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艾滋病多少时间
① HIV的窗口期到底是多久,世界卫生组织2014.12.1日发表的窗口期3~6周,包括中国CDC也引
世界卫生组织2014.12.1日发表的窗口期3~6周?我看到的怎么是14~21天?
如果问艾滋病的窗口期到底是多长时间?事实上,没有一本书规定抗体检测的窗口期到底是多少时间。在早期,世界各国的医学教科书看到艾滋病窗口期大多为3个月的概念,这是针对早期较为落后的检测手段而言。当酶联法(双抗原夹心法)等艾滋病抗体检测手段出现后,艾滋病窗口期已经缩短到最为保守的艾滋病抗体峰值出现的6周。
目前随着艾滋病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就当前广泛采用的第四代双抗原夹心法,可进一步降低输血的残余危险度,窗口期可以缩短到10天~18天,甚至在结合核酸的检测手段同时,窗口期可以缩短到8天~10天(卫生计生委已经明确要求全国血站在今年开展核酸检测)。
而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艾滋病窗口期为14天~21天。鉴于各种影响因素的存在,有专家还坚持认为,在14天~21天检测阴性后,还要在第6周检测阴性才可以彻底排除,但这主要是针对高危人群。
② 请提供有关西班牙艾滋病的情况
据西班牙卫生部14日发表的公报,2000年西班牙共确诊艾滋病患者2511例,比1999年减少13%。 西卫生部称,最近5年来,卫生部门采取预防为主、引进新的治疗手段为辅的做法,使艾滋病患者的人数下降了64%,母子传染的病例也明显减少,2000年西班牙只发现12例。 公报指出,在已确诊的艾滋病患者中,男性占77.9%。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主要的感染途径,占患者总数的56%,其次是性接触感染。
③ 艾滋病多少天可以检测出来
一般的艾滋病检测时间为2-6周就可以了,大部分的感染者在2周后都可以艾滋病检测到,艾滋病检测4周后可以排除95%的可能了,艾滋病检测六周过后几乎可以完全排除。但是最好在三个月在复查一次如果没有就没有了,目前医学界普遍认同的艾滋病检测最佳时间,是6周和3个月,即高危后6周检测是阴性,可以基本排除感染的可能性。高危后3个月检测是阴性,可以彻底排除感染的可能性。
④ 带HIV病毒的体液离开人体后多久会死亡
时间根据它所在的环境有关系:
1,在常温中任何地方大概30分钟,因为病毒需要附在人体的细胞上才可以,没有载体它不会活很长时间。
2,在酒精中,3秒就可以杀死。
总之,对病毒越恶劣的环境,艾滋病同样会受到很到的影响,不会是超级病毒什么都不怕的,呵呵,离开载体同样会死的很快,放心。
据说西班牙已经研制出一种新药可以杀死体内的70%的艾滋病毒,可能和病毒的生存环境有关。艾滋病不会太久就会被攻破。
⑤ 请求高手帮忙解答与解释。
作为回答问题的人,目的是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提问者解决当前首要问题,也就是我来回答你的问题,我会尽最大努力满足你关于当前提出的问题内所包含的全部要求。以下仅仅作为我个人提出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与意见。而且有些科学所依据的因素包含在内。希望您你能认真参考,最终达到帮你解惑或者是能很好的帮助您解决所需的问题。因此,根据您你提出的上述几项问题,我做出如下解释与建议:
第一大点、艾滋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以下分为:艾滋病的概述、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这四个大点以及若干小点加以说明。
⑴艾滋病的概述:
艾滋病 英文上则称其为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我们接下来会频繁的使用这个词语,为了方便,我们采取其四组英文单词中每组开头的第一个大写字母,因而暂且简称其为AIDS。造成感染AIDS的原因,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类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功能从缺陷进而发展成人体免疫系统的崩溃导致并引发了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性症状。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HIV。从目前角度来看,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
⑵发病机制.
