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有哪些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作品
Ⅰ 西班牙文学“九八年一代”文学特点及代表人物有哪些
“九八年一代”的作家们反对腐朽的君主政体,反对科学文化领域中的御用权威,提出创造具有民族风格的西班牙艺术,其作品主要是对西班牙自然景色的讴歌和对西班牙社会的抨击,情调深沉而忧郁。代表作家有米格尔·德·乌纳穆诺(1864—1936),他以散文着称,作品充满哲理,带有悲观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何塞·马丁内斯·鲁伊斯(1874—1967),笔名阿索林,他善于捕捉到事物转瞬即逝的印象,他的散文笔调十分细腻;皮奥·巴罗哈(1872—1956),以观察敏锐、笔调粗犷着称的小说家;拉蒙·马里亚·德尔·巴列·因克兰(1869—1936),是着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以及着名的诗人安东尼奥·马查多(1875—1939),其诗歌情景交融,以孤寂忧郁的情调,描绘了卡斯蒂利亚的悲惨景象,反映了人民对自由的渴望。与他们同时代或稍晚的着名小说家有模拟古代风格的里卡多·莱昂(1877—1943),富于地方色彩的孔查·埃斯皮纳·德·塞尔纳(1877—1955),侧重心理描写的拉蒙·佩雷斯·德·阿亚拉(1880—1962),善于写景抒情的加夫列尔·米罗(1879—1930),继承加尔多斯创作手法的松苏内吉(1901—),以及内战后长期侨居国外的拉蒙·森德尔(1902—)等。
戏剧家哈辛托·贝纳文特(1866—1954)虽然与“九八年一代”处于同一时期,但在创作上并无联系。他的剧作主题鲜明,结构简洁,讽刺辛辣。另外,塞拉芬和华金·阿尔瓦雷斯·金特罗兄弟(1871—1938,1873—1944)写的独幕剧,饶有兴趣地反映了民间的风俗习惯。哈辛托·格劳·德尔加多(1877—1958),其剧本题材都取自民间传说和历史轶事。后来的着名戏剧家还有热衷于戏剧改革的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1898—1936)、亚历杭德罗·卡索纳(1903—1965)和华金·卡尔沃·索特洛等。
Ⅱ 西班牙的作家及其作品
《完美罪行之友》 安德烈斯-特拉别略《堂吉诃德》 米盖尔·德·塞万提斯(“西班牙戏剧之父”)《伟大的牵线人》 何塞·埃切加赖(获诺贝尔文学奖 )《不吉利的姑娘》 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获诺贝尔文学奖)胡安·拉蒙·希梅内斯(1881~1958)西班牙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诗韵集》、《悲哀的咏叹调》;散文集《三个世界的西班牙人》;长诗《空间》等阿莱克桑德雷·梅洛,西班牙诗人 《天堂的影子》戴利贝斯(Miguel Delibes)----《异教徒》
蒂尔索·德·莫里纳---- 《塞维利亚的嘲弄者》(1630)
卡斯特罗----《熙德的青年时代》(1618)
路易斯·德·冈果拉---- 长诗《寂寞》和《波利非莫和伽拉苔亚的故事》
凯维多----《大骗子堂帕勃罗斯·布斯康的一生》
彼德罗·卡尔德·隆·拉·巴尔卡---- 《精灵夫人》(1629),《萨拉梅亚的镇长》(1636),《人生如梦》(1635)
阿尔瓦罗·庞波(Alvaro Pombo)---- 《玛蒂尔达·图尔平的财富》
罗萨莱斯----《风之影》,《看不见的城市》
Ⅲ 西班牙的人文主义文学成就最大的是什么
西班牙的人文主义文学以小说和戏剧的成就最大。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文学史上的高峰,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16世纪中期,西班牙戏剧进入繁荣时期。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戏剧开始崛起。一些固定的公共剧场也先后建立。
Ⅳ 人文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人文主义文学出现在14至16世纪的欧洲。
意:
彼得拉克的《歌集》薄迦丘的《十日谈》
法:
拉伯雷《巨人传》
西: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英:
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
斯宾塞的《仙后》
学史上一般把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14世纪初至15世纪中叶为人文主义文学产生与发展的早期,主要成就在意大利和英国。此时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是,在14世纪初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当时的人文主义作家对基督教神学本质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后来那种科学理性的程度,他们更多地是从神权否定人权、神性排斥人性等感性角度,感受到了神学体系的不合理。这样,强调个性解放和享受世俗生活就成了当时人文主义文学家对神学体系否定的主要方式。15世纪下半叶至16世纪上半叶,是人文主义文学发展的中期,主要成就在法国,意大利和英国人文主义文学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早期创作的基础上,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新的一代人文主义作家愈来愈感到,单纯地讴歌人的本能欲望和展示个性要求,这是对人本身缺乏深入认识的反映。