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有多少艾滋病人
Ⅰ 西班牙已发现48例不明原因儿童肝炎感染病例,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新冠肺炎还有和猴痘病能源危机,这些就是他们的未来的问题,也是需要及时处理的问题。
Ⅱ 全球一共发生过四次大流行病,都是怎样的
特德罗斯博士在日内瓦的一次简报会上说,该机构一再呼吁各国采取“紧急和侵略性行动”,并“敲响警钟”。他说:“我们预计病例数量、死亡人数和受影响国家的数量将进一步攀升。世卫组织一直在不停地评估这种暴发,我们对传播和严重程度的令人震惊的程度以及不作为的令人震惊的程度深感关切。因此,我们评估了Covid-19可以被认为是大流行病。”
上一次大流行是什么时候?
在2009年,众所周知是由甲型H1N1病毒或猪流感引起的。这场爆发始于墨西哥,估计仅在第一年就在全球造成10万至40万人死亡。
Ⅲ 同性恋都会引起艾滋病么
http://ke..com/view/9070.html?wtp=tt
艾滋病的易感人群
人们经过研究分析,已清楚地发现了哪些人易患艾滋病, 并把易患艾滋病的这个人群统称为艾滋病易感高危人群,又称之为易感人群。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主要是指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成瘾者、血友病患者,接受输血及其它血制品者、 与以上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等。
1.男性同性恋者
男性同性者,包括双重性生活者(指既有同性恋又有异性恋者)占全部艾滋病病人的70%~76%,在美国为75%。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但同性恋不等于艾滋病!
2.吸毒者
经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约占全部艾滋病病例的15%~17%,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吸毒过程中反复使用了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针头,而其中被艾滋病毒污染的注射器 具无疑造成了艾滋病在吸毒者中的流行和传播,使吸毒者成为第二个最大的艾滋病危险人群。滥用成瘾性药物和毒品是艾滋病多发和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欧美使用毒品的风气盛行并逐渐蔓延到亚洲(特别是 泰国),据美国国家毒品滥用问题研究所最近作出的调查报告 指出,在全美国2.4亿人口中,约有1亿人非法使用过毒品, 有3000万到4000万人经常使用一种或多种毒品,另有200万人经常使用迷幻药,而迷幻药可直接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 在亚洲的泰国,估计有10万静脉吸毒者,其中75%在曼谷。有不少吸毒者同时又是同性恋者或其他性淫乱者,艾滋病在这些危险因素重叠者中发病更多。美国吸毒人群中艾滋 病抗体阳性者约40万人之多,男性为女性的两倍,另外据报导,与男性吸毒者有性接触史的妇女,艾滋病发病率比一般人 群高30多倍,表明因吸毒而引起的艾滋病发病率之高。但在不同地区,因社会文化、风俗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因吸毒而染上艾滋病毒的比例也大不一样。美国大部分艾滋病 人来自男性同性恋者和双性恋人,而在欧洲来自吸毒的艾滋 病患者较多,比如因注射吸毒成瘾者而受感染的在意大利特 别高,在罗马、马兰等大城市中,估计约为20%~70%。据1986年的资料,在意大利有51%的艾滋病是来自注射吸毒者;在西班牙48%的艾滋病患者来自吸毒者,瑞典为32%~ 42%,而在美国则为17%。由于吸毒者使用未消毒的针头,还可染上其他传染病如 乙型肝炎等,并对免疫功能造成直接损害作用,从而使吸毒者更易成为艾滋病的攻击者。
3.血友病患者
