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投送舰是什么意思
A. 世界航母介绍
你看着(够详细吧!):
各国航母(准航母)概况
21世纪初,世界上共有9个国家拥有航空母舰: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巴西、印度、泰国。其中,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和最大的航空母舰,其它国家的航空母舰比美国的都小得多。
美国
共拥有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和企业号航空母舰(企业号在2009年一度退役,2010年作为航母训练舰重新加入美国海军,它是美国也是世界第一艘核动力航母)在内的11艘大型航母(另有多艘封存航母,可随时投入现役)。 CVN65“企业”号为美国海军第一艘核动力多用途航空母舰,1958年至1960年建造,当时造价为4.5亿美元,1961年11月加入大西洋舰队服役,1965年至1990年部署在太平洋舰队,1990年至1994年进行为期4年的更换核燃料和现代化改装,之后加入大西洋舰队,目前母港设在弗吉尼亚州美国最大的海军基地诺福克。该舰标准排水量73570吨,满载排水量93970吨,全舰长342.5米,飞行甲板宽76.88米,载机约90架,由8台A2w型核反应堆为4台齿轮传动式汽轮机提供蒸汽,航速33节,更换一次核燃料可连续航行20万海里。1964年8至10月,“企业”号航母在核动力导弹巡洋舰“长滩”号和“班市里奇”号的护航下,组成世界上第一支全核动力特混舰队,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途中没有加油和再补给,历时64天,总航程32600海里,充分显示了核动力的巨大续航力,开创了航空母舰发展的新纪元。该舰曾参加对古巴的海上封锁以及越南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先后四次更换核燃料。现隶属于大西洋舰队,执行任务时搭载第3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舰载机78架。
美国现役航空母舰(8张)CVN68“尼米兹”号是继“企业”号之后的第二艘核动力超级航空母舰,以二战时期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命名,1968年动工,1972年下水,1975年5月加入大西洋舰队服役,1987年转入太平洋舰队,母港设在布雷默顿,1998年3月进入位于诺福克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进行历时3年的大修,计划2002年完成。该舰标准排水量74042吨,满载排水量91487吨,总长333米,飞行甲板,宽76.8米,由2座A4W型压水式核反应堆提供动力,28万马力,航速30节以上,更换一次核燃料可连续运行13年,续航力达80-100万海里,可载各型舰载机90-100架,编制舰员5930人。“尼米兹”导采用了功率更大、结构更完善、寿命更长的A4W型核反应堆,并装备了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和“海麻雀”舰空导弹,服役时间可长达50年。1997年9月5日至1998年2月28日,该舰隶属太平洋舰队,搭载第9舰载航空联队,从美国西海岸的圣迭戈出发。横跨太平洋和印度洋,在炎热的波斯湾执勤3个月,参加了对伊拉克的空袭作战,然后又穿越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和大西洋,抵达美国东海岸的梅波特海军基地,在175天内环球航行一周。 CVN69“艾森豪威尔”号为尼米兹级的第2艘,以美国第34任总统命名,性能与“尼米兹”号一致,1977年服役,部署在大西洋舰队,母港为诺福克海军基地,曾参加波黑战争空袭波黑塞族武装,多次前往地中海和海湾执勤。该舰目前隶属太平洋舰队,搭载第7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飞机80架。 CVN70“文森”号该舰以二战前海军的坚定支持者美国众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主席“卡尔·文森”命名,性能与尼米兹级前二艘一样,1982年3月加入大西洋舰队服役,1983年部署至太平洋舰队,母港为布雷默顿海军基地。该舰曾多次在海湾执勤,参加过对伊拉克的空袭作战,目前由第3航母大队司令指挥,搭载第11舰载航空联队,装奋各型飞机78架。 CVN71“罗斯福”号是尼米兹级的第1艘,以美国第26任总统命名,性能略有改进,满载排水量增至97574吨,1986年10月服役,部署在大西洋舰队,母港为诺福克海军基地。该舰曾参加海湾战争,1999年又参加了科索沃战争,在同级舰中实战经验最为丰富。