他们认为,既然人可以通过自己的理性和才能创造出从未有过的奇迹,那么,只有把人的巨人风采和理性力量展现出来,才能更清楚地反映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才能真正理解人的价值和尊严。所以,描绘巨人的形象,展示巨人的思想和行动就渐渐成为第二个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主导趋势。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初,是人文主义文学发展的晚期。在此阶段,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均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人文主义文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此时文学成就主要在西班牙和英国。在这一阶段的人文主义文学中,除前两个时期的讴歌人性和展示巨人风范两种主题仍然被加以表现外,对人自身矛盾的关注,进而言之,对由于人性的弱点所造成的社会丑恶现象的探讨成为此时文学的基本任务。这种对人自身及人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客观上既是对人文主义进步性与局限性的艺术总结的反映,同时也更具有否定神学体系的巨大价值:它说明人不仅是自己欲望情感和行动的主宰,同时人的自身矛盾和行动也决定着社会关系的发展和演进。社会上的一切矛盾、运动、发展乃至斗争,均是由人而非神造成的。
Ⅳ 塞万提斯是西班牙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杰出作品是什么
塞万提斯是西班牙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杰出作品是《堂吉诃德》。
参考文献:
刘象愚 于天池 主编.中国少年儿童艺术网络全书·文学艺术卷.太原:希望出版社.2002.第303-304页.
Ⅵ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文学是什么
西班牙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时间较意大利晚一些。直到16世纪初,它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国。在15、16世纪,它国势强盛,统治了北意大利、尼德兰,又在中南美洲、非洲、亚洲掠夺了幅员广大的殖民地,因而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加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当时海外贸易兴隆,有1000艘商船在世界各地航行,西班牙成了称霸全球的强国。但到了1588年,它在和英国海战时惨败,无敌舰队覆灭,再加尼德兰革命,它从此一蹶不振,丧失了世界强国的地位。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一度繁荣,西班牙在16世纪出现了人文主义文学发展的高潮。
在16世纪前期,由于反动教会百般阻挠先进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人文主义文学不可能顺利发展。当时贵族骑士文学在全国广泛流行,而市民们所喜爱的是流浪汉小说。到16世纪后期,西班牙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人文主义作家,使西班牙文学进入“黄金时代”。
流浪汉小说是城市发达后的产物。它主要反映新旧交替时期城市中下层人民的生活。作品的主人公处于被压迫的阶级地位。为了求得个人生存,往往不择手段。作品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黑暗现象,具有一定的揭露和讽刺意义。
《小癞子》(1553)是流浪汉小说的代表作。作者不详。作品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主人公小癞子谈他的个人经历。他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就离开家庭出外谋生。他曾为一个瞎子领路,又曾当过一个吝啬的教士的仆人。以后又侍候过各式各样的主人,如绅士、僧侣、教堂神父、公差等。这些人大都刻薄自私,贪婪狡诈。在这些人的影响下,小癞子也成了一个寡廉鲜耻的人,居然靠妻子和神父私通来获得金钱。
小说广泛地描写了西班牙的社会生活,以幽默讽刺的笔调,揭露了贵族和僧侣们的种种丑态。人物性格鲜明,但性格没有发展,情节不够完整严密。由于作品写的是市民所熟悉的人和事,语言又生动流畅,因此深受市民群众的欢迎。
西班牙的另一部流浪汉小说《阿尔法拉契人的古斯曼》上下两部(1599~1604)也颇受读者欢迎。它的作者是马提欧·阿列曼。这类小说风行一时,持续到17世纪初期。流浪汉小说一般采用自传体形式,人物个性比较鲜明,语言生动自然,对欧洲近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西班牙的人文主义文学以小说和戏剧的成就最大。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文学史上的高峰,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16世纪中期,西班牙戏剧进入繁荣时期。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戏剧开始崛起。一些固定的公共剧场也先后建立。
