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的文学奖有哪些
A. 诺贝尔文学奖历年获奖名单
1901年,苏利·普吕多姆凭借作品《孤独与沉思》,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02年,特奥多尔·蒙森凭借作品《罗马风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03年,比昂斯滕·比昂松凭借作品《挑战的手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04年,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凭借作品《金岛》,何塞·埃切加赖凭借作品《伟大的牵线人》,共享诺贝尔文学奖;
1905年,亨利克·显克维支凭借作品《第三个女人》、《你往何处去》,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06年,乔祖埃·卡尔杜齐凭借作品《青春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07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凭借作品《老虎!老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08年,鲁道尔夫·欧肯凭借作品《精神生活漫笔》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09年,西尔玛·拉格洛夫凭借作品《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10年,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凭借作品《特雷庇姑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凭借作品《青鸟》、《花的智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12年,盖哈特·霍普特曼凭借作品《群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13年,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评价作品《吉檀枷利》、《飞鸟集》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15年,罗曼·罗兰评价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名人传》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16年,魏尔纳·海顿斯坦姆凭借作品《朝圣年代》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17年,卡尔·耶勒鲁普凭借作品《磨坊血案》 ,亨瑞克·彭托皮丹凭借作品《天国》 ,二人共享诺贝尔文学奖;
1919年,卡尔·弗里德里希·格奥尔格·施皮特勒凭借作品《奥林比亚的春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0年,克努特·汉姆生凭借作品《土地的成长》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1年,阿纳托尔·法郎士凭借作品《苔依丝》,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2年,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凭借作品《不吉利的姑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3年,威廉·勃特勒·叶芝凭借作品《丽达与天鹅》、《凯尔特的薄雾》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4年,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凭借作品《福地》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5年,乔治·萧伯纳凭借作品《皮格马利翁》、《圣女贞德》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6年,格拉齐亚·黛莱达凭借作品《邪恶之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7年,亨利·柏格森凭借作品《创造进化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8年,西格里德·温塞特凭借作品《新娘—主人—十字架》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9年,保尔·托马斯·曼凭借作品《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30年,辛克莱·刘易斯凭借作品《大街》、《巴比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31年,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凭借作品《荒原和爱情》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32年,约翰·高尔斯华绥凭借作品《福尔赛世家》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33年,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凭借作品《耶利哥的玫瑰》、《米佳的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34年,路伊吉·皮兰德娄凭借作品《寻找自我》、《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36年,尤金·奥尼尔凭借作品《天边外》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37年,罗杰·马丁·杜·加尔凭借作品《蒂伯一家》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38年,赛珍珠凭借作品《大地》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39年,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凭借作品《少女西丽亚》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44年,约翰内斯·威廉·扬森凭借作品《漫长的旅行》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45年,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凭借作品《柔情》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46年,赫尔曼·黑塞凭借作品《荒原狼》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47年,安德烈·纪德凭借作品《田园交响曲》、《背德者》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48年,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凭借作品《荒原》、《四个四重奏》