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千年古寺在哪个城市
① 西安有座千年古寺,本地人没听过,为何却有许多日本人不远万里来朝拜
西安有座千年古寺,本地人没听过,为何却有许多日本人不远万里来朝拜呢,悟真寺有南北上下两院,是唐代最大的一座寺庙,当时有很多日本留学生特意来这座寺庙,把善导大师的一些着作带回日本。对日本当时的宗教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难怪如今有这么多日本人会来这里参拜,看来当时的这些着作对日本的影响还是很悠久的。
在西安,有一座流传千年的古刹。不过也比较奇怪,本地人很少有人来这个地方,看到的游客也特别的少。只有一些年纪稍大点的日本人在树林里静静走着,虔诚地寺庙里朝拜祈祷,这个寺庙就是悟真寺。
② 罗马在西班牙吗千年古都罗马是在西班牙吗
罗马不在西班牙,罗马隶属意大利,为意大利首都,也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因建城历史悠久而被昵称为“永恒之城”。 罗马位于意大利中部,海拔20米,座落在台伯河畔,占地面积1507平方公里,人口378.2万,它是世界着名的历史、文化古城,也是意大利最大的城市。该地区属丘陵地带,台伯河流经本市。 该城历史悠久,有近3000年的历史,于公元前753年建立,古罗马的发祥地。公元一世纪为罗马帝国强盛时期。罗马现在城市的建筑规模基本上是1861意大利统一后建成的。当时以圆柱广场为中心扩建罗马,称之为罗马老区,古城外有一个叫“新罗马”的新城区。始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罗马名胜古迹众多,有世界八大古建筑之一的斗兽场,古罗马废墟、少女喷泉、万神庙、天使古堡和威尼斯广场等。加上罗马是铁路、公路和航空的交通枢纽,交通十分方便,旅游事业非常的发达。 罗马是政府各行政部门、银行、旅游、保险、科研机构及大财团的所在地。2018年11月,世界城市排名发布,罗马入选Alpha-级城市。
③ 北京房山,千年古寺,古刹敦煌,山水相依的佛教圣地却鲜为人知
这里距离石经山仅有1公里的路程,同样是原生态,隐蔽,小众,然而名气却远高于石经山,这里是佛教经文聚集的地方,这里是古寺古塔汇集的地方,以三绝四宝闻名,以千年古刹盛世,素有北京“小敦煌”之称,不仅有大量的佛教经典,同时也为金石、书法、文字、 历史 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大量丰富而珍贵的资料,所以这"北京的敦煌"绝对是名不虚传,这里就是云居寺!
云居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距离北京市区80公里左右,身后就是石经山风景区,不过石经山比较隐蔽,如果不提前做规划的朋友可能就错过了,距离十渡风景区也是很近的,所以无论是拜佛求经,还是游山戏水,这边均可满足。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经过历代修复,它已形成五个庭院和六个大厅,两侧有配殿和帝王行宫、僧房,并有南北两塔对峙,享有"北方巨刹"的盛誉。
三绝:石经、纸经、木版经;
四宝:铜佛像、舍利、千年古塔、古钟;
还有年代久远的古塔、古建筑等,古塔有:南塔、北塔、琬公塔、三公塔、唐塔、金仙公主塔,压经塔。古建筑有:牌楼、大铜锅、嘉庆御碑,而有游览价值的展馆也是不少,例如文物收藏馆、佛教文化馆、史料陈列馆、千年刻经展、龙藏木经馆、佛舍利馆等等,我想喜欢寻古探宝,热衷于 历史 文物的朋友到了这肯定是有所收获!
寺院坐西朝东,环山面水,宏伟俊秀,北侧是云居寺北塔,创建于辽代,四隅各有四座唐塔,北塔高30.4米,砖砌,塔身分上、下两层,下层为八角形,四周有拱门、假窗、佛龛浮雕,上层为圆锥形,相轮九重,塔顶宝珠突出天空。四隅各塔高约10米,上部为楼阁式,六层檐,下部开尖拱形塔门,它们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塔了。
云居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 历史 , 历史 悠久,可谓是国之瑰宝。不论从殿寺规模、文物文化还是从 历史 传承、地理位置,云居寺都当之无愧,虽然抗日战争期间遭遇大难,但是后在80年代得以修复, 历史 需要铭记,也需要传承,这样才有我们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
虽然云居寺经过了反复的重建与维修,但并不影响它极高的 历史 价值和观赏价值,塔林的纪念碑海,雄伟的古庙以及成千上万的石刻真是太壮观了。云居寺已成为国内外着名的佛教寺庙,是宗教活动的着名场所,而且有着独特的幽静地理环境,奇特迷人的靓丽风景,复古浓郁的佛教文化特色,来了此处心中便有了释然豁达!
