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西班牙 » 西班牙军官怎么样

西班牙军官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2-11-07 10:21:44

⑴ 二站中各国有哪些优秀的中级军官

二战德国 十大王牌坦克手

二战中各交战国均有坦克王牌产生,和空军一样,德国坦克王牌的数量和战绩,也是最高的。在这些王牌中,驾乘“虎”I的最多,占全部王牌70%以上。虽然他们并不是在整个军旅生涯中都使用“虎”I,很多人在1944年以后又换装了“黑豹”和“虎王”,甚至驱逐战车,但取得最佳战绩的阶段,却大多是伴随“虎”I获得的。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虎”I的卓越,或至少说明从1942年底到1944年初,“虎”I是所向无敌的。

“虎”I既赋予了德军装甲部队很大的技术优势,也使其乘员产生了高度的安全感和作战信心。不过,可以连续很长一段时间在残酷的战场上生存并不断提高战绩的王牌们,又不只是简单地依靠武器的优势。他们所受的严格训练、战斗经验和战术技能、武器性能的充分发挥外加一定的运气,才是王牌们取得傲人战绩的根本因素。
下面是使用过“虎”I坦克的前10位王牌简介。

1、德国头号坦克王牌-奥托·卡尔尤斯(Otto Carius)击毁坦克178辆,各种火炮100门以上
1922年3月27日出生德国西南部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茨韦布吕肯(Zweibrucken, Rheinland-Pfalz)。当他高中毕业的时候,二战爆发了,卡尔尤斯同当时其它热血沸腾但不明真相的德国青年一样,于1940年3月志愿参军,加入第104步兵替补营,经过培训,他被分配到第21装甲团。

1941年6月在“巴巴罗萨”行动中,卡尔尤斯作为38(t)坦克的装填手参加了战斗。经过一年东线的战火洗礼,由于表现出色,被选中参加候补军官的培训。1943年4月毕业后,授予少尉军衔,分配到刚刚组建的第502重坦克大队,任命为第2中队的1名车长,接收了新型的“虎”I坦克。

1943年8月,第502大队在列宁格勒北段加入战斗。在配合党卫军第11装甲掷弹兵师-“北地师”(Nordland)在纳尔瓦(Narva)的桥头堡阻击苏联装甲部队的一次遭遇战中,卡尔尤斯的“虎”I被包围,但他巧妙迂回,击毁了4辆SU-85驱逐战车后扬长而去。及11月在基辅附近的一次战斗中,他指挥的“虎”I连续击毁了10辆T-34/76,其中1辆是在50米距离上!

1944年2月~4月,卡尔尤斯被调到了爱沙尼亚东部,靠近芬兰湾南部的连比茨防守。在几乎没有步兵掩护的情况下(这是东线最贫弱的防线),他和另1辆“虎”I数次击退了苏军装甲部队的进攻。7月,卡尔尤斯在多瑙堡创下了个人最辉煌的战绩-指挥一支小部队,击毁 17辆苏军JS-2坦克。8月,他被调往巴德波恩(Paderborn)加入新组成的第512驱逐战车营,仍旧指挥第2连,该营装备的是“猎虎”驱逐战车,在维也纳附近的多勒谢姆(Dollersheim)和赛尼(Senne)两处营地进行了训练。1945年3月8日,训练尚未结束,第2连就被派往锡格堡(Siegburg)附近前线,后于1945年4月15日向美军投降。

2、约翰尼斯·鲍尔特(Johannes Bolter),击毁139辆坦克,火炮不详。他一直在第502大队任车长,负伤7次,1945年5月停战前,临时编入由陆军士官学校学员组成的应急部队,在卡塞尔与英、美盟军作战直至投降C

3、米切尔·魏特曼(Michael Wittmann),击毁138辆坦克,132门火炮。因波卡基村的战斗,阻止了英军对德军侧翼的包抄,被授予佩剑橡叶铁十字勋章,一时名气大噪。

4、波尔特·伦道夫(Walter Lohndorff):击毁106辆坦克.火炮不详。他于1943年6月开始在第503大队第3中队服役,其第334号座车非常有名。

5、阿尔博特·科舍尔(Albert Kerscher),击毁100辆坦克.火炮不详。他在第502大队第2中队任小队长,1945年4月21日,其指挥“虎”I式坦克在东普鲁士防御作战中达到个人战绩最高峰,并成功延迟了苏军的进攻,掩护数万难民在波罗的海登船逃往德国本土。

6、赫尔慕特·文德罗夫(Helmut Max ErnstWendorff),击毁坦克95辆 。1920年12月20日生于格劳温克(Grauwinkel)的施韦德尼兹(Schweidnitz,今波兰的希维德尼察)。1931年随母迁回德国,来到其父在乌克马科(Uckermark)的达米(Daimme)租种的农场定居。

7、卡尔·布雷曼尼(Karl Brommann),击毁92辆坦克,火炮不详。布雷曼尼在武装党卫军第103/503(SS103/503)重坦克营服役,其在1945年2月2日至3月18日的战斗中共击毁敌坦克66辆、火炮44门及卡车15辆,但他的大多数战绩是在驾驶“虎王”时取得的。

8、埃里希·雷茨克(Erich Litzke),击毁76坦克.火炮61门。雷茨克是第509大队第2中队的小队长。

9、约翰尼·穆勒(johann Muller),击毁72辆坦克,火炮不详穆勒是第502大队第3中队的小队长,在1944年1月25日的北部战线,该中队3辆“虎” I一次战斗共击毁41辆苏军坦克,其中穆勒“包办”25辆。

10、海因兹·毛斯伯格(Heinz Mau**erg):击毁57辆坦克,火炮不详。服役于第505大队第1小队,部分战绩是驾驶“虎王”时取得的。

http://hi..com/quminjiang/blog/item/765989fdc82b6e1709244db5.html

二战德国排名前八大王牌飞行员

文章提交者:piyrw 加贴在 中国历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在世界空战史上只有两个人击落过超过300架的飞机,其中一个是众所周知的空前绝后的超级王牌——埃里希·哈特曼,总共击落了352架飞机。

另一个就是G·巴克霍隆少校,他总共击落了301架飞机,是德国的第二号王牌。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G·巴克霍隆1919年生于德国东普鲁士,1939年加入空军,1940年8月随52航空团参加了不列颠之战,但毫无建树。1941年7月2日,当他第120次出击时才首次击落敌机,而且把子弹一直打到敌机翻身坠落的那一瞬间。8月22日,他的战果已满5架,成为王牌。11月底,其个人战果累计已达10架。

1942年春季过后,他的战果开始大幅度上升。5、6、7月份分别击落敌机7架、16架和31架,因此获得骑士十字奖章。10月7日,当他休养结束返回前线后,又连连得手,于10月、11月和12月份分别击落14架、7架和17架敌机,也即每个月的战果都足以构成王牌或双料王牌资格。年底,他的累计战果已突破百架大关!