⒈病毒感染过程:① 原发感染:HIV需借助于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细胞,包括第一受体和第二受体。HIV进入人体后,在24—48小时内到达局部淋巴结,约5天左右在外周血中可以检测到病毒成份。继而产生病毒血症,导致急性感染。
② HIV在人体细胞内的感染过程:吸附及穿入:HIV-1感染人体后,选择性的吸附于靶细胞的CD4受体上,在辅助受体的帮助下进入宿主细胞。经环化及整合、转录及翻译、装配、成熟及出芽,形成成熟的病毒颗粒。
③ HIV感染后的三种临床转归: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形成慢性感染,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典型进展者、快速进展者和长期不进展者三种转归。
⒉抗HIV免疫反应:抗HIV免疫反应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以特异性免疫反应为主。包括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特异性细胞免疫,人体免疫系统主要通过针对HIV蛋白的各种特异性抗体、特异性CD4+ 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和CTL直接或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等)抑制病毒复制。
⒊免疫病理:① CD4+ 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感染HIV后体内CD4+ T淋巴细胞数量不断减少,分为3个阶段.依次是. ①急性感染期:CD4+ T淋巴细胞数量短期内一过性迅速减少,大多数感染者未经特殊治疗,CD4+ T淋巴细胞数可自行恢复至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②无症状感染期:CD4+ T淋巴细胞数量持续缓慢减少,多在800~350/mm3之间,此期持续数月至十数年不等,平均持续约8年左右;③有症状期:CD4+ T淋巴细胞再次较快速的减少,多在350/mm3以下,部分晚期病人降至200/mm3以下,并快速减少。
② CD4+ 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T辅助细胞1(Th1)细胞被T辅助细胞2(Th2)细胞代替、抗原递呈细胞功能受损、白细胞介素-2产生减少和对抗原反应活化能力丧失,使HIV/AIDS病人易发生各种感染。
③ 异常免疫激活:HIV感染后,CD4+CD8+ T淋巴细胞表达CD69、 CD38和HLA-DR等免疫激活标志物水平异常的升高。异常的免疫激活状况不仅可以衡量血浆病毒载量的变化,还可以预测CD4+ T淋巴细胞减少的速度。
④ 免疫重建:指经抗病毒治疗后,上述HIV所引起的免疫异常改变能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与艾滋病相关的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率下降,艾滋病病人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减少。但抗HIV治疗并不能使所有艾滋病病人获得免疫重建,也不能重建抗HIV的CD4+ T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反应CD8+T淋巴细胞特异性抗HIV的能力也下降,这就意味着病人需长期维持用药。
⑶病理改变.
⒈免疫系统病理变化:包括HIV相关性淋巴结病、脾脏淋巴细胞的高度耗竭,儿童患者的胸腺过早退化和晚期患者骨髓细胞减少等变化。
⒉ 临床病例变化:艾滋病是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的疾病,皮肤粘膜、淋巴结、眼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等。除免疫系统病变,还包括多系统机会性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和原虫)和恶性肿瘤(包括卡波氏肉瘤、恶性淋巴瘤和子宫颈癌),构成了艾滋病复杂的临床病理变化。
⑷临床表现:
我国将HIV感染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⒈ 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此期在血液中可检出HIV-RNA和P24抗原,而HIV抗体则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一过性减少,CD4/CD8比例可倒置。
⒉ 无症状期: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
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但也有快速进展和长期不进展者。此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⒊艾滋病期: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200/mm3,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HIV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①.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②.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③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HIV相关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的常见症状: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头痛、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食欲下降、口腔白斑及溃疡、各种皮疹、视力下降、失明、痴呆、癫痫、肢体瘫痪、消瘦、贫血、二便失禁、尿储留、肠梗阻等。
第二大点、这种病传播性强吗?
