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语契丹怎么拼
① 为什么俄语中称中国为 Китай(契丹)
因为俄罗斯人最早所说的中国其实是指契丹,契丹在我国北方曾建立辽朝,后来,契丹一部分西迁中亚地区,又建立西辽。契丹一名因而从中亚传到俄罗斯及东欧一带,于是“契丹”一名扩大而指整个中国。
中国陆上的边界主要在西方与北方,古代西方与北方的邻国对中国的了解,往往最初通过当时活动在中国西北边境地区的某些民族或部族或他们所组织的国家。俄罗斯民族形成的时间比较晚,俄语中称中国为Китай,读音与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的古音十分相近。
(1)西班牙语契丹怎么拼扩展阅读:
中国人今天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它是中国人自己创设的一个名字。确定把它作为我们国家的专名,实际上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古代的中国人不用中国这个专名来称中国,外国人也不这么叫。
至那、脂那、支那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和我们发生接触、文化交流最频繁、文献记载保留最多的国家,莫过于印度。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就是古梵文中的Cīna一词。整个词在汉译佛经中很常见,音译作“至那”“脂那”或者“支那”。
这些佛经的原文,当然多数是当时或更早时在印度写成的。大致可以肯定是在公元前4至3世纪。
从梵文的Cīna一词,便衍生出今天世界上大多数语言中称呼中国的专名:波斯文的Chīn,阿拉伯文的Sīn,拉丁文的Sinae,英文的China,法文的Chine,德文的China,意大利文的Cina,以及其他等等。日文因为能够借用汉字,有时就直接使用“支那”这个译音字。
② 契丹怎么读
契丹拼音:[qì dān]
契丹是一个多义词,有两个含义,分别如下:
1、已经消失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
【中文名】:契丹族
【外文名】:Khitay
【发 源】:中国东北地区
【图 腾】:“白马青牛”
【政 权】:辽朝、西辽
【文 字】:契丹文字
【信 仰】:佛教
【发 式】:髡发
【人 物】:耶律阿保机、耶律大石等
【别 称】:吉答、乞塔、乞答、吸给
2、五代时期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
【中文名称】:辽朝
【英文名称】:Liao Dynasty
【简 称】:辽
【所属洲】:亚洲
【首 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主要城市】:辽阳,云州,南京,中京
【官方语言】:契丹语
【货 币】:圆形方孔钱
【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
【国家领袖】: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等
【人口数量】:约900万人(12世纪初)
【主要民族】:汉族、契丹、奚、女真、回鹘
【主要宗教】:佛教
【国土面积】:约420万平方公里
【政治体制】:南北院制
【建立时间】:公元907年
【灭亡时间】:公元1125年
【别 称】:辽国,契丹国,哈喇契丹
③ 契丹怎么读 契丹读音
1、契丹拼音:[qì dān],契丹是一个多义词,有两个含义。
2、其中一个含义:已经消失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中文名】:契丹族,【外文名】:Khitay,【发源】:中国东北地区,【图腾】:“白马青牛”,【政权】:辽朝、西辽,【文字】:契丹文字,【信仰】:佛教,【发式】:髡发,【人物】:耶律阿保机、耶律大石等,【别称】:吉答、乞塔、乞答、吸给。
3、另外一个含义:五代时期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中文名称】:辽朝;【英文名称】:LiaoDynasty;【简称】:辽;【所属洲】:亚洲;【首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主要城市】:辽阳,云州,南京,中京;【官方语言】:契丹语;【货币】:圆形方孔钱;【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国家领袖】: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等;【人口数量】:约900万人(12世纪初);【主要民族】:汉族、契丹、奚、女真、回鹘;【主要宗教】:佛教;【国土面积】:约420万平方公里;【政治体制】:南北院制;【建立时间】:公元907年;【灭亡时间】:公元1125年;【别称】:辽国,契丹国,哈喇契丹。
④ 中国可以叫契丹吗
不可以,契单是中国古代蒙古部落的称呼,不能代表中国,及时是后来演变成辽国也不会改变他的历史局面。
⑤ 直到今天世界上仍有近十个国家把中国称作“契丹” 请问是哪几个国家
俄罗斯、希腊、伊朗、土耳其等至今仍把“khitiy(契丹)”,在俄语、古葡萄牙语、古西班牙语,以及中古英语中,整个中国均被称为“契丹”。在俄语中,中国的发音是“Китай”。 英语也有用“Cathay”的雅称来表示中国的情况,如“Cathay Pacific”(国泰航空,“中国太平洋航空”),而葡萄牙语(Catai)和西班牙语(Catay)。
⑥ 契丹怎么读
契丹的拼音:qì dān
英语:Khitay
1、契丹由来
“契丹”之名,始见于北齐天保五年(554年)成书的《魏书》。而汉人记契丹事,以《资治通鉴》为最早,东晋义熙元年(406年)初,“燕王熙袭契丹”。契丹称号见于朝鲜《三国史记》更早,东晋太元三年(378 年)已有契丹人犯高句丽“北边,陷八部落”。《新唐书》等明确指出:“至元魏,自号曰契丹。”有的学者则认为汉以来即有契丹之号。有的学者认为契丹一词出于宇文氏酋长名字之演变,约当西晋末东晋初,其异名已显,意为“镔铁”。一般认为契丹,汉译亦作吉答、乞塔、乞答、吸给等。其含义众说纷纭,通行说法为“镔铁”之意。
另外说法有:“切断”说、“刀剑”说、“奇首之领地”说、“酋名”说、“寒冷”说、“大中”说、“草原、沙漠或与森林相关的意义”说等等。
2、契丹简介
契丹,别名吉答、乞塔、乞答、吸给等,契丹族为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早期分契丹八部,唐初形成了统一的大贺氏联盟。
唐太宗以后,唐置松漠都督府,赐姓李。大贺氏联盟瓦解后,契丹人又建立了遥辇氏部落联盟,依附于后突厥汗国。天宝四年(745年),后突厥为回纥所灭,此后百年间,契丹人一直为回纥所统治。
唐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于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即可汗位,神册元年(916年)称帝,国号契丹。
大同元年(947年)辽太宗改国号为辽,统和二年(984年)又改称大契丹;咸雍二年(1066年)复号辽。