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回忆是哪个西班牙作者
❶ 永恒的回忆的关于《永恒的回忆》
作者:任志波 ,笔名安波,男,汉族,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198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一级作家,诗人,武警功臣,人社领域科研专家,山西古陶人。
作者单位:时任山西省人事厅干部,现任山西省人社厅干部,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出版时间:2007年4月
出 版 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CIP数据:中国版本图书馆数据核字(2007)第031445号
字 数:22.8万字
印 数:1000册 2009年6月22日,该书在“首届中华诗词着作奖评选”活动中,荣获“金声奖”。在该书出版之前,其中的论文《我国的九龙壁》一文,于2002年5月荣获中国西部科技杂志社举办的“2002年优秀学术论文选评活动”特等奖;2002年10月荣获“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技术与未来经济发展学术成果”评奖活动特等奖。其中的散文《永恒的回忆》一文,于2006年6月荣获北京“神州在线”2006全国文学创作大赛一等奖。2006年12月,其中的6条格言入选《中华名人格言》巨着,并获优秀作品奖;另有4条格言入选《共和国建设者智慧格言宝典》巨着,并获“优秀格言创作奖”。
❷ 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记忆的永恒》寓意何在
http://ke..com/view/175831.htm油画《记忆的永恒〉是通过(象征的手法)来体现的。软掉的时钟,代表人类的潜意识里,有种愈来愈糟的失望感,主角是时间,也意味着对青春白白浪费的恐惧。
❸ 名画背后||达利《永恒的记忆》
萨尔瓦多•达利,1904生于西班牙菲格拉斯。达利是一位具有卓越天才和想象力的画家。把梦境的主观世界变成客观而令人激动的形象方面,他对超现实主义、对20世纪的艺术做出了严肃认真的贡献。达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除了他的绘画,他的文章、口才、动作。达利的胡须很有意思,弯弯地往上翘,经常为人所议论~
《永恒的记忆》作为超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现存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画面描绘三个停止行走的时钟被画成像柔软的面饼一样,一个叠挂在树枝上,一个呈90度直角耷拉在怪气的生物上,还有一个软表搭在怪物旁边的平台上。在荒凉的海湾背景下,像是一个时间已经绝对停止的世界。达利称自己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自己的梦的每一个意念的结果。
(摘自网络)
❹ 《记忆的永恒》赏析
第一次看到萨尔瓦多▪达利的《记忆的永恒》。
天哪,这是怎样的一幅画呀!怪异、神秘!
这幅画是怎么构思出来的?画中各种奇怪的意象想要表达什么?作者的脑袋里想了些什么?看他的画,你心中会升起很多疑问,可是,要寻出真正的答案却并不是那么容易。
萨尔瓦多▪达利,具有超凡想象力的,西班牙着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怪异梦境般的意象,例如:带有许多半开的抽屉的人形,蜡样软化的硬件物体,抽丝样细长的兽腿以及物体向四周无重心地飞开的景象。而《记忆的永恒》是达利早期最具代表性的画作之一。既然是超现实主义,画家自然是天马行空,任想象自由发挥,作品让人感觉荒诞,怪异,也就不足为奇了。
《记忆的永恒》向人们展现了一片空旷的,褐色的海滩。枯槁的树枝,方正的平台,似人似马的怪物背上,或挂着,或搭着,或披着几只软软的,松垮的钟表;远处浅色狭长的天空,海水,岩石则与之形成对比。在画里,时间用融化的奶酪样的钟表来表达,钟面软软乎乎,时间却仍然规规整整;干枯的树枝、挣扎的怪物、闭合的睫毛、额头的皱纹、焦虑的蝇虫、还有细狭的天空,沉稳的岩石,仿佛告诉我们:时间虽然软软糯糯,却经年累月雕刻着万物生灵,使一切终将失去其应有之姿。看似柔软,实则无情。但是,时间所改变的仅是事物的表面形态。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于情感,生命,甚至是生存的记忆却凝练,固化,并成为永恒。时间的流动凝固了过去,而记忆又呈现了无法逆转的过去,从而使时间成为泱泱历史长河。
时光逝去,万物凋蔽,而记忆深处的美好依旧。达利是不是想表达这样的意念呢?我也只是妄自揣测。
看过这幅画的人,想法不一而足,各有千秋。也有人说:这算什么画呀,不过是信手涂鸦而已。
可是,不论人们如何品评达利的作品,都不能妨碍他成为二十世纪与毕加索,马蒂斯齐名的天才画家。达利曾经无比自信地向世人宣称:毕加索是天才,我也是。毕加索举世闻名,我也是。
如此智慧的作品,如此自信的天才,让人无法不喜欢,更让人无法停下步入梦境,探索神秘的脚步。
❺ 永恒的记忆是什么主义
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
因为我是天才,我没有死亡的权利,我将永远不会离开人间。” ——达利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1904-1989),1904年生于西班牙菲格拉斯。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达利是一位具有卓越才华和想象力的画家 。他在把梦境的主观世界变成客观的形象方面,为超现实主义、20世纪的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了绘画,他的文章、口才、动作、相貌以及胡须均给欣赏他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达利一直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而闻名。
年轻时,达利曾经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学习美术,其间,他的作品反映出多种的艺术风格,也显示出他作为画家的非凡才气。
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达利的画风才日趋成熟。首先是他吸收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ngmund Freud)的思想理念,弗洛伊德曾在关于性爱对于潜意识意象的重要着作说过:“当我们的清醒头脑麻木之后,潜藏在身上的童心和野性才会活跃起来。”其次是他结交了一群才华横溢的巴黎超现实主义者,这群艺术家和作家正努力证明着人的潜意识是超乎理性之上的“更为重大的现实”
