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多少人得过诺贝尔奖
A. 有哪些人获得了诺贝尔奖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伦琴因发现X射线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贝林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法国作家苏利·普吕多姆因诗《命运》、《幸福》、《眼睛》等散文;《论艺术》、《诗句的断想》等着作获诺贝尔文学奖。
瑞士人桂南因创立国际红十字会、法国人帕西因创立国际和平联盟和各国议会联盟而共同获诺贝尔和平奖。
1902年12月10日第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荷兰科学家洛伦兹因创立电子理论、荷兰科学家塞曼因发现磁力对光的塞曼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罗斯因发现疟原虫通过疟蚊传入人体的途径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士人戈巴特因创建国际和平局、桂科蒙因宣传和平、反对战争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德国历史学家塞道尔·蒙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3年12月10日第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因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居里夫妇因发现放射性元素镭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丹麦科学家芬森因光辐射疗法治疗皮肤病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挪威作家比昂松因《罗马史》、《罗马国家法》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人克里默因仲裁国际争端,推动国际和平运动,领导国际工人协会获诺贝尔和平奖。
1904年12月10日第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瑞利因发现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发现六种惰性所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俄国科学家巴浦洛夫因消化生理学研究的巨大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西班牙作家埃切加莱·埃萨吉雷因剧作《在剑柄上》、《最后的夜晚》、《怀疑》等、法国作家米斯特拉尔因诗《米海耶》《仁那皇后》等而共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873年成立的国际法协会因促进国际和平与合作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05年12月10日第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勒纳因阴极射线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科赫因对细菌学的发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波兰作家显克微支因小说《三部曲》、《你往何处去》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奥地利女强人苏纳特因积极促进世界和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06年12月10日第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因研究气体的电导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法国科学家穆瓦桑因分离元素氟、发明穆瓦桑熔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意大利科学家戈尔吉和西班牙科学家拉蒙·卡哈尔因对神经系统结构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意大利作家卡杜齐因诗《撒旦颂》,着作《早期意大利文学研究》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总统罗斯福因成功调解日俄冲突获诺贝尔和平奖。
1907年12月10日第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迈克尔逊因测量光速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因发现疟原虫在致病中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作家鲁德耶德·吉卜林因诗《营房歌曲》、小说《吉姆》获诺贝尔文学奖。
意大利人莫内塔因坚持不懈地宣传和平思想、法国人雷诺为解决国际争端树立了典范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08年12月10日第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科学家李普曼因发明彩色照片的复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因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因发明“606”、俄国科学家梅奇尼科夫因对免疫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欧肯因《伟大思想家的人生观》获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人阿诺德森因为和平解散挪威-瑞典联盟尽力奔波、丹麦人巴耶因积极从事国际和平运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09年12月10日第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德国科学家布劳恩因发明无线电报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瑞士科学家柯赫尔因对甲状腺生理、病理及外科手术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作家拉格洛夫因小说《古斯泰·贝林的故事》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比利时人贝尔纳特因调解国际争端、争取限制军备、法国人德康斯坦因促进法美和解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10年12月10日第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荷兰科学家范德瓦尔斯因研究气体和液体状态工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俄国科学家科塞尔因研究细胞化学蛋白质及核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海泽因小说《傲子女》、《天地之爱》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891年成立的国际和平局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11年12月10日第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维恩因发现热辐射定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科学家古尔斯特兰因研究眼的屈光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因剧本《青鸟》、《莫娜娃娜》获诺贝尔文学奖。
奥地利人弗里德因创建几种宣传和平的刊物,并创建国际新闻协会获诺贝尔和平奖。
1912年12月10日第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荷兰科学家达伦因发明航标灯自动调节器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医生卡雷尔因血管缝合和器官移植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霍普特曼因剧本《织工们》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鲁特因促使24项双边仲裁协定的签订获诺贝尔和平奖。
1913年12月10日第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荷兰科学家卡曼林欧尼斯因研究物质在低温下的性质,并制出液态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士科学家韦尔纳因分子中原子键合方面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里歇特因对过敏性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印度诗人泰戈尔因诗《新月集》、《吉檀迦利》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比利时外交官拉方丹因促使日内瓦和平会议通过阻止空战决议获诺贝尔和平奖。
1914年12月10日第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劳厄因发现晶体的X射线衍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
奥地利科学家巴拉尼因前庭器官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5年12月10日第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威廉·亨利·布拉格和威康·劳伦斯·布拉格父子因用 X射线分析晶体结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因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6年12月10日第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典作家海登斯坦因诗《朝圣与漂泊的年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7年12月10日第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巴克拉因发现 X射线对元素的特征发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丹麦作家吉勒鲁普因小说《日耳曼人的徙工》、丹麦作家彭托皮丹因小说《希望之乡》、《幸运的彼得》、《冥国》而共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863年成立的国际红十字委员会因在建立战俘与家属通讯方面的大量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18年12月10日第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普朗克因创立量子论、发现基本量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注:本届诺贝尔奖仅颁发两项
1919年12月10日第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斯塔克因发现正离子射线的多普勒的效应和光线在电场中的分裂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比利时科学家博尔德因发现免疫力,建立新的免疫学诊断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士作家斯皮特勒因史诗《奥林匹亚的春天》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总统威尔逊因倡议创立国际联盟获诺贝尔和平奖。
1920年12月10日第二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科学家纪尧姆因发现合金中的反常性质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1921年补发)