云居寺依山而建,附近有村庄和农田。从山门向上,逐步上升,后一进院落地面差不多等于前一个院落房顶,整体显得错落有致。中轴线主建筑外,两侧还有附属的院落,有僧人居住的院子,有藏石经的地宫。虽然地图上看面积不大,但实际上还是挺大的。
石经山属于云居寺的后山,和云居寺关系密切,可以一起游览,休闲登山也是一种必要的打卡方式,虽然自云居寺去石经山比较难走,不过路途较短,云居寺塔也是石经山上值得打卡的地方,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塔,别具一格,说是北京着名的佛教圣地丝毫不为过,这里不仅山水自然,生态优美,还出土了令世界瞩目的佛祖舍利,与中国北京八大处的佛牙、陕西西安法门寺的佛指,并称为“海内三宝”。
由于慕名云居寺而来的人大多是信奉之人,所以每个屋子都有工作人员在一旁讲解,让游客们能够深入了解隋唐佛教文化,豁然开朗,找到寄托之处。"房山石经"是佛教的经典,自隋唐以来已有数千年的 历史 。它不仅包含佛教研究,政治史, 社会 经济,文化和艺术等方面极其丰富的 历史 资料,而且在书法艺术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从远处眺望云居寺,古庙井然有序,山上建有林木茂密,庄重幽静,古朴芬芳的古庙,层次分明,远处可见古塔,非常壮观。其实像这种文化渊源颇深的 历史 建筑景区,作为亲子教育的一个环节也是不错的,我想大多数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身临其境感受 历史 文化,必定对自己的内心也能够得到很大的启发!
有时候想想人生在世,或是短暂或是坎坷、或是荣幸或是无奈、或是坚强或是脆弱、或是开心或是难过,总是相辅相成,想抛开凡尘杂念却又无能为力,在这种静谧优美,山水相依的地方,也许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人的烦恼过多一般也是来自于思虑过多,多度分析千万之事,复杂化的世界永远都不会那么的美好,看我们自己的内心罢了!
景区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门票40元,年卡有效,直接导航即可
附近景区:十渡、乐谷银滩、上方山、石经山
交通路线:南五环-京良路-京周路-京昆高速-云居寺路;917路-F12路;
④ 一万两千年前的ATELANTIS到底在哪里
亚特兰蒂斯,又译阿特兰蒂斯,在帕拉图的着作和希腊神话等出现的一个神秘地区,一个人类至今无法解答的迷。这个没有准确的地点,所以楼主,还是不要找了,如果想了解,可看以下:
基本信息
亚特兰蒂斯[1](Atlantis,Ατλαντι?),又译阿特兰蒂斯,在梵蒂冈城国保存的古代墨西哥着作抄本(即《梵蒂冈城国古抄本》)和存留至今的墨西哥合众国的印第安文明的作品中,也有过类似的叙述:“地球上曾先后出现过四代人类。第一代人类是一代巨人,他们毁灭于饥饿。第二代人类毁灭于巨大的火灾。第三代人类就是猿人,他们毁灭于自相残杀。后来又出现了第四代人类,即处于“太阳与水”阶段的人类,处于这一阶段的人类文明毁灭于巨浪滔天的大洪灾。在梵蒂冈图书馆中迄今保存的另一批古代手稿中,对大洪水之前曾存在的人类文明也有所谈及。 现代科学发现,在大洪灾之前,地球上或许真地存在过一片大陆,这片大陆上已有高度的文明,在一次全球性的灾难中,这片大陆沉没在大西洋中。而近一个世纪以来,考古学家在大西洋底找到的史前文明的遗迹,似乎在印证着这个假说。在民间的说法中,人们把这片陆地叫做“大西洲”,把孕育着史前文明的那个国度叫做“大西国”。其实,科学界早就给这片神秘消失的大陆命名了,那就是沿用了柏拉图提出的名字:亚特兰蒂斯。
相关特征
