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加坡建交多少周年
㈠ 中国和新加坡正式建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建交是两国人民多年来的共同愿望。中新两国政府和领导人为中新建交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近几年来,新加坡政府和前总理李光耀多次表示,在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恢复外交关系后,新加坡将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90年8月8日,中国和印尼恢复了外交关系。李鹏总理在访问印尼后随即对新加坡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同李光耀总理和新加坡其他领导人就两国建交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取得一致看法。双方同意尽快完成关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谈判。根据这一原则精神,两国政府代表团9月15日在北京就两国建交问题达成了协议。
新加坡自1971年在联合国大会投票赞成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来,一直坚持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立场。对此,中国政府表示赞赏。现在,新加坡共和国政府正式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立了外交关系,展望未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必将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
㈡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建交时间表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178个)(更新于2018年8月21日)
一、亚洲国家(46个)
阿富汗(Afghanistan):1955年1月20日—今
亚美尼亚(Armenia):1992年4月6日—今
阿塞拜疆(Azerjan):1992年4月2日—今
巴林(Bahrain):1989年4月18日—今
孟加拉国(Bangladesh)1975年10月4日—今
文莱(Brunei):1991年9月30日—今
柬埔寨(Cambodia):1958年7月19日—今
塞浦路斯(Cyprus):1971年12月14日—今
东帝汶(East Timor):2002年5月20日—今
格鲁吉亚(Georgia):1992年6月9日—今
印度(India):1950年4月1日—今
印度尼西亚(Indonesia):1950年4月13日—1967年10月30日;1990年8月8日—今
伊朗(Iran):1971年8月16日—今
伊拉克(Iraq):1958年8月25日—今
以色列(Israel):1992年1月24日—今
日本(Japan):1972年9月29日—今
约旦(Jordan):1977年4月7日—今
哈萨克斯坦(Kazakhstan):1992年1月3日—今
科威特(Kuwait):1971年3月22日—今
吉尔吉斯斯坦(Kyrgyzstan):1992年1月5日—今
老挝(Laos):1961年4月25日—今
黎巴嫩(Lebanon):1971年11月9日—今
马来西亚(Malaysia):1974年5月31日—今
马尔代夫(Maldives):1972年10月14日—今
蒙古(Mongolia):1949年10月16日—今
缅甸(Myanmar):1950年6月8日—今
尼泊尔(Nepal):1955年8月1日—今
朝鲜(North Korea):1949年10月6日—今
阿曼(Oman):1978年5月25日—今
巴基斯坦(Pakistan):1951年5月21日—今
巴勒斯坦(Palestine):1988年11月20日—今
菲律宾(Philippines):1975年6月9日—今
卡塔尔(Qatar):1988年7月9日—今
韩国(South Korea):1992年8月24日—今
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1990年7月21日—今
新加坡(Singapore):1990年10月3日—今
斯里兰卡(Sri Lanka):1957年2月7日—今
叙利亚(Syria):1956年8月1日—今
塔吉克斯坦斯坦(Tajikistan):1992年1月4日—今
泰国(Thailand):1975年7月1日—今
土耳其(Turkey):1971年8月4日—今
土库曼斯坦(Turkmenistan):1992年1月6日—今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nited Arab Emirates):1984年11月1日—今
乌兹别克斯坦(Uzbekistan):1992年1月2日—今
越南(Vietnam):1950年1月18日—今
也门(Yemen):1956年9月24日—今
二、欧洲国家(43个)
阿尔巴尼亚(Albania):1949年11月23日—今
安道尔(Andorra):1994年6月29日—今
奥地利(Austria):1971年5月28日—今
白俄罗斯(Belarus):1992年1月20日—今
比利时(Belgium)1971年10月25日—今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Bosnia and Herzegovina):1995年4月3日—今
保加利亚(Bulgaria):1949年10月4日—今
克罗地亚(Croatia):1992年5月13日—今
捷克(Czech Republic):1949年10月6日—今
丹麦(Denmark):1950年5月11日—今
爱沙尼亚(Estonia):1991年9月11日—今
芬兰(Finland):1950年10月28日—今
法国(France):1964年1月27日—今
德国(Germany):1972年10月11日—今
希腊(Greece):1972年6月5日—今
匈牙利(Hungary):1949年10月6日—今
冰岛(Iceland):1971年12月8日—今
爱尔兰(Ireland):1979年6月22日—今
意大利(Italy):1970年11月6日—今
拉脱维亚(Latvia):1991年9月12日—今
列支敦士登(Liechtenstein):1950年9月14日—今
立陶宛(Lithuania):1991年9月14日—今
卢森堡(Luxembourg):1972年11月16日—今
马其顿(Macedonia):1993年10月12日—1999年2月9日;2001年6月18日—今
