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新加坡 » 为什么新加坡用宗主国语言

为什么新加坡用宗主国语言

发布时间: 2022-05-23 12:34:36

㈠ 各个国家都说什么语言啊

1、英语: 

英语是目前全世界最为通用的语言, 在中国主要有英语与美语之分。目前本土语言是英语系的有英国,英属各国,英国殖民地,美国等,甚至印度,新加坡这样的亚洲国家也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

英语在下列国家和地区是第一语言:澳大利亚、巴哈马、爱尔兰、巴巴多斯、百慕大、圭亚那、牙买加、新西兰、圣克里斯多福及尼维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英国和美国。

2、法语: 

法文是下列国家的第一语言:法国(六千万人使用,包括瓜德罗普岛、马提尼克岛和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加拿大(6,700,000使用者,特别是魁北克、新不伦瑞克),比利时(4,000,000使用者)瑞士(跟德文)﹐意大利文和罗曼文四文共行) 摩纳哥, 法属圭亚那海地。

3、德语:

德语是德国、奥地利的官方语言,也是瑞士的4种官方语言之一。它属于印欧语系下日耳曼语族下的西日耳曼语。德语共同标准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马丁.路德的圣经翻译。

德语是1亿多人使用的母语(总计约为1.1亿)。它最初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北部、列支敦士登、卢森堡、意大利南提洛尔,比利时的一小部分地区,部分波兰地区和部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内使用。

4、日语:

从语言学上来说,日本近乎是一个单一的民族,99%以上的人口使用同一种语言。日本人口超过1.2亿,这就是意味着日语是世界第六大语言。

5、韩语:

韩语是韩国的官方语言,在朝鲜称为朝鲜语。现在使用人数约6000万名,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中国的东北三省、中亚等。

㈡ 为什么近代被列强打过的国家 他们到现在还说宗主国语言 而我们被八国联军 还是说汉语啊

说宗主国语言的是完全的殖民地的国家,被宗主国强制使用宗主国的官方语言。而我们中国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只是半殖民地。所以仍然使用汉语。

㈢ 马来西亚、新加坡有被中国殖民过吗为什么他们说汉语

中国并没有殖民过其他国家,但是确实攻打,占领,名义或者实际统治过现在独立的其他国家。比如朝鲜,日本,蒙古,越南等等。马拉西亚新加坡很多人说汉语是因为第一中国历代王朝曾经是东南亚国家的宗主国,不是殖民而是名义统治,然后间接影响了他们的文化。第二,尤其明末清初和清朝末年,大量岭南及附近地区移民东南亚,他们都说汉语方言。

㈣ 亚洲的东南部通行什么语

1、越南

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广西、云南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国土狭长,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紧邻南海,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

属于南亚语系的越南语被采用为全国性官方语言,用于教育体制及大众媒体。约90%的少数民族人口均可使用不同程度的越南语。

2、新加坡

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政治体制实行议会制共和制。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4种官方语言,即英语,马来语,华语和泰米尔语。基于和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新加坡宪法》明定马来语为新加坡的国语,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语言。由于内在和外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采用英语,作为主要的通行语和教学语。

3、柬埔寨

柬埔寨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高棉语为柬埔寨通用语言,与英语均为官方语言。

旧称高棉,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及西北部与泰国接壤,东北部与老挝交界,东部及东南部与越南毗邻,南部则面向暹罗湾。柬埔寨领土为碟状盆地,三面被丘陵与山脉环绕,中部为广阔而富庶的平原,占全国面积四分之三以上。

4、印度尼西亚

东南亚国家,首都为雅加达。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马来群岛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

印度尼西亚语(Bahasa Indonesia)是以廖内方言为基础的一种马来语,是印度尼西亚的官方语言。全世界约有3000万人将印度尼西亚语作为他们的母语,还有大约1.4亿人将印度尼西亚语作为第二语言,能较熟练的读和说印度尼西亚语。