以下我们分为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以及此类病毒的易感人群两点来加以说明。
⑴ AIDS的主要传播途径:
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虽然外表和正常人一样,但他们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皮肤粘膜破损或炎症溃疡的渗出液里都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乳汁也含病毒,有传染性。唾液、泪水、汗液和尿液中也能发现病毒,但含病毒很少,传染性不大。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有三条:
① 性传播:爱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和精液中,唾液内有时也有少量的存在。 爱滋病的传播是通过上述体液的交换,如果一个带有爱滋病病毒的人的血液、精液进入一个健康人的体内,就有传染的可能。血液和精液进入体内的最常见方式是:不安全的性行为,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输血,共用针筒吸毒等。 不安全的性行为包括不使用安全套的阴茎-阴道或阴茎-肛门性交,不使用可入口安全套的阴茎-口腔性交也有一定感染危险。由于爱滋病可以通过阴道、肛门以及龟头上的粘膜进入体内,即使性交时没有软组织破损,也仍有可能感染。而且,不论是对插入者还是被插入者都有危险。爱滋病病毒与其他病毒一样,不会在人体内无中生有,必须从另外的途径(人体)感染。所以,两个经过检查没有病毒的人之间,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性行为,都不会感染爱滋病。
②血液传播:此传播途径是最普遍而且最容易传播病毒的途径,由此再分为几个小点. 一 输血传播:感染了艾滋病毒的人,在没有发病前,与常人无异,但其血液中已经有了艾滋病毒。若将其血液输予他人,会使受血者感染艾滋病毒。为此,中国政府已明确规定对献血者须进行例行检测,以确保血液中不带有艾滋病毒。我国已从献血者中查出艾滋病毒感染者。二血制品传播:有些病人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某些成分提取制成的生物制品。例如血友病,因患者体内缺少一种凝血因子(第8因子),凝血功能障碍,极易发生出血,须经常注射一种用血液制作的生物制品——第8因子,而这种物质是将成百上千人的血液混合后提取的。1983年以前,艾滋病虽已在人类社会中形成一股“潜流“,却尚未为人们所认识,因而,血液制品中难免会带有艾滋病毒,致使成千上万血友病人罹难。这里记载着几个典型事件,一幕幕人类的悲剧。三静脉吸毒注射传播:吸毒者为了寻求更大的刺激,多发展至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和针头静脉注射毒品。以至很容易地将血液中的艾滋病毒随注射器传播开来。艾滋病毒没有国界。泰国北部为国际闻名的盛产海洛因的金三角地区,当地居民中有不少吸毒者,由于静脉吸毒使艾滋病毒感染者在泰国迅速增多,并随边贸、亲友往来等活动向周边国家扩散,传到缅甸,进入中国。③母婴传播:不单单是AIDS,其它一些传播性很强的病毒也都会通过母体直接影响到腹中的胎儿,比如:乙肝、腮腺炎和荨麻疹等。 母婴传播的情况在世界各国不尽相同。在全世界范围内,母婴传播的病例大约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的5%~10%。在中国早期艾滋病感染者中通过母婴传播的比例仅为0.2%。自1995年首次发现母婴传播以来,母婴传播的比例逐年增长。
在没有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婴儿从感染的母亲那儿获得这种病毒的风险,在发达国家为15%~25%,发展中国家则为25%~35%。胎儿或婴儿一旦被感染,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
1997年艾滋病日就针对这个话题设置了“生活在有艾滋病世界中的儿童”的主题活动。整个世界都深切地注意到,固然艾滋病的蔓延或传播会影响到所有的人,但是其中受到最严重伤害的是女性、儿童,尤其是女童。
以上就是艾滋病大体上的传播途径,下面列举两个案例:
案例之一:有位美国血友病患者,一如常人幸福地结了婚,几年后,膝前又添了可爱的女儿,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
但没过多久,艾滋病开始在美国悄悄蔓延开来,他因为使用了被艾滋现毒污染的第8因子而陷入了灾难。
更不幸的是,在他尚未察觉时,又因性生活使妻子被染。妻子受孕后,又通过胎盘将艾滋病毒传播给了腹中胎儿。病毒侵害了胎儿的各个器官包括大脑,孩子生下后瘦弱、智力发育障碍,不久夭折。接着这对夫妇也相继发病而亡。最终,只遗下在父亲感染艾滋病前出生的女儿。
案例之二:有这样一个家庭,六兄弟患有血友病,都因输入带艾滋病毒的第8因子而感染了艾滋病毒,其中两位兄弟又将病毒传给他们的妻子,再由妻子传给孩子,全家共九口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类似于由于父母患艾滋病而亡遗留下来的孩子,已有成千上万,他们被称作“艾滋病孤儿“,已构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个人的看法与建议:输血挽救了数百万的生命,但一些地方输血安全得不到保证,受血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正逐步成上升趋势。建议大家无论是献血或是受血,一定马虎不得。需将安全问题全部办妥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活动。
⑵AIDS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人们经过研究分析,已清楚地发现了哪些人易患艾滋病,并把易患艾滋病的人群统称艾滋病易感高危人群,又称之为易感人群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主要是指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成瘾者、血友病患者、接受输血及其它血制品者、与以上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等:
①男同性恋者:男性同性恋者,包括双重性生活者(指既有同性恋又有异性恋者)占全部艾滋病病人的70%—76%.在美国为75%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但同性恋不等于艾滋病.
