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墨西哥暖流欧洲会怎么样
❶ 墨西哥湾暖流没了会怎么样
美国南方的种植业就要衰败罗,因为额热量不足,北方就要过冷日子罗。北大西洋暖流也会冷下来,北海结冰,法国人都要穿棉袄。北欧就会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严酷。(写的不错吧,手机党的,打得很辛苦,望采纳:-))
❷ 一旦墨西哥湾暖流完全停止活动,欧洲将进入新的冰河世纪 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角度分析
波兰科学家指出,这种极端天气形态的出现,是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导致来自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活动速度减缓所致。这股暖流是维持地球气候平衡的重要角色之一,但近几年来规模却缩小了一半,不能发挥中和极地南下冷空气的作用,假若一旦墨西哥湾暖流完全停止活动,欧洲将进入新的冰河世纪。
❸ 如果全球变暖,那么日本暖流和墨西哥暖流势力将会变强还是变弱
偶只能说,世界真奇妙。
按理时候变暖后,冷空气将减少,可去年的气温就极冷,这主要还是和2极有关系,所以这个东西除了专业人员没人会去研究的,
❹ 如果墨西哥暖流终止地球将有如变化
假设墨西哥湾暖流终止,没有暖流给西北欧地区带去热量,那里的气温就会降到同纬度的最底气温。这时,挪威、瑞典、芬兰和苏格兰等地区会开始孕育冰川,这样就好比新仙女木事件,地球没有所能获得的热量,就会进一步降低气温,如此反复,可能就会再次出现仙女木事件。
新仙女木冰河时期,气温与次盛冰期不相上下。如果墨西哥暖流终止,可能如新仙女木时期的情况一样,全球会迅速降温变成冰冻世界。中纬度地区即使在盛夏,最高气温也从不超过10℃,而冬季中纬度地区的气温会普遍在零下20℃,从9月到次年5月,暴风雪几乎会从不间断地发生。也许我们站在直布罗陀海峡或者长江口,就能看到漂在海上的冰山。当冰期来临,雪线和林线就会下移和南移,大量淡水被锁在高纬度地区的冰雪中,低纬度地区的降水会剧减。
❺ 欧洲的温度突然下降,是因为大西洋的暖流被什么切断了
关于全球变暖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无疑是让人吃惊的,科研人员发现由于北极冰原融化,降雨量增加,以及风的类型不断改变,大量淡水正汇入北大西洋,对墨西哥湾暖流造成破坏,从而切断北大西洋暖流。正是这些暖流把温暖的表层水从加勒比海带到欧州西北部,并使欧洲形成温暖的气候。
威尔逊说:“一些人认为,自然界会复兴人类所毁灭的一切”。谚语云:“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万物皆可应运而生。”或许自然界真的能够恢复一切,但这个漫长的过程对于现代人类无论如何是没有意义的。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天气最动人的特质就在于它的变化多端。1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仍然在为准确预报天气情况而努力,在控制气候方面却收效甚微;然而,对环境的破坏却是史无前例的如果冰川全部融化,那对人类来说就是个悲剧。
❻ 墨西哥暖流只能到达北大西洋,它会枯竭吗
关于地球上的气候变迁,有一个概念叫做“冰河时期”,如果在一段时间,地球上出现持续的低温,大陆冰盖大规模向赤道延伸,那么,这段时间就是“冰期”,冰期结束之后,全球会出现温度升高,冰盖向两极退缩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时期,被称为“间冰期”,冰期与间冰期反复交替,就是一个完整的冰河时期。
近20多亿年以来,地球上的气候总是在冰期与间冰期之间反复交替,共出现了5次冰期,现在,地球上的气候正处于第四纪大冰期的一次间冰期内,第四纪冰期开始于258万年前,并延续至今,约在1.14万年前,全球气温普遍升高,大陆冰盖向两极退缩,进入间冰期,现在南极和格陵兰岛的大冰盖,可以看作是上一次大冰期遗留下的冰盖。
绵羊
综上所述,假如北极附近的冰川持续融化,导致北大西洋暖流停止流动的话,那么美国、加拿大会首当其中,进而是英国、挪威、冰岛等地,世界上其他地区温暖的气候,并不是北大西洋暖流带来的,北大西洋暖流停止流动,这些地方会受到间接影响,但是并不会被冰川覆盖。
因此,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增加,会导致气候变暖,但在某一时间段,其实并不一定会变暖,有可能会变冷,因为冷热是需要交换的,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北大西洋暖流停止流动,北美、西欧的气候变冷,相当于实现了一次冷热交换,即使是地球的平均温度在上升,那也要再等一段时间,北美、西欧才有可能走出冰封状态,再次实现冷热交换,所以,我们不能以某段时间的天气变冷,来判断全球气候是在变冷还是在变热,需要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尺度来进行判断。