丹麦科学家克罗格因发现毛细血管的调节机理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挪威作家汉姆生因小说《土地的成长》、《维克多利亚)获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人布尔茨瓦因在创立国际联盟中做了大量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21年12月10日第二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籍德裔科学家爱因斯坦阐明光电效应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作家法郎士因小说《现代史话》获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人布兰延、挪威人兰格因倡导国际和平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2年12月10日第二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丹麦科学家玻尔因研究原子结构及其辐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希尔因发现肌肉生热、德国科学家迈尔霍夫因研究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西班牙作家贝纳文特·马丁内斯因剧本《利害关系》、《星期六晚上》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挪威人南森因领导国际赈济饥荒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23年12月10日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因测量电子电荷,并研究光电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加拿大科学家班廷、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因发现胰岛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爱尔兰作家叶芝因诗剧《胡里痕的凯瑟琳》获诺贝尔文学奖。
1924年12月10日第二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典科学家西格班因研究 X射线光谱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荷兰科学家埃因托芬因发现心电图机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波兰作家莱蒙特因小说《农民》获诺贝尔文学奖。
1925年12月10日第二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弗兰克、赫兹因阐明原子受电子碰撞的能量转换定律而共同获得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爱尔兰作家肖伯纳因剧本《圣女贞德》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首相张伯伦因策划签订《洛迦诺公约》、美国人道威斯因制定道威斯计划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6年12月10日第二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科学家佩林因研究物质结构的不连续性,测定原子量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科学家斯韦德堡因发明高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丹麦医生菲比格因对癌症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意大利作家黛莱达因小说《离婚之后》、《灰烬》、《母亲》获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人白里安因促进《洛迦诺和约》的签订、德国人施特莱斯曼因对欧洲各国的谅解作出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7年12月10日第二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康普顿因发现散射 X射线的波长变化、英国科学家威尔逊因发明可以看见带电粒子轨迹的云雾室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奥地利医生尧雷格因研究精神病学、治疗麻痹性痴呆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因哲学着作《创造进化论》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人比松因多方谋求和平与法德和好、德国人奎德因反对非法军事训练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8年12月10日第二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理查森因发现电子发射与温度关系的基本定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尼科尔因对斑疹伤寒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挪威女作家温塞特因小说《克里斯门·拉夫朗的女儿》获诺贝尔文学奖。
1929年12月10日第二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因提出粒子具有波粒二项性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哈登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研究、瑞典科学家奥伊勒歇尔平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荷兰科学家艾克曼因发现防治脚气病的维生素B1、英国科学家霍普金斯因发现促进生命生长的维生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曼因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凯洛格因在签订《凯洛格·白里安公约》的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0年12月10日第三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印度科学家拉曼因研究光的散射,发现拉曼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兰斯坦纳因研究人体血型分类、并发现四种主要血型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作家刘易斯因小说《大街》、《巴比特》获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人瑟德布洛姆因努力谋求世界和平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1年12月10日第三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瓦尔堡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作家卡尔费尔特因诗集《荒原和爱情之歌》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亚当斯因争取妇女、黑人移居的权利、美国人巴特勒因促进国际相互了解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32年12月10日第三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因提出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朗缪尔因提出并研究表面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艾德里安因发现神经元的功能、英国科学家谢灵顿因发现中枢神经反射活动的规律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因长篇小说《福尔赛世家》诺贝尔文学奖。
1933年12月10日第三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狄拉克、奥地利科学家薛定谔因建立量子力学中的波动方程而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摩尔根因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苏联作家蒲宁因小说《旧金山来的绅士》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人安吉尔因证论战争会给国家带来利益的荒谬性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4年12月10日第三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尤里因发现重氢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迈诺特、墨菲、惠普尔因发现治疗贫血的肝制剂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意大利作家皮兰德娄因剧本《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人亨德森因热心裁减军备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5年12月10日第三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乍得威克因发现中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因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斯佩曼因发现胚胎的组织效应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人奥西茨基因揭露德国秘密重整军备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6年12月10日第三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奥地利科学家赫斯因发现宇宙辐射、美国科学家安德林因发现正电子而共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荷兰科学家德拜因 X射线的偶极矩和衍射及气体中的电子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戴尔、德国科学家勒维因发现神经脉冲的化学传递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作家奥尼尔因剧本《天边外》、《在榆树下的欲望》获诺贝尔文学奖。
阿根廷人拉马斯因对结束玻利维亚和巴拉圭战争作出贡献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7年12月10日第三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戴维森、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因发现电子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而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霍沃恩因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瑞士科学家卡勒因研究胡萝卜素、黄素和维生素、匈牙利科学家森特哲尔吉因发现维生素C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法国作家马丁·杜加尔因小说《若望·巴鲁瓦》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人塞西尔因维护国际和平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8年12月10日第三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意大利科学家费米因用中子辐射产生人工放射性元素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库恩因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获诺贝尔化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比利时科学家海曼斯因发现呼吸调节中劲动脉窦和主动脉窦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因小说《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1年成立的高森国际难民办公室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9年12月10日第三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劳伦斯因发明回旋加速器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学家卢齐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布特南特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德国科学家多马克因发现磺胺的抗菌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放弃。