②吸毒者:经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约占全部艾滋病病例的15%—17%,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吸毒过程中反复使用了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针头,而其中被艾滋病毒污染的注射器 具无疑造成了艾滋病在吸毒者中的流行和传播,使吸毒者成为第二个最的艾滋病危险人群。滥用成瘾性药物和毒品是艾滋病发和流行的个重要原因。在欧美使用毒品的风气盛行并逐渐蔓延到亚洲(特别是 泰国),据美国国家毒品滥用问题研究所最近作出的调查报告 指出,在全美国2.4亿人口中,约有1亿人非法使用过毒品, 有3000万到4000万人经常使用一或多种毒品,另有200万人经常使用迷幻药,而迷幻药可直接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 在亚洲的泰国,估计有10万静脉吸毒者,其中75%在曼谷。有不少吸毒者同时又是同性恋者或其他性淫乱者,艾滋病在这些危险因素重叠者中发病多。美国吸毒人群中艾滋 病抗体阳性者约40万人之多,男性为女性的两倍,另外据报导,与男性吸毒者有性接触史的妇女,艾滋病发病率比一般人 群高30多倍,表明因吸毒而引起的艾滋病发病率之高。但在不同地区,因社会文化、风俗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因吸毒而染上艾滋病毒的比例也大不一样。美国大部分艾滋病 人来自男性同性恋者和双性恋人,而在欧洲来自吸毒的艾滋 病患者较多,比如因注射吸毒成瘾者而受感染的在意大利特 别高,在罗马、马兰等大城市中,估计约为20%—70%。据1986年的资料,在意大利有51%的艾滋病是来自注射吸毒者;在西班牙48%的艾滋病患者来自吸毒者,瑞典为32%— 42%,而在美国则为17%。艾滋病论坛认为由于吸毒者使用未消毒的针头,还可染上其他传染病如 乙型肝炎等,并对免疫功能造成直接损害作用,从而使吸毒者更易成为艾滋病的攻击者。
③血友病患者:第三大易感人群为血友病患者,在所有艾滋病患者中,因 血友病而感染病毒的占1%左右,美国略高,这一比例为1%—3.6%, 西班牙为0.2%。血友病病人之所以易感染上艾滋 病,因为血友病是一种因体内缺乏凝血因子Ⅷ而得的疾病,如 果不输入外源性凝血因子Ⅷ,则病人可以在受轻微外伤后就 流血不止。据报导,凝血因子Ⅷ主要存在于治疗血友病的血液 制品冻干浓缩制剂中。而这种冻干浓缩制剂是近年的产品,暴露于传染性病原体的危险性较大。
三、这种病能治愈吗?
我们分为艾滋病到底能否治愈与该如何预防艾滋病两点来加以说明。
⑴凭借现在的医疗水平与技术,到底能否治愈艾滋病?
