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跟中国以前是什么关系
A. 历史上新加坡与中国有什么渊源
历史溯源
新加坡早期的历史记载并不多,使用的名字也各不相同。古时新加坡的马来语名为Negeri Selat。公元3世纪,中国将新加坡叫作“蒲罗中”,即“半岛末端的岛屿”。《新唐书》称“萨庐都”,《宋史》称“柴历亭”,如今新加坡仍有华人称新加坡为石叻,这些名字都是“Selat”的对音。史料记载,1320年,元朝派人到“龙牙门”寻找大象,1325年龙牙门派使臣到中国。“龙牙门”就是新加坡南岸的海峡,古称Selat Panikam,今天的岌巴港(Keppel Habour)。1330年,中国元代航海家汪大渊首次来到新加坡岛,在所着《岛夷志略》一书中将之称为单马锡,据他记载当时已经有华人居住。在该书中还记载“近年”速古台王朝曾派七十多艘兵船攻打单马锡,一月不下。绘制于明代宣德五年(1430年)的《郑和航海图》称新加坡为淡马锡,1365年的《爪哇史颂》也把新加坡叫做“淡马锡”(Tamusik,海城)的。类似的名字还出现在同一时期的一份越南文献上。单马锡、淡马锡都是马来文Tamasik的对音,来自梵文tamarasa(黄金)。一直到14世纪末,梵文名字Singapura(意为“狮城”)才首次出现。
暹罗(即今天的泰国)以及位于爪哇岛的满者伯夷(Majapahit Empire)曾争夺着新加坡的控制权。根据马来文献《马来纪年》(Sejarah Melayu)的记载,新加坡在一次与满者伯夷的战争中失败。但是后来一名巨港(Palembang)的三佛齐王子,Iskandar Shah,杀了当地的领袖,并自己宣布成为Singapura(新加坡)的新统治者。此后不久,他就被赶走,目前并不清楚到底赶走他的是暹罗人还是爪哇人。之后他逃亡北方马来半岛的麻坡(Muar),并在那里建立了马六甲苏丹国,而新加坡则是苏丹国中重要的一部分。
独立
主要的分歧是种族问题。原本马来亚的马来人占大多数,并享有特权。马来人主宰了联邦的政治生态,而华人则主宰了马来亚的经济命脉。然而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加入联邦后,华人也更有机会参与马来西亚的政治运作。巫统开始担心华人会主宰马来西亚的政治以及经济环境。新加坡最终不得不于1965年8月9日退出联邦,宣布独立。独立的新加坡于1965年9月和10月分别成为联合国及英联邦的会员国。
人民生活
人口
新加坡是世界上除了澳门以外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目前常住人口超过400万,其中25%以上是外国公民。在本国公民中,四分之三的人口是华人,也是世界上除两岸四地以外,华人人口占大多数的唯一国家。马来人占14%左右,印度族为8%,还有少部分欧亚混血人口。
语言
官方语言: 马来语为国语,英语为行政用语,英语、汉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
新加坡通用华语、英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四种官方语言,其中马来语是国语,但政府机构等多通用英语。早期的新加坡华人大多习惯使用不同的方言,但是经过几次大规模政府主导的“说华语运动”后,绝大多数新一代的华人多习惯使用普通话;此外新加坡的电视、电台对于方言节目也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例如许多从台湾进口的闽南语电视连续剧和香港进口的粤语电视剧就必须用华语重新配音后才可播出。
英语虽为新加坡官方语言,但洋泾浜语情况十分普遍。因此,新加坡政府发起了“讲正确英语运动”,鼓励国民学说、多说以英美英语为标准的规范英语。
参考资料:www.eeeeee.org
B. 新加坡与中国渊源
新加坡是个比较年轻的国家,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独立。明清时期中国向东南亚有大量的移民。其中新加坡地区华人移民尤其多,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因此新加坡汉语成为了主流语言。 新加坡历史上与台湾关系比较近,但使用简体汉字和普通话。新加坡的文化是中国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混血儿,吸收了2种文化的长处,堪称扬长避短的经典。
C. 新加坡以前是中国的吗
网友缺乏对新加坡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的了解,如果浅见的以为新加坡有许多华裔,早期的新加坡是属于中国,以同样逻辑来说明,在中国有朝鲜族自治区,早期是韩国的吗。新加坡历史记载和中国没有任何疆域的关系,新加坡是英国殖民地。
D. 新加坡个中国的关系
新加坡的华人占其总人口的的75%以上。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很多华人到了南洋谋生,主要是广东和福建人。后来新加坡独立,不过新加坡的宪法规定马来语为国语,但是事实上的官方语言为英语,政府机关、学校、企业等都是用英语的,只是在民间,由于以华人为主,所以流行华语。华人一开始主要用粤语和闽南语,后来由于中国大陆的发展,普通话得到推广而地位越来越重要,新加坡为了统一新加坡华人的语言而提倡说华语(普通话)。新加坡有个电视8台就专用华语。不过新加坡政府主要成员虽然为华人,却非常仇视中共,极度反共,也包括很多社会精英人士,被称为“香蕉”华人,从小接受西方教育及思想,排斥中国,且以身为华人为耻。为了撇清与中国的关系,新加坡是东南亚最后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时间为1990年。不过新加坡民间的众多华人对自己祖辈居住地中国倒很有感情,在外国也有些新加坡华人有时会自称中国人。
E. 新加坡和中国有什么渊源,为什么基本上那里的人都说中国话
新加坡是中国之外唯一以华族人口占多数的国家。
十九世纪开始,由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人民饱受战争、饥荒与贫穷之苦,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部分中国人不得不离开家乡,只好决定漂洋过海到“石叻”(新加坡)来寻找新生机。