第三大易感人群为血友病患者,在所有艾滋病患者中,因 血友病而感染病毒的占1%左右,美国略高,这一比例为1%~3.6%, 西班牙为0.2%。血友病病人之所以易感染上艾滋 病,因为血友病是一种因体内缺乏凝血因子Ⅷ而得的疾病,如 果不输入外源性凝血因子Ⅷ,则病人可以在受轻微外伤后就 流血不止。据报导,凝血因子Ⅷ主要存在于治疗血友病的血液 制品冻干浓缩制剂中。而这种冻干浓缩制剂是近年的产品,暴 露于传染性病原体的危险性较大,每一批号浓缩剂来自2000 至5000个不同供血者的血浆,目前在美国约有6%~8%的 供血者带有艾滋病毒,故有许多例子证明用美国生产的凝血 因子Ⅷ引起血友病病人感染艾滋病。据统计,接受这种因子Ⅷ 治疗的A型血的血友病人,血清艾滋病抗体阳性率高达60% ~90%。在我国大陆曾有数例因使用因子Ⅷ而染上艾滋病的 报导;在香港的一次调查中,有71.2%的感染者为血友病患者。另外,根据对血友病的检测分析,普通血友病患者本身机 体中淋巴细胞成份已有轻度失调,这种免疫功能本身就有轻 度异常的患者,就更易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4.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
除了抗血友病制剂外,其他血液与血液制品(浓缩血细 胞、血小板、冷冻新鲜血浆)的输注也与艾滋病的传播有关。首 次报告的与输血相关的艾滋病患者是一名婴儿,该婴儿接受 了1名艾滋病病人提供的血液后发病。最近,有人总结了美国 18例与输血有关的艾滋病病例的资料,这18例患者从接受 输血到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为10~43个月(平均24.5个月) 出现卡波济氏肉瘤的时间是在受血后16个月。这18例艾滋 病病例分别接受了浓缩血细胞(16例)、冷冻血浆(12例)、全 血(9例)和血小板(8例)。在调查中至少发现8名供血者属于 艾滋病危险人群。所以受血者受染与否与供血者是否艾滋病 人或是否属艾滋病危险人群有关。另据广州卫生检所在 1986年9月至1989年期间对我国进口的10批丙种球蛋白 进行艾滋病毒检测,其中有8份(80%)艾滋病抗体阳性,这表 明使用进口丙种球蛋白者也可成为艾滋病毒感染对象。
5.与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
与上述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是艾滋病的又一易感人群。 同性恋的易感性在前面已提过,这里主要讲一下与高危人群 有异性性关系者对艾滋病的易感性。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艾 滋病可以在异性性生活中相互传播。有人报告过两例非静脉 吸毒成瘾者的女性艾滋病患者,她们也没有输血史,但是她们 都有固定的男性艾滋病患者的性伙伴,尽管这种性关系是在 男患者诊断之前就已存在,但是轻症或无症状的艾滋病同样 有传染性。与同性恋者、血友病患者、受血者、静脉吸毒者等高 危人群发生性关系都可能染上艾滋病,因而成为艾滋病传播 的易感人群。 另据我国10个省市性病及艾滋病感染联合调查组最近 报导,对性病高危人群中的2687人进行了分析统计,男性 1027名,占38.2%,女性1660名,占61.8%、 15~29岁年龄组的2119名,占78.9%,平均年龄24.3%岁。 在2687名被调查者中,发现性病患者885例,以淋病为主 (占74.3%),女性患病率(34.0%),是男性(16.0%)的2.1 倍,2687人中,艾滋病抗体虽然全部阴性,但是为艾滋病发病 危险人群。如有艾滋病流行,这批人将为主要发病对象。
6.艾滋病的其他高发人群
艾滋病从理论上说任何人群都可易感,但真正的艾滋病 易感人群主要为上面所提的五类人群。从年龄上,艾滋病虽可 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但事实说明90%以上发生于50岁以 下的人群,而其中又主要发生在两个年龄组,即20~40岁的 成人组和婴幼儿组。据从美国对21726例艾滋病的分析中可 看出,发病率以中青年为主,20~49岁占89%,其中30~39 岁占47%。在扎伊尔病人中,平均患病年龄为33.6岁,其中 3/4的病人在20~39岁之间。这说明青少年在艾滋病发病者 中居于重要位置。而且青少年艾滋病患者在以前大多为男性, 但是统计数字表明女性患者正在增加,男女性别比例已由 1985年的4:1下降到1988年的3:1,在1987年~1988年 间女性患者增加了80%,那么,青少年患艾滋病的危险因素 有哪些呢?