⒈艾滋病的受感人群分为两种:
①艾滋病毒携带者与感染者的区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称携带者)
体内有HIV病毒,但未出现AIDS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人称为HIV感染者。
正常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开始并不感觉自己有病,血清中也检测不出抗体,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一般为两周至3个月,然后进入无症状期,此期由几个月至十几年不等,血清中开始检测出抗HIV病毒的抗体。从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经过窗口期和无症状期,到艾滋病综合征出现前这段过程叫做艾滋病病毒感染(HIV感染),被感染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HIV携带者)或感染者。感染途径一般来说,在公共场所感染艾滋病的机会很小。因为艾滋病毒一旦离开人体后,生存能力就变得非常弱,很快就死亡,普通的消毒剂、热水就可消灭它,所以说在公共浴池是不会感染艾滋病毒的。有人会问,那在游泳池会不会染上艾滋病呢?如果有艾滋病患者也在一个游泳池里游泳,是不会传染的,即便是艾滋病感染者在游泳时划破皮肤出血,溶于水里,也是不会造成传染的。因为,一是艾滋病毒离开人体,在水中的存活时间不会超过1分钟;二是池水多,很快被释放分散于大量水中,即便接触到艾滋病毒,它也没有从皮肤钻入人体的本领。专家认为,任何一种疾病的感染,都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比如适合的环境、含菌或含病毒的浓度以及特定的传播途径和适合的人群。因此,游泳是安全的。至于与艾滋病人说话则更不用担心,因为艾滋病毒不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⒉艾滋病可以治愈吗?
?艾滋病患者很关心这个问题。尽管人们做过很多努力,但是艾滋病目前依旧无法彻底根治。不过艾滋病患者接受治疗,能起到抑制艾滋病病毒的作用,从而能最大程度的延长自己的生命。
不同阶段的艾滋病病人,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程度不一,其症状表现的轻重程度也不同。机会性感染多种多样,侵犯的器官组织也各不相同。恶性肿瘤的好发部位也很广泛,因此治疗方案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酌情采用。艾滋病危害大、死亡率高,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人人害怕,它会破坏人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易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其实艾滋病可以治疗 但是治不好 。
艾滋病的治疗,首先应该从最基本的艾滋病药物使用谈起,因为这些药物都是医学家通过严密的科学研究研发出来的,他们一出现,就是为治疗艾滋病而生的,因此,它们所含有的治疗艾滋病的特效成分比起其他的一些食物、水果,就应该说是更多,更有效。
艾滋病的手术治疗是一种比较彻底的艾滋病治疗方案,但是由于艾滋病病毒具有极强的复制能力,能够使其它的健康细胞将艾滋病病毒复制过去,因此,艾滋病的治疗,如果采取手术的方法,不一定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而且这种艾滋病的手术治疗的费用,一般都比较昂贵。
手术治疗艾滋病的唯一作用,就是将艾滋病病毒控制在一个最安全的范围之内。不过,这种效果,也是其他方法所不可能达到的。因此,从这一点来说,手术治疗艾滋病虽然比较失败,但却是最好的治疗艾滋病的方法
虽然艾滋病的治疗目前还没有传出令人乐观的消息,但是,当前临床对艾滋病病人采取的综合性治疗,只能达到缓解症状,延长生命期的目的。不同阶段的艾滋病病人,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程度不一,其症状表现的轻重程度也不同。机会性感染多种多样,侵犯的器官组织也各不相同。恶性肿瘤的好发部位也很广泛,因此治疗方案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酌情采用。
⑵艾滋病的主要预防措施:
⒈血液传播途径的预防措施:①不吸毒。有毒瘾者要戒毒,戒毒前不要共用注射器和针头注射毒品。
②不去消毒得不到保证的医院、诊所打针、拔牙或做手术。
③儿童打预防针必须一人一针一管。
④不到不消毒的理发摊、店和美容院去理发、美容。
⑤不用不消毒的针穿耳、文身。
⑥修脚、治鸡眼的刀一定要消毒。
⑦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必须自备,不可借用。
⑧救护流血伤员,要防止血液沾在自己皮肤粘膜上。
⑨体育活动引起的外伤流血也有传染危险。
⒉母婴传播途径预防措施:这种传播途径较为单一,主要就是在女性受孕前应频繁检查自己的身体情况是否良好且适合受孕。女性如果是病毒携带者或感染者,应立即避免想要怀孕的这种行为。
