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总督的权力包括哪些
1. 西班牙总督三部曲里面两棵草FIND在哪里
应该就在附近,你最好把了望塔升级到3级,就可以轻易找到了~~很简单的已经通关。。。
2.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美的殖民范围各有哪些
1、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
1535年起,西班牙为了统治西属美洲,先后建立四个总督区:
新西班牙总督区:首府墨西哥城,1535年设立,管辖新西班牙(今墨西哥)、中美洲及加勒比海诸岛等地。
秘鲁总督区:首府利马,1542年设立,管辖整个西属南美,18世纪西班牙在南美又设立两个新总督区后,辖地相应缩小。
新格拉纳达总督区:首府波哥大,1718年设立,管辖今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爾尔尔地区。
拉普拉塔总督区:首府布宜诺斯艾利斯,1776年设立,管辖今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和玻利维亚等地。
2、葡萄牙殖民地:巴西
——红色为西班牙殖民地,蓝色为葡萄牙殖民地
3. 新西班牙总督辖区的介绍
新格拉纳达(西班牙语:Virreinato de la Nueva Granada)是西班牙在南美洲北部殖民地从1717年开始的名称,它的领域相当于今天的巴拿马、哥伦比亚、厄瓜多爾尔尔和委内瑞拉。19世纪南美洲的独立运动结束了这个殖民地政府。除南美洲大陆地区外这个殖民地政府还对厄瓜多爾尔尔、圭亚那、巴拿马、千里达及托巴哥和委内瑞拉的地方政府有管理权。除此之外今天的巴西和秘鲁的部分地区属于新格拉纳达的管理。继承自新格拉纳达王国继承国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中文名称新格拉纳达总督辖区 外文名称西班牙语:Virreinato de la Nueva Granada 行政区类别西班牙美洲殖民地 所属地区拉丁美洲 下辖地区巴拿马、哥伦比亚、厄瓜多爾尔尔、委内瑞拉等 政府驻地波哥大 地理位置拉丁美洲中部地区(今北美洲南部和南美洲西北部) 人 口434.5万人(1819年) 西班牙语Virreinato de la Nueva Granada 目录16世纪在波哥大设立了一个审判庭和新格拉纳达王国,当时这个王国的总督仅松松地服从位于秘鲁利马的总督。由于这两个首府之间的通讯非常慢,因此1717年设立了不服从利马的新格拉纳达殖民地(其中短暂中断,后于1739年重建)。本来属于其它殖民政府管理的厄瓜多爾尔尔、委内瑞拉和巴拿马后来也归属这个殖民政府管理。这使得波哥大成为西班牙在新大陆的三个主要管理中心(另外两个为利马和墨西哥城)。虽然西班牙偶尔试图加强对波哥大的统治,但是实际上其统治不十分有效。 由于南美洲北部地形复杂多变,而道路又非常缺乏,这使得在殖民地内交通非常糟糕。为了适当地统治边缘地区在加拉加斯和基多设立了服从波哥大的地方政府。一些分析家认为它们反应了当地的传统区别,最后它们也加固了这些地方传统的不同。最后西蒙·玻利瓦尔的统一企图也未能克服这些区别。 估计1819年新格拉纳达的人口为434.5万人 在1819年至1822年间经过一系列军事和政治斗争新格拉纳达实际上从西班牙独立,成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后来厄瓜多爾尔尔和委内瑞拉独立后在首都波哥大附近成立了一个新格拉纳达共和国。这个共和国从1831年至1856年存在。后来的保守派人士喜欢自称为“新格拉纳达”。 今天哥伦比亚周围国家的一些人依然称哥伦比亚人为“新格拉纳达人”(neogranadinos)。 重要城市按照人口排列 1 - 波哥大2 - 加拉加斯3 - 基多4 - 卡塔赫纳 5 - 巴拿马城6 - 昆卡7 - 波帕扬8 - 通哈
4. 南美洲曾经大部分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被分为几个总督区