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49年,威廉·福克纳凭借作品《八月之光》、《我弥留之际》、《喧哗与骚动》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0年,伯特兰·罗素凭借作品《哲学—数学—文学》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1年,帕尔·费比安·拉格奎斯特凭借作品《大盗巴拉巴》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2年,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凭借作品《给麻风病人的吻》、《爱的荒漠》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3年,温斯顿·丘吉尔凭借作品《不需要的战争》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4年,欧内斯特·海明威凭借作品《老人与海》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5年,赫尔多尔·奇里扬·拉克司内斯凭借作品《冰岛之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6年,胡安·拉蒙·希梅内斯凭借作品《小毛驴和我》、《悲哀的咏叹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7年,阿尔贝·加缪凭借作品《局外人》、《鼠疫》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8年,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凭借作品《日瓦戈医生》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9年,萨瓦多尔·夸西莫多凭借作品《水与土》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0年,圣琼·佩斯凭借作品《蓝色恋歌》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伊沃·安德里奇凭借作品《桥·小姐》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2年,约翰·斯坦贝克凭借作品《人鼠之间》、《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3年,乔治·塞菲里斯凭借作品《“画眉鸟”号》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4年,让·保罗·萨特凭借作品《词语》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5年,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凭借作品《静静的顿河》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6年,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凭借作品《行为之书》 ,奈莉·萨克斯凭借作品《逃亡》,二人共享诺贝尔文学奖;
1967年,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凭借作品《玉米人》、《总统先生》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8年,川端康成凭借作品《雪国·千只鹤·古都》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9年,萨缪尔·贝克特凭借作品《等待戈多》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70年,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凭借作品《癌病房》、《古拉格群岛》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71年,巴勃鲁·聂鲁达凭借作品《情诗·哀诗·赞诗》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72年,亨利希·伯尔凭借作品《女士及众生相》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73年,帕特里克·怀特凭借作品《风暴眼》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74年,埃温特·约翰逊凭借作品《乌洛夫的故事》 ,哈里·埃德蒙·马丁逊凭借作品《露珠里的世界》 ,二人共享诺贝尔文学奖;
1975年,埃乌杰尼奥·蒙塔莱凭借作品《生活之恶》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76年,索尔·贝娄凭借作品《赫索格》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77年,阿莱克桑德雷·梅洛凭借作品《天堂的影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78年,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凭借作品《魔术师·原野王》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79年,奥德修斯·埃里蒂斯凭借作品《英雄挽歌》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0年,切斯拉夫·米沃什凭借作品《拆散的笔记簿》、《米沃什词典》,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1年,埃利亚斯·卡内蒂凭借作品《迷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2年,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凭借作品《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3年,威廉·戈尔丁凭借作品《蝇王》、《金字塔》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4年,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凭借作品《紫罗兰》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5年,克洛德·西蒙凭借作品《弗兰德公路·农事诗》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6年,沃莱·索因卡凭借作品《雄狮与宝石》,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7年,约瑟夫·布罗茨基凭借作品《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8年,纳吉布·马哈富兹凭借作品《街魂》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9年,卡米洛·何塞·塞拉凭借作品《为亡灵弹奏》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90年,奥克塔维奥·帕斯凭借作品《太阳石》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91年,内丁·戈迪默凭借作品《七月的人