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烈火是干什么的
A. 色球上的烈火是怎么样的
在茫茫草原上,点起一堆堆篝火,远远望去,一块亮,一块暗,星星点点,斑斑驳驳的;走近一看,无数火苗在迎风摇曳,闪动,舔着它周围的枯草、干柴。
这样的景况也出现在太阳上。1980年2月16日的日全食时,我国科学家就看到了色球上的许多小火苗。在月轮完全遮住日面期间,月轮周围现出的火苗的确和草原上的篝火差不多,火焰中还喷射出明亮的细高火柱,像灌木一样散布在色球上。
色球是光球外面的太阳大气,厚度各处不同,平均厚2000千米,温度同高度有关。按照温度可分为3层:(1)低色球层,厚度大约400千米,温度由光球顶部的4500℃上升到5500℃;(2)中色球层,厚度大约1200千米,温度随高度缓慢上升,在其顶部达到8000℃;(3)高色球层,厚度大约400千米,温度随高度急剧上升到几万度。
色球的主要成分是氢离子、氦离子和钙离子。氢离子是红色的,所以它呈玫瑰红色。色球的名字就是由它的颜色而来的。通过色球望远镜观测色球,这里好像一片红色的海洋,给人以美丽、神奇而壮观的感觉。在太阳宁静的时候观察,望远镜视场里是“风平浪静”的,红色海洋上微波不兴。
在太阳活动的时候,望远镜视场里“篝火”点点,火苗乱摇乱窜,不仅视场中央有,边缘也有,而且边缘的火舌蹿得很高,所以,人们把太阳色球叫做燃烧的“草原”。这个燃烧的草原是丰富多彩的太阳活动舞台。
在色球上蹿起的火苗是什么呢?太阳主演的日食电影对人们认识这些火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842年7月2日,俄国境内发生了一次日全食,吸引了许多人。当日轮被月亮遮住的时候,月亮的四周出现一圈柔和的光芒,并向四周放射很远,活像一只只展翅飞翔的大蝴蝶落在月亮后面。在这些“大蝴蝶”之间,月亮边缘上露出3个晶莹闪亮的“山峰”。这个奇景把所有的目击者都吸引住了:天文学家忘记了自己的观测计划,天文爱好者忘记了自己是在“看天”。
这一奇景是什么?以前出没出现过?天文学家感到迷惑了。他们翻阅以前的观测记录,查阅编年史书。啊,明白了,这不是新的现象,以前的人在发生日全食时也曾见到过。科学家找到了关于珍珠色亮冠的记载,史学家提到过日食时出现的太阳火舌。它在我们中国的史书里早有记载,在公元前14世纪的殷代就有明确地记录了。
关于这粉红色景物,曾经提出三种解释:(1)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它来源于太阳,是太阳“外壳”的一部分,平时隐没在阳光里,看不见,只有在日全食时,月亮将强烈的阳光遮住了,才能显露出来。(2)有些科学家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肯定地说:“它们是月亮上的,太阳光把它照亮了,才看到它。”(3)也有人认为,它们不是实实存在的物体,是幻觉,是根本就不存在的虚无缥缈的东西。
粉红色景物到底是什么?照片作出了公正的回答。1860年7月18日在西班牙发生了一次日食,两位天文学家对它进行了观测。一位带着照相机在地中海畔观测,另一位在西班牙内地。两地相距400千米,他们都拍到了很好的照片。底片冲洗出来一看,月亮后面清清楚楚地露出一圈火舌,而且两地的照片上面的火舌是一模一样的。相距400千米的两地拍到同样的照片,说明这个粉红色的景物绝不是虚无缥缈的幻觉。
后来,天文学家进一步证明,它们是太阳色球上的,是从色球向外喷出的“火焰喷泉”,现代天文学上叫做日珥。
日珥是从色球层喷射出来的火红的物质,温度高达500~800℃。喷出物上升的高度一般在几万千米,个别大的可达到150万千米。迅速隆起的日珥物质在高空中停止上升以后,伸展开来,成为宽阔的浮云,形状千姿百态,有的美如拱桥,有的乱似草芥,有的像节日礼花,有的像天上云霞。由于太阳吸引力很大,大多数日珥物质升到一定高度后又往日面降落,但也有一些扬长而去,成为飘浮在日冕中的“流浪者”。
根据形状和运动特征,日珥可分为6种:宁静日珥、活动日珥、爆发日珥、环状日珥、黑子日珥和冕珥。宁静日珥存在的时间很长,寿命甚至达到1年以上,黑子多的时候,它出现得也多。活动日珥是宁静日珥变化而成的,活动程度较大。爆发日珥出现在黑子附近,光很强,活动性很大。大多数爆发日珥像地面火山喷发那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日面几万甚至上百万千米。
知识点
中子弹
中子弹是一种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的低当量小型氢弹。只杀伤敌方人员,对建筑物和设施破坏很小,也不会带来长期放射性污染,尽管从来未曾在实战中使用过,但军事家仍将之称为战场上的“战神”——一种具有核武器威力而又可用的战术武器。一般氢弹(三相弹)由于加一层贫铀(铀-238)外壳,氢核聚变时产生的中子被这层外壳大量吸收,产生了许多放射性沾染物。而中子弹去掉了外壳,核聚变产生的大量中子就可能毫无阻碍地大量辐射出去,同时,却减少了光辐射、冲击波和放射性污染等因素。