1943年1月11日,他又获得橡叶骑士十字勋章。他和哈特曼的不同之处是:在单次空战中最多击落架数仅为4架。但在其2000次出击中,有1104次遇上空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战机会和空战实践次数最多的一名飞行员!1943年11月30日,他的战果累计已达200架。

1944年2月13日,他已成为当时仅次于诺波特尼和拉尔,排名第三的德国大王牌和第三个战果达250架的飞行员。同年4月,巴克霍隆和哈特曼一起从希特勒手中接过了宝剑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5月31日,当他击落第272架飞机后,却被1架P—39击落,负伤住进医院。在住院期间,后起之秀哈特曼的战果终于超越了他。从11月下旬到1945年的1月5日,巴克霍隆的个人战果已猛增到301架,此时,他却接到了担任第6航空团(JG6)司令官的任命书,这将意味着永远丧失升空作战和为争夺全德国头号王牌桂冠而继续冲刺的机会。不久,他奉命调往JV44部队接受改装Me262型喷气式战斗机,但在一次飞行事故中身负重伤,再次住进医院,从而彻底结束了他的飞行生涯。

巴克霍隆个人战果累计高达301架。在战争中,他有9次被敌机击落,还有一次中弹后跳伞逃生的经历。

战后,巴克霍隆加入联邦德国空军,退役前,其军衔已升至空军中将。

德国第三号王牌飞行员 ———岗瑟.拉尔

原联邦德国(西德)空军司令岗瑟.拉尔中将在二战也是一位德国王牌飞行员,共出动631次,击落275架飞机,是公认的超级射击能手。

1918年3月10日生于德国南部小城噶根诺的一个小村,家中还有一个姐姐,他的父亲是个商人,他出生时其父正在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3岁时全家搬至斯图亚特,在那里拉尔完成了小学和中学,18岁时他成为了一名陆军军校学员,当时德国空军正在秘密组建,从陆海军中抽调学员。岗瑟.拉尔通过了严格的考试,成为了一名空军战士。1938年在幕尼黑郊区诺彼伯格首次开始飞行。

1939年21岁的岗瑟.拉尔完成在东柏林基地的飞行训练,调往第52战斗机联队——这支部队当时尚不出名,但在战争中出现了哈德曼、巴克霍恩和拉尔三位世界最顶尖的王牌飞行员,联队4年中击落了10000架飞机,成为德国乃至全世界最精锐的空战部队。(可以想象三人同时出击,天空上还会有什么?^O^)

1940年5月拉尔在法国首次参加了实战。1940年5月12日在法国上空首次击落一架霍克75A型敌机。在与皇家空军的空战中,在战斗中拉尔开始迅速成长

在不列颠空战中,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护卫轰炸机编队,为此战斗机牺牲了自己的性能和速度,战斗中英国皇家空军给德军已重创,两星期内大队指挥和副官及3个中队队长相继战死。拉尔后来皇家空军评价道:“他们有良好的训练和高涨的战斗力和优良的装备和士气......我们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我对他们怀有极高的尊敬。”不久年仅22岁的拉尔中尉被提升为第8中队飞行队长了,拉尔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3年。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不久德军在不列颠战役中以惨败收场,拉尔随部队撤回德国,之后拉尔转战于许多战场,1941年12月到1942年3月他曾被派往罗马尼亚,驻扎在罗马尼亚首都不加勒斯特,保护多瑙河上的油田和桥梁。1941年5月在克里特岛作战,当他们从罗马尼亚撤回后,部队开始装备新式的梅塞施密特109式战斗机,后来拉尔驾驶过E F G 和 K 等多种型号的梅塞施密特109式战斗机,对这种飞机的性能被加赞誉。

从克里特岛战役到苏德战争爆发,他的战果已增加到36架。11月28日在罗斯托夫附近个机,当时天气非常寒冷,温度在零下40度,拉尔驾驶飞机带领僚机侵入了苏联阵地上空,一场混战中,拉尔击落了一架苏军飞机。天暗下来,拉尔完全没有注意,一架苏联战斗机从后方咬住了他的飞机,他的发动机被打坏,拉尔勉强将飞机飞到德军防线一侧,但迫降地面时,由于速度过快拉尔身负重伤,附近的一辆德国坦克成员发现了他并将他送进了野战医院。拉尔脊椎骨断为三截,下身暂时瘫痪。经过9个月的治疗,他又奇迹般复原,同时还意外的收获了一份甜蜜的爱情,年轻的医生赫塔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同年9月,于一个月内,他使个人战果增加到了65架,从而获得“骑士铁十字奖章”。

10月下旬,其战果已突破百架大关,他被招回德国,与斯泰恩霍夫等王牌飞行员一起,由希特勒亲自授予“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受勋仪式后,希特勒和王牌们坐在火炉前闲聊,拉尔大胆地向希特勒发问:“您认为战争将持续多久?因为当我们攻入苏联时,报纸上说东线的战争将在第一场雪前结束。可是,现在我们在那里饱受严寒。”希特勒回答道:“好,但我不能回答你,这是一片开阔的土地,我们有属于我们的空间,当敌人从亚洲西伯利亚草原纵深来袭时,我们将保护这些区域,就象当年的成吉斯汗。”(希特勒也知道成吉斯汗?不知道他是如何评价成吉斯汗的^O^)'

1943年4月,他在拥有包括哈特曼在内的许多王牌的3大队任大队长。不久,库尔斯克大会战爆发,全大队到7月4日这天,已累计击落敌机2500架,9月19日,大队累计数又突破了3000架大关。与此同时,拉尔个人的战果也在不断上升,8月9日为175架,20天后便成为德国空军中个人战果愈200架的第三号人物。这时,他被授予少校军衔。11月28日,拉尔又成为步诺波特尼只有全军第二个个人战果突破250架记录的飞行员。

1944年3月,拉尔任驻国内第11航空团2大队大队长。从5月12日到11月因负伤住院,此后竟一直未取得战果。至战败时,拉尔正任第300航空团司令,个人战果在275架上划上句号。

战后一段时间,拉尔被囚禁在法国,当时一起被关的还有着名的鲁德尔上校。他的作战纪录令人瞠目结舌:出击2530次,击毁坦克519辆,击沉大中型军舰3艘,击落敌机9架,另外还有难以数记的卡车、火车。拉尔和他同囚一室。拉尔发现他是一个极端狂傲的人,几乎到目空一切。之后拉尔被提往英国战斗机指挥学校进行审讯。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拉尔在战争中共出动631次。在他的275架战果中,有272架在东部战线取得的,与哈特曼一样,他主要是在和苏联飞行员交战中取得以上战绩的,成了德军第三号王牌。(苏联飞行员喜欢成就德国王牌 ^L^)拉尔是公认的超级射击能手,曾被击落过8次,负伤3次,第一次摔段了脊背,第二次被击伤了脸和手,第三次则被一架打断了左手拇指。