马耳他(Malta):1972年1月31日—今
摩尔多瓦(Moldova):1992年1月30日—今
摩纳哥(Monaco):1995年1月16日—今
黑山(Montenegro):2006年7月6日—今
荷兰(Netherlands):1972年5月18日—今
挪威(Norway):1954年10月5日—今
波兰(Poland):1949年10月7日—今
葡萄牙(Portugal):1979年2月8日—今
罗马尼亚(Romania):1949年10月5日—今
俄罗斯(Russia):1949年10月2日—今
圣马力诺(San Marino):1971年5月6日—今
塞尔维亚(Serbia):1955年1月2日—今
斯洛伐克(Slovakia):1949年10月6日—今
斯洛文尼亚(Slovenia):1992年5月12日—今
西班牙(Spain):1973年3月9日—今
瑞典(Sweden):1950年5月9日—今
瑞士(Switzerland):1950年9月14日—今
乌克兰(Ukraine):1992年1月4日—今
英国(United Kingdom):1972年3月13日—今
三、非洲国家(53个)
阿尔及利亚(Algeria):1958年12月20日—今
安哥拉(Angola):1983年1月12日—今
贝宁(Benin):1964年11月12日—1966年1月9日;1972年12月29日—今
博茨瓦纳(Botswana):1975年1月6日—今
布基纳法索(Burkina faso ):1973年9月15日—1994年2月4日;2018年5月26日—今[1]
布隆迪(Burundi):1963年12月21日—1965年1月29日;1971年10月13日—今
喀麦隆(Cameroon):1971年3月26日—今
佛得角(Cape Verde):1976年4月25日—今
中非(Central African Republic):1964年9月29日—1966年1月1日;1976年8月20日—1991年7月8日;1998年1月29日—今
乍得(Chad):1972年11月28日—1997年8月12日;2006年8月6日—今
科摩罗(Comoros):1975年11月13日—今
刚果(布)(the Congo):1961年2月20日—今
刚果(金)(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1964年2月22日—今
科特迪瓦(Côte d'Ivoire):1983年3月2日—今
吉布提(Djibouti):1979年1月8日—今
埃及(Egypt):1956年5月30日—今
赤道几内亚(Equatorial Guinea):1970年10月15日—今
厄立特里亚(Eritrea):1993年5月24日—今
埃塞俄比亚(Ethiopia):1970年11月24日—今
加蓬(Gabon):1974年4月20日—今
冈比亚(Gambia):1972年12月14日—1995年7月25日;2016年3月17日—今
加纳(Ghana):1960年7月5日—1966年10月20日;1972年2月25日—今
几内亚(Guinea):1959年10月4日—今
几内亚比绍(Guinea-Bissau):1974年3月15日—1990年5月31日;1998年4月23日—今
肯尼亚(Kenya):1963年12月14日—今
莱索托(Lesotho):1983年4月30日—1990年4月7日;1994年1月12日—今
利比里亚(Liberia):1977年2月17日—1989年10月10日;1993年8月10日—1997年9月9日;2003年10月12日—今
利比亚(Libya):1978年8月9日—今
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1972年11月6日—今
马拉维(Malawi):2007年12月28日—今
马里(Mali):1960年10月25日—今
毛里塔尼亚(Mauritania):1965年7月19日—今
毛里求斯(Mauritius):1972年4月15日—今
摩洛哥(Morocco):1958年11月1日—今
莫桑比克(Mozambique):1975年6月25日—今
纳米比亚(Namibia):1990年3月22日—今
尼日尔爾尔(Niger):1974年7月20日—1992年7月30日;1996年8月19日—今
尼日尔爾利亚(Nigeria):1971年2月10日—今
卢旺达(Rwanda):1971年11月12日—今
塞内加尔(Senegal):1971年12月7日—1996年1月9日;2005年10月25日—今
塞舌尔(Seychelles):1976年6月30日—今
塞拉利昂(Sierra Leone)1971年7月29日—今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São Tomé and Príncipe):1975年7月12日—1997年7月11日;2016年12月26日—今
索马里(Somalia):1960年12月14日—今
南非(South Africa):1998年1月1日—今
南苏丹(South Sudan):2011年7月9日—今
苏丹(Sudan):1959年2月4日—今
坦桑尼亚(Tanzania):1964年4月26日—今
多哥(Togo):1972年9月19日—今
突尼斯(Tunisia):1964年1月10日—1967年9月26日;1971年10月8日—今
乌干达(Uganda):1962年10月18日—今
赞比亚(Zambia):1964年10月29日—今
津巴布韦(Zimbabwe):1980年4月18日—今
四、北美洲国家(15个)
安提瓜和巴布达(Antigua and Barbuda):1983年1月1日—今
巴哈马(Bahamas):1997年5月23日—今
巴巴多斯(Barbados):1977年5月30日—今
加拿大(Canada):1970年10月13日—今
哥斯达黎加(Costa Rica):2007年6月1日—今
古巴(Cuba):1960年9月28日—今
多米尼加(The Dominican Republic):2018年5月1日—今[2]
多米尼加国(Dominica):2004年3月23日—今
萨尔瓦多(El Salvador)[3]2018年8月21—今
格林纳达(Grenada):1985年10月1日—1989年8月7日;2005年1月20日—今
牙买加(Jamaica):1972年11月21日—今
墨西哥(Mexico):1972年2月14日—今
巴拿马(Panama):2017年6月13日—今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1974年6月20日—今
美国(United States):1979年1月1日—今
五、南美洲国家(11个)
阿根廷(Argentina):1972年2月19日—今
玻利维亚(Bolivia):1985年7月9日—今
巴西(Brazil):1974年8月15日—今
智利(Chile):1970年12月15日—今
哥伦比亚(Colombia):1980年2月7日—今
厄瓜多爾尔尔(Ecuador):1980年1月2日—今
圭亚那(Guyana):1972年6月27日—今
秘鲁(Peru):1971年11月2日—今