5、东帝汶

东帝汶位于东南亚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端,岛国。包括帝汶岛东部和西部北海岸的欧库西地区以及附近的阿陶罗岛和东端的雅库岛。西部与印尼西帝汶相接,南隔帝汶海与澳大利亚相望。

官方语言为德顿语、葡萄牙语;工作语言为印尼语、英语。德顿语为通用语和主要民族语言。

6、老挝

老挝语(Lao)也称为寮语,是老挝的官方语言。老挝语分布于中南半岛,和泰语接近,但是文字外观有一定的差别,老挝语是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一种语言,在历史上曾经吸收了大量的梵语、巴利语和柬埔寨语的词汇。

7、缅甸

缅甸语属汉藏语系下的藏缅语族;居民以农耕为生;古文化在宗教、文学和政治制度等方面,深受印度文化影响。

以蒲甘王朝为代表,建于十一世纪初,以蒲甘为首都。设行政组织,订立法律,雕刻及绘画艺术相当发达;并且以自创的缅甸文取代巴利文和梵文,并成为经书的正式文字。佛塔建筑以“纠苏吉刚佛塔”为其代表。

8、泰国

泰语主要是分布在泰国、老挝、缅甸、越南西北、柬埔寨西北、中国西南、印度东北的傣泰民族使用。泰语分为大泰方言(中国云南西部及西南部、缅甸北部及西北部、印度东北部),兰纳方言(中国云南南部、缅甸掸邦东北部、泰国北部、老挝北部、越南西北部)。

暹罗方言(泰国中部及南部、老挝南部、柬埔寨西北部)等三大方言。泰王国北部、东北部是兰纳方言,中部、南部是暹罗方言,泰国中部方言是泰国的标准泰语。

9、文莱

文莱的国语是马来语,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原用加威文(用阿拉伯文书写的马来文),现许多场合如个人签名、公共建筑物上等仍使用。

19世纪英国人进入之后,书写采用拉丁字母,英语亦开始广泛通用。文莱华人除讲本民族语言外,还讲英文和马来语。主要报纸用英文、马来文和中文出版。

10、马来西亚

官方语言为马来语,英语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曾经是实际上的官方语言,在1969年种族骚乱五一三事件发生后,马来语才成为主要语言。然而在许多领域,英语依然是一种活跃的第二语言。

马来西亚英语也称为马来西亚标准英语(MySE),是源自英国英语的一种英语型态,虽然很少正式使用这个名称,除非是跟教育有关的讨论。

11、菲律宾

塔加洛语在语言分类上是属于南岛语系的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主要被使用于菲律宾。被称为菲律宾官方语言的“菲律宾语”,正是以塔加洛语作为主体而发展出来的。