战后,拉尔应斯泰恩霍夫将军和过去的上级迪特瑞茨.赫拉伯克的邀请,加入了重建中的联邦德国空军不久被派往美国接受F-84战斗机,并在亚利桑纳鲁克空军基地和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受训,后拉尔出过任第4盟军战术空军部队参谋长,至至德国空军司令,军衔中将,1975年退役。

德国第四号王牌飞行员hBURj

———奥布尔特·奥托·基泰尔

奥布尔特·奥托·基泰尔外号:"绿心"之冠]

奥布尔特·奥托·基泰尔属第54昼间战斗机联队。第54昼间战斗机联队是二战期间德国一支顶尖的空军王牌部队,联队中拥有大批一流的王牌飞行员。如联队长汉斯·特劳夫特上校(Hannes Trautloft)、汉斯·菲利普斯(206架)(Hans Philips)、沃尔特·诺沃提尼(Walter Nowotny)(258架)、汉斯·高兹(82架)(Hans Gotz)、弗朗茨·埃克勒(62架)(Franz Eckerle),而其中战绩最高的却是年轻的中尉奥托·基特尔,他同时也是驾驶FW190式战斗机最高战绩的王牌飞行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奥托·基特尔1917年2月21日出生在Sudetenland的Kronsdorf。1939年在22岁时进入了德国空军,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学员。2年以后,他在完成了培训,被分配到了第54昼间战斗机联队(着名的“绿心联队”)第2中队。

1941年中,他来到东线北部地区,驾驶着Bf109F准备投入到即将到来的侵苏作战中去。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苏的战争,当天他就在一次出动中击落了苏军的SB-2轰炸机和Yak-1战斗机各一架。6月30日在Dunaburg附近,基特尔第一次遇上了被德军地面部队称之为“黑死神”的Il-2强击机。“斯托莫霍克Stormavik”(Il-2的外号)的装甲防护非常出色,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取得了很大的战果。Il-2的标准战术是低空飞越德军阵地或车队等,投掷它所携带的炸弹和用20mm机炮进行扫射。德军战斗机的传统后方攻击法对付Il-2时基本无用,它的装甲可以抵抗住战斗机的火力。唯一的弱点就是飞机下方的滑油散热器,就像“阿基里斯的脚踵”——一击必杀。基特尔显示出了过人的素质,通过下方攻击击落了2架“黑死神”。随着时间的流逝,以“黑死神杀手”而闻名。

1941年9月29日,他获颁“一级铁十字奖章”但直到42年5月,他击落了15架敌机,崭新的Fw-190战斗机在1943年初到达了他的手中。

1943年2月19日,第54昼间战斗机联队在列宁格勒附近拦截了一个Il-2大编队。他们声称击落了30架苏机,而且当天最后一个战果就来自于基特尔军士。这是他的第39个战绩,也是“绿心联队”的第4,000个空战胜利。当时的联队指挥官汉斯·托罗夫特上校(Hannes Trautloft)(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老兵,个人战绩57,包括在西班牙的5架。后晋升将军)亲自祝贺了基特尔,并且还对他说: “我不会再让你担任哪个人的僚机了。你会成为我们的“自由猎手”,随意发挥吧,无论敌人在哪里,找到并击落它!”]

1943年3月15日,刚开始“自由狩猎”生涯不久的基特尔取得了第47架战绩后,他的Fw 190A-4战机(序列号2481)出现了问题,被迫降落在苏军控制的地域内,离德军战线有足足60公里。当天联队记录上他被列入了“战斗中失踪”人员名单,可是这位“失踪人士”尽管穿得很少、又冷又饿,还是穿过了冰封的依尔曼(Ilmen)湖,回到了自己人身边。这也是他唯一的一次迫降记录。

那以后,基特尔的战绩开始上升。前线的情况越来越困难,苏联空军在战斗中逐渐强大,德国在战斗中已不能招架,后撤的陆军部队不断呼唤空军的掩护。当年十月,肩负着重任的“布鲁诺(Bruno)”(奥托·基特尔的外号)达到了他的第100个胜利。10月29日,当日战绩已达到123架的基特尔军士长接受了他的“骑士十字勋章”。1944年3月,他曾经短暂调去第3中队代理队长,继续扩大着战果。1944年4月8日,他击落了第150架敌机,当日就被提升为少尉并成为第54昼间战斗机联队第2中队中队长。3日之后的4月11日,他被授予了德国武装力量的第449枚“橡叶骑士十字勋章”那时的战绩是152架。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44年8月15日,基特尔的第2中队获得了第1000个空中战果。1944年11月25日,他被晋升为中尉并获得德军颁发的第113枚“佩剑橡叶骑士十字勋章”同时奥托·基特尔也开始在第54昼间战斗机联队的后备大队中兼任教官,把他恐怖地猎杀经验传授给新手们。

到1945年德国空军业已在空战中行将灭亡,大批德国王牌飞行员战死,基特尔的末日也来临了。2月16日1206时,4架2./JG 54的Fw190A-8战斗机由奥托·基特尔中尉率领,从库尔兰口袋中的一个空军基地起飞。他们要去Dzukste地区进行“自由狩猎”,据称那里有一队Il-2在活动,这也是他的第583次战斗任务。7分钟以后德国战斗机就发现了14架Il-2强击机正在用炸弹和火箭弹袭击德国地面部队,它们的高度很低,只有近150英尺(45米左右)。这给从底部攻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基特尔中尉还是通过无线电下达了攻击命令。Il-2几乎排成了一行,一架挨着一架,所以基特尔从右面发起了攻击。他的僚机瑞纳Renner军士描写如下:YR5M"

“距离基特尔中尉90米左右,我看到他俯冲到一架Il-2的下方开始攻击。后面的两架Il-2突然急速拉起。我把视线从它们身上转回来时,突然发现中尉的驾驶舱里发生了爆炸,飞机开始下降……”l

另一位地面上的目击者这样说:“一架Il-2被击中了,但俄国人还是逃走了,拖着火焰消失在本方战线之后……那架Fw190突然掉在地面上,我不知道是被什么击落的……”奥托·基特尔的Fw190 A-8“黑色1号”(编号 960282)应该是被一架Il-2击中着火,随即拖着一条烟雾载向了大地。右翼先着地后飞机立即爆炸,他由于高度过低而没有获得任何逃生机会。

他被埋葬在Sabile/Lithuania。作为第54昼间战斗机联队“绿心联队”的首席王牌,他拥有全军(也是世界)第4的267架战绩,仅次于JG52的哈特曼、巴克霍恩和京特·拉尔。他也是Fw190的最佳王牌,他的267架战绩中有220架在Fw190上取得,奥托·基特尔中尉参战583次,击落267架飞机。