苏里南(Suriname):1976年5月28日—今
乌拉圭(Uruguay):1988年2月3日—今
委内瑞拉(Venezuela):1974年6月28日—今
六、大洋洲国家(10个)
澳大利亚(Australia):1972年12月21日—今
库克群岛(Cook Islands):1997年7月25日—今
斐济(Fiji):1975年11月5日—今
密克罗尼西亚(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1989年9月11日—今
新西兰(New Zeland):1972年12月22日—今
纽埃(Niue):2007年12月12日—今
巴布亚新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1976年10月12日—今
萨摩亚(Samoa):1975年11月6日—今
汤加(Tonga):1998年11月2日—今
瓦努阿图(Vanuatu):1982年3月26日—今
注:以上国家排序按英文字母顺序。
(2)中新加坡建交多少周年扩展阅读:
一、亚洲区
1990年南北也门合并后,同中国建交时间被确定为1956年9月24日。该时间是中国同北也门(时称也门穆塔瓦基利亚王国)建立公使级外交关系的时间。
中越建交于1950年,当时越南正在进行抗法战争。二战结束后胡志明在河内巴亭广场五十万人庆祝大会上宣告了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诞生。然次年妄图重塑殖民辉煌的法国却公然撕毁和平协议而大举入侵,在南方占领区“绥靖”,在北方厉行“蚕食”、“扫荡”和“封锁”。中越建交后,中方做出了全面援越的决定。
二、欧洲区
1964年的中法建交被西方媒体称为“外交核爆炸”。当时戴高乐政府奉行独立自主政策,寄希望用缓和、谅解与合作替代对抗,以在美苏争霸的夹缝中寻求适应性和灵活性。
中国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建交时间分别是1949年和1972年。1990年10月两德以东德并入西德方式实现统一,如此中德建交以1972年为准,今年则是两国建交45周年。
而捷克斯洛伐克在1993年1月分为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后,均同中国商定继续沿用1949年10月6日为双方建交日期,且中方同捷斯联邦签署的条约及协定继续有效。
三、非洲区
非洲可谓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洲,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1956年中国埃及的建交揭开了新时期中非关系发展的新篇章。非洲些许国家同中国建交的变迁较“频繁”,如与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建交时间即为1975年-1997年和2016年末至今;与利比里亚建交时间则为1977年-1989年、1993年-1997年和2003年至今……
四、大洋洲区
其中纽埃和库克群岛属准主权国家。所谓准主权国家,是指已高度自治,并被部分国家承认为主权国家的地区。除以上两者外另包括科索沃和马耳他骑士团。
㈢ 中国和新加坡建交是什么时候
1990年10月3日新加坡同我国正式建交!
㈣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多少个
建交的国家达到了181个。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进行友好往来。
亚洲国家(46个)
阿富汗(Afghanistan):1955年1月20日—今
亚美尼亚(Armenia):1992年4月6日—今
阿塞拜疆(Azerjan):1992年4月2日—今
巴林(Bahrain):1989年4月18日—今
孟加拉国(Bangladesh):1975年10月4日—今
文莱(Brunei):1991年9月30日—今
柬埔寨(Cambodia):1958年7月19日—今
塞浦路斯(Cyprus):1971年12月14日—今
东帝汶(East Timor):2002年5月20日—今
格鲁吉亚(Georgia):1992年6月9日—今
印度(India):1950年4月1日—今
印度尼西亚(Indonesia):1950年4月13日—1967年10月30日;1990年8月8日—今
伊朗(Iran):1971年8月16日—今
伊拉克(Iraq):1958年8月25日—今
以色列(Israel):1992年1月24日—今
日本(Japan):1972年9月29日—今
约旦(Jordan):1977年4月7日—今
哈萨克斯坦(Kazakhstan):1992年1月3日—今
科威特(Kuwait):1971年3月22日—今
吉尔吉斯斯坦(Kyrgyzstan):1992年1月5日—今
老挝(Laos):1961年4月25日—今
黎巴嫩(Lebanon):1971年11月9日—今
马来西亚(Malaysia):1974年5月31日—今
马尔代夫(Maldives):1972年10月14日—今
蒙古(Mongolia):1949年10月16日—今
缅甸(Myanmar):1950年6月8日—今
尼泊尔(Nepal):1955年8月1日—今
朝鲜(North Korea):1949年10月6日—今
阿曼(Oman):1978年5月25日—今
巴基斯坦(Pakistan):1951年5月21日—今
巴勒斯坦(Palestine):1988年11月20日—今
菲律宾(Philippines):1975年6月9日—今
卡塔尔(Qatar):1988年7月9日—今
韩国(South Korea):1992年8月24日—今
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1990年7月21日—今
新加坡(Singapore):1990年10月3日—今
斯里兰卡(Sri Lanka):1957年2月7日—今
叙利亚(Syria):1956年8月1日—今
塔吉克斯坦斯坦(Tajikistan):1992年1月4日—今
泰国(Thailand):1975年7月1日—今
土耳其(Turkey):1971年8月4日—今
土库曼斯坦(Turkmenistan):1992年1月6日—今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nited Arab Emirates):1984年11月1日—今
乌兹别克斯坦(Uzbekistan):1992年1月2日—今
越南(Vietnam):1950年1月18日—今
也门(Yemen):1956年9月24日—今
欧洲国家(43个)
阿尔巴尼亚(Albania):1949年11月23日—今
安道尔(Andorra):1994年6月29日—今
奥地利(Austria):1971年5月28日—今
白俄罗斯(Belarus):1992年1月20日—今
比利时(Belgium):1971年10月25日—今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Bosnia and Herzegovina):1995年4月3日—今
