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港应如何面临挑战
❶ 新加坡如何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发展经济,其产业结构与所处地理环境有何关系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新加坡地狭人稠,资源贫乏,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展经济,成为东南亚的经济中心,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 新加坡港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和水文条件十分理想,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1亿吨以上,居世界前列.新加坡以此为基础,从邻国大量进口各类初级产品,汇总、分级、包装后再行出口,形成了以转口贸易和航运业为主体的独特经济类型.
2、新加坡四面环海,以炼油和造船为核心的工业部门具有世界意义.
3、外国资本大量投入,推功了新加坡经济的腾飞.
4、利用其适中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美化城市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简化出入境手续,开展各种旅游“外交”活功,从而吸引大量外国游客旅游及大批国际会议在新加坡召开.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新加坡外汇的重要来源之一.
启示:借鉴新加坡,利用本国特殊的地理条件,扬长避短,引进和运用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使生产力水平.
❷ 当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水条约期满后,新加坡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新加坡目前有4大水源 - 雨水(蓄水池),新生水,海水淡化厂,马来西亚的水。
新加坡在积极建设海水淡化厂以及新生水厂。同时把全新加坡的河流都建设堤坝改为蓄水池。
因此当新加坡公开宣布要在水条约期满后不再续约,马来西亚也只能尽快的与新加坡解决火车站的问题了。
❸ 新加坡的旅游业在未来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至少要两个。
烟霾。印尼种植业有烧芭养肥,遇上风向不好新加坡就会笼罩在一片浓浓白色烟雾之中,空气中有东西烧焦的味道。对旅游业非常致命。
外劳。新加坡零售业,服务业,清洁,制造行业需要大量外劳。现在政府为拉选票正在收紧外劳政策,鼓励用本地人意味着企业成本增加(高工资)。可以影响到城市的卫生,物价高低。
周边东南亚国家的快速崛起,加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以及较低的物价,使得新加坡在东南亚各大城市中的特点不再那么突出。
❹ 目前新加坡面临什么社会问题
新加坡面临着独立以来最大的经济衰退,面对世界性民主浪潮的冲击,人民行动党也不得不改变一些统治策略,但如何在保持威权体制的框架内适度增加个人自由民主权利,成为考量人民行动党执政能力和执政策略的一个重要指标。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人民行动党从第二代政治领导向第三代政治领导过渡的时期。标榜人才立国的人民行动党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人才的缺乏:高科技人才缺乏、一般劳工缺乏和政治人才缺乏。如何在吸引人才和社会稳定之间保持平衡,也是过渡期人民行动党面临的一个考验。
❺ 新加坡港的发展策略
新加坡作为国际航运中心,要集合政府职能部门、航运公司、物流企业、金融和法律服务机构等一起高效运作,实现前面所述诸多复杂的功能。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它的完成主要得益于高科技的应用。构筑新加坡国际航运中心信息平台的主要是TRADENET和PORTNET两个电子信息系统。早在1990年,新加坡就投资建立了全国EDI贸易服务网-TRADENET。该网络通过横向联合,把新加坡所有国际贸易主管机构连接到一个整体系统网络中,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通过垂直联合,已与5000多家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联网,确保信息流的畅通。PORTNET系统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电子商务系统,该系统连接整个航运界,包括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代理、海关、港务集网、港口用户等,并逐步向世界其他港口延伸。PORTNET系统有7 000多家用户,平均每年处理超过7 000万宗交易。可以说,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全社会共享的电子信息平台,才使得新加坡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新加坡充分发挥港口的综合区位优势, 利用海港的天然水深、便利的交通体系和宽阔的土地资源的优势, 同时利用其作为物资集散中心各项生产要素非常集中的优越条件发展临港工业。新加坡港已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该港不仅是世界上电脑磁盘和集成电路的主要生产地, 而且炼油业也很发达, 是仅次于休斯敦、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为满足第三代物流发展和顾客的需要,新加坡港已在裕廊码头建立了物流中心, 培育港口物流链, 港口与加工业联合发展。港口园区建设与吸引外资相结合, 将一些临港土地和泊位提供给跨国公司作为专用中转基地使用, 鼓励大跨国企业在港区建设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这样, 港口物流为临港工业提供专业、高效的物流服务, 提升加工工业水平,进而又促进港口经营效益的提高。 新加坡虽是弹丸小国,港口实力却不容小视。新加坡港是世界第二大货运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1700万标准箱。新加坡港务集团称新港吞吐量创下17个月来新高,营业额增加11.7%。然而就在当天晚上却传出消息,全球第二大海运公司———台湾长荣集团已经同马来西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长荣将从2008年第三季度起将其货物中转码头由新加坡转到马来西亚柔佛州的丹绒港。