Fw190 A-8“黑色1号”编号 960282 第54昼间战斗机联队。

⑵ 二战西班牙步兵师编制

首先,西班牙在二战中是中立国,你指的应该是西班牙的志愿步兵师“蓝色师”。该师在德军中的正式番号是第250步兵师。

最初,蓝色师拥有四个步兵团,每个团按各自指挥官的姓名命名。全师由“Esparza”团、“Pimentel”团、“Vierna”团和“Rodrigo”团共四个步兵团组成,而德军步兵师只有三个步兵团。在这四个团中,Rodrigo团--这个新组建的团不久后被解散,其下属的三个营被分配给其余三个团。全师实力不变,只是在编制上发生了变化。其余的三个团按德国团级部队的标准也获得了各自的番号,分别是262步兵团(Pimentel上校),第263步兵团(Vierna上校),第269步兵团(Esparza上校)。Rodrigo上校出任副师长。 师炮兵团拥有三个中型炮兵连,装备105mm火炮。还有一个重型炮兵连,装备150mm火炮。师反坦克营装备有36 门过时的PAK36反坦克炮。

全师有641名军官,2272名士官及15780名士兵,总计为18693人。

该师于1943年10月29日从苏联前线回到祖国,共有3334人阵亡,8466人负伤,326人失踪。并有321人被苏军俘虏,其中有94人在战俘营中死亡。其余的230名西班牙战俘于1954年从苏联遣返回国。

该师战斗序列如下: 第262步兵团 第263步兵团 第269步兵团 第250炮兵团 第250侦察营 第250反坦克营 第250工兵营 第250通信营 第250野战补充营 第250滑雪连 第250运输连 第250维修排 第250面包连 第250屠宰连 第250医疗分队(2个连) 第250野战救护队(2个连) 第250野战宪兵队 第250兽医分队 第250野战医院 第250野战邮局 师补给单位

蓝色师军官

⑶ 二战中西班牙作为纳粹为何不战

西班牙在二战中是中立国。

了解二战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年的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随时都有放弃中立、投入纳粹———法西斯联盟怀抱的可能,但直到二战结束,西班牙政府都保持了中立。这是为什么呢?历史学家们在研究这一现象时也难以取得一致意见。1997年,英国爱丁堡大学历史教授戴维·斯塔福德在研究丘吉尔二战时期的信件时,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原来是丘吉尔的“金钱外交”“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方向”。
1940年5月,丘吉尔就任英国首相。当时的国际形势非常严峻:法西斯德国在欧洲大陆节节胜利,而居于重要战略位置的西班牙,其政府随时都可能投降纳粹。对于英国来说,德国如果控制了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那将是一场灾难———地中海的战略运输线将被封锁。
丘吉尔在分析了佛朗哥政府的内部势力之后,决定收买一些对佛朗哥有影响力的西班牙高级指挥官。他专门拨出一笔资金用于这项绝密行动:由英国国库在一家瑞士银行的纽约分行存入1000万美元。戴维·斯塔福德教授说:“这笔钱很可观,但是,鉴于涉及的事情重大,用于收买西班牙军人就显得不是很多了。”他在研究丘吉尔当年的信件时发现了这个收买事件。戴维·斯塔福德说:“西班牙同德国联合在一起可能会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方向。”
实现收买计划,丘吉尔靠的是英国驻马德里大使馆武官艾伦·希尔加思。这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过伤的海员曾在玻利维亚勘探过金矿,之后在北非执行过使命。当时他在西班牙的任务是,监视纳粹德国潜艇的活动情况,同时为防范希特勒入侵西班牙作准备。在接到丘吉尔首相关于向一些西班牙军人账户转钱的命令之后,这位英国军官便同银行家胡安·马奇进行了接触。马奇在一战中曾帮助过英国的情报机构,并在西班牙内战时期资助过佛朗哥。马奇的任务是,向那些表明准备抵制佛朗哥同希特勒联合意愿的西班牙军官送钱。丘吉尔的助手们曾对起用马奇有非议,但丘吉尔认为:“马奇利用邪恶的方法赚钱这个事实目前绝不会损害他对我们的价值。”
马奇根据每个西班牙军官的业绩送钱。1940年底,几乎所有的钱都进了西班牙军官的腰包。比如,安东尼奥·阿兰达将军当时是西班牙军事学院院长,被认为是佛朗哥的继承人之一。他得到了200万美元。
一直到战争结束时,西班牙都保持着中立,虽然弄不清楚丘吉尔的“金钱外交”是否起了决定性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确实起到了作用。

⑷ 做过军官或当兵的进来看看!能做到海军上尉说明实力如何待遇怎么样

实力很好,待遇还可以。

⑸ 国外军衔等级

列兵
一些国家士兵军衔中最低的一级衔称。俄军根据彼得一世1722年1月24日颁布的《官级表》,首次设置此衔。l874年,俄国实行普遍征兵制后,列兵属于“低级军衔”。1918年,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工农红军后,将列兵改称为红军战士,1946年 7月恢复列兵衔称。目前,世界上设列兵军衔的国家有:蒙古、阿尔及利亚、波兰、法国、捷克、卢森堡、瑞士、西班牙、希腊、意大利、巴拿马、巴西、古巴、加拿大、墨西哥、尼加拉瓜、委内瑞拉等国。其他国家士兵最低军衔的称呼,有的称四等兵,如德国;有的称三等兵,如美国、日本、奥地利、智利、秘鲁等国;有的称二等兵,如印度尼西亚、比利时、荷兰、匈牙利等国,有的称新兵。

中国军队引进军衔制后,清朝新建陆军和民国时期的陆军称二等兵,北洋时期的海军称二等练兵。中国人民解放军两次实行军衔制中,均设列兵军衔,新兵经 3个月入伍训练合格后,授予列兵军衔,服现役 1年后晋升为上等兵。上等兵服役满一年后可晋升士官。

上等兵

多数国家兵衔中最高等级的称号。该词源自法语,法国军队曾规定,骑士如果在战斗中失去马匹,则暂归步兵指挥,执行步兵勤务,但仍保留他们的骑士称号和薪购,并免干粗活。后来,就把这种“免除了列兵某些职责的人”叫做上等兵。17世纪初,德国将上等兵作为一级军衔设置于连队,授予有经验而可靠的士兵,赋予他们负责哨兵派班、押解俘虏等重要任务,有时班长缺勤,还可以代理班长工作。1716年,彼得一世将上等兵衔引进俄国,陆军条令规定,在步兵、骑兵、工兵中设置,授予屡建战功或长期服役无理的士兵。1722中的《官级表》规定,在陆军中设上等兵、上等炮手,海军中设上等水兵。目前,世界各国除兵衔只设一级的少数国家(如不丹、韩国、加拿大)外,大多数国家都设有此衔。清朝末年军衔制引进中国后,称最高的一级兵衔为“正兵”;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陆军官佐士兵阶级表》中,使用了上等兵这一称号,之后被历届政府沿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条例规定,服现役第二年的列兵可晋升为上等兵军衔。