低年龄组(20岁以下)主要因使用血制品和接受输 血而感染。据报导在15~16岁因接受输血或血制品患者的比 例为72%,但随着年龄增长,这个比例则下降,到17~19岁 降为20%;但是因性行为而染上艾滋病的则随年龄的增加而 增加,从13~14岁的9%上升到15~16岁的24%和17~18 岁的69%,而20~24岁的男性患者中,90%以上是由于性接 触而染上艾滋病的,其中36%的患者是因同性恋行为而感 染,有7%还有静脉注射毒品史。在女性中,最常见的原因是 异性恋接触(约占44%);其次为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占 28%),但是在所有女性青年成人的艾滋病患者中,有28%的 人其配偶为男性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 由于性别、民族或种族的不同,青少年艾滋病的发病率及 发病原因也不同。在美国13~19岁年龄组中艾滋病发病率男 性(18/百万)为女性(4/百万)的4.5倍,黑人患者(27/百万) 和拉丁美洲人患者(25/百万)分别为白种人(7/百万)的3.8 倍和3。6倍。在白人青少年中,大部分(50%)经血制品感染。 24%经同性恋接触感染;在黑人中,44%的艾滋病患者经同性 恋接触感染,19%因异性关系感染;在拉丁美洲青少年患者中 有35%经静脉注射毒品感染,29%经同性恋性接触感染。与白人相比,黑人和拉丁美洲青少年中异性恋性接触和静脉注 射毒品者比例较大,这是因为他们中女性患者所占比例较多。由于患有艾滋病的母亲也可通 过胎盘、产道、乳汁传播给出生前或出生后的婴幼儿,因而由 患有艾滋病的妇女所生的小孩,也是艾滋病的易感者。
Ⅳ 为什么吸毒者容易感染艾滋病
经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约占全部艾滋病病例的15%~17%,主要是因为吸毒过程中反复使用了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针头,其中被艾滋病毒污染的注射器具造成了艾滋病在吸毒者中的流行和传播,使吸毒者成为第二个最大的艾滋病危险人群。滥用成瘾性药物和毒品是艾滋病多发和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欧美使用毒品的风气盛行并逐渐蔓延到亚洲(特别是泰国),据美国国家毒品滥用问题研究所最近作出的调查报告指出,在全美国2.4亿人口中,约有1亿人非法使用过毒品,有3000万到4000万人经常使用一种或多种毒品,另有200万人经常使用迷幻药,而迷幻药可直接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在亚洲的泰国,估计有10万静脉吸毒者,其中75%在曼谷。有不少吸毒者同时又是同性恋者或其他性淫乱者,艾滋病在这些危险因素重叠者中发病更多。美国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抗体阳性者约40万人之多,男性为女性的两倍,另外据报导,与男性吸毒者有性接触史的妇女,艾滋病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30多倍,表明因吸毒而引起的艾滋病发病率之高。但在不同地区,因社会文化、风俗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因吸毒而染上艾滋病毒的比例也大不一样。美国大部分艾滋病人来自男性同性恋者和双性恋人,而在欧洲来自吸毒的艾滋病患者较多,比如因注射吸毒成瘾者而受感染的在意大利特别高,在罗马、米兰等大城市中,估计约为20%~70%。据1986年的资料,在意大利有51%的艾滋病是来自注射吸毒者;在西班牙48%的艾滋病患者来自吸毒者,瑞典为32%~ 42%,而在美国则为17%。由于吸毒者使用未消毒的针头,还可染上其他传染病如乙型肝炎等,并对免疫功能造成直接损害作用,从而使吸毒者更易成为艾滋病的攻击者
Ⅳ 艾滋病危害警示的例子
以下是艾滋病感染并死亡的几个实例:
(1)一位年轻的同性恋者感染上艾滋病并死亡。
这是德国的一位年轻的同性恋者,从16岁起他就有了同性恋的生活,曾多次到美国东海岸旅行,他的性行为的突出表现是大量的主动和被动的肛门乱交。
1982年秋天,这个36岁的同性恋者第一次出现了艾滋病的征象,他的右面颊上长了许多小泡,还患了霉菌性口腔炎(白色念珠菌引起)。同时,他的体重减轻,全身无力,没有食欲。几个月后,病情急剧恶化。他的体温达到39℃,又出现腹泻,1983年1月,他不得不住进医院。
