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称呼西班牙女王
① 伊莎贝拉是什么意思
Isabella n. 伊莎贝拉(女子名)
伊莎贝拉一世 [Isabella I]
别名天主教的伊莎贝拉(Isabella the Catholic),西班牙语作Isabel la Catolica。
(1451.4.22,卡斯蒂利亚 马德里加尔-德拉斯阿尔塔斯托雷斯~1504.11.26,西班牙 坎波城)
卡斯蒂利亚女王(1474~1504年在位)和阿拉贡女王(1479~1504年在位)。她是卡斯蒂利亚-莱昂国王约翰二世的女儿,1469年与费迪南德五世结婚。伊莎贝拉在内战的烽火中度过即位最初的几年(1474~1479)。1479年卡斯蒂利亚王国和阿拉贡王国以两国统治者的名义合而为一,尽管两个王国依然分开管理。在长期的战斗(1482~1492)中,伊莎贝拉与费迪南德成功地征服了穆斯林在西班牙的最后据点格拉纳达王国。1492年伊莎贝拉批准支持哥伦布的新大陆探险。同年在异端裁判所的说服下,伊莎贝拉参与驱逐犹太人。她与她的宗教顾问一起,改革了西班牙的教会。
伊莎贝拉二世 [Isabella II] 西班牙语作Isabel。
(1830.10.10,西班牙 马德里~1904.4.9,法国 巴黎)
西班牙女王(1833~1868)。费迪南德七世之女,她继承王位引起的争议导致第一次卡洛斯战争(参阅拥护卡洛斯运动[Carlism])。伊莎贝拉未成年时期(1833~1843),由其母亲和埃斯帕特罗将军摄政。1843年埃斯帕特罗被军官们废黜,伊莎贝拉宣布成年。开明派对该政权专制主义的抵制,有关她私生活问题的各种流言蜚语,以及她对朝政横加干涉,导致了1868年的革命,迫使她流亡。她宣布退位,由其子阿方索十二世继位。
② 西班牙女王胡安娜为何会有“疯女”之称呢
胡安娜,欧洲最憋屈的女神,被沾花惹草的丈夫活生生逼疯。话说,胡安娜出世在彪悍家中,爸爸妈妈是“三料王”,爸爸是阿拉贡君王裴迪南二世,母亲“战士女神”伊莎贝拉一世。两口子创建起强劲的西班牙帝国,还适用哥伦布飞渡大西洋找寻新世界,组织着让人惧怕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
做为强国的小公主,胡安娜是那时候欧洲皇室男人的亲睐总体目标,和她完婚就代表得到西班牙援助。更何况,胡安娜小公主是漂亮美女一枚!结果,胡安娜的婚姻生活让众人很消沉,由于她的丈夫是渣男。偏要胡安娜很痴心,在丈夫的凌虐下,慢慢神智不清。
阿拉贡君王裴迪南二世,以闺女胡安娜精神实质异常为托词,妄图将卡斯蒂利亚合拼到阿拉贡。腓力一世自然不愿丢掉嘴中的赘肉,带上胡安娜和部队前去卡斯蒂利亚。在西班牙内战一触即发的情况下,腓力一世却诡异的去世了,有人说是丧生于斑疹伤寒,有人说是被老丈人危害。怀着丈夫的遗体,胡安娜痛不欲生,她不允许一切女士贴近。有一个教友告知她,14年之后腓力一世将重返人间,胡安娜竟然耐心地等候。14年过去,而腓力一世没有死而复生,备受伤害的胡安娜完全疯掉。
现在你知道答案了吗?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③ 谁能介绍一下(西班牙女王)伊莎贝尔一世~高手答~~!