一级士官
士官中最低一级士官,新兵第一年是列兵,满了一年后,第二年就升为上等兵。第二年满了以后就可以申请转为一级士官。服役三年,后可晋升二级士官。

二级士官
一级士官服役满三年后,可以申请转为二级士官。二级士官服役年限和一级士官同样是三年。由团或相当于团级单位审批。

直到六级士官

少尉

该词源于法语“代表”,是法国古代对步兵和骑兵部队中掌旗军官的称呼。从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起,少尉被确定为法国最低一级军官的军衔称号。

在德国,1500年前后,人们用由法国传人的该词称呼某些军事长官的代表或其他公务人员,约l8世纪后称军队中最低一级的军官为少尉。

在俄国,少尉军衔设于1703年彼得一世时期,在1722年颁布的《官级表》中,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一直沿用到1917年。

现在,少尉是绝大多数国家尉级军官中最低一级的军衔称号,少数不以少尉为尉官最低军衔的国家,有两种情况,一是不设少尉军衔,以中尉为尉官最低衔,如蒙古、波兰和罗马尼亚的男军官;再是将准尉列入尉官等级,以准尉为尉官最低衔,如阿富汗、土耳其、阿根廷、智利等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少尉,是排长的编制军衔,大学专科和中等专科学校毕业担任军官职务者,或由士兵经短期培训后直接提升为基层军官者,一般授予少尉军衔。

中尉
1、在西方 : 该词源自法文“代理人”、“副职”。中尉作为军队职务名称,最早出现在法国,1444年法国军队将担任副队长的首领称为中尉,到 15世纪末中尉成为对副连长的称呼。从17世纪下半叶起,中尉成为法兰西等西欧国家陆军和海军的军衔称号。俄国军队17世纪中叶在新制团设置了中尉军衔,起初授予步兵连和骑兵连的副连长,后来中尉被任命担任连长。当今世界各国的军衔体系中都设有中尉军衔称号,一般为副连长的编制军衔。有的国家还将中尉区分为一级中尉与二级中尉两个级别。

2、在我国古代:官名。战国时赵国初置,掌荐举人才等事。秦汉时为武职,掌京师的治安警卫。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称执金吾。唐代自德宗以后,于神策军置护军中尉,专由宦官担任,率领禁兵。元内史府置中尉,为正三品,位内史之下。内史原名王傅,至元二十九年(1292),封晋王于太祖四斡耳朵之地时改。民国军衔,为九等中第八等。《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新唐书.宦官传.窦文场霍仙鸣传》:“德宗还京,颇忌宿将,凡握兵多者,悉罢之......贞元十二年六月,特立护军中尉两员、中护军两员,以帅禁军,乃以文场为左神策护军中尉,仙鸣为右神策护军中尉。”又《田令孜传》:“从义父入内侍省为宦者......累迁神策中尉,左监门卫大将军。”

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中尉,是连长、副连长和排长等初级军官的编制军衔,大学本科毕业后的军人可直接获得中尉军衔。

上尉

该词来源于拉丁文“首领”,是一个最古老的军事术语。西方陆军最早的组织形式是被称作“连”的单位,每个连由一名上尉指挥,当时的上尉是一种职称,在德文中至今上尉和连长是同一个词(Hauptmann)。这个词由“头”和“人”两词组合而成,表示一个地位显赫的人,过去一般是对首领或司令官的称呼。以后,上尉逐渐演变为担任连长职务者的军衔称号。当今世界上凡是实行军衔制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地设有上尉军衔,在绝大多数不设大尉的国家中,上尉是尉官中的最高级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上尉,是副营长、连长和副连长的编制军衔,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可直接获得此衔。

少校

该词源于拉丁文“大的”、“职位较高的”、“年长的”等词汇,是一个古老的军事术语。四百多年前,西班牙军队最先把少校作为军衔称号使用。16世纪少校这一军事术语传人德国,开始只是作为对担任一定职务人员的称呼,如少校与“城市”一词搭配,即指城市事务管理者,与“钥匙”一词搭配,则指负责要塞门户开关的人。以后德国在建立常备军时,少校便作为军衔称号使用。1698年,俄国为新制团的指挥人员和在俄军中服役的外国人设置了少校军衔,13年后在彼得一世建立的正规军中也开始设置此衔。18世纪--19世纪,俄国一度将少校区分为一级少校和二级少校两个级别,还把少校与岗位相搭配来表示一种固定的职位,如“基地少校”�、“门卫少校”等。

现在世界各国的军衔体系中均设有少校,为校官中最低的一个级别,一般为副营长的编制军衔,有的国家也规定为营长或特种兵连长的编制军衔。

中校

校级军官中间一级的军衔称号。在 17世纪俄国军队的副团长称作中校,后来逐渐演变为副团长的军衔称号。在西欧国家,中校是团队指挥官上校的第一助手。1722年俄国彼得一世在《官级表》中,将中校作为校官的第二级军衔称号固定下来。1935年苏联红军实行军衔制时,校官只设上校和少校两个级别,到 1939年才补充设置了中校。目前世界各国的军衔体系中,均没有中校军衔称号,一般为副团长或营长的编制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按现行法律规定,中校可以授予正团职、副团职和正营职等三级指挥军官和担任高级、中级、初级等所有的专业技术职务的军官。

上校

上校一词源自意大利语“(军队之)纵队”。在法国古代的步兵部队中,上校是团长的代名词,l8世纪末法国人往往把团长和上校混为一谈。在俄国,上校一词首先出现在16世纪,当时人们称呼指挥团队的人为上校。1631年,上校代替了督军和团首领的称呼,把担任团长职务的雇佣军官叫做上校。从1632年起,上校作为军衔开始授予新制团的指挥员。清朝末年军衔制传人中国后,清朝政府命名该级军衔称号为“正参领”,是“统带官” (“标”的指挥官,相当于现在的团长)的职务军衔。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将这级军衔称号重新命名为“大都尉”,后北洋政府改名为“上校”。目前世界各国的军衔体系中,一般都设有上校这一级军衔称号,除设有大校的少数国家外,上校是校官中的最高一级衔称。上校一般为团长的编制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法律文件规定,上校也可以授予副师职军官。

大校

少数国家校级军官中最高一级的军衔称号。大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出现的一级衔称,最初由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设置。中国人民解放军于 1955年和 1988年两度实行的军衔制度中,均设有此衔。设有大校军衔称号的国家,还有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和摩洛哥。人民解放军的大校军衔称号,1955年----196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期间规定,可以授予军长、副军长、师长和副师长等四个级别的军官。1988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大校军衔可以授予副大军区职、正军职、副军职、正师职和副师职等五个级别的军官。1994年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大校军衔只授予副军职、正师职和副师职等三个级别的军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规定,大校只是副师长的编制军衔。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不设大校军衔,有的国家不承认大校是高于上校的一个军衔等级,往往同他们国家的上校对等,在名称的翻译上译为“资深的上校”或“老上校”。
我们的大校相当于美国军衔的准将
因为美国军衔中没有大校军衔
比上校高的就是准将