北大西洋暖流停止流动之后,美国会进入冰封状态,美国这个国家会从地球上消失,美国人要往墨西哥迁徙,现在的美国人在美墨边境修建围栏、铁丝网,想尽办法阻挡墨西哥人进入美国,那么,当北大西洋暖流停止流动之后,也许这些围栏、铁丝网会被墨西哥人重新利用,来阻止美国人迁徙到墨西哥。
❼ 如果全球温度上升会怎么样!急
当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升高1摄氏度,巨大的变化就会产生:海平面会上升,山区冰川会后退,积雪区会缩小。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就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如西非的萨赫勒地区从1965年以后干旱化严重;我国华北地区从1965 年起,降水连年减少,与50年代相比,现在华北地区的降水已减少了1/3,水资源减少了1/2;我国每年因干旱受灾的面积约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由于气温升高,在过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预计到2050年海平面将继续上升30——50厘米,这将淹没沿海大量低洼土地;此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旱涝、低温等气候灾害加剧,造成了全世界每年约数百亿以上美元的经济损失。
因此,全球气候变化预测不仅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科学研究课题,而且已成为我国政府在制定政策与进行经济建设决策的依据。特别是1992年6月联合国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许多国家已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5年3月已开缔约国第一次大会,这标场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为促进本国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所发须考虑的一个重要的科学和有关环境政策问题。
早在1987年的气候分析就说明,发生在埃塞俄比亚、苏丹和索马里等非洲国家的日益严重的饥荒和降雨模式的巨变是一致的。据4月27日法新社记者报道,位于埃塞俄比亚南部的欧加登地区是一个生活着约300万游牧民的半荒凉地区,3年来一直没有下雨,牛、羊,甚至骆驼都已渴死。1984年——1985年的干旱夺走近100万人的生命。现在,800万人等待着食品紧急援助。在将一个半世纪以来的气候测量资料与近几十年降水模式的巨大变动对比后,结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降水量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到了50年代,经过相对雨水较多的一段时期之后,北非和中东降雨量极大地减少。”近40年来,干旱持续,并且出现得更加频繁,同一时期“欧洲的降水量显着增加”。这40年的气温变化趋势是造成反复、持久饥荒的因素之一。研究人员担心,这一趋势只是全球变暖的早期结果。
西班牙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00年初是自1947年以来西班牙最干旱的冬天。大量种植区已不可能恢复在今后几个月中形势将更加恶化。水库的蓄水量仅达到50%,水消费量的80%已用于农业。事实上,目前每7名欧洲人中就有1人不能饮用自来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水的缺乏将成为今后25年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必须立即改变目前导致生态系统恶化的习惯。”
气候专家兰姆针对上述萨赫勒地区最近4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及随之而来的饥荒和逃亡状况说,“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并进一步发展,有些国家的整个国土最终将变得不适于人类居住”。尽管气候学家们还是不愿意把全球变暖和这些灾难明确地联系起来,但这并不影响以下的必然结论:不管气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在现代化的、富裕的全球文明之中,仍有一些脆弱的社会正多多少少由于气候型态的变化而承受巨大的苦难。目前,对于受难的人们,世界上其他地区除了修修补补之外,提不出真正的解决办法。而且,虽然几乎全世界的科学界都在大声疾呼,人类文明的现行模式正在使星球气候条件发生巨变,其后果很可能数倍于近10000年来人类所经历过的后果,我们对于正在形成的灾难的主要成因却仍然毫无作为。