保加利亚(Bulgaria):1949年10月4日—今
克罗地亚(Croatia):1992年5月13日—今
捷克(Czech Republic):1949年10月6日—今
丹麦(Denmark):1950年5月11日—今
爱沙尼亚(Estonia):1991年9月11日—今
芬兰(Finland):1950年10月28日—今
法国(France):1964年1月27日—今
德国(Germany):1972年10月11日—今
希腊(Greece):1972年6月5日—今
匈牙利(Hungary):1949年10月6日—今
冰岛(Iceland):1971年12月8日—今
爱尔兰(Ireland):1979年6月22日—今
意大利(Italy):1970年11月6日—今
拉脱维亚(Latvia):1991年9月12日—今
列支敦士登(Liechtenstein):1950年9月14日—今
立陶宛(Lithuania):1991年9月14日—今
卢森堡(Luxembourg):1972年11月16日—今
北马其顿(North Macedonia):1993年10月12日—1999年2月8日;2001年6月18日—今
马耳他(Malta):1972年1月31日—今
摩尔多瓦(Moldova):1992年1月30日—今
摩纳哥(Monaco):1995年1月16日—今
黑山(Montenegro):2006年7月6日—今
荷兰(Netherlands):1972年5月18日—今
挪威(Norway):1954年10月5日—今
波兰(Poland):1949年10月7日—今
葡萄牙(Portugal):1979年2月8日—今
罗马尼亚(Romania):1949年10月5日—今
俄罗斯(Russia):1949年10月2日—今
圣马力诺(San Marino):1971年5月6日—今
塞尔维亚(Serbia):1955年1月2日—今
斯洛伐克(Slovakia):1949年10月6日—今
斯洛文尼亚(Slovenia):1992年5月12日—今
西班牙(Spain):1973年3月9日—今
瑞典(Sweden):1950年5月9日—今
瑞士(Switzerland):1950年9月14日—今
乌克兰(Ukraine):1992年1月4日—今
英国(United Kingdom):1972年3月13日—今
非洲国家(53个)
阿尔及利亚(Algeria):1958年12月20日—今
安哥拉(Angola):1983年1月12日—今
贝宁(Benin):1964年11月12日—1966年1月9日;1972年12月29日—今
博茨瓦纳(Botswana):1975年1月6日—今
布基纳法索(Burkina Faso):1973年9月15日—1994年2月4日;2018年5月26日—今
布隆迪(Burundi):1963年12月21日—1965年1月29日;1971年10月13日—今
喀麦隆(Cameroon):1971年3月26日—今
佛得角(Cape Verde):1976年4月25日—今
中非(Central African Republic):1964年9月29日—1966年1月1日;1976年8月20日—1991年7月8日;1998年1月29日—今
乍得(Chad):1972年11月28日—1997年8月12日;2006年8月6日—今
科摩罗(Comoros):1975年11月13日—今
刚果(布)(the Congo):1961年2月20日—今
刚果(金)(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1964年2月22日—今
科特迪瓦(Côte d'Ivoire):1983年3月2日—今
吉布提(Djibouti):1979年1月8日—今
埃及(Egypt):1956年5月30日—今
赤道几内亚(Equatorial Guinea):1970年10月15日—今
厄立特里亚(Eritrea):1993年5月24日—今
埃塞俄比亚(Ethiopia):1970年11月24日—今
加蓬(Gabon):1974年4月20日—今
冈比亚(Gambia):1974年12月14日—1995年7月25日;2016年3月17日—今
加纳(Ghana):1960年7月5日—1966年10月20日;1972年2月25日—今[11]
几内亚(Guinea):1959年10月4日—今
几内亚比绍(Guinea-Bissau):1974年3月15日—1990年5月31日;1998年4月23日—今
肯尼亚(Kenya):1963年12月14日—今
莱索托(Lesotho):1983年4月30日—1990年4月7日;1994年1月12日—今
利比里亚(Liberia):1977年2月17日—1989年10月10日;1993年8月10日—1997年9月9日;2003年10月12日—今
利比亚(Libya):1978年8月9日—今
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1972年11月6日—今
马拉维(Malawi):2007年12月28日—今
马里(Mali):1960年10月25日—今
毛里塔尼亚(Mauritania):1965年7月19日—今
毛里求斯(Mauritius):1972年4月15日—今
摩洛哥(Morocco):1958年11月1日—今
莫桑比克(Mozambique):1975年6月25日—今
纳米比亚(Namibia):1990年3月22日—今
尼日尔爾尔(Niger):1974年7月20日—1992年7月30日;1996年8月19日—今
尼日尔爾利亚(Nigeria):1971年2月10日—今
卢旺达(Rwanda):1971年11月12日—今
塞内加尔(Senegal):1971年12月7日—1996年1月9日;2005年10月25日—今
塞舌尔(Seychelles):1976年6月30日—今
塞拉利昂(Sierra Leone):1971年7月29日—今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Sao Tome and Principe):1975年7月12日—1997年7月11日;2016年12月26日—今
索马里(Somalia):1960年12月14日—今
南非(South Africa):1998年1月1日—今
南苏丹(South Sudan):2011年7月9日—今
苏丹(Sudan):1959年2月4日—今
坦桑尼亚(Tanzania):1964年4月26日—今
多哥(Togo):1972年9月19日—今
突尼斯(Tunisia):1964年1月10日—1967年9月26日;1971年10月8日—今
乌干达(Uganda):1962年10月18日—今
赞比亚(Zambia):1964年10月29日—今
津巴布韦(Zimbabwe):1980年4月18日—今
北美洲国家(16个)
安提瓜和巴布达(Antigua and Barbuda):1983年1月1日—今
巴哈马(Bahamas):1997年5月23日—今
巴巴多斯(Barbados):1977年5月30日—今
加拿大(Canada):1970年10月13日—今
哥斯达黎加(Costa Rica):2007年6月1日—今