少将

特级军官中较低的一级军衔称号。世界各国的将官,一些国家以少将为 最低的一个级别,一些国家则以准将为最低级别,后者如美、英、法、德、 意、印、巴等国,前者如东欧国家、日本、丹麦、巴西、哥伦比亚、葡萄牙 等国。

少将一般为师长和副军长的编制军衔,因而起初在一些国家称少将为 “师将”,现在法文少将仍由“将军”和“师”两词组合而成 (G@n@ral de division) 中国人民解放军 50年代----60年代首次实行军衔制期间,规定少将是 大军区副司令员、兵团级部队正副司令员、正副军长和师长的编制军衔,10 年 *** 有 1360人获得了少将军衔。当前规定,少将军衔可授予副大军区职、 正副军职和正师职军官,高级专业技术军官也可授予此衔。
武警少将一般授予各省,直辖市武警总队长和政委

中将

中将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此外,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武警中将一般授予武警总部副职如:副司令,副政委等

上将
许多国家将级军官中最高级别的军衔称号。上将在英语中与“将军”为同一个词(General),但在法、德等语中则是在将军之后加一个名词或形容词构成,法语为“集团军将军”(Gneral darmee),德语为“最高的将军”(General oberst)。

最早的俄军上将军衔由彼得一世设立,根据 1716年陆军条令规定,俄军上将担任总司令官,级别相当于元帅,有权领导将军“军事会议”。 随着军队规模的扩大和国家军事体制的发展,有的国家遂将上将区分为几个等级。最早是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授予潘兴以五星上将称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大战结束后,授予马歇尔等8人以五星上将称号,其中陆军4名,空军l名,海军3名。

中国国民政府时期,于 1935年将上将区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三等。特级上将又称五星上将,只授予蒋介石 1人;一级上将又称四星上将,授予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何应钦、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陈绍宽等人。

武警上将警衔一般授予武警总部司令员和政委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上个世纪50年代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期间,将官设置为: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上将为将官中的第二个级别,全军共授予上将称号者57名。1988年重新实行军衔制时,法律文件规定,上将分为一级上将和上将两个级别,一级上将空缺未授,授予上将称号者17名。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的决定,不再设一级上将。修改后的军衔设3等10级,即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上将成为军队的最高军衔称号,是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法定的编制军衔,资深的大军区正职也可以授予或晋升为上将军衔。

整理这些可是花了我好多时间啊。满意的话,加我分啊

⑹ 意大利和西班牙相比,谁的军事力量更强

意大利和西班牙相比,意大利军事力量更强。
楼上的已经把意大利的军力详细的说了。我就找些西班牙的军力情况:
海军
3.695万人,义务兵1.07万人。编有1个舰队司令部,4个基地司令部,6个海军基地。分为4个海管区。
航空母舰:“阿斯图利亚王子”号1艘。
潜艇:8艘,其中有“加莱尔纳”级4艘,“鲸”级4艘。
护卫舰:15艘,其中有“圣玛丽亚”级6艘,“巴利埃里”级5艘,“侦察”级4艘。
巡逻艇:33艘。
扫雷舰艇:12艘。
两栖登陆舰:4艘,其中有“新港”级2艘,“加利西亚”级2艘。
两栖登陆艇:13艘。
支援与补给舰船:32艘。
海军航空兵
700人(义务兵290名)。编有1个攻击战斗机中队,1个联络机中队,5个直升机中队。装备有“AV-8B”型战斗机17架,“嘉奖”2型3架,直升机37架。
海军陆战队
6900人(义务兵2800名)。装备有M-60A3型主战坦克16辆,“蝎”式轻型坦克17辆,LVTP-7两栖装甲战车16辆,105毫米牵引炮12门,155毫米自行炮6门,“陶”式反坦克导弹12具,“龙”式反坦克导弹18具,“西北风”式地空导弹12部。
空军
2.91万人(义务兵1.1万名)。编有4个军区(即中部军区、东部军区、直布罗陀海峡军区、加那利群岛军区),1个后勤支援司令部。
作战飞机211架。
攻击/战斗机:F-5B型35架。
战斗机:EF-18A/B型90架,“幻想”F-1CF/D日EE型65架。
侦察机:RF-4C型14架,C-212型6架,“色斯纳”560型2架。
海上巡逻机:P-3A型2架,P-3B型5架。
电子战飞机:C-212型2架,“猎鹰”20型2架。
运输机:“大力神”C-130H型7架,C-130型12架,C-212型34架,CN-235型20架,“猎鹰”20型3架,“猎鹰”50型1架,“猎鹰”900型2架。
加油机:KC-t30H型5架,“波音”707型4架。
联络机:130-27型21架。
搜索救援机:C-212型9架,F-27型3架,CL-215型15架。
教练机:C-101型74架,E-26型37架,E-24型25架,E-20型5架,C-212型试飞机1架。
直升机:57架。
空空导弹:“麻雀”AIM-7型、“响尾蛇”AIM-9型、“阿姆拉姆”型AIM-120型、R-530型若干枚。
地空导弹:“西北风”、“防空卫土”/“蝮蛇”若干部。
预备役部队
44.79万人,其中陆军斗3.6万人,海军3900人,空军8000人。
准军事部队
7.576万人,其中国民警卫队7,5万人,海上国民警卫队760人。
部署
三军兵力主要部署在马德里附近、海岸沿线及直布罗陀东北部的沿海地区。
兵役制度
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义务兵服役期为9个月。志愿兵的服役期为16~36个月。各级军官最高服役年限:将官为64岁(上将64岁、中将62岁、少将60岁),校官为58岁(上校58岁、中校56岁、少校54岁),尉官为54岁。

⑺ 意大利和西班牙相比,谁的军事力量更强

意大利和西班牙相比,意大利军事力量更强。
楼上的已经把意大利的军力详细的说了。我就找些西班牙的军力情况:

海军
3.695万人,义务兵1.07万人。编有1个舰队司令部,4个基地司令部,6个海军基地。分为4个海管区。

航空母舰:“阿斯图利亚王子”号1艘。

潜艇:8艘,其中有“加莱尔纳”级4艘,“鲸”级4艘。

护卫舰:15艘,其中有“圣玛丽亚”级6艘,“巴利埃里”级5艘,“侦察”级4艘。

巡逻艇:33艘。

扫雷舰艇:12艘。

两栖登陆舰:4艘,其中有“新港”级2艘,“加利西亚”级2艘。

两栖登陆艇:13艘。

支援与补给舰船:32艘。

海军航空兵 700人(义务兵290名)。编有1个攻击战斗机中队,1个联络机中队,5个直升机中队。装备有“AV-8B”型战斗机17架,“嘉奖”2型3架,直升机37架。