B. 干柴和烈火各指什么
两者是连在一起的 试想 一堆干柴和一堆烈火放在一起 会发生什么 答案是两者相容 你依靠我 我依赖你 比喻两人打的火热
C. 西班牙植物烈火棒有谁有资料 比辣椒强1W到10W倍的植物
绿玉树俗称烈火棒,乳汁有毒。 学名:Euphorbia tirucalli 别名:光棍树、光枝树 科属:大戟科、大戟属 原产非洲。 直立灌木或小乔木。枝肉质,圆柱状,绿色,簇生或散生。叶缺少或仅有数枚散生,线状,矩圆形。蒴果暗褐色,被毛。 主要成分:乳汁含佛波醇-12,13-不饱和二酯化合物、4-去氧佛波醇-12,13-不饱和二酯化物、蒲公英甾醇、13-莴苣甾醇、大戟醇等 汁液有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通过促使人体淋巴细胞染色体重排而致癌;刺激皮肤可致红肿,不慎入眼可致暂时失明。
希望采纳
D. 红光烈火是什么意思
火发出红色的耀眼的光芒。说明这个火非常的厉害,非常的猛。
烈火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iè huǒ,指猛烈的火;引火,纵火;比喻鲜红色;比喻声势大而情绪激烈的群众性行动或运动。
红光,采用可见光600-700nm(占90%以上),红外光700-4000nm(占10%以下)的综合光波进行体外照射,使之产生重要的生物效应及治疗效果。
(4)西班牙烈火是干什么的扩展阅读
燎原烈火
【拼音】: liáo yuán liè huǒ
【解释】: 好像大火在原野上燃烧,使人无法接近。比喻不断壮大,不可抗拒的革命力量。
【出处】: 《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举例造句】: 改革开放的洪流,似燎原烈火,不可阻挡。
【拼音代码】: lylh
【近义词】: 冲天大火、火势燎原、燎原之势
【反义词】: 星星之火
【用法】: 作宾语;指大火
【英文】: a blazing prairie fire
E. winrar 5.11 烈火中文版干什么用的
中文版本的解压缩软件,非常好用。
F. 干柴烈火的介绍
干柴烈火是汉语词汇,拼音 gān chái liè huǒ,出处明末·冯梦龙《醒世恒言》。
G. 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之谜讲的是什么
西班牙一直是海上强国,它的财富当然不是靠打鱼积累起来的,有时它也去别的国家拿点儿,但有时并不顺利。
在大约400多年前,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也不是后来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而是欧洲的西班牙。据考证,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西班牙殖民者纷纷涌到那里去掠夺金银财宝,致使西班牙很快成为欧洲最富有的海上帝国。此间西班牙拥有一支庞大的帆船舰队,最繁盛时舰队拥有千余艘舰船。这支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他们骄傲地自称为“无敌舰队”。“无敌舰队”顾名思义就是天下无敌。然而,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最终却迎来了覆灭的命运,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那时,英国的资本主义正处于萌芽状态。轻工业的迅速发展,迫使它急于寻找海外商业市场,同时舰船制造和航海技术的革新,更加膨胀了英国夺取殖民地的野心。西班牙看到了英国的崛起,为了遏制它,曾多次干涉英国“内政”,并阴谋刺杀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英国还以颜色,利用武装海盗船抢掠西班牙运送珠宝的船队,袭击舰船锚地,抢劫、击沉西班牙的舰船。于是,一场争夺海上霸主地位的大西洋海战就这样爆发了。
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西班牙和英国于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这次海战,无论是实力、武器装备,还是战船的威力,西班牙无疑都占据绝对优势,且兵力达3万余人,号称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而当时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两军相比,实力悬殊。但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海战的结局以西班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取代。