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是洛卜·德·维伽(1562~1635)。这是一个才华出众的作家,写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但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是当时声誉最高、最受群众欢迎的剧作家。他在《当代写作喜剧的新艺术》(1609)中,提出了人文主义的戏剧理论。主张戏剧模仿生活,逼真地反映现实,悲喜剧因素应掺杂在一起。他认为戏剧创作应满足群众的要求,重视戏剧情节的巧妙安排。他的剧本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写爱情和家庭问题的剧本,歌颂恋爱自由,宣传人人平等。如《干草上的狗》(1618)、《带罐的姑娘》(1627)等。有写社会政治问题的剧本,如《塞维勒之星》(1623)。他的代表作是描写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羊泉村》(1609~1613)。
《羊泉村》取材于15世纪发生在羊泉村的一次农民起义。
剧本描写骑士团队长费尔南·高迈斯仗势欺人,企图奸污羊泉村长老的女儿劳伦霞。青年农民弗隆多梭救出了劳伦霞。后来在弗隆多梭和劳伦霞举行婚礼时,凶残的费尔南竟劫走新娘,还要绞死新郎。勇敢的劳伦霞逃回村中,号召村民起来和封建势力斗争。全村农民起来,攻战了城堡,杀死费尔南。后来国王赦免了他们,将羊泉村收归自己管辖。
这个剧本突出地表现了农民的集体反抗精神和人文主义者反封建的思想。但从作品结尾可以看出,作者在反对暴虐的封建主的同时,也拥护开明君主和王权。
Ⅶ 19世纪初的西班牙有哪些杰出的作家和代表作
由于19世纪的西班牙一直处于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进行殊死搏斗的状态,是一个革命烽火此起彼伏,充满骚乱、动荡的时代,在文学上表现为各种流派纷陈杂处,互有消长,均未能得到充分发展。马里亚诺·何塞·德·拉腊(1809-1837)是介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作家,曾用笔名“费加罗”发表大量针砭时弊、抨击黑暗的杂文,也写了许多描写风俗的优美小品。风俗派作家除拉腊外,还有塞拉芬·埃斯特瓦内斯·卡尔德隆(1799-1867)和拉蒙·德·梅索内罗·罗马诺斯(1803-1882),前者所着《安达卢西亚景象》,后者所着《马德里风情》,均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当地风土人情。女作家费尔南·卡瓦列罗(1796-1877)认为“小说不是臆想的产物,而是观察的结果”。她以民间女歌手的生活为题材创作的《海鸥》,是西班牙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佩德罗·安东尼奥·德·阿拉尔孔(1833-1891)则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着有大量取材于民间生活的短篇小说,其名作为《三角帽》。地方派小说家的代表人物为何塞·马里亚·德·佩雷达(1833-1906)和胡安·巴莱拉(1824-1905),前者以细腻的自然景色描写见长,讴歌农村的古老宗法制度和风俗习惯,后者以严谨的散文描绘安达卢西亚贵族社会的风尚,侧重于人物的心理描写。
Ⅷ 西班牙有名的作家有哪些
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西班牙语: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年9月29日-1616年4月23日),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出生于马德里附近的埃纳雷斯堡,他被誉为是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其作品《堂吉诃德》达到了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标志着欧洲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评论家们称他的小说《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1616年4月23日塞万提斯逝世。
塞万提斯对于世界文学的影响巨大,甚至连西班牙语都因此被称为"塞万提斯的语言"。
其次还有
1.198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卡米略·何塞·塞拉曾被誉为“最后一位伟大的西班牙作家”,代表作《杜瓦尔德一家》。
2.胡安·马塞·卡尔沃今年获得了西班牙语文学最高奖塞万提斯文学奖,他的着作有《与特雷莎的最后日子》(1966年)、《如果说我跌倒》(1973年)、《金内裤姑娘》(1978年)
3.西班牙小说家、诗人、出版人埃米利·罗萨莱斯新作《看不见的城市》
Ⅸ 文艺复兴时期塞万和他的作品
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年-1616年)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1547年9月29日出生,1616年4月22日在马德里逝世[1]。他被誉为是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评论家们称他的小说《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一生经历,是典型的西班牙人的冒险生涯。他生于16世纪的西班牙,那是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被逐回北非,西班牙从地域到宗教都得到统一。在西班牙王廷的资助下,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海洋冒险促进了殖民主义的兴盛,对美洲的掠夺刺激了国内工商业的发展,一些城市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西班牙拥有一千多艘船航行在世界各地,成为称霸欧洲的强大封建帝国。但是西班牙的强盛极为短暂,专制君主腓力普二世对外发动多次失败的战争,既耗尽了国库的资产,也使西班牙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在国内,封建贵族与僧侣还保持着特权,各种苛损杂税繁多,使得贫富分配不均的现象更为突出,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尽管专制王权与天主教会勾结在一起,利用宗教裁判所镇压一切进步思想与人民的反抗,但人文主义思想仍然得到传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作家。