海军陆战队 6900人(义务兵2800名)。装备有M-60A3型主战坦克16辆,“蝎”式轻型坦克17辆,LVTP-7两栖装甲战车16辆,105毫米牵引炮12门,155毫米自行炮6门,“陶”式反坦克导弹12具,“龙”式反坦克导弹18具,“西北风”式地空导弹12部。

空军

2.91万人(义务兵1.1万名)。编有4个军区(即中部军区、东部军区、直布罗陀海峡军区、加那利群岛军区),1个后勤支援司令部。

作战飞机211架。

攻击/战斗机:F-5B型35架。

战斗机:EF-18A/B型90架,“幻想”F-1CF/D日EE型65架。

侦察机:RF-4C型14架,C-212型6架,“色斯纳”560型2架。

海上巡逻机:P-3A型2架,P-3B型5架。

电子战飞机:C-212型2架,“猎鹰”20型2架。

运输机:“大力神”C-130H型7架,C-130型12架,C-212型34架,CN-235型20架,“猎鹰”20型3架,“猎鹰”50型1架,“猎鹰”900型2架。

加油机:KC-t30H型5架,“波音”707型4架。

联络机:130-27型21架。

搜索救援机:C-212型9架,F-27型3架,CL-215型15架。

教练机:C-101型74架,E-26型37架,E-24型25架,E-20型5架,C-212型试飞机1架。

直升机:57架。

空空导弹:“麻雀”AIM-7型、“响尾蛇”AIM-9型、“阿姆拉姆”型AIM-120型、R-530型若干枚。

地空导弹:“西北风”、“防空卫土”/“蝮蛇”若干部。

预备役部队

44.79万人,其中陆军斗3.6万人,海军3900人,空军8000人。

准军事部队

7.576万人,其中国民警卫队7,5万人,海上国民警卫队760人。

部署

三军兵力主要部署在马德里附近、海岸沿线及直布罗陀东北部的沿海地区。

兵役制度

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义务兵服役期为9个月。志愿兵的服役期为16~36个月。各级军官最高服役年限:将官为64岁(上将64岁、中将62岁、少将60岁),校官为58岁(上校58岁、中校56岁、少校54岁),尉官为54岁。

⑻ 西班牙的军事实力怎么样

  1. 国王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防委员会既是国防事务的最高咨询机构,也是国防最高决策机构,国王为主席,通常由首相主持会议,成员有副首相、国防大臣、外交大臣、内政大臣、国防参谋长、三军参谋长。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是军队的最高指挥机构。国防部是最高军事行政机关,负责制定防务政策和领导国防工业。国王、首相通过国防部和国防参谋部对全国武装力量实施领导。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军3个军种。准军事部队由国民警卫队和海上国民警卫队组成。国王和首相通过国防部和国防参谋部对全国武装力量实施领导和指挥。

  2. 兵力 现役部队16.605万人。义务兵5.17万人。

  3. 10万人,义务兵3万人。编有8个军区司令部(含2个海外军区),1个机械化师,2个装甲旅,1个山地旅,2个西班牙军团,1个防空团,1个工程兵旅,1个陆航旅,1个炮兵旅,1个防空司令部,1个海岸炮兵司令部(含2个岸炮团),3个特种作战营,1支快速反应部队。

⑼ 军官的等级是怎样分的

当今世界各国的军衔等级设置不同:多数国家军官分将、校、尉三个等级;
部分国家在将官之上还没有元帅,军衔分帅、将、校、尉四个等级。还有一些国家把准将作为非将非校的特殊军衔。另有个别国家把准尉当作不同于尉官的单独一级军官军衔。士兵军衔,各国通常分为军士(士官)和兵两个等级。如此细分起来,各国军衔最多可分为帅、将、准将、校、尉、准尉、军士、兵八个等级。

元帅目前,俄罗斯、朝鲜、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蒙古、古巴、
英国、法国、印度、泰国、阿富汗、葡萄牙等十几个国家设有元帅军衔。美国于第二次民办大战后期正式设立的五星上将衔,等同于盟国的元帅。除朝鲜之外,其他国家的元帅目前只有一级。不少国家的元帅衔一般只在战时授予功勋卓着的高级将领,平时很少有人被授予。如美国目前已没有在世的五星上将;法国的元帅,也是作为荣誉军衔,只授予德高望重的逝世上将;印度历史上也只有一人荣获元帅军衔,他是第三次印巴战争时期的陆军参谋长马尼克肖。还有个别国家,并未正式设元帅衔,但在战时曾有人被授予元帅军衔。如芬兰法定最高军衔为上将,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军队总司令曼纳海姆曾被授予元帅军衔。

将军世界上共有100多个国家设有将官军衔。其中,多数国家的将官分为四级。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和一些较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将官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四级。前苏联、东欧各国、朝鲜、越南、蒙古、古巴等国的将官一般设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四级,不设准将。只有波兰例外,将官设五级(大、上、中、少、准将)。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既不设大将,也不设准将,将官分上将、中将、少将三级。以英国为首的英联帮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准将既不算将官,也不算校官,而是作为将、校之间的特殊军阶看等。因此,这些国家的将官军衔实际上大多为少将至上将三级。一些中、小国家,将官等级少,有的以中将、少将或准将为最高军衔。拉美一些小国,如厄瓜多爾尔尔、洪都拉斯、萨尔瓦多等的将官只有一级,就叫"将军"。

有些国家将官的衔称比较特殊,如日本的将官称"将一"、"将二"、"将补",
通常译为上将、中将、少将。越南海军将官军衔分为"海军都督"、"海军副都督" 、"海军准都督",应套译为海军上将,海军中将、海军少将。瑞士高级军官军衔分四级;将军、军长、师长、旅长,分别相当于别国的上将、中将、少将、准将。智利陆军将官设四级,衔称为上将、四星中将、中将、少将。