芬兰作家西伦佩因小说《夏夜的人们》获诺贝尔文学奖。
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
1943年12月10日第四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斯特恩因发明质子磁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匈牙利科学家赫维西因在化学研究中用同位素作示踪物获诺贝尔化学奖。
丹麦科学家达姆因发现维生素K、美国科学家多伊西因研究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4年12月10日第四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拉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哈恩因发现重原子核的裂变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厄兰格、加塞因发现单一神经纤维的高度机能分化,而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丹麦作家延森因历史小说《漫长的旅程》获诺贝尔文学奖。
为资助国际红十字会的工作而给予国际红十字委员会诺贝尔和平奖。
1945年12月10日第四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奥地利科学家泡利因发现量子的不相容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芬兰科学家维尔塔宁因发明酸化法贮存鲜饲料获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弗洛里、钱恩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智利作家米斯特拉尔因西班牙语诗歌创作上的成就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赫尔因促进联合国的诞生获诺贝尔和平奖。
1946年12月10日第四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布里奇曼因高压物理学的一系列发现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萨姆纳因发现酶结晶、美国科学家诺思罗普、斯坦利因制出酶和病素蛋白质纯结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马勒因发现 X射线辐照引起变异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士作家海塞因小说《玻璃球游戏》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巴尔奇因参加创立美国工会妇女同盟,妇女争取和平和自由国际同盟、美国人莫特因创建世界范围的基督教组织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47年12月10日第四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阿普尔顿因发现高空无线电短波电离层——阿普顿层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罗宾逊因研究生物碱和其他植物制品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科里夫妇因发现糖代谢过程中垂体激素对糖原的催化作用、阿根廷科学家何塞因研究脑下垂体激素对动物新陈代谢作用而共同获得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法国作家纪德因小说《蔑视道德的人》、《田园交响曲》获诺贝尔文学奖。
1927年成立的英国教友会因救济各国难民,在世界各地建立活动中心、1917年成立的美国教友会因救济各国难民,特别是妇女和儿童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48年12月10日第四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布莱克特因核物理和宇宙辐射领域的一些发现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科学家蒂塞利乌斯因研究电泳和吸附分析血清蛋白获诺贝尔化学奖。
瑞士科学家米勒因合成高效有机杀虫剂DDT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作家艾略特因长诗《四支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
1949年12月10日第四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日本科学家汤川秀树因发现介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吉奥克因研究超低温下的物质性能获诺贝尔化学奖。
瑞士赫斯因发现中脑有调节内脏活动的功能、葡萄牙科学家莫尼兹因发现脑白质切除治疗精神病的功效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科学家福克纳因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的贡献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人博尹德·奥尔获诺贝尔和平奖。
1950年12月10日第五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鲍威尔因研究原子核摄影技术、发现介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狄尔斯、阿尔德因发现并发展了双稀合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亨奇因发现可的松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美国科学家肯德尔和瑞士科学家莱希斯坦因研究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物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作家罗素因“捍卫人道主义理想”的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本奇因参加调解阿以战争,主持签定停战协定获诺贝尔和平奖。
1951年12月10日第五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科克劳夫特、爱尔兰科学家沃尔顿因加速粒子使原子核嬗变而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麦克米伦、西博格因发现超轴元素镎等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南非医生蒂勒因研究黄热病及其防治方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作家拉格尔克维斯特因小说《刽子手》、诗《在信仰的地位上》获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人茹奥因积极参加反战斗争、工人运动获诺贝尔和平奖。
1952年12月10日第五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布洛赫、珀赛尔因建立核子感应理论,创立核子磁力测量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马丁、辛格因发明分红色谱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瓦克斯曼因发现链霉素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法国作家莫里亚克因小说《给麻疯病人的亲吻》获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人施韦泽在为非洲人民服务中表现出自我牺牲的精神获诺贝尔和平奖。
1953年12月10日第五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荷兰科学家塞尔尼克因发明相位差显微镜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施陶丁格因对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李普曼因发现辅酶A及其中间代谢作用、英国科学家克雷布斯因阐明合成尿素的鸟氨酸循环和三羧循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首相丘吉尔因艺术性历史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马歇尔因战后“对欧洲经济所作的贡献,对促进国际和平所作的努力”获诺贝尔和平奖。
1954年12月10日第五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玻恩因对粒子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德国科学家博特因发明符合计数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鲍林因研究化学键的性质和复杂分子绍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恩德斯、韦勒、罗宾斯因培养小儿麻痹病毒成功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作家海明威因小说《战地钟声》、《永别了,武器》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951年成立的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署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为难民提供国际保护获诺贝尔和平奖。
1955年12月10日第五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兰姆因研究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美国科学家库什因精密测量出电子磁矩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迪维格诺德因第一次合成多肽激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科学家西奥雷尔因发现氧化酶的性质和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冰岛作家拉克斯内斯因写了恢复冰岛古代史诗的艺术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
1956年12月10日第五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肖克利、巴丁、布拉顿因研究半导体、发明晶体管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欣谢尔伍德、苏联科学家谢苗诺夫因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和链式反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医生福斯曼、美国医生理查兹、库南德因发明心导管插入术和循环的变化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西班牙作家希梅内斯因长诗《一个新婚诗人的日记》获诺贝尔文学奖。
1957年12月10日第五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因发现在弱对称下宇称不守恒原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托德因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获诺贝尔化学奖。
意大利科学家博韦因发明抗过敏反应特效药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法国作家加缪因小说《陌生人》、《鼠设》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加拿大人皮尔逊在英、法、以色列军队全部撤出埃及领土起了调解人的作用因获诺贝尔和平奖。