根据菲律宾政府2000年所进行的人口普查资料,在总数76,332,470的菲律宾人当中,有21,485,927人是以塔加洛语作为母语的,比重约为28%。

此外,还有将近5000万的其他菲律宾人,则是以塔加洛语作为第二语言。在菲律宾的将近170种本土语言中,塔加洛语是唯一具有官方语言地位的一个语言

㈤ 全世界有哪些国家说同一种语言

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以英语为官方语言或以英语为第二语言(通行)的国家: 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约旦、也门、阿曼、科威特、黎巴嫩、卡塔尔、巴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冰岛、马耳他、塞舌尔、圣赫勒拿和阿森松岛、尼日尔爾利亚、喀麦隆、苏丹、冈比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加纳、坦桑尼亚、赞比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马拉维、纳米比亚、博兹瓦纳、津巴布韦、莱索托、斯威士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瑙鲁、图瓦卢、斐济、基里巴斯、西萨摩亚、东萨摩亚、汤加、北马里亚那群岛、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帕劳、巴哈马、牙买加、波多里各、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加国、圣卢西亚、格林纳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圣文森特和洛林纳丁斯。 以法语为母语的国家:法国。 以法语为官方语言或以法语为第二语言(通行)的国家: 瑞士、卢森堡、比利时、摩纳哥、安道尔、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塞舌尔、毛里求斯、尼日尔爾尔、喀麦隆、乍得、中非、毛里塔尼亚、马里、科特迪瓦、几内亚、布基纳法索、多哥、贝宁、加蓬、刚果、刚果(民)、卢旺达、布隆迪、科摩罗、马达加斯加、瓦努阿图、法属波利尼西亚、加拿大魁北克省、海地。 以葡萄牙语为母语的国家:葡萄牙 以葡萄牙为官方语言或以葡萄牙语为第二语言(通行)的国家:佛得角、几内亚比绍、安哥拉、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莫桑比克、巴西。 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国家:西班牙、安道尔。 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或以西班牙语为第二语言(通行)的国家: 安道尔、赤道几内亚、墨西哥、危地马拉、伯里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古巴、多米尼加、波多里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厄瓜多爾尔尔、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 以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或以阿拉伯语为第二母语(通用)的国家: 伊拉克、巴勒斯坦、以色列、叙利亚、约旦、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科威特、卡塔尔、巴林、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摩纳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乍得、苏丹、毛里塔尼亚、埃及、利比亚、厄立特里亚、吉布提、索马里、科摩罗。 意大利语:意大利,圣马力诺。 以意大利语为官方语言或以意大利语为第二语言(通行)的国家:瑞士、梵蒂冈、索马里。 以德语为母语的或通用德语的国家:德国、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卢森堡。 以丹麦语为母语的或通用丹麦语的国家:丹麦、法罗群岛、格陵兰。 另外,苏联解体后东欧独联体国家和中亚五国除使用本民族语言外还通用俄语。汉语除中国使用外,新加坡也把汉语作为一种官方语言使用。朝鲜和韩国同是朝鲜民族也同样使用朝鲜语。还有许多小国家和地区由于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而使用邻国的语言或殖民地时殖民宗主国语言。

㈥ 新加坡分民族么还是分什么血统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居民的人种源流复杂,有亚洲、欧洲等五大洲源流,所以被称为“世界人种博览馆”,但它的主要居民由中国血统、马来血统和印度血统的人所组成。根据1993年年中预测,在全国287.38万人口中,华人为222.86万人,占77.5%;马来人为40.76万人,占14.2%;印度人为20.41万人,占7.1%;其他种族3.35万人,占1.2%。

1、华人
华人的祖先移民新加坡已有悠久的历史。根据中国古籍的记载,在唐、宋时期,已有中国人到新加坡从事经贸活动,其中有的人已定居于当地。13世纪中叶至14世纪末,信诃补罗王国时期,新加坡极为鼎盛,从各方来的商贾不可胜数。元朝政府不仅承认该国,与之互派使节,且两国人民贸易往来甚密,定居新加坡的华侨日增。
中国人大量移居新加坡是19世纪中叶以后的事。1821?1931年的110年间,新加坡人口由4727人增加至55.77万人,其中,华人由1159人增至41.86万人,增长了360倍。直到1931年,在新加坡总人口中,入境移民占了61%,在当地出生的人口仅占39%。
目前,华人在新加坡经营的经济活动和从事的职业几乎无所不包。举凡农渔业、制造业、建筑业、采掘工业、水电公用事业、交通运输与通讯业、批发与零售商业、对外贸易与餐旅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等,都有华人的资本与劳动。华人在当地各个经济部门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当地民族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战后,特别是新加坡独立以后,广大的新加坡华侨都把新加坡作业自己的家乡,在那里落地生根,自愿地选择了新加坡的国籍,成为新加坡的公民,成为新加坡民族的组成部分。