城市构造: 亚特兰蒂斯的建筑成同心圆状,互相用舰只分隔开。随着越来越深入,身份限制也越严格。 在圆环内圈是最重要的庙宇和保留地。城市的建筑美妙地让人感受到了音乐的韵味。镀金的圆屋顶,由于风力和温度的不同,会发出和谐的声音。通常是三个音节。对于亚特兰蒂斯来说,三是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线条会重复三次,建筑群由三组类似的建筑组成,三个金字塔组成的塔群。城市的每一层的街道都呈对角线分布,从海滨一角到另一角,在地下还有很多错综复杂的地下长廊。 亚特兰蒂斯(亦名大西洲、阿特兰提斯)首府是波赛多尼亚(亦名海神市)。可以说它代表了大西洲的精粹,是文化,艺术和工艺水平的集合体现。这是一座纪念碑样的城市,是其他国家的典范,是显示亚特兰蒂斯的伟大所在。 亚特兰蒂斯的综览。是传说中的这个城市的经典模式,由一系列浮于海上的同心圆连接成。可以看到,它是如何一层层由低到高排列向中心的。中心部分是大本营,直径接近2.5公里。 接两个同心圆层的海洋通道的景观,从城市内部朝外看去,可以看到城市的另一层。亚特兰蒂斯的内海区域。而右边有座灯塔。两座金属雕塑支撑着巨大的灯。背景是天空中的三辆飞车。中心城市的一些庄严建筑。阶梯的最高处,雕塑头上的翅膀显而易见。在亚特兰蒂斯的艺术中那代表了生生不息。城市的整体设计极尽可能的体现了各种艺术的巅峰。阶梯通向一座综合院校。 金子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城市中心最辉煌的建筑有天文意义。那些金碧辉煌的建筑在风中会发出和谐的音调。城市的中心地带。镀金的音乐圆顶是天象馆和其他一些公众建筑。并非所有人都有权进入中心城市到处布满了巨大的山洞。这是支撑的柱子。仔细看可以看到紧贴入口是金牛座的标志,以及男人和公牛。 这块祖母绿被精细的雕刻成透明,城市的主要法典写在上面。翻译成不同的语言和土语。祖母绿被安放在一个地下房间严密看守着,那是亚特兰蒂斯最神圣的地方。 离开城市不远的山谷中掩埋着亚特兰蒂斯的国王。这是个很深的山谷,专用作墓地。那些墓碑上记录了人的一生。在这里,不仅埋葬着官员也有艺术家。山谷在山的上面,还有很多已经绝种史前动物。 文明: 当时亚特兰蒂斯的生活非常奢华,因为根本无需用劳力赚取生活,一切都是自动化的,百姓享尽便利。一些边缘历史学家大胆猜测,说他们因为过度享乐而远离精神,违背上帝。大多数人面貌非常俊美,衣服由珠宝点缀,人们跳舞、聚会、服用迷幻药物。亚特兰蒂斯人用脑高达90%,跟动物可轻易沟通,不但制造机器人,也通过基因工程创生半人半兽的“卡美拉”,例如美人鱼。整个城市都是机械管理,人不需专门读书,知识可以从特殊装置中吸取,十五、六岁小孩的智慧就已超过现在的高等学者。独角兽也是他们基因改造出来的。 在亚特兰蒂斯史前超文明中,最令人注目的科学成就就是能源系统。 凯西在这方面留下了十分详尽的催眠透视记录。能源系统的中心是磁欧石。它是六面体(横断面是六角形)的巨大圆柱体状的玻璃样物质,它能吸收阳光,将其转变为能源。它被设置在波塞迪亚(亚特兰提斯的首都)太阳宫的中央能源所内,创造出20世纪人类尚未了解的“宇宙能源”,将它集中、增强,以不可直视的强光向世界传播。 亚特兰蒂斯人不只有将那光线发展成动力能源的文明,同时他们也能使人体再生及返老还童,这一切致使亚特兰蒂斯人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地生活于那个天堂里。 而这超文明却在公元前16000年时突然沉入海底,以磁欧石为中心的能源系统发生爆炸,使地球的地基摇动,巨大的大陆就陆沉了,只剩下迁移到别处的人们,而亚特兰蒂斯人则消失了。可是,亚特兰蒂斯并非真的就此消失,因为这个大陆承担着不可思议的命运。凯西的催眠透视如此预言:“亚特兰蒂斯被水淹没的地域,是在佛罗里达外海比米尼岛附近,人们将会很快在海下世代沉积的泥沙下发现寺院。”“在北大西洋上的佛罗里达比米尼岛的附近,将重新浮出亚特兰提斯,它的一部分会在1968年至1969年之间被发现”凯西在1940年时做下的此预言,当时没有一个人相信。 不过,就在1968年,确实在比米尼岛附近海底发现了两座石造建筑。这就是今天被称为“比米尼大墙”的海下遗迹。1969年7月,人们又在北比米尼发现了古代希腊样式的装饰用
