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小贩指什么

新加坡小贩指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8-17 23:47:53

⑴ 谁设计了新加坡小贩中心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小贩中心(又称熟食中心,英文:hawker centre)是由政府兴建的室外开放式饮食集中地,售卖食品物美价廉、种类繁多,以东南亚熟食以及饮品为主。一般小贩中心建于组屋(公营房屋)或交通交汇处附近,尤其受到中下层民众欢迎,性质和香港的大牌档、冬菇亭相近。
小贩中心运作模式于1950年代至1960年代开始兴起,当初是政府为对付街头无牌熟食小贩而兴建的。当时的小贩中心因为卫生情况恶劣而知名,但后来政府开始加强管制,熟食小贩需要符合一定卫生条件方能领牌营业。1990年代后期,新加坡政府开始改建小贩中心改善环境,并将英文名称由hawker centre改为food centre。
新加坡的小贩中心由环境及水源部(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and Water Resources)属下的国家环境局(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建屋发展局(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以及裕廊集团(JTC Corporation)共同管辖,但由国家环境局管理。
时至20世纪,新加坡的小贩中心逐渐被美食广场(food court)取代。美食广场多数设于购物商场内部,而且备有空调系统,较室外的小贩中心凉快舒适。

⑵ 新加坡的小贩和餐馆的区别

在新加坡,餐厅和小贩中心的三个不同之处如下:小贩文化就是以小贩中心发展起来的饮食文化。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称小贩中心为新加坡的“社区餐厅”,甚至称之为文化机构。而新加坡人则说“小贩中心是一个洋溢着生活气息,编织着邻里草根文化风貌的美食天堂。”新加坡小贩中心代表着兴旺的草根文化,象征着人人平等。大选期间议员们在小贩中心拉选票,开新闻发布会,或者随意找民众聊聊天。小贩中心早已成为新加坡人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加坡的小贩中心数量之多是外国人无法想象的,不管你住哪一区,出门走几步一定能看见小贩中心。有统计显示,新加坡有超过110个小贩中心,每天有6000个小贩档口在为大家提供物美价廉的餐食。据了解,新加坡政府重新启动了兴建小贩中心的计划,到2027年新加坡会有127座小贩中心。对于一个国土面积只有700平方公里左右的国家来说,这个数量已经相当惊人。餐厅不是走量大,就是走价高。曼哈顿中城到处都是很棒的小饭馆,但最好的一餐都得要花上300至400美元,这还不包括葡萄酒。这些餐厅开在百万和亿万富翁家附近,邻近观光客、戏院和购物的核心区。另有些好餐厅则选择开在租金较低、位在有钱人度假景点的附近。虽然大部分的高级餐厅都开在高店租区,但是在高店租区域的多数餐厅却远非高级。曼哈顿等大城市到处都有星期五餐厅(TGI Fridays)、Sbarros 和硬石餐厅(Hard Rock Cafe),提供平淡无奇的食物,以及不怎么好喝的啤酒。它们通常迎合最大众的客群,以大量销售来营生。租金较低意味有更多人可以尝试经营餐厅,有更多人可以尝试贩卖家庭料理。在中级或中高阶购物中心,很少有移民家庭负担得起这里的店租或买得起店面来开餐厅。最会做菜的人不见得是最有钱的人。