目前搭载第8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舰载机80架.并由2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2艘核潜艇和1艘快速战斗支援舰担负护航。 CVN72“林肯”号以美国最受拥戴的林肯总统命名。性能进一步改进,装载2900吨航空弹药和350万加仑航空汽油后,满载排水量达102000吨,是世界上第一艘超过10万吨的航空母舰。该舰1989年服役,先部署在大西洋舰队,1990年转入太平洋舰队,母港由诺福克移至华盛顿州的埃弗雷特。目前由,搭载第14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飞机78架,配属2艘导弹巡洋舰、6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1艘核潜艇和3艘后勤舰,正在波斯湾执勤,每天出动舰载机对伊拉克进行空中监观和封锁。 CVN73“华盛顿”号以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命名,性能与“林肯”号一样,1992年服役,部署在大西洋舰队,母港为诺福克海军基地。目前隶属于第2巡洋舰驱逐舰大队,搭载第17舰载航空联队,装备各型飞机78架,正在地中海执勤,由导弹巡洋舰“诺曼底”号、驱逐舰“布里斯科”号和“加农”号、护卫舰“辛普森”号、核潜艇“安纳波利斯”号和“阿尔巴尼”号、快速战斗支援舰“供应”号担负护航。 CVN74“斯坦尼斯”号,这是尼米兹级的第7艘,1995年12月服役,是美海军第一艘装备IT-21“21世纪信息技术”系统,实现网络化的现代航空母舰,核动力装置也得到进一步改进,一次加注核燃料可连续运行23年,因此在45-50年的服役期内只需要换一次核燃料。该舰加入现役后先部署在大西洋舰队,1998年8月转入太平洋舰队,母港也由梅波特移至圣迭戈海至基地。2000年上半年,该舰搭载第9舰载航空联队各型飞机74架,首次前往西太平洋和波斯湾进行为期6个月的海外执勤。 CVN75“杜鲁门”号为美海军20世纪最后服役的航母,造价高达45亿美元。该舰以美国第33任总统命名,1993年至1996年建造,1998年7月服役,部署在了西洋舰队,母港为诺福克海军基地。目前,该舰正在中大西洋进行作战部署前的最后一次海上训练,由第2航母大队司令指挥,搭载第3舰载航空联队的飞机74架。 CVN-76里根号航空母舰(USS Ronald Reagan CVN-76)是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九号舰,也是美国在进入21世纪以后第一艘成军的航空母舰。2001年时完工下水的里根号是以美国第40任总统隆纳·里根为名,里根总统是带领美国结束冷战时期、非常受美国人民爱戴的国家领袖,也是第一位本人还在世时就被拿来替军舰命名的前美国总统。不过由于新舰下水时里根本人因病无法参加仪式,因此是由前第一夫人萳西·里根(Nancy Reagan)代表出席,里根本人则在航舰正式服役后隔年与世长辞,享年93岁。 CVN-77“布什”号航空母舰,又名“乔治·H·W·布什”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简称为“布什”号,CVN-77是该舰的舷号。CVN-77将延续CVN-76的改进,飞行甲板没有初期设想的那样变化巨大,为CVN-78的渐改设计做铺垫。该舰被人们称为梦中的“尼米兹”终结者,是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最后一艘舰。
英国
无敌级航空母舰(亦称“常胜”级)是英国皇家海军也是世界上最先采用滑橇式飞行甲板的轻型航空母舰。
法国
克里蒙梭航空母舰 戴高乐号航空母舰(核动力中型航母)
俄罗斯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常规动力重型航母)
意大利
加里波第号航空母舰,加富尔伯爵号航空母舰(又名“卡武尔”、“凯沃尔”号)(全部为轻型航母)
西班牙
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航空母舰(轻型航母) “胡安·卡洛斯一世”号(西班牙海军称战略投送舰)
印度
维拉特号航空母舰原为英国皇家海军的“竞技神”号。1986年4月从英国购买。
泰国
加克里·纳吕贝特号航空母舰(轻型航母)。
巴西
圣保罗号航空母舰(轻型航母)。
编辑本段各国航母计划
美国
2008年,美国CVN21“未来型航空母舰”(Future Aircraft Carrier)开工建造,这将是美国继尼米兹级之后打造的新一代航母。它的首舰以美国第38任总统的名字命名为“杰拉尔德·R·福特”号,编号CVN78,预计于2012年下水,2015年服役。随后,2号舰计划于2012年开工,2016年下水,2019年服役。该型排水量为十万吨的巨舰,无疑将继续代表世界航母发展的最高水平。