古巴(Cuba):1960年9月28日—今
多米尼加(The Dominican Republic):2018年5月1日—今
多米尼加国(Dominica):2004年3月23日—今
萨尔瓦多(El Salvador)[5]:2018年8月21日—今
格林纳达(Grenada):1985年10月1日—1989年8月7日;2005年1月20日—今
牙买加(Jamaica):1972年11月21日—今
墨西哥(Mexico):1972年2月14日—今
尼加拉瓜(Nicaragua)1985年12月7日—1990年11月9日[9];2021年12月10日—今[8]
巴拿马(Panama):2017年6月13日—今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1974年6月20日—今
美国(United States):1979年1月1日—今
南美洲国家(11个)
阿根廷(Argentina):1972年2月19日—今
玻利维亚(Bolivia):1985年7月9日—今
巴西(Brazil):1974年8月15日—今
智利(Chile):1970年12月15日—今
哥伦比亚(Colombia):1980年2月7日—今
厄瓜多爾尔尔(Ecuador):1980年1月2日—今
圭亚那(Guyana):1972年6月27日—今
秘鲁(Peru):1971年11月2日—今
苏里南(Suriname):1976年5月28日—今
乌拉圭(Uruguay):1988年2月3日—今
委内瑞拉(Venezuela):1974年6月28日—今
大洋洲国家(12个)
澳大利亚(Australia):1972年12月21日—今
库克群岛(Cook Islands):1997年7月25日—今
斐济(Fiji):1975年11月5日—今
密克罗尼西亚(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1989年9月11日—今
基里巴斯(Kiribati):1980年6月25日—2003年11月29日;2019年9月27日—今
新西兰(New Zealand):1972年12月22日—今
纽埃(Niue):2007年12月12日—今
巴布亚新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1976年10月12日—今
萨摩亚(Samoa):1975年11月6日—今
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2019年9月21日—今
汤加(Tonga):1998年11月2日—今
瓦努阿图(Vanuatu):1982年3月26日—今
㈤ 地理知识
新加坡共和国(Tlie Renublic of Singapore),简称新加坡。
它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的南端,是个集国家、首都、城市、岛屿为一体的城市型岛国,是中国境外唯一的华人执政的独立国家。它地处欧亚大陆的连接地带,特殊地理位置及东西方文化在这里水乳交融,形成了新加坡自己的文化氛围。新加坡是世界上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绿意盎然的市容、宽敞舒适的休闲场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良的公共服务,使新加坡在一项“全球最宜人城市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享有“花园城市国家”之美誉。新加坡又有狮城、星州、星岛和叻端口等称谓。
简史:新加坡古称单马锡。8世纪建国,属印尼室利佛逝王朝。18世纪-19世纪是马来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1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新加坡建立贸易站。1824年新加坡被柔佛苏丹完全割让给该公司,并于1826年同马六甲、槟榔屿合并组成海峡殖民地,一直是英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端口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1942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辖殖民地。1959年实行内部自治,成为自治邦,英保留国防、外交、修改宪法、颁布“紧急法令”等权力。1963年9月16日同马来亚、沙捞越和沙巴组成新的马来亚联邦。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该联邦,成立共和国。1965年9月新加坡加入联合国,同年10月成为英联邦成员国。40年来,该国都是由前总理李光耀统治。1990年11月28日,李光耀将统治权力移交前第一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吴作栋。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这个小岛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小渔港,今日的大都会。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在此得以完美地融合。
自然地理: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面。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新加坡全境由新加坡岛和附近50多个小岛组成。新加坡岛呈菱形,面积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91.6%。岛上地势较平坦,最高武吉知马山海拔170米。岛上有格兰芝、裕廊等一些河流,但最长也不过6公里多。
面积:626.4平方公里。城市面积占绝大部分,因此人称“城市国家”。
自然资源:新加坡植物资源丰富,已发现的多达2000多种,其中橡胶、椰子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着名的胡姬花(兰花)种植很普遍。
人口:约400万。新加坡人口稠密,是东南亚地区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首都:新加坡市是新加坡共和国的首都,是一个街景非常美丽,宛若大花园的城市。
民族: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约有200多个民族,马来人是本土人。现在以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孟加拉人为主,其中第一大族群是华人,占总人口的77%。第二大族群是马来人,占14%。第三是印度族占7.6%。其他族1.4%。