位于马来西亚南部的丹绒港建于1999年,与新加坡港的距离只有40分钟车程。与新加坡港相比,丹绒港不过是个无名小卒,不论硬件还是软件都与新加坡港相去甚远。年初就传出丹绒港要与新加坡港争夺长荣集团的消息,新加坡港务集团为挽留这个大客户,提出了很多优惠条件。长荣集团老板张荣发公开声明,如果在收费上有所调整,他仍然愿意留在新加坡,毕竟长荣集团在新加坡已经20年了。新加坡在这场争夺战中已是胜券在握。而长荣却突然改换门庭,与丹绒港签署合作协议。
原来在这次新马港口之争的最后阶段,马来西亚拿出一份让长荣无法回绝的厚礼。首先,马方同意给予长荣最优惠的服务价格,收费还不到新加坡港务集团的一半,仅此一项长荣每年可节省成本600多万美元。另外,马来西亚还转让给长荣10%至20%的码头股份,并给予长荣集团下属的航空公司和酒店在马来西亚的种种优惠。正是这些超出海港业务以外的优惠条件,促使张荣发最终决定舍弃新加坡。 长荣的撤出已经是新加坡港务集团损失的第二个大客户了。2001年,全球最大的海运公司———丹麦马士基海事公司在结束了与新加坡港务集团的合约后,将东南亚的转运中心转移至丹绒港,马士基每年180万个标准集装箱的货物改由丹绒港转运,新加坡港骤然失去11%的货运量。
世界航运市场不景气,船务公司靠的是薄利多销,不得不拼命削减成本。而新加坡港虽然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管理最好的码头,服务收费却居高不下。在经济不好的年头,这对船务公司来说可是一笔沉重负担。而丹绒港恰恰是在价格上做文章,为挖走马士基,丹绒港提出的码头收费只有新加坡港的一半,另外还将丹绒港30%股份转让给马士基,允许其参与码头的经营管理,这对马士基来说正中下怀。马士基海事公司本身是世界排名第三的港口管理公司,该公司一直要求新加坡港务集团批准它在新加坡经营其自身的终站码头以节省费用,但屡屡遭拒。迁至丹绒港后,马士基既是最大的客户,又是股东,在货物中转方面拥有很大自主权。因此,马士基的30多条航线决定全部停靠丹绒港。
长荣又步其后尘,新加坡港两年间失掉了两个最大的客户,损失了约1/6的集装箱货运量,这将严重威胁到新加坡港作为该地区内首要中转码头的地位。而且由于新马两地差价太大,其他船运公司纷纷向新加坡港务集团提出降低收费的要求,极有可能导致骨牌效应发生。
❻ 二战后新加坡发展经济面临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
而且二战后国际局势平稳,经济亟待恢复和发展,新加坡在此期间得到了美国的经济支持得以大力发展,最后新加坡的领导者实行符合国情的对外开放政策、吸引一大批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新加坡的经济繁荣。
不利条件:国土面积狭小,只有581平方公里,且缺乏淡水资源、耕地资源,粮食和淡水都不能自给,只能靠邻国供应。
(6)新加坡港应如何面临挑战扩展阅读:
新加坡属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高度依赖美国、日本、欧洲和周边市场,外贸总额是GDP的四倍。经济长期高速增长,1960~1984年间GDP年均增长9%。1997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但并不严重。
2001年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经济出现2%的负增长,陷入独立之后最严重衰退。为刺激经济发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努力向知识经济转型,并成立经济重组委员会,全面检讨经济发展政策,积极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商签自由贸易协定。
❼ 新加坡如何应对通货膨胀的
新加坡政府通过采取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和提高生产率等措施,成功地控制了物价上涨。这些措施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参考。不过,其他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物价调控政策,以实现物价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其经济体系具有高度开放性、创新性和市场导向性。然而,像许多其他国家一样,新加坡也面临着物价上涨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1.通过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率
新加坡采用了货币政策作为控制通货膨谨埋陆胀率的主要工具。新加坡货币管理局(MAS)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MAS可以通过紧缩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
这一政策的效果可以在新加液晌坡的通货膨胀率中得到体现。例如,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新加坡的通货膨胀率出现了暂时性上涨,但是MAS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成功地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2%以下。
2.调控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市场是新加坡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控制房价,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外国人购房、限制房屋出租和实施房屋补贴计划等。这些祥顷政策有助于遏制房价上涨的趋势,从而减少了居民的生活成本。
3.提高生产率
提高生产率可以降低物价水平。为了提高生产率,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技术水平、支持研究和开发等。通过这些措施,新加坡的生产率得到了显着提高,从而降低了物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