法国、英国
同样在2008年,法国和英国也不约而同地推进其航母计划。两国在共同的设计基础上,分别建造自己的下一代航母。对法国而言,这是为了给“形单影只”的“戴高乐”号航母配一个搭档,确保在“戴高乐”号检修或修整时法国海军仍有航母可用。对英国而言,则是为了避免海军的实力衰退过快,从而以2艘新一代航母替代已退役的3艘无敌级轻型航母。 其中,法国的新一代航母被称为PA2(Porte-Avions 2,即“戴高乐”级第二艘),计划建造一艘;英国的“未来航母”被命名为伊丽莎白女王级(Queen Elizabeth Class),计划建造两艘。这两型航母的排水量均在6万吨级,虽然质量和数量不比美国,但从英法两国的财力和海外用兵的需求来看,两三艘航母,从可能性和必要性上都已经足够了。
日本
在日本,直升机航母16DDH的2号舰于2008年开工。16DDH型直升机母舰虽然被日本海上自卫队称为“直升机驱逐舰”,但其18000吨的满载排水量、直通甲板的外形、同时搭载和起降多架直升机的航空支援能力,都无法掩盖其直升机航母的定位。该型舰的首舰已于2007年下水,目前正在测试之中,于2009年服役,这次开工的2号舰预计将于2011年投入使用。届时,日本的直通甲板舰数量将达到5艘,其中包括两艘18000吨的16DDH型舰和三艘满载排水量14000吨的大隅级两栖攻击舰。
中国
官方媒体以引用的方式证实了中国从乌克兰购买的航空母舰“瓦良格号”将被改装为中国第一艘航母。 “瓦良格”号航空母舰长304.5米,满载排水量67500吨。采用斜角飞行甲板,舰首建有起翘12度的滑跃甲板,飞机可以直接滑跃起飞。正式搭载苏—33双发战斗机和卡-27直升机。 中国航母
? 主尺寸:舰长306米(全长)、281米(水线)、舰宽73米、吃水10米 飞行甲板:长304米、宽72米 机库:长152米、宽26米、高7米 。 瓦良格号近况(未经证实): 2005年8月初,瓦良格以标准的PLA海军灰的新鲜涂装出现在30万吨船坞泊船码头。 2005年12月,飞行甲板大部已经漆上黄色的底子,甲板上有汽车吊在活动。 2009年4月27日早晨,瓦良格在多艘拖轮的推动下离开了原来的泊位。当天上午,瓦良格就进入了刚刚落成的大连船舶重工在香炉礁新建的第三工场30万吨级船坞。 2009年5月底,舰艏的苏联海军航空兵徽章正在拆除,舷侧的俄文舰名瓦良格——“БАРЯГ”也被铲去。 2009年8月21日,瓦良格的舰岛改造作业正式开始。 2009年9月初,瓦良格的舰岛上又一次出现了脚手架。 2009年10月初,瓦良格修补后的舰岛上出现了相控阵雷达的安装基座。 2009年12月4日,瓦良格的舰岛上开始吊装塔状桅杆。 2010年3月19日上午,瓦良格在拖轮的推动下,离开了度过近11个月的船坞,停泊在距原船坞仅“一墙之隔”的30万吨南舾装码头。飞行甲板上出现了新的起倒式护栏。船体的舱室改为全封闭设计,原有的舷窗全部取消,将大大改善居住性和三防能力,尤其适合炎热的南海海域。 2010年4月3日,瓦良格的舰岛已经开始涂装灰色的无机富锌底漆。 2010年5月16日,瓦良格号舰岛的灰色底漆已基本刷完,烟囱部分则为白色涂装。 2010年5月30日,瓦良格号汽轮机组的锅炉开始点火吹管。 2010年8月20日,瓦良格航母蒸汽试验排烟囱井。 2010年9月,瓦良格号滑跃甲板前端和飞行甲板尾部的人员防坠网支架已经安装完毕,相控阵雷达的支架正在安装中。 2010年10月下旬,瓦良格号左舷中部和尾部的近防武器平台安装了726-4型舰载干扰弹火箭发射炮。 2010年11月2日,塔状桅杆上的“顶板”三坐标雷达天线和“塔康”相控阵战术空中导航系统信标天线安装完毕,左舷前部的近防武器平台安装了国产海红旗-10舰艇自卫防御导弹武器系统。右舷前升降机前方的起重机安装完毕。 2010年11月18日,尾部近防武器平台上的海红旗-10导弹发射器和近防炮也已安装。 2010年12月10日,瓦良格号上锚链筒的喷水孔开始喷水,标志着甲板水管系已正常使用。 2010年12月15日,瓦良格号舰岛后部的卫星通信球形天线罩已经安装。 2010年12月20日,瓦良格号开始安装锚链,火控雷达也已安装。 2010年12月24日,制冷机和No.2 动力舱的蒸汽发电机组启动运转成功,低频段雷达信号干扰机已安装。 2011年1月,瓦良格号舰岛中部安装了“灯泡”数据链天线,一台利勃海尔LR1350型履带式起重机上舰施工。 2011年2月,瓦良格号舰岛一前一后安装了两座364雷达,舰岛侧面安装了多套电子战系统天线。 2011年3月初,瓦良格号舰岛后部安装了两部347G型火控雷达。
瓦良格号航母(20张)2011年3月中旬,瓦良格号舰岛涂上新漆,焕然一新。 2011年3月下旬,瓦良格号拆除舰岛上的脚手架,露出真身,同时着陆拦阻装置安装中。 2011年4月2日,瓦良格号舰岛前方的导航雷达安装完毕,着陆拦阻装置的液压油罐安装完毕。 2011年4月29日,瓦良格号舰岛侧方相阵控雷达(中华神盾)安装完毕。 2011年5月10日,瓦良格号舰岛前方相控阵雷达安装完毕。 2011年5月11日,瓦良格号舰岛后方相控阵雷达安装完毕。