2、马来人
马来人是新加坡的第二大民族。属于蒙古人种,身材不甚高,肤包淡褐。
马来人也不是新加坡的原住民。目前的马来人大都是世世代代早已居住在新加坡的近现代马来人(其中亦包括极小部分的原始马来人)的后裔,其先人移殖到新加坡比华人、印度人早,有的已达几十代。
马来人的入境运动,按其时间的先后和出发地不同,大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元前2500年至1000年间,原始马来人的祖先从亚洲中部地区移入马来半岛。第二部分是公元7世纪以后到现在为止,从南面的印度尼西亚诸岛(如苏门答腊、爪哇等)移入,称为近、现代马来人。1830年前,马来人是新加坡最大的民族。之后,其人数被华人超过,成为第二大民民族。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马来人主要是从事农业,种植椰子、橡胶、胡椒、甘密、木薯、水果等作物,也在沿海捕鱼。新加坡独立后,他们大都参加当地经济、文化教育等现代化建设,为新加坡的经济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印度人
新加坡人口统计中的“印度人”,是包括具有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这些南亚次大陆人种的血统并已取得新加坡国籍的人。其中,以印度人后裔为主体,所以行文上统称“印度人”。它是新加坡的第三大民族。印度人何时开始移居新加坡不详。12?14世纪“信诃补罗”王国就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印度人大量移往新加坡是19世纪20年代以后的事。因为这时印度及新加坡都沦为英国殖民地。印度是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英国用其宗主国的势力,从拥有大量失业人口的印度寻找劳动力供应来源,把大量破产农民、士兵、犯人迁移到新、马,从事开垦原始森林,兴建港口、码头、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以及开辟种植园的苦役。于是,新加坡的印度人逐年增多:从1821年的132人增至1931年的5.08万人,110年间增长了383.8倍。据1947年的人口调查,新加坡的印度人共有6.9万人,其中,土生的印度人只占36.3%,新入境的却占了63.7%。到1993年中,新加坡的印度人为20.41万人,比1947年增长了195.8%。在19世纪以后进入新加坡的印度人,除了开垦丛林,在种植园做工外,还被役使去修建公路、港口、码头、桥梁等。到1900年,几乎所有新加坡、马来西来的铁路,都是由印度人劳工修筑的。随着新加坡社会的发展进步,印度人受教育的机会增多,印度人已走进新加坡的各个经济领域,不少人当了工程师、医生、教员和律师,有的进入工、商、金融、建筑行业界,有的跻身政界及军警部门。印度人虽由若干个民族组成,但以来自南部印度的泰米尔人多最多,所以泰米尔语就成了印度人的代表语。在新加坡,既有泰米尔文小学,还有泰米尔文报纸等。

4、其他种族
在新加坡人口统计中,常列有“其他”一项,它包括了欧洲人、美洲人、非洲人、大洋洲人、其他亚洲另家(如日本、泰国、菲律宾等)的人以及欧亚混血种人等等。当中,既有已取得新加坡公民权资格的,亦有纯属外侨的。1993年,“其他”一项的人口为3.35万人,虽然占新加坡总人口的1.2%,但这部分人大多是新加坡的大银行家、大工厂主、商业企业主、跨国公司的负责人或代理人,他们在新加坡拥有的经济实力远远超过其人数的比重。

㈦ 新加坡为何不回归中国

新加坡共和国(简称: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于1965年正式独立。是亚洲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也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新加坡人口560多万,当然并不全是华人,其中华人占75%,马来人占13%,印度人占10%。


关于新加坡华人的历史最早得追溯到中国的宋朝时期,由于宋朝工商业萌芽的兴起,宋人开始有大量商船去南洋做生意,于是印尼群岛开始有华人定居。宋末由于蒙古铁骑南侵,使得大量汉人往南洋迁徙,躲避战乱,求得生存。这一次迁徙导致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地区开始有大量华人的身影。