大西国的地理位置之争: 大西洲位置图前面说过,大西国,也就是亚特兰蒂斯,是一块岛屿。最先提到亚特兰蒂斯的柏拉图对它的叙述可以归纳为这样几句话: 在昔日被人称为“海格力斯擎天柱”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海面上,即在西班牙和摩洛哥海岸之间,横展着一块陆地,叫做亚特兰蒂斯。它由一个大岛和一系列小岛组成。亚特兰蒂斯人把首都设在陆地的东南海岸波塞多尼亚,那里有为该国缔造者建立的寺院、王宫、壮丽的建筑物。 从柏拉图以后,有关大西国的书数以千计,其中大部分纯属空论。不过,有一些书籍是有科学根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真正的科学发现使大西国这块消失了的陆地逐渐摆脱了神话的色彩,成了历史中更引人入胜的事实。 立志探索大西国奥秘的严肃的研究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同大西国的地理位置有关。1675年,瑞典人鲁布德克认为这个被水淹没的陆地就在他的国家里。另有一些人说它在今天的巴勒斯坦的位置上。德国人博克认为南非一带是大西国的地方,而法国人德利尔·德萨尔则提出高加索就是从前的大西国。后来,177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成为巴黎市长的巴伊曾断言,大西国在现在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1855年,雅克布·克鲁格自认为解决了这个问题,说大西国就是北美洲。然而这种观点遭到贝利乌的反对,后者在1874年发表的着作《大西国人》中说,大西国这块陆地的位置应该在目前的北非这个地方。他的这个观点受到了大家的重视,于1893年被德国人克内泰尔多次援引,并得到了他的发展。后来,这一观点还启发了皮埃尔·伯努瓦,给了他写出《大西国》这部着名小说的灵感。到了1926年,博查特说得更为确切,说大西国就在突尼斯的盐湖地带。他的说法博得了阿尔贝特·赫尔曼的支持,此人于1927年说,博查特的假设使他完全信服。1929年,巴托利和拉特埃宣布说,大西国不在别的什么地方,就是希腊共和国!还有一些理论认为大西国在西班牙南部,在非洲西海岸,在西尔特,在大洋洲,甚至有人还说在南太平洋…… 这最后一种假设是1946年由伯德探险队的考古学家们提出来的,他们在南美洲的西边太平洋底发现了一片陆地。可50年代初,一位名叫于尔根·施帕努特的年轻牧师声称,他在赫尔戈兰岛附近北海水域发现了消失陆地的遗迹。 若相信柏拉图的记述,那么大西国应该是沉没于直布罗陀海峡的外侧,亦即这座梦幻中的大陆是沉入大西洋。可是,若无视柏拉图的记述的话,那么大西国应该也有可能处于大西洋以外的地域。有人统计过,那大概有1700余处。而其中最有可能的是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和爱琴海的桑多里尼岛。 1900年,英国的考古学家亚瑟·艾邦斯,在荷马视为丰饶岛屿的克里特岛上着手挖掘,而他们果真也挖掘到与猜想相符的米诺亚王大宫殿。 这座宫殿面积为4000平方公尺,是栋3层楼的建筑物。内部除了有石柱支撑的天花板和楼梯之外,还有巨大的武器库、战车库、粮食仓库、国王的宝车,及塞满了记载着文字的粘土板的古文室等等。极富变化的各个大厅中都用壁画、彩色的浮雕装饰着。毫无疑问,这里就是米诺亚文明的中心地。 可是,克里特岛虽被岩石所埋没,但并未沉没于海中。1967年,希腊共和国考古学家史匹利顿·马利那托斯挖掘出了可解决此矛盾现象的新遗迹。那就是位于克里特岛往北约120公里处的桑多里尼岛。 虽然今天的桑多里尼岛只不过是个由3座小岛所组成的火山岛,可是在以前它是个直径达18公里以上的圆形岛屿。原来的桑多里尼岛因公元前1490年左右火山的一场大爆发,使得岛的中央部位炸毁,所以才变成今日的3座小岛。从厚达50公尺以上的火山灰下所发现的亚克若提利遗迹,确实与克里特岛相同,全都有雄伟壮观的石造建筑物、壁画、壶等等,而且也残留着米诺亚文明的痕迹。可是,它是否就是大西国,却还有许多值得争议之处。 至今,地理争议点最多的为如下几处。 克里特说 亚特兰蒂斯在克里特岛。 因为英国考古学家埃文斯于二次世界大战前发现了位于克里特岛上的大规模遗迹,而且再加上北方的一个圆环状小岛“席拉岛(又名圣多里尼/桑多里尼)”上发现了描绘现在已成为内海的火山口,以前曾经是一个小岛的证据,因此有人怀疑席拉岛正是亚特兰提斯传说的由来,因为据研究,约西元前15世纪(也就是柏拉图年代的900年前),席拉岛上的圣多里尼火山发生了一次大爆发,爆发导致火山口上建立的文明城市被毁灭,也引发了海啸,这次火山喷发使得原本仰赖贸易的迈锡尼文明受到了重大打击,就此一蹶不振。 