何以强大的“无敌舰队”竟然在寡弱对手面前不堪一击,一战而负呢?历代史学家大致持三种意见。
1.缺少国内基础说
16世纪的西班牙,是一个头号殖民强国和海上霸王,其殖民势力遍布亚、非、欧、美四大洲,海外贸易盛极一时,有1000余艘商船常年航行于世界各大洋。各殖民地的金银和其他财富犹如一条从不干涸的溪流,源源不断地流向西班牙国库,其财力、国力之强盛,在当时的西欧首屈一指。然而,西班牙的强盛,只是表面上暂时的虚假繁荣。因为西班牙的工业不发达,其繁荣强盛不是建筑在本民族的经济基础上,而是靠掠夺殖民地的金银。据统计,仅1545—1560年间平均每年从美洲运回西班牙的黄金有5500公斤,白银24.6万公斤。这种靠掠夺他国财富来维持的强盛肯定是不会持久的。其次,西班牙还缺少举国一致的政治基础。从16世纪下半叶开始,由于腓力二世(1527—1598年)的反动统治,西班牙迅速走上衰落的道路。腓力二世是个保守的天主教卫道士,1556年他继位为国王后,对内利用宗教裁判所加强专制统治,曾先后批准执行过一百多次火刑,迫害“异端”,滥杀无辜;实行重税政策,搜刮民财;对外穷兵黩武,连年征战。他专横残忍,挥霍无度,不关心国内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只满足于享用掠自殖民地的金银财宝,在马德里豪华宫廷里,整日杯筹交错,歌舞不绝,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在他统治期间,西班牙经济凋零,民不聊生,矛盾激化,危机四伏。常言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腓力二世的政策和行径,激起人民的极大愤恨,他不惜耗费巨大国力、财力,组织庞大的“无敌舰队”进攻英国,自然在国内是得不到多少人支持的,因而缺少战争获胜的基础。
英国当时虽然在军事上还不如西班牙,但政治上已建立了强大的专制君主制,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海外贸易日益扩大;国家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工商业,奖励航海业,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另外,当时的英国已经完成了宗教改革,摆脱了天主教会的控制,建立了本民族的新教国教。这就使整个英国对此次战争的认识较为一致,资产阶级把打败西班牙看做是扫除障碍、建立海上霸权的前提条件,进而可以向海外扩张,在殖民主义餐桌上分享一席之地;新教徒认为这是同反动的天主教势力的决战;人民积极支援战争则是为了保家卫国。因而举国上下,同仇敌忾,一致行动,御敌于国门之外。这是英国在这场海战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反之,也是西班牙惨败的根本原因。
2.指挥失当说
缺乏政治经济基础的说法,虽然不无道理,但也仅是一家之言。有的学者不同意这个看法,认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16世纪的西班牙虽然正走向衰落,但其政治、经济实力尚未达到大厦将倾的境地。从当时交战双方的军事实力来看,西班牙无疑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并非没有获胜的可能,“无敌舰队”的惨败主要是腓力二世用人不当造成的。“无敌舰队”装备完毕后,腓力二世于1588年的4月25日在里斯本大教堂举行授旗仪式,任命大贵族西顿尼亚公爵为舰队总司令,代其率队远征。西顿尼亚本是个陆军将领,因其出身于名门望族,在贵族中有较高威望,深得国王信赖,故被任命为舰队统帅。但他本人根本不懂海战,对指挥庞大的舰队在海上作战毫无经验,而且晕船。这项任命他始料不及,根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和信心指挥这场战争。一开始他即上书国王,恳请辞职,要求另请高明,但未被获准。试想,这样的将领指挥海战,哪有不败之理?果然不出所料,西顿尼亚的指挥糟透了。当英国舰队发现“无敌舰队”进入英吉利海峡后,立即抢占上风方位,主动出击。西顿尼亚按传统战略,命令舰队列成半月形迎战。但西班牙舰队的阵势很快被打乱,损失惨重。西顿尼亚无心恋战,传令撤出战斗,向东退驶。