元朝建立的社会等级制度,蒙古人最高,色目人次之,汉人低等,南人最低等。所以许多人为逃避蒙古人的迫害,被迫流亡。

明朝朱元璋推翻蒙古人的统治,建立属于汉人的王朝,可惜朱元璋实行封闭锁国的政策,内修长城,对外禁海。朱元璋死后把皇位传给了太孙朱允炆,然而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不服,于是起兵造反,攻陷南京夺取了帝位,这就是着名的靖难之役。朱棣攻陷南京后,朱允炆却莫名的失踪了。国内找不到朱允炆,于是朱棣派身边的太监郑和下西洋去寻找,由此开启了郑和七下西洋的辉煌历程。


郑和下西洋内在目的是寻找建文帝朱允炆,如果单纯为这一个目的兴师动众率两万大军去寻找,文武百官肯定会反对。因此有了一个掩人耳目的目的,建立朝贡制度。明朝在朱元璋三十年的管理下,国力渐渐强盛起来。朝贡制度也是历来强大王朝的证明,比如唐朝就是万国来朝。

可惜朝贡制度是一种虚荣的面子制度,朝贡制度是指周边的国家远处的国家,你只要承认我天朝是万国之国,遵我天朝为宗主,就和你建立一种朝贡制度,你每年得向我进贡,但是你进贡我一分我的回馈十分,以此经济援助小国才称为朝贡制度。朝贡制度对小国的好处是直接经济帮助,对宗主国的好处是带来通商贸易的繁荣,并最终受益。可惜明朝对外禁海,严禁各种通商贸易,这就使得朝贡制度入不敷出,没多久这种制度就不散而终!

郑和七下西洋到马来西亚地区时,为了和当地人建立朝贡制度,他不仅不帮助当地华人,而且还应当地人要求,把华人领袖陈祖义活捉并带回国斩杀。

没多久后荷兰殖民者达到这里后,当地华人一方面由于失去庇佑,不得不依附荷兰殖民者以求得生存;另一方也是由于华人的聪明,勤奋,有能力管理大农场,能为荷兰人带来财富而受善待。荷兰人在当地建立了一个社会等级制度,欧洲人位于社会的最高等级、华人和阿拉伯裔是第二等级,土着是社会第三等级。这使得当地土着对华人是有仇视的心理,并为以后反华埋下了祸根。

由于明朝的禁海,使得许多的远洋贸易和渔民失去饭碗,于是大批人建立自己的军队,企图突破明朝海防。比如汪直、徐海等人,都是当时的明朝人被迫做了海盗,带领日寇冲犯海防。而一些商贩为了寻找商机,开启了大批移民南洋的热潮。华人移民潮也就发生在荷兰殖民的早中期。


后来英国殖民者也来争夺这块土地,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地区被英国殖民者占领。二战时期日本迅速打败欧洲殖民者,从而占领了东印度群岛。二战后日本宣布投降,新加坡地区再次沦为英国殖民地。此后经过数年奋斗,新加坡取得较大的自治权,1959年新加坡进一步取得自治地位。同年5月举行第一次大选。人民行动党在51个立法议院议席中赢得43席。6月5日,新加坡自治邦首任政府宣誓就职,李光耀出任新加坡首任总理。

后来马来亚首相想把新加坡、马来亚、文莱、砂拉越和北婆罗洲联合起来组成马来西亚。并于1963年9月,新加坡脱离了英国的统治正式加入马来西亚。然而合并后的马来西亚在政治上两地发生重大冲突。

马来西亚首相叫东姑,他很害怕李光耀的华人政党取代马来人政党,成为了马来西亚的执政党,这对马来人非常不利。马来人当然清楚华人的厉害,团结、勤劳、聪明、能干,当时马来西亚的大商人大部分都是新加坡的华人。所以马来西亚的经济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是由华人掌控,不仅仅是新加坡的华人,也包括马来西亚本国的华人,所以马来西亚政府对华人的厉害是很清楚的。所以在1965年,马来西亚首相东姑宣布,把新加坡踢出马来西亚联邦。新加坡就这样被迫独立了。


独立后的新加坡为何没有选择回归祖国呢?