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92年,德里克·沃尔科特凭借作品《西印度群岛》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93年,托尼·莫里森凭借作品《天堂》、《宠儿》、《所罗门之歌》、《最蓝的眼睛》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94年,大江健三郎凭借作品《个人的体验》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95年,谢默斯·希尼凭借作品《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通向黑暗之门》、《在外过冬》、《北方》、《野外作业》、《苦路岛》、《山楂灯》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96年,维斯瓦娃·辛波丝卡凭借作品《我们为此活着》、《向自己提出问题》、《呼唤雪人》、《盐》、《一百种乐趣》、《桥上的历史》、《结束与开始》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97年,达里奥·福凭借作品《喜剧的神秘》、《我们不能也不愿意付钱》、《大胸魔鬼》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98年,若泽·萨拉马戈凭借作品《里斯本围困史》、《修道院纪事》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99年,君特·格拉斯凭借作品《铁皮鼓》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0年,高行健凭借作品《灵山》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1年,维·苏·奈保尔凭借作品《神秘的按摩师》、《米格尔街》、《大河湾》、《岛上的旗帜》、《超越信仰》、《神秘的新来者》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2年,凯尔泰斯·伊姆雷凭借作品《无形的命运》、《英国旗》、《船夫日记》、《惨败》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3年,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凭借作品《耻》、《彼得堡的大师》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4年,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凭借作品《利莎的影子》、《钢琴教师》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5年,哈罗德·品特凭借作品《看房者》、《生日晚会》、《归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6年,奥罕·帕慕克凭借作品《白色城堡》、《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7年,多丽丝·莱辛凭借作品《金色笔记》、《幸存者回忆录》、《黑暗前的夏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8年,勒·克莱齐奥凭借作品《战争》、《逃之书》、《墨西哥之梦》、《非洲人》、《诉讼笔录》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9年,赫塔·米勒凭借作品《河水奔流》、《行走界线》、《狐狸那时已是猎人》、《呼吸秋千》、《心兽》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0年,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凭借作品《绿房子》、《世界末日之战》《城市与狗》、《酒吧长谈》、《谁是杀人犯》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1年,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凭借作品《17首诗》、《途中的秘密》、《半完成的天空》、《看见黑暗》、《为生者和死者》、《悲哀贡多拉》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莫言凭借作品《红高粱》、《酒国》、《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3年,爱丽丝·门罗凭借作品《逃离》、《快乐影子之舞》、《爱的进程》、《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亲爱的生活》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4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凭借作品《星形广场》、《暗店街》、《青春咖啡馆》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凭借作品《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最后的见证:失去童年的孩子们》、《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6年,鲍勃·迪伦凭借作品《随风飘荡》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7年,石黑一雄凭借作品《群山淡景》、《浮世画家》、《长日将尽》、《别让我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8年,补颁奖项给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2019年,奖项颁发给彼得·汉德克。
B. 文学奖有哪些
中国的文学奖项,大大小小有不少。其中三个奖项的获奖作品几乎可以反映中国文学近几十年来的最高成就,一是茅盾文学奖,二是鲁迅文学奖,三是老舍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是为鼓励中国优秀的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和评论作品的创作,鼓励优秀的中外文学作品的翻译而设立的,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鲁迅文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史铁生的《老屋小记》、迟子建的《雾月牛栏》、阿成的《赵一曼女士》等曾获奖。
◆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根据着名作家茅盾同志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而于1981年设立的,是中国文学界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魏巍的《东方》曾获奖。
◆老舍文学奖
老舍文学奖是北京市文联和老舍文艺基金会主办的北京市文学艺术方面的最高奖励,用于奖励京籍作者的创作和在北京出版、发表的优秀作品。老舍文学奖于1989年正式创立,2000年6月首次颁奖。奖励项目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戏剧剧本、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剧,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曾获优秀中篇小说奖,张洁的《无字》获优秀长篇小说奖。