他的情况越来越坏,医生经X线检查,确认其为双侧肺炎,痰化验发现绿脓杆菌(这种菌广泛存在于水、土壤、人的肠道和健康人的皮肤上,只有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损害时才侵害人体),然而抗菌药物还是挽救了他。1983年3月,他离开了医院。
一个月后,他又再次入院,这时他的面颊上、两个上臂、大腿内侧和跟腱上出现了卡波济肉瘤。此外,肛门处出现溃疡(经诊断为Ⅱ型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生殖器疱疹)。由于全身抵抗力衰弱又导致了疱疹病毒性视网膜炎,几乎失明。
同年8月,卡波济肉瘤蔓延至全身,这时他又患了严重的抑郁症,但经精神科医生治疗,抑郁症痊愈。此时,医生准备把他送回家去。11月,就在要离院之前,他又突然发高烧,患了严重的肺炎,14天后便死亡。后来,尸体解剖发现,他感染了巨细胞病毒(健康人是可以抵抗这种病毒感染的),病毒不仅侵犯了他整个胃肠道,还侵入到肾、肝肺甚至大脑中。
(2)一位法国地质学家因一次车祸后输血感染了艾滋病。
这个病例代表了另一种危险组,即因输血造成艾滋病感染。1982年,31岁的地质学家因患有原因不明的腹泻、呕吐,并且体重明显减轻,被收住巴黎医院。
这位已婚的地质学家从不与同性恋者接触。3年前他曾较长时间住在海地,在那里,1978年他曾遭到一次严重的交通事故,在医院里,他不得不被截去一只胳臂,在手术中,医生给他输了许多储存血。伤好出院后,他和妻子、女儿一同回到法国。
就在3年后,他出现了一些病症;腹泻、疲倦,脐周无规律的疼痛。1982年3月,各种症状恶化,呕吐加水状腹泻,在很短的时间内,病人的体重减少了10公斤。
住院后,经各种检查,结果诊断为艾滋病。然而上述症状未被控制住,腹泻、呕吐、发烧和腹痛仍在加剧。人工喂养使这个地质学家活到1982年10月。但终因陷入严重错迷,他于10月24日死亡。
(3)兄弟两个血友病人都因使用血制品而感染了艾滋病。
血友病人也是患艾滋病的主要危险组之一。血友病是仅见于男性的由妇女遗传来的凝血障碍性疾病。因为他们的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所以很小的外伤就可能使他们出现致使的出血。患血友病者需要终生使用他们所缺少的凝血因子,这种凝血因子是从成千上万个供血者的血液中提炼出来的。
西班牙南部的16岁和9岁的兄弟两人,都是血友病人,他们不得不经常输入凝血因子。首先是哥哥出现发烧、呼吸困难和腹泻,于1983年3月被送进医院。检查发现他的口腔和咽喉受到白色念珠菌侵袭而感染,X线显示肺部受累。血液化验结果显示淋巴细胞和白血球减少。
9岁的弟弟也以同样症状和持续发烧,于1983年11月住进了同一个医院。尽管积极治疗,这个小男孩还是死了。尸体解剖后,发现他的肺出血,以及受到巨细胞病毒和某些霉菌的感染。唾液采集器天猫
(4)婴幼儿也受到艾滋病感染。
美国一杂志报告了8个婴幼儿艾滋病病例,他们都出生在美国纽约附近的内瓦克地区,其中年龄最大的8个月。
其中一个男孩于1980年6月出生,在3个月前身体还很健康,后来他突然得了肺炎,而且病情恶化,引起医生们注意,经多方检查,结果为:脑电图有改变,显示大脑皮层萎缩;肺部活检证实有卡氏肺囊虫;血液检查发现T淋巴细胞减少。尽管医生作了很大努力,但这个男孩的病情仍继续恶化,终于在出生后5个月就死亡了。
在调查中,医生们发现他的父亲是个吸毒者,并同样也出现了T细胞减少症状,而且口腔有白色念珠菌染。这位父亲患的也是艾滋病。
其他7个艾滋病患儿,3个已死亡。他们的背景是,一个患儿的父母均是海地(艾滋病高发区)人;另一个患儿的母亲出生在多米尼加共和国(艾滋病流行区);其他婴儿的父母均为一方或双方是吸毒者,或经常与许多人有性关系者。有一个患儿则有一个母亲、两个父亲和一个叔叔,而这些人都患有艾滋病。
有鉴于此,医生们认为必须把置身于上述环境中的儿童看作是“极易受艾滋病危害的”。
Ⅵ 世界范围内出现过哪几次的传染性疾病的大爆发
天花(Smallpox)
早在16世纪,欧洲的探险家、殖民者和征服者还没有进入新大陆之前,美洲大陆上已经居住着将近1亿名土着居民。但在随后的100年内,传染病的爆发使人口骤减为500到1000万。虽然其中有些原住民,比如印加人和阿兹特克人,已经开始修建城市。但由于时间短暂,他们还没有大量驯养动物,也尚未滋生出侵扰欧洲人的许多病菌。但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到来,许多土着居民无法抵挡的传染病也随之来到了新大陆。