其一,早在荷兰殖民时期,1740年的时候,华人人口占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统治地区一半。华人人数日益增长,经济力量日益强大,成为了荷兰人的对手,最后导致了华人大屠杀事件。大量的华人惨遭杀害,于是一些华人选择回到祖国,然而当时的清朝却并不承认这些华人是中国人,在外受迫害,回国又无望。使得大量的华人逃往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地区,所以新加坡地区所聚集的华人是远多于其他族人的。

其二,当时的新加坡当时连饮用水都需要马来西亚供应,它哪里有条件独立呢?然而新加坡在19世纪末,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当时的贸易增长了八倍。一战结束后,英国也在新加坡斥资五亿修建了一个海军基地。早在英国殖民时期,新加坡随着蒸汽船的发展也因此不断学习到先进的知识,并作为欧亚船只重要的停泊港口依靠税收提升着本国的经济实力。

也就是说,西方的先进工业实力更是新加坡向往。而当时的中国是处于社会主义时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对新加坡并没有太大帮助。而且西方的经济、政治、科教、文化已经对新加坡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回归祖国走向社会主义几乎不可能。

其三,新加坡宜居繁荣的社会环境。由于新加坡自身环境较好,而且这里的治安秩序也非常完善,所以新加坡也是一个承担着全世界很多人希望的理想居所。新加坡地处热带,长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气温年温差和日温差小,平均温度在23至34℃之间。


新加坡不仅适合宜居,而且法律完善,治安稳定,对外贸易友好。因此能吸引大量的商业人士前往这里大显身手。如果新加坡回归祖国,那么他们将作为我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面临着重新调整已成型的法律秩序的压力。

在这种种条件的因素下,新加坡独立后,并未选择回归祖国。而且独立后的新加坡,基于和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新加坡宪法》明定马来语为新加坡的国语,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语言。由于内在和外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采用英语,作为主要的通行语和教学语。但是新加坡仍然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

虽然新加坡并未回归祖国怀抱,但是其中国人特有勤奋、团结等基因却从未有过断离。或许我们无法再做家人,但却能成为携手并进的兄弟。

㈧ 李光耀认为自由民主的缺失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而他后来又说:“争论是必需的,这样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