⑶ 新加坡“小贩中心”,是怎么成为一“景”的

对很多人来说,出国旅游,大抵有两个心愿:一是能尝到当地独具特色的美食,二是花费能够尽可能做到物有所值。新加坡的“小贩中心”,不但让这两个愿望尽数实现,其中透露出来的城市管理经验也可供我们参考。
如今的小贩中心已成为新加坡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景”,体现着一种城市的秩序,甚至被列为“每一个人有生之年必须到访的一千个地方之一”。
也曾有随意摆摊之扰
早在建国初期,新加坡也面对着小商小贩随意摆摊所带来的困扰。李光耀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描述:“数以千计的人在人行道和大街上售卖食物,完全不理会交通、卫生和其他问题。结果是街道垃圾成堆,造成堵塞,腐烂的食物散发出恶臭异味,四处凌乱污秽不堪,市区的许多角落都变成了贫民窟。”
这其实是殖民地时期,因殖民当局对街头小贩长期采取“双不政策”,即不合法、不取缔,而造成的后果。这种近乎于放任自流的政策,也给新加坡带来另一个头痛的问题,就是私会党强收保护费。
他们通常划定地盘,强迫小贩缴纳保护费,否则就闹事、砸摊位,让你做不成生意。久而久之,这就成了黑社会团体的重要收入,也成为各帮派时常火拼、抢地盘的一个重要诱因。
可是刚刚独立的新加坡政府,并不认为上述问题可以单靠强化执法来根除。李光耀坦率表示,“(这要等到)我们能够提供许多工作机会时,法律才得以执行,街道才得以整顿”。
对街头小贩进行登记
1968年,新加坡政府开始行动——对街头小贩进行登记。为了让小贩“固定”下来,政府也开展小贩迁徙计划。通过建屋局和市区重建局等机构建设水电设施完善、通风又卫生的小贩中心,并以非常优惠的价钱分租摊位给街头小贩,吸引他们入驻。
政府提供的相关优惠配套一直持续到1990年。李光耀在回忆录中说,“我们发出熟食小贩执照,把小贩从人行道和马路上移到附近严格建造,备有输水管、阴沟和垃圾处置系统的熟食中心。到上世纪80年代,所有小贩都获得安排。他们当中有好些厨艺一流,游客闻风而至,几个还成了百万富翁,开奔驰轿车,雇佣侍应生。”
在所有小贩得到安置后,新加坡又开始实施摊位顶让制,允许那些第一代以政府津贴方式获得摊位的小贩转让承租权,新接手的承租者须以市场价付租金给政府。这样使小贩对自己的摊位有了更大的自主权,甚至能够在退出经营时获得一笔收入。而政府也会定期把空置的摊位开放给公众投标。对经营小贩生意有兴趣的国民,可以用市场价获得小贩中心的摊位。
不过,整齐划一的集中式管理,后来也导致一些传统街市的冷落。例如,曾被誉为新加坡唐人街的牛车水一带,在新加坡人眼里就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甚至让一两代国民感叹集体记忆与传统的消失。为此,新加坡政府后来采取应对措施,在牛车水等地设置有固定街头摊位的美食街,并允许基层组织和工商联合会等主办夜市或年货市场,设法让一些商贩在有序的管理下重返街头。
保证小贩持牌设摊
新加坡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所有的街头摊贩都必须持牌设摊的国家,除了对经营食品类的小贩集中引入小贩中心经营外,还颁发流动小贩牌照,分为工匠、报纸、冰冻甜点、流动车以及其他类别共五种。新加坡政府对流动摊贩实行有序、有限制的开放政策,限制流动摊贩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经营,并且要符合一定的卫生健康标准。把市区划分为“绝对禁止区域”、“相对禁止区域”和“疏导区域”几类,分别采取严管、控制和规范等管理策略,根据路段管理标准来控制流动摊贩。
新加坡有较完善的法规体系,仅城市管理方面的立法达400多种,使每项工作都有法可依。其中针对小贩中心监管的法律就有环境水源部制定的《公共环境卫生(食品卫生)条例》,由新加坡国家环境局负责执行,并且制定了《公共卫生条例》,创新了“犯规记分制”管理办法,为每个商贩都发放了《食品卫生手册》。
在接受管理、享有权利与义务的同时,很多流动商贩也很注重维护自我权益。
新加坡的小商贩通常都加入了相应的协会,受到行业协会保护。经营熟食店的张颖英就加入了市小食品销售者行业协会,每周向协会缴纳10新币(约为人民币46元)的会费,她认为这样做非常有必要。她说:“钱交得不多,而且心里很踏实,如果遇到什么麻烦,行会就会出面交涉,比她自己解决简单得多。”
在新加坡,工会和行会的势力很大,是保护劳动者的重要力量。通常,工会成员向工会或行业协会反映问题,这两个组织再将问题反映给政府部门。这样就形成了民间和官方之间畅通的交流方式。张颖英说,小贩中心已经成为了新加坡文化的一部分,每个小贩中心都有各类商贩的头儿,他们对同行业商贩进行管理,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或矛盾。他们将市场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向行会反映,并能得到解决和帮助。
小贩中心进入城市规划
小贩中心在城市中的选址也很有讲究,一般建于组屋(公营房屋)或交通交汇处附近,随着社区商业模式的发展,为居民提供生活配套服务的社区商业中心“邻里中心”逐渐兴起,政府也将小贩中心作为新镇邻里中心的组成部分,在市区则以中期用途或地块再开发设计要求之一的形式存在。就这样,小贩中心和邻里商业步行街、社区小广场一起构成了重要的社交空间。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经验历来被世界各国称道,其城市的概念性发展规划为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导,也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新加坡的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共分5级,除中央商务区外,根据与市中心的距离分别规划了区域中心、小型中心、边缘中心,及分布在各住宅区内的邻里中心。各级商业中心都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对网点的选址、布局规模具体到卖何类商品,均有细致规定。
新加坡将小贩中心作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还像医院、学校等一样纳入政府的规划,统一布局与选址,平均5.6平方公里就会设置一个小贩中心,服务半径在1.3公里左右。
新加坡推行的新模式邻里中心与组屋的比例、内部的必备功能、商店组合、商品档次都有周密规划。目前,基本上是为1000—1200套住户配套建设邻区商店,为6000—80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邻里中心。其主要商店组合为:普通日常商品商店、诊疗所、餐馆和小贩中心。典型的邻里中心包含:35家商店,2家饭店,1个超级市场,1个菜市场,1-2台自动提款机。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认为:“每个不同的城市应该有不同的特色,尊重不同城市身份的规划才是合理的规划。”新加坡也坚持做到了这点,始终立足国情,“以建设花园城市”为理念,着力打造“卓越的居住、工作与休闲城市”。
正如李光耀所描述的,小贩中心慢慢发展成为新加坡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加坡旅游局和电视等媒体把小贩中心推介给全世界,后来得到各地不少旅游作家的推崇。多次社会调查显示,经济实惠而又有多元多样选择的小贩食品,已形成了新加坡人独有的“出外用餐”文化。
千万不要认为小贩中心只是平民百姓吃饭的地方。在新加坡,上到国家总理、政要富豪,下至普通百姓,都有可能是小贩中心的常客。如今,小贩中心已成为新加坡人寻常的生活方式,让很多人的一日三餐不再依赖家里的厨房,做饭差不多也成了纯粹的居家生活乐趣。人们在小贩中心吃饭、喝茶、看报、闲聊,有的人就是叫杯咖啡,吹着风,看人来人往,看小鸟啄食;或是约上一两个朋友,叫杯咖啡,消磨午后时光。

⑷ 在新加坡卖国内的土特产生意怎么样

在新加坡卖国内的土特产生意挺好,挺赚钱的。
新加坡普通人家,平日不做饭,三餐基本在咖啡店、食阁等大众餐饮的地方解决,这种解决大众餐饮的地方,我们这里统称为小贩中心。
小贩中心常年整日开业,食客络绎不绝。所以买一些国内的小吃特产肯定很赚钱。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263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606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688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176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234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88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839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490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861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