这些传染病中最严重的天花。天花病菌已经在人类社会传播了数千年,其中最厉害的疾病会导致30%的死亡率。天花的症状包括高烧、全身酸痛、皮疹、水泡和永久性伤疤。这种疾病一般通过与患者的皮肤或体液直接接触传播,但是封闭环境中也会通过空气传播。
尽管在1796年天花疫苗已经出现,但是天花病毒仍在继续传播。甚至在1976年,天花还造成了2万人的死亡和全球数百万人的恐慌。同一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推行大规模接种天花疫苗。1977年,天花病例彻底消失。如今,这种病毒除了实验室外,在自然界已经不见踪影。
西班牙流感(Spanish influenza)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全球有3700万人在战争中丧生,数百万士兵开始返回家乡。这时一种新型疾病出现了,有些人称之为西班牙流感,或者世纪大流感和1918流感。这场灾难在几个月内带走了2000万人的生命。在一年的时间内,流感继续蔓延,死亡人数十分惊人。估计全球范围内有5000万到1亿人死于此疫。这场流感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瘟疫。
西班牙流感与我们现在每年都会遇到的常见流感不同。那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被称为H1N1禽流感病毒。科学家们怀疑这种病毒是一战前从美国中西部地区的鸟类传染给人类的。后来在西班牙造成800万人死亡,这次流感因此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部分人类对这种病毒完全没有抵抗力,正如同1550年阿兹特克人面对天花时的困境。大规模的运输部队和补给部队使病毒向其他地区的传播更为快速。
1918年流感同样有普通流感的典型症状,比如发烧、恶心、腹痛和腹泻。同样,病人脸上经常有黑斑出现,肺部充满液体,很容易导致缺氧,该症患者往往死于肺部充液。
随着病毒的变异和向非致命方向的转变,这次流感一年之后慢慢消失了。对于我们而言,由于基因与部分抗体的遗传性,对H1N1家族的病毒均有一定的抵抗性。
黑死病(Black Death)
车上堆满尸体,木板上摆满死去的家人,贵族和农民齐声哀号,希望进入天堂得到解脱。这就是黑死病,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传染病。黑死病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流行性传染病。1348年的欧洲,有一半人死于黑死病。当时,中国和印度也有不少人因此而死。黑死病沿着战争和贸易的路线不断传,沿途的城市和乡村完全毁灭,全球的政治、经济受到致命性打击。
黑死病长久以来都被认为是流行性鼠疫,通过老鼠身上的跳蚤和空气进行传播。但最近的研究对此提出质疑。一些科学家认为黑死病可能是类似于伊波拉病毒的一种出血性病毒。科学家正在研究疑似鼠疫受害者的遗骨,希望发现一些遗传证据来证实这一理论。
如果说黑死病是鼠疫的话,那么现在还仍然存在。由耶尔森氏杆菌引起的鼠疫如今还会在一些老鼠泛滥的贫穷地区发生。但只需在发病的早期阶段进行一些简单治疗,就能大大减轻病情。这种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淋巴腺肿大,发烧,咳嗽,血痰和呼吸困难。
疟疾(Plague)
疟疾并不是什么新型传染病。最早关于疟疾的记载出现在4000年前,当时的希腊人就记述了疟疾的破坏性影响。最早关于蚊子传染疾病的说法出现于古印度和中国的医书上。即使是现在,科学家们也发现了很多疾病跟蚊子有关。
疟疾一般是由蚊子和人类身体上的虐原虫微生物引起的。当受感染的蚊子停留在人类皮肤上开始吸血时,疟原虫微生物就会进入人体。一旦进入血液,就会在血红细胞内生长并最终摧毁红细胞。症状有轻有重,典型症状是发烧。发冷,出汗,头痛和肌肉痛。想了解更多信息,请查看疟疾的发病原理。
古时候疟疾传播的情况现在已难以考证。但是我们仍然能在一些疟疾肆虐的地区看到它惊人的破坏力。1906年,美国政府招募了26000名工人建造巴拿马运河。其中的21000人后来因为疟疾住进医院。