在很多人心中,李光耀是“曼德拉级”的人物。李光耀离世,全球震动。潘基文称李光耀“亚洲的传奇人物”,奥巴马称“历史真正的巨人”、“忠诚的公仆、非凡的领导人”,中国外交部称“兼具东方价值观和国际视野的战略家”。
但网上对李光耀说咸的有,说淡的也有:“双面李光耀”、“墙头草国家而已”、“夹缝中生存,不有点眼色怎么行”、“在位50年传位给儿子”等等。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这对一个逝者不公平、不尊敬;从国家的角度来说,他的做法是为了新加坡的国家利益,无可厚非。
新加坡作为一个弹丸小国,“没有成为国家的要素,缺乏一些基本因素:一个同质的群体,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命运”。李光耀根据本国国情,探索了一种新的模式——新加坡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独具特色的新加坡道路,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等城市变成一个举足轻重的国际化国家。
英国BBC网站评价称,李光耀统治新加坡50年,他引为治国方针的“亚洲价值”,主要是通过加强在政治和社会方面的控制,以求达到社会稳定,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创造财富,再用财富改善社会,以及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在这个模式下,被现代社会视为普世价值的自由民主,在新加坡得不到发展。所以有一些人批评新加坡“挂民主的牌子,实行独裁的里子”。
“我们没有意识形态,”李光耀2007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而这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新加坡的意识形态。“它有效吗?如果它有效,那我们试试。如果效果不错,那我们就继续。如果没效果,那就扔掉它,试下别的东西。”这番话,与中国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摸着石头过河”,有异典同工之处。
“新加坡模式”有时被批评为软独裁,这个模式包括:中央集权、廉洁的政府、经济自由主义,以及对政治反对派的打压,对言论和公众集会的严格限制,以营造一种行事谨慎和自我审查的氛围。在李光耀的眼里,社会的利益优先于个人权利,公民需要放弃一些自主权来换取家长式的统治。
“许多人问,‘为什么你们不开放体制,然后会有两个大党,总有一个政党随时准备掌权呢?’”李光耀在2008年的一次演讲中说,“这种说法我一刻也不认同。”他说,“我不相信民主是最佳体制,适合每个国家,也不会认为它会普及全世界。如果它最好,为什么西方国家这么迫不及待要强迫别人接受它?如果自由主义的民主这么优越,它早就像市场经济体制一样,因证实比计划经济体制优越而征服了全世界”。
李光耀认为中华文明不适合西方这种多党竞争性政治体制。适宜一个民族的社会和政治形态,是由民族的性格和历史决定的。新加坡是英国的前殖民地,但独立后并没有全盘沿袭宗主国的制度——这和印度完全相反。
新加坡的富足和印度的贫穷,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印度这样一个政治体制都是由英美一手设计出来的国家,政客们的承诺永远都是放空炮,倒霉的只有老百姓。印度时速70公里的火车出轨致36死150伤,难道也是民主的胜利?
西式民主根植于西方土壤,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念,无数血淋淋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民主从来就是把双刃剑,过分追求民主往往会带来国家的动荡与衰败。看看这些年倒在民主路上的许多国家,莫不内乱不止,经济崩溃,民众陷入水深火热中。当一个国家失去了和平、稳定、繁荣,那所谓的民主还有何存在的意义?
李光耀成功缔造了不同于西式民主的国家管理典范,是中国学习的榜样。新加坡幸运的是,出了一个李光耀,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富强文明之路。中国幸运的是,出了一个邓小平,走上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阔步前进。新加坡是引入“选举和反对党”并进行有效地改造,中国则创造出了“定期的换人但不换党”这一人类前所未有的体制。新加坡的成功,给了西式民主一个响亮耳

㈨ 关于法属,英属,美属等的国家问题

这些都是历史遗留问题,从他们的地位而言,大部分已经不能说是殖民地了。

首先,这些地区被同化的程度比较高,与宗主国从语言、宗教、人种、政治制度的差别很小,不易产生政治上独立的倾向。

其次,这些地区已经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殖民地定义,殖民地的土地与人民都是宗主国的财产,其人民没有决定自身命运的权利,比如英属印度,其决策权在伦敦,而印度人民却没有一个驻伦敦行使平等政治权利的代表;再比如英属美国,各州的最终的政治决断权也在伦敦,自身没有平等的参与权。现在这些地区的人民享有与宗主国本土人民平等的权利。其土地演变成一般意义上的宗主国领土,人民也成为宗主国的公民。

再次,这些地区普遍与宗主国保持密切的经济关系,大量原住民生活在宗主国,保持着割不断的血脉联系和经济依赖,许多完全依靠宗主国的财政支持,一旦独立,很可能陷入贫困。

㈩ 双语教学模式有很多,具体有哪些呢

双语教学是指以两种以上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学,其中一种语言不一定是学生的母语。它的目标是让学生全面、均衡地掌握两种语言,或者鼓励学生学习和使用第二种语言。双语教学的出现有着多重的社会文化背景。多民族国家一方面要有统一的官方语言,另一方面要保持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殖民国家在保留本土语言和文化的同时采用了宗主国语言。

其本质是用教学语言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它的实际内涵因国家和地区不同而不同。例如,在加拿大,双语教学一般是指在英语地区用法语教学。在美国,双语教学一般指西班牙语的学科教学。在澳大利亚,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教授某些学科。目的是使这些移民众多的国家更好地反映其多样性和包容性。在欧洲,双语教学比较复杂,涉及的语言多为英语和法语,旨在加强国家之间的交流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88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32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021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87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48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29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982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835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10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