语言:马来语为国语,机关用英语。官方语言有: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和英语4种。作为国语的马来语未在全国通行,新加坡现正在全国推行华语。华族社群的通用语言则是汉语,华人族群中,福建、潮洲、广东和客家四大方言也比较通用。
宗教:新加坡实行多种族和谐共处政策,宗教信仰很自由。按照传统习惯,中国血统的人大都信奉佛教或道教,少数信天主教或基督教;马来血统和巴基斯坦血统的人基本上信奉伊斯兰教,印度血统的人信奉印度教。几乎世界上所有主要的宗教都可以在新加坡找到。
电话代码:0065。
气候:新加坡属热带雨林气候。气温湿热,日温差和年温差极小,月平均气温24-27℃,年降雨量2400毫米,没有台风的袭扰。通常从上午10时到下午3时这段时间内比较闷热,气温在35℃左右;夜晚和清晨在海风的吹拂下,气温降至20℃上下,十分凉爽。每年4-9月是少雨季,10月至翌年3月为多雨季。
同北京时差:与北京同一时区;比格林尼治时间早8小时。
使用货币:新加坡元。1元新加坡币约相当于4.7元人民币,1.73新加坡元相当于1美元。
电压:电压为230伏特,50赫兹。
报警电话号码:999。
节日及日期:华人新年:1月1日;春节:2月10-11日;开斋日:3月14日;耶稣受难日:4月1日;劳动节:5月1日;宰牲节:5月21日;卫舍迦节:5月25日;国庆日:8月9日;印度正月:11月2日;圣诞节:12月25日。
国庆日:8月9日是新加坡的国庆日,这是为了纪念1965年新加坡获得国家独立的日子。这一天全国人民会聚在一起,用声势浩大壮观的游行、集体舞蹈和大型烟花表演来庆祝这一日子。
国旗: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长与宽之比为3∶2。左上角有一弯白色新月和五颗白色五角星。红色代表人类的平等,白色象征纯洁和美德。新月和五颗星的组合紧密而有序,新月象征国家和人民永远年轻,五颗星则代表新加坡创立的五大理想:民主、和平、进步、公正、平等。
国徽:由盾徽、狮子、老虎等图案组成。红色的盾面上镶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与国旗相同。红盾左侧是一头狮子,这是新加坡的象征,新加坡在马来语中是“狮子城”的意思;右侧是一只老虎,象征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历史上的联系。图案下部是金色的棕榈枝和一条蓝色的饰带,上写着“前进吧!新加坡”。
国歌:《前进吧!新加坡》。歌词为马来文。
国花:兰花。以一种名为卓锦·万代兰的兰花为国花。东南亚通称兰花为胡姬花。卓锦·万代兰是由卓锦女士培植而成,花朵清丽端庄、生命力特强,它象征新加坡人的气质和刻苦耐劳、果敢奋斗的精神。
与中国关系:1980年6月14日,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关于互设商务代表处协议在北京签字,次年9月两国商务代表处正式开馆。1990年10月3日,中新两国建交。
新加坡从一百多年前的小鱼村,英国殖民地,多年的战乱和政治变迁,演变成现在世界公认的发达国家之一绝不是理所当然的,这里勤奋的人民和廉洁的政府肯定是重要因素之一。这个拥有400万人口的多元种族社会,不分言语和宗教,和睦共处。1965年12月新加坡立法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法令和新加坡独立法令,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由议会选举,任期4年;总统委任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任总理;总统和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1992年,国会通过民选总统选举法案,规定从1993年起总统由全民选举产生,总统职权进一步扩大。国会实行一院制。议员由公民投票选举产生,任期5年。
作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新加坡是近年来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和富裕程度最高的国家,在短短的30年里,成为亚洲的四小龙之一。最近几年,更在转口贸易、货运业、制造业、金融服务等等原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资讯科技产业,以作为今后经济发展和科技竞争的动力。
新加坡在通信、海港、空港上拥有世界一流的基础建设,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到8亿吨以上。近年来新加坡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在电子通讯,生物医学等尖端科技上,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加坡目前是继纽约、伦敦和东京之后国际上第四大外汇市场交易中心。新加坡拥有超过200家银行,以及71家银行办事处,提供了一整套的金融服务。
由于新加坡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为青年人的就业提供大量的机会。新加坡当地的企业对专业人材的需求一直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估计到2010年,单在资讯科技方面,就需要大约250,000名工作人员。
新加坡是一个法制严明的国家,各种法律条规比较完备。违反的处罚也是相当严厉的。前几年,一个美国青年在新加坡触犯法律被处以鞭刑,在美国总统求情的情况下,新加坡仍然顶住压力,坚持行刑。此外,在新加坡必须严格遵守当地的法规。例如,在公共场合吸烟会被罚款500新元;在地铁吃任何食物和饮料,会被罚款500新元,吸烟更是罪加一等,罚款1000新元。行人闯红灯,罚20新元;随地乱吐痰,罚款70新元。
在文化方面,新加坡可以说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比较好的国家。因为除了77%的华人,还有14%的马来人和7.6%的印度人,在历史上又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在新加坡就呈现出这样一种格局:一方面,国人很注重中国传统节日如农历新年,不但公休两天,而且其隆重程度比起中国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另一方面,新加坡又是东南亚最西化的国家。
新加坡文化事业发达,主要有8种报纸:英文报有《海峡时报》、《商业时报》、《新报》;华文报有《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马来文报有《每日新闻》;发行总量超过100万分。新加坡广播机构拥有并经营10个国内电台和3个国际电台。1995年有线电视网开通,用户可接收30多个频道、10余个国家的电视节目。