是夜,又出乎他的意料,英军巧施火攻,把装有易燃物的8条破船点燃,顺风开进西班牙舰队,顿时烈火熊熊。西顿尼亚从梦中惊醒,手足无措,慌忙传令砍断锚索,起航避让。在一片混乱之中,各船竞相逃避,互相撞沉,或被大火烧毁。西顿尼亚原想等火船漂过以后,再恢复战斗序列,谁知因他错令断锚,多数军舰都丧失了两个主锚,无法停船,只好任风吹去。天亮后又被英军追上,因弹药消耗、损失过大,“无敌舰队”几乎无还手之力,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西顿尼亚见大势已去,不敢再战,遂率残舰败卒,绕道返国。回到西班牙时,“无敌舰队”只剩下43艘残破舰船,几乎全军覆没。可见,西顿尼亚的错误指挥,是这次惨败的主要原因。连西班牙士兵都把这次不幸归罪于西顿尼亚,纷纷抱怨道:“真见鬼!陛下竟把一个只学会在陆上走路的人派到海上来指挥!”其实,腓力二世对西顿尼亚指挥打胜这场海战也是信心不足的。出航前,西顿尼亚曾接到腓力二世的密封谕旨,上面写道:密。只有在舰队司令亡故时才许拆开。原来,腓力二世早就曾想任命轻骑兵上将唐?阿隆索来指挥西班牙舰队,这封密谕就是要阿隆索在西顿尼亚发生不幸时接替总司令职务的。“无敌舰队”出航前,阿隆索是皇家军事委员会成员,担任过西西里舰队的总司令,获得过圣约克勋章,是既能领会、执行国王意旨,又善于指挥海战的舰队司令官。他在这次远征中担任分舰队司令,可惜由于西顿尼亚的错误指挥,同“无敌舰队”多数官兵一样葬身海底了。但腓力二世为何不起初就任命阿隆索为总司令呢?这又是个不解之谜。有人曾断言,如果“无敌舰队”的总司令是阿隆索,而不是西顿尼亚的活,这场海战的结局可能将是另一番图景。
3.亡于天灾说
认为“无敌舰队”不是毁于人祸,而是亡于天灾。它首先遇到的对手,不是英军,而是更加可怕而又无法战胜的大西洋的狂风巨浪,这是进军时机选择不当造成的。“无敌舰队”是在1588年5月27日奉王命扬帆起航的,这个季节,正是大西洋风多、雾大、浪险之时。西顿尼亚曾为此忧心忡忡,他深知此时在大西洋上航行,前途难卜,但又不好违拗王命,只好勉为其难,硬着头皮率队出征。果然不久即遇到大西洋风暴的袭击。6月19日,突然狂风大作,海浪翻天,“无敌舰队”许多船只被吹翻、吞噬,淡水从仓促制成的木桶中漏出,食物大量腐烂变质,水手们疲惫不堪,步兵大多数因晕船失去战斗力。西顿尼亚一筹莫展,虽经多方搜寻、救援,仍然损失了33艘舰船、8449名士兵和船员。由于天不作美,“无敌舰队”未交战先折兵,战斗力大大受到削弱。西顿尼亚公爵写信据实报告国王,建议暂停远征,与敌人达成体面的妥协,待来年再图进兵。但腓力二世的回答却斩钉截铁,没有半点回旋的余地:“即使您在拉科鲁尼亚不得不再扔下10或12艘船只,您也必须立即出港……”西顿尼亚就是带着这样一支失去战斗力的队伍与英军交锋的,这就种下了导致“无敌舰队”覆亡厄运的种子。当遭到惨败撤回国时,如惊弓之鸟的残舰败卒在苏梅兰北部海域,再次遇到大风暴,一些舰船又被海浪吞噬,或触礁沉没。至此,“无敌舰队”几乎已全军覆没。英军以未失一艘战舰,仅死伤100余人的轻微代价,大获全胜。这一结局,也许是老天帮了大忙。事后,腓力二世不无感慨地长叹道:“我派(无敌舰队)去是和人作战,而不是去和海浪作战。”这说明天灾的惩罚敲响了“无敌舰队”的丧钟。
上述三说,似乎均言之成理。但“无敌舰队”覆亡的根本原因何在呢?是缺乏战争的基础,还是指挥的无能,抑或是天灾风暴种下的毒瘤所致?这一问题,还应深入研究、探讨,才能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
H. 西斑牙烈火是什么东西
你说的是西班牙植物烈火棒吧。
绿玉树俗称烈火棒,乳汁有毒。 学名:Euphorbia tirucalli 别名:光棍树、光枝树 科属:大戟科、大戟属 原产非洲。 直立灌木或小乔木。
I. 请问干才烈火是什么意思呀
朋友,确实应该是
【干柴烈火】
【gān chái liè huǒ】
【解释】:形容男女之间强烈情欲要求,多用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也形容情绪高涨。
【出自】: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这烈火干柴怎得瞒。”
【示例】:真是一对烈火干柴,如胶如漆,燕尔新婚,连日那里拆得开。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
J. 干柴和烈火在一起会怎么样
激情是燃烧正旺的火,发出光和热,绽放绚烂美丽的火苗。比如火是由一堆干柴燃烧的,那么干柴应该是慢慢长成树木,再经过历练被晒干,并有机会能堆在一起,达到着火点,然后才有可能被点燃。当然也有尚未被晒干,还是青的时候经不起烈火的温度,也能被点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