自公元3世纪开始,柏柏尔人逐渐南迁,居住于沙漠平原和多沙丘地区,同苏丹黑人逐渐发生混合。13世纪后,阿拉伯人哈桑部落到达西非,征服柏柏尔人建立王国,成为当地统治者,也与当地人发生混合。摩尔人实际上是柏柏尔人,阿拉伯人和黑人混合的后裔。摩尔人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对从北非来的外来民的贬称。摩尔人的自称是柏柏尔人。
711年,摩尔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亚半岛(今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一个非洲柏柏尔人将军塔里克·伊本·齐亚德(Tariq ibn-Ziyad)率领六千五百名北非柏柏尔人和五百名阿拉伯人北渡直布罗陀海峡在伊比利亚半岛登陆。登陆后他立刻焚烧战船,以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经过八年的征战,摩尔人征服了南部大半个西班牙。他们试图向东北进军,跨越比利牛斯山,但732年被法兰克人的宫相查理·马特在图尔战役(Battle of Tours)中击败。政治影响是伊斯兰势力没有能够深入欧洲大陆的腹地。
摩尔人统治半岛按年代算是711-1492年,1492年摩尔人被逐出半岛,余者逐渐融入当地居民。现在的西班牙人的人种特征明显异于德国这样的日耳曼人。
在新生国家的蓬勃朝气中,出于对财富的渴望,也出于要挽回跟葡萄牙在非洲领土争夺中失败的心理,当时还是中央专制集权的西班牙王室在同一年支持了哥伦布新航路开辟计划。
哥伦布的航行与发现,向欧洲殖民者与探险家们吹响了第一声号角,促使他们掀起一个纷纷走向新大陆的发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德国、英国以及荷兰等国探险家的足迹很快踏遍整个新大陆。
西班牙人发现美洲最初是从加勒比海的群岛开始的,他们最初的探险活动从中美洲的古巴、尤卡坦开始的,最初玛雅王国和阿兹台克帝国像磁铁一样地吸引他们,那里丰富的黄金激发了他们狂热的征服欲望。此时的北美相对较为贫瘠,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德克萨斯往南的中美洲和南美洲,从1492年哥伦布登陆美洲开始的三个世纪里,西班牙先后占领了大部分加勒比海岛屿(西印度群岛)、墨西哥、南美大部、中美洲地区、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直达阿拉斯加)和北美中部内陆。葡萄牙人占有了巴西。
1535年起,西班牙为了统治西属美洲,先后建立四个总督区:
新西班牙总督区:首府墨西哥城,1535年设立,管辖新西班牙(今墨西哥)、中美洲及加勒比海诸岛等地。
秘鲁总督区:首府利马,1542年设立,管辖整个西属南美,18世纪西班牙在南美又设立两个新总督区后,辖地相应缩小。
新格拉纳达总督区:首府波哥大,1718年设立,管辖今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爾尔尔地区。
拉普拉塔总督区:首府布宜诺斯艾利斯,1776年设立,管辖今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和玻利维亚等地。
此外,有的总督区下设置有都督区。西属美洲共设五个都督区:危地马拉(1527年)、古巴(1777年)、委内瑞拉(1773年)、波多黎各和智利(1778年)。
在19世纪初期,西属美洲陆续爆发了独立运动,西班牙因此丢失了在美洲大陆的殖民地。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战争中的失利,更使其丢失了加勒比海上的古巴和波多黎各等地,并最终结束了在美洲的殖民统治。
其中,佐罗的故事就发生在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加利福尼亚。