战时的士兵受疟疾的伤害最大。据报道,仅美国南北战争中就有1316000人感染疟疾,其中约一万人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士兵饱受疟疾之苦,长达三年之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非洲和南太平洋的驻军中有60000人死于疟疾。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试图清除疟疾病。他们首先使用了现在已经禁用的滴滴涕(DDT)进行大规模杀蚊,然后全民预防蚊虫滋生。在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宣称疟疾已经在美国绝迹后,世界卫生组织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根除疟疾。但是,随着抗药性疟疾及蚊虫的出现,花费了巨大人力和财力的消灭疟疾行动被迫搁浅。
如今,疟疾仍然还在世界上很多地方肆虐。特别是在没有推行世界卫生组织清除疟疾行动的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每年都有将近3亿5千万到5亿人口感染疟疾,多达一百万人因此而死去。即使在美国,尽管之前进行过大清除,每年也有超过1000个病例,还有少数人死亡。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简称TB)
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肺结核就存在于世了。古代小说详细记载了肺结核患者死亡的过程。人们甚至在在古埃及的木乃伊中发现了肺结核病菌存在的DNA证据。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在人群中依靠空气传播。感染者呼吸时细菌随之而出,然后再进入其他人体内。病菌一般直接攻击肺部,导致患者胸部疼痛、体弱无力、体重下降、发烧、夜间盗汗和血痰。有时也会影响到大脑,肾脏或者脊柱。
从17世纪开始,肺结核就在欧洲大陆流行了将近200年,感染者中近1/7死去。肺结核在美洲殖民地更是常见。即使是在19世纪晚期,美国每年死亡人口中仍有1/10是因肺结核而死。
1944年,医学界发明了抗生素来治疗肺结核,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经历了5000年的折磨之后,我们终于可以摆脱这种被古埃及人称为“死亡之病”的传染病了。
虽然有现代治疗手段的帮助,但如今每年还有将近800万人感染肺结核,而其中200万人死去。
由于预防和治疗手段失效,全球性贫困状况,以及抗药性结核病菌的出现,这种疾病在上世纪90年代卷土重来。此外,艾滋病病人因为身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所以更容易感染肺结核。随着艾滋病的传播,肺结核也开始死灰复燃。
霍乱(cholera)
古代印度已经有霍乱病例存在,但直到19世纪,世界其他地区才出现了类似的病例。在19世纪,商人在各地进行贸易时,霍乱病毒随着他们进入了中国、日本、北非、中东和非洲的一些城市。六次大规模霍乱爆发,夺取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霍乱是由一种叫做霍乱弧菌的肠内杆菌引起的。轻度感染病例十分常见。5%的感染者有可能会严重呕吐、腹泻和腿抽筋,甚至严重脱水和休克。大多数人的免疫系统都能抵抗住霍乱,前提是您能熬过长时间的脱水状态。直接接触患者通常会感染病毒,但是霍乱病毒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水和食物进行传播。
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期间,霍乱病毒被贸易商们带到了欧洲那些拥挤和肮脏的商业城市。医生们把霍乱流行的原因归咎于严重的空气污染,他们倡导清洁的生活环境和增加污水处理系统。这对霍乱的流行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虽然医学界最终认定霍乱并非由空气传播,而是受污染的水源引起,但是霍乱病例的确因城市清洁计划大大减少了。
