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华语课堂怎么样

新加坡华语课堂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2-05-31 01:24:29

1. 新加坡的教育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新加坡的社会背景、人口结构、语言环境以及教育制度都有其独特性。新加坡的华文教育从开创华侨私塾崇文阁算起,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但从20世纪80年代起,政府逐步统一了语文源流学校,所有学生不分种族都以英语为第一语文,英语也是主要的教学媒介语。

2003年后,新加坡六年小学教育对国民是强制性的。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是基础教育阶段,所有课程为必修课,有4门主课,包括英文、华文、数学和科学,其他课程还包括音乐、美术、公民教育、社会以及体育。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科学。六年级生必须参加小学离校考试,根据考试成绩进入不同的中学,选修不同的课程。

小学(6年制):6年级学生需要参加小学离校考试(PSLE),考试科目为:英文、华文、数学和科学。华文和英文各占100分,数学和科学各占50分,总积分为300分。

新加坡中学教育备有特别和快捷课程,还有普通学术或工艺班,当中一半以上的中学生被分派到快捷课程,小部分学生修读特别课程,还有大约30%修读普通(学术或工艺)课程。中学生们修读的科目,包括了:英语、华语(特别课程的学生可以选择高级母语和英语两者之一可以为第一语文)、数学、科学(包括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人文(包括历史和地理)、英国文学、美术、技术、家政、公民教育、体育和音乐。在中学毕业后,半数以上的学生将进入中学以后的教育中心,如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而其中只有一部分能够最终进入大学。其馀大约15%的毕业生则进入初级学院和高中,其中大多数将进入大学。

中学(4年制):(特别和快捷班),第四年必须参加全国统一新加坡剑桥O水准考试,成绩将决定升高中、初级学院和理工学院。

中学(5年制):(学术及工艺),学术班的学生在中四必须参加‘N’水准考试,通过后才能升上中五参加剑桥O水准考试。工艺班的学生有两门主课,英文和数学,第四年必须参加剑桥N水准考试,大多数学生在N水准考试后不再修读第五年课程,而直接进入技术学院。

工艺教育学院(2年制):考取技术文凭(ITE证书课程)。

高中(3年制)/初级学院(2年制):考取剑桥‘A’水准文凭,成绩将决定大学的去向。

理工学院:3年制的大专课程(文凭课程),包括理论和实习。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将豁免大学第一年课程。

大学:除了医学、法学等专科外,一般需要3年时间来考获普通学位,荣誉学位需4年。

私立学院:新加坡的私立学院提供两种课程:预科的课程文凭以及学位的课程。其中学位课程都是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所颁发的国外大学文凭。新加坡教育部在2010年开始实施一个全新私立院校认证资格叫Etrust“教育信托保障计划”。整个计划会探讨以下领域:私立教育机构的财务管理和健康;强调学术性流程,例如课程设计和发展、学生跟进和发展、学生评估及教师的筛选和本地学生的学费保护。该计划为较好的私立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途径,以突显其在管理和提供教育服务之关键领域具备良好的水平。

2. 新加坡有华语学校,英语不怎么学的吗

网友误解新加坡教育体制,新加坡并没有华文教育学校,新加坡教育体制是双语制度,以英语为主要教育媒介语言,所有课程都是英语教导,母语为第二语言,以学生族裔语文教导。

3. 新加坡华语学校只学华语吗英语不怎么学新加坡年轻人有可能英文不好吗

首先,新加坡并没有华语学校。就连过去那些传统的华校现在也都是英文教学了
其次,英文在新加坡的学校里不只是学的,也是用的。
学校里的所有科目(除了华文课)全都是英文教学,例如用英文教数学课,用英文教历史课,用英文教物理化学...甚至有些中文老师在华文课上都不得不用英文来辅助讲解(就像国内的英文老师用中文来讲英语课一样奇怪)
所以新加坡的学生很难英文不好。因为如果英文不好的话,其他哪个科目都学不好了