1958年12月10日第五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苏联科学家切伦科夫、弗兰克、塔姆因发现并解释切伦科夫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桑格因确定胰岛素分
B. 西班牙诺贝尔奖获得者
Adolfo Pérez Esquivel
阿根廷独裁期间的幸存者,1980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目前出了一本新书《耕种和平cultivemos la paz》,书中强调要求对拉丁美洲重新定位。
C. 西班牙国家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品及国籍
19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何塞·埃切加赖,他的代表作为《伟大的牵线人》。在马德里有一条道路以埃切加赖的名字命名,该道路以弗拉明戈的酒店而着称。
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学奖就是其中之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中国作家莫言。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D. 历届诺贝尔奖获奖者
杨振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印度诗人泰戈尔因诗《新月集》、《吉檀迦利》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比利时外交官拉方丹因促使日内瓦和平会议通过阻止空战决议获诺贝尔和平奖。
1914年12月10日第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劳厄因发现晶体的X射线衍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
奥地利科学家巴拉尼因前庭器官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5年12月10日第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威廉·亨利·布拉格和威康·劳伦斯·布拉格父子因用 X射线分析晶体结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因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6年12月10日第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典作家海登斯坦因诗《朝圣与漂泊的年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7年12月10日第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巴克拉因发现 X射线对元素的特征发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丹麦作家吉勒鲁普因小说《日耳曼人的徙工》、丹麦作家彭托皮丹因小说《希望之乡》、《幸运的彼得》、《冥国》而共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863年成立的国际红十字委员会因在建立战俘与家属通讯方面的大量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18年12月10日第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普朗克因创立量子论、发现基本量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注:本届诺贝尔奖仅颁发两项
1919年12月10日第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斯塔克因发现正离子射线的多普勒的效应和光线在电场中的分裂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比利时科学家博尔德因发现免疫力,建立新的免疫学诊断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士作家斯皮特勒因史诗《奥林匹亚的春天》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总统威尔逊因倡议创立国际联盟获诺贝尔和平奖。
1920年12月10日第二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科学家纪尧姆因发现合金中的反常性质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1921年补发)
丹麦科学家克罗格因发现毛细血管的调节机理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挪威作家汉姆生因小说《土地的成长》、《维克多利亚)获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人布尔茨瓦因在创立国际联盟中做了大量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21年12月10日第二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籍德裔科学家爱因斯坦阐明光电效应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作家法郎士因小说《现代史话》获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人布兰延、挪威人兰格因倡导国际和平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2年12月10日第二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丹麦科学家玻尔因研究原子结构及其辐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希尔因发现肌肉生热、德国科学家迈尔霍夫因研究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西班牙作家贝纳文特·马丁内斯因剧本《利害关系》、《星期六晚上》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挪威人南森因领导国际赈济饥荒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23年12月10日第二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因测量电子电荷,并研究光电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加拿大科学家班廷、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因发现胰岛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爱尔兰作家叶芝因诗剧《胡里痕的凯瑟琳》获诺贝尔文学奖。
1924年12月10日第二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典科学家西格班因研究 X射线光谱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荷兰科学家埃因托芬因发现心电图机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波兰作家莱蒙特因小说《农民》获诺贝尔文学奖。
1925年12月10日第二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弗兰克、赫兹因阐明原子受电子碰撞的能量转换定律而共同获得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爱尔兰作家肖伯纳因剧本《圣女贞德》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首相张伯伦因策划签订《洛迦诺公约》、美国人道威斯因制定道威斯计划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6年12月10日第二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科学家佩林因研究物质结构的不连续性,测定原子量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瑞典科学家斯韦德堡因发明高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丹麦医生菲比格因对癌症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意大利作家黛莱达因小说《离婚之后》、《灰烬》、《母亲》获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人白里安因促进《洛迦诺和约》的签订、德国人施特莱斯曼因对欧洲各国的谅解作出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7年12月10日第二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康普顿因发现散射 X射线的波长变化、英国科学家威尔逊因发明可以看见带电粒子轨迹的云雾室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奥地利医生尧雷格因研究精神病学、治疗麻痹性痴呆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因哲学着作《创造进化论》诺贝尔文学奖。
法国人比松因多方谋求和平与法德和好、德国人奎德因反对非法军事训练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8年12月10日第二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理查森因发现电子发射与温度关系的基本定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法国科学家尼科尔因对斑疹伤寒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挪威女作家温塞特因小说《克里斯门·拉夫朗的女儿》获诺贝尔文学奖。
1929年12月10日第二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因提出粒子具有波粒二项性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哈登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研究、瑞典科学家奥伊勒歇尔平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荷兰科学家艾克曼因发现防治脚气病的维生素B1、英国科学家霍普金斯因发现促进生命生长的维生素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曼因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凯洛格因在签订《凯洛格·白里安公约》的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0年12月10日第三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印度科学家拉曼因研究光的散射,发现拉曼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兰斯坦纳因研究人体血型分类、并发现四种主要血型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作家刘易斯因小说《大街》、《巴比特》获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人瑟德布洛姆因努力谋求世界和平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1年12月10日第三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瓦尔堡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作家卡尔费尔特因诗集《荒原和爱情之歌》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人亚当斯因争取妇女、黑人移居的权利、美国人巴特勒因促进国际相互了解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32年12月10日第三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因提出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朗缪尔因提出并研究表面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艾德里安因发现神经元的功能、英国科学家谢灵顿因发现中枢神经反射活动的规律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因长篇小说《福尔赛世家》诺贝尔文学奖。