◆冯牧文学奖
冯牧文学奖以鼓励新人为主,每年评选一次,下设三个奖项:1.青年批评家奖;2.文学新人奖;3.军旅文学创作奖。三个奖项把重点放在了中青年作家、评论家身上,其中青年批评家授予年龄为40周岁以内,军旅文学创作奖授予年龄为50周岁以内,文学新人奖现尚未规定具体年龄,刘亮程、毕飞宇、莫言等曾获奖。
◆曹禺戏剧文学奖
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是专就剧本创作所进行的全国性评奖,代表我国戏剧创作的最高水准。其前身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于1980年创办的全国优秀剧本奖,1994年更名为曹禺戏剧文学奖。
◆庄重文文学奖
庄重文文学奖是香港着名人士庄重文先生于1987年倡议出资,由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的一项青年文学奖。主要用来奖励在文学创作、文学评论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年轻作家和优秀的青年文学刊物,王安忆、王晓明等个人,《青年文学》、《青春》等杂志曾获奖。
C. 西班牙国家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品及国籍
19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何塞·埃切加赖,他的代表作为《伟大的牵线人》。在马德里有一条道路以埃切加赖的名字命名,该道路以弗拉明戈的酒店而着称。
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学奖就是其中之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中国作家莫言。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D. 西班牙文的文学奖有那些
想了解西方文艺复兴后的思想,了解西方的人文价值体系,首先你应该看一下从文艺复兴后出现的哲学思想,然后再读一下问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观点和简单着重看一下文学方面的就可以了,象薄伽丘的《十日谈》、塞万提斯的《堂吉可德》、莎士比亚的戏剧;17世纪是古典主义文学时期,它的哲学基础是勒内·笛卡尔的《方法论》和尼古拉·布瓦洛的《诗的艺术》在文学方面可以看一下莫里哀的《伪君子》;18世纪是启蒙文学时期,哲学基础就是法国的启蒙主义,重点看看狄德罗的《论美》、《论戏剧艺术》和莱辛的《汉堡剧评》在文学方面可以看看菲尔丁的《汤姆·琼斯》、卢梭的《新爱洛伊丝》、席勒的《阴谋与爱情》和歌德的《浮士德》;19世纪是浪漫主义文学时期,哲学上有康德和施莱尔兄弟,文学上有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拜伦的《唐璜》惠特曼的《草叶集》、麦尔维尔德《白鲸》和雨果的《悲惨世界》;19世纪是现实主义文学时期,哲学方面有黑格尔、费尔巴哈和孔德,文学方面可以看看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狄更斯的《双城记》、夏洛蒂· 勃朗特的《简·爱》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果戈理的《死魂灵》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契诃夫和易卜生的戏剧和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20世纪是现实主义文学时期,看看萧伯纳的《巴巴拉少校》劳伦斯的《虹》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别了,武器》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21世纪是现代主义文学时期,可以看看叔本华、柏格森和尼采的哲学着作,文学方面可以看看艾略特的《荒原》卡夫卡《变形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而后现代主义哲学要看看海德格尔的着作,文学方面可以看看萨特的《禁闭》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E. 有哪些比较牛逼的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国家图书奖
美国:普利策奖
法国:龚古尔文学奖
爱尔兰:都柏林文学奖 (世界上奖金最高的小说奖)
日本:芥川奖、直木奖
英国:布克奖
德国:毕希纳文学奖
西班牙:塞万提斯奖
中国:茅盾文学奖
F. 有哪些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他在遗嘱中说奖金的一部分应颁给“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文学奖的颁奖单位是瑞典文学院。首届文学奖于1901年颁发,得主是法国诗人普律多姆(sully prudhomme)。历史上罗曼-罗兰、萧伯纳、海明威等着名作家均获得过此奖。在96名获奖作家中,欧洲作家占了73人、美国作家占了10人、中南美洲作家占了5人、亚洲作家占了4人、非洲作家占了3人、澳洲作家占了1人。
美国 国家图书奖:
该奖由非营利机构的国家图书基金会主办,每年一度。设最佳小说奖、最佳非小说奖、最佳诗歌奖和最佳少年文学奖四大奖项,并且设特别荣誉奖章。它是美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颁奖典礼是美国文坛的年度盛事。
首届美国国家图书奖于1949年举行,每年由出版社从美国全年总数6万余种书中推荐约千种参加竞选。每项奖金1000美元。
美国 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是国人比较熟悉的奖项,1917年由美国报纸发行人普利策在哥伦比亚大学创办,奖励为美国的新闻、文学、戏剧和音乐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该奖的文学奖中包括小说奖、表演剧本奖、美国历史奖、传记与自传奖、诗歌与大众非小说奖。每项各颁发奖金3000美元,每年春季颁发。
法国 龚古尔文学奖
“龚古尔文学奖”是1903年在法国设立的。早在1874年,法国作家埃德蒙·德·龚古尔(1822—1896)为了纪念他早逝的弟弟于勒·德·龚古尔(1830—1870),在遗嘱中规定用他们的遗产作为基金,成立龚古尔学院,由10位着名作家担任院士,每年评选出一本当年出版的最佳小说,颁发龚古尔文学奖。别看该奖金只有区区50法郎,但在法国文学界的影响却非同小可。例如杜拉斯的《情人》(1984)本来售出25万册,获奖后销量就上升到100万册。总之只要是获得龚古尔奖的小说,法国人都情愿闭着眼睛掏腰包。
延伸阅读
世界上奖金最高的小说奖:爱尔兰都柏林文学奖
日本 芥川奖、直木奖
自1935年起,日本为纪念两位知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和直木三十五,由文艺春秋出版公司创设“芥川奖”和“直木奖”,这两个奖项均为日本重要文学奖,主要奖给日本文坛的新人。每半年由评委会从各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无名作家和新作家作品中选出一至二篇,颁发奖品和奖金,奖金为3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万余元)。
英国 布克奖
“布克奖”是英国的主要文学奖之一,每年评选一次,授予当年出版的最佳长篇小说,由出版商从当年出版的长篇中选出一批推荐给评委会,评委会在10月份公布有望获奖书目录,11月评奖并颁奖。该奖由英国国家图书协会颁发布克公司赞助,奖金一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3万元)。