还有问题的话欢迎追问

4. 新加坡华文课教什么中三的。新加坡其他课程如数理化等学科与国内初中的区别是什么呢

这个绝对要看是哪个学校了。新加坡好的政府中学(自主中学)的弹性很大,可以自己选使用的教材和教学提纲,而且好学校的考试题目和邻里中学的差距也很大。我不知道其他的学校怎样,我们学校是新加坡top的几个学校之一,高华真么没有楼下几位说的那么简单,我上次ct才拿了A2,而且据说南洋有中国人居然fail了s3华文的olevel所以中四就不能再选高华了,所以还是不能掉以轻心的,不过对中国人来说应该不费力。数学分Elementary math和Additional math,个人认为em并不比am简单,风格不太一样而已,有些部分国内没有学过一定要认真学,我一开始没放在眼里结果考的不大好,难度比美国大很多很多,当然没有中国那么变态,要是你数学在国内很好绝对没问题。我中考数学差两分满分,但我没什么数学天赋所以也没觉的新加坡数学多容易。物理我觉得不难,和国内差不多,学会用英文答explain的题你就能拿高分。化学有机化学部分国内没学,多注意一下就好。人文我take的是social study,full geography 和history elective,这个绝对要认真练习,而且即使你把课本背的滚瓜烂熟也没有,背过只是能让你不交白卷的基础,要分析材料啊写作文啊等等,总之是看你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背过最多最多只是L3。个人觉得国内学的没大用,至少地理是这样。多买点参考书看看吧,不过有的参考书写的写的烂到不行。但是要拿高分也不是不可能,我一朋友ss班里第一,不过她学校200多名以后了so……我不知道她水平怎样。总之拿出在国内学习的劲儿来考好不成问题~加油!

5. 新加坡教育怎么样

语言

新加坡属于英联邦国家,以英语为教学语言。

在教学、行政领域通用英文之外,由于新加坡的华人占了总人口的74%左右,日常交流使用普通话也没有问题,饮食上也以中餐为主,公共设施的各种标识也基本都有中文,这使得中国学生初来乍到,不会有明显的文化冲突,日常生活也完全能适应得来。

而且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和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是相通的,新加坡学生可以在各个阶段转入上述国家读书,完全是无缝对接

课程设置

与国内全天课不同,新加坡采取半日制。下午一点半左右就会结束英语,华文,数学,科学的学科知识学习。下午更多时间在课外活动CCA上。

近年新加坡实施了“智慧国”计划。新加坡所有的小学生被纳入“编码乐”的课程范围,会用平板电脑来指导学习。让他们通过有趣的方式接触程序设计和计算,以此培养和发展科技专才。

分流升学制度

由于小朋友在课业上学习能力,有快有慢,新加坡采取了针对性教育:滚动分班,激励学生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小学四年级:选择科目组合,学生将参加校内分班考试学校将依照成绩,建议学生修的科目组合。家长将填写一份表格,选择孩子所要选修的科目组合。

升学阶段在小学六年级:学生依照校方决定的科目组合修读课程,在小六结束时参加小六会考,根据成绩决定中学去向。考试4门主课,根据考试成绩进入不同的学校,选修不同的课程。考试时间在9月或10月,12月公布结果,通过的学生由教育部统一就近分配名额进入政府中学。

相对于我国的高中(中专)、大学才为职业道路做规划。新加坡在小学课程结束后就开始对每一位不能考入初中学生进行职业教育了。

课外活动

在中国,课外活动是属于兴趣活动,不强制;但在新加坡,CCA (Co-Curricular Activities )课外辅助课程类似于选修课与升学相挂钩,基本每个孩子都要参加。

CCA的活动非常丰富,包括:体育活动、制服团体、视觉和表演艺术、学会和社团等。这些课外活动由学生自由选择,但必须按时出席。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并有一套完善的考评系统。
学校记录有每个学生的个人成长档案,包括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期间参加的任何一项活动。年底,学校会根据每个学生一年里的出勤情况、活动表现等进行总体评估计分。在课外活动中,表现优异者,可以得到“升学优惠”。这种方式,从根源上,鼓励了新加坡的孩子们不做高分低能的应试教育产物,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多方发展自己的能力素质。