⒊性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
①洁身自爱,不要有婚前和婚外性行为。
②不搞卖淫嫖娼,不搞性乱。
③不要参与同性恋肛交、口交等非常容易传染艾滋病病毒的活动。
④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以减少传染艾滋病性病的机会,但是避孕套并不能百分之百保证安全,避孕失败可以人工流产,预防艾滋病失败染上艾滋病病毒,就再也无法挽回,因此只有洁身自爱才是最安全可靠的。
以上为我为你提出的问题而作出的相应看法与解释和建议,最后总结一下。
总结:艾滋病这类疾病虽是看似可怕,然而其传播途径比较狭窄。只要我们在生活、工作、学习当中多加注意,避免上述中提到的一些行为,。那么即使艾滋病再可怕,它离我们的距离还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呢。但是相反的,如若满不在乎,麻痹大意。万一患病,后悔就真的是来不及了。另外,患病的那些人,千万不要起消极心态,甚至严重者一死了之,想想你们的父母,亲戚朋友。虽然目前我们的计较技术还无法攻克AIDS这类疾病,但是再好的治疗手段,再昂贵的药物,都比不上乐观开朗的心态。
⑥ 请问HIV在离开人体的痰液中可以存活多久谢谢
时间根据它所在的环境有关系:
1,在常温中任何地方大概30分钟,因为病毒需要附在人体的细胞上才可以,没有载体它不会活很长时间。
2,在酒精中,3秒就可以杀死。
总之,对病毒越恶劣的环境,艾滋病同样会受到很到的影响,不会是超级病毒什么都不怕的,呵呵,离开载体同样会死的很快,放心。
据说西班牙已经研制出一种新药可以杀死体内的70%的艾滋病毒,可能和病毒的生存环境有关。艾滋病不会太久就会被攻破。
⑦ 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多少时间死亡几秒钟几分钟还是几个小时
艾滋病的潜伏期(指从感染HIV到出现艾滋病症状和体征的时间)一般为6个月至8~10年或更长,艾滋病的窗口期(指HIV感染到形成抗体所需时间)一般为5周左右。
根据细胞免疫缺陷程度和临床表现的不同,一般将艾滋病分为以下三期:
1.急性HIV感染: 约有1/3~2/3感染者在感染HIV后2~6周内发生。表现发热乏力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个别病人有头痛、皮疹、急性多发性神经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和周围白细胞总数及异性淋巴细胞增多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一般持续3~14日后完全恢复,少数感染者的低热和淋巴结肿大可能性持续数月甚至更长。在此期间,亦可有急性HIV脑膜炎表现。
2.无症状HIV感染: 亦称临床潜伏期,半年至10年多不等,少数可达20年以上。无HIV感染的症状和体征,体力同正常人。仅少数可有持续全身淋巴结肿大,CD4 T 淋巴细胞正常,CD4/CD8比值正常,血清抗HIV抗体阳性。
3.艾滋病期: 约1%HIV感染可发展为艾滋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严重的机体免疫力功能缺陷,患者持续不规则的低热.厌 食乏力,持续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逐渐消瘦而致恶病质。
艾滋病的皮肤表现有多种多样,可以是肿瘤性、感染性、变应性或不明原因的。可分为条件致病性感染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其表现与其它各个脏器损害是一致的,主要与其免疫异常的机理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皮肤表现往往出现得比较早.(1)条件致病性感染或变应性皮肤损害最常见的皮肤表现有脂溢性皮炎,丘疹瘙痒性皮炎,干皮病,带状疱疹,生殖器疣(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皮肤和指甲的真菌感染,其它少见的皮肤表现还有:脓疱疮、蜂窝组织、药疹、色素沉着、少年白发、弥漫性脱发、全秃、银屑病、皮肤血管炎、环状肉芽肿等.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荨麻诊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荨麻疹通常先感到全身皮肤瘙痒,随即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这种风团常突然发生,于数分钟至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内消退,不留痕迹,一日内可反复发作多次。有些病人伴有腹痛、恶心、呕吐;有些病人还有不同程度的发烧;严重时会出现气短、气喘、呼吸困难,甚至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现象。急性荨麻疹经数日至1 ̄2周左右即停止发疹。
慢性荨麻疹一般没有发烧、恶心、呕吐、气喘现象,仅有皮肤风团和瘙痒,病程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