事实上这一结果现在已经明显感觉到了,正如IPCC1995年报告中说:“随着温度的上升,预计有些地区的水灾、旱灾、火灾及热浪冲击的发生率也会上升”。
2.冰川融化
即使冰川融水在60至100年的时间里干涸,这一生态灾难的影响范围之广也将是令人震惊的。
——塞义德·哈斯内恩
如果全球变暖趋势得不到控制,孟加拉国将近20%的地区在15年内可能被水淹没。
——赛义达·乔杜里
1998年是美国东部历史上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年份,这一年南极2850平方千米的冰盖从威尔金斯和拉尔森冰架上分裂出去。南极巨大冰盖的其他部分也在全线后撤之中。
印度尼西亚的卡斯坦兹山是热亚洲唯一山顶常年积雪的山峰。但在最近几个世纪以来,卡斯坦兹山的冰川已明显地缩小,结果使雪线上升了大约100米。
除两极地区的冰冠以外,喜玛拉雅冰川是世界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共约有1.5万条冰川。这些冰川的融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河流——印度河与恒河的水源。如果这两条大河的水源枯竭或者逐渐减少为涓涓细流,农业社会的基本组成元素就会遭到彻底的破坏。
近年来,人们对从巴塔哥尼亚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冰川因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普遍认为的温室效应而融化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在南亚地区,问题并不是冰川是否在融化,而是融化的速度有多快?虽然全球变暖的许多不良影响可能要到21世纪末才会变得非常严重,但是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中国和不丹等地的冰川融水可能很快就会给人们造成麻烦。
国际冰雪委员会(ICSI)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喜玛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比世界其它任何都要快。如果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国际冰雪委员会负责人塞义德·哈斯内恩说:“即使冰川融水在60至100年的时间里干涸,这一生态灾难的影响范围之广也将是令人震惊的。”
位于恒河流域的喜玛拉雅山东部地区冰川融化的情况最为严重,那些分布在“世界屋脊”上的从不丹到克什米尔地区的冰川退缩的速度最快。以长达3英里的巴尔纳克冰川为例,这座冰川是4000万——5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发生碰撞而形成的许多冰川之一,自1990年以来,它已经后退了半英里。在经过了1997年严寒的亚北极区冬季之后,科学家们曾经预计这条冰川会有所扩展,但是它在1998年夏天反而进一步后退了。
孟加拉国环境与森林部长赛义达·乔杜里指出:“如果全球变暖趋势得不到控制,孟加拉国将近20%的地区在15年内可能被水淹没。”
华盛顿州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员、气候专家鲁比·伦发现,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山区从11月下旬到来年3月下旬的降雪将变为降雨,从而使如今900多米的平均雪线上升到1250米。这将不仅仅使卡斯卡德山脉中部的滑雪胜地变为泥浆,重要的是将给干燥的山脉东侧的农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因为这些农民依靠山上春季的融冰雪水流下来灌溉他们的苹果树和小麦。
3.疾病肆虐
气候变暖,一些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海拔较高处的环境也越来越有利于蚊子和它们所携带的疟原虫子这样的微生物生存。
——保罗.受泼斯坦
哈佛大学新病和复发病研究所的保罗.受泼斯坦注意到,植物也随雪线而移动,全世界山峰上的植物都在上移。随着山峦顶峰的变暖,海拔较高处的环境也越来越有利于蚊子和它们所携带的疟原虫子这样的微生物生存。
1985年之后在卢旺达.赞比亚.埃塞俄比亚.斯威土兰和马达加斯加的高海拨地区都出现过传染性疟疾。1988年马达加斯加高地的一次爆发杀死了10万多人。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的气象影响专家欧文.杰元逊认为,升温和降雨的增加,再加上不断增加的抗药性,这几种因素的协同一致,促成了这些疾病的流行。