1933年12月10日第三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狄拉克、奥地利科学家薛定谔因建立量子力学中的波动方程而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摩尔根因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苏联作家蒲宁因小说《旧金山来的绅士》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人安吉尔因证论战争会给国家带来利益的荒谬性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4年12月10日第三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尤里因发现重氢获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迈诺特、墨菲、惠普尔因发现治疗贫血的肝制剂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意大利作家皮兰德娄因剧本《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人亨德森因热心裁减军备工作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5年12月10日第三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乍得威克因发现中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因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斯佩曼因发现胚胎的组织效应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人奥西茨基因揭露德国秘密重整军备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6年12月10日第三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奥地利科学家赫斯因发现宇宙辐射、美国科学家安德林因发现正电子而共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荷兰科学家德拜因 X射线的偶极矩和衍射及气体中的电子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戴尔、德国科学家勒维因发现神经脉冲的化学传递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作家奥尼尔因剧本《天边外》、《在榆树下的欲望》获诺贝尔文学奖。
阿根廷人拉马斯因对结束玻利维亚和巴拉圭战争作出贡献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7年12月10日第三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戴维森、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因发现电子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而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霍沃恩因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瑞士科学家卡勒因研究胡萝卜素、黄素和维生素、匈牙利科学家森特哲尔吉因发现维生素C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法国作家马丁·杜加尔因小说《若望·巴鲁瓦》获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人塞西尔因维护国际和平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8年12月10日第三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意大利科学家费米因用中子辐射产生人工放射性元素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库恩因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获诺贝尔化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比利时科学家海曼斯因发现呼吸调节中劲动脉窦和主动脉窦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因小说《大地》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1年成立的高森国际难民办公室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9年12月10日第三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劳伦斯因发明回旋加速器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学家卢齐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布特南特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德国科学家多马克因发现磺胺的抗菌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放弃。
芬兰作家西伦佩因小说《夏夜的人们》获诺贝尔文学奖。
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
1943年12月10日第四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斯特恩因发明质子磁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匈牙利科学家赫维西因在化学研究中用同位素作示踪物获诺贝尔化学奖。
丹麦科学家达姆因发现维生素K、美国科学家多伊西因研究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4年12月10日第四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E. 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数总数是多少啊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届诺贝尔奖颁
德国科学家伦琴因发现X射线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贝林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2年12月10日第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历史学家塞道尔·蒙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5年12月10日第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勒纳因阴极射线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科赫因对细菌学的发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7年12月10日第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年12月10日第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因发明“606”、俄国科学家梅奇尼科夫因对免疫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欧肯因《伟大思想家的人生观》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9年12月10日第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德国科学家布劳恩因发明无线电报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年12月10日第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作家海泽因小说《傲子女》、《天地之爱》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1年12月10日第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维恩因发现热辐射定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2年12月10日第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作家霍普特曼因剧本《织工们》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4年12月10日第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劳厄因发现晶体的X射线衍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5年12月10日第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8年12月10日第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普朗克因创立量子论、发现基本量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注:本届诺贝尔奖仅颁发两项
1919年12月10日第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斯塔克因发现正离子射线的多普勒的效应和光线在电场中的分裂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0年12月10日第二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1921年补发)
1921年12月10日第二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籍德裔科学家爱因斯坦阐明光电效应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2年12月10日第二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希尔因发现肌肉生热、德国科学家迈尔霍夫因研究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5年12月10日第二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弗兰克、赫兹因阐明原子受电子碰撞的能量转换定律而共同获得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6年12月10日第二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人白里安因促进《洛迦诺和约》的签订、德国人施特莱斯曼因对欧洲各国的谅解作出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7年12月10日第二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8年12月10日第二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9年12月10日第二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曼因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0年12月10日第三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1年12月10日第三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瓦尔堡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2年12月10日第三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因提出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5年12月10日第三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斯佩曼因发现胚胎的组织效应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人奥西茨基因揭露德国秘密重整军备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6年12月10日第三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戴尔、德国科学家勒维因发现神经脉冲的化学传递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8年12月10日第三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库恩因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获诺贝尔化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1939年12月10日第三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学家卢齐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布特南特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德国科学家多马克因发现磺胺的抗菌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放弃。