荨麻疹的致病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有鱼、虾、蟹、动物羽毛、花粉、蘑菇、荨麻、药物、日光、细菌、寄生虫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接触的物品和吃的食物太多、太广泛,一时不容易查清病因,因此造成有些人反复发生麻疹。
爱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进入人体后,破坏T淋巴细胞,主要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使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害,容易发生条件致病性感染,并且还可以发生少见的恶性肿瘤而导致死亡。临床上分为三期:
(1)爱滋病病毒感染:感染爱滋病病毒后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仅血里检查爱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约有90%新感染爱滋病病毒的人不发展为爱滋病相关综合症或爱滋病。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机体遭到疾病侵袭或创伤时,则会发病。
(2)爱滋病相关综合症:病人出现腹股沟淋巴结以外的两处以上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持续3个月以上,并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疲劳、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持续性腹泻、夜间盗汗等,至少有以上两种症状和两项爱滋病实验室检查不正常,可以诊断为爱滋病相关综合症。一部分人停留在这种状态,而另一部分病人则发展为严重的爱滋病。
(3)爱滋病阶段:突出表现为致病性感染,其中包括原虫、真菌、病毒、细菌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生如卡波西氏肉瘤(Kaposi肉瘤)、淋巴瘤等,以及找不到原因的细胞免疫缺陷。爱滋病临床表现有四种类型。
A、肺型:表现缺氧、呼吸困难、胸痛和X线检查呈弥漫性肺部浸润。肺部感染占爱滋病症状的50%,其中卡氏肺囊虫引起的肺炎占80%。
B、中枢神经系统型:约30%爱滋病病例出现此型,由病原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或肿瘤、血管并发症及中枢系统的脑损害,出现头痛、意识障碍、痴呆、抽搐以及局灶性和周围神经功能障碍,导致严重后果。
C、胃肠型:水样便泻,每天10-20次,失水。养分消耗与丢失,体重减轻,衰弱。病原体主要为隐孢子虫。
D、发热原因不明型:因病原体感染,出现高热、不适、乏力及全身淋巴结肿大。
⑧ 艾滋病有潜伏期吗
如果出现艾滋病急性期症状,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艾滋病毒后2-4周左右。如果没有出现急性期的症状,直接进入了潜伏期。一般需经过0.5~20年,平均7~9年的时间才能发展到艾滋病期。艾滋病潜伏期,是指人体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开始,到出现艾滋病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潜伏期多久?人体感染艾滋病后需经过平均6-8年的时间才能发展到艾滋病期。若不发病,患者将成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虽无明显的艾滋病潜伏期症状,但是体液和脏器中均含有艾滋病病毒,且具有传染性。
潜伏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营养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未发病者有的可长期甚至终生隐匿,成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处于潜伏期的艾滋病感染者其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脏器中含有艾滋病病毒,具有传染性。
⑨ 我想知道感染了艾兹病后多少时间后才有症状出现
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的开始症状象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粘肤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腹泻
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由于症状复杂多变,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一般常见一、二种以上的症状。按受损器官来说,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如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如侵犯血管而引起血管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等。