到了1821年前后,新加坡的华人已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1200人。各地的商船为新加坡贸易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他们将中国的丝绸、锦缎和茶叶运到新加坡,销售给欧洲的私营商人,然后将来自印度的商品带回中国。
(5)新加坡跟中国以前是什么关系扩展阅读:
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来区分:华人占了人口的74.2%,还有马来族(13.3%)、印度裔(9.1%)和欧亚裔/混血(3.4%)等公民。大多数新加坡华人的祖先源自于中国南方,尤其是福建,广东和海南省。
其中4成是闽南人,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莆仙人(莆田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还有峇峇、娘惹等。新加坡人口密度7,697/平方公里,人类发展指数为0.901。
F. 我想知道新加坡的历史跟中国的关系,还有他们的官方语言
很久以前,新加坡原地名为淡马锡,也就是水镇的意思。后来,有一个来自印尼苏门答腊的王子航海经过淡马锡,误认一只老虎为狮子,就将淡马锡改名为新加坡,在印度语(当时,东南亚一带信号奉印度教)中,新加坡的意思是狮城。
英国为了抗衡荷兰在东南亚的势力,派莱福士找寻一个港口基地。在1819年,莱福士与随从登入新加坡,从此改变了新加坡的历史。
十九世纪,英国发展新加坡为一个港口与 贸易城市,新加坡处在中国与印度(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之间,也因为港口与贸易带来了各地移民,其中以中国人最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以新加坡为基地试与日军抗衡,结果英军大败,日本以少胜多,占领了新加坡三年八个月。新加坡人终于意识到只有独立才可生存。在1965年,经过许多风风雨雨,新加坡在李光 耀的带领下终于成立了新加坡共和国。之后,新加坡也从一个贸易港口国改造成为一个以工业为主要经济支柱,服务业和贸易为副的经济强国。
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移民的大量涌入,渐渐华裔人口成为新加坡的主要人口,占总数的97%,其余3%多为印尼人和马来人。官方语言为汉语。
G. 新加坡,以前属于中国的吗
新加坡一直都不属于中国。
新加坡曾经是马来西亚的一部分。很久以前,马来西亚人口很少,来到了一艘船上。船上有很多英国人。这艘船的老板叫做莱佛士。莱佛士看了一下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并休息了船。说这个地方将来会成为英国。马来人文化也不高就听莱佛士。为了尽快发展新加坡,莱佛士当时拥有所有免税政策,吸引了许多中国人从沿海地区到新加坡开展业务。
14世纪,新加坡属于拜里米苏拉建立的马六甲苏丹王朝。19世纪初被英国占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侵略的日军占领。1965年,新加坡正式独立。
新加坡共和国(英语: Republic of Singapore),简称新加坡,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政治体制实行议会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国土除新加坡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
H. 以前新加坡和古代中国是什么关系
古代中国和新加坡是相互独立的,中国没有攻打过新加坡。
新加坡历史可追溯至3世纪,当时已有土着居住,其最早文献记载源自3世纪东吴将领康泰所着的《吴时外国传》,据新加坡学者许云樵考证,蒲罗中是马来语“Pulau Ujong“之对音,“蒲罗中”是新加坡岛最古老的名称,意为“马来半岛末端的岛屿”。
新加坡古称淡马锡。8世纪属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纪是马来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19年,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抵达新加坡,与柔佛苏丹订约,开始在新设立贸易站。
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端口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1942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次年划为直属殖民地。
1959年,新加坡实现自治,成为自治邦。1963年9月16日与马来亚、沙巴、沙捞越共同组成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9日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
(8)新加坡跟中国以前是什么关系扩展阅读:
新加坡的单独立国:
新加坡在建国后寻求国际承认,于1965年9月21日加 入联合国,同年10月新加坡加入英联邦,1967年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共同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宣言》,除了主权纠纷。
其它重要的问题包括住宅短缺,1961年的居民区火灾导致大批人员失去家园,缺乏土地与天然资源,失业率当时高达12%,各种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隔阂,民族间关系紧张,冲突、矛盾时有发生 等问题。