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
1944年12月10日第四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哈恩因发现重原子核的裂变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6年12月10日第四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籍德国作家黑塞因小说《玻璃球游戏》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950年12月10日第五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狄尔斯、阿尔德因发现并发展了双稀合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53年12月10日第五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施陶丁格因对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4年12月10日第五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玻恩因对粒子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德国科学家博特因发明符合计数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6年12月10日第五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医生福斯曼、美国医生理查兹、库南德因发明心导管插入术和循环的变化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1年12月10日第六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霍夫斯塔特因确定原子核的形状与大小、德国科学家穆斯堡尔因发现穆斯堡尔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3年12月10日第六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詹森、美国科学家梅耶因创立原子核结构的壳模型理论、美国科学家维格纳因发现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相互作用力的对称原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意大利科学家纳塔、德国科学家齐格勒因合成高分子塑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67年12月10日第六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艾根、英国科学家波特因发明快速测定化学反应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1年12月10日第七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总理(前西德)勃兰特因“缓和二次大战后欧洲紧张局势”获诺贝尔和平奖。
1972年12月10日第七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伯尔因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73年12月10日第七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舍尔、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森因有机金属化学的广泛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9年12月10日第七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布朗因、德国科学家维蒂希因在有机物合成中引入硼和磷而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5年12月10日第八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冯克利津因发现量子霍尔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12月10日第八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鲁斯卡、比尼格、瑞士科学家罗勒因研制出扫描式隧道效应显微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赫希巴赫、美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因发现交叉分子束方法、德国科学家波拉尼因发明红外线化学研究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7年12月10日第八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科学家米勒、德国科学家柏诺兹因发现新型超导材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8年12月10日第八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因第一次阐明由膜束的蛋白质形成的全部细节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9年12月10日第八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拉姆齐因发明观测原子辐射和计量原子辐射频率的精确方法、美国科学家德默尔特因创造冷却捕集电子的方法、德国科学家保罗因在50年代发明的“保罗捕集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1年12月10日第九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内尔、扎克曼因发现细胞中单离子道功能,发展出一种能记录极微弱电流通过单离子道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5年12月10日第九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克鲁岑、美国科学家莫利纳、罗兰因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刘易斯、维绍斯、德国科学家福尔哈德因发现了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遗传机理,并利用果蝇作为实验系统,发现了同样适用于高等有机体(包括人)的遗传机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1999年12月10日第九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因《铁皮鼓》、《我的世纪》等作品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1年12月10日第一百零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克特勒、美国科学家康奈尔、维曼因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F. 诺贝尔奖提名名单一览表各奖项提名者完整名单
诺贝尔奖六大奖项在北京时间10月3日至7月分别揭晓,大家可以看看诺贝尔奖揭晓具体时间。诺贝奖获奖者名单自然是最受关注的了,近年来莫言和屠呦呦分别在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和生理学或医学奖,引发了全民的关注,也期待着有更多的中国人能获得诺贝奖。下面就为大家带来诺贝尔奖提名名单完整名单。
诺贝尔奖提名名单一览表
目前诺贝尔将的各奖项的评选工作仍在进行之中,最终获奖者名单要等到揭晓的那一天才会公布,届时小编也将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获奖者名单。在此先为大家带来诺贝尔奖提名名单,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了解来预测一下今年诺贝奖各奖项的得主。
生理学或医学
James P.Allison
医学博士,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学系教授兼主任
Jeffrey A.Bluestone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 (UCSF) 医学院内分泌新陈代谢学 A.W.and Mary Margaret Clausen 特聘教授
Craig B.Thompson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入选理由:解释 CD28 和 CTLA-4 如何成为 T 细胞活性的调节因子,调节免疫反应
Gordon J.Freeman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肿瘤内科学系教授,哈佛医学院医学教授
Tasuku Honjo
京都大学医学研究生院免疫与基因组医学学系教授
Arlene H.Sharpe
哈佛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生物学系比较病理学 George Fabyan 教授,布莱根妇女医院病理科成员
入选理由:阐明程序性死亡受体-1 (PD-1) 及其路径,促进了癌症免疫治疗的发展
Michael N.Hall
巴塞尔大学教授
David M.Sabatini
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白头研究所 (Whitehead Institut) 成员;布洛德研究所 (Broad Institute) 资深成员;科赫综合癌症研究所 (Koch Institute for Integrative Cancer Research) 成员
Stuart L.Schreiber
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 Morris Loeb 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布洛德研究所 (Broad Institute) 化学生物科主任
入选理由:发现雷帕霉素靶蛋白 (TOR) 及雷帕霉素机能靶蛋白 (mTOR) 的生长调节因子
物理学
Marvin L.Cohen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系校聘教授
入选理由:固体材料的理论研究及其属性预测,尤其是经验赝势方法
Ronald W.P.Drever
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名誉教授
Kip S.Thorne
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 Feynman 教授
Rainer Weiss
麻省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名誉教授
入选理由:设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 (LIGO) 并使检测黑洞所产生之引力波成为可能
Celso Grebogi
亚伯丁大学自然科学与计算科学院非线性及复杂系统“六世纪”(Sixth Century) 讲座教授
Edward Ott
马里兰大学电子与应用物理研究所以及系统研究所电气工程与物理学杰出校聘教授
James A.Yorke
马里兰大学物理科技所数学与物理学杰出校聘教授
入选理由:描述了混沌系统的一种控制理论(OGY 方法)
化学
George M.Church
哈佛医学院遗传学 Robert Winthrop 教授
张锋
W.M.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 Keck Career Development 教授,博德研究所 (Broad Institute) 核心成员