5. 在20世纪,西班牙到底还有哪些海外殖民地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西属美洲)是指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西班牙在美洲拥有的殖民地的统称。从1492年哥伦布登陆美洲开始的三个世纪里,西班牙在美洲大陆和加勒比海地区就不断地进行着征服和殖民,先后占领了大部分加勒比海岛屿(西印度群岛)、墨西哥、南美大部、中美洲地区、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直达阿拉斯加)和北美中部内陆。在19世纪初期,西属美洲陆续爆发了独立运动,西班牙因此丢失了在美洲大陆的殖民地。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战争中的失利,更使其丢失了加勒比海上的古巴和波多黎各等地,并最终结束了在美洲的殖民统治。
1535年起,西班牙为了统治西属美洲,先后建立四个总督区:
新西班牙总督区:首府墨西哥城,1535年设立,管辖新西班牙(今墨西哥)、中美洲及加勒比海诸岛等地。
秘鲁总督区:首府利马,1542年设立,管辖整个西属南美,18世纪西班牙在南美又设立两个新总督区后,辖地相应缩小。
新格拉纳达总督区:首府波哥大,1718年设立,管辖今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爾尔尔地区。
拉普拉塔总督区:首府布宜诺斯艾利斯,1776年设立,管辖今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和玻利维亚等地。
此外,有的总督区下设置有都督区。西属美洲共设五个都督区:危地马拉(1527年)、古巴(1777年)、委内瑞拉(1773年)、波多黎各和智利(1778年)。1764年,西班牙又在美洲殖民地推行郡制,分新西班牙为12个郡,拉普拉塔为8个郡等等。西属美洲的独立战争后,相应的总督区和其他行政区划分不复存在,但却深刻影响到了各新独立国之间的边界和行政区划分。
6. 为什么墨西哥联邦以前在新西班牙总督辖区
这个问题其实问的方式还有些别扭,“墨西哥联邦”大概指的就是现在的墨西哥合众国,这个国家的确采用的是联邦共和制这个国家组织形式。“新西班牙总督辖区”则是一个历史概念了。历史上现在的墨西哥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至于为什么要叫做“新西班牙”,这个也很好理解,殖民的模式往往在命名上将宗主国的许多地名或者称呼都移植过来,而墨西哥地区,阿兹特克帝国的被征服以及极佳的地理位置,都是其成为西班牙殖民地最早的统治中心的原因。
7. 新西班牙总督辖区的面积是多少
虽然我还没有查出总面积,但是新西班牙总督府辖区非常广大,包括:包括墨西哥、中美、西印度群岛及今美国西部和南部地区。面积之大可想而知。
8. 《西班牙总督3》第3关一共14个秘密,玩了好几遍死活只找到13个,还有一个在哪啊
话说你们都好有毅力,我玩123代,都懒得找到所有秘密太麻烦了,不停的砍树,有的秘密都藏在树林深处啊
9.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殖民总督区
1535年起,西班牙为了统治西属美洲,先后建立四个总督区:
新西班牙总督区:首府墨西哥城,1535年设立,管辖新西班牙(今墨西哥)、中美洲及加勒比海诸岛等地。
秘鲁总督区:首府利马,1542年设立,管辖整个西属南美,18世纪西班牙在南美又设立两个新总督区后,辖地相应缩小。
新格拉纳达总督区:首府波哥大,1718年设立,管辖今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爾尔尔地区。
拉普拉塔总督区:首府布宜诺斯艾利斯,1776年设立,管辖今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和玻利维亚等地。
此外,有的总督区下设置有都督区。西属美洲共设五个都督区:危地马拉(1527年)、古巴(1777年)、委内瑞拉(1773年)、波多黎各和智利(1778年)。1764年,西班牙又在美洲殖民地推行郡制,分新西班牙为12个郡,拉普拉塔为8个郡等等。西属美洲的独立战争后,相应的总督区和其他行政区划分不复存在,但却深刻影响到了各新独立国之间的边界和行政区划分。
10. 总督的概述
总督之“督”可见,在名义上不是地方官,是中央差遣的“派出”性质,由此可见中央是将地方权力牢牢握在手上的。地方没有名义上的大员,提督、知县等也皆属于中央官。 明代正统末至景泰初,除于谦、王骥先后以兵部尚书、南京兵部尚书总督京师、南京军务外,地方亦多派总督。这些总督因事而设,事毕即撤。自成化五年(1469)两广再设总督后,其职始专,近于定制,但终非地方正式军政长官。其中比较重要的总督有:
弘治十年(1497)置, 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一员,简称“三边总督”
弘治十年(1497)置,总督四川、陕西、河南﹑湖广等处军务一员,
正德八年(1510)置: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一员,简称“宣大总督”
嘉靖二十九年置: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一员,简称“蓟辽总督”
嘉靖三十三年(1550)置:总督浙江、福建、江南兼制江西军务一员,简称“浙直总督”,等等。
总督与巡抚皆为地方军政大员,合称督抚。但总督权力较巡抚大,巡抚位于总督之下。地方总督多由部院正官中推选,以尚书、侍郎任者,亦加都察院正官(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职衔。专务总督除部院正官外有寺卿至其位者,加官如尚书、侍郎制。
正德十四年,明武宗自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太师镇国公”,遂改总督为总制。嘉靖三十年,又以“制”字非臣子所用,复名总督,但习惯上仍尊总督为制台。在明朝政治中,总督举足轻重,入则为朝廷显官,出则为一方军政之首,巡抚、总兵官俱听节制,故时人称“文帅第一重任”。
《明熹宗实录》卷四十二:“天启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荫总督宣大王国桢子之仲、登莱巡抚袁可立子枢、通政使吴用先子 、河南巡抚冯嘉会子映鸾、太常寺卿桂有根子高攀各入监读书。” 直隶总督——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顺治十八年(1661年)初设直隶总督,后裁;雍正元年(1723)年升直隶巡抚为直隶总督,为定制;
雍正八年(1730)设直隶河道水利总督,简称北河总督;
干隆十四年(1749年)裁北河总督,遂以兼直隶河道事务,加管理河道衔;
干隆二十八年(1763年)兼巡抚衔;
咸丰三年(1853年)兼管长芦盐政,太平天国之乱后,盐运秩序被破坏,该职被自然停兼;
同治九年(1870)兼北洋通商大臣。 两江总督——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
康熙元年(1662)以江南总督兼操江事务;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合并江南、江西2总督为两江总督,为定制,仍兼操江事务;
道光十一年(1831年)兼两淮盐政,太平天国之乱后,盐运秩序被破坏,该职被自然停兼;
同治十二年(1873年)兼南洋通商大臣;
另,清初两江总督就兼辖南河事务,协助总河,后逐步负责加重河道事务,最终全面统辖南河事务。 闽浙总督——总督闽浙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兼巡抚事。
干隆三年(1738)合并福建、浙江2总督为闽浙总督,为定制;
光绪十一年(1885年)以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遂兼福建巡抚事务。 湖广总督——总督湖北湖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兼巡抚事。
顺治元年(1644年)初设湖广总督,后裁;康熙十九年(1680)改川湖总督为湖广总督,为定制;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更名为湖北湖南总督,但简称仍为为湖广总督;
光绪三十年(1904年)裁湖北巡抚,遂兼湖北巡抚事务。 明代
明景泰三年,两广始设总督。
明代景泰三年(1452年)始设梧州。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迁肇庆。
清代
两广总督——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兼巡抚事。