6. 新加坡的教育和国内的教学哪个比较好

单论小学教育的话肯定是中国了,中国式早期就开始发力,国外的教育都是后期开始发力的。加坡的教育体制有利于每个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兴趣。新加坡的教育同时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小学教育
小学头四年一律课程统一,四年后实行分流,分流是以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分为三种不同课程。分流为的是让学生能以自己的进度学习,使其潜质获得充份发挥。
小一到小四是奠基阶段,宗旨是给学童在英文,母语和数学三方面打好稳固的基础。主要修读科目有英文,母语和数学。平均来说,在四年里有33%的时间用于英文的学习、27%用于学习母语、另20%用来学习数学,其余是美术、手工、音乐和体育等科目。小五和小六是定向阶段,学童将被分配入三种主要语文源流中的一种。每一种源流的课程将使学童能配合中学教育的课程,学童在修完小六后参加小六离校考试。
中学教育
学生通过小学离校会考者可以升上中一,中学又分特别班,快捷班和普通班三种课程。前两种课程学生可在中学第四年参加普通教育文凭"普通"水准会考。普通班学生成绩好的可在中学第五年参加这项考试。
特别班以第一语文水准教授英文和母语,只收小学离校会考成绩优异者,每年约有百分之五的小学毕业生选读特别班。
小学毕业生有一半以上(占百分之五十六)升入快捷班,百分之三十八升上入普通班。两班学生读的母语只是第二语文水准而已,约有百分之七十五普通班的学生参加普通教育文凭"N"水准会考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而升上中五。
中学课程分为四种:
特别课程:4年制课程,学生可以修读高级母语,高级母语和英语两者之一可以为第一语文。快捷课程:4年制课程,学生只能修读快捷母语课程,其他课程与特别课程相同,英语为第一语文。普通学术课程:5年制课程,学生在第四年参加剑桥N水准考试,通过后可以修读第五年的课程,然后与特殊/快捷课程学生一起参加剑桥普通文凭考试。普通技术课程:4/5年制课程,学生有2门主课,英语和数学,第四年参加剑桥N水准考试,大多数学生在N水准考试后不再修读第五年课程,而直接进入技术学院。
新加坡中小学一般采用半天制,和中国教育制度相比,课堂课没有那么繁忙。初级学院、大专和理工学院则沿用开放全日制。
新加坡教育制度以严格着称。新加坡的中小学至今允许校长或训导主任在家长同意的情况下使用鞭刑处罚学生,有些时候鞭刑是公开实施的,虽然很少施行,但仍对其他学生起到威慑作用。
大学教育
合格中学毕业生凭成绩及兴趣选择初级学院、高级中学及理工学院(大专学府)继续升学,或进入社会工作。初级学院的大学先修课程为两年制,高级中学则为期三年制。
新加坡有四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和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五所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学院、新加坡理工学院、淡玛锡理工学院、义安理工学院、共和理工学院。
新加坡也有许多私立学校,这些学校或学院也设有一些很受欢迎的课程,如语言、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酒店旅游业、美容及电脑等。这些课程很多与英美等国家的着名学府联办,当你完成了该校在新加坡的课程和通过了这些国家对其专业的考试可获得文凭。之后,可以到英美等国的母校继续深造。
新加坡政府对私立学校的收费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各个学校的收费不完全一样。语言学校的收费通常在每月300到800新元,而工商管理类则收费稍微高一点。通常一年左右即可拿到英制国家都承认的大专文凭。

7. 为什么李光耀禁止新加坡华语教育

新加坡华人分传统华人和海峡华人2种,前者一般说中文,谈到中国很亲切,甚至自称中国人,以陈嘉庚为代表。后者一般说英文,看海峡时报(英文),亲西方,甚至以自己的华人面孔为耻,以李光耀为代表。南洋华人这半个世纪以来的心理变迁,某种程度上,就是这两种华人的变迁史.
说到传统华人和海峡华人的分别,不能不提到一个名词:南洋大学。这所大学的兴衰史,也就是南洋传统华人的兴衰史。了解这所大学历史的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对这所大学,这所大学的创办人,还有这所大学的精神肃然起敬。

南洋大学的创办人叫陈六使,1950年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及福建会馆主席,他是陈嘉庚的族侄,1916年在福建小学还没毕业就来到新加坡。1953年,陈六使捐助五百万元,倡办南洋大学。并以福建会馆主席身份捐献了五百二十三英亩在新加坡的云南园作为南洋大学的校园。此后,连瀛洲宣布献捐廿五万元。万金油大王胡文虎以他本人及故弟胡文豹名义捐建双连学生宿舍一座。马来西亚的李光前赞助1953-1957五年总捐助十份之一(此数超过一千万元),鼓励社会人士参加献捐运动。槟城林连登捐出五十万元,建筑南洋大学图书馆(行政楼)。陆运涛献捐南大理学院全部建筑费(约卅万元) 。

此外,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商界,学界,出租汽车司机,三轮车夫,小贩,吧女和理发师,都先后参加乐捐,义驶,义踏,义卖,义演等活动,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呼声。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他们自己没有机会读书,但都希望能进点微薄之力,让自己的后代有机会进一所华人自己的大学,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在他们的心里,只有中国才是自己的国家。
很显然,这种想法和海峡华人以及殖民当局是格格不入的。所谓海峡华人,就是自己已经放弃了关于中国的概念,他们心目中的祖国,在当时是英国。这种区别的来源也是很简单的:传统华人,大都是靠自己奋斗,创业,或富甲一方,或安居乐业。而海峡华人,则是靠给西方人做买办,或者打工,靠西方人吃饭。所以英文比中文说的好,甚至不会说中文,比李光耀。在他们心目中,中国是一个陌生的国家,和他们没有关系。一个英国议员曾经说,李光耀是苏伊士运河以东他见过的最英国的人。而李光耀本人,几年前被英国政府颁发了一个终身成就奖,他很感慨地说那是他这辈子得到的最高肯定,他说在他的年代,是以做英国人为荣,虽然到他儿子的年代要开始接受美国教育,以美国为荣。

