足够的责任。这一点与西方国家盛行的福利型社会保障,即政府每年要提供大量补贴和拨款相比截然不同。
另外,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按照"效率优先,机会平等"的价值理念而设计的,在以关注公平为主的传统社会保障模式中加入更多的效率机制。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协调社会发展的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李光耀强调指出:"如果从工作和进步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利益,没有公平地让全体人民分享,我们就不会得到他们全心全意的合作和参与。""不能听任自由竞争造成社会不公引致局势紧张",但同时又谨记效率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重新分配不能过头,以致造成浪费和滥用,卓越者不再奋发图强"。正是抱着这一理念,新加坡政府虽然主张通过国家的力量给予低收入阶层一些照顾,扶弱济困,以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但却反对实行欧洲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以避免"泛福利"现象的发生。
这一价值理念在新加坡的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制度中得到了鲜明的印证和体现。医疗保障制度通过实施"3M"计划,不论公务员或私人企业雇员,不论富有者还是贫困者都有能力负担自己和家庭的医疗保健费用,从而得到最基本的医疗保障,保证了社会公平。同时划入个人医疗保健储蓄账户的资金以会员的工资为基数,这使得医疗保健储蓄与个人工作收入紧密相联,会员越是努力工作,医疗保健储蓄存款就越多,他所享受的医疗服务就更好,这又体现了效率原则。而住房保障制度在对社会较脆弱阶层给予补贴、满足了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居住需求、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同时,也不是人人享受同样的福利、买到同样的房子,而是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购买大小、档次、舒适程度不同因而造价也不同的住房。
最后我们要说,新加坡的制度特别强调家庭本位--强调家庭互助共济,具有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由于历史原因,新加坡深受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儒家文化中的"孝悌"观念在这里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因此新加坡十分注重发挥家的社会功能,强调以家庭为中心维护社会稳定,要求国民充分履行对家庭和社会应尽的义务,鼓励家庭成员互助共济。这一理念充分反映在中央公积金制度中。多数公积金计划都涉及到一家三代人,鼓励全家人守望相助、互相支持。其中,"保健储蓄计划"是指会员储蓄以保障个人、配偶、子女以及父母的医疗费用。会员不但可以保障自己,,而且惠及配偶、父母和子女,尽到孝道与责任。"最低存款填补计划"和"家庭保障计划"、"家属保障计划"的推行强化了家庭保障功能,使家庭成员之间的社会障利益相联,增强了子女对父母、国民对家庭及社会的责任意识,从而密切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家庭凝聚力,提高了社会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