德国 毕希纳文学奖
毕希纳文学奖以德国历史上着名的革命者和剧作家格奥尔格·毕希纳的名字命名,由德国语言与文学学院创办于1923年,每年颁发给对当代德语文学做出优异贡献的一位作家或诗人,现在的奖金额为4万欧元。
该奖是诺贝尔文学奖重要的风向标之一,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君特·格拉斯,以及今年的诺奖“新后”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等德语国家诺奖得主都曾夺得过该奖。
西班牙 塞万提斯奖
塞万提斯奖被视为西语世界的诺贝尔文学奖,由西班牙文化部创办于1976年,以该国大文豪米盖尔·德·塞万提斯(1547-1616)命名,颁奖给在西语文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西班牙和拉丁美洲作家。每年的4月23日,西班牙国王都要为当年的塞万提斯文学奖获得者颁奖。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会在颁奖地通宵达旦地朗读《唐·吉诃德》。这一天是塞万提斯的祭辰和莎士比亚的诞辰,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
G. 有哪些国际文学奖接受投稿
在世界文坛颇为引人注目的奖项
你知道多少
诺贝尔文学奖(瑞典)
诺贝尔文学奖是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学奖就是其中之一。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该奖。
龚古尔文学奖(法国)
普利策奖 (美国)
美国国家图书奖 (美国)
布克奖(英国)
芥川奖(日本)
星云奖 (美国)
科幻小说奖行星小说奖(西班牙)
凯迪克大奖-绘本(美国)
艾略特奖(英国)
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西班牙)
H. 世界各国都有哪些比较着名的文学奖
世界主要文学奖项大观by - 2006-5-18 9:34:00诺贝尔文学奖简介
诺贝尔文学奖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他在遗嘱中说奖金的一部分应颁给“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文学奖的颁奖单位是瑞典文学院。首届文学奖于1901年颁发,得主是法国诗人普律多姆(Sully Prudhomme)。历史上罗曼-罗兰、萧伯纳、海明威等着名作家均获得过此奖。在96名获奖作家中,欧洲作家占了73人、美国作家占了10人、中南美洲作家占了5人、亚洲作家占了4人、非洲作家占了3人、澳洲作家占了1人。
美国 国家图书奖:
该奖由非营利机构的国家图书基金会主办,每年一度。设最佳小说奖、最佳非小说奖、最佳诗歌奖和最佳少年文学奖四大奖项,并且设特别荣誉奖章。它是美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颁奖典礼是美国文坛的年度盛事。
首届美国国家图书奖于1949年举行,每年由出版社从美国全年总数6万余种书中推荐约千种参加竞选。每项奖金1000美元。
美国 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是国人比较熟悉的奖项,1917年由美国报纸发行人普利策在哥伦比亚大学创办,奖励为美国的新闻、文学、戏剧和音乐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该奖的文学奖中包括小说奖、表演剧本奖、美国历史奖、传记与自传奖、诗歌与大众非小说奖。每项各颁发奖金3000美元,每年春季颁发。
法国 龚古尔文学奖
“龚古尔文学奖”是1903年在法国设立的。早在1874年,法国作家埃德蒙·德·龚古尔(1822—1896)为了纪念他早逝的弟弟于勒·德·龚古尔(1830—1870),在遗嘱中规定用他们的遗产作为基金,成立龚古尔学院,由10位着名作家担任院士,每年评选出一本当年出版的最佳小说,颁发龚古尔文学奖。别看该奖金只有区区50法郎,但在法国文学界的影响却非同小可。例如杜拉斯的《情人》(1984)本来售出25万册,获奖后销量就上升到100万册。总之只要是获得龚古尔奖的小说,法国人都情愿闭着眼睛掏腰包。
世界上奖金最高的小说奖:爱尔兰都柏林文学奖
日本 芥川奖、直木奖
自1935年起,日本为纪念两位知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和直木三十五,由文艺春秋出版公司创设“芥川奖”和“直木奖”,这两个奖项均为日本重要文学奖,主要奖给日本文坛的新人。每半年由评委会从各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无名作家和新作家作品中选出一至二篇,颁发奖品和奖金,奖金为3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万余元)。
英国 布克奖
“布克奖”是英国的主要文学奖之一,每年评选一次,授予当年出版的最佳长篇小说,由出版商从当年出版的长篇中选出一批推荐给评委会,评委会在10月份公布有望获奖书目录,11月评奖并颁奖。该奖由英国国家图书协会颁发布克公司赞助,奖金一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3万元)。
德国 毕希纳文学奖
毕希纳文学奖以德国历史上着名的革命者和剧作家格奥尔格·毕希纳的名字命名,由德国语言与文学学院创办于1923年,每年颁发给对当代德语文学做出优异贡献的一位作家或诗人,现在的奖金额为4万欧元。
该奖是诺贝尔文学奖重要的风向标之一,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君特·格拉斯,以及今年的诺奖“新后”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等德语国家诺奖得主都曾夺得过该奖。
西班牙 塞万提斯奖
塞万提斯奖被视为西语世界的诺贝尔文学奖,由西班牙文化部创办于1976年,以该国大文豪米盖尔·德·塞万提斯(1547-1616)命名,颁奖给在西语文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西班牙和拉丁美洲作家。每年的4月23日,西班牙国王都要为当年的塞万提斯文学奖获得者颁奖。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会在颁奖地通宵达旦地朗读《唐·吉诃德》。这一天是塞万提斯的祭辰和莎士比亚的诞辰,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
I. 类似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文学大奖到底有哪些
1)英国的布克奖、柑橘奖、惠特布莱德奖和布莱克小说纪念奖
2)法国的龚古尔奖和法兰西学院小说奖、勒诺多奖、费米娜奖和美第奇
3)奥地利欧洲文学国家奖
4)美国的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全美书评人奖和福克纳文学奖、纽斯塔特奖国际奖
5)日本的芥川奖、直木奖和江户川乱步奖
6)德国的书业和平奖和毕希纳文学奖
7)捷克的卡夫卡文学奖
8)爱尔兰的IMPAC都柏林文学奖
9)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奖
J. 世界性的文学大奖有什么
瑞典:,’诺贝尔文学奖。法国:丽池—海明威奖。苏联:列宁文学奖。意大利:费尔特赖利奖。西班牙:普兰内特奖。美国:诺伊施塔特奖.美国:国家图书奖.法国:保罗。莫兰德奖。法国:西诺·德尔·杜坎奖.英国:布克奖。丹麦:桑宁奖。意大利:菲厄吉奖。德国:歌德奖。德国:阿诺·施米特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