支持此说的人认为,柏拉图(亦或是他表弟柯里提亚斯或最初听到这故事的希腊人索隆)把数字弄错了,因此整个数字夸大了十倍以上,900年变成了9000年,4万平方哩变成了40万平方哩,所以才变成了这样的传说。 南极说 支持此说的人以考古学家兼作家葛雷姆?汉卡克以及兰斯?弗列里亚斯为代表。 此说是认为亚特兰提斯应该是在南极半岛,并以“地壳滑动说”来解释亚特兰提斯的毁灭,认为亚特兰提斯不只是受到了火山等等的灾难,紧接而来的是严寒,从而导致亚特兰提斯人放弃了自己的故乡,南极半岛随后也被厚厚的冰层覆盖。 爱尔兰说 瑞典地理学家乌尔夫·埃林森于2004年出版的《地理学家眼中的亚特兰蒂斯:勘探仙境之国》一书中认为,爱尔兰岛即为亚特兰提斯大陆。主要论点来自于柏拉图所描述的岛国大小及地貌与爱尔兰岛极为相似,并且两者都有巨石墓葬文化。亚特兰提斯沉没的传说可能来自于公元前6100年,冰河期结束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许多沿岸岛屿。长时间的以讹传讹将小岛的沉没夸大为毁灭性的灾难。 科学的证据 第一次提出亚速尔群岛和加那利群岛是大西国遗迹这个理论的,是一位名叫阿塔那斯·柯切尔的神甫。那是1665年的事。这位圣职人员的看法是正确的,后来几个世纪的发现都一一证实了他的设想。 1898年夏,有一条船在布雷斯特同科德角之间敷设电缆。突然间海底电缆发生断裂,船上的工人马上投入了紧张的抢修工作。出事地点是北纬47°,巴黎以西西经29°40′,在亚速尔群岛之前900公里处,那里的水深达3100米。在打捞的时候,人们奇怪地看到海底具有陆地山脉的特点,其表面除谷底外没有淤泥,岩石顶端呈锋利的尖状。船员们带回了一块岩石,这块“玄武玻璃”一直保存在矿业学院。 “玄武玻璃”引起了一位法国地质学家的极大兴趣。这位学者就是皮埃尔·泰尔米埃。这块玄武岩石在水中一直没有能变硬,而拿到岸上在空气中它却坚硬起来了。因此泰尔米埃得出结论:从3100米深水中采来的这块石头曾受到过大气的压力,因为在这个地方,过去曾同周围地区一样一度露出水面;显然,不久以前发生的地壳激变(这里的“不久以前”,应该从地质学角度来理解)使这里下陷了3000米;欧洲同美洲之间有过一块陆地,这块陆地在激烈的地质变动时不见了。 比米尼大墙 罗伯特·布拉什是个飞机驾驶员,同时,他又是一个酷爱海底考古的人。1967年,他曾飞越过百慕大地区巴哈马群岛中的安德罗斯岛和比米尼岛。在飞行途中,他发现在水面下几米深的地方有一个长方形的灰色物体,它的几何图形十分完整,布拉什立即意识到这是人类的建筑物,于是他拍下了不少照片。过不多久,他把这些照片送到了法国人迪米特里·勒彼科夫手里。后者原籍为俄国,是专门研究海底摄影的大学者,他发明了许多摄影器材,其中有电子闪光灯。 布拉什的照片引起了勒彼科夫的极大兴趣,但没有使他感到过分的吃惊,因为他自己从飞机上也看到同一海域里有一个约400米长的长方形的东西,另外,他还见到有一些笔直的线条以及圆形和形状规则的物体。勒彼科夫带着布拉什的照片找到了在迈阿密科学博物馆工作的朋友曼森·瓦伦丁。曼森·瓦伦丁曾是耶鲁大学的教授,同时他又是研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前的美洲文化的专家。他看到照片后,毫不犹豫地当即组织了一支探险队奔赴现场考察。探险队乘一架水上飞机在安德罗斯岛海域上空来回盘旋搜寻。 在巴哈马群岛的大礁带,水并不太深,因此水面下隐藏的东西比较容易看清。探测队的队员们果然找到了罗伯特·布拉什照片上的那个物体:一道30厘米厚的“墙”,周围积满了泥沙,看上去是一座长30米、宽25米的建筑物的地基。为了仔细观察这道“墙”,迪米特里·勒彼科夫把自己设计的一个航行器交给了一支专门的小组使用。对比米尼岛写过一部材料十分丰富的着作的皮埃尔·卡纳克把这个航行器称做为“M114E”,这是一架名副其实的潜水飞机,配备有广角镜自动摄影机。有了这样的装备,探索工作才能够真正顺利地进行了。探测工作持续了好几个月,不少着名人士参加了这项工作,其中有宇航员埃德加·米切尔和法国潜水员雅克·马约尔。 探测队在1968年9月2日出发。队员们发现水底有一片宽阔的由扁平的、长方形或多边形石块铺成的石板地面,这个地面上的石块每条边有5米长,厚度从50厘米到150厘米之间不等,估计每块石头有25吨重。