清代两广总督的前身为顺治元年所置的广东总督,当时总督驻广州,兼辖广西。
顺治十二年,总督府迁往梧州。
康熙二年,别置广西总督,广东总督移驻廉州。
次年,撤销广西总督,广西政务复归广东总督管辖,广东总督迁驻肇庆。
雍正元年,重设广西总督,次年再次裁撤。
雍正七年,为统一西南军事指挥权,镇压苗族起事,广西政务暂归云贵总督兼辖。
雍正十二年,广西政务仍隶广东总督管辖,更号两广总督。
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广东总督为两广总督,为定制,驻肇庆府;
干隆十一年(1746年)年移驻广州府;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裁广东巡抚,遂兼广东巡抚事务。
直到清朝灭亡取消两广总督。 陕甘总督——总督陕甘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管理茶马、兼巡抚事。
顺治元年(1644年)初设甘肃巡抚,例兼管理茶马事务;
康熙十四年(1675年)初设陕甘总督,后多次更名与移治;
干隆十九年(1754年)裁甘肃巡抚,遂以陕甘总督兼甘肃巡抚、管理茶马事务;
干隆二十四年(1759年)改甘肃总督为陕甘总督,为定制,仍兼甘肃巡抚、管理茶马事务。 四川总督——总督四川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兼巡抚事。
顺治元年(1644)初设四川巡抚;十四年(1657)初设四川总督,后更名裁撤;
干隆十三年(1748年)恢复四川总督,同时裁撤四川巡抚,遂兼巡抚事务。 云贵总督——总督云贵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兼巡抚事。
顺治十六年(1659年)初设云贵总督,后分设;
雍正十二年(1734年)合并贵州、云南2总督为云贵总督,为定制;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裁云南巡抚,遂兼云南巡抚事务。 东三省总督——总督东三省等处地方、兼管三省将军、奉天巡抚事。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以原关外三将军并为三省将军事务由其兼管;
同时设奉天巡抚,以原盛京将军本辖区域的旗兵改以副都统衔由其兼管;
宣统二年(1910年)裁奉天巡抚,遂兼奉天巡抚事务。 南河总督——总督江南河道、提督军务,又简称江南河道总督。
雍正七年(1729年)改总河为南河总督;
咸丰八年(1803)裁撤,其事务并入漕运总督。 东河总督——总督河南、山东河道、提督军务,又简称东河河道总督。
雍正七年(1729年)改副总河为东河总督;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裁撤,同年恢复;二十八年(1902)裁撤,其事务并入河南、山东二巡抚。 漕运总督——总督漕运、节制江北镇道各官。
顺治元年(1644)设漕运总督;
咸丰八年(1803)裁南河总督,兼管江南河道事务;
咸丰十年(1805)节制江北镇、道各官;
光绪三十年(1904)以无漕可运,改设江淮巡抚;
光绪三十一年(1905)以与两江总督事务重叠,裁撤,其事务并入两江总督。 总督(Governor-General),英国国王在尊其为国家元首的英联邦(除联合王国以外的)各成员国的代表。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总督是英王在中央或国家一级的代表;在加拿大各省还有省督,在澳大利亚各州,还有州总督。总督职位随英联邦国家的宪法地位的演变而变化。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总督最初,是国王和英国政府的双重代表;1926年的帝国会议决定,总督在供职国家的作用和英王对联合王国政府所起的作用完全一样,这就意味着总督不再是联合王国政府及其利益的象征。总督任命的程式也发生了变化。最初,是根据联合王国政府的建议(事先和当地政府进行过蹉商)而得到任命的;但1930年帝国会议通过协定,确认总督应经过同国王的非正式协商、根据英联邦有关国家政府的建议而委任。