在上个世纪,人们始终认为霍乱不过是18世纪的陈年旧事,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卫生条件的改善,霍乱病毒早被根除。然后,就1961年,一种新型霍乱在印度尼西亚爆发,并最终蔓延到全世界。这场流行性霍乱一直持续到今日。1991年,30万人感染了新型霍乱,4000人被夺去生命。
艾滋病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简称(AIDS)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艾滋病引发了一场世界性的灾难,从1981年至今,大约2500万人因此丧生。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目前有3320万人是HIV携带者,仅2007年就有210万艾滋病患者死去[资料来源:Avert]。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IV)引起的。这种病毒通过人体的血液、精液和其他体液进行传播,直接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免疫系统被破坏的人对各种病菌都没有抵抗力,也称为机会性感染(Ols)。如果人体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HIV就变成了艾滋病。
科学家怀疑艾滋病毒是20世纪中期由猴子和类人猿传染给人类的。20世纪70年代,非洲人口急剧增长,战争,贫穷和失业困扰着非洲各国。卖淫和吸毒泛滥,艾滋病毒也通过不安全性交和污染的针头得以传播。即使在医院,针头的重复使用和不安全的输血也给艾滋病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很快,艾滋病在撒哈拉以南地区大规模肆虐,很多贫穷国家的劳动力因此而死去,成千上万的儿童成为孤儿。
虽然有些药物可以抑制艾滋病携带者发展为艾滋病患者,但目前尚无药物能够完全根治这种疾病。很多团体和组织都在开展艾滋病预防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正如上文所说,艾滋病病毒一般通过不安全性交和重复使用的输液针头传播。因此医药部门一直在号召使用避孕套和一次性针头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若想了解更多有关艾滋病的信息,请查看什么是艾滋病(AIDS)。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了解一种更为严重的传染病——黄热病,它曾经打败了拿破仑的大军。
黄热病(Yellow Fever)
当欧洲殖民者把大批非洲奴隶运往美洲的时候,很多新型传染病也被带了过去,其中就有黄热病。黄热病,又称“黄杰克”,在殖民地地区广泛传播,大批农场因此消失,一些主要城市也受到毁灭性影响。
1803年,拿破仑派遣33000人前往北美洲的法国领地去镇压当地起义,军队登陆后不久,29000人就感染黄热病死亡。巨大的损失迫使拿破仑放弃了那块领土。随后,法国把这块领土卖给了美国。这就是史书记载的路易斯安那州事件。
黄热病和疟疾类似,都是通过蚊虫进行传播。典型症状有:发烧、发热、头疼、肌肉疼痛、背痛和呕吐。严重感染时会导致出血,休克、肾和肝功能衰竭,有致命的危险。肝功能衰竭会导致黄疸病或者皮肤发黄,这就是它被称作“黄热病”的原因。
尽管开展了接种疫苗、改善生活环境和大规模清除蚊虫等活动,黄热病现在依然在非洲和南美洲肆虐。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了解到士兵在战场上不仅仅要躲避子弹,还要防止流行性斑疹伤寒。
斑疹伤寒(scrubtyphus)
很多人挤在一起,环境肮脏,每个人都不停地用手抓身上的虱子。自古以来,露宿战场的士兵不仅要时刻防备敌人,还必须面对寄生虫和病菌的威胁。一种名叫普氏立克次氏体的微小病菌曾经导致了世界着名的瘟疫大爆发,那就是伤寒病。
由于它经常在驻军里爆发,又被称为“露营热”或者“战争伤寒”。在欧洲30年战争期间,斑疹伤寒、瘟疫和饥饿夺走了1000万的生命。有时候,斑疹伤寒的爆发会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资料来源:Conlon]。
1489年,在西班牙军队围攻摩尔人的大本营格兰纳达时,一场斑疹伤寒爆发了,西班牙军队由25000人骤减为8000人[资料来源:Conlon]。由于斑疹伤寒的破坏,西班牙人只能等待下个世纪,才能把摩尔人驱逐出西班牙。一战中也有类似事件,伤寒使数百万的俄罗斯、波兰和罗马尼亚士兵死去。