入选理由:在老鼠和人类细胞中应用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
卢煜明
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医学及化学病理学教授,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
入选理由:在孕妇血浆血中检测到胎儿游离 DNA,是无创产前检测的革命性成果
Hiroshi Maeda
崇城大学药物输送科学研究所教授,熊本大学医学院荣誉教授
Yasuhiro Matsumura
日本国家癌症中心 (National Cancer Center Japan) 探索性肿瘤学研究和临床试验中心 发展疗法部主任
入选理由:发现大分子药物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是癌症治疗学的重要发现
经济学
Olivier J.Blanchard
美国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 C.Fred Bergstrom 高级研究员,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经济学 Robert M.Solow 教授
入选理由:对宏观经济学作出贡献,其中包括经济波动与雇佣的决定因素
Edward P.Lazear
胡佛研究所 Morris Arnold 及 Nona Jean Cox 高级研究员,斯坦福商学院管理与经济系人力资源 Jack Steele Parker 教授
入选理由:对人事管理经济学独特领域的发展
Marc J.Melitz
哈佛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 David A.Wells 教授
入选理由:对于企业异质性及国际贸易的开创性的描述
文学
阿多尼斯(叙利亚)、村上春树(日本)、恩古吉·提安哥(肯尼亚)、伊斯梅尔·卡达莱(阿尔巴尼亚)、北岛(中国)、阎连科(中国)乔伊斯·欧茨、(美国)菲利普·罗斯、(美国)、唐·德里罗 (美国)、约恩·福瑟(挪威 )、卡尔·奥韦·克瑙斯高(挪威 )、哈维尔·马里亚斯(西班牙)、彼得·汉德克(奥地利)、阿莫司·奥兹 (以色列)
G.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如下:
1.1901年,法国的sully prudhomme获得了文学奖,他的作品是《孤独与沉思》。
2.1902年,德国人特奥多尔·蒙森获得文学奖,他的作品是《罗马的风暴》。
3.1903年,挪威的比昂斯滕·比昂松获得了文学奖,他的作品是《挑战的手套》。西班牙人何塞·埃切加赖的书《伟大的媒人》获奖。
4.1904年,法国的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获得文学奖,他的作品是《金岛》。
5.1905年,henryk sienkiewicz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6.1906年,意大利的乔治·卡尔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7.1907年,英国的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8.1908年,德国人鲁道夫·欧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9.瑞典的塞尔玛·拉格洛夫获得了190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10.1910年,德国的保罗·约翰·路德维希·冯·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1912年,德国的格哈特·霍普特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3.印度的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获得了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14.1915年,罗曼·罗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5.1916年,瑞典的弗内冯·海登斯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6.1917年,丹麦的卡尔·耶勒鲁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7.卡尔·斯皮特勒1919年在瑞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8.1920年,挪威人克努特·哈姆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9.1921年,阿纳托尔·法兰西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922年,西班牙人哈辛特·贝纳文特·马丁内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1923年,爱尔兰的威廉·巴特勒·叶芝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2.1924年,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3.1925年,爱尔兰的乔治·萧伯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4.意大利的葛拉齐亚·德勒达获得了192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25.1927年,亨利·柏格森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26.1928年,挪威人西格里德·温塞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7.1929年,德国人保罗·托马斯·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8.1930年,美国的辛克莱·刘易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9.1931年,瑞典的埃里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0.1932年,英国的约翰·高尔斯华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31.1933年,俄国的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32.意大利的路易吉·皮兰德娄获得了193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3.美国的尤金·奥尼尔于193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4.1937年,罗杰·马丁·杜·加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5.1938年,美国的赛珍珠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36.1939年,芬兰的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37.1944年,丹麦人约翰内斯·维尔海姆·延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8.1945年,智利的加布里埃拉·米斯特拉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9.1946年,德国人赫尔曼·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40.1947年,安德烈·纪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1948年,英国的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42.1949年,美国的威廉·福克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0年,英国人帕特兰·阿瑟·威廉·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4.1951年,瑞典的帕尔·费比安·拉格奎斯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45.1952年,弗朗索瓦·莫里亚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46.英国的温斯顿·丘吉尔获得了195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47.1954年,美国的欧内斯特·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48.1955年,冰岛的赫尔多·奇里扬·莱克斯尼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49.1956年,西班牙的胡安·拉蒙·希梅内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50.1957年,阿尔贝·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51.苏联的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获得了195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52.1959年,意大利人萨尔瓦托勒·卡西莫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0年,圣约翰·珀尔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54.1961年,南斯拉夫的伊沃·安德里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5.1962年,美国的约翰·斯坦贝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www.gonzalobarr.com/img_8601a18b87d6277f786924d825381f30e824fcd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H. 谁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泰戈尔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1901年莱涅·苏利-普吕多姆(法国)
1902年狄奥多·蒙森(德国)
1903年比昂斯腾·比昂松(挪威)
1904年弗莱德里克·米斯特拉尔(法国),何塞·德·埃切加莱·伊·埃伊萨吉雷(西班牙)
1905年亨利克·显克维支(波兰)
1906年吉奥修·卡尔杜齐(意大利)
1907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英国)
1908年鲁道夫·克利斯托夫·奥伊肯(德国)
1909年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
1910年保尔·海泽(德国)
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比利时)
1912年戈哈特·霍普特曼(德国)
1913年拉宾德拉纳斯·泰戈尔(印度)
1914年(未颁奖)
1915年罗曼·罗兰(法国)
1916年卡尔·古斯塔夫·魏尔纳·冯·海顿斯塔姆(瑞典)
1917年卡尔·阿道尔夫·吉勒鲁普(丹麦),亨瑞克·彭托皮丹(丹麦)
1918年(未颁奖)
1919年卡尔·施皮特勒(瑞士)
1920年克努特·汉姆生(挪威)
1921年阿那托尔·法郎士(法国)
1922年哈辛托·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西班牙)
1923年威廉·叶芝(爱尔兰)
1924年乌拉迪斯拉瓦·斯坦尼斯拉斯·莱蒙特(波兰)
1925年乔治·萧伯纳(英国)
1926年格拉齐娅·黛莱达(意大利)
1927年亨利·柏格森(法国)
1928年西格里德·温赛特(挪威)
1929年托马斯·曼(德国)
1930年亨利·辛克莱·路易斯(美国)
1931年埃里克·阿克赛尔·卡尔费尔德(瑞典)
1932年约翰·高尔斯华绥(英国)
1933年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蒲宁(俄国)
1934年路易吉·皮兰德娄(意大利)
1935年(未颁奖)
1936年尤金·奥尼尔(美国)
1937年罗杰·马丁·杜·加尔(法国)
1938年赛珍珠(美国)
1939年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芬兰)
1940年--1943年(未颁奖)
1944年约翰尼斯·维尔内姆·延森(丹麦)
1954年加·米斯特拉尔(智利)
1946年赫尔曼·黑塞(瑞士)
1947年安德烈·纪德(法国)
1948年托马斯·史蒂恩斯·艾略特(英国)