在某些英联邦国家的现代宪法中,有专门条款对总督选举作出规定。在早期,总督通常来自英国。现代习惯作法是任命一个“当地”人为总督。现代总督是实权总督,他们行使职能而无需将他代表的国王置于优先地位;不过,总督通常像英王在联合王国一样,行使其宪法及礼仪职能。
历史上西班牙在本土各行省、那不勒斯地区和美洲的殖民地, 以及英国在印度殖民地的统治者称viceroy,中文也多译为“总督”。Viceroy是拉丁文“vice”(来自宫廷的)和法文“roi”(国王)的组合。从职权范围上来说,这一类的总督更近似中国清朝的总督。一些文献中也将viceroy翻译为“副王”。
总督亦是英文中Governor及Governor-General的翻译。Governor一词可用作一些殖民地、部分国家的州或省的州长或省长,如香港总督、华盛顿州州长,但一般只有殖民地首长才会翻译成总督。部分殖民地,及英国的自治领(Dominion)的英国国王或女王代表叫作Governor-General,如加拿大总督、澳大利亚总督。 加拿大首位华裔总督
加拿大创业协进会宣布,在2011年4月2日举行的2011“加拿大杰出华裔创业家选举”晚宴中,华裔伍冰枝将获颁2011创业协进会“终身成就奖”。创业协进会会长邝国雄表示:“该奖项是颁发对加拿大社会在商业、人道或慈善事业领域内做出优越贡献的加籍华人。”
在加拿大,伍冰枝是家喻户晓的政治明星。1999年,她成为加拿大首位华裔总督。加拿大总督代表国家元首,是英国女王在加拿大的代表。尽管当选时遭遇种族分子恶意中伤,但伍冰枝还是凭借真诚说服了大多数加拿大人。2005年卸任时,加拿大参议院议长赞扬她为加拿大史上最出色的总督之一。退任后,她和丈夫建立加拿大公民协会,帮助新移民融入并适应加拿大生活,积极宣扬包容、接纳、归属感和公众责任。
为何她能带上光鲜的总督头衔?也许我们能从她的人生轨迹中得出答案。1939年,她出生于香港一个普通家庭。3年后,由于日本侵占香港,她不得不随家人利用美日交换战俘名额移民到加拿大,因此曾被归为难民之列。但从此,在安宁的渥太华市,她开启了传奇人生。大学期间,从小爱好艺术的她选择了主修文学专业。不仅学习成绩一直很出色,伍冰枝还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社交活动。因为,她认为,要想在多族裔学生的校园里立足,不仅要有非凡才华,还要主动出击,勇于表现。
1965年,从法国取得硕士学位归来后,她进入加拿大国营电视台,并从此爱上了演播厅。之后,她凭借担任《伍冰枝直播》等节目主持人,成为了加拿大最叫座的金牌主持。35年里,伍冰枝坚信,无论多么细小的工作,都是提高自身的机会,因此她从不拒绝任何分配给她的工作。
除了在媒体圈孜孜不倦地耕耘外,其文艺才华更令她闻名遐迩。从1968年开始,她出版了多部情感细腻的小说,备受好评。此外,她还涉足电影圈,1995年她拍摄的电影《他眼里的诱惑》,被当年戛纳艺术电影节选为开幕式播放的电影之一。对于伍冰枝而言,引以自豪的并非小说和电影,而是电视艺术片制作。至今,她有10多部电视艺术片获得国际或国内大奖。
从难民蜕变为加拿大最有影响的文化人士,最后走上政坛。有人说,伍冰枝能够雀屏中选,是因为她有卓越的才华、独具亲和力的公众形象和超越于党派之争的背景。而伍冰枝如此总结自己的成功秘诀:“在这个世界上,要想站在别人前面,就要变成别人眼里不可缺少的人。”
澳大利亚总督杰弗里
迈克尔·杰弗里(Michael Jeffery) 1937年生于澳大利亚西澳州,16岁入堪培拉皇家军事学院学习,1958年入伍。1970年2月,33岁的杰弗里少校带领一个步兵连在越南南部执行军事侦察任务,在一年多的对越作战中,杰弗里表现出卓越的军事和领导才干,被授予十字军事勋章。除越南战争外,他还先后在马来半岛、巴布亚新几内亚领兵作战。1976年,杰弗里受命担任珀斯空军特种部队司令,后来又升任为陆军上校,任陆军特别行动部队第一指挥官。1981年至1983年,杰弗里负责澳大利亚全国反恐统筹工作。之后,被派到伦敦皇家国防研究学院深造,后晋升为少将。自1986年以来,杰弗里统领陆军第一师。后曾担任澳国防军总参谋长助理、副总参谋长等职,少将军衔。1993年退役后任西澳大利亚州州督至2000年。其间,他曾两度担任联邦行政长官,以补总督职位的临时空缺,熟知总督职责。2003年8月宣誓就任澳大利亚联邦第24任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