伊莎贝尔一世IsabelI(西班牙女王,1474—1504年在位),原是卡斯特王国的公主兼继承人。她自己作主的与阿拉贡王国继承人斐迪南的婚姻促成了两国合并,成就了西班牙的统一。她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之举,她资助了哥伦布远航,使1492年成为永远载入史册的伟大一年,从此两个隔绝的世界联结成一体。凭借美洲殖民地源源不断的黄金供应,西班牙也借此在此后百余年间成为世界霸主。
具体到这上面去看:http://ke..com/view/777526.htm
④ 跪求古代欧洲贵族称号
【欧洲贵族称号】
皇帝(Caesar, emperor, imperator, kaiser, the King of Kings)、
王(王Rex, king, monarch, roi)、
公爵(ke)、侯爵(marchese, margrave, marquis)、
伯爵(Graf, comte,conte, count, earl)、子爵(vicomte, viscount)、
男爵(baron, baronage, baronial)、
勋爵 (Lord, lord)、骑士/士爵/爵士(knight,sir) 要全名的话例如,英国女王唯一的女儿安妮公主的全名是:Anne Elizabeth Alice Louise安妮伊丽莎白爱丽丝露易丝
女王的全名是:ELIZABETH II Alexandra Mary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
英国王储的全名:Charles Philip Arthur George查尔斯飞利浦亚瑟乔治
威廉王子的全名:William Arthur Philip Louis
威廉亚瑟飞利浦路易斯
丹麦女王的全名是:MARGRETHE II Alexandrine Thorhilr Ingrid玛格丽特二世亚历山德里娜莎希多英格丽德
丹麦王储的全名是:Frederik André Henrik Christian
弗雷德里克安德烈亨利克克里斯蒂安
瑞典国王的全名是:CARL XVI GUSTAF Folke Hubertus卡尔古斯塔夫福柯胡波特斯
瑞典王储的全名是:Victoria Ingrid Alice Désirée维多利亚英格丽爱丽丝德斯丽
比利时国王的全名是:ALBERT II Felix Humbert Theodor Christian Eugène Marie阿尔伯特菲利克斯胡波特西奥多克里斯蒂安欧仁玛丽
比利时王储的全名:Philippe Leopold Louis Marie 飞利浦利奥波德路易斯玛丽
⑤ 女王用各种语言怎么说
英文:Queen
意大利:Imperatrice女王:Regina
拉丁语:Imperatrix女王:reginam
葡萄牙:Imperatriz女王:rainha
土耳其:imparatoriçe
阿拉伯:إمبراطورة
法语、爱尔兰:Empress女王:Reine
荷兰:keizerin
德语:Kaiserin 女王:Königin
挪威:keiserinne女王:dronning
芬兰:keisarinna
瑞典:kejsarinna女王:drottning
波兰:cesarzowa
匈牙利:császárnő
波斯:ملکه
俄语:императрица
菲律宾:emperatris
西班牙:emperatriz
韩语:황후
日语:皇后
罗马尼亚:împărăteasă
孟加拉:সম্রাগ্গী
泰语:จักรพรรดินี
希伯来:קיסרית
希腊:αυτοκράτειρα
印尼:permaisuri女王:ratu
越南:hoàng hậu
⑥ 关于欧洲王室的称谓
1、女王的丈夫
第一种称呼是“jure uxoris king”。jure uxoris是拉丁语,意思是“因其妻而具有的权利”。这种“国王”是在妻子成为女王后得到加冕的,他们与女王共同统治这个国家,相当于是共治者。
他们正式被称为“某某几世”,可以以君主的身份被正式载入史册。但一旦妻子去世,他们就会丧失权力,王位将由女王的继承人继承。
第二种情况是“king consort”,相对应于“queen consort”。这种“国王”没有统治国家的权力,也不能称“某某几世”,因此不算真正的国家元首。
最着名的king consort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他在1554年娶了英国女王玛丽一世后成为了英国的“king consort”,但是没有统治英国的权力。
2、国王的母亲
最常见的情况是“queen dowager”,直译过来就是“孀居的王后”。即使新国王是太后的儿子,太后的地位仍然低于王后。
太后还有一个称谓,叫“queen mother”。得到这种头衔的太后一定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她必须曾经做过王后;其次,新国王必须是她的儿子。
3、国王的孩子
纯粹的家庭私人之间,就是父亲、母亲,父母对子女直呼其名。如果有外人在场或正式场合,根据需要会称父母为“my king”(国王陛下)或者“my queen”(母后)。反过来王对子女会称xx王子(公主),子女有封爵则称名字+爵位名。
4、古罗马退位的皇帝
罗马历史上的两位太上皇,并且有称号: Diocletian - Aeternae Augusto (Eternal Emperor)和 Maximian - Semper Augusto (Always Emperor) 。
这个Aeternae与Semper是有一定区别的,都是“永恒皇帝”的意思,但是前者较有神秘感。 Maximian比较像中国的太上皇,因为他退位之后还在亲生儿子统治下。 -罗马历史上除了两位太上皇,没有其他主动退位的皇帝了。
5、近代退位的国王
英国Edward 8th(爱德华八世)。现在女王的伯伯。 他统治英国一年左右(1936年)。因为爱上了美国平民女孩(又是天主教女孩,更不适当)选择把皇位让给弟弟乔治了。
后来活到了1972年,包括16年在弟弟统治下,20年在侄女统治下。退位后根本没什么特殊太上皇称号,只被封一个“温莎公爵”。
荷兰Juliana女王,Beatrix女王。分别是现在荷兰国王的妈妈、外婆。 Juliana,1948-1980年统治。让位给女儿。 Beatrix,1980-2013年统治。让位给儿子Alexander。
两个女王退位以后,只保留了“Princess”(公主)称号。因为这是他们加冕之前的称号。可能还有民间的“Queen-Mother”(太后)之类的说法。
⑦ 象征着 公主 女王 女神的英文名
Victoria 英女王 Elizebeth 英女王 (Elizebeth I) Catherine 女沙皇 (Catherine II) Isabel 西班牙女王 (Isabel I) Sheba 示巴女王 Alexandria 亚历山大的阴性形式 以上都是些着名的女王
⑧ 西班牙语中,说……女王时,先说Reina还是先说名字
先说Reina.这个我上次看电影听到过。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⑨ 关于西班牙女王。
西班牙的胡安娜.