整个石板地面长70米,宽10米。皮埃尔·卡纳克说,这地面似乎是由“大块大块的齐整的岩石用一种类似水泥般的东西胶合起来的”。后来,人们给这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物起了个名字:“比米尼大墙”。 迪米特里·勒彼科夫发表于《另一个世界》杂志第6期上的一篇文章谈到1968年9月发现的大墙时写道:“这道墙的正面十分挺拔,墙上面的石块砌得十分平整,使整个建筑牢固平稳。” “石块的内侧有一些痕迹,据考证那是工具凿琢留下的。考古学家们吃惊地看到,这么多年来,这些墙竟顶住了海浪的侵蚀和飓风暴雨的袭击。“随后,一支新的探测小组又发现上层石块是盖在4根柱子上的。从此,考古学家们再也没有怀疑的余地了,他们发现的肯定是人的建筑物。” 后来,人们又进行了多次探测,证实了原先的设想。1971年,探测者们在东墙脚下开了一些洞,发现下面还有一层石块,是由6公分的水泥浇砌于第一层岩石下。然而,人类使用水泥的历史才有多少年?!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这可能是一个我们还不知道的高度文明社会留下的遗迹。 1968年以来,人们不断地在比米尼岛一带发现巨大的石头建筑群静卧在大洋底下,像是街道、码头、倒塌的城墙、门洞……令人吃惊的是,它们的模样,与英国南部索尔兹伯里的史前遗迹斯通亨吉石柱和蒂林特巨石城墙十分相像。 今天虽然已经无法考证这些东西始于何年,但是根据一些长在这些建筑上的红树根的化石,表明它们至少已经有12000年的历史。这些海底建筑结构严密,气势雄伟,石砌的街道宽阔平坦,路面由一些长方形或正多边形的石块排列成各种图案。 1967年,美国的“阿吕米诺”号潜水艇在佛罗里达、佐治亚、南卡罗来纳群岛沿岸执行任务时,曾发现一条海底马路。“阿吕米诺”号装上两个特殊的轮子之后,就能像汽车奔驰在平坦的马路上一样前进。1974年,苏联的一艘“勇士号”科学考察船,在直布罗陀海峡的外侧的大西洋海底,成功地拍摄了8张海底照片。从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除了腐烂的海草外,有海底山脉、古代城堡的墙壁和石头阶梯……这些照片足以证明,这里曾经是陆地,并且有人类居住过。 同时,美、法科学家在百慕大三角区的西部海域发现了一座巨大的海底金字塔,据测量,它的底边长300米,高200米,其塔尖距海面100米。研究表明,它比埃及金字塔还要古老。所有这一切均表明,曾经有过一个古代大陆以及文明社会被埋葬在大洋底下。然而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12000年前,难道人类文明就如此发达了吗? 在探讨这些问题时,学者和探索者们经常提到一个名词,即亚特兰蒂斯。 的确,种种迹象表明这些石块很可能是亚特兰蒂斯的遗址。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亚特兰蒂斯的文明该是多么发达。现在,生物学家、人种学家、地质学家、人类学家以及考古学家都告诉我们:从亚速尔群岛到百慕大岛,人们在大西洋的这部分海底发现有大片大片的陆地深深地埋在水下,可是这些陆地昔日是露出水面的土地。 失落的大西洲文明: 沿着北纬30°线寻觅,我们不能不提到距今12000年前于“悲惨的一昼夜”间沉没于大海中的“亚特兰蒂斯”大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西洲”。 传说中沉没的大西洲,位于大西洋中心附近。大西洲文明的核心是亚特兰蒂斯大陆,大陆上有宫殿和奉祝守护神——波塞冬(也就是希腊神话中的海神)的壮丽神殿,所有建筑物都以当地开凿的白、黑、红色的石头建造,美丽壮观。 首都波赛多尼亚的四周,建有双层环状陆地和三层环状运河。在两处环状陆地上,还有冷泉和温泉。除此之外,大陆上还建有造船厂、赛马场、兵舍、体育馆和公园等等。 这就是希腊共和国共和国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名着《克里特阿斯》和《提迈奥斯》中所描绘的亚特兰蒂斯景象。从此之后,这座理想之都,成为众人心目中永世向往的神圣乐土。