校官所有实行军衔制的国家,都有校官军衔。东、西方各国绝大多数都设上
校、中校、少校三级,只有中国和朝鲜校官为四级,多一级大校。越南虽然也设大校,但已于1982年取消了上校衔,实际上也是分三级(大校、中校、少校)。日本中级军官军衔称"佐"。旧日军军衔佐官设大佐、中佐、少佐三级,相当于别国的上校、中校、少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自卫队军衔佐官设一佐、二佐、三佐三级,亦相当于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西方和第三世界国家一般都设上尉、中尉、少尉三级尉官军衔。前苏联
、东欧各国和朝鲜、越南、蒙古、古巴、阿富汗等国设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四级、大尉军衔一般授予连长,这与西方国家的上尉实际上是同一个等级。前苏联的大尉在西方被译作上尉,上尉被译作"上级中尉",与西方国家的中尉列为一格。现在译作上尉的俄文原词,系由"资深的"和"中尉"组成,说明前苏联原本也是把它作为中尉里面的一级看待。此外,前苏联的初级军校毕业学员一般授予中尉军衔,少尉衔基本不用;波兰不设少尉,而设大尉、上尉、中尉;罗马尼亚男军官兵最低军衔是中尉,少尉是专为女军官设的。因此,也有将前苏联、东欧等国的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依次译作为上尉、中尉、少尉、准尉的。有些国家将准尉列为尉官的最低等级,因此,尉官等级较多,一般为四至五级,最多的达七级。如土耳其、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墨西哥等国尉官设上尉、中尉、少尉、准尉四级;以色列、智利设上尉、中尉、少尉、一级准尉、二级准尉五级;巴拿马设上、中、少尉和一、二、三、四级准尉,多达七级,是世界上尉官衔级最多的国家。

军士军士是介于军官或准尉与兵之间的一个等级,亦称为"士官"。各国军士
等级差别较大,多数分三级或四级,分三级的通常为上士、中士、下士;为四级的一般为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美国、法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波兰、意大利、阿根廷、秘鲁等一些欧美国家,军士设六至七级。而目前我国设士官八级(军士长四级、专业军士四级)、军士三级,共计十一级,是当今设军士等级最多的国家。

兵兵是军衔等级体系中最低的一个层次。多次国兵的衔级设二--三级。前苏
联、东欧国家和朝鲜、蒙古、越南、古巴等国,均设二级:上等兵、列兵;美、英、法、意等国设三级: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或新兵);德国、日本等国设四级别;印度则设五级;而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荷幸、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只设一级。

⑽ 西班牙在二战时期的角色

1939年3月,在德、意法西斯的支持下佛朗哥建立了独裁政权。4月7日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二战爆发后佛朗哥政治上亲近德、意,但拒绝对德国承担军事和外交义务。
佛朗哥为什么拒绝参战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经济无力也不愿卷入一场新的战争
长期的战争,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贫困使这座荒凉的半岛毫无生气。摆在西班牙政府面前的是怎样使精血已枯的人民摆脱另一场战争,恢复发展经济。
二、没有把握胜利因此不敢参战
佛朗哥认为美英这两个帝国有可能联合作战,并将英伦三岛作为反攻欧洲的跳板,从而打赢这场战争。1940年8月,随着不列颠之战的持续,他已看清,英国将坚持战斗,而这场战争很可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德国能否获胜,毫无把握。在没有绝对把握胜利的情况下,佛朗哥是不敢参战的。
三、希特勒没有拉拢
当希特勒在西线发动突然袭击,法国迅速沦陷,英国也可能崩溃或毁灭的时候,佛朗哥曾在6月间表示,他准备加入战胜者的行列,分享战利品。但是,希特勒觉得没有争取同盟者的必要。他估计几个星期、甚至几天之后,便可结束大的敌对行动,而英国即将求和。因此,他对于马德里的这副积极靠拢的姿态并不感兴趣,没有把佛朗哥拉入自己的阵营。
四、政治经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
佛朗哥向德国提出了许多苛刻的参战条件,如:保证将直布罗陀、法属摩洛哥以及阿尔及利亚的一部分,包括奥兰在内,划归西班牙,并且要扩张西属非洲殖民地的某些领土。此外,还需要适当的军事援助特别是西班牙面对直布罗陀的炮台所需的15英寸口径榴弹炮。强调西班牙需要现代武器、粮食、石油和经济援助,而且还必须等到德国人在英国登陆后,西班牙才能参战。希特勒因为西班牙的要求过高而感到棘手,而且有些要求将使他同维希重新发生纠纷。从法国夺去奥兰,那一定会导致法国在北非成立敌对的政府,因而希特勒拒绝了佛朗哥的要求。后来,希特勒在佛罗伦萨对墨索里尼说:“我宁可被拔掉三四颗牙齿,也不愿再搞这样的谈判。”
五、英美等国从中努力
二战爆发后,英国和美国都一直在努力使西班牙保持中立。如从西班牙购买物资以缩小其对纳粹的供应量,减轻纳粹对西班牙经济的影响。1940年3月,英国与西班牙签署了一个为期半年的贸易协定,英国向西班牙提供石油产品和化肥,西班牙向英国供应矿石、橘子和柠檬。在整个战争期间,该贸易协定每隔半年续签一次。他们向西班牙提供谷物和石油。
丘吉尔就任英国首相后,专门拨出一笔资金用于收买一些对佛朗哥有影响力的西班牙高级指挥官,由英国国库在一家瑞士银行的纽约分行存入1000万美元,指使英国驻马德里大使馆武官艾伦·希尔加思向一些西班牙军人账户转钱。这位英国军官便同银行家胡安·马奇进行了接触,向那些表明准备抵制佛朗哥同希特勒联合意愿的西班牙军官送钱。马奇根据每个西班牙军官的业绩送钱,1940年底,几乎所有的钱都进了西班牙军官的腰包。比如,被认为是佛朗哥的继承人之一的,当时西班牙军事学院院长安东尼奥·阿兰达将军就得到了200万美元。
六、利用中立地位与交战双方进行贸易
在一份1939年签订的德西秘密协定书中,西班牙承诺从南美帮德国进口牛肉和谷物。1940年5月,西班牙与意大利签订了为期3年的食品合作计划,承诺提供必要的粮食。到1942年,德西贸易的重点由食品转向战争必需的矿产资源。西班牙拥有丰富的优质铁矿石,德国还从西班牙进口锌、铅、水银、萤石、天青石、云母、软木和羊毛,以及最重要的钨砂。从1942年初开始,英美开始联合买断西班牙所有的钨矿出产,价格也从原来每吨75美元飙升至16800美元。佛朗哥政府利用中立地位与交战双方进行贸易,获利颇丰。

热点内容
西班牙8号球员有哪些 发布:2023-08-31 22:08:22 浏览:1394
怎么买日本衣服 发布:2023-08-31 22:08:20 浏览:738
新西兰有哪些人文景点 发布:2023-08-31 22:06:06 浏览:1034
皇马西班牙人哪个台播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293
新加坡船厂焊工工资待遇多少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2:01:05 浏览:1352
缅甸红糖多少钱一斤真实 发布:2023-08-31 21:57:45 浏览:1034
缅甸200万可以换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3-08-31 21:57:39 浏览:987
新西兰跟中国的时差是多少 发布:2023-08-31 21:53:49 浏览:1847
中国哪个地方同时与老挝缅甸接壤 发布:2023-08-31 21:52:06 浏览:1014
土耳其签证选哪个国家 发布:2023-08-31 21:37:38 浏览: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