所以,1956年南洋大学开课后,新加坡当局一直不承认南洋大学的学位,1959年李光耀上台后也不承认南洋大学,认为南洋大学的中文教学环境不能被认可。 1963年,李光耀政府宣布吊销陈六使的公民权。一直到1968年,新加坡政府才承认南洋大学的学位,但一直对南洋大学的中国化教育如鲠在喉,到了 1980年,南洋大学被政府宣布停办,从此,南洋大学成为了历史名词。南洋大学建校25年,培养了一万多名毕业生。这些人都是传统中国文化的精英,他们和中国人在一起,可能没有人能看出差别。如今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很多人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1981 年,新加坡政府在原南洋大学校址上建立了一个技术学校,叫南洋理工学院,1991年更名为现在的南洋理工大学。几年前,该校的新校长想借用南洋大学的名望和现在在世界各地已经身居高位的南洋校友的资源,提出恢复南洋大学的名字。结果遭到了绝大多数南洋校友的反对,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南洋精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这和南洋理工大学现在的英文环境风马流不相及。的确,现在的所谓南洋理工大学只是一所普通的政府办的英文大学,和当年纯粹由民间华人从亿万富翁到小贩舞女们齐心合办的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的南洋大学是根本不能比的。

南洋大学的停办,也意味着在新加坡传统华人的失败。李光耀上台后,很多有影响力的传统华人被赶出了新加坡,他们大多到了马来西亚,有的回到了中国,有的到了美国。从1980年开始,海峡华人的思想开始在新加坡占了上风,到了今天,传统华人的思想在新加坡基本灭绝了。1980年前,新加坡80%以上的家庭平时的家庭语言是中文,而现在,70%以上的家庭使用英文。 80年以后,新加坡的学校就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华文教育,中文,只是被当作一门外语来学。很显然,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新加坡人,很多国人试图想和他们找到中华文化的相通之处的话,结果显然就是自讨没趣。在现在新加坡的年轻人心目中,Chinese只是他们提到自己的肤色或种族的一个名词而已,和中国,汉族什么的没有任何关系。

之所以会有这种变迁,这和新加坡政府推行的英文教育有直接关系。80年以后,新加坡就没有用华文授课的学校,这样过了一代人,李光耀终于成功了。如今在新加坡,能流利说中文,喜欢中国的,大都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这些人,大都因为英文不好,无法找到很好的工作,只有开出租或自己做小生意,现在已经是快被遗忘的角色了。当然也有不少事业成功的人士,但他们基本上已经不谈政治,而专注自己的事业了。

李光耀推行英文教育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去中国化,二是推行英文环境,吸引西方投资。这两点他做的非常成功。在南洋大学的年代,南洋的学生给了李光耀很大的麻烦,他们基本上以北京为自己的方向,对政府跟着西方走的行为很不耻,并且南洋大学有非常独立的学术精神(当然是以自己是中国人为出发点),加上他们在新马华人中的号召力,所以,被以铁腕着称的李光耀关门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李光耀成功吸引到的西方投资,也客观上形成了英文的强势环境,那些华校生由于中文没有英校生好,所以很难找到好工作,也进一步加速了新加坡传统华人的势衰。

但是,英文环境的强势,也有长远的负面影响。李光耀自己也承认,英校毕业的学生,没有华校生有人情味,讲团结,和自信。因为,英文授课的老师,对学生只能限于语言的交流而已,而没有任何文化的传承,甚至连语言中那种很微妙意思的表达也很难学会。要知道,各种语言的精华,除了词语里的历史文化含量,还在于各种言外之意的表达。而这些,是新加坡的学校里现在无法学到的。而在华校里,老师用中文讲述的同时,也传承下来五千年的历史,而这些,才是世界各地传统华人的自信根源。虽然英文教育出来的新加坡人,缺乏李光耀希望的那种自信和团结精神,但目前这似乎还没有大的负面影响,因为他们毕业后工作的环境,不是西方公司,就是新加坡政府或政府控制的公司,在这些地方,不需要他们有多少创造力和适应能力,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可以了。只要李光耀在,一切都没有问题,因为,新加坡人要走的路,他都安排好了。但问题是,他已经八十多岁了。
客观的说,李光耀是个非常厉害的人,尼克松曾说李光耀是他见过的最有能力的领袖之一。这句话绝非虚言。他不单一手创立了新加坡,还创立了东南亚华人,也许是全世界华人最大的经济体。这一点,也许国人没有几个能了解。