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逐步深入,英国学者史考特·艾利欧德指出,亚特兰蒂斯在当时已经到达人类文明的巅峰期。 很多历史学家认为亚特兰蒂斯是一个神话,柏拉图只不过借它比喻雅典社会的价值观,但不少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都希望找到,还它一个真面目。 19世纪中期,美国考古学家德奈利经过毕生努力,出版了他的研究成果《亚特兰蒂斯——太古的世界》,他也因此而被誉为“科学性的亚特兰蒂斯学之父”。德奈利一共提出了有关亚特兰蒂斯大陆的13个纲领。 一、远古时代大西洋中确有大型岛屿,那是大西洋大陆的一部分; 二、柏拉图所记述的亚特兰蒂斯故事的真实性不容怀疑; 五、圣经《创世纪》中所描述的“伊甸园”,指的就是亚特兰蒂斯; 六、古代希腊及北欧传说中的“神”,就是亚特兰蒂斯的国王、女王及英雄; 七、埃及和秘鲁的神话中,有亚特兰蒂斯崇拜太阳神的遗迹; 九、欧洲的青铜器技术源自亚特兰蒂斯; 德奈利的13个纲领,似乎可以回答包括《圣经》记事在内的一大批人类活动的疑问。那么有关各地人类超文明的记录也应是可信的了?而且,远古时人类的相互沟通与交往也是可以被证实的了? 古埃及的许多习俗,都可以在古代墨西哥合众国找到奇异的“印记”。在玛雅人的陵墓壁画中,可以轻易找到与古埃及王陵近似的图案。这样的“巧合”不胜枚举。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两个地区的文化和习俗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这个联系绝不是简单的模仿或重复。由于它们相距十分遥远,我们至今没有找到他们直接交往的任何有力证据,而且它们还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们之间的一系列“巧合”,更像是远古时代高度文明遗留下来的“印记”! 仅管人们发现了大量证据证明大西洋海底存在这古大陆,但是目前亚特兰蒂斯大陆之谜仍未彻底解开。 亚特兰蒂斯与利莫里亚(姆大陆) :.亚特兰蒂斯 利莫里亚(传说中沉入印度洋海底的一块大陆)文明的崛起和没落事实上并没有准确的文献记载,尽管很多人都走进去寻找这块神秘的大陆。失落文明的崛起与沉没——或者仅是毫无理由地出现和消失。如果与亚特兰蒂斯联合起来,或者可以推测出发生了什么事,基于研究员把考古学证据,传说和理论拼凑起来,有一些是形而上学的渠道。 . 利莫里亚的确实位置不同的研究员和作者的看法都各有不同,尽管它是太平洋上流入美洲的一块神秘土地,就像大西洋是与大西洲连接,延伸到地中海一样。无论你相信利莫里亚在哪里,它总是与圆火花联系着。这个地区在2004年12月26日发生了海啸,强烈的地震和火山爆发在沉睡了很多年之后就继续着。这是古老传说中的利莫里亚再次向我们重现的警告——因为他们假设这个就是利莫里亚——在大陆形成之前——或者是一群小岛——沉入了海洋。 .利莫里亚的命运,同太平洋,姆大陆和凯西说的祖(Zu),或者奥克斯(Oz)一样,与被提议的亚特兰蒂斯不同,更加像古老的先知和现代透视者所在我们有生之年所预知的人类命运。传说都是相同的……一个兴旺,先进的文明突然间在到处都出现。它们的起源和沉没都与灾难有关,它们的大陆都沉在“海洋”之下是归因于自然力量和人类的不平衡。
⑤ 中国最神秘的千年古寺,竟然挖出了世界最大地宫,这个地宫是哪个时期的
众所周知,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也有很多令人惊叹的历史遗迹。就像我们所惊叹的故宫,长城等等。这些都是历史留下来的瑰宝。融合了先人许多的智慧。这些奇迹是令我们惊叹的。在我们国家还有一座非常神秘的千年古寺,里面很近,然后还挖出了非常大的地宫。同时还发掘出大批唐代稀世珍宝。
没想到这个经历了多次的战火洗礼的古寺庙,差一点就毁在了炮弹之中,被重修之后又能让是给世人这么大一个惊喜,实在是世间罕见。现在游客们进到里面,还能看到很多已经出土的文物,它们多半都是佛教的用品,还有用金瓶装置的佛祖舍利,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制造工艺实在是太高深了!