艾滋病的临床分期
1、 急性期
大部分病人在艾滋病感染初期,没有任何症状。但有一部分病人在感染数天至3个月后,有如流行性流感冒样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发热、赛战、关节疼、肌肉痛、呕吐、腹泻、喉痛等,一般在艾滋病毒感染后2至8周出皮疹,血中出现艾滋病毒抗体。最长约半年后出现抗体。
2、 无症状感染期
在急性期后,没有临床症状,为无症状的健康人,但体内有艾滋病毒,又称为艾滋病潜伏期。此后,8年内将有50%的人发展为艾滋病。有报告称,1至7年内从感染病毒到发病,其比例依次为1.5%,5%,10%,15%,25%,30%和40%。儿童艾滋病潜伏期短,平均为12个月。这时用很敏感的方法检测艾滋病感染者浆中的病毒核醒量,可预测5年内发病的机率。
3、 艾滋病前期
无症状感染期之后,出现明显的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有人称之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也有人称之为持续性全身性淋巴腺病等。主要表现在:持续性的淋巴腺肿大,开始于颈部,其次为腋、腹股沟淋巴结等。一般少有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者。体重减轻10%以上。周期性发热(38摄氏度左右),常持续数月。夜间盗汗。发生单纯疱疹病毒、白色念珠菌(属真菌类)等各种感染。
4、 艾滋病期
由于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各种致命性机会感染、肿瘤等极易发生。病变可表面在肺、口腔、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脏、肾脏、眼、关节、皮肤等等。已发生机会性感染者,平均存活期为9个月。
肺部病变 约半数的艾滋病患者是以肺部症状为初期表现的。最常见的是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表现为持续性咳嗽等。此外,还会发生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结核杆菌肺炎、细菌性肺炎、肺卡波氏肉瘤等等。
皮肤病变 皮肤病变可能直接由艾滋病毒引起,也可能由于免疫缺陷所导致的机会性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霉菌性、原虫性感染甚为常见,皮肤表征变化多端,而其复杂性恰有助于艾滋病的诊断。常表现为皮肤癣菌症、皮下结节、尖锐温疣、局部性蜂窝组织炎、溃疡、严重的带状疱疹。35%的艾滋病人有卡波氏肉瘤,表现在皮肤上为棕色或蓝色皮肤斑,在肺、淋巴结及内脏也有卡波氏肉瘤。患卡波氏肉瘤者平均存活期为2年。另外,艾滋病人发生淋巴瘤的危险性较正常人高100倍。
口腔病变 口腔病变在艾滋病及艾滋病前期时常发生。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感染、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卡波氏肉瘤、淋巴瘤最为常见。
消化系统病变 消化系统为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常见部位。侵害胃肠道的病原为阿米巴、隐孢子球虫(此两种属寄生虫类);白色念珠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此两种属细菌类);巨细胞病毒等,表现为较严重的腹泻,有的类似霍乱。长期持续发病,可因衰竭而死亡。感染所致的肛门慢性溃疡,可视为艾滋病的特征之一。
神经系统病变 90%的艾滋病人在不同病理时期有神经系统症状。其中艾滋病脑炎是由艾滋病毒侵入神经组织引起的,特点是进行性的认识能力受损,25%~50~的病人伴有运动及行为异常。脑病发生后从严重痴呆到死亡不超过6个月。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弓形体感染、梅毒感染等等,都会造成脑炎。其他社经系统病变还有脑肿瘤、脑出血、脑梗塞、带状疱疹性神经根炎等。
心血管系统病变 艾滋病毒、巨细胞病毒、链球菌、结核菌、疱疹病毒感染及卡波氏肉瘤都可引起脑血管病变。各种机会性感染引起的心肌炎更为多见。有报告称:1982至1986年,经尸体解剖的71例艾滋病病例中,竟有37例患心肌炎。
内分泌系统病变 见有胞腺、脑下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等方面的病变。睾丸病变可使精子生成减少或缺乏。若发生在早期,还可见睾丸萎缩现象,而使性欲减退。艾滋病的内分泌病变并非罕见,可有两种以上并发。
肾脏病变 约10%~30%的艾滋病人有肾机能障碍,最常见者为肾小管坏死,早期为蛋白尿,晚期为尿毒症终末期肾病变。
眼科病变 症状轻微者可能仅有结膜炎,严重者会丧失视力。并可发生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