B. 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投送舰的评价定位
在西班牙海军最初的规划中,SPS是一种典型的两栖直升机突击舰,拥有全通式飞行甲板与舰内船坞,航空器部分则只操作旋翼机。不过由于西班牙海军刚好也在检讨未来航空母舰的存废与定位,而且一直希望能获得第二艘航空母舰。在北约的防务规划中,西班牙海军的主要任务区域是从直布罗陀海峡出海往南到加纳利群岛之间的海运线,以屏卫北约的南翼,并提供反潜与防空的力量。西班牙海军在伊比利半岛两端各设置一支具有三栖作战能力的联合特遣舰队,每支舰队由护卫舰、潜艇与其他舰艇组成。
不过由于原先西班牙海军只拥有一艘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航空母舰,部署于南方的特遣舰队中(A战斗群),使西班牙海军的编组产生缺憾。而每当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进行定期保修时,西班牙的海上航空兵力就会开天窗。所以SPS便纳入了STOVL战斗机(Short Take-Off and Vertical Landing aircraft “垂直与短距起降战斗机”)的操作能力,兼具两栖攻击舰、轻型航空母舰与两栖运输舰的功能,一方面满足海外武力投送与物资运输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弥补了原先只有一艘航空母舰的缺憾;不过由于2008年金融海啸以后西班牙面临严重财政危机,不得不大幅削减国防预算,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的操作活动也大幅减少,最后在2013年2月6日除役。
虽然两栖作战将成为西班牙海军未来最主要的任务型态,但如果就此放弃航空母舰兵力未免太不保险;而两栖直升机突击舰与轻型航空母舰在基本构型上本来就有许多共通点,如果能以一种船舰同时满足两种功能,在效益上自然是十分划算。不过直升机突击舰毕竟不可能与轻型航空母舰一模一样,两者在设计上仍有一些冲突,所以SPS在兼顾两种能力时势必会有一些牺牲。除了兼具轻型航空母舰与两栖突击舰的功能外,由于SPS具有可驶进/驶出(Roll on/Roll OFF,RORO)的车辆甲板,故也能作为器材运输舰或灾害救护舰。不过正因为功能广泛,SPS势必无法在每一项能力上尽善尽美,例如21节的航速在两栖攻击舰中算是不错,但相较于正牌轻型航空母舰则明显偏低,在固定翼舰载机的操作上较为不利。
C. 西班牙帝国的落日余晖,胡安卡洛斯级战略投送舰如何
航空母舰是披坚执锐为祖国去争夺阳光之下的土地的战士,在所有国家当中,航空母舰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不是所有国家都能支撑得起一艘航空母舰,有许多国家面对的是航母还是两栖攻击舰的单选题,选择航母就意味着两栖编队需要延后更迭,甚至于整个海军现役舰艇的换代都需要延后。选择两栖攻击舰就意味着将战争中的主动权拱手让人。那么这个艰难的选择题应当如何作答?
胡安卡洛斯一世号的海鹞
北约因为胡安卡洛斯一世号缺乏舰载武装,认为胡安卡洛斯一世更为接近后勤舰艇,所以将胡安卡洛斯一世看作登陆后勤舰,但是登陆后勤舰这个定义怎么看怎么像是说一艘补给舰而非一艘排水量高达2.7万吨的大型战舰。也许西班牙的战略武力投送舰才是最适合胡安卡洛斯一世的舰种分类,毕竟无论是战斗机,还是登陆部队都是战略级别的存在。
然而就像没有一个指挥官会将手中的战列巡洋舰看作巡洋舰一样,也没有一个国家会将胡安卡洛斯一世看作两栖攻击舰,不过无论世人如何评价,胡安卡洛斯一世都是财根紧缩的地区性大国的最佳之选。正是如此胡安卡洛斯一世级才能出口两个国家,成为二十一世纪销量最好的航空母舰!而且没有之一!
D. 战略投送舰是什么鬼:西班牙的混血航母出世
1、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投送舰
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战略武力投送舰是西班牙海军的一艘融合了轻型航空母舰与两栖攻击舰功能的多用途军舰。
本舰具有直通飞行甲板和舰艏的滑跃甲板,适合舰载机的垂直或滑跃起飞和垂直降落,可适应鹞式战斗机以及未来的F-35战斗机的起降。该舰将优先地作为航空母舰使用,特别是在西班牙金融和经济困境中退役了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航空母舰之后,将接替其航母职责,该舰得名于西班牙前任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
2、说白了,该舰就是一艘兼顾航母和两栖攻击舰功能的多用途舰只。西班牙这样的小国,没钱买军舰,所以造了这样的四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