8. 新加坡的教育好吗

新加坡的教育非常成功,自成一体。新加坡的教育体制有利于每个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兴趣。新加坡的教育同时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小学教育
小学头四年一律课程统一,四年后实行分流,分流是以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分为三种不同课程。分流为的是让学生能以自己的进度学习,使其潜质获得充份发挥。
小一到小四是奠基阶段,宗旨是给学童在英文,母语和数学三方面打好稳固的基础。主要修读科目有英文,母语和数学。平均来说,在四年里有33%的时间用于英文的学习、27%用于学习母语、另20%用来学习数学,其余是美术、手工、音乐和体育等科目。小五和小六是定向阶段,学童将被分配入三种主要语文源流中的一种。每一种源流的课程将使学童能配合中学教育的课程,学童在修完小六后参加小六离校考试。
中学教育
学生通过小学离校会考者可以升上中一,中学又分特别班,快捷班和普通班三种课程。前两种课程学生可在中学第四年参加普通教育文凭"普通"水准会考。普通班学生成绩好的可在中学第五年参加这项考试。
特别班以第一语文水准教授英文和母语,只收小学离校会考成绩优异者,每年约有百分之五的小学毕业生选读特别班。
小学毕业生有一半以上(占百分之五十六)升入快捷班,百分之三十八升上入普通班。两班学生读的母语只是第二语文水准而已,约有百分之七十五普通班的学生参加普通教育文凭"N"水准会考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而升上中五。
中学课程分为四种:
特别课程:4年制课程,学生可以修读高级母语,高级母语和英语两者之一可以为第一语文。快捷课程:4年制课程,学生只能修读快捷母语课程,其他课程与特别课程相同,英语为第一语文。普通学术课程:5年制课程,学生在第四年参加剑桥N水准考试,通过后可以修读第五年的课程,然后与特殊/快捷课程学生一起参加剑桥普通文凭考试。普通技术课程:4/5年制课程,学生有2门主课,英语和数学,第四年参加剑桥N水准考试,大多数学生在N水准考试后不再修读第五年课程,而直接进入技术学院。
新加坡中小学一般采用半天制,和中国教育制度相比,课堂课没有那么繁忙。初级学院、大专和理工学院则沿用开放全日制。
新加坡教育制度以严格着称。新加坡的中小学至今允许校长或训导主任在家长同意的情况下使用鞭刑处罚学生,有些时候鞭刑是公开实施的,虽然很少施行,但仍对其他学生起到威慑作用。
大学教育
合格中学毕业生凭成绩及兴趣选择初级学院、高级中学及理工学院(大专学府)继续升学,或进入社会工作。初级学院的大学先修课程为两年制,高级中学则为期三年制。
新加坡有四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和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五所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学院、新加坡理工学院、淡玛锡理工学院、义安理工学院、共和理工学院。
新加坡也有许多私立学校,这些学校或学院也设有一些很受欢迎的课程,如语言、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酒店旅游业、美容及电脑等。这些课程很多与英美等国家的着名学府联办,当你完成了该校在新加坡的课程和通过了这些国家对其专业的考试可获得文凭。之后,可以到英美等国的母校继续深造。
新加坡政府对私立学校的收费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各个学校的收费不完全一样。语言学校的收费通常在每月300到800新元,而工商管理类则收费稍微高一点。通常一年左右即可拿到英制国家都承认的大专文凭。

9. 新加坡人的汉语水平怎么样

新加坡为多元社会, 历史环境, 教育体制和族群结构, 赋予传统社会语言以英语为主体, 族群语言为副, 以华裔族群而言, 普遍精通英语, 听写流利, 华语仅是一般口语方言运用, 疏于书写。且新加坡华语因融入本地语言, 自成一格南洋化, 程度难于和发源地的中国相比。

10. 李光耀为何要在新加坡大力禁止华语教育

说到新加坡,这是一个由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经济的发展速度,在当时也是被称之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中有百分之七十多都是华人,也正是这样,所以很多人都十分好奇,那么他们平时都使用汉语吗?

其实,其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为了所谓的国际化,希望可以与西方建立合作,其次就是为了降低中国的影响。李光耀的做法,有网友称,太现实了。至少可以说是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有些接受不了的,这也是他遭到非议的十分重要的原因。

不过现在随着我国的日益强大,新加坡教育部门也开始渐渐的重新捡起了曾经丢掉的华语教育,一些中小学也开办了非强制性的华语课程。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402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48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058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304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64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47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997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869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23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