为从潜意识心灵中产生意象,达利开始用一种自称为“偏执狂临界状态”的方法,在自己的身上诱发幻觉境界。达利发现这一方法后,画风异常迅速成熟,1929-1937年间所作的画使他成为世界最着名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
在他所描绘的梦境中,以一种稀奇古怪、不合情理的方式,将普通物像扭曲或者变形。达利对这些物像的描绘精细入微,几乎达到毫发不差的逼真程度,通常将它们放在十分荒凉但阳光明媚的风景里。在这些谜语一般的意象中,最有名的大概是“记忆的永恒”(图1)。
记忆的永恒
油画“记忆的永恒”创作于1931年,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达利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达利承认自己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的,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潜意识,自己的梦中每一个意念的结果。而且达利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的幻觉,他曾去精神病院了解患病人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往往是一种潜意识世界的最真诚的反映。达利运用他那熟练的技巧精心刻画那些离奇的形象和细节,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体验一下精神病人式的对现实世界秩序的解脱。
在达利的作品中,我们还能发现一个特点就是:他把现实世界中不连贯的片断混合在一起。
面部幻影和水果盘
比如“面部幻影和水果盘”(图2),我们会从这幅作品中发现在上角的梦幻风景,那海湾和波浪,那座山和隧道,同时又呈现出一个狗头形状,狗头的颈圈又是跨海的铁路高架桥。这只狗翱翔在半空中——狗的躯体中部由一个盛着梨的水果盘构成,水果盘又融合在一个姑娘的面孔之中,姑娘的眼睛由海滩是一些奇异的海贝组成,海滩上充满了神秘莫测的怪形异象。正如在梦中一样,有些东西,像绳子和台布,意外清楚地显露出来,而另一些形状则朦胧难辨。
达利的作品让我们感叹:这也许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真正的魅力所在。而达利的这种将幻觉的意象与魔幻的现实主义作对比的手法,更使得他的画在所有超现实主义作品中脱颖而出。他的一生创作了无数深受喜爱、广为人知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中都闪耀着他天才的光芒,也给世界带来无限的遐想。
注释: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1924-1969):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是受达达主义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艺术流派,原来是一个文学运动,而后扩展至绘画、雕刻、戏剧、电影等方面:于 1920年到1930年间,超现实主义成为欧洲艺术界的主流。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除了受到达达主义的影响外,奥地利学者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l856-1939)的“精神分析学说”也是很重要的影响:主张透过作品将梦的世界和潜意识的世界呈现出来,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奇幻、诡异、梦境般的情景,常将不相干的事物加以并列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超越现实的幻象。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为了表达这些奇发异想,也采用了种种的特殊技法,如、拓印法(frottage)、黏贴法(collage)、自动性技法(automatism)等。此外也采用精细而写实的手法来表现。
❻ 《记忆的永恒》是谁创作的是达,芬奇吗
不是达芬奇。《记忆的永恒》画作是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于1931年创作的布面油画,现藏于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
❼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
达利的《记忆的永恒》
西班牙画家达利(1904—1989),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他利用反向思维,自由拼合想象的画面,通过对以往经验的倒置和回放,构建出一个意象新奇、陌生化的超现实主义场景。其代表作《记忆的永恒》创作于1931年,典型地体现了他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物体,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那种对时间疯狂流逝的独特表现手法,暗示了个人情感在物质世界挤压之下迸发出的无法回避的力量。《记忆的永恒》是20世纪具有典型意义的视觉形象之一。达利承认自己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己不加选择的。他尽可能精确地记下自己的潜意识,以及自己梦中每一个意念的结果 。
马格利特的《天降》
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是超现实主义风潮的另一代表者。马格利特认为要打破理性秩序的视觉习惯,还要借用理 性手段,以原来熟悉的事物质询这个熟悉的系统,使画中物体具有相当的肖似性。因此马格利特喜欢选用冷调的色彩、稀薄的平涂、界线明确的绘画方式。马格利特的作品中有一种黑色幽默,就像达利及恩斯特,但是马格利特在处理手法上,似乎营造出平静的气氛,不像前两者具有恶梦般光怪陆离的形象。他喜欢将平凡的事物,赋予新的面貌,使人在静默中屏息以对,有时会在超官能情境中,突如其来地产生一种飘浮的诗意,让人的情绪飞跃自如,心灵获得解放。他的代表作品《天降》描绘了一些神情古怪、头戴圆顶高帽的人物从天而降,如同弥天的雪花飘扬在城市上空。画面的形象异常清晰,看似高度写实,体现了超现实主义画家对于“反常”视觉形象的酷爱。许多物品看似正常,实际上却处在矛盾状态。《天降》具有一种怪诞的合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