斑疹伤寒的典型症状包括:头痛、食欲不振、疲倦和体温急剧上升,并迅速转为发烧,同时伴随着发冷和恶心。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伤寒会影响血液循环,造成斑点坏疽、肺炎和肾功能衰竭,随着温度逐渐升高,最终导致精神错乱,昏迷和心力衰竭。
如今随着医疗手段的进步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斑疹伤寒逐渐减少。二次大战中斑疹伤寒疫苗的使用和DDT灭蚊行动的开展,使得斑疹伤寒在发达国家已经销声匿迹。但是在南美洲、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地区,斑疹伤寒仍然没有得到消除。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看到随着卫生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因病瘫痪的人反而越来越多了。
脊髓灰质炎(polio)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研究人员推测这种疾病已经在全球肆虐了上千年,导致成千上万的儿童瘫痪或死亡。在1952年,仅美国就有约58000个脊髓灰质炎病例,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最终瘫痪。在这些病例中,更有超过3000人死亡。
这种疾病是由破坏人体神经系统的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myelitis)引起。它会通过粪便传播,经由受污染的食物和饮水扩散。初期症状包括发烧、疲劳、头痛、呕吐、身体僵硬和四肢疼痛。大约每200个感染者中,就会有一人瘫痪[资料来源:WHO]。虽然麻痹症状主要集中在腿部,但有时也会蔓延至呼吸系统的肌肉组织,从而导致患者死亡。
脊髓灰质炎患者大多是儿童,所以也被称为小儿麻痹症,但成人同样会感染此症。这主要取决于患者头一次接触病毒,也就是初次感染的时候年龄多大。在青少年时期,人体免疫系统对脊髓灰质炎的抵抗力更强。所以说,初次感染时患者年纪越大,瘫痪或死亡的危险性就越大。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很古老的疾病,早在人类世界中传播了千百年。如果在幼年时期接触过脊髓灰质炎病菌,人体自身抵抗力就会相应提高。但到了十八世纪,我们的医疗手段得到长足发展。这限制了疾病传播,同时降低了人们在幼年时期接触病菌的机会。结果越来越多的患者要到年长一些时,才会接触到脊髓灰质炎病菌,因此在发达国家,脊髓灰质炎导致瘫痪的比例直线上升。
目前还没有针对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医学界研制出了完美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从那以后,这种疾病在发达国家基本得到控制,只有在某些发展中国家才会出现脊髓灰质炎的流行性大爆发。人类是这种病菌的唯一携带者,而广谱疫苗几乎可以保证让脊髓灰质炎从此绝迹。在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全球脊髓灰质炎根除计划,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Ⅶ 西班牙有个换肾的艾滋患者他是怎么活那么久的
一直使用抗病毒 药物,治疗的 早吧
Ⅷ 请提供有关西班牙艾滋病的情况
据西班牙卫生部14日发表的公报,2000年西班牙共确诊艾滋病患者2511例,比1999年减少13%。 西卫生部称,最近5年来,卫生部门采取预防为主、引进新的治疗手段为辅的做法,使艾滋病患者的人数下降了64%,母子传染的病例也明显减少,2000年西班牙只发现12例。 公报指出,在已确诊的艾滋病患者中,男性占77.9%。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主要的感染途径,占患者总数的56%,其次是性接触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