塞万提斯出生于一个贫困之家,父亲是一个跑江湖的外科医生。因为生活艰难,塞万提斯和他的七兄弟姊妹跟随父亲到处东奔西跑,直到1566年才定居马德里。颠沛流离的童年生活,使他仅受过中学教育。
23岁时他到了意大利,当了红衣主教胡利奥的家臣。一年后不肯安于现状的性格又驱使他参加了西班牙驻意大利的军队,准备对抗来犯的土耳其人。他参加了着名的勒班多大海战,这次战斗中,西班牙为首的联合舰队的二十四艘战舰重创了土耳其人的舰队。带病坚守岗位的塞万提斯在激烈的战斗中负了三处伤,以至被截去了左手,此后即有“勒班多的独臂人”之称。经过了四年出生入死的军旅生涯后,他带着基督教联军统帅胡安与西西里总督给西班牙国王的推荐信踏上返国的归途。
不幸的是途中遭遇了土耳其海盗船,他被掳到阿尔及利亚。由于这两封推荐信的关系,土耳其人把他当成重要人物,准备勒索巨额赎金。做了奴隶的塞万提斯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逃跑,却均以失败告终,但他的勇气与胆识却得到俘虏们的信任与爱戴,就连奴役他们的土耳其人也为他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折服。158年亲友们终于筹资把他赎回,这时他已经34岁了。
以一个英雄的身份回国的塞万提斯,并没有得到腓力普国王的重视,终日为生活奔忙。他一面着书一面在政府里当小职员,曾干过军需官、税吏,接触过农村生活,也曾被派到美洲公干。他不止一次被捕下狱,原因是不能缴上该收的税款,也有的却是遭受无妄之灾。就连他那不朽的《堂吉诃德》也有一部分是在监狱里构思和写作的。1616年他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塞万提斯十分爱好文学,在生活窘迫的时候,卖文是他养活妻儿老小的唯一途径。他用文学语言给一个又一个商人、一种又一种商品做广告。他写过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数目的抒情诗、讽刺诗,但大多没有引起多大反响。他亦曾应剧院邀请写过三四十个剧本,但上映后并未取得预想的成功。1585年他出版了田园牧歌体小说《伽拉泰亚》(第一部),虽然作者自己很满意,但也未引起文坛的注意。塞万提斯50余岁开始了《堂吉诃德》的写作。《堂吉诃德》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书中堂吉诃德在游侠生活中的遭遇,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抨击教会的专横,揭示人民的困苦。他塑造的堂吉诃德和他的仆从桑丘,是西方古典文学中的两个典型形象。
1605年《堂吉诃德》第一部出版,立即风行全国,一年这内竟再版了六次。这部小说虽然未能使塞万提斯摆脱贫困,却为他赢得了不朽的荣誉。书中对时弊的讽刺与无情嘲笑遭到封建贵族与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憎恨。1614年有人出版了一部伪造的续篇,站在教会与贵族的立场上,肆意歪曲、丑化小说主人公的形象,并对塞万提斯本人进行了恶毒的诽谤与攻击。塞万提斯为了抵制伪书的恶劣影响,赶写了《堂吉诃德》第二部,于1615年推出。除此之外,他还于1613年出版了包括十三篇优秀短篇小说的《惩恶扬善故事集》,其中有曲折的爱情故事,有社会风俗的描写,也有一些哲学议论。书中描写了封建社会的罪恶以及西班牙下层民众生活的贫困,肯定人性与个性自由,对社会的不公正发出了愤怒的抗议。这些充满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现实主义短篇在西班牙文艺复兴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他创作的作品中,以《堂吉诃德》最为着名,影响也最大,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和欧洲最杰出的作品。
1616年,塞万堤斯因病去世,葬在修道院的墓园里,连确切的墓址也无人知道。
Ⅹ 洛佩·德·维加的简介
洛佩·德·维加是西班牙文学中“黄金世纪”时期仅次于塞万提斯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自然、绚丽、明朗、通俗。另外,他还是世界文坛三大怪杰之一(其他两位是法国的伏尔泰和科莱特)。
洛佩是卡斯蒂利亚语的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并且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他一生创作了1500部戏剧作品,其中有300多部喜剧;这意味着从他18岁直至他死去的这段岁月里,洛佩平均每天创作200多句诗,而这甚至没有把他其他类别的作品计算在内。
虽然他曾遭受过流放,也常常引起社会丑闻并陷入经济困境,但这些都丝毫没有减低他受人民喜爱的程度。人们惊讶于他那些赞美平民的高贵品质的戏剧作品,而他的作品同时也反映了西班牙帝国盛极一时的景象以及后来的衰落。
他是克维多的好友,与贡哥拉为敌,而塞万提斯对他也有羡慕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