新加坡虽然是一个只有633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国,但新加坡有着硕大的包容心。其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共存,尤其是以英语为主流的语言、文字的多元化,使新加坡的东方文化传统与西方的科学技术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在新加坡,风俗习惯、节日种族及宗教信仰各异,但因为华人居多,基本上保持中国的传统习俗。春节仍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元宵节、中秋节也相当热闹,除此以外,马来人和伊斯兰教徒的斋月节、开斋节,印度教的屠妖节等都是新加坡的法定节日。在新加坡,进清真寺要脱鞋。在一些人家里,进屋也要脱鞋。由于过去受英国的影响,新加坡已经西方化。但当地人仍然保留了许多民族的传统习惯,所以,打招呼的方式都各有不同,最通常的是人们见面时握手,对于东方人可以轻轻鞠一躬。
对食客来说,新加坡实在是个乐园。由于国家有多个民族聚居,所以在食品款式方面也林林总总,集各地精华于一身。无论是中国餐、马来餐及印度餐都别具风味。各式餐馆星罗棋布,但最为大众化的、普及的是食物中心--大排档。
一般情况下,花3-5新元就可以吃顿饭。 很多新加坡中等收入的家庭周末也经常在外面吃饭。新加坡的海鲜便宜,配合热带地区的烹调,十分可口。除了亚洲佳肴外,欧美食品也比较普遍,法式、美式、意大利式餐厅在新加坡随处可见。新加坡人接待客人一般是请客人吃午饭或晚饭。和新加坡的印度人或马来人吃饭时,注意不要用左手。
新加坡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其中值得选购的纪念品有古玩、蜡染花布及各种民族手工艺品等。新加坡最着名的购物区位于岛节路,荟萃世界各地精品。大型百货公司如诗家董与美罗,物品齐全,由一流皮革制品至化妆品、服装等,应有尽有。新加坡的百货公司一般是每周七天营业,时间由早上十时到晚上九时半。
新加坡街道整齐,绿树成荫,鲜花遍地,环境洁净,十分优美,全市就犹如一座瑰丽无比的大花园。新加坡享有“花园城市国家”之美誉,是国际会议及国际展览中心。抵新国际游客每年约600万人次。每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或亚洲区域展览会多达数十个。
新加坡旅游业发达,为外汇主要来源之一。主要旅游点有:鱼尾狮公园、红灯码头、翡翠山庄、裕华园、星和园、裕廊飞禽公园、裕廊鳄鱼乐园、新加坡动物园、夜间野生动物园、唐城、小印度、阿拉街、圣陶沙岛等等。还可以观光唐人街、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瞻仰新加坡战争纪念塔,等。
新加坡的交通非常发达,樟宜国际机场和胜安航空公司曾获得全球最佳机场奖和最佳区域航空公司奖。新加坡的地铁网络也四通八达,贯通全岛。
㈥ 为什么中国跟新加坡才建交25周年
新加坡在1965年独立后,基于所处地理环境,敏感的政治因素,临近国家思维,为顾忌现实所处特殊地位,独立后并没有直接宣布和中国建交,采取缓冲途径,有待所有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建交后,当时在印尼和中国建交后,新加坡最后和中国建立外交的关系,当时获得中国政府的谅解。
㈦ 中国和新加坡建交时间
1990年10月3日,中国与新加坡共和国建交。新加坡位于亚洲马来半岛南面,扼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首都新加坡。
㈧ 求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顺序
1949年10月2日,新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图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苏联与新中国建交纪念邮票。
1949年10月4日新中国与保加利亚建交。保加利亚,全称保加利亚共和国。因民族名而得名,意为“叛逆者”,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南部。
1949年10月4日,匈牙利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0月6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建交后,两国友好关系全面发展。在2014年10月,中匈两国领导人及外长就两国建交65周年互致贺电。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1953年12月31日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的部分内容,话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
该协定在序言中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定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整体首次在国际条约上成为国际关系的指导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集中体现了主权、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观。
㈨ 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什么时候建交的
东南亚地区共有11个国家,与中国建交时间为:
越南:1950年1月18日
老挝:1961年4月25日
柬埔寨:1958年7月19日
泰国:1975年7月1日
缅甸:1950年6月8日
马来西亚:1974年5月31日
新加坡:1990年10月3日
印度尼西亚:1950年4月13日—1967年10月30日;1990年8月8日
文莱:1991年9月30日
菲律宾:1975年6月9日
东帝汶:2002年5月20日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
马来群岛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广阔海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共有两万多个岛屿,面积约243万平方千米,分属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东帝汶、文莱和菲律宾等国。
东南亚地区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面积约457万平方千米。
其中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越南、老挝、缅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陆上接壤,仅东帝汶不是东盟成员。