1949年威廉·福克纳(美国)
1950年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英国)
1951年帕尔·法比安·拉格尔克维斯特(瑞典)
1952年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法国)
1953年温斯顿·罗纳德·史本斯·邱吉尔(英国)
1954年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美国)
1955年哈尔多尔·基里扬·拉克斯内斯(冰岛)
1956年胡安·拉蒙·希梅内斯(西班牙)
1957年阿尔伯特·加缪(法国)
1958年鲍里斯·列昂尼德维奇·帕斯捷尔纳克(苏联)
1959年萨尔瓦多·夸西莫多(意大利)
1960年圣琼·佩斯(法国)
1961年伊弗·安得里奇(南斯拉夫)
1962年约翰·斯坦贝克(美国)
1963年乔治·塞菲里斯(希腊)
1964年让·保罗·萨特(法国)
1965年米哈依尔·亚历山德洛维奇·肖洛霍夫(苏联)
1966年撒缪尔·约瑟夫·阿格农(以色列),奈丽·莱欧涅·萨克斯(瑞典)
1967年米格尔·安格尔·阿斯图里亚斯(瓜地马拉)
1968年川端康成(日本)
1969年萨缪尔·贝克特(爱尔兰)
1970年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苏联)
1971年巴勃罗·聂鲁达(智利)
1972年海因利希·伯尔(德国)
1973年帕特里克·维克多·马丁达尔·怀特(澳大利亚)
1974年伊凡·奥洛夫·渥诺·强生(瑞典),哈瑞·埃德蒙·马丁松(瑞典)
1975年尤金尼奥·蒙塔莱(意大利)
1976年索尔·贝娄(美国)
1977年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梅格(西班牙)
1978年以撒·巴什维斯·辛格(美国)
1979年奥迪塞乌斯·埃利蒂斯(希腊)
1980年切斯拉夫·米沃什(波兰)
1981年埃利亚斯·卡内蒂(英国)
1982年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
1983年威廉·戈尔丁(英国)
1984年雅罗斯拉夫·塞费尔特(捷克斯洛伐克)
1985年克劳德·西蒙(法国)
1986年沃尔·索因卡(尼日尔爾利亚)
1987年约瑟夫·亚历山德洛维奇·布罗斯基(俄国--美国)
1988年纳吉布·马哈福兹(埃及)
1989年卡米洛·何塞·塞拉(西班牙)
1990年奥克塔维奥·帕斯(墨西哥)
1991年纳丁·戈迪默(南非)
1992年德列克·沃尔科特(特里尼达)
1993年托尼·莫里森(美国)
1994年大江健三郎(日本)
1995年显默斯·希尼(爱尔兰)
1996年维斯拉瓦·希姆博斯卡(波兰)
1997年达里奥·福(意大利)
1998年霍塞·萨拉马戈(葡萄牙)
1999年君特·格拉斯(德国)
按照这份名单,我们看看各国得奖状况:
法国12人
美国9人(不包括有美籍的布罗斯基)
英国6人
德国、瑞典各7人
意大利、西班牙各6人
俄国5人(包括布罗斯基)
丹麦、挪威、波兰、爱尔兰各3人
瑞士、智利、希腊、日本各2人
澳大利亚、比利时、印度、哥伦比亚、芬兰、瓜地马拉、冰岛、以色列、南斯拉夫、捷克、尼日尔爾利亚、埃及、墨西哥、南非、特里尼达、葡萄牙各1人
直至1998年为止,共有95人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而法国、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意大利、西班牙、俄国等八个国家有59人,如果再加上丹麦、挪威、波兰、爱尔兰,则有71人。很明显,诺贝尔文学家族重心在欧洲和美国,倾斜是明显的。不过,我们也不能不承认,诺贝尔文学奖确实具有国际性,它的眼光在努力跨洋过海,伸向世界各地,甚至伸向尼日尔爾利亚、特里尼达等小国家。尤其是从1982年授予马尔克斯和1986年授予W·索因卡(尼日尔爾利亚)之后,20年来,诺贝尔文学家族竟增添了哥伦比亚、捷克、尼日尔爾利亚、埃及、墨西哥、南非、特里尼达、葡萄牙等八国国籍,这又表明,瑞典文学院正在朝着更加国际化的路向走,努力减少倾斜度。1992年我在瑞典时,得奖者是特里尼达的德列克·沃尔科特,这是一大冷门。瑞典报纸告知人们,这位诗人兼剧作家在消息公布时,正在美国波士顿,他已经起床,准备吃了早饭后坐飞机到弗吉尼亚去给弗大戏剧系的学生讲课。他一人独处,妻子在西印度群岛老家,身边清冷,当电话铃响,瑞典文学院秘书通知他的时候,他大吃一惊,和许多人一样感到意外。
我被瑞典文学院邀请去听他的获奖演说,一进门,就拿到一份英文讲稿,题目是:《安德列斯·关于史诗记忆的碎说》,讲话表明了这样一种美学观念:一只完整无缺的花瓶纵使再美,也缺乏足够的魅力,但如果将若干从历史掩埋中挖掘的花瓶碎片加以细心拼合,则那弥合的花瓶便具有欣赏不尽的艺术魅力。一尊精心雕制的塑像固然美,但清晨凝聚于那雕像上的清纯的露珠,当更具有摇人心旌的瑰彩。沃尔科特的演讲既有论文的思想魅力,又有散文的内在情韵与风采,确实很有才华。他的审美理想,也反映了瑞典文学院的部分审美理想与审美标准:不求完整无缺,但求能汇集人类历史的各种文化精华,凝合出一种清新而富有活力的个性。沃尔科特这一讲演的主旨和他的作品内涵正好和瑞典文学院八十年代之后寻找的方向十分合拍,完全符合他们的文化理想。所以他们在颁奖辞中这样解释授奖给沃尔科特的理由:他的诗作具有巨大的光能和历史的视野,这种历史视野来自他对多种文化的介入。末尾这句话:对多种文化的介入,正是瑞典文学院世纪末最后二十年的努力。所谓"国际化",也就是各种文化的介入与融合。沃尔科特得奖后,我的朋友陈迈平在一篇评论中对瑞典文学院这一路向说得十分中肯。他说:"近年来,瑞典文学院对所谓第三世界国家文学或者所谓边缘文学的注重是有目共睹的,欧美作家已经越来越难问津诺贝尔文学奖了。文学院自然也非常关注'文化认同'问题,而且作品本身代表一种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各种文化的介入与融合。一般瑞典人的性格都是宽容谦和的,他们不主张斗争的哲学,而是喜欢和平中立和互相忍让。院士们也都如此,他们不想站在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立场来评价其他文化的作品,也并不主张各种文化之间互相对立、排斥和较量,而且主张互相联系、融合甚至介入。"
从一百年来这份诺贝尔文学"火炬家族"的名单来看,我还觉得,二战之后的评选比二战之前评得更好。他们确实选择了一群世界公认的杰出作家,而这些作家作品的大思路,确实体现了人类之爱这一基本理想。1949年,福克纳在获奖的演说中说,一个作家,充塞他的创作室空间的,应当仅只是人类心灵深处从远古以来就存有的真实情感,这古老而至今遍在的心灵的真理就是:爱、荣誉、同情、尊严、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如若没有了这些永恒的真实与真理,任何故事都将无非朝露,瞬息即逝。"他还说:"人是不朽的,这并不是说在生物界惟有他才能留下不绝如缕的声音,而是因为人有灵魂--那使人类能够怜悯、能够牺牲、能够耐劳的灵魂。诗人和作家的责任就在于写出这些,这些人类独有的真理性、真感情、真精神。"瑞典文学院选择了福克纳,而福克纳的这席话又充分地体现瑞典文学院所把握的诺贝尔的"理想主义"和评价准则。一百年来,诺贝尔文学火炬家族确实共同展示了一种"心灵的真理",宇宙的理性,这就是爱、荣誉、同情、尊严、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反此真理的另一极,即仇恨、暴力、堕落、冷漠、自私等等,瑞典文学院则给予断然拒绝,不管他们拥有多大的才能。
近一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所授予的每一个作家,几乎都有争议。很难找到全世界舆论一致认同的作家,甚至很难找到瑞典舆论一致认同的作家。据说,在头25年里,只有1925年的获奖者萧伯纳被瑞典的舆论共同接受。萧伯纳之外,即使瑞典本国的作家,也不可能被瑞典完全认同,例如,1974年,两名瑞典作家伊凡·奥洛夫·渥诺·强生和哈瑞·埃德蒙·马丁松共同得奖,就遭到瑞典舆论的攻击,认定他们没有资格获奖。马丁松是瑞典的文学大师,他获奖后却遭到自己的同胞如此苛求,心情非常不好,得奖四年后便去世了。在我听闻的范围内,常被非议的是邱吉尔和赛珍珠。有人说,邱吉尔的得奖是政治需要,但是,就在邱吉尔得奖30年后的1983年,另一位英国的获奖作家威廉·戈尔丁(其代表作《蝇王》是英美大中学校文学课程的必读书目)却在获奖演说中特别郑重地礼赞邱吉尔。他说:"......我们不能忘了邱吉尔,尽管评论家们百般挑剔,他还是获得了诺贝尔奖;他的获奖不是由于诗歌和散文,而是一部质朴简洁的叙事作品,它是真正表达人类战胜和藐视一切困难的充满真情的言论。那些经历过战争的人们,都知道,是邱吉尔诗一样的行动,改变了一个时期的历史。"他最后甚至这样衷心感叹:"我觉得我该走下这个讲坛了。邱吉尔、朱丽安娜,更不用说本·琼森和莎士比亚了,这是一群多么杰出的人物呵!"我不隐讳自己对戈尔丁的礼赞产生共鸣,这不仅在于我曾被邱吉尔的二战演讲录所蕴含的深广诗意所打动,而且觉得人类创造的文学,不应当屈从于教科书上的狭窄定义,像邱吉尔这样富有大诗意的言论,代表人类一代战士征服魔鬼的精彩言论,绝对是美丽的散文,而且是闪耀着理想主义光焰的散文。我对赛珍珠也有好感。她的本名是珀尔·塞登斯特里克·布克(1892—1973),赛珍珠是她起的中文名字。她从小就随父母来到中国,直到35岁时才离开中国,她不仅从小就读过中国经书,而且很爱中国并努力了解中国,因此,在她的心灵中,一直把中国当作她的第二祖国。1938年她在获奖演说中说:"尽管我是以完全非官方的身分,我也要为中国人在这里说话,因为不这样我就不忠实于自己,因为这么多年来,中国人的生活也就是我的生活,而且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在心灵上,我自己的祖国和我的第二祖国--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有一份对自由的热爱。"赛珍珠获奖时仅46岁,属于最年轻的获奖作家(后来获奖的布罗斯基常被认为是最年轻的作家,其实获奖时已47岁)。赛珍珠写作非常勤奋,一生共着85部作品,主要是小说,还有传记、散文、政论、儿童文学等。瑞典文学院在给予她的"获奖辞"中特别指出她的作品恰恰符合诺贝尔的理想原则。祝辞这样写道:赛珍珠杰出的作品使人类的同情心跨越了种族的鸿沟,并在艺术上表现出人类伟大而高尚的理想。
我虽未阅读赛珍珠的全部作品,但仅仅从她的代表作《大地》(1932)和《母亲》就不能不被她所展示的中国人民的痛苦命运所感染,尤其是中国妇女的命运,其双重奴隶的悲剧可说是被写得令人惊心动魄。在她笔下中国妇女生活在双重黑暗的夹缝中:一重是过去的黑暗--过去那种不把妇女当作人的传统观念多么黑暗;一重是未来的黑暗,等在妇女面前的年老色衰,被丈夫所厌弃。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中,除了鲁迅之外,其他作家对中国妇女惨苦命运的描写,似乎没有超过赛珍珠的。因此,以赛珍珠为例来非议诺贝尔文学奖也未必妥当。当然赛珍珠是很难与福克纳、海明威等真正一流的作家媲美的。
I. 西班牙有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金
有
目前获得诺贝尔奖的国家有:西班牙 印度 奥地利 比利时 丹麦 挪威 加拿大 波兰 爱尔兰 法国 瑞典 意大利 美国 德国 英国 苏联 荷兰 阿根廷 瑞士 匈牙利
J.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有那些
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有
苏利·普吕多姆、莫言、特奥多尔·蒙森、比昂斯滕·比昂松、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何塞·埃切加赖亨利克·显克维支、乔祖埃·卡尔杜齐、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鲁道尔夫·欧肯、西尔玛·拉格洛夫、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莫里斯·梅特林克、盖哈特·霍普特曼、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二、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奖是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学奖就是其中之一。
(10)西班牙多少人得过诺贝尔奖扩展阅读
颁奖公告
各颁奖机构一般在10月份评出并颁布当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最迟不得晚于10月15日。文学奖的公布时间一般是在10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四,有时定在第二个星期四。颁奖公告只公布最后通过的颁奖决定,以及相关赞辞。所有的评议和表决纪录都予以保密,有效期50年。
对于颁奖结果所引起的争议,各颁奖机构及其成员都不予置评.每年12月10日为“诺贝尔日”,即诺贝尔祭辰,隆重的诺贝尔授奖大典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两地举行。
和平奖得主由挪威国会主席在奥斯陆市政厅举行的仪式上授奖,其它奖得主由瑞典国王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仪式上授奖。
诺贝尔奖每个得主除了得到一张奖金的支票外,还得到一张奖状和一块塑有诺贝尔头像的金质奖章。如果获奖者拒绝领奖,或者在次年10月1日前未能按基金会的要求兑取奖金支票,奖金都将自动并入主基金。
这样的事发生过三次,其中两次是文学奖得主,分别是苏联作家鲍利斯·帕斯捷尔纳克(1958年)和法国哲学大师让-保尔·萨特(196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