⑥ 瓦伦西亚在西班牙的哪个城市
瓦伦西亚市位于西班牙东南部,东濒大海,背靠广阔的平原,四季常青,气候宜人,被誉为地中海西岸的一颗明珠,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
⑦ 临泉着名的千年古寺“白云寺”已经恢复重建,重启辉煌指日可待
根据查证、临泉县千年古寺白云寺,原名为通教寺,又称大佛寺,因寺院的旁边有一座七层的宝塔,又称之为塔寺。该寺始建于唐朝贞观二十三年的时候,这座千年古寺是临泉 历史 上最古老的着名寺院。
根据史料记载,昔日的白云寺位于古银杏树的旁边,始建于隋唐时期,极盛于宋元时期,初次毁于元末时期的农民起义,明清时期也均有重建,古寺的香火延续了千余年的时光,最后还是毁于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豫匪巨祸之中。
从民国初年的时候,这座古寺的最后一间大殿也最终崩塌了,古寺因历经战乱等自然风化的情况,这座塔寺现已荡然无存,消失在 历史 的长河之中,距今已有近百余年的时光。
据说,繁盛时期的白云寺钟声可传十里,如今的我们可以想象到,昔日的白云寺庙宇香火鼎盛之况是多么的繁荣。而今,只留千年古树遗留于世独立于此,冷眼观人生百世轮换,世态炎凉人间冷暖。
静立洲头,背倚夕阳,看两河并汇,飞霞流丹;想逝水东去,终归大海。感念人生百岁,恍若一梦,譬如流水,海陆循环。若非行善积德,流芳族群,还不如蝼蚁一生,蝇营狗苟。更怜善男信女,擎香合十,香火明烛,佛号连连。
近年来,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根据《宗教事务条例》有关规定精神,结合我们临泉地区当地佛教寺院建设和佛教事业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如今终于恢复重建这一千年古刹了,并传承 历史 文化法脉定名为“白云寺”
2017年古寺获批重建,新建白云寺将坐落于流鞍河湿地公园内泉鞍洲上。在 历史 悠久的临泉县,千年白云古寺恢复重建,这里将成为全县风景优美的人文胜景、佛教圣地和 旅游 文化目的地,将谱写临泉佛教的新篇章。
白云古寺 历史 悠久、历经沧桑现古刹重现光辉,这不仅成就了临泉的 旅游 事业,对于 社会 和谐发展也是将大有益处。临泉的 旅游 业发展,未来可期!
规划重建中的白云寺风格独特、规模雄伟、建筑精美、造像庄严、设施完善、宗教活动功能齐全。以寓佛教“慈航普渡、爱国爱教”之意。恢复重建白云寺总体其中计有:山门殿、伽蓝殿、祖师殿、万佛塔、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贤殿、法堂、禅堂、念佛堂、五观堂、藏经楼,云水楼,法师寮, 居士寮、等各类殿堂以及各类生活附属设施和园林绿化。
白云寺建成后这里将作为临泉县佛教十方丛林寺院使用, 不仅填补了我县佛教目前缺少正式开放丛林寺院的空白,而且必成为全县风景优美的人文胜境、佛教圣地; 旅游 文化发展和“魅力临泉、幸福临泉、平安临泉”建设谱写新篇章,贡献佛教界应有的力量!
临泉姜尚故里 、杂技之乡、红色足迹 、中原牧场等这四张名片,不仅展现了临泉 历史 的厚重,更彰显了临泉悠久 历史 文化的灿烂历程。
白云寺作为临泉 历史 上最着名的寺院,也是我们临泉 历史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建后的白云寺将成为临泉佛教圣地文化的又一张享誉国内外的靓丽名片。
只是不知为何泉河洲子白云寺已有一年有余未曾建设,目前一直处于停工的状态,钢筋都已锈蚀,却一直迟迟不见动工,与之相邻的封神魔幻公园早已建成对外开放,不是否能够尽快实现对外开放。
⑧ 西班牙首都是哪个城市 马德里简介
1、西班牙首都:马德里。
2、马德里(西班牙语:Madrid)是西班牙首都及最大都市,也是马德里自治区首府,其位置处于西班牙国土中部,曼萨纳雷斯河贯穿市区。市内人口约340万,都会区人口则约627.1万(2010年),均占西班牙首位。其建城于9世纪,是在摩尔人边贸站“马格立特”旧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1561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将首都从托莱多迁入于此,由于其特殊的地位而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往后西班牙殖民帝国的运筹中心,现今则与巴塞罗那并列为西班牙的两大对外文化窗口。
3、马德里同时也是西班牙的商业中心和“总部经济”中心。位于伊比利亚半岛梅塞塔高原中部,瓜达拉马山脉东南麓的山间高原盆地中,海拔670米。南下可与非洲大陆一水为限的直布罗陀海峡相通,北越比利牛斯山可直抵欧洲腹地,因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历史上因战略位置重要而素有“欧洲之门”之称。
⑨ 泗县千年古寺位于泗县什么地方
泗县没有寺庙,我就是泗县的!
⑩ 千年古都是指哪个城市
首先要说的是:西欧的国家在狭义上是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
有伦敦、巴黎、鹿特丹、安特卫普、布鲁塞尔、马赛等着名城市
那么千年古都应该是指伦敦、巴黎和马赛。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