胡安娜(西班牙语:Juana,1479年11月6日—1555年4月12日),出生于托莱多,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和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之次女。
她是卡斯蒂利亚女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之母。她妹即阿拉贡的凯瑟琳,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之首任妻子。
3楼
生平
1496年,胡安娜在里尔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之子美男子菲利普结婚。1500年2月,其子查理生于根特。她唯一的兄弟约翰,以及长姐葡萄牙王后伊莎贝拉与其子米格尔相继去世,使其成为西班牙诸王国王位的唯一继承人。1502年,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的贵族议会——“科特”均承认她和她的丈夫是未来的君主。
不久以后,胡安娜逐渐开始丧失理智,她开始疯狂地想念自己的丈夫菲利普,最后不得不赶往佛兰德尔与他会面。而当她到达那里之后,却发现丈夫并不忠诚于婚姻,这使她陷于绝望的嫉妒之中,导致了自己凄惨的结局:菲利普操纵当地法庭认定胡安娜精神失常,将其囚禁。
1504年11月,其母伊莎贝拉女王去世,菲利普偕其回国,以冀能以其丈夫的身份获得卡斯蒂利亚的王位。途中,他们的船只在英格兰海岸沉没,但是夫妻二人幸免于难,并作为英王亨利七世的客人访问了温莎城堡。之后他们再度登程,并于1506年抵达拉科鲁尼亚。可是就在此时,胡安娜之父斐迪南二世宣布:因为胡安娜实际上已经成为菲利普的囚徒,所以应该是他本人,而不是菲利普,方能成为卡斯蒂利亚的共治君主。翁婿二人的争执险些酿成西班牙的内战。菲利普当年9月在布尔戈斯死于斑疹伤寒,这虽然使内战的危险消弭无形,但却使得胡安娜彻底疯狂,拼命爱抚着他的腐烂发臭的老公:美男子费力普一世的尸体,人们几乎斐迪南二世设法使胡安娜承认了他的共治权,之后,就将其囚禁在托尔德西里亚斯城堡之中。
无法将其从其夫的尸体边拖走。
胡安娜是出身于西班牙本土王室的最后一任君主,之后所有的西班牙君主均带有国外王室血统。大部分历史学家认为胡安娜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她的病症被她最亲近的三个人:父亲、丈夫、儿子无情的利用。她的一生中从没有朋友或者是可以信赖的人。她的亲人们对他并不诚实,将其拘禁在黑暗之中,她只不过是亲人们争权夺利的一件道具。名义上,直到死去,她都是卡斯蒂利亚的女王,这使得她所有的亲人都要利用她才能获得合法的统治权。
她共有六个子女:
埃莱奥诺,初为葡萄牙曼努埃尔一世王后,后为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王后
查理五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班牙国王
伊莎贝拉,丹麦克里斯蒂安二世王后
斐迪南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玛丽亚,匈牙利拉约什二世王后
凯瑟琳,葡萄牙若昂三世王后
⑩ 西式女士贵族应如何称呼
宝贝,亲爱的,公主,女士,夫人,由于各国、各民族语言不同,风俗习惯各异,社会制度不一,因而在称呼与姓名上差别很大,如果称呼错了,姓名不对,不但会使对方不高兴,引起反感,甚至还会闹出笑话,出现误会。
一、称 呼
在国际交往中,一般对男子称先生,对女子称夫人、女士、小姐。已婚女子称夫人,未婚女子统称小姐。对不了解婚姻情况的女子可称小姐,对戴结婚戒指的年纪稍大的女士可称夫人。这些称呼可冠以姓名、职称、衔称等。如"布莱克先生"、"议员先生"、"市长先生"、"上校先生"、"玛丽小姐"、"秘书小姐、""护士小姐"、"怀特夫人"等。
对地位高的官方人士,一般为部长以上的高级官员,按国家情况称"阁下"、职衔或先生。如"部长阁下"、"总统阁下"、"主席先生阁下"、"总理阁下"、"总理先生阁下"、"大使先生阁下"等。但在美国、墨西哥、德国等国没有称"阁下"的习惯,在这些国家可称先生。对有地位的女士可称夫人,对有高级官衔的妇女,也可称"阁下"。
君主制国家,按习惯称国王、皇后为"陛下",称王子、公主、亲王等为"殿下"。对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人士既可称爵位,也可称阁下,一般也称先生。