1966年2月,新加坡工艺学院附近发生暴乱。除了和东南亚邻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外,新加坡还积极地向外发展引进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外资和企业来新加坡发展,用大国的势力来均衡新加坡的外交威胁 。1967年4月,新加坡与印尼完全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I. 新加坡是那个种族和中国人是什么关系
新加坡是多种族的,有马来西亚人,印度人,中国人。在很久以前移民到这里来后来就安居了下来。现在华人在新加坡人口中占最大的比例,所以和中国的关系为同胞。
J. 新加坡以前是中国的属地吗
不是! 新加坡的华人始于郑和下西洋时期,随团移居那里的! 就像西方西班牙,葡萄牙等资本主义国家内的冒险家一样,发现了一个新的地放移居,和土族混居通婚后繁衍下来! 新加坡主要名族: 当地土着马来人 华人 印度人 从地理角度讲:中国处于东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处于东南亚.位于中国的南边,热带雨林的岛国(马来半岛之上,加里曼丹岛上)新加坡更处于一个黄金海峡*马六甲*旁边.马来西亚面积比较大,经济一般(反正比中国好).新加坡是狮子国,面积很小,靠转口贸易发展成了一个相当发达的过家. 民族的形成要冲历史来说,清朝后期,20世纪初.马来亚相继在被荷兰,葡萄牙殖民后,被英国殖民,从中国贩卖华人到两国做劳工.从此有很多华人在两国定居.1946年英国当局分而治之的政策把新加坡从马来西亚分离出去.60年代的世界国家独立浪潮中独立了.三大民族是1:当地土着马来人,2:华人,3印度人.. 语言方面: 新加坡的国语为马来语,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淡米尔语为官方语言.. 这三个国家所占的华人相当于一个台湾省,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印度尼西亚。而他们也是中华民族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群人,三个国家的华人同属一块地方,同属一种环境,绝大部分是源自中国的汉人,其次是一些满族人或者中国的其它民族,最早来的华人可追溯到汉朝,其次是郑和舰队的七下西洋,而最近来的这批则是清末以及战火纷飞的二战时期,大跃进时期也来了不少,逐渐形成了这些国家的少数民族,但他们却过着不同的生活,有着不同的命运。他们都被伊斯兰世界包围着,但是号称正统回教国家,被马来民族铁碗统治的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却对西方文化爱不惜手,真不能想象回教国家也会过圣诞节(基督教节),再做一下圣诞子夜弥撒简直就是锦上添花,基回一家亲!而马来族的文字也是欧洲人留给他们的重要遗产,而不是中东的阿拉伯文字,所以很多中国人到这些国家旅游的时候总会看到一些看不懂的“英文”。 一九六五年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的新加坡共和国,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得到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富裕,国家定立的各种系统也步入了正轨,每个人都在这个铺好的轨道里行走。新加坡领导人好比一个快速运转的马达,而新加坡人就像挂在马达的皮带,形象一点的说就是抽新加坡人一鞭他才动一下,虽然新加坡是一个华人统治的国家,但国土小,小的只是中国一个小城市里的一个区的面积。然而新加坡人因为某些原因选择了英语作为自己的语言,老一辈的华人几乎不懂的说汉语,更不懂的写,年青一代有一小部份人晓得说,但不懂的写。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让新加坡的精英阶层大跌眼镜。另外,新加坡领导人灵敏的嗅觉意识到了学习汉语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但不知道有没有民族情意结),为了让新加坡尽快踏上悬磁浮中国列车的经济舱,现在新国政府鼓励国人积极学习汉语,奠定了沉睡已久的汉语种子在新加坡的重新萌芽,但是有一部份新加坡的“英文原教旨保守派”在作英勇顽强的最后抵抗,只可惜如此浩大的浪潮谁人可挡。 新加坡人总是跟我说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没有办法不以英语交流,我也很理解新加坡,但是华族与华族之间用华语交流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难不成英国人与英国人之间用刀叉进食还要感到害羞?以前我记得新加坡有位叫阳阳好好(在这里称您为阳先生)的网友跟我说过,因为父亲在中国家乡的时候是个独子所以常常受人欺负,你本人也是独子所以也被人欺负,既而阳先生对中国家乡没有多大好感,那么我想请问阳先生,假设你在新加坡遭受抢劫,您是否会疼恨新加坡?你在人权美国遭受白人的调戏是否会敌视美国?然而您还跟我说过,父亲告诉您即使在新加坡被马来西亚停水的时候中国也会运水来新加坡,其实中国连印尼这样的国家遭遇灾难的时候,中国主席以及总理都用自己的专用飞机搭载救济品送给当地的灾民,更何况是两国长期友好的新加坡。另外,中国很明白与新加坡的关系,新加坡有小偷中国不可能派公安去抓,这已不是纯粹的干涉内政,而是等同把新加坡纳入了中国的统治,希望你能明白! 英语是目前的世界性语言,不单止要学,更要把它学好,但是在掌握英语的同时更因该要保护好母语,胸怀母语才去放眼世界,母语乃民族之灵魂也,人与动物的分水岭就是语言,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构成也是语言还加个文化加点五官。 相信新加坡政府现在最头疼的问题是怎样有效的推广汉语 不是,中国人多 仅仅只是因为他有大部分人都是中国人移民过去的 很多中国人都去了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