(9)中新加坡建交多少周年扩展阅读:
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至今,仍有18个国家未与中国建交;
1、亚洲(1个):不丹;
2、欧洲(1个):梵蒂冈;
3、非洲(1个):斯威士兰;
4、大洋洲(6个):所罗门群岛、图瓦卢、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
5、北美洲(8个):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尼加拉瓜、海地、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6、南美洲(1个):巴拉圭;
其中,除不丹以外的以上国家都与台湾保持着所谓的“外交关系”,与大陆无外交关系。
㈩ 中国和各个国家建交的年月
亚 洲
阿富汗 1955年1月20日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984年11月1日
阿曼 1978年5月25日
阿塞拜疆 1992年4月2日
巴基斯坦 1951年5月21日
巴勒斯坦 1988年11月20日
巴林 1989年4月18日
朝鲜 1949年10月6日
东帝汶 2002年5月20日
菲律宾 1975年6月9日
格鲁吉亚 1992年6月9日
哈萨克斯坦 1992年1月3日
韩国 1992年8月24日
吉尔吉斯斯坦 1992年1月5日
柬埔寨 1958年7月19日
卡塔尔 1988年7月9日
科威特 1971年3月22日
老挝 1961年4月25日
黎巴嫩 1971年11月9日
马尔代夫 1972年10月14日
马来西亚 1974年5月31日
蒙古 1949年10月16日
孟加拉国 1975年10月4日
缅甸 1950年6月8日
尼泊尔 1955年8月1日
日本 1972年9月29日
塞浦路斯 1971年12月14日
沙特阿拉伯 1990年7月21日
斯里兰卡 1957年2月7日
塔吉克斯坦斯坦 1992年1月4日
泰国 1975年7月1日
土耳其 1971年8月4日
土库曼斯坦 1992年1月6日
文莱 1991年9月30日
乌兹别克斯坦 1992年1月3日
新加坡 1990年10月3日
叙利亚 1956年8月1日
亚美尼亚 1992年4月6日
也门 1956年9月24日
伊拉克 1958年8月25日
伊朗 1971年8月16日
以色列 1992年1月24日
印度 1950年4月1日
印度尼西亚 1950年4月13日
约旦 1977年4月7日
越南 1950年1月18日
非 洲
阿尔及利亚 1958年12月20日
埃及 1956年5月30日
埃塞俄比亚 1970年11月24日
安哥拉 1983年1月12日
贝宁 1964年11月12日
博茨瓦纳 1975年1月6日
布隆迪 1963年12月21日
赤道几内亚 1970年10月15日
多哥 1972年9月19日
厄立特里亚 1993年5月24日
佛得角 1976年4月25日
刚果共和国 1964年2月22日
刚果民主共和国 1961年2月20日
吉布提 1979年1月8日
几内亚 1959年10月4日
几内亚比绍 1974年3月15日
加纳 1960年7月5日
加蓬 1974年 4月20日
津巴布韦 1980年4月18日
喀麦隆 1971年3月26日
科摩罗 1975年11月13日
科特迪瓦 1983年3月2日
肯尼亚 1963年12月14日
莱索托 1983年4月30日
利比亚 1978年8月9日
卢旺达 1971年11月12日
马达加斯加 1972年11月6日
马里 1960年10月25日
毛里求斯 1972年4月15日
毛里塔尼亚 1965年7月19日
摩洛哥 1958年11月1日
莫桑比克 1975年6月25日
纳米比亚 1990年3月22日
南非 1998年1月1日
尼日尔爾尔 1974年7月20日
尼日尔爾利亚 1971年2月10日
塞拉利昂 1971年7月29日
塞舌尔 1976年6月30日
苏丹 1959年2月4日
索马里 1960年12月14
坦桑尼亚 1964年4月26日
突尼斯 1964年1月10日
乌干达 1962年10月18日
赞比亚 1964年10月29日
中非 1964年9月29日
欧 洲
阿尔巴尼亚 1949年11月23日
爱尔兰 1979年6月22日
爱沙尼亚 1991年9月11日
安道尔 1994年6月29日
奥地利 1971年5月28日
白俄罗斯 1992年1月20日
保加利亚 1949年10月4日
比利时 1971年10月25日
冰岛 1971年12月8日
波兰 1949年10月7日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1995年4月3日
丹麦 1950年5月11日
德国 1972年10月11日
俄罗斯* 1949年10月3日
法国 1964年1月27日
芬兰 1950年10月28日
荷兰 1972年5月18日
捷克 1993年1月1日
克罗地亚 1992年5月13日
拉脱维亚 1991年9月12日
立陶宛 1991年9月14日
列支敦士登 1950年9月14日
卢森堡 1972年11月16日
罗马尼亚 1949年10月5日
马耳他 1972年1月31日
马其顿 1993年10月12日
摩尔多瓦 1992年1月30日
塞尔维亚和黑山**1955年1月2日
挪威 1954年10月5日
葡萄牙 1979年2月8日
瑞典 1950年5月9日
瑞士 1950年9月14日
圣马力诺 1971年5月6日
斯洛伐克 1993年1月1日
斯洛文尼亚 1992年5月12日
乌克兰 1992年1月4日
西班牙 1973年3月9日
希腊 1972年6月5日
匈牙利 1949年10月6日
意大利 1970年11月6日
英国 1972年3月13日
美 洲
阿根廷 1972年2月19日
安提瓜和巴布达 1983年1月1日
巴巴多斯 1977年5月30日
巴哈马 1997年5月23日
巴西 1974年8月15日
玻利维亚 1985年7月9日
厄瓜多爾尔尔 1980年1月2日
哥伦比亚 1980年2月7日
古巴 1960年9月28日
圭亚那 1972年6月27日
加拿大 1970年10月13日
美国 1979年1月1日
秘鲁 1971年11月2日
墨西哥 1972年2月14日
圣卢西亚 1997年9月1日
苏里南 1976年5月28日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1974年6月20日
委内瑞拉 1974年6月28日
乌拉圭 1988年2月3日
牙买加 1972年11月21日
智利 1970年12月15日
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
澳大利亚 1972年12月21日
巴布亚新几内亚 1976年10月12日
斐济 1975年11月5日
基里巴斯 1980年6月25日
库克群岛 1997年7月25日
瑙鲁2002年7月21日
密克罗尼西亚 1989年9月11日
萨摩亚 1975年11月6日
汤加 1998年11月2日
瓦努阿图 1982年3月26日
新西兰 1972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