对医生、教授、法官、律师以及有博士等学位的人士,均可单独称"医生"、"教授"、"法官"、"律师"、"博士"等。同时可以加上姓氏,也可加先生。如"卡特教授"、"法官先生"、"律师先生"、"博士先生"、"马丁博士先生"等。
对军人一般称军衔,或军衔加先生,知道姓名的可冠以姓与名。如"上校先生"、"莫利少校"、"维尔斯中尉先生"等。有的国家对将军、元帅等高级军官称阁下。
对服务人员一般可称服务员,如知道姓名的可单独称名字。但现在很多国家越来越多地称服务员为"先生"、"夫人"、"小姐"。
对教会中的神职人员,一般可称教会的职称,或姓名加职称,或职称加先生。如"福特神父"、"传教士先生"、"牧师先生"等。有时主教以上的神职人员也可称"阁下"。
凡与我有同志相称的国家,对各种人员均可称同志,有职衔的可加职衔。如"主席同志"、"议长同志"、"大使同志"、"秘书同志"、"上校同志"、"司机同志"、"服务员同志"等,或姓名加同志。有的国家还有习惯称呼,如称"公民"等。在日本对妇女一般称女士、小姐,对身份高的也称先生,如"中岛京子先生"。
二、姓 名
外国人的姓名与我国汉族人的姓名大不相同,除文字的区别之外,姓名的组成,排列顺序都不一样,还常带有冠词、缀词等。对我们来说难以掌握,而且不易区分。这里只对较常遇见的外国人姓名分别作一简单介绍。
英美人姓名
英美人姓名的排列是名在前姓在后。如John Wilson译为约翰·维尔逊,John是名,Wilson是姓。又如Edward Adam Davis译为爱德华·亚当·戴维斯, Edward是教名,Adam是本人名,Davis为姓。也有的人把母姓或与家庭关系密切者的姓作为第二个名字。在西方,还有人沿袭用父名或父辈名,在名后缀以小(Junior)或罗马数字以示区别。如John Wilson, Junior, 译为小约翰·维廉,George Smith, Ⅲ, 译为乔治·三世;史密斯第三。
妇女的姓名,在结婚前都有自己的姓名,结婚后一般是自己的名加丈夫的姓。如玛丽·怀特(Marie White)女士与约翰·戴维斯(John Davis)先生结婚,婚后女方姓名为玛丽·戴维斯(Marie Davis)。
书写时常把名字缩写为一个字头,但姓不能缩写,如G. W. Thomson, D. C. Sullivan等。
口头称呼一般称姓,如"怀特先生"、"史密斯先生"。正式场合一般要全称,但关系密切的常称本人名。家里人,亲友之间除称本人名外,还常用昵称(爱称)。
以英文为本国文字的国家,姓名组成称呼基本与英、美人一样。
法国人姓名
法国人姓名也是名在前姓在后,一般由二节或三节组成。前一、二节为个人名,最后一节为姓。有时姓名可达四、五节,多是教名和由长辈起的名字。但现在长名字越来越少。如:Henri Rene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译为:亨利·勒内·阿贝尔·居伊·德·莫泊桑,一般简称Guy de Maupassant居伊·德·莫泊桑。
法文名字中常常有Le、La等冠词,de等介词,译成中文时,应与姓连译,如La Fantaine拉方丹,Le Goff勒戈夫,de Gaulle戴高乐,等。
妇女姓名,口头称呼基本同英文姓名。如姓名叫雅克琳·布尔热瓦(Jacqueline Bourgeois)的小姐与名弗朗索瓦·马丹结为夫妇,婚后该女士称马丹夫人,姓名为雅克琳·马丹(Jacqueiline Martin)。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姓名
西班牙人姓名常有三、四节,前一、二节为本人名字,倒数第二节为父姓,最后一节为母姓。一般以父姓为自己的姓,但少数人也有用母姓为本人的姓。如:Diego Rodrigueez de Silva y Velasquez译为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贝拉斯克斯,de是介词,Silva是父姓,y是连接词"和",Velasquez是母姓。已结婚妇女常把母姓去掉而加上丈夫的姓。通常口头称呼常称父姓,或第一节名字加父姓。如西班牙前元首弗朗西斯科·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其全名是:弗朗西斯科·保利诺·埃梅内希尔多·特奥杜洛·佛朗哥·巴蒙德(Francisco Pauolino Hermenegildo Teolo Franco Bahamonde)。前四节为个人名字,倒数第二节为父姓,最后一节为母姓。简称时,用第一节名字加父姓。
葡萄牙人姓名也多由三、四节组成,前一、二节是个人名字,接着是母姓,最后为父姓。简称时个人名一般加父姓。西文与葡文中男性的姓名多以"o"结尾,女性的姓名多以"a"结尾。冠词、介词与姓连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