在疟疾、黄热病和登革热这样的疾病向上、向外的扩散中,气候是个关键的因素,因为它既影响带病昆虫的安居之地,也影响疾病的传染性本身。传播疟疾的按蚊通常在冬天需要平均温度15.5摄氏度以上才能存活,疟原虫的活跃与感染,需要17.75摄氏度,如果平均温度增加2.5至3.7517.75摄氏度,就会使登革热的传播速度加倍。同时迁移的还有携带黄热病和登革热的伊蚊,它们此前局限于赤道两侧纬度大约35度的区域,全球升温将使它的活动范围扩展到纽约、芝加哥、北京、伊斯坦布尔和马德里。
这并非耸人听闻,1999年7月,西尼罗病毒首次登陆西半球,袭击了纽约市,令市民和医疗卫生组织大为震惊,当局动用直升机和地面人员在市内大面积喷洒杀虫剂来消灾灭病。长期跟踪研究这种疾病的流行病学家和卫生专家把这种疾病的爆发流行照咎于全球气候大规模长期变化对当地气候的影响。专家们对一个日益谈暖的地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担以,并提醒人们应该人新的疾病的爆发和它因气候变化的关系中吸取教训。据2000年元月报道,一个目前在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出现流感以后,包括纽约、宾夕法尼亚、新泽西、弗吉尼亚、马里兰和首都华盛顿在内的19个州都有这种疾病流和。引发上次流感的是一种称作“悉尼A型流感”的病毒,流感导致的死亡率在美国呈上升之势,据一周内122个美国城市的数据,因患流感或肺炎而死亡的人数占死亡总数的7.8%。这不啻是2000年给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大国的一个警告。
西尼罗病毒、疟疾、黄热病等热带传染病自1987年以来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密西西比、德克萨斯、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和科罗拉多等地相继爆发,一再证实了专家们关于气候变暖,一些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的科学推断。
4.新冰河期
现在的物种灭绝率已经 “达到地质史上一次巨大灭绝性一半的水平”。
——戴维·蒂尔曼
关于全球变暖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更令人吃惊,由北极冰原融化,降雨量增加,以及风的类型的不断改变,大量淡水正汇入北西洋,从而对墨西哥湾暖流造成破坏。正是这些暖流把温暖的表层水从加勒比海带到欧州西北部,并使欧洲形成温暖的气候。而墨西哥暖流一旦因全球变暖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可能会下降5-8摄氏度之多,欧洲可能面临一次新的冰河时代!
这项研究是位于阿伯丁的苏格兰海洋实验所分析了设在兰群岛海域到法罗群岛海域之间自1893年以来的1.7万多次海水盐度测量结果得出的。在过去的每20年中,流向南部的深层海水盐度变得越来越小,浓度越来越低,这表明有更多的淡水从大西洋北部汇入了该地区。这些新数据第一次充分证明了德国科学家在大约3年前设计的计算机模型。
❽ 如果没有“马歇尔计划”现在的欧洲将会是什么样
“马歇尔计划”也被称作欧洲复兴计划,二次炸弹虽然结束了 ,不管战胜国还是战败国,严酷的战争,摧毁这些国家的工业基础,到处是战争带来的废墟,毫无生气,人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如果得不到援助,人民无法活下去,到处是抗议的浪潮,没有活路。
美国以自己的超级大国权威,建立联合国,利用布林顿广场协议,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控制全世界的矿产石油,黄金等,商品的定价权,让美元与黄金挂钩,使美国成为世界货币,各国重要的外汇储备。
二战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成就它全球霸主地位,如果没有马歇尔计划,美国就不可能成为霸主,也没有这么多小弟为它俯首听命,它也不可能如此耀武扬威。欧洲几十年前,美国就控制不了了,也许没有美国的参与者,发展更好,或者是更差,历史毕竟不能后退,也不能预测,这个问题真的无解。
❾ 墨西哥湾暖流减弱对其流经地区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墨西哥湾暖流是维持英国温和气候的关键。如果没有来自大西洋中部的温水,大不列颠群岛气温将下降4至6摄氏度。墨西哥湾暖流是大西洋南欧竖直环流的一部分,由海平面风和海水密度差异驱动形成。
同时降水减少,